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31458U - 传动装置和工程机械 - Google Patents

传动装置和工程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31458U
CN211231458U CN201921944880.2U CN201921944880U CN211231458U CN 211231458 U CN211231458 U CN 211231458U CN 201921944880 U CN201921944880 U CN 201921944880U CN 211231458 U CN211231458 U CN 211231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transmission
connecting shaft
shaft
gear 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4488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省溪
李建科
杨司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4488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31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31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314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动装置和工程机械,传动装置包括:壳体;行星齿轮组,设于壳体的内部,行星齿轮组包括行星架、齿圈、行星轮和中心轮,行星架的一端与输入端相连接,行星架的另一端通过行星轮与齿圈和中心轮啮合,齿圈用于连接输出端;连接轴,设于壳体的内部,连接轴与壳体转动连接,中心轮设于连接轴上;换挡组件,设于壳体的内部并与连接轴相连接,换挡组件用于锁定连接轴与齿圈,和/或,用于锁定连接轴与壳体。本实用新型通过换挡组件锁定连接轴与齿圈和/或锁定连接轴与壳体相配合实现了传动装置的换挡变速功能,能够满足输出端不同工况的需求,同时,行星齿轮组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较小,且承载能力较大,传动平稳。

Description

传动装置和工程机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传动装置和一种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的工程机械如铣刨机,其发动机与铣刨鼓之间的传动采用联组V带传动,而联组V带传动无法实现换档变速功能,无法满足精铣刨等特殊工况,同时,由于仅依靠发动机高速工作,使发动机不能工作在高效转速区域,平均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传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工程机械。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包括:壳体;行星齿轮组,设于壳体的内部,行星齿轮组包括行星架、齿圈、行星轮和中心轮,行星架的一端连接输入端,行星架的另一端通过行星轮与齿圈和中心轮啮合,齿圈用于连接输出端;连接轴,设于壳体的内部,连接轴与壳体转动连接,中心轮设置于连接轴上;换挡组件,设于壳体的内部并与连接轴相连接,换挡组件用于锁定连接轴与齿圈,和/或,用于锁定连接轴与壳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动装置,包括壳体、行星齿轮组、连接轴和换挡组件,行星齿轮组、连接轴、换挡组件均设于壳体的内部,行星齿轮组包括行星架、齿圈、行星轮和中心轮,行星架的一端连接输入端,行星架的另一端通过行星轮与齿圈和中心轮啮合,齿圈与输出端相连接,使得输入端的动力经行星架输入至传动装置,经齿圈输出传递至输出端,通过连接轴与壳体转动连接,中心轮设置于连接轴上,即中心轮和连接轴固定连接,中心轮转动能够带动连接轴转动。通过换挡组件与连接轴相连接,一方面,换挡组件用于锁定连接轴与齿圈,另一方面,换挡组件用于锁定连接轴和壳体,再一方面,换挡组件用于锁定连接轴与齿圈,并同时用于锁定连接轴和壳体,进而在换挡组件的作用下,与连接轴相连接的中心轮能够相对于齿圈锁定或运动、中心轮并能够相对于壳体锁定或运动,使得利用行星齿轮组的中心轮相对于壳体锁定或运动、相对于齿圈锁定或运动相配合进而实现了传动装置的换挡变速功能,避免了相关技术中的联组V带传动装置无法实现换挡变速的问题,进而有利于提高输入端的平均效率,同时,行星齿轮组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较小,能够满足传动装置体积小的需求,且行星齿轮组传动的承载能力较大,传动平稳,能够满足输出端高速大功率传动的需求,使用范围广泛,且可靠性高,能够满足不同输出端不同工况的需求,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性价比。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传动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换挡组件包括:制动器,设于壳体的一端,制动器用于锁定连接轴与壳体;离合器,设于连接轴上,位于制动器和中心轮之间,离合器用于锁定连接轴与齿圈。
在该技术方案中,换挡组件包括制动器和离合器,制动器设于壳体的一端,离合器设于连接轴上,且离合器位于制动器和中心轮之间,即制动器与壳体相连接并与连接轴转动连接,离合器与连接轴连接,具体地,离合器的外毂与连接轴连接,离合器的内毂与齿圈转动连接,即连接轴带动离合器一同转动,制动器与壳体连接并不随连接轴的转动而转动。
