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29955U - 一种具有缓冲层的分体轨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缓冲层的分体轨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29955U
CN211229955U CN201820024227.3U CN201820024227U CN211229955U CN 211229955 U CN211229955 U CN 211229955U CN 201820024227 U CN201820024227 U CN 201820024227U CN 211229955 U CN211229955 U CN 2112299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layer
track
head
seat
track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2422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姜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Oupake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Zhongshan Opike Hardware Produ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Oupake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Oupake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Oupake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2422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299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299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299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ilway Tra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缓冲层的分体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头、轨道座,以及位于所述轨道头和所述轨道座之间的缓冲层,所述轨道头上方与滑轮接触并可使该滑轮沿着所述轨道头滑行,所述轨道座具有可放置所述缓冲层的支撑部,所述缓冲层至少部分由软性材料制成并被所述轨道头下压于所述支撑部上。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将现有技术中的一体式轨道拆分成轨道头和轨道座,并在轨道头和轨道座之间加入缓冲层,这样一来,滑轮在轨道头上滑行时的噪音就可以通过缓冲层进行消减,使得噪音大大减小,同时还具有减振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缓冲层的分体轨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缓冲层的分体轨道。
背景技术
推拉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也经常看到的一种门,它最重要的部件就是滑轮和轨道,通过滑轮在轨道上的滑行,带动与滑轮连接在一起的门体左右移动,从而实现门体的闭合。推拉门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通常来说,滑轮一般都是由硬塑料制成,而轨道则是由金属制成的一体结构,这样一来,硬质滑轮在金属轨道上滑行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噪音,从而给客户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具有缓冲层的分体轨道,创造性地将现有技术中的一体式轨道拆分成轨道头和轨道座,并在轨道头和轨道座之间加入缓冲层,这样一来,滑轮在轨道头上滑行时的噪音就可以通过缓冲层进行消减,使得噪音大大减小,同时还具有减振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缓冲层的分体轨道,包括轨道头、轨道座,以及位于所述轨道头和所述轨道座之间的缓冲层,所述轨道头上方与滑轮接触并可使该滑轮沿着所述轨道头滑行,所述轨道座具有可放置所述缓冲层的支撑部,所述缓冲层至少部分由软性材料制成并被所述轨道头下压于所述支撑部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将原本一体式的轨道结构拆分为轨道头和轨道座,并在轨道头和轨道座之间加入缓冲层,缓冲层下部放置在轨道座的支撑部上,上部则被轨道头压住,而且缓冲层被轨道头压住的部分是由软性材料制成的,这样一来,当滑轮沿着轨道头滑行的时候,所产生的噪音将会传递到缓冲层,并被缓冲层中的软性材料所消减。此外,由于制造工艺等因素的影响,轨道头并一定都是平的,而是会出现凹凸的情况,当滑轮经过这些凹凸不平的地方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振动,当在轨道头和轨道底座之间添加缓冲层后,这些振动会传递到缓冲层,并被缓冲层中的软性材料所消减。由此可见,缓冲层的设置能够很好地消减噪音和振动,从而使滑轮在滑行过程中具有很好的静音和减振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具有朝上的开口,其下部的形状与所述支撑部形状相匹配并可放入所述支撑部,所述轨道头上部为弧状结构,其下部具有可向下插入所述开口的凸部。
缓冲层下部的形状与轨道座上的支撑部形状相吻合,这样,缓冲层就刚好能够放入轨道座的支撑部中。此外,缓冲层的上部还具有一个朝上的开口,该开口供轨道头下方的凸部插入,轨道头插入开口后,轨道头与轨道座之间就被缓冲层所阻隔,这样滑轮在轨道头上滑动时产生的噪音和振动就不会传递到轨道座,而是被阻隔在中间的缓冲层所消减和吸收,从而达到减振和消音的效果。此外,由于滑轮通常为凹轮,因此为了使滑轮在轨道头能够更加顺畅地滑行,轨道头上部与滑轮接触的部分设置为弧状结构,该弧状结构刚好与凹轮相吻合。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为具有一个所述开口的U形胶条,所述轨道头为T形型材,所述凸部为一凸杆,所述凸杆可向下插入所述U形胶条的开口。
