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35517U - 一种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35517U
CN211235517U CN201921760550.8U CN201921760550U CN211235517U CN 211235517 U CN211235517 U CN 211235517U CN 201921760550 U CN201921760550 U CN 201921760550U CN 211235517 U CN211235517 U CN 211235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een light
auxiliary
light
modul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6055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宗英
翁一举
杨效
康野
刘钰东
孙敏健
王成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Mingq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Mingq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Mingq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Mingq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6055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35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35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355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遥感检测技术领域,一种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该装置包括测量主机和测量副机;测量主机和测量副机平行对齐设置;测量主机包括三根主调节杆、主机箱、绿光接收模块、发射端光室模块和红光测速模块;三根主调节杆分别位于主机箱的前端两侧和后端中部;主机箱通过三个调节杆套分别套设在三个主调节杆上,绿光接收模块位于主机箱的左部,且用于进行接收绿光信号;发射端光室模块位于主机箱的左部,且用于进行发射光源信号;红光测速模块设置在主机箱的底部,且用于进行红光测速检测;测量副机与测量主机相配合。本专利的技术效果是实现光源整合,便于进行光路对准,分束单元实现将光源分离,提升探测精度;便于移动调节定位同时便于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尾气遥感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显著增长,机动车尾 气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日趋严重。尤其是在城市地区道路上,机动车数量暴 涨导致的交通拥堵又进一步加剧了机动车尾气的危害。因此,对机动车尾气尤其是在城市主干道上行驶中的机动车尾气进行污染物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尾气的检测原理是:辐射源发射出的检测光经过尾气烟团之后直接或者被 反射镜反射后由光接收装置进行接收,光接收装置接受到的光因被烟团中的高 浓度污染物吸收而光强减弱,根据伯努利方程和燃烧方程,通过对比发射光和 接收光的光强的差异可以得到烟团中各污染物的浓度。
目前的尾气遥感检测装置,例如公开号为CN205049475U(公告日为2016.02.2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的一种机动车或者船双光程多车道尾气遥感检测系统,包括控制装置、红外光产生装置、紫外光产生装置、合束装置和信号接收及分析装置,红外光产生装置和紫外光产生装置分别产生的红外光和紫外光通过合束装置的合束后生成一束光,合束后生成的光束由合束装置射出,并由信号接收及分析装置接收,该光束拦截于机动车或者船通过的路径上;信号接收及分析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利用合束装置将红外光和紫外光进行合束,检测后将光束进行分束,通过红外光和紫外光同时对尾气进行检测,增加了检测的准确性;而且,通过合束装置将两种光进行合束处理,减小了光传播的直径,防止光线的发散。
