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26116U - 一种卷扬机及起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卷扬机及起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26116U
CN211226116U CN201922302121.2U CN201922302121U CN211226116U CN 211226116 U CN211226116 U CN 211226116U CN 201922302121 U CN201922302121 U CN 201922302121U CN 211226116 U CN211226116 U CN 2112261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rope
intermediate gear
preset position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0212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加林
马先锋
杨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Heavy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Heavy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Heavy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Heavy Machinery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0212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261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261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261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卷扬机及起吊装置,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卷扬机包括机体、卷扬筒、排绳结构和传动结构,传动结构同时与卷扬筒和排绳结构传动连接,以通过传动结构保证排绳结构的排绳稳定性,减小咬绳情况的发生概率。具体的,传动结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当动力从卷扬筒通过第二齿轮、第五齿轮和第四齿轮传递至排绳结构时,第四齿轮带动排绳结构沿卷扬筒的轴向反向排绳。通过传动结构不仅实现了排绳结构的有效换向,而且传动结构通过齿轮传动实现动力传递,可靠性高,进而提高了排绳结构的换向可靠性,有助于减少咬绳情况的发生,从而有助于延长钢丝绳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卷扬机及起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卷扬机及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钢丝绳是起吊操作不可缺少的关键性部件之一,而在钢丝绳的使用过程中,往往通过卷扬机实现钢丝绳的收放,以使钢丝绳的使用更加方便快捷。
而现有的卷扬机在进行钢丝绳的收取时,卷绕稳定性差,即当卷扬机的卷筒上的钢丝绳排满一层进入下一层时,往往出现钢丝绳并没有有序排列,而是凌乱缠绕或积压在一起,出现咬绳情况的现象。这种状态下,在长时间吊装时,钢丝绳的某一点很容易出现磨断现象,不仅减少钢丝绳的寿命,严重时,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卷扬机,其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卷扬机收卷时卷绕稳定性差,易出现咬绳情况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起吊装置,其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卷扬机收卷时卷绕稳定性差,易出现咬绳情况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卷扬机,其包括机体、卷扬筒、排绳结构和传动结构;所述卷扬筒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机体;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与所述卷扬筒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分别与所述传动结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五齿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传动连接;
当动力沿所述卷扬筒、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传递至所述排绳结构时,所述排绳结构沿所述卷扬筒的轴向正向排绳;当动力沿所述卷扬筒、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五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传递至所述排绳结构时,所述排绳结构沿所述卷扬筒的轴向反向排绳。
可选的,所述传动结构还包括第一中间齿轮和第二中间齿轮,所述第一中间齿轮和所述第二中间齿轮均与所述机体活动连接;
当所述第一中间齿轮位于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中间齿轮同时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啮合,以使所述排绳结构沿所述卷扬筒的轴向正向排绳;当所述第一中间齿轮位于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中间齿轮脱离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
当所述第二中间齿轮位于第三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中间齿轮同时与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五齿轮啮合,以所述排绳结构沿所述卷扬筒的轴向反向排绳;当所述第二中间齿轮位于第四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中间齿轮脱离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五齿轮。