具体地,在一种方案中,缓冲层以一个U形胶条的形式呈现,该胶条的U形开口朝上。而轨道头则为T形型材结构,轨道头插入U形开口的凸部是一凸杆。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为具有两个所述开口的软硬共挤料,所述轨道头为倒U形不锈钢条,所述凸部为左右对称的两根凸杆,所述凸杆可向下插入所述软硬共挤料的开口。
在另一种方案中,缓冲层是软硬共挤料,并且具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开口,而轨道头是一根倒U形的不锈钢条,该不锈钢条的凸部是左右对称的两根凸杆,这两根凸杆刚好插入缓冲层的两个开口,从而实现不锈钢条与轨道座的阻隔。
进一步地,所述软硬共挤料包括软性材料部,所述软性材料部位于所述不锈钢条的腔体内部并承载所述不锈钢条向下的压力。
由软硬共挤料组成的缓冲层包括软性材料部,该软性材料置于不锈钢条的腔体下部,这样一来,滑轮施加给不锈钢条向下的压力将由该软性材料部所承载。
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缓冲层之间还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下部具有可卡入所述支撑部的卡扣,其上部具有容置所述缓冲层的凹槽。
理论上来讲,本实用新型在轨道底座和轨道头之间设置缓冲层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到许多类似的场合,从而达到减振消音的效果,但是在某些场合,由于轨道座的特殊结构,并不适合直接将缓冲层放置在轨道座上,这时候就可以增加一个连接座,连接座上部具有凹槽,下部具有卡扣,先将连接座通过卡扣卡接在轨道座中,然后将缓冲层放置在连接座上部的凹槽中,这样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由硬性材料制成。
由于连接座主要是起到支撑作用,必须具有足够的硬度,因此必须由硬性材料制成,优选为硬塑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图3是图1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轨道头1 弧状结构11 凸部12
轨道座2 支撑部21
缓冲层3 开口31 软性材料部32
连接座4 卡扣41 凹槽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外、内……)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一种具有缓冲层的分体轨道,如图1-8所示,包括轨道头1、轨道座2,以及位于轨道头1和轨道座2之间的缓冲层3,轨道头1上方与滑轮接触并可使该滑轮沿着该轨道头1滑行,轨道座2具有可放置缓冲层3的支撑部21,缓冲层3至少部分由软性材料制成并被轨道头1下压于支撑部21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将原本一体式的轨道结构拆分为轨道头1和轨道座2,并在轨道头1和轨道座2之间加入缓冲层3,缓冲层3下部放置在轨道座2的支撑部21上,上部则被轨道头1压住,而且缓冲层3被轨道头1压住的部分是由软性材料制成的,这样一来,当滑轮沿着轨道头1滑行的时候,所产生的噪音将会传递到缓冲层3,并被缓冲层3中的软性材料所消减。此外,由于制造工艺等因素的影响,轨道头1并一定都是平的,而是会出现凹凸的情况,当滑轮经过这些凹凸不平的地方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振动,当在轨道头1和轨道座2之间添加缓冲层3后,这些振动会传递到缓冲层3,并被缓冲层3中的软性材料所消减。由此可见,缓冲层3的设置能够很好地消减噪音和振动,从而使滑轮在滑行过程中具有很好的静音和减振效果。
进一步地,缓冲层3具有朝上的开口31,其下部的形状与支撑部21形状相匹配并可放入支撑部21,轨道头1上部为弧状结构11,其下部具有可向下插入开口31的凸部12。
缓冲层3下部的形状与轨道座2上的支撑部21形状相吻合,这样,缓冲层3就刚好能够放入轨道座2的支撑部21中。此外,缓冲层3的上部还具有一个朝上的开口31,该开口31供轨道头1下方的凸部12插入,轨道头1插入开口31后,轨道头1与轨道座2之间就被缓冲层3所阻隔,这样滑轮在轨道头1上滑动时产生的噪音和振动就不会传递到轨道座2,而是被阻隔在中间的缓冲层3所消减和吸收,从而达到减振和消音的效果。此外,由于滑轮通常为凹轮,因此为了使滑轮在轨道头1能够更加顺畅地滑行,轨道头1上部与滑轮接触的部分设置为弧状结构11,该弧状结构11刚好与凹轮相吻合。
进一步地,缓冲层3为具有一个开口31的U形胶条,轨道头1为T形型材,凸部12为一凸杆,所述凸杆可向下插入U形胶条的开口31。
具体地,在一种方案中,缓冲层3以一个U形胶条的形式呈现,该胶条的U形开口31朝上。而轨道头1则为T形型材结构,轨道头1插入U形开口31的凸部12是一凸杆。
进一步地,缓冲层3为具有两个开口31的软硬共挤料,轨道头1为倒U形不锈钢条,凸部12为左右对称的两根凸杆,凸杆可向下插入软硬共挤料的开口31。
在另一种方案中,缓冲层3是软硬共挤料,并且具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开口31,而轨道头1是一根倒U形的不锈钢条,该不锈钢条的凸部12是左右对称的两根凸杆,这两根凸杆刚好插入缓冲层3的两个开口,从而实现不锈钢条与轨道座2的阻隔。
进一步地,软硬共挤料包括软性材料部32,该软性材料部32位于不锈钢条的腔体内部并承载不锈钢条向下的压力。
由软硬共挤料组成的缓冲层3包括软性材料部32,该软性材料置于不锈钢条的腔体下部,这样一来,滑轮施加给不锈钢条向下的压力将由该软性材料部32所承载。
进一步地,在支撑部21与缓冲层3之间还设有连接座4,连接座4下部具有可卡入支撑部21的卡扣41,其上部具有容置缓冲层3的凹槽42。
理论上来讲,本实用新型在轨道底座2和轨道头1之间设置缓冲层3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到许多类似的场合,从而达到减振消音的效果,但是在某些场合,由于轨道座2的特殊结构,并不适合直接将缓冲层3放置在轨道座2上,这时候就可以增加一个连接座4,连接座4上部具有凹槽42,下部具有卡扣41,先将连接座4通过卡扣41卡接在轨道座2中,然后将缓冲层3放置在连接座2上部的凹槽42中,这样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进一步地,连接座4由硬性材料制成。