通过制动器能够锁定连接轴和壳体,通过离合器能够锁定连接轴和齿圈,当制动器和离合器均不工作时,即制动器和离合器均松开,由于连接轴未受阻力,而齿圈连接输出端具有较大阻力,此时中心轮在行星架和行星轮的作用下带动连接轴转动,而齿圈因连接输出端具有运动阻力而不会转动,即输出端不会运动,实现传动装置的空档功能;当制动器工作锁定连接轴与壳体,离合器不工作使连接轴相对于齿圈运动时,由于连接轴与壳体相对锁定,使得与连接轴相连接的中心轮固定不动,此时,行星架转动使行星轮带动齿圈转动进而将动力传递至输出端使输出端运动,而齿圈以高于行星架的转速输出动力,实现传动装置的高速档功能,且高速档为行星增速传动,传动效率较高,有利于提高输出端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当离合器工作锁定齿圈和连接轴,制动器不工作使连接轴相对于壳体运动时,由于连接轴相对于齿圈锁定,使得与连接轴相连接的中心轮相对于齿圈锁定,此时,行星架、中心轮、齿圈相对锁定没有相对运动,而齿圈以等于行星架的转速输出动力,实现传动装置的低速档功能,由于低速档时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行星轮和中心轮之间无相对运动,无磨损,且传动效率较高,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并提高输出端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电机的平均效率。
通过一个制动器和一个离合器工作或松开相配合即可通过连接轴使中心轮相对于壳体锁定或运动、中心轮相对于齿圈锁定或运动,进而实现传动装置的空档、高速档、低速档的换挡变速功能,实现了传动装置不同输出转速的特性,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范围,并有利于提高电机的平均效率,且结构简单紧凑,在既定的位置空间内,能够充分满足高速大功率传动的需求,使用范围广泛,同时,离合器和制动器均只传递一小部分扭矩,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减小空转阻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锥齿轮组,设于壳体内,与齿圈相连接;第二锥齿轮组,设于第一锥齿轮组和输出端之间,并与第一锥齿轮组和输出端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锥齿轮组与齿圈相连接,第二锥齿轮组设于第一锥齿轮组和输出端之间,并与第一锥齿轮组和输出端相连接,即通过第一锥齿轮组和第二锥齿轮组将行星齿轮组的动力传递至输出端,取代了相关技术中联组V带传动,而第一锥齿轮组、第二锥齿轮组的使用寿命远远大于联组V的使用寿命,进而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同时,通过第一锥齿轮组将输入端的传动方向改变90°,通过第二锥齿轮组将第一锥齿轮组的传动方向再次改变90°,进而实现输出端的传动方向与输入端的传动方向平行,能够满足特殊工况的需求,提高产品的使用范围,同时,第一锥齿轮组、第二锥齿轮组传动平稳,且承载能力较高,在传递同等扭矩时需要的传动副结构紧凑,节省空间,能够满足传动装置体积小,占用空间小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使用范围。
进一步地,第一锥齿轮组位于壳体的内部,避免了第一锥齿轮组设于壳体的外部而影响第一锥齿轮组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了第一锥齿轮组另设容纳腔成本较高且占用空间的问题,通过第一锥齿轮组位于壳体的内部,在保证第一锥齿轮组可靠性的情况下,降低了生产成本并节省了空间,能够满足传动装置体积小、结构紧凑的需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传动轴,连接第一锥齿轮组和第二锥齿轮组之间;第一锥齿轮组包括与传动轴相连接的第一齿轮,以及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齿圈固定连接,且离合器位于第二齿轮的一侧,用于锁定连接轴与第二齿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传动轴连接第一锥齿轮组和第二锥齿轮组,将第一锥齿轮组的动力传动至第二锥齿轮组,有利于根据输入端和输出端的位置合理设计传动轴的尺寸和位置,以保证传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一锥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其中,第一齿轮与传动轴相连接,第二齿轮与齿圈固定连接,使得输入端的动力经齿圈、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传动轴、第二锥齿轮组传递至输出端,传动平稳,效率较高,大大提高了输入端的平均效率。通过离合器位于第二齿轮的一侧,离合器用于锁定连接轴与第二齿轮,进而通过离合器工作或不工作能够使连接轴相对于第二齿轮锁定或运动,使中心轮相对于齿圈锁定或运动,结构紧凑,有利于进一步减小传动装置占用的空间。
进一步地,离合器位于第二齿轮的一侧,即离合器位于第一齿轮背离传动轴的一侧,即离合器位于第一齿轮的锥顶位置,使得传动装置结构紧凑,进一步节省了空间,有利于减小壳体的体积,进而减小传动装置占用的空间,扩大产品的使用范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箱体,设于壳体的外部,第二锥齿轮组设于箱体的内部,第二锥齿轮组包括互相啮合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第四齿轮与传动轴相连接;输出轴,输出轴的一端与第三齿轮相连接,另一端位于箱体的外部,用于连接输出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壳体的外部设置箱体,第二锥齿轮组设于箱体的内部,避免第二锥齿轮组直接暴露于外部环境而易脏污或损坏,箱体有利于提高第二锥齿轮组的可靠性,延长第二锥齿轮组的使用寿命。