可选的,所述第一中间齿轮与所述第二中间齿轮固定连接;当所述第一中间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中间齿轮位于所述第四预设位置;当所述第一中间齿轮位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中间齿轮位于所述第三预设位置。
可选的,所述传动结构还包括拨叉,所述拨叉用于拨动所述第一中间齿轮和所述第二中间齿轮,以使所述第一中间齿轮在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和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切换,以及所述第二中间齿轮在所述第三预设位置和所述第四预设位置切换。
可选的,所述传动结构还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与所述拨叉传动连接,以使拨叉拨动所述第一中间齿轮和所述第二中间齿轮。
可选的,所述传动结构还包括与所述液压缸连通的电磁换向阀,所述电磁换向阀用于控制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的运动方向;
所述卷扬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卷扬筒的轴向两侧的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和所述第二行程开关分别用于检测所述排绳结构的排绳位置,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和所述第二行程开关分别与所述电磁换向阀电连接,以根据所述排绳位置控制所述电磁换向阀的连通路径。
可选的,所述传动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中间齿轮固定连接的第三中间齿轮;当所述第二中间齿轮位于所述第三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中间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三中间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啮合,以使所述排绳结构沿所述卷扬筒的轴向反向排绳;当所述第二中间齿轮位于所述第四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中间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脱离,所述第三中间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脱离。
可选的,所述排绳结构包括导向杆以及导向块,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导向块螺接形成丝杠机构;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分别用于与所述导向杆传动连接;所述导向块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用于与钢丝绳滑动配合。
可选的,所述卷扬机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机体上的压绳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起吊装置。该起吊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卷扬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卷扬机及起吊装置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卷扬机,其包括机体、卷扬筒、排绳结构和传动结构,传动结构同时与卷扬筒和排绳结构传动连接,以通过传动结构保证排绳结构的排绳稳定性,减小咬绳情况的发生概率。具体的,传动结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与卷扬筒传动连接,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传动连接,第五齿轮设置在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之间,当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传动连接、动力从卷扬筒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传递至排绳结构时,排绳结构沿卷扬筒的轴向正向排绳,当第二齿轮通过第五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传动、动力从卷扬筒通过第二齿轮、第五齿轮和第四齿轮传递至排绳结构时,由于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之间设置有第五齿轮,因此第四齿轮反向转动,从而带动排绳结构沿卷扬筒的轴向反向排绳。通过传动结构不仅实现了排绳结构的有效换向,而且传动结构通过齿轮传动实现动力传递,可靠性高,进而提高了排绳结构的换向可靠性,有助于减少咬绳情况的发生,从而有助于延长钢丝绳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起吊装置,其包括上述的卷扬机。由于该起吊装置包括上述的卷扬机,因此也具有换向可靠性高,能够减少咬绳情况发生、有助于延长钢丝绳使用寿命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卷扬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卷扬机中传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Ⅲ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卷扬机中第一中间齿轮处于第二预设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卷扬机;110-卷扬筒;111-驱动轴;112-筒体;113-储绳槽;114-第一壁面;115-第二壁面;120-传动结构;121-第一齿轮;122-第二齿轮;123-第一连接筒;124-第一中间齿轮;125-第二中间齿轮;126-第三中间齿轮;127-第二连接筒;128-第三齿轮;129-第四齿轮;131-第五齿轮;132-拨叉;133-液压缸;134-电磁换向阀;140-排绳结构;141-导向杆;142-导向块;143-滑槽;151-第一行程开关;152-第二行程开关;153-机体;154-钢丝绳;155-压绳器;156-卷扬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卷扬机10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卷扬机100,相应地,提供了一种起吊装置(图未示出)。