但上述的尾气遥感检测装置和现有的尾气遥感检测装置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现有的尾气遥感检测都是固定式,无法根据需求进行随时移动,这样使用不方便,并且精确度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二)在进行尾气遥感检测时,对齐度以及平行度很难掌握,不方便进行精准调节,这样会使检测出来的数据不准确;(三)传输准确度不够,并且光源整合效果不佳,导致光路不方便对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尾气遥感检测的问题,提供一种通过多束激光经过合束单元实现光源整合,便于进行光路对准,分束单元实现将光源分离,通过不同的探测器进行探测,提升探测精度;通过移动式设置,便于进行移动调节定位,同时通过移动电源便于操作的一种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装置。
为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测量主机和测量副机;所述的测量主机和测量副机平行对齐设置;所述的测量主机包括三根主调节杆、主机箱、绿光接收模块、发射端光室模块和红光测速模块;所述的绿光接收模块位于主机箱的左部,且绿光接收模块用于进行接收绿光信号;所述的发射端光室模块位于主机箱的左部,发射端光室模块用于进行发射光源信号;所述的红光测速模块设置在主机箱的底部,且红光测速模块用于进行红光测速检测;所述的测量副机包括三根副调节杆、副机箱、绿光发射模块、反射端光室模块、测速反射模块;所述的绿光发射模块位于副机箱的左部,且绿光发射模块与绿光接收模块相匹配;绿光发射模块用于发射绿光信号;所述的反射端光室模块位于副机箱的右部;反射端光室模块与发射端光室模块相匹配,反射端光室模块用于反射光源信号;所述的测速反射模块位于副机箱的后部,测速反射模块用于与红光测速模块相配合测速。
作为优选,所述的多根主调节杆数量为三根,三根主调节杆分别位于主机箱的前端两侧和后端中部;主机箱通过三个调节杆套分别套设在三个主调节杆上,所述的三个主调节杆上均设置有调节阀,且主机箱通过调节阀在主调节杆上进行升降调节;所述的副机箱底部设置有T型支撑杆;所述的副机箱数量为三根,所述的三根副调节杆分别设置在T型支撑杆的三个外端上,且三根副调节杆分别位于副机箱的前端两侧和后端中部;副机箱通过三个副调节杆套分别套设在三个副调节杆上;所述的三个副调节杆上均设置有副调节阀;副机箱通过副调节阀在副调节杆套上进行升降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的主机箱的前面板上部设置有多个光强指示器,主机箱的前面板中部设置有多个竖直排列的气体测量窗口;主机箱的前面板左侧上下部分别设置有红光辅助对准器;主机箱的前面板右部设置有多个绿光接收窗口;所述的绿光接收模块包括绿光接收支架和多个绿光接收单元;所述的多个绿光接收单元竖直规则排列在绿光接收支架的前部,且每个绿光接收单元与每个绿光接收窗口相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的发射端光室模块包括光源发射组件、发射端光室组件、密闭气室组件、接收探测组件;所述的光源发射组件包括光源发射支架、紫外光源和红外光源,所述的紫外光源和红外光源分别设置在光源发射支架的顶部和后部,且紫外光源和红外光源进行合束;所述的发射端光室组件包括发射端光室和两个发射全反镜;所述的两个发射全反镜分别通过两个三位调节块对称设置在发射端光室内;所述的密闭气室组件位于底部气体测量窗口的后侧,且密闭气室组件通过抽排标气进行测量;所述的接收探测组件包括二向色镜、红光探测器和紫光探测器;所述的二向色镜位于密闭气室组件的后侧,所述的红光探测器和紫光探测器分别位于二向色镜的两侧,且通过二向色镜分别将红光和紫光照射至红光探测器和紫光探测器内进行探测。
作为优选,所述的红光测速模块包括T型铰接板、第一铰接臂和第二铰接臂;所述的T型铰接板通过两个铰接轴设置在主机箱的底部;且两个铰接轴穿过T型铰接板的横板两端;所述的第一铰接臂和第二铰接臂分别连接在两个铰接轴上,第一铰接臂的外端和第二铰接臂的外端均设置有测速红光。