第二齿轮组包括互相啮合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第四齿轮与传动轴相连接,使得利用第四齿轮将传动轴的动力传递至第三齿轮,通过输出轴的一端与第三齿轮相连接,输出轴的另一端位于箱体的外部,并用于连接输出端,使得可以根据输出端的位置和旋转方向,合理设置第三齿轮的位置使得输出轴连接第三齿轮和输出端以将传动轴的动力传递至输出端,且能够保证输出端的旋转方向满足要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三齿轮和第二齿轮位于传动轴的轴线的同一侧,输出轴与连接轴平行设置,行星架连接输入端的一端与输出轴连接输出端的一端位于传动轴的轴线的同一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三齿轮和第二齿轮位于传动轴的轴线的同一侧,输出轴与连接轴平行设置,行星架连接输入端的一端与输出轴连接输出端的一端位于传动轴的轴线的同一侧,即连接第三齿轮和输出端的输出轴为通轴,使得输出端的旋转方向与第二齿轮的旋转方向一致,进而使得输出端的旋转方向与输入端的旋转方向一致,通过将第三齿轮和第二齿轮设于传动轴的轴线的同一侧,并与通轴相配合,能够适应装配空间,有利于减小传动装置的体积,并保证输出端的旋转方向与输入端的旋转方向一致的需求,进而使输出端的旋转方向正确,且通轴较悬臂轴可靠性高,传动平稳,进而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壳体上设有第一油孔,第一油孔与制动器的油路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壳体上设有第一油孔,第一油孔与制动器的油路相连通,使得制动器工作需要的压力油从壳体的第一油孔直接进入制动器的油路,并不需要流经连接轴和其他部件(如旋转接头),进而简化了连接轴和旋转接头的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旋转接头,设于壳体和连接轴之间,并连接壳体和连接轴;壳体上还设有第二油孔,连接轴上设有与离合器的油路相连通的通道,第二油孔通过旋转接头与通道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旋转接头设于壳体和连接轴之间并连接壳体和连接轴,壳体上设有第二油孔,连接轴上设有与离合器的油路相连通的通道,第二油孔通过旋转接头与通道相连通,使得离合器工作需要的压力油从壳体的第二油孔、旋转接头、连接轴的通道进入离合器的油路。而由于制动器工作所需的压力油由壳体的第一油孔直接进入制动器的油路,不需要在连接轴和旋转接头上另设与制动器的油路连通的通道,大大简化了连接轴和旋转接头的结构,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包括:发动机;输出装置;以及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的行星架的一端连接发动机,齿圈用于连接输出装置,传动装置被配置为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至输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程机械,包括发动机、输出装置以及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的行星架的一端连接发动机,齿圈用于连接输出装置,即发动机为输入端,输出装置为输出端,传动装置被配置为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至输出装置,由于工程机械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传动装置,因此具有该传动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工程机械为铣刨机,铣刨机还包括:分动箱,设于发动机和传动装置之间;和/或减速器,设于输出装置和传动装置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工程机械为铣刨机,铣刨机还包括分动箱,分动箱设于发动机和传动装置之间,有利于通过分动箱将发动机的动力分配至不同的输出装置,进而使得一个发动机即可满足不同输出装置的动力需求,简化了产品的结构,有利于降低产品的使用成本。可以理解的是,至少一个输出装置与分动箱之间设有传动装置,可以根据输出装置的动作需求,合理设置传动装置的数量和位置,以满足铣刨机的工作需求,使用范围广泛。
具体地,铣刨机具有多个输出装置,如铣刨鼓、输送机构、行走机构,发动机与分动箱相连接,分动箱与铣刨鼓、输送机构、行走机构相连接,并将发动机的动力合理分配至铣刨鼓、输送机构、行走机构,而本申请的传动装置设于分动箱和铣刨鼓之间,有利于通过传动装置实现换挡变速,进而实现空档、低速档和高速挡以使铣刨鼓满足不同工况的需求,如精铣刨等特殊工况,并提高铣刨鼓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铣刨机还包括减速器,设于输出装置和传动装置之间,通过减速器减速增扭,有利于提高传动比,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以保证输出装置良好的工作效果,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工程机械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工程机械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传动装置,102壳体,104行星齿轮组,106行星架,108齿圈,110中心轮,112连接轴,114换挡组件,116制动器,118离合器,120第一锥齿轮组,122第二锥齿轮组,124传动轴,126第一齿轮,128第二齿轮,130箱体,132第三齿轮,134输出轴,136旋转接头,138行星轮,140第四齿轮,202发动机,204输出装置,206减速器,208分动箱,2工程机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传动装置1和工程机械2。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传动装置1,传动装置1包括:壳体102、行星齿轮组104、连接轴112和换挡组件114,行星齿轮组104设于壳体102的内部,行星齿轮组104包括行星架106、齿圈108、行星轮138和中心轮110,行星架106的一端连接输入端,行星架106的另一端通过行星轮138与齿圈108和中心轮110啮合,齿圈108用于连接输出端;连接轴112设于壳体102的内部,连接轴112与壳体102转动连接,中心轮110设置于连接轴112上;换挡组件114设于壳体102的内部并与连接轴112相连接,换挡组件114用于锁定连接轴112与齿圈108,和/或,用于锁定连接轴112与壳体102。
