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27939U - 防止路面积水的市政道路结构 - Google Patents

防止路面积水的市政道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27939U
CN211227939U CN201921981730.9U CN201921981730U CN211227939U CN 211227939 U CN211227939 U CN 211227939U CN 201921981730 U CN201921981730 U CN 201921981730U CN 211227939 U CN211227939 U CN 2112279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layer
brick
water
bri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8173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
卜晓梅
李旭
罗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8173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279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279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2793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路面积水的市政道路结构,涉及市政道路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容易出现路面积水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地基层、设置在地基层顶部的且位于地基层宽度方向中间位置的防水层、设置在地基层顶部并且分别位于防水层两侧的两排水渠、设置在防水层顶部并且位于两排水渠之间的排水层、设置在排水层顶部的碎石层以及设置在碎石层顶部的透水混凝土层,通过路面坑洼处的雨水能够通过透水沥青层流入到碎石层当中,然后通过碎石层穿过排水砖顶部的聚水孔进入到聚水腔当中,聚水腔当中的水通过排水孔流入到道路两侧的排水渠当中,使得降水之后路面也不容易出现路面积水的问题。

Description

防止路面积水的市政道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道路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防止路面积水的市政道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当中的各种道路的建设施工也在逐渐发展,人们对于道路的排水通畅性也越来越重视。
如图1为一种市政道路,道路的两侧都设置有用于排水的排水渠,但是现有的市政道路在经过长时间使用,特别是经过车辆的反复碾压之后,经常会导致市政道路的表面存在很多的坑洼处,在降雨的过程当中,虽然大量的雨水都经过道路流入到了市政道路两侧的排水渠当中,但是坑洼处的积水无法通常的从坑洼处流出,也就导致了现在的市政道路在降雨之后常常会存在路面积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路面积水的市政道路结构,其通过路面坑洼处的雨水能够通过透水沥青层流入到碎石层当中,然后通过碎石层穿过排水砖顶部的聚水孔进入到聚水腔当中,聚水腔当中的水通过排水孔流入到道路两侧的排水渠当中,使得降水之后路面也不容易出现路面积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路面积水的市政道路结构,包括地基层、设置在地基层顶部的且位于地基层宽度方向中间位置的防水层、设置在地基层顶部并且分别位于防水层两侧的两排水渠、设置在防水层顶部并且位于两排水渠之间的排水层、设置在排水层顶部的碎石层以及设置在碎石层顶部的透水混凝土层;
透水混凝土层顶部与排水渠的顶部相互平齐,排水层由若干平铺在防水层顶部的排水砖组成,排水砖分为若干组,若干组排水砖沿地基层的长度方向排布,同一组当中的若干排水砖沿地基层的宽度方向排布,排水砖相互接触,相邻两排水砖相互靠近一侧相互贴合;
排水砖底部开设有聚水腔,排水砖底部设置有将聚水腔封堵住的垫块,聚水腔的顶部都设置有若干贯穿排水砖的聚水孔,排水砖靠近相邻两组排水砖的两侧都开设有排水槽,排水砖的两侧开设有若干与排水槽相互连通的连通孔,相邻的两组中相互贴合的两排水砖相互靠近一侧的排水槽围成排水孔,位于相邻两组排水砖之间的若干排水孔相互连通,排水渠靠近排水层的一侧开设有若干进水孔,每一个进水孔都位于相邻的两排水砖相互靠近的一侧并且与排水孔相互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雨过程当中路面坑洼处的水透过透水混凝土层进入到碎石层当中,碎石层当中的雨水穿过聚水孔进入到聚水腔当中,聚水腔当中的雨水穿过连通孔进入到排水槽当中,然后经过排水槽进入到排水渠当中,从而使得道路的坑洼处的雨水能够顺利的被排出,从而减少了道路坑洼处的积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聚水孔顶部的四周设置有若干开设在排水砖顶部的聚水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聚水槽,使得碎石层当中的雨水能够通过聚水槽流入到聚水孔当中,从而使得碎石层当中雨水能够更加容易流入到聚水孔当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聚水孔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固定连接在排水砖上的支撑管,支撑管的底部与垫块的顶部相互接触,支撑管的四周开设有若干贯穿支撑管侧壁的通孔,通孔沿竖直方向贯穿支撑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管能够对聚水腔顶部的排水砖进行支撑,使得聚水腔顶部的排水砖不容易出