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30974U - 送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送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30974U
CN211230974U CN201922284347.4U CN201922284347U CN211230974U CN 211230974 U CN211230974 U CN 211230974U CN 201922284347 U CN201922284347 U CN 201922284347U CN 211230974 U CN211230974 U CN 2112309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b
edge
air supply
blades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843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浩
柳洲
陈宇强
饶长健
梁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2228434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309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309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309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风装置。送风装置包括第一轮毂、第二轮毂、多个第一风叶及多个第二风叶。第二轮毂与第一轮毂同心设置。多个第一风叶连接于第一轮毂与第二轮毂之间,并沿第一轮毂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二风叶连接于第二轮毂背向第一轮毂的外周面,并沿第二轮毂的周向间隔设置。其中,每个第一风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风叶,每个第一子风叶包括第一弯折段及与第一弯折段相交连接的第二弯折段,第一弯折段具有一迎风面,第二弯折段具有一背风面;在第一子风叶的迎风方向上,迎风面遮挡全部背风面,每个第二风叶的扭转方向与送风装置的转动方向相同。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送风装置具有较低的能耗。

Description

送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送风装置通过转动可实现向外送风。然而,由于传统的送风装置在送风的过程中,风阻较大,导致整个送风装置的能耗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送风装置能耗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能耗较低的送风装置。
一种送风装置,包括:
第一轮毂;
第二轮毂,与所述第一轮毂同心设置,且所述第二轮毂围设于所述第一轮毂的外周;
多个第一风叶,连接于所述第一轮毂与所述第二轮毂之间,并沿所述第一轮毂的周向间隔设置;以及
多个第二风叶,连接于所述第二轮毂背向所述第一轮毂的外周面,并沿所述第二轮毂的周向间隔设置;
其中,每个所述第一风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风叶,每个所述第一子风叶包括第一弯折段及与所述第一弯折段相交连接的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具有一迎风面,所述第二弯折段具有一背风面;在所述第一子风叶的迎风方向上,所述迎风面遮挡全部所述背风面,每个所述第二风叶的扭转方向与所述送风装置的转动方向相同。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子风叶的所述第一弯折段与所述第二弯折段的夹角在120°至140°的范围内。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每个所述第一子风叶内,所述第一弯折段与所述第二弯折段围设形成折弯口,所述第一弯折段及所述第二弯折段的横截面均为开口背向所述折弯口的弧面。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叶包括外根缘、外顶缘及外前缘,所述外顶缘与所述外根缘相对设置,所述外前缘位于所述外顶缘及所述外根缘相同的一侧并连接所述外顶缘及所述外根缘,所述外前缘与所述外顶缘的连接处形成圆角结构,所述圆角结构的半径在5mm至10mm的范围内。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叶具有扭转凹面,所述第二风叶还包括外尾缘及连接缘,所述外尾缘与所述外前缘相对设置并与所述外根缘及所述外顶缘连接,所述连接缘连接于所述外尾缘及所述外顶缘之间,并与所述外顶缘及所述外尾缘围设形成沿朝向所述扭转凹面弯折的弯折区,所述外尾缘的延长线与所述连接缘之间的夹角在0°到15°度的范围内。