具体地,传动装置1包括壳体102、行星齿轮组104、连接轴112和换挡组件114,行星齿轮组104、连接轴112、换挡组件114均设于壳体102的内部,行星齿轮组104包括行星架106、齿圈108、行星轮138和中心轮110,行星架106的一端连接输入端,行星架106的另一端通过行星轮138与齿圈108和中心轮110啮合,齿圈108与输出端相连接,使得输入端的动力经行星架106输入至传动装置1,经齿圈108输出传递至输出端,通过连接轴112与壳体102转动连接,中心轮110设置于连接轴112上,即中心轮110和连接轴112固定连接,中心轮110转动能够带动连接轴112转动。通过换挡组件114与连接轴112相连接,一方面,换挡组件114用于锁定连接轴112与齿圈108,另一方面,换挡组件114用于锁定连接轴112和壳体102,再一方面,换挡组件114用于锁定连接轴112与齿圈108,并同时用于锁定连接轴112和壳体102,进而在换挡组件114的作用下,与连接轴112相连接的中心轮110能够相对于齿圈108锁定或运动、中心轮110并能够相对于壳体102锁定或运动,使得利用行星齿轮组104的中心轮110相对于壳体102锁定或运行、相对于齿圈108锁定或运动相配合进而实现了传动装置1的换挡变速功能,避免了相关技术中的联组V带传动装置无法实现换挡变速的问题,进而有利于提高输入端的平均效率,同时,行星齿轮组104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较小,能够满足传动装置1体积小的需求,且行星齿轮组104传动的承载能力较大,传动平稳,能够满足输出端高速大功率传动的需求,使用范围广泛,且可靠性高,能够满足不同输出端不同工况的需求,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性价比。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传动装置1包括:壳体102、行星齿轮组104、连接轴112、换挡组件114、制动器116、离合器118,其中,制动器116设于壳体102的一端,制动器116用于锁定连接轴112与壳体102;离合器118设于连接轴112上,位于制动器116和中心轮110之间,离合器118用于锁定连接轴112与齿圈108。
在该实施例中,换挡组件114包括制动器116和离合器118,制动器116设于壳体102的一端,离合器118设于连接轴112上,且离合器118位于制动器116和中心轮110之间,即制动器116与壳体102相连接并与连接轴112转动连接,离合器118与连接轴112连接,具体地,离合器118的外毂与连接轴112连接,离合器118的内毂与齿圈108转动连接,即连接轴112带动离合器118一同转动,制动器116与壳体102连接并不随连接轴112的转动而转动。
通过制动器116能够锁定连接轴112和壳体102,通过离合器118能够锁定连接轴112和齿圈108,当制动器116和离合器118均不工作时,即制动器116和离合器118均松开,由于连接轴112未受阻力,而齿圈108连接输出端具有较大阻力,此时中心轮110在行星架106和行星轮138的作用下带动连接轴112转动,而齿圈108因连接输出端具有运动阻力而不会转动,即输出端不会运动,实现传动装置1的空档功能;当制动器116工作锁定连接轴112与壳体102,离合器不工作使连接轴112相对于齿圈108运动时,由于连接轴112与壳体102相对锁定,使得与连接轴112相连接的中心轮110固定不动,此时,行星架106转动使行星轮138带动齿圈108转动进而将动力传递至输出端使输出端运动,而齿圈108以高于行星架106的转速输出动力,实现传动装置1的高速档功能,且高速档为行星增速传动,传动效率较高,有利于提高输出端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当离合器118工作锁定齿圈108和连接轴112,制动器不工作使连接轴112相对于壳体102运动时,由于连接轴112相对于齿圈108锁定,使得与连接轴112相连接的中心轮110相对于齿圈108锁定,此时,行星架106、中心轮110、齿圈108相对锁定没有相对运动,而齿圈108以等于行星架106的转速输出动力,实现传动装置1的低速档功能,由于低速档时行星齿轮组104的齿圈108、行星轮138和中心轮110之间无相对运动,无磨损,且传动效率较高,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并提高输出端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电机的平均效率。
具体地,通过一个制动器116和一个离合器118工作或松开相配合即可通过连接轴112使中心轮110相对于壳体102锁定或运动、中心轮110相对于齿圈108锁定或运动,进而实现传动装置1的空档、高速档、低速档的换挡变速功能,实现了传动装置1不同输出转速的特性,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范围,并有利于提高电机的平均效率,且结构简单紧凑,在既定的位置空间内,能够充分满足高速大功率传动的需求,使用范围广泛,同时,离合器118和制动器116均只传递一小部分扭矩,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减小空转阻力。
实施例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传动装置1包括:壳体102、行星齿轮组104、连接轴112、换挡组件114、制动器116、离合器118、第一锥齿轮组120和第二锥齿轮组122,其中,第一锥齿轮组120设于壳体102内,与齿圈108相连接;第二锥齿轮组122设于第一锥齿轮组120和输出端之间,并与第一锥齿轮组120和输出端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锥齿轮组120与齿圈108相连接,第二锥齿轮组122设于第一锥齿轮组120和输出端之间,并与第一锥齿轮组120和输出端相连接,即通过第一锥齿轮组120和第二锥齿轮组122将行星齿轮组104的动力传递至输出端,取代了相关技术中联组V带传动,而第一锥齿轮组120、第二锥齿轮组122的使用寿命远远大于联组V的使用寿命,进而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同时,通过第一锥齿轮组120将输入端的传动方向改变90°,通过第二锥齿轮组122将第一锥齿轮组120的传动方向再次改变90°,进而实现输出端的传动方向与输入端的传动方向平行,能够满足特殊工况的需求,提高产品的使用范围,同时,第一锥齿轮组120、第二锥齿轮组122传动平稳,且承载能力较高,在传递同等扭矩时需要的传动副结构紧凑,节省空间,能够满足传动装置1体积小,占用空间小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使用范围。
