CN211239661U - 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 - Google Patents

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39661U
CN211239661U CN202020217209.4U CN202020217209U CN211239661U CN 211239661 U CN211239661 U CN 211239661U CN 202020217209 U CN202020217209 U CN 202020217209U CN 211239661 U CN211239661 U CN 2112396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carrier
inner rotor
gap
outer rotor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1720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牟红刚
徐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Magnetic Valle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Magnetic Valle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Magnetic Valle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Magnetic Valle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1720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396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396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396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包括可同轴定位的外转子组件和内转子组件,外转子载体环套设于内转子载体的外侧,还包括在安装时对外转子载体的一端面和内转子载体的一端面进行固定的过渡连接板,且在安装后将过渡连接板拆除。通过该过渡连接板进行同心定位,对内转子载体和外转子载体之间的径向间隙值即第二间隙进行控制,使得第二间隙和第一间隙的距离均匀一致,安装完成后可以将过渡连接板进行拆卸,使得外转子磁性件和内转子磁性件不会偏心吸附在一起,可用于常速及高速回转场合。

Description

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
背景技术
磁力联轴器(或永磁联轴器)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联轴器。同步永磁联轴器主要由主动永磁转子和从动永磁转子构成,永磁联轴器一般包括盘式结构永磁联轴器和筒式结构永磁联轴器。但是,由于盘式结构永磁联轴器在运动时所受到的轴向力较大,因此为了避免安装后产生附加轴向力,一般采用筒式结构,即两永磁转子的径向参与磁耦合。采用筒式结构在理论上数块主动永磁转子的磁钢与从动永磁转子的磁钢的N-S极的磁吸力大小相等,合力为零,即此时两转子处于“磁拉力平衡状态”。
但是,由于加工、装配误差和现场安装误差等因素,两个永磁转子各个位置的磁耦合气隙并不均匀一致,势必存在气隙大小的差异,即存在了一定的磁偏心吸力,当两个永磁转子吸附在一起时,现场往往难以分离,从而导致无法安装使用的现象。因此,现场安装时为了避免两永磁转子偏心吸附到一起,需要对两个转子施加一定的约束。
公开号为CN104038020B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永磁耦合联轴器自对中保护装置,该装置在安装时通过锥面配合对两永磁转子进行定位,安装完成后将定位锥套进行移位,保证两永磁转子的非接触扭矩传递。但是此结构的定位锥套仅在安装定位时使用,定位完成后仍需对其进行固定,这增加了元件数目及重量,结构较为复杂,并且固定定位锥套所需螺钉的数量较多,而高速旋转时不允许数只螺钉等紧固件以悬臂形式安装于远离回转中心处,在高速旋转时可能将螺钉甩出,产生损坏或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永磁转子进行定位时存在结构复杂具有较多的悬臂设置的螺钉带来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包括可同轴定位的外转子组件和内转子组件,所述外转子组件与第一轴套固定连接,所述内转子组件与第二轴套固定连接,所述内转子组件包括内转子磁性件和用于支撑固定所述内转子磁性件的内转子载体;所述外转子组件包括外转子磁性件和用于支撑固定所述外转子磁性件的外转子载体,所述外转子磁性件和所述内转子磁性件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外转子载体环形套设于所述内转子载体的外侧,且所述外转子载体和所述内转子载体之间具有第二间隙;还包括在安装时对所述外转子载体的一端面和所述内转子载体的一端面进行固定的过渡连接板,且在安装完成后将所述过渡连接板拆除。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间隙小于或等于第一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外转子载体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延伸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位于所述内转子载体的内侧,且所述内转子载体上设有与所述导向套相对的耐磨套,所述导向套和所述耐磨套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或者