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连接缘与所述外尾缘连接的点为第一连接点,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点的线为第一参考线;定义所述外根缘上具有第二连接点,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点的线为第二参考线;定义所述连接缘与所述外顶缘连接的点为第三连接点,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点的线为第三参考线;所述第一参考线与所述第二参考线及所述第三参考线平行,且所述第一参考线与所述第二参考线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三参考线与所述第二参考线之间的间距的四分之三。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二风叶至少与一个所述第一风叶位置对应。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轮毂至所述第二轮毂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子风叶沿所述第一轮毂周向上的宽度逐渐增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轮毂相对的两个轴向端面均为波浪面。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轮毂的一轴向端面所在的平面上,多个所述第二风叶的投影面积总和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风叶之间的间隙的投影面积总和的比值小于1。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轮毂的一轴向端面所在的平面上,多个所述第一子风叶的投影面积总和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子风叶之间的间隙的投影面积总和的比值大于多个所述第二风叶的投影面积总和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风叶之间的间隙的投影面积总和的比值。
上述送风装置,每个第二风叶的扭转方向与送风装置的转动方向相同,故可保证送风装置在工作时可不断地向外送风。在第一子风叶的迎风方向上,迎风面遮挡全部背风面,则在送风的过程中,背风面对风不构成遮挡,从每个第一子风叶的迎风面吹入的风在与第一子风叶的迎风面接触后直接流出。由此可见,第一子风叶对风的阻碍作用极小,进而第一风叶在送风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亦较小,故可减少整个送风装置工作过程中的能耗。因此,综上所述,上述送风装置具有较低的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送风装置从前方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送风装置从后方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送风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送风装置平放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送风装置中第一子风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送风装置中第二风叶与第二轮毂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送风装置中第一风叶、第二轮毂与第二风叶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送风装置从另一方向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传统的送风装置中单风叶的速度云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风叶及第二风叶共同作用的速度云图;
图11为传统的送风装置中单风叶的压力云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风叶的压力云图;
图13为传统的送风装置中单风叶的涡流粘度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风叶及第二风叶共同作用的涡流粘度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送风装置10,其包括电机(图中未示)、第一轮毂110、第二轮毂120、多个第一风叶130及多个第二风叶140。其中,电机的转轴穿设于第一轮毂110的轴心,并与第一轮毂110固定连接,以在电驱动下带动第一轮毂110同步同向旋转。第二轮毂120与第一轮毂110同心设置,且第二轮毂120围设于第一轮毂110的外周。多个第一风叶130连接于第一轮毂110与第二轮毂120之间,并沿第一轮毂110的周向间隔设置。