现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与排水砖固定连接在一起,支撑板的底部与垫块的顶部相互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板能够辅助支撑管对聚水腔顶部的排水砖进行支撑,提高支撑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通孔的底部与垫块的顶部相互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通孔的底部与垫块的顶部相互平齐,使得流入到聚水腔当中的水能够充分的从聚水腔当中被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砖与同一组的排水砖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板,定位板竖直设置,排水砖背离定位板的一侧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排水砖的定位槽,排水砖的定位板能够插入到相邻的排水砖的定位槽当中并且与定位槽相互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定位槽和定位板,使得同一组的排水砖之间不容易发生相对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砖与相邻一组排水砖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限位板,排水砖背离限位板的一侧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排水砖的限位槽,排水砖的限位板能够插入到相邻的排水砖的限位槽当中并且与限位槽相互配合,排水槽贯穿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板和限位槽,使得相邻两组排水砖之间不容易发生相对滑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排水砖和碎石层,降雨过程当中路面坑洼处的水透过透水混凝土层进入到碎石层当中,碎石层当中的雨水穿过聚水孔进入到聚水腔当中,聚水腔当中的雨水穿过连通孔进入到排水槽当中,然后经过排水槽进入到排水渠当中,从而使得道路的坑洼处的雨水能够顺利的被排出,从而减少了道路坑洼处的积水;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聚水槽,使得碎石层当中的雨水能够通过聚水槽流入到聚水孔当中,从而使得碎石层当中雨水能够更加容易流入到聚水孔当中。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的市政道路的轴测图;
图2为实施例的完整结构的轴测图;
图3为实施例体现排水砖的轴测图;
图4为实施例的排水砖的剖视图;
图5为图3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的排水砖的轴测图;
图7为图6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体现定位板和定位槽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C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地基层;2、防水层;3、排水层;31、排水砖;311、聚水腔;312、排水槽;313、聚水孔;314、连通孔;315、聚水槽;316、支撑管;3161、通孔;317、支撑板;318、定位槽;3181、定位板;319、限位槽;3191、限位板;4、碎石层;5、透水混凝土层;6、排水渠;61、进水孔;7、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防止路面积水的市政道路结构,参见附图2,包括地基层1、设置在地基层1顶部的且位于地基层1宽度方向中间位置的防水层2、设置在地基层1顶部并且的两排水渠6、设置在防水层2顶部并且位于两排水渠6之间的排水层3、设置在排水层3顶部的碎石层4以及设置在碎石层4顶部的透水混凝土层5;排水渠6位于防水层2的两侧,排水层3、碎石层4以及透水混凝土层5的两侧都与两排水渠6相互靠近的一侧相互接触,透水混凝土层5顶部与排水渠6的顶部相互平齐。降水之后,道路坑洼处的雨水穿过透水混凝土层5和碎石层4进入到排水层3当中,然后通过排水层3排入到排水渠6当中。
参见附图3和附图4,排水层3由若干平铺在防水层2顶部的排水砖31组成,排水砖31分为若干组,若干组排水砖31沿地基层1的长度方向排布,同一组当中的若干排水砖31沿地基层1的宽度方向排布,排水砖31相互接触,相邻两排水砖31相互靠近一侧相互贴合,同一组排水砖31的两侧相互平齐;排水砖31底部开设有聚水腔311,排水砖31底部设置有将聚水腔311底部封堵住的垫块7,聚水腔311的顶部都设置有若干沿竖直方向贯穿排水砖31的聚水孔313,排水砖31靠近相邻两组排水砖31的两侧都开设有排水槽312,相邻的两组中相互贴合的两排水砖31相互靠近一侧的排水槽312围成排水孔,位于相邻两组排水砖31之间的若干排水孔相互连通;排水砖31靠近排水槽312的两侧开设有若干与排水槽312相互连通的连通孔314,连通孔314的底部与垫块7的顶部相互平齐;排水渠6靠近排水层3的一侧开设有若干进水孔61,每一个进水孔61都位于相邻的两排水砖31相互靠近的一侧并且与排水孔相互连通。
碎石层4当中的雨水通过聚水孔313流入到聚水腔311当中,聚水腔311当中的水通过连通孔314进入到排水孔当中,然后从排水孔当中进入到排水渠6当中。
参见附图5,聚水孔313顶部的四周设置有若干开设在排水砖31顶部的聚水槽315,通过设置聚水槽315,使得碎石层4当中的水能够先进入到聚水槽315当中,然后通过聚水槽315进入到聚水孔313当中。
参见附图6和附图7,聚水孔313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固定连接在排水砖31上的支撑管316,支撑管316的底部与垫块7的顶部相互接触,支撑管316的四周开设有若干贯穿支撑管316侧壁的通孔3161,通孔3161沿竖直方向贯穿支撑管316。支撑管31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板317,支撑板317的顶部与排水砖31固定连接在一起,支撑板317的底部与垫块7的顶部相互接触;支撑板317和通孔3161围绕支撑管316的轴线交错分布,通过支撑管316和支撑板317能够对聚水腔311顶部的排水砖31进行支撑,并且通过设置通孔3161,不会阻碍聚水孔313当中的水流入到聚水腔311当中。