所述内转子载体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延伸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位于所述外转子载体的内侧,且所述外转子载体上设有与所述导向套相对的耐磨套,所述导向套和所述耐磨套之间具有第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间隙小于第一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耐磨套采用耐磨塑料或耐磨金属材料,所述导向套采用金属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连接板的内侧面凸设有锥形凸起部,所述第二间隙在远离所述内转子磁性件的一端具有容纳所述锥形凸起部的锥形导向开口,所述锥形凸起部的外表面可与所述锥形导向开口的内表面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转子载体的端面上环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孔,所述过渡连接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对应的若干第二固定孔,且第一固定件可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所述第一固定孔实现固定连接;
所述内转子载体的端面上环设有若干第三固定孔,所述过渡连接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固定孔对应的若干第四固定孔,且第二固定件可穿过所述第四固定孔和所述第三固定孔实现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孔或所述第四固定孔为腰型孔。
进一步地,所述外转子载体远离所述内转子载体的一侧面上开设有第五固定孔,安装时,调节件可穿过所述第五固定孔与所述内转子载体相抵接并调节所述第二间隙,使得所述第二间隙均匀一致,且在安装完成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后将所述调节件拆除。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连接板采用两个半环形板体,且两个半环形板体可拼接为圆环形板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可分别与驱动端或负载端相连接,且外转子载体可套设于内转子载体的外侧,内转子载体和外转子载体之间可以发生相对转动,且内转子磁性件和外转子磁性件之间也可以发生相对转动,安装时在内转子载体和外转子载体的外侧设置一过渡连接板,通过该过渡连接板进行同心定位,内转子载体和外转子载体均可以和过渡连接板固定连接,继而对内转子载体和外转子载体之间的径向间隙值即第二间隙进行控制,使得第二间隙的距离均匀一致,继而使得第一间隙的距离也均匀一致,从而达到同心定位的效果,且安装完成后可以将过渡连接板进行拆卸,使得整个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在运行过程中无多余部件,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保证了气隙均匀一致,使得外转子磁性件和内转子磁性件不会偏心吸附在一起,可用于常速及高速回转场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的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过渡连接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的安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转子组件;2、内转子组件;3、第一轴套;4、第二轴套;5、第一间隙;6、第二间隙;7、第三间隙;8、过渡连接板;11、外转子磁性件;12、外转子载体;13、第一固定孔;14、第五固定孔;15、导向套;21、内转子磁性件;22、内转子载体;23、第三固定孔;24、耐磨套;81、锥形凸起部;82、第二固定孔;83、第四固定孔;84、第一固定件;85、第二固定件;86、调节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进行说明。所述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包括可拆卸地进行同轴定位的外转子组件1和内转子组件2,所述外转子组件1与所述第一轴套3固定连接,所述内转子组件2与所述第二轴套4固定连接,所述内转子组件2包括内转子磁性件21和用于支撑固定所述内转子磁性件21的内转子载体22;所述外转子组件1包括外转子磁性件11和用于支撑固定所述外转子磁性件11的外转子载体12,所述外转子磁性件11环设于所述内转子磁性件21的外侧并与所述内转子磁性件21相对设置,所述外转子磁性件11和所述内转子磁性件21之间具有第一间隙5,所述外转子载体12环设于所述内转子载体22的外侧,且所述外转子载体12和所述内转子载体22之间具有第二间隙6;
还包括在安装时对所述外转子载体12的一端面和所述内转子载体22的一端面进行固定的过渡连接板8,且在安装完成后将所述过渡连接板8拆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轴套3和第二轴套4可分别与驱动端或负载端相连接,且外转子载体12可套设于内转子载体22的外侧,内转子载体22和外转子载体12之间可以发生相对转动,且内转子磁性件21和外转子磁性件11之间也可以发生相对转动,安装时在内转子载体22和外转子载体12的外侧设置一过渡连接板8,通过该过渡连接板8进行同心定位,内转子载体22和外转子载体12均可以和过渡连接板8固定连接,继而对内转子载体22和外转子载体12之间的径向间隙值即第二间隙6进行控制,使得第二间隙6的距离均匀一致,继而使得第一间隙5的距离也均匀一致,从而达到同心定位的效果,且安装完成后可以将过渡连接板8进行拆卸,使得整个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在运行过程中无多余部件,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保证了气隙均匀一致,使得外转子磁性件11和内转子磁性件21不会偏心吸附在一起,可用于常速及高速回转场合。