一般地,每个第一风叶130相对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轮毂110的外周面及第二轮毂120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3,多个第二风叶140连接于第二轮毂120背向第一轮毂110的外周面。可以理解地,多个第二风叶140沿第二轮毂120的周向间隔设置于第二轮毂120的外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二风叶140至少与一个第一风叶130位置对应,可选地,第二风叶140与一个第一风叶130对应。可以理解的,第二风叶140与第一风叶130位置对应表示的意思为第一风叶130与第二轮毂120连接的点在第二轮毂120外周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在第二风叶140与第二轮毂120连接的线上。
第一风叶130可对第二风叶140进行支撑及加固,以提升第二风叶140的安装强度,进而使得整个送风装置10的结构稳定性增强。其中,第一轮毂110、多个第一风叶130、第二轮毂120以及多个第二风叶140在电驱动作用下跟随电机转轴同步同向转动。每个第二风叶140的扭转方向与送风装置10的转动方向相同,故可保证送风装置10在工作时可不断地向外送风。
每个第一风叶13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风叶139。可选地,每个第一风叶130包括两个第一子风叶139。每个第一风叶130内的全部第一子风叶139均沿第一轮毂110的周向间隔设置,并与第二风叶130位置对应。每个第一子风叶139包括第一弯折段1392及与第一弯折段1392相交连接的第二弯折段1394,第一弯折段1392具有一迎风面13921,第二弯折段1394具有一背风面1394;在第一子风叶139的迎风方向上,迎风面13921遮挡全部背风面1394。因此,在送风装置10工作的过程中,背风面1394对风不构成遮挡,从每个第一子风叶139的迎风面13921吹入的风在与第一子风叶139的迎风面13921接触后直接流出。由此可见,第一子风叶139对风的阻碍作用极小,进而第一风叶139在送风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亦较小,故可减少整个送风装置10工作过程中的能耗,使得送风装置10具有能耗较低的特点。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风叶130支撑对应的第二风叶140,实际为每个第一风叶130内的全部第一子风叶139共同作用来支撑对应的第二风叶140。
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每个第一子风叶139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内根缘1395、内前缘1396、内顶缘1397及内尾缘1398。每个第一子风叶139的内根缘1395及内顶缘1397沿第一轮毂110的径向相对设置,每个第一子风叶139的内尾缘1398及内前缘1396沿送风装置10的转动方向相对设置。具体地,每个第一子风叶139的内根缘1395与第一轮毂110的外周面连接,每个第一子风叶139的内尾缘1398与第二轮毂120的内表面连接。第一子风叶139的内尾缘1398及内前缘1396分别连接于第一轮毂110的外周面与第二轮毂120的内表面之间。每个第一子风叶139还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弯折面135及第二弯折面136,每个第一子风叶139的第一弯折面135及第二弯折面136均连接于该第一风叶130的内尾缘1398及内前缘1396之间。第一弯折面135包括后侧面13922及与后侧面13922相交连接的背面13942。后侧面13922背向迎风面13921设置,背面13942背向背风面13941设置,第二弯折面136由迎风面13921及背风面13941组成。迎风面13921、内前缘132、后侧面13922、连接内前缘132的部分内根缘1395及部分内顶缘1397围设形成第一弯折段1392。背风面13941、内尾缘1398、背面13942、连接内尾缘1398的其余部分内根缘1395及其余部分内顶缘1397围设形成第二弯折段1394。
请重新参看图2,第二风叶140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外根缘141、外前缘142、外顶缘143及外尾缘144。每个第二风叶140的外根缘141及外顶缘143沿第二轮毂120的径向相对设置,每个第二风叶140内的外尾缘144及外前缘142沿送风装置10的转动方向相对设置。第二风叶140连接于第二轮毂120,具体为第二风叶140的外根缘141与第二轮毂120的外周面连接,第二风叶140的外尾缘144、外前缘142及外顶缘143与第二轮毂120不接触。每个第二风叶140还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扭转凹面145及扭转凸面146,第二风叶140的扭转凹面145及扭转凸面146均连接于该第二风叶140的外尾缘144及外前缘142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到的内和外仅仅只是为了对第一子风叶139及第二风叶140的边缘进行区分而设定,与设置位置并不相关。而上述每个第一风叶130内的全部第一子风叶139均沿第一轮毂110的周向间隔设置,并与第二风叶130位置对应表示的意思为:在与每个第二风叶130对应的第一风叶130内,每个第一子风叶139的内顶缘1397与第二轮毂120连接的点在第二轮毂120外周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在该第二风叶140的外根缘141上。