作为优选,所述的副机箱的前面板左部设置有多个绿光发射窗口,且每个绿光发射窗口与每个绿光接收窗口相对应;副机箱的前面板右部设置有多个气体配合窗口;所述的每个气体配合窗口与每个气体测量窗口相匹配;副机箱的前面板右部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辅助对准参考点,所述的辅助对准参考点与红光辅助对准器相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的绿光发射模块包括绿光支架、绿光光源、绿光反射镜和多个绿光分光镜;所述的绿光支架通过机箱分隔板设置在副机箱内,且绿光支架位于副机箱的左部;所述的绿光光源设置在绿光支架的下部;所述的绿光反射镜设置在机箱分隔板的底部,且位于绿光光源的正下方;所述的多个绿光分光镜纵向对齐且规则排列设置在机箱分隔板上,且位于机箱分隔板的左部前侧,位于底部绿光分光镜与上方绿光分光镜的方向相反,且与绿光反射镜对称设置;通过绿光反射镜和多个绿光分光镜配合,将绿光照射至绿光接收模块上;所述的反射端光室模块包括多片反射端全反镜和反射端镜片调节组件,所述的镜片调节组件用于带动多片反射端全反镜进行角度调节,所述的多片反射端全反镜位于气体配合窗口的后侧。
作为优选,所述的测速反射模块包括反射固定板,第一测试铰接杆和第二测试铰接杆;所述的反射固定板固定设置在T型支撑杆的后部,且位于副机箱和副调节杆之间;所述的第一测试铰接杆和第二测试铰接杆分别铰接在反射固定板底部两侧,第一测试铰接杆的外端和第二测试铰接杆的外端均设置有测速红光反射板。
作为优选,所述的测量主机通过电源连接线连接有移动电源。
作为优选,所述的测量主机、测量副机和移动电源的顶部均设置有提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装置,该装置通过红外线、紫外线和绿光分别对尾气中的CO/CO2、NO/HC以及烟度/光吸收系数进行测量,并在测量过程中通过多束光实现整合,提高光路对准精度;通过将光束分离,提升探测精度,同时通过随时移动搬运和升降调节进行检测,提升检测效率。
综上所述,本专利的技术效果是实现光源整合,便于进行光路对准,分束单元实现将光源分离,提升探测精度;便于移动调节定位同时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测量主机和测量副机摆放示意图。
图3为测量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测量副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测量主机1和测量副机2;测量主机1和测量副机2平行对齐设置,这样便于更好的发射和接收信号。测量主机1包括三根主调节杆11、主机箱12、绿光接收模块13、发射端光室模块14和红光测速模块15;三根主调节杆11分别位于主机箱12的前端两侧和后端中部;主机箱12通过三个调节杆套121分别套设在三个主调节杆11上,三个调节杆11上均设置有调节阀111,且主机箱12通过调节阀111在主调节杆11上进行升降调节,便于控制主机箱的高度,从而更好的与测量副机2相相对齐。绿光接收模块13位于主机箱12的左部,且绿光接收模块13用于进行接收绿光信号。发射端光室模块14位于主机箱12的左部,发射端光室模块14用于进行发射光源信号。红光测速模块15设置在主机箱12的底部,红光测速模块15用于进行红光测速检测。测量主机1和测量副机2分别通过两个电源连接线连接有两个移动电源3,这样可以随时进行位置移动,便于更好的进行调节,使用方便。测量主机1、测量副机2和移动电源3的顶部均设置有提手4,通过提手4便于人工搬运并且方便转移。
如图3所示,主机箱12的前面板上部设置有三个光强指示器122,通过三个光强指示器122分别显示紫外线、红外线和绿光的指示值,一般情况下,紫外指示值 “60~90”,绿光指示值 “60~90”,红外指示值 “60~90”。光强不要调饱和,数值在97以下,数据越大越好。如无法达到最佳值,使三个光强值在30以上,设备均能正常使用,从而实现精确对准,进一步提升检测的准确性。主机箱12的前面板中部设置有多个竖直排列的气体测量窗口123,通过多个气体测量窗口123进一步准确的进行测量,更好的与测量副机2相配合。主机箱12的前面板左侧上下部分别设置有红光辅助对准器124,通过两个红光辅助对准器124,进一步提升对准的准确度。主机箱12的前面板右部设置有十个绿光接收窗口125,通过十个绿光接收窗口125进一步提升进行测量精度。
绿光接收模块13用于进行烟度/光吸收系数的测量,绿光接收模块13包括绿光接收支架131和十个绿光接收单元132;十个绿光接收单元132竖直规则排列在绿光接收支架131的前部,且通过每个绿光接收单元132与每个绿光接收窗口125相对应,从而实现更好的接收和对准。