进一步地,第一锥齿轮组120位于壳体102的内部,避免了第一锥齿轮组120设于壳体102的外部而影响第一锥齿轮组120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了第一锥齿轮组120另设容纳腔成本较高且占用空间的问题,通过第一锥齿轮组120位于壳体102的内部,在保证第一锥齿轮组120可靠性的情况下,降低了生产成本并节省了空间,能够满足传动装置1体积小、结构紧凑的需求。
具体地,通过第一锥齿轮组120和第二锥齿轮组122替代相关技术中的联组V带传动,成本增加仅几倍,而使用寿命增加数十倍,效益明显,大大提高了传动装置1的性价比。
实施例四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传动装置1包括:壳体102、行星齿轮组104、连接轴112、换挡组件114、制动器116、离合器118、第一锥齿轮组120、第二锥齿轮组122、传动轴124、第一齿轮126和第二齿轮128,其中,传动轴124连接第一锥齿轮组120和第二锥齿轮组122之间;第一锥齿轮组120包括与传动轴124相连接的第一齿轮126,以及与第一齿轮126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28,第二齿轮128与齿圈108固定连接,且离合器118位于第二齿轮128的一侧,用于锁定连接轴112与第二齿轮128。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传动轴124连接第一锥齿轮组120和第二锥齿轮组122,将第一锥齿轮组120的动力传动至第二锥齿轮组122,有利于根据输入端和输出端的位置合理设计传动轴124的尺寸和位置,以保证传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理解的是,传动轴124通过联轴器与第一锥齿轮组120和第二锥齿轮组122相连接。
第一锥齿轮组120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126和第二齿轮128,其中,第一齿轮126与传动轴124相连接,第二齿轮128与齿圈108相连接,使得输入端的动力经齿圈108、第二齿轮128、第一齿轮126、传动轴124、第二锥齿轮组122传递至输出端,传动平稳,效率较高,大大提高了输入端的平均效率。通过离合器118位于第二齿轮128的一侧,离合器118用于锁定连接轴与第二齿轮128,进而通过离合器118工作或不工作能够使连接轴112相对于第二齿轮128锁定或运动,使中心轮110相对于齿圈108锁定或运动,结构紧凑,有利于进一步减小传动装置1占用的空间。
具体地,离合器118的外毂与连接轴112连接,离合器118的内毂与第二齿轮128转动连接,即离合器118工作使离合器118的内毂与第二齿轮128结合并相互锁定,进而使离合器118相对于齿圈108锁定,而离合器118的外毂与连接轴112连接,使得与连接轴112连接的中心轮110相对于齿圈108锁定。当离合器118不工作时,内毂与第二齿轮128松开,离合器118随着传动轴124的转动而转动。
进一步地,离合器118位于第二齿轮128的一侧,即离合器118位于第一齿轮126背离传动轴124的一侧,即离合器118位于第一齿轮126的锥顶位置,使得传动装置1结构紧凑,进一步节省了空间,有利于减小壳体102的体积,进而减小传动装置1占用的空间,扩大产品的使用范围。
实施例五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传动装置1包括:壳体102、行星齿轮组104、连接轴112、换挡组件114、制动器116、离合器118、第一锥齿轮组120、第二锥齿轮组122、传动轴124、第一齿轮126、第二齿轮128、箱体130、第三齿轮132、第四齿轮140、输出轴134,其中,箱体130设于壳体102的外部,第二锥齿轮组122设于箱体130的内部,第二锥齿轮组122包括互相啮合的第三齿轮132和第四齿轮140,第四齿轮140与传动轴124相连接;输出轴134的一端与第三齿轮132相连接,另一端位于箱体130的外部,用于连接输出端。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102的外部设置箱体130,第二锥齿轮组122设于箱体130的内部,避免第二锥齿轮组122直接暴露于外部环境而易脏污或损坏,箱体130有利于提高第二锥齿轮组122的可靠性,延长第二锥齿轮组122的使用寿命。第二齿轮128组包括互相啮合的第三齿轮132和第四齿轮140,第四齿轮140与传动轴124相连接,使得利用第四齿轮140将传动轴124的动力传递至第三齿轮132,通过输出轴134的一端与第三齿轮132相连接,输出轴134的另一端位于箱体130的外部,并被配置为与输出端相连接,使得可以根据输出端的位置和旋转方向,合理设置第三齿轮132的位置使得输出轴134连接第三齿轮132和输出端以将传动轴的动力传递至输出端,且能够保证输出端的旋转方向满足要求。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三齿轮132和第二齿轮128位于传动轴124的轴线的同一侧,输出轴134与连接轴112平行设置,行星架106连接输入端的一端与输出轴134连接输出端的一端位于传动轴124的轴线的同一侧。通过第三齿轮132和第二齿轮128位于传动轴124的轴线的同一侧,输出轴134与连接轴112平行设置,行星架106连接输入端的一端与输出轴134连接输出端的一端位于传动轴124的轴线的同一侧,即连接第三齿轮132和输出端的输出轴134为通轴,使得输出端的旋转方向与第二齿轮128的旋转方向一致,进而使得输出端的旋转方向与输入端的旋转方向一致,通过将第三齿轮132和第二齿轮128设于传动轴124的轴线的同一侧,并与通轴相配合,能够适应装配空间,有利于减小传动装置1的体积,并保证输出端的旋转方向与输入端的旋转方向一致的需求,进而使输出端的旋转方向正确,且通轴较悬臂轴可靠性高,传动平稳,进而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2所示,可以根据输出端的不同旋转方向、输出端的不同位置,合理设置第三齿轮132和第二齿轮128的位置、并合理设置输出轴134的结构以满足输出端正确旋转方向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产品的使用范围。进一步地,输出轴134可以为通轴,也可以为悬臂轴。