请再次参阅图1,假设以从送风装置10的前方(如图1中所示的实线直线箭头所示的方位)观察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如图1中所示的虚线弧形箭头所示的方向)为例来对每个第一子风叶139及第二风叶14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每个第一子风叶139及第二风叶140的迎风方向(虚直线箭头所示方向)均相同,且与转动方向相逆。在送风装置10转动的过程中,从迎风方向吹来的风直接落在迎风面13921上,并从迎风面13921直接流走,与背风面13941并不产生作用。每个第二风叶140的扭转凹面145朝向前方,第二风叶140的扭转凸面146背向前方。在送风装置10送风时,第二风叶140的扭转凹面145首先与风接触。随着风的进一步移动,由于第二风叶140的扭转方向与转动方向相同,但与迎风方向相逆,因此,第二风叶140具有一定的风阻。而为保证送风装置10可送风,第二风叶140的设置方式必须如此。
另外,相较于传统的送风装置10仅设置单个的风叶来说,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风叶130重量较轻,可有效减少整个送风装置10的重量。因此,电机驱动整个送风装置10工作时所需的能量相对较少,能效更高。
再者,值得一提的是,每个第一风叶130中的每个第一子风叶139及每个第二风叶140在转动的过程中可分别产生第一风场及第二风场。每个第二风叶140产生的第二风场与该第二风叶140对应的每个第一风叶130内的第一子风叶139产生的第一风场相互作用,还使得第一风场及第二风场内的风被打散,风分布更为均匀,且扩散范围更大。分布均匀的风使得送风装置10的风感更柔和舒适,用户体验度更高。扩散范围更大的风则使得送风装置10的送风范围更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轮毂120相对的两个轴向端面均为波浪面。
在整个送风装置10送风的过程中,第二轮毂120在转动的过程将产生晃动。而通过设置第二轮毂120相对的两个轴向端面为波浪面,在第二轮毂120工作的过程中,显得第二轮毂120的晃动较小,整体上的稳定性较好。
在第一轮毂110至第二轮毂120的方向上,第一子风叶130沿第一轮毂110周向上的宽度逐渐增大。
第一子风叶130沿第一轮毂110周向上的宽度逐渐增大,则表示第一子风叶139的横截面也将增大。故在第一子风叶130与第二轮毂120接触时具有更大的相接面积,则第一子风叶130对第二风叶140起支撑作用的有效支撑面积也更大。因此,可有效提升第二风叶140的支撑强度。
可选地,第二风叶140的数量范围在3片至13片的范围内,以防止第二风叶140的数量过于密集而导致送风装置10的重量过大造成较低的能效。优选地,第二风叶140的数量为5,在保证送风装置10风量的同时还具有更为美观的外形。
每个第一子风叶139内的第一弯折段1392与第二弯折段1394之间的夹角在120°至140°的范围内。
定义第一弯折段1392与第二弯折段1394之间的夹角为K。以第一弯折段1392及第二弯折段1394的相交连接时,迎风面13921与背风面13941的相交线为分界线(a-a),K即为位于分界线(a-a)两侧的迎风面13921与背风面13941之间形成的夹角,或为后侧面13922与背面13942之间的夹角。在这个夹角范围内,第一子风叶139在可保证形成第一风场并与第二风叶140形成的第二风场作用的同时,还对第二风叶140具有较佳的支撑强度。
可选地,内前缘1396、内尾缘1398、内根缘1395及内顶缘1397的宽度均相等,且在2mm-4mm的范围内,内前缘1396、内尾缘1398、内根缘1395及内顶缘1397的宽度即为第一子风叶139的厚度。定义第一弯折段1392的长度为L1,L1即为分界线(a-a)至第一前缘的距离。L1为第一子风叶139厚度的3至5倍。定义第二弯折段1394的长度为L2,L2即为分界线(a-a)至第一尾缘的距离。L2为第一子风叶139厚度的2至3倍。在该种实施例中,第一弯折段1392及第二弯折段1394形成的第一子风叶130的支撑效果较佳。而且,当第二轮毂120的半径逐渐增大时,L1及L2跟随第二轮毂120的半径进行变化,即第二轮毂120半径变化比例与L1的变化比例及L2的变化比例相同。进而第一子风叶139与第二轮毂120的有效支撑面积也随之增大,可保证第一子风叶130具有较佳的支撑效果。
进一步地,在每个第一子风叶139内,第一弯折段1392与第二弯折段1394围设形成折弯口1399,第一弯折段1392与第二弯折段1394的横截面均为开口背向折弯口1399的弧面。
故在第二轮毂120内表面的宽度方向上,第一风叶130与第二轮毂120的接触范围增大,进而,第一风叶130对第二风叶140的支撑范围也更大。因此,第二风叶140的安装强度可得到有效提升。
请再次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风叶140的外前缘142位于外顶缘143及外根缘141相同的一侧并连接外顶缘143及外根缘141,外前缘142与外顶缘143的连接处形成圆角结构,圆角结构的半径在5mm至10mm的范围内。