由于连接座4主要是起到支撑作用,必须具有足够的硬度,因此必须由硬性材料制成,优选为硬塑料。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一些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的或者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其他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各个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5)

1.一种具有缓冲层的分体轨道,其特征在于:
包括轨道头、轨道座,以及位于所述轨道头和所述轨道座之间的缓冲层,所述轨道头上方与滑轮接触并可使该滑轮沿着所述轨道头滑行,所述轨道座具有可放置所述缓冲层的支撑部,所述缓冲层被所述轨道头下压于所述支撑部上;
所述缓冲层具有朝上的开口,其下部的形状与所述支撑部形状相匹配并可放置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轨道头上部为弧状结构,其下部具有可向下插入所述开口的凸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冲层的分体轨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层为具有一个所述开口的U形胶条,所述轨道头为T形型材,所述凸部为一凸杆,所述凸杆可向下插入所述U形胶条的开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冲层的分体轨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层为具有两个所述开口的软硬共挤料,所述轨道头为倒U形不锈钢条,所述凸部为左右对称的两根凸杆,所述凸杆可向下插入所述软硬共挤料的开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缓冲层的分体轨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硬共挤料的软质部分位于所述不锈钢条的腔体内部并承载所述不锈钢条向下的压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冲层的分体轨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缓冲层之间还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下部具有可卡入所述支撑部的卡扣,其上部具有容置所述缓冲层的凹槽。
CN201820024227.3U 2018-01-08 2018-01-08 一种具有缓冲层的分体轨道 Active CN2112299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24227.3U CN211229955U (zh) 2018-01-08 2018-01-08 一种具有缓冲层的分体轨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24227.3U CN211229955U (zh) 2018-01-08 2018-01-08 一种具有缓冲层的分体轨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29955U true CN211229955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19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24227.3U Active CN211229955U (zh) 2018-01-08 2018-01-08 一种具有缓冲层的分体轨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299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Y137887A (en) Door ski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door produced therewith, and door produced therefrom
US9434242B2 (en) Door trim assembly
CN204540926U (zh) 头带及具有该头带的头戴耳机
CN101618710A (zh) 雨刷片
DE50310733D1 (de) Schubladenführung
CN211229955U (zh) 一种具有缓冲层的分体轨道
DE502005000190D1 (de) Rahmenkörper aus einem hohlen, stranggepressten Kunststoffprofil für Fenster und Türen
JP4450325B2 (ja) 建具
US7490653B2 (en) Door and window ornamental article positioning device
ATE425038T1 (de) Gleitbackenführung für öffnungsfähige fahrzeugdächer oder fahrzeugklappen
CN105317328A (zh) 一种无障碍通道用门槛组件
CN215127051U (zh) 一种卡扣式窗帘盒结构
DE502004005245D1 (de) Hohlprofil zum Befestigen von Gegenständen
DE502004008420D1 (de) Zusatzfeder
CN208602431U (zh) 一种内饰板的安装结构
CN106766597B (zh) 冰箱门框装饰条及拉手的装配结构
JP2004257175A (ja) 開閉装置のガイドレール構造
PT1359055E (pt) Friso decorativo para veiculos automóveis
JP5616541B1 (ja) 車用カーテン押え
ATE425064T1 (de) Dämpf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n nicht motorisierten wagen und wagen
CN205172302U (zh) 一种门槛组件
US3016585A (en) Awning structure
CN212337799U (zh) 一种连接固定结构
CN218668975U (zh) 一种消音防撞门框结构
JP4588316B2 (j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