具体的,外转子磁性件11可采用永磁体或金属导体,外转子载体12采用碳钢等导磁材料,外转子磁性件11的永磁体采用稀土永磁材料,磁路优先选取Halbach阵列或N-S交替排列结构。另外,外转子磁性件11也可由永磁体和金属导体组成,金属导体优先选用铜导体或铝合金导体材料。内转子磁性件21采用数块永磁体组成,磁路优先选取Halbach阵列或N-S交替排列结构。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间隙6小于或等于第一间隙5。具体的,外转子载体12套设在内转子载体22的外侧,且外转子载体12和内转子载体22之间可以相对转动,且外转子载体12的形状一般为一开口的筒体,内转子载体22为一圆筒体且插入至该开口的筒体内部,外转子磁性件11位于该开口的筒体的内表面上,内转子载体22位于该圆筒体的外表面上,且内转子磁性件21和外转子磁性件11相对设置。内转子载体22在位于开口的一端具有可封堵该开口的底端面,该底端面的外缘与该外转子载体12的外缘相平齐,过渡连接板8即固定于该底端面上。外转子载体12靠近开口的一侧内缘和底端面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即为第二间隙6。将第二间隙6设置的小于或等于第一间隙5,此时即使第二间隙6由于偏心力导致第二间隙6为零,此时内转子磁性件21和外转子磁性件11之间仍然具有间隙,能够对内转子磁性件21和外转子磁性件11进行保护,避免内转子磁性件21和外转子磁性件11直接刚性抵接造成损坏。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外转子载体12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延伸有导向套15,所述导向套15位于所述内转子载体22的内侧,且所述内转子载体22上设有与所述导向套15相对的耐磨套24,所述导向套15和所述耐磨套24之间具有第三间隙7;或者所述内转子载体22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延伸有导向套15,所述导向套15位于所述外转子载体12的内侧,且所述外转子载体12上设有与所述导向套15相对的耐磨套24,所述导向套15和所述耐磨套24之间具有第三间隙7。具体的,第三间隙7位于内转子载体22的内部,导向套15和耐磨套24分别设置在内转子载体22上或外转子载体12上,且导向套15和耐磨套24之间也具有一定的间隙,安装时只需判定该第三间隙7值是否均匀,即可判定该磁力联轴器的两转子是否同轴,因此对中安装的对中效率高,方便易行。
其中,导向套15可以由外转子载体12的内部朝向所述开口的一端延伸形成,耐磨套24套设在内转子载体22的外缘,且耐磨套24和内转子载体22外缘的配合可以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能够避免内转子载体22和导向套15直接抵接,从而对内转子载体22造成损坏。
或者,还可以为导向套15由内转子载体22的外缘延伸形成,或者直接固定于内转子载体22的外缘,外转子载体12的内部朝向开口的一侧延伸有一延伸板,耐磨套24设于该延伸板的内缘,且耐磨套24和延伸板的内缘配合可以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能够避免延伸板和导向套15直接抵接,从而对延伸板造成损坏。
优选地,所述耐磨套24采用耐磨塑料或耐磨金属材料,所述导向套15采用金属材料。导向套15采用金属材料的硬度更高,耐磨层采用耐磨的塑料或者耐磨的金属材料可以对内转子载体22或外转子载体12的进行保护。其中,耐磨层可以采用聚四氟乙烯、尼龙、聚碳酸酯、碳化铬、高锰钢或碳化钨等材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三间隙7小于第一间隙5。具体的,第三间隙7也随着内转子载体22和外转子载体12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即也可以反映内转子载体22和外转子载体12之间的位置,将第三间隙7设置的小于第一间隙5,此时即使第三间隙7由于偏心力导致第三间隙7为零,此时内转子磁性件21和外转子磁性件11之间仍然具有间隙,能够对内转子磁性件21和外转子磁性件11进行保护,避免内转子磁性件21和外转子磁性件11直接刚性抵接造成损坏。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过渡连接板8的内侧面凸设有锥形凸起部81,所述第二间隙6在远离所述内转子磁性件21的一端具有容纳所述锥形凸起部81的锥形导向开口(图中未标识),所述锥形凸起部81的外表面可与所述锥形导向开口的内表面相抵接。具体的,外转子载体12在靠近开口的一端具有朝向远离内转子载体22的一侧倾斜的倾斜导面,底端面的上表面也具有朝向远离外转子载体12的一侧倾斜的倾斜导面,此时两个倾斜导面使得第二间隙6的末端具有一个可以容纳锥形凸起部81的锥形导向开口。由于第二间隙6为圆环形的间隙,即锥形导向开口也为圆环形的开口,即锥形凸起部81为圆环形的凸起部。通过该锥形凸起部81和锥形导向开口的配合,可以对第二间隙6的开度进行调整,且能够使得两侧的两个倾斜导面的开度一致,保证具有较好的同心性。