在送风装置10送风的过程中,圆角结构相较于外顶缘143与外尾缘144的连接处,以及外尾缘144与外根缘141的连接处先与风接触。定义圆角结构的半径为R。R在5mm至10mm的范围内的圆角结构对风的扰动作用较小,可减少涡流的产生,使得第二风叶140受到的风阻减小,以便于降低整个送风装置10的噪音,提升送风装置10的音质效果。
请一并参阅图6、图7及图8,第二风叶140还包括连接缘147,外尾缘144与外前缘142相对设置并与外根缘141及外顶缘143连接,连接缘147连接于外尾缘144及外顶缘143之间,并与外顶缘143及外尾缘144围设形成以连接缘147为折线沿朝向扭转凹面弯折的弯折区。
具体地,连接缘147的一端连接于外顶缘143的两端之间,连接缘147的另一端连接于外尾缘144的两端之间。连接缘147与外顶缘143及外尾缘144围设形成弯折区。弯折区以连接缘147为折线,并沿朝向扭转凹面145的方向弯折。假设以从送风装置10的前方观察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为例,弯折区以连接缘147为折线沿朝向扭转凹面145的方向弯折即表示弯折区朝前方弯折。则在风从第二风叶140的迎风方向吹来的过程中,弯折区可对风进行遮挡,以减小外尾缘144处脱落涡的分离。进而,风在第二风叶140的扭转凹面145上进行多次做功,第二风叶140旋转的风量增大,且送风范围更广。
进一步地,未围设形成弯折区的外顶缘143的延长线与连接缘147之间的夹角在0°到15°度的范围内。
定义未围设形成弯折区的外顶缘143的延长线与连接缘147之间的夹角为β,β在0°到15°度的范围内,则说明弯折区的面积较小,在该种夹角范围形成的面积下,可保证弯折区无法完全将风兜住。进而,风对第二风叶140的冲击力也较小,以便于较小第二风叶140在旋转过程中的风阻。
进一步地,过连接缘147与外尾缘144连接的点为第一连接点,通过第一连接点的线为第一参考线b-b;定义外根缘141上具有第二连接点,通过第二连接点的线为第二参考线c-c;定义连接缘147与外顶缘143连接的点为第三连接点,通过第三连接点的线为第三参考线d-d;第一参考线b-b与第二参考线c-c及第三参考线d-d平行,且第一参考线b-b与第二参考线c-c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三参考线d-d与第二参考线c-c之间的间距的四分之三。
第一参考线b-b穿过第二风叶140上的外尾缘144及外前缘142,第三参考线d-d仅穿过第三连接点,第二参考线c-c仅穿过第二连接点。第一参考线b-b到第二参考线c-c的距离为h1,第三参考线d-d到第二参考线c-c的距离为h2,h1=3h2/4。在此种设置下,弯折区在整个第二风叶140上所处的位置距离外根缘141较远,且占第二风叶140面积的比重也较小,故可避免因弯折区面积过大而将风完全兜住。因此,在第二风叶140旋转的过程中,第二风叶140受到的冲击力较小,可有效降低第二风叶140工作过程中的风阻。
在第一轮毂110的轴向端面所在的平面上,多个第一子风叶139的投影面积总和与相邻的两个第一子风叶139之间的间隙的投影面积总和的比值大于多个第二风叶140的投影面积总和与相邻的两个第二风叶140之间的间隙的投影面积总和的比值。
假定第一轮毂110的轴向端面所在的平面为参考面,每个第一子风叶139在参考面上的投影面积为S1,S1即为每个第一子风叶139的第一弯折面135或者第二弯折面136在参考面上的投影面积。相邻的两个第一子风叶139之间的间隙的面积为S2,S2即为第一轮毂110的外周面、第二轮毂120的内表面,相邻的两个第一子风叶139中其中一者的内前缘1396以及另一者的内尾缘1398之间围设形成的面积。每个第二风叶140在参考面上的投影面积为S3,S3即为每个第二风叶140的扭转凹面145或者扭转凸面146在参考面上的投影面积。相邻的两个第二风叶140之间的间隙的面积为S4,S4即为第二轮毂120的外周面、相邻的两个第二风叶140的外顶缘143的连线,相邻的两个第二风叶140中其中一者的外前缘142以及另一者的外尾缘144之间围设形成的面积。第一轮毂110的外周面与第二轮毂120的内表面之间围设形成环形的第一区域,所有的S1与所有的S2的面积总和与第一区域的覆盖面积相等。以每个第二风叶140的外顶缘143的连线为外边缘,第二轮毂120的外周面为内边缘,内边缘与外边缘围设形成第二区域。所有的S3与所有的S4的面积总和与第二区域的覆盖面积相等。
多个第一子风叶130的投影面积总和与相邻的两个第一子风叶130之间的间隙的投影面积总和的比值大于多个第二风叶140的投影面积总和与相邻的两个第二风叶140之间的间隙的投影面积总和的比值,则说明S1的总和占第一区域的比重大于S3的总和占第二区域的比重,故第一子风叶139占整个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的总和的比重也较大。由此可知,相较于第二风叶140而言,第一子风叶139的数量相对较多。数量较多的第一子风叶139可有效的对第二风叶140进行支撑,使得第二风叶140具有较好的支撑强度。
在第一轮毂110的轴向端面所在的平面上,多个第二风叶140的投影面积总和与相邻的两个第二风叶140之间的间隙的投影面积总和的比值小于1。