可选择地,壳体102上设有第一油孔,第一油孔与制动器116的油路相连通,使得制动器116工作需要的压力油从壳体102的第一油孔直接进入制动器116的油路,并不需要流经连接轴112和其他部件如旋转接头136,进而简化了连接轴112和旋转接头136的结构。
进一步地,传动装置1还包括旋转接头136,旋转接头136设于壳体102和连接轴112之间,并连接壳体102和连接轴112;壳体102上还设有第二油孔,连接轴112上设有与离合器118的油路相连通的通道,第二油孔通过旋转接头136与通道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旋转接头136设于壳体102和连接轴112之间并连接壳体102和连接轴112,壳体102上设有第二油孔,连接轴112上设有与离合器118的油路相连通的通道,第二油孔通过旋转接头136与通道相连通,使得离合器118工作需要的压力油从壳体102的第二油孔、旋转接头136、连接轴112的通道进入离合器118的油路。而由于制动器116工作所需的压力油由壳体102的第一油孔直接进入制动器116的油路,不需要在连接轴112和旋转接头136上另设与制动器116的油路连通的通道,大大简化了连接轴112和旋转接头136的结构,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实施例六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2,包括:发动机202、输出装置204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传动装置1,传动装置1的行星架106的一端连接发动机202,齿圈108用于连接输出装置204,传动装置1被配置为将发动机202的动力传递至输出装置204,由于工程机械2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传动装置1,因此具有该传动装置1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传动装置1用于工程机械2,传动装置1用于将发动机202的动力传递至输出装置204,进而使得输出装置204能够动作。具体地,工程机械2可以为铣刨机,输出装置204为铣刨鼓,通过将发动机202的动力经传动装置1传递至铣刨鼓,能够使铣刨鼓动作对路面开挖翻新、以及对水泥路面进行拉毛及面层错台的铣平等工作。
进一步地,工程机械2为铣刨机,铣刨机还包括分动箱208,分动箱208设于发动机202和传动装置1之间,有利于通过分动箱208将发动机202的动力分配至不同的输出装置204,进而使得一个发动机202能够满足不同输出装置204的动力需求,简化了产品的结构,有利于降低产品的使用成本。可以理解的是,至少一个输出装置204与分动箱208之间设有传动装置1,可以根据输出装置204的动作需求,合理设置传动装置1的数量和位置,以满足铣刨机的工作需求,使用范围广泛。
具体地,铣刨机具有多个输出装置204,如铣刨鼓、输送机构、行走机构,发动机202与分动箱208相连接,分动箱208与铣刨鼓、输送机构、行走机构相连接,并将发动机202的动力合理分配至铣刨鼓、输送机构、行走机构,而本申请的传动装置1设于分动箱208和铣刨鼓之间,有利于通过传动装置1实现换挡变速,进而实现空档、低速档和高速挡以使铣刨鼓满足不同工况的需求,如精铣刨等特殊工况,并提高铣刨鼓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进一步地,铣刨机还包括减速器206,设于输出装置204和传动装置1之间,通过减速器206减速增扭,有利于提高传动比,进一步提高发动机202的工作效率,以保证输出装置204良好的工作效果,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实施例七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例中,工程机械2为铣刨机,铣刨机具有多个输出装置204,如铣刨鼓、输送机构、行走机构,发动机202与分动箱208相连接,分动箱208与铣刨鼓、输送机构、行走机构相连接,并将发动机202的动力合理分配至铣刨鼓、输送机构、行走机构。而本申请的传动装置1设于分动箱208和铣刨鼓之间,传动装置1包括壳体102、行星齿轮组104、第一锥齿轮组120、第二锥齿轮组122、制动器116、离合器118,行星齿轮组104包括行星架106、中心轮110、齿圈108和行星轮138,行星架106与分动箱208连接,连接轴112的一端与中心轮1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壳体102转动连接,制动器116设置在壳体102远离行星齿轮组104的一端,并与连接轴112转动连接,离合器118的外毂与连接轴112固定连接,离合器118的内毂与第一齿轮126组的第二齿轮128转动连接,传动轴124连接第一锥齿轮组120的第一齿轮126和第二锥齿轮组122的第四齿轮140,输出轴134的一端连接第二锥齿轮组122的第三齿轮132,另一端与减速器206相连接,减速器206设在传动组件与铣刨鼓之间。
工作时,发动机202的动力经分动箱208后从行星齿轮组104的行星架106输入,经第一锥齿轮组120、传动轴124、第二锥齿轮组122由输出轴134输出并传递给减速器206,经减速器206减速增扭后带动铣刨鼓旋转。
当离合器118和制动器116均不工作,均松开时,连接轴112不受阻力,由于齿圈108经第一锥齿轮组120、传动轴124、第二锥齿轮组122、输出轴134、减速器206与铣刨鼓连接,齿圈108因具有运动阻力而不会转动,使得行星架106带动行星轮138转动并使中心轮110带动连接轴112转动,此时铣刨鼓并不转动,实现空档功能。
当制动器116不工作即制动器116松开时,而离合器118工作锁定齿圈108和连接轴112,离合器118的内毂与第二齿轮128结合并锁定,使得中心轮110、行星架106和齿圈108被锁定为一个整体,中心轮110、行星架106和齿圈108之间没有相对转动,使得行星架106转动,同时齿圈108转动将动力经第一锥齿轮组120、传动轴124、第二锥齿轮组122、输出轴134和减速器206传递至铣刨鼓,此时行星齿轮组104的传动比i=1,实现低速档,此时,行星齿轮组104的中心轮110、行星架106、齿圈108、行星轮138之间无相对运动,总传动效率高,无磨损。