发射端光室模块14包括光源发射组件141、发射端光室组件142、密闭气室组件143、接收探测组件144;光源发射组件141包括光源发射支架1410、紫外光源1411和红外光源1412,通过紫外光源1411进行对NO/HC用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技术进行测量;通过红外光源1412对CO/CO2采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进行测量,紫外光源1411和红外光源1412分别设置在光源发射支架1410的顶部和后部,且紫外光源1411和红外光源1412进行合束,合束后实现光束整合,进一步便于光源的对准。发射端光室组件142包括发射端光室1421和两个发射全反镜1422;两个发射全反镜1422分别通过两个三位调节块1423对称设置在发射端光室1421内,并且通过三位调节块1423对发射全反镜1422进行角度调整;密闭气室组件143位于底部气体测量窗口123的后侧,且密闭气室组件143通过抽排标气进行测量;接收探测组件144包括二向色镜1441、红光探测器1442和紫光探测器1443;二向色镜1441位于密闭气室组件143的后侧,红光探测器1442和紫光探测器1443分别位于二向色镜1441的两侧,通过二向色镜1441分别将红光和紫光照射至红光探测器1442和紫光探测器1443内进行探测。
红光测速模块15包括T型铰接板151、第一铰接臂152和第二铰接臂153;T型铰接板151通过两个铰接轴154设置在主机箱12的底部;且两个铰接轴154穿过T型铰接板151的横板两端;第一铰接臂152和第二铰接臂153分别连接在两个铰接轴154上,对准时,只需将第一铰接臂152和第二铰接臂153向外打开,进行红光对准。第一铰接臂152的外端和第二铰接臂153的外端均设置有测速红光155,通过测速红光155进一步实现测速光路对准,从而进行尾气检测。
如图1和图4所示,测量副机2包括三根副调节杆20、副机箱21、绿光发射模块22、反射端光室模块23、测速反射模块24;副机箱21底部设置有T型支撑杆200;三根副调节杆20分别设置在T型支撑杆200的三个外端上,通过T型支撑杆200便于更好的支撑三根副调节杆20,从而进一步提高稳定性。三根副调节杆20分别位于副机箱21的前端两侧和后端中部,进一步提升支撑性。副机箱21通过三个副调节杆套201分别套设在三个副调节杆20上;所述的三个副调节杆20上均设置有副调节阀202;副机箱21通过副调节阀202在副调节杆套201上进行升降调节;绿光发射模块22位于副机箱21的左部,且绿光发射模块22与绿光接收模块13相匹配;绿光发射模块22用于发射绿光信号;反射端光室模块23位于副机箱21的右部;反射端光室模块23与发射端光室模块14相匹配,反射端光室模块23用于反射光源信号;测速反射模块24位于副机箱21的后部,测速反射模块24用于与红光测速模块15相配合测速。
副机箱21的前面板左部设置有十个绿光发射窗口211,且每个绿光发射窗口211与每个绿光接收窗口125相对应;副机箱21的前面板右部设置有十个气体配合窗口212;每个气体配合窗口212与每个气体测量窗口123相匹配;副机箱21的前面板右部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辅助对准参考点213,辅助对准参考点213与红光辅助对准器124相对应,通过红光辅助对准器124便于更有效的进行光路对准。
绿光发射模块22包括绿光支架221、绿光光源222、绿光反射镜223和多个绿光分光镜224;绿光支架221通过机箱分隔板220设置在副机箱21内,且绿光支架221位于副机箱21的左部;绿光光源222设置在绿光支架221的下部;绿光反射镜223设置在机箱分隔板220的底部,且位于绿光光源222的正下方,通过将绿光反射镜223将绿光反射至绿光分光镜224上,将绿光分别由绿光发射窗口211发射处;多个绿光分光镜224纵向对齐且规则排列设置在机箱分隔板220上,且位于机箱分隔板220的左部前侧,位于底部绿光分光镜224与上方绿光分光镜224的方向相反,且与绿光反射镜223对称设置,这样便于将绿光反射至上方的绿光分光镜224上,通过绿光反射镜223和多个绿光分光镜224配合,将绿光照射至绿光接收模块13上。反射端光室模块23包括多片反射端全反镜231和反射端镜片调节组件232,镜片调节组件232用于带动多片反射端全反镜231进行角度调节,多片反射端全反镜231位于气体配合窗口212的后侧。
测速反射模块24包括反射固定板241,第一测试铰接杆242和第二测试铰接杆243;反射固定板241固定设置在T型支撑杆200的后部,且位于副机箱21和副调节杆20之间;第一测试铰接杆242和第二测试铰接杆243分别铰接在反射固定板241底部两侧,对准时,通过第一测试铰接杆242和第二测试铰接杆243打开,与第一铰接臂152和第二铰接臂153相对齐,从而进行更好的校准。第一测试铰接杆242的外端和第二测试铰接杆243的外端均设置有测速红光反射板244,通过测速红光反射板244与测速红光155相对齐,便于进行更好的测速光路对准。
一种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依次通过以下步骤:
(一)电源通电:该装置通过将测量主机1和测量副机2平行对齐置于检测车道两侧,测量主机1和测量副机2分别连接两个移动电源3进行供电;在系统就位前应将设备前后两侧摆放适量安全警示锥桶,这样即可隔离引导出检测车道,也可提示过往车辆驾驶员避免冲撞;测量主机1通电后,测量主机1前面板上的三个光强指示器122如均呈现数字形式,测量副机2通电后,绿光发射窗口211有绿光发出;
(二)气体光路对准:通过测量主机1和测量副机2上的调节阀111和副调节阀202分别调节主机箱12和副机箱21的高度,使主机箱12和副机箱21相对设置并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实现整体预对准;通过主机箱12上的两个红光辅助对准器124分别射到副机箱21的辅助对准参考点213上,实现辅助光路对准;通过将副机箱21辅助对准参考点213的一侧的副调节杆20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使十路绿光射到测量主机1上对应高度的绿光接收窗口125内,实现绿光光路对准;通过调节主机箱12和副机箱21的高度,从而调节三个光强指示器122的显示值,使其达到对准指标;
(三)测速光路对准:通过将测量主机1上的第一铰接臂152和第二铰接臂153向外完全打开放置水平,同时将测量副机2上的第一测试铰接杆242和第二测试铰接杆243向外完全打开放置水平;使第一铰接臂152和第二铰接臂153上的测速红光155与第一测试铰接杆242和第二测试铰接杆243上的测速红光反射板244相对齐,并尽可能件光斑位于测速红光反射板244的中心进行对准;
(四)尾气检测:将装置上的所有点都进行对准后,即可进行尾气遥感检测。
该装置通过红外线、紫外线和绿光分别对尾气中的CO/CO2、NO/HC以及烟度/光吸收系数进行测量,并在测量过程中通过多束光实现整合,提高光路对准精度;通过将光束分离,提升探测精度,同时通过随时移动搬运和升降调节进行检测,提升检测效率。综上所述,本专利的技术效果是实现光源整合,便于进行光路对准,分束单元实现将光源分离,提升探测精度;便于移动调节定位同时便于操作。

Claims (10)

1.一种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测量主机(1)和测量副机(2);所述的测量主机(1)和测量副机(2)相对且对齐设置;所述的测量主机(1)包括多根主调节杆(11)、主机箱(12)、绿光接收模块(13)、发射端光室模块(14)和红光测速模块(15);所述的多根主调节杆(11)用于调节主机箱(12)升降;所述的绿光接收模块(13)位于主机箱(12)的左部,且绿光接收模块(13)用于进行接收绿光信号;所述的发射端光室模块(14)位于主机箱(12)的左部,发射端光室模块(14)用于进行发射光源信号;所述的红光测速模块(15)设置在主机箱(12)的底部,且红光测速模块(15)用于进行红光测速检测;所述的测量副机(2)包括多根副调节杆(20)、副机箱(21)、绿光发射模块(22)、反射端光室模块(23)、测速反射模块(24);所述的多根主调节杆(11)用于调节副机箱(21)的升降;所述的绿光发射模块(22)位于副机箱(21)的左部,且绿光发射模块(22)与绿光接收模块(13)相匹配;绿光发射模块(22)用于发射绿光信号;所述的反射端光室模块(23)位于副机箱(21)的右部;反射端光室模块(23)与发射端光室模块(14)相匹配,反射端光室模块(23)用于反射光源信号;所述的测速反射模块(24)位于副机箱(21)的后部,测速反射模块(24)用于与红光测速模块(15)相配合测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根主调节杆(11)数量为三根,三根主调节杆(11)分别位于主机箱(12)的前端两侧和后端中部;主机箱(12)通过三个调节杆套(121)分别套设在三个主调节杆(11)上,所述的三个主调节杆(11)上均设置有调节阀(111),且主机箱(12)通过调节阀(111)在主调节杆(11)上进行升降调节;所述的副机箱(21)底部设置有T型支撑杆(200);所述的多根副调节杆(20)数量为三根,三根副调节杆(20)分别设置在T型支撑杆(200)的三个外端上,且三根副调节杆(20)分别位于副机箱(21)的前端两侧和后端中部;副机箱(21)通过三个副调节杆套(201)分别套设在三个副调节杆(20)上;所述的三个副调节杆(20)上均设置有副调节阀(202);副机箱(21)通过副调节阀(202)在副调节杆套(201)上进行升降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箱(12)的前面板上部设置有多个光强指示器(122),主机箱(12)的前面板中部设置有多个竖直排列的气体测量窗口(123);主机