参见附图8和附图9,排水砖31与同一组的排水砖31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板3181,定位板3181竖直设置,排水砖31背离定位板3181的一侧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排水砖31的定位槽318,排水砖31的定位板3181能够插入到相邻的排水砖31的定位槽318当中并且与定位槽318相互配合。排水砖31与相邻一组排水砖31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限位板3191,排水砖31背离限位板3191的一侧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排水砖31的限位槽319,排水砖31的限位板3191能够插入到相邻的排水砖31的限位槽319当中并且与限位槽319相互配合,排水槽312贯穿限位板3191。通过定位板3181和定位槽318的配合以及限位板3191和限位槽319的配合,使得排水砖31与相邻的排水砖31不会在水平面内发生相对滑动,增加了排水层3的稳定性。
该防止路面积水的市政道路结构在进行使用时的工作原理如下:降水之后,道路坑洼处的雨水穿过透水混凝土层5和碎石层4进入到排水层3当中,碎石层4当中的雨水通过聚水孔313流入到聚水腔311当中,聚水腔311当中的水通过连通孔314进入到排水孔当中,然后从排水孔当中进入到排水渠6当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防止路面积水的市政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层(1)、设置在地基层(1)顶部的且位于地基层(1)宽度方向中间位置的防水层(2)、设置在地基层(1)顶部并且分别位于防水层(2)两侧的两排水渠(6)、设置在防水层(2)顶部并且位于两排水渠(6)之间的排水层(3)、设置在排水层(3)顶部的碎石层(4)以及设置在碎石层(4)顶部的透水混凝土层(5);
透水混凝土层(5)顶部与排水渠(6)的顶部相互平齐,排水层(3)由若干平铺在防水层(2)顶部的排水砖(31)组成,排水砖(31)分为若干组,若干组排水砖(31)沿地基层(1)的长度方向排布,同一组当中的若干排水砖(31)沿地基层(1)的宽度方向排布,排水砖(31)相互接触,相邻两排水砖(31)相互靠近一侧相互贴合;
排水砖(31)底部开设有聚水腔(311),排水砖(31)底部设置有将聚水腔(311)封堵住的垫块(7),聚水腔(311)的顶部都设置有若干贯穿排水砖(31)的聚水孔(313),排水砖(31)靠近相邻两组排水砖(31)的两侧都开设有排水槽(312),排水砖(31)的两侧开设有若干与排水槽(312)相互连通的连通孔(314),相邻的两组中相互贴合的两排水砖(31)相互靠近一侧的排水槽(312)围成排水孔,位于相邻两组排水砖(31)之间的若干排水孔相互连通,排水渠(6)靠近排水层(3)的一侧开设有若干进水孔(61),每一个进水孔(61)都位于相邻的两排水砖(31)相互靠近的一侧并且与排水孔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路面积水的市政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水孔(313)顶部的四周设置有若干开设在排水砖(31)顶部的聚水槽(3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路面积水的市政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水孔(313)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固定连接在排水砖(31)上的支撑管(316),支撑管(316)的底部与垫块(7)的顶部相互接触,支撑管(316)的四周开设有若干贯穿支撑管(316)侧壁的通孔(3161),通孔(3161)沿竖直方向贯穿支撑管(3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路面积水的市政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31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板(317),支撑板(317)的顶部与排水砖(31)固定连接在一起,支撑板(317)的底部与垫块(7)的顶部相互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路面积水的市政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314)的底部与垫块(7)的顶部相互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路面积水的市政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砖(31)与同一组的排水砖(31)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板(3181),定位板(3181)竖直设置,排水砖(31)背离定位板(3181)的一侧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排水砖(31)的定位槽(318),排水砖(31)的定位板(3181)能够插入到相邻的排水砖(31)的定位槽(318)当中并且与定位槽(318)相互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路面积水的市政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砖(31)与相邻一组排水砖(31)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限位板(3191),排水砖(31)背离限位板(3191)的一侧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排水砖(31)的限位槽(319),排水砖(31)的限位板(3191)能够插入到相邻的排水砖(31)的限位槽(319)当中并且与限位槽(319)相互配合,排水槽(312)贯穿限位板(3191)。