进一步地,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外转子载体12的端面上环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孔13,所述过渡连接板8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13对应的若干第二固定孔82,且第一固定件84可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82和所述第一固定孔13实现固定连接;所述内转子载体22的端面上环设有若干第三固定孔23,所述过渡连接板8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固定孔23对应的若干第四固定孔83,且第二固定件85可穿过所述第四固定孔83和所述第三固定孔23实现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一固定孔13均匀环绕的设置在外转子载体12靠近开口的一侧端部,第三固定孔23均匀环绕的设置在内转子载体22靠近开口的一侧端部,过渡连接板8通过第一固定件84穿过第二固定孔82和第一固定孔13实现固定连接,以及第二固定件85穿过第四固定孔83和第三固定孔23实现固定连接,此时第一固定孔13、第二固定孔82、第三固定孔23和第四固定孔83均为螺纹孔或通孔,第一固定件84和第二固定件85可以采用螺钉或螺栓等可拆卸的紧固件,此时可以保证安装过程的稳定性,具有较好的支撑效果。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过渡连接板8还可以采用卡合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固定孔82或所述第四固定孔83为腰型孔。具体的,第二固定孔82或第四固定孔83中的任一个可以为圆形通孔,另一个为腰形孔,该腰形孔即为长条形的孔体,该腰形孔可以环绕为环形通孔,从而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调整第二间隙6的大小,避免影响第二间隙6大小的调节。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外转子载体12远离所述内转子载体22的一侧面上开设有第五固定孔14,安装时,调节件86可穿过所述第五固定孔14与所述内转子载体22相抵接并调节所述第二间隙6,使得所述第二间隙6均匀一致,且在安装完成所述第一轴套3和所述第二轴套4后将所述调节件86拆除。具体的,第五固定孔14开设在外转子载体12的外缘上,调节件86可以穿过该第五固定孔14插入至第二间隙6内并与内转子载体22的外缘相抵接,从而调节内转子载体22和外转子载体12之间的间隙即为第二间隙6的大小,使得第二间隙6的间隙均匀一致,且调节方式简单,能够与锥形凸起部81相配合调节第二间隙6的大小,继而调节第一间隙5的大小,并可以保证外转子磁性件11和内转子磁性件21的同心定位效果。调节件86在调节完成第一间隙5大小和第二间隙6大小后可以拆除,能够避免外转子载体12的外缘存在悬臂形式的螺钉等紧固件,避免了在高速旋转时可能将螺钉甩出产生的损坏或危险。
进一步地,参阅图2及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过渡连接板8采用两个半环形板体,且两个半环形板体可拼接为圆环形板体。具体的,过渡连接板8采用Half型结构,且过渡连接板8为两个相互拼接的环形板体,两个环形板体可以拼接为一个完整的圆环形板体,从而可以更加的方便安装和拆除。
此时整个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的同心定位安装过程为:
首先,将第一轴套3和第二轴套4从磁力耦合器上拆下,然后将第一轴套3和第二轴套4分别安装于驱动轴和负载轴上;
然后将内转子载体22和外转子载体12分别和第一轴套3和第二轴套4中的任一组固定连接,将过渡连接板8分别装在内转子载体22的外缘或外转子载体12的外缘,并通过调节件86对第二间隙6的大小进行调节,从而调整内转子磁性件21和外转子磁性件11的对中性;
再将另一组内转子载体22或外转子载体12与第一轴套3或第二轴套4之间的连接进行预连接,并将过渡连接板8处内侧或外侧一组第一固定件84或第二固定件85拆下,再将另一组内转子载体22或外转子载体12与第一轴套3或第二轴套4之间的连接螺钉拧紧;
最后将过渡连接板8处各个固定件和调节件86均全部拆下,从而完成同心定位安装。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包括可同轴定位的外转子组件(1)和内转子组件(2),所述外转子组件(1)与第一轴套(3)固定连接,所述内转子组件(2)与第二轴套(4)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转子组件(2)包括内转子磁性件(21)和用于支撑固定所述内转子磁性件(21)的内转子载体(22);
所述外转子组件(1)包括外转子磁性件(11)和用于支撑固定所述外转子磁性件(11)的外转子载体(12),所述外转子磁性件(11)和所述内转子磁性件(21)之间具有第一间隙(5),所述外转子载体(12)环形套设于所述内转子载体(22)的外侧,且所述外转子载体(12)和所述内转子载体(22)之间具有第二间隙(6);
还包括在安装时对所述外转子载体(12)的一端面和所述内转子载体(22)的一端面进行固定的过渡连接板(8),且在安装完成后将所述过渡连接板(8)拆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隙(6)小于或等于第一间隙(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载体(12)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延伸有导向套(15),所述导向套(15)位于所述内转子载体(22)的内侧,且所述内转子载体(22)上设有与所述导向套(15)相对的耐磨套(24),所述导向套(15)和所述耐磨套(24)之间具有第三间隙(7);或者