箱(12)的前面板左侧上下部分别设置有红光辅助对准器(124);主机箱(12)的前面板右部设置有多个绿光接收窗口(125);所述的绿光接收模块(13)包括绿光接收支架(131)和多个绿光接收单元(132);所述的多个绿光接收单元(132)竖直规则排列在绿光接收支架(131)的前部,且每个绿光接收单元(132)与每个绿光接收窗口(125)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射端光室模块(14)包括光源发射组件(141)、发射端光室组件(142)、密闭气室组件(143)、接收探测组件(144);所述的光源发射组件(141)包括光源发射支架(1410)、紫外光源(1411)和红外光源(1412),所述的紫外光源(1411)和红外光源(1412)分别设置在光源发射支架(1410)的顶部和后部,且紫外光源(1411)和红外光源(1412)进行合束;所述的发射端光室组件(142)包括发射端光室(1421)和两个发射全反镜(1422);所述的两个发射全反镜(1422)分别通过两个三位调节块(1423)对称设置在发射端光室(1421)内;所述的密闭气室组件(143)位于底部气体测量窗口(123)的后侧,且密闭气室组件(143)通过抽排标气进行测量;所述的接收探测组件(144)包括二向色镜(1441)、红光探测器(1442)和紫光探测器(1443);所述的二向色镜(1441)位于密闭气室组件(143)的后侧,所述的红光探测器(1442)和紫光探测器(1443)分别位于二向色镜(1441)的两侧,且通过二向色镜(1441)分别将红光和紫光照射至红光探测器(1442)和紫光探测器(1443)内进行探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光测速模块(15)包括T型铰接板(151)、第一铰接臂(152)和第二铰接臂(153);所述的T型铰接板(151)通过两个铰接轴(154)设置在主机箱(12)的底部;且两个铰接轴(154)穿过T型铰接板(151)的横板两端;所述的第一铰接臂(152)和第二铰接臂(153)分别连接在两个铰接轴(154)上,第一铰接臂(152)的外端和第二铰接臂(153)的外端均设置有测速红光(15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机箱(21)的前面板左部设置有多个绿光发射窗口(211),且每个绿光发射窗口(211)与每个绿光接收窗口(125)相对应;副机箱(21)的前面板右部设置有多个气体配合窗口(212);每个所述的气体配合窗口(212)与每个气体测量窗口(123)相匹配;副机箱(21)的前面板右部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辅助对准参考点(213),所述的辅助对准参考点(213)与红光辅助对准器(124)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绿光发射模块(22)包括绿光支架(221)、绿光光源(222)、绿光反射镜(223)和多个绿光分光镜(224);所述的绿光支架(221)通过机箱分隔板(220)设置在副机箱(21)内,且绿光支架(221)位于副机箱(21)的左部;所述的绿光光源(222)设置在绿光支架(221)的下部;所述的绿光反射镜(223)设置在机箱分隔板(220)的底部,且位于绿光光源(222)的正下方;所述的多个绿光分光镜(224)纵向对齐且规则排列设置在机箱分隔板(220)上,且位于机箱分隔板(220)的左部前侧,位于底部绿光分光镜(224)与上方绿光分光镜(224)的方向相反,且与绿光反射镜(223)对称设置;通过绿光反射镜(223)和多个绿光分光镜(224)配合,将绿光照射至绿光接收模块(13)上;所述的反射端光室模块(23)包括多片反射端全反镜(231)和反射端镜片调节组件(232),所述的镜片调节组件(232)用于带动多片反射端全反镜(231)进行角度调节,所述的多片反射端全反镜(231)位于气体配合窗口(212)的后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速反射模块(24)包括反射固定板(241),第一测试铰接杆(242)和第二测试铰接杆(243);所述的反射固定板(241)固定设置在T型支撑杆(200)的后部,且位于副机箱(21)和副调节杆(20)之间;所述的第一测试铰接杆(242)和第二测试铰接杆(243)分别铰接在反射固定板(241)底部两侧,第一测试铰接杆(242)的外端和第二测试铰接杆(243)的外端均设置有测速红光反射板(24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主机(1)和测量副机(2)分别通过两个电源连接线连接有两个移动电源(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主机(1)、测量副机(2)和移动电源(3)的顶部均设置有提手(4)。