CN201921981730.9U 2019-11-16 2019-11-16 防止路面积水的市政道路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279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1730.9U CN211227939U (zh) 2019-11-16 2019-11-16 防止路面积水的市政道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1730.9U CN211227939U (zh) 2019-11-16 2019-11-16 防止路面积水的市政道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27939U true CN211227939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26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8173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27939U (zh) 2019-11-16 2019-11-16 防止路面积水的市政道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2793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9674A (zh) * 2020-11-11 2021-02-12 海口市大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节能市政道路结构
CN112681060A (zh) * 2020-12-24 2021-04-20 北京泛华新兴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复合塑胶跑道及其施工工艺
CN114717896A (zh) * 2022-05-13 2022-07-08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有组织排水预制道路板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9674A (zh) * 2020-11-11 2021-02-12 海口市大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节能市政道路结构
CN112359674B (zh) * 2020-11-11 2022-03-08 海口市大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节能市政道路结构
CN112681060A (zh) * 2020-12-24 2021-04-20 北京泛华新兴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复合塑胶跑道及其施工工艺
CN114717896A (zh) * 2022-05-13 2022-07-08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有组织排水预制道路板
CN114717896B (zh) * 2022-05-13 2023-09-08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有组织排水预制道路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27939U (zh) 防止路面积水的市政道路结构
CN209779396U (zh) 渗排结合的道路透水铺装结构
CN213740419U (zh) 一种轻质透水道路结构
CN103233433A (zh) 一种城市道路路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
CN205223783U (zh) 孔隙可再生式透水地面结构
CN210507029U (zh) 一种道路排水结构
CN210368504U (zh) 一种人行道透水铺装结合下凹绿地海绵城市结构
CN216474335U (zh) 一种用于安装夜光透水地砖的地基结构
CN213358194U (zh) 一种透水路面结构
CN211368249U (zh) 高渗水市政道路结构
CN213173929U (zh) 一种sdp雨水收集系统
CN211312401U (zh) 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的生态墙
CN212866246U (zh) 一种新型公园排水引导结构
CN218621636U (zh) 防积水道路结构
CN214783039U (zh) 一种具有排水及截污功能的路缘石
CN216947690U (zh) 一种透水道路的路面结构
CN217298497U (zh) 海绵城市铺设结构
CN210481948U (zh) 一种新型市政透水路面道路排水结构
CN216689652U (zh) 一种库边广场排水结构
CN214783007U (zh) 一种智慧海绵城市排水沥青路面结构
CN218711914U (zh) 一种具有透水、蓄水及集中回收功能的硬质铺装结构
CN216378973U (zh) 一种新型透水路面
CN213681539U (zh) 一种海绵城市陶瓷渗水砖
CN214423041U (zh) 生态透水道路
CN217026536U (zh) 一种高渗水市政道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1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