所述内转子载体(22)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延伸有导向套(15),所述导向套(15)位于所述外转子载体(12)的内侧,且所述外转子载体(12)上设有与所述导向套(15)相对的耐磨套(24),所述导向套(15)和所述耐磨套(24)之间具有第三间隙(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间隙(7)小于第一间隙(5)。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套(24)采用耐磨塑料或耐磨金属材料,所述导向套(15)采用金属材料。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接板(8)的内侧面凸设有锥形凸起部(81),所述第二间隙(6)在远离所述内转子磁性件(21)的一端具有容纳所述锥形凸起部(81)的锥形导向开口,所述锥形凸起部(81)的外表面可与所述锥形导向开口的内表面相抵接。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载体(12)的端面上环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孔(13),所述过渡连接板(8)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13)对应的若干第二固定孔(82),且第一固定件(84)可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82)和所述第一固定孔(13)实现固定连接;
所述内转子载体(22)的端面上环设有若干第三固定孔(23),所述过渡连接板(8)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固定孔(23)对应的若干第四固定孔(83),且第二固定件(85)可穿过所述第四固定孔(83)和所述第三固定孔(23)实现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孔(82)或所述第四固定孔(83)为腰型孔。
9.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载体(12)远离所述内转子载体(22)的一侧面上开设有第五固定孔(14),安装时,调节件(86)可穿过所述第五固定孔(14)与所述内转子载体(22)相抵接并调节所述第二间隙(6),使得所述第二间隙(6)均匀一致,且在安装完成所述第一轴套(3)和所述第二轴套(4)后将所述调节件(86)拆除。
10.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接板(8)采用两个半环形板体,且两个半环形板体可拼接为圆环形板体。
CN202020217209.4U 2020-02-26 2020-02-26 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 Active CN2112396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17209.4U CN211239661U (zh) 2020-02-26 2020-02-26 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17209.4U CN211239661U (zh) 2020-02-26 2020-02-26 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39661U true CN211239661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20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17209.4U Active CN211239661U (zh) 2020-02-26 2020-02-26 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396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99202B1 (en) Magnetic levitation bearing assembly and compressor
EP2479871B1 (en) Electrical machines
US10886826B2 (en) Power-generating apparatus with energy-saving effect
CN211239661U (zh) 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
KR101938797B1 (ko) 분해 및 조립이 용이한 자기 베어링 모듈
CN107863873B (zh) 一种高速型同步永磁联轴器及其安装方法
CN111193379A (zh) 可同心定位磁力联轴器
CN114465436B (zh) 斜极可调的电机
CN115589115A (zh) 一种电机转子铁芯装配定位工装及其装配方法
CN215451989U (zh) 一种导电滑环的安装结构
CN219993885U (zh) 一种防偏心的调心结构
CN220067016U (zh) 一种发电机电磁结构
CN219204315U (zh) 一种直驱数控转台转子定子快速组装及拆卸装置
CN216436903U (zh) 一种无壳电机的定子定位结构
CN214192375U (zh) 一种索结构卷扬装置
CN219513861U (zh) 一种整体式外圆闭合转子结构
CN219513860U (zh) 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结构
CN112886741B (zh) 转子结构、永磁同步电机及转子结构装配方法
CN219993883U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曲轴的调心结构
CN217789400U (zh) 一种多层装配式定子的马达
CN211655973U (zh) 便于支撑的分体式壳体
CN210927229U (zh) 一种模块化电机转子
CN211370778U (zh) 风机
CN214644910U (zh) 一种线切割机用过轮装置和线切割设备
CN217469679U (zh) 一种涡喷发动机启动和发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