CN201921760550.8U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装置 Active CN211235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0550.8U CN211235517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0550.8U CN211235517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35517U true CN211235517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26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60550.8U Active CN211235517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355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7059A (zh) * 2019-10-18 2020-01-14 浙江浙大鸣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尾气遥感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7059A (zh) * 2019-10-18 2020-01-14 浙江浙大鸣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尾气遥感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58206B (zh) 一种车载式机动车尾气中氧气浓度的激光检测系统
CN211235528U (zh) 一种汽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
KR101518968B1 (ko) 운행 중인 차량의 배기가스 실시간 측정 장치
CN102253012B (zh) 黑碳气溶胶消光系数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211235517U (zh) 一种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装置
CN210155029U (zh) 一种全激光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
CN1250961C (zh) 车载式双波长米散射激光雷达
CN1673771A (zh) 无人值守昼夜兼用便携式偏振-米激光雷达及其探测方法
CN107219183B (zh) 开放光路式大气痕量气体红外检测装置
CN112748088A (zh) 一种双光路收发一体垂直式机动车尾气遥感装置
KR102176295B1 (ko) 속도 감응형 매연원격측정 데이터 통신 처리기술을 구비한 원격측정기
CN110687059B (zh) 一种汽车尾气遥感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210198958U (zh) 用于测量道路标线光度性能的装置
CN212904513U (zh) 机动车尾气多组分实时光学遥测的装置
CN211697481U (zh) 一种尾气遥感测试的红外紫外检测机构
CN206399819U (zh) 汽车尾气检测系统
CN202676592U (zh) 烟谱测量装置用光学系统
CN206756689U (zh) 机动车尾气遥测系统
CN108303376B (zh) 内置反射镜的多腔室串联气体样品池
CN211235494U (zh) 一种尾气遥感检测的精确对准机构
CN215812278U (zh) 一种带有自动校准模块的颗粒物测量装置
CN114923875A (zh) 基于可调谐二极管吸收光谱的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
CN209264555U (zh) 光电式气体监测系统
CN209215210U (zh) 一种尾气检测光路系统
CN203350171U (zh) 一种用于胃癌检测太赫兹系统样品采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