即S3的面积总和占第二区域的比重小于S4的面积总和第二区域的比重。由此可知,多个第二风叶140之间间隔较为稀疏。较为稀疏排布的第二风叶140数量相对较少,在满足送风的同时可有效减轻整个送风装置10的重量,使得送风装置10具有较高的能效。下面通过实际的数据参数来对本身请提供的送风装置10的性能进行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9及图10,图9为传统的送风装置中单风叶的速度云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风叶130及第二风叶140共同作用的速度云图。由图9及图10所示的速度云图可知:本申请中的第一风叶130及第二风叶140共同作用,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送风装置10的整体送风范围广,风量足,风速大,风量衰减也较为缓慢,并且风道是呈周围扩散状,风感舒适。而传统的送风装置由于单风叶作用,风扇风量小,风速低,风道集中在中间部位,风感不舒适。
请一并参阅图11及图12,图11为传统的送风装置中单风叶的压力云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风叶140的压力云图。图11选取的为距离单风叶前方5mm处平面的涡流状况图,图12选取的为距离第二风叶140前方5mm处平面的涡流状况图,由图11及图12可知,传统的送风装置的单风叶之间存在低压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风叶140的低压区有明显改善,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送风装置10风量分布较为均匀,风感舒适。
请一并参阅图13及图14,图13为传统的送风装置中单风叶的涡流粘度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风叶130及第二风叶140共同作用的涡流粘度图。由图13及图14可知,传统的送风装置的各单风叶旋转产生的涡流粘度较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由第一风叶130及第二风叶140共同作用产生的涡流粘度有明显改善,将会降低本实用新型中的送风装置10在运行时的噪音,改善音质。
实测对比数据
从测试数据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送风装置10相较于传统的送风装置在功率相同管的状况下,在整体性能上提升,其风量提升4个风量,噪音降低3dB,能效提高0.1个百分点。
风叶 风量(m3/min) 噪音(dB) 功率(W) 能效%
传统的送风装置 56 61 42 1.33
本申请的送风装置 60 58 42 1.43
上述送风装置10,每个第二风叶140的扭转方向与送风装置10的转动方向相同,故可保证送风装置10在工作时可不断地向外送风。在第一子风叶139的迎风方向上,迎风面13921遮挡全部背风面13941,则在送风的过程中,背风面13941对风不构成遮挡,从每个第一子风叶139的迎风面13921吹入的风在与第一子风叶139的迎风面13921接触后直接流出。由此可见,第一子风叶139对风的阻碍作用极小,进而第一风叶130在送风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亦较小,故可减少整个送风装置10工作过程中的能耗。因此,综上所述,上述送风装置10具有较低的能耗。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轮毂;
第二轮毂,与所述第一轮毂同心设置,且所述第二轮毂围设于所述第一轮毂的外周;
多个第一风叶,连接于所述第一轮毂与所述第二轮毂之间,并沿所述第一轮毂的周向间隔设置;以及
多个第二风叶,连接于所述第二轮毂背向所述第一轮毂的外周面,并沿所述第二轮毂的周向间隔设置;
其中,每个所述第一风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风叶,每个所述第一子风叶包括第一弯折段及与所述第一弯折段相交连接的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具有一迎风面,所述第二弯折段具有一背风面;在所述第一子风叶的迎风方向上,所述迎风面遮挡全部所述背风面,每个所述第二风叶的扭转方向与所述送风装置的转动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子风叶的所述第一弯折段与所述第二弯折段的夹角在120°至140°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第一子风叶内,所述第一弯折段与所述第二弯折段围设形成折弯口,所述第一弯折段及所述第二弯折段的横截面均为开口背向所述折弯口的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叶包括外根缘、外顶缘及外前缘,所述外顶缘与所述外根缘相对设置,所述外前缘位于所述外顶缘及所述外根缘相同的一侧并连接所述外顶缘及所述外根缘,所述外前缘与所述外顶缘的连接处形成圆角结构,所述圆角结构的半径在5mm至10mm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叶具有扭转凹面,所述第二风叶还包括外尾缘及连接缘,所述外尾缘与所述外前缘相对设置并与所述外根缘及所述外顶缘连接,所述连接缘连接于所述外尾缘及所述外顶缘之间,并与所述外顶缘及所述外尾缘围设形成以连接缘为折线沿朝向所述扭转凹面弯折的弯折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连接缘与所述外尾缘连接的点为第一连接点,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点的线为第一参考线;定义所述