当离合器118不工作即离合器118松开,制动器116工作锁定连接轴112与壳体102,使得与连接轴112固定连接的中心轮110固定不动,行星架106带动行星轮138转动并使齿圈108转动进而将动力经第一锥齿轮组120、传动轴124、第二锥齿轮组122、输出轴134和减速器206传递至铣刨鼓,此时,如中心轮110的齿数为Z1,齿圈108的齿数为Z2,此时行星齿轮组104的传动比i=Z2/(Z1+Z2),实现高速档,高速档为行星增速传动,效率也较高。
本申请利用了行星齿轮组104传动可通过固定不同构件实现不同输出转速的特性,通过离合器118控制齿圈108和中心轮110之间的分离与结合,制动器116控制中心轮110和壳体102之间的分离与结合,通过控制离合器118和制动器116的松开与结合,分别构成空档、低速档和高速档,以使铣刨鼓满足不同工况的需求,提高铣刨鼓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同时,行星齿轮组104结构紧凑,占用空间较小,能够满足传动装置1体积小的需求,且行星齿轮组104传动的承载能力较大,传动平稳,能够满足高速大功率传动的需求,使用范围广泛,且可靠性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性价比。
进一步地,壳体102上设有与制动器116的油路相连通的第一油孔,使得高速挡时制动器116工作需要的压力油从壳体102的第一油孔直接进入制动器116的油路,并不需要流经连接轴112和旋转接头136,进而简化了连接轴112和旋转接头136的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锥齿轮组120的第二齿轮128与内圈连接,第一锥齿轮组120的第一齿轮126与传动轴124连接,第二锥齿轮组122的第四齿轮140与传动轴124连接,第三齿轮132与输出轴134连接,输出轴134的另一端与减速器206相连接,如图1所示,第三齿轮132和第二齿轮128位于传动轴124的轴线的同一侧,减速器206、铣刨鼓均、第二齿轮128位于传动轴124的同一侧,此时,输出轴134为通轴。如图1所示,若在垂直于行星架106的平面内,发动机202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则经过第一锥齿轮组120、第二锥齿轮组122发生改变后,输出轴134的旋转方向与发动机202的旋转方向相同,实现了铣刨鼓与发动机202的旋转方向一致,使得铣刨鼓具有正确的旋转方向,同时,传动装置1能够适应装配空间,有利于减小空间的占用率,扩大产品的使用范围。
如图2所示,第三齿轮132和第二齿轮128位于传动轴124的同一侧,且减速器206、铣刨鼓、第二齿轮128位于传动轴124的同一侧,此时,输出轴134为悬臂轴。如图2所示,若在垂直于行星架106的平面内,发动机202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如图2中的箭头所示,则经过第一锥齿轮组120、第二锥齿轮组122发生改变后,输出轴134的旋转方向与发动机202的旋转方向相同,实现了铣刨鼓与发动机202的旋转方向一致,使得铣刨鼓具有正确的旋转方向,同时,传动装置1能够适应装配空间,有利于减小空间的占用率,扩大产品的使用范围。
可选择地,行星齿轮组104为NGW(又叫2K-H)型行星齿轮组。
可选择地,第二锥齿轮组122位于箱体130的内部,与第二锥齿轮组122相连接的输出轴134为通轴,且输出轴134的一端位于箱体130的外部,即外置于第二锥齿轮组122,以适应装配空间并实现正确的旋转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传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1)包括:
壳体(102);
行星齿轮组(104),设于所述壳体(102)的内部,所述行星齿轮组(104)包括行星架(106)、齿圈(108)、行星轮(138)和中心轮(110),所述行星架(106)的一端连接输入端,所述行星架(106)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行星轮(138)与所述齿圈(108)和所述中心轮(110)啮合,所述齿圈(108)用于连接输出端;
连接轴(112),设于所述壳体(102)的内部,所述连接轴(112)与所述壳体(102)转动连接,所述中心轮(110)设置于所述连接轴(112)上;
换挡组件(114),设于所述壳体(102)的内部并与所述连接轴(112)相连接,所述换挡组件(114)用于锁定所述连接轴(112)与所述齿圈(108),和/或,用于锁定所述连接轴(112)与所述壳体(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组件(114)包括:
制动器(116),设于所述壳体(102)的一端,所述制动器(116)用于锁定所述连接轴(112)与所述壳体(102);
离合器(118),设于所述连接轴(112)上,位于所述制动器(116)和所述中心轮(110)之间,所述离合器(118)用于锁定所述连接轴(112)与所述齿圈(1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锥齿轮组(120),设于所述壳体(102)内,与所述齿圈(108)相连接;
第二锥齿轮组(122),设于所述第一锥齿轮组(120)和所述输出端之间,并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组(120)和所述输出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传动轴(124),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组(120)和所述第二锥齿轮组(122)之间;
所述第一锥齿轮组(120)包括与所述传动轴(124)相连接的第一齿轮(126)以及与所述第一齿轮(126)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28),所述第二齿轮(128)与所述齿圈(108)固定连接,且所述离合器(118)位于所述第二齿轮(128)的一侧,用于锁定所述连接轴(112)与所述第二齿轮(12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箱体(130),设于所述壳体(102)的外部,所述第二锥齿轮组(122)设于所述箱体(130)的内部,所述第二锥齿轮组(122)包括互相啮合的第三齿轮(132)和第四齿轮(140),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传动轴(124)相连接;