外根缘上具有第二连接点,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点的线为第二参考线;定义所述连接缘与所述外顶缘连接的点为第三连接点,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点的线为第三参考线;所述第一参考线与所述第二参考线及所述第三参考线平行,且所述第一参考线与所述第二参考线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三参考线与所述第二参考线之间的间距的四分之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风叶至少与一个所述第一风叶位置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轮毂至所述第二轮毂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子风叶沿所述第一轮毂周向上的宽度逐渐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轮毂相对的两个轴向端面均为波浪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轮毂的一轴向端面所在的平面上,多个所述第二风叶的投影面积总和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风叶之间的间隙的投影面积总和的比值小于1。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轮毂的一轴向端面所在的平面上,多个所述第一子风叶的投影面积总和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子风叶之间的间隙的投影面积总和的比值大于多个所述第二风叶的投影面积总和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风叶之间的间隙的投影面积总和的比值。
CN201922284347.4U 2019-12-18 2019-12-18 送风装置 Active CN2112309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4347.4U CN211230974U (zh) 2019-12-18 2019-12-18 送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4347.4U CN211230974U (zh) 2019-12-18 2019-12-18 送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30974U true CN211230974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16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84347.4U Active CN211230974U (zh) 2019-12-18 2019-12-18 送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309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25238B2 (en) Axial flow wind wheel and air conditioner
WO2019136939A1 (zh) 轴流扇叶、轴流风机扇叶组件、轴流风机风道组件
JP4400686B2 (ja) プロペラファン
JP2007292053A (ja) 多翼ファン
EP3839261A1 (en) Counter-rotating fan
WO2020134806A1 (zh) 一种集成灶风机的叶片以及集成灶风机
CN112628218A (zh) 风扇的机头组件及风扇
CN207892888U (zh) 一种吸尘器降噪动叶轮及吸尘器
CN211230974U (zh) 送风装置
WO2008041627A1 (fr) Climatiseur
CN106593950A (zh) 叶片、离心风机叶轮、离心风机和吸油烟机
US11286954B1 (en) Air duct assembly for axial flow fan
WO2021114739A1 (zh) 新型蜗舌结构、风机蜗壳及风机
CN110848173A (zh) 送风装置
JPH09100795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2283154A (zh) 轴流风叶和空调器
CN105782076A (zh) 离心风机和抽油烟机
CN201382019Y (zh) 导流扇叶
CN207879693U (zh) 轴流风轮及空调器
KR20110083043A (ko) 횡류팬 및 이를 구비한 공기 조화기
CN112628199B (zh) 一种减阻降噪的离心风轮
WO2021114527A1 (zh) 一种后向离心叶轮及应用其的风机
CN107061357A (zh) 叶片、离心风机叶轮、离心风机和吸油烟机
CN103867487A (zh) 风扇叶片
CN205618392U (zh) 离心风机和抽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