输出轴(134),所述输出轴(134)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齿轮(132)相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箱体(130)的外部,用于连接所述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齿轮(132)和所述第二齿轮(128)位于所述传动轴(124)的轴线的同一侧,所述输出轴(134)与所述连接轴(112)平行设置,所述行星架(106)连接所述输入端的一端与所述输出轴(134)连接所述输出端的一端位于所述传动轴(124)的轴线的同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02)上设有第一油孔,所述第一油孔与所述制动器(116)的油路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旋转接头(136),设于所述壳体(102)和所述连接轴(112)之间,并连接所述壳体(102)和所述连接轴(112);
所述壳体(102)上还设有第二油孔,所述连接轴(112)上设有与所述离合器(118)的油路相连通的通道,所述第二油孔通过所述旋转接头(136)与所述通道相连通。
9.一种工程机械(2),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202);
输出装置(204);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装置(1),所述传动装置(1)的行星架(106)的一端连接发动机(202),所述齿圈(108)用于连接输出装置(204),所述传动装置(1)被配置为将所述发动机(202)的动力传递至所述输出装置(20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程机械(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机械为铣刨机,所述铣刨机还包括:
分动箱(208),设于所述发动机(202)和所述传动装置(1)之间;和/或
减速器(206),设于所述输出装置(204)和所述传动装置(1)之间。
CN201921944880.2U 2019-11-12 2019-11-12 传动装置和工程机械 Active CN211231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44880.2U CN211231458U (zh) 2019-11-12 2019-11-12 传动装置和工程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44880.2U CN211231458U (zh) 2019-11-12 2019-11-12 传动装置和工程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31458U true CN211231458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24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44880.2U Active CN211231458U (zh) 2019-11-12 2019-11-12 传动装置和工程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314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59134B2 (en) Vehicle oil pump
US6540636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for a front and rear-wheel drive vehicle
CN116498718B (zh) 一种轻量化高速齿轮箱
US6338689B1 (en) Hydromechanical transmission
CN101994789A (zh) 正反向无级变速器及其无级变速器和反向装置
CN211231458U (zh) 传动装置和工程机械
US20050028626A1 (en) Gear reduction unit
CN110657204B (zh) 变速器、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202972153U (zh) 阀门驱动装置改良结构
CN212272960U (zh) 一种带低速驱动装置的轨道车动力传动分动箱
CN114312269A (zh) 一种双电机无极调速电驱动桥
CN114379359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机构及驱动系统
CN218228634U (zh) 车辆的混动系统和车辆
CN214743082U (zh) 一种多用途一体化农机变速箱
CN220947531U (zh) 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及车辆
CN217074010U (zh) 电驱动桥总成及车辆
CN219734130U (zh) 可调档位变速与差速集成器
CN218489458U (zh) 一种重卡用同轴双电机电驱动桥系统
CN217002989U (zh) 双动齿圈级内变速行星减速机
CN213799264U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机构及驱动系统
CN214240423U (zh) 动力驱动系统以及车辆
CN217835355U (zh) 一种动力传动装置
CN210318370U (zh) 一种二级爬行挡机构总成
CN213799107U (zh) 一种新型电驱动桥
CN219523672U (zh) 一种双电机交替换挡的多挡位电驱桥构型、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