卷扬机100包括机体153、卷扬筒110、排绳结构140和传动结构120,传动结构120同时与卷扬筒110和排绳结构140传动连接,以通过传动结构120保证排绳结构140的排绳稳定性,减小咬绳情况的发生概率。具体的,传动结构120包括第一齿轮121、第二齿轮122、第三齿轮128、第四齿轮129和第五齿轮131,第一齿轮121和第二齿轮122与卷扬筒110传动连接,第三齿轮128和第四齿轮129传动连接,第五齿轮131设置在第二齿轮122与第四齿轮129之间,当第一齿轮121与第三齿轮128传动连接、动力从卷扬筒110通过第一齿轮121和第三齿轮128传递至排绳结构140时,排绳结构140沿卷扬筒110的轴向正向排绳,当第二齿轮122通过第五齿轮131与第四齿轮129啮合传动、动力从卷扬筒110通过第二齿轮122、第五齿轮131和第四齿轮129传递至排绳结构140时,由于第二齿轮122与第四齿轮129之间设置有第五齿轮131,因此第四齿轮129反向转动,从而带动排绳结构140沿卷扬筒110的轴向反向排绳。通过传动结构120不仅实现了排绳结构140的有效换向,而且传动结构120通过齿轮传动实现动力传递,可靠性高,进而提高了排绳结构140的换向可靠性,有助于减少咬绳情况的发生,从而有助于延长钢丝绳154使用寿命。
起吊装置包括上述的卷扬机100,同时,起吊装置还包括本体(图未示出)。通过对本体结构的具体设置以使起吊装置发挥相应的功能,例如将本体结构设置为起重机除卷扬机100外的结构,或者将本体的结构设置为旋挖钻机除卷扬机100外的结构。
下面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卷扬机100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卷扬机100中传动结构120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卷扬筒110包括筒体112以及设置在筒体112一端的驱动轴111。筒体112为圆柱状,同时在筒体112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储绳槽113,储绳槽113沿筒体112的轴线延伸,同时储绳槽113具有沿筒体112的轴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壁面114和第二壁面115,通过第一壁面114和第二壁面115对钢丝绳154进行限位,即排绳结构140带动钢丝绳154卷绕至第一壁面114时,排绳结构140换向运动以带动钢丝绳154向靠近第二壁面115的方向卷绕;当钢丝绳154卷绕至第二壁面115时,排绳结构140换向运动以带动钢丝绳154向靠近第一壁面114的方向卷绕,从而使钢丝绳154在储绳槽113内多层排列,进而提高卷扬筒110的储绳量。驱动轴111固定连接在筒体112轴向的一端,且与筒体112同轴设置。安装时,驱动轴111与机体153可转动地连接。
进一步的,卷扬机100还包括设置在驱动轴111远离筒体112的一端的卷扬泵156,卷扬泵156与驱动轴111传动连接,从而通过驱动轴111带动筒体112转动,以实现钢丝绳154在筒体112上的收放。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采用其他部件驱动卷扬筒110转动,例如电动机等。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传动结构120还包括第一连接筒123,第一连接筒123的两端分别于第一齿轮121和第二齿轮122固定连接,从而形成两联齿轮组。第一连接筒123套设在驱动轴111上,同时第一连接筒123与驱动轴111固定连接,当驱动轴111在卷扬泵156的带动下转动时,第一连接筒123随驱动轴111同步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121和第二齿轮122与卷扬筒110同步转动,从而实现第一齿轮121和第二齿轮122与卷扬筒110的传动连接。
图3为图1中Ⅲ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图3,在本实施例中,排绳结构140包括导向杆141和导向块142,导向杆141与机体153可转动地连接。导向杆141与导向块142螺接组成丝杠机构,从而在导向杆141转动的过程中,导向块142沿导向杆141的轴向运动,通过改变导向杆141的转动方向即可实现导向块142运动方向的改变,从而使钢丝绳154层叠缠绕在卷扬筒110上。导向块142上开设有滑槽143,卷绕时,钢丝绳154可滑动地卡设在滑槽143内,从而使钢丝绳154在导向块142的带动下进行沿卷扬筒110的轴向排布绕设。
第三齿轮128和第四齿轮129分别固定连接在导向杆141上,从而通过第三齿轮128和第四齿轮129带动导向杆141转动。具体的,传动结构120还包括可转动地连接在机体153上的传动杆,第五齿轮131固定连接在传动杆上,且第五齿轮131用于与第四齿轮129啮合。当第一齿轮121与第三齿轮128啮合、动力从卷扬筒110沿第一齿轮121和第三齿轮128传递到导向杆141上时,导向杆141正向转动,从而带动导向块142正向排绳,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正向排绳”指沿从第一壁面114到第二壁面115的方向进行排绳。当第五齿轮131同时与第二齿轮122和第四齿轮129啮合、动力从卷扬筒110沿第二齿轮122、第五齿轮131和第四齿轮129传递至导向杆141上时,导向杆141反向转动,从而电动导向块142反向排绳,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反向排绳”指沿从第二壁面115指向第一壁面114的方向进行排绳。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卷扬机100中第一中间齿轮124处于第二预设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图2和图4,进一步的,为了实现传动结构120传动路径的切换,传动结构120还包括第一中间齿轮124和第二中间齿轮125,第一中间齿轮124和第二中间齿轮125分别于机体153活动连接,第一中间齿轮124能够在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之间切换,第二中间齿轮125能够在第三预设位置和第四预设位置之间切换。当第一中间齿轮124位于第一预设位置(如图2所示)时,第一中间齿轮124同时与第一齿轮121和第三齿轮128啮合,从而使动力通过第一中间齿轮124传递至第三齿轮128,进而通过第三齿轮128带动导向杆141转动,以使排绳结构140正向排绳,当第一中间齿轮124位于第二预设位置(如图4所示)时,第一中间齿轮124与第一齿轮121和第三齿轮128均脱离,第一齿轮121与第三齿轮128之间的动力传递中断。当第二中间齿轮125位于第三预设位置(如图4所示)时,第二中间齿轮125同时与第二齿轮122和第五齿轮131啮合,从而使动力通过第二中间齿轮125和第五齿轮131传递至第四齿轮129,进而通过第四齿轮129带动导向杆141转动,以使排绳结构140反向排绳,当第二中间齿轮125位于第四预设位置(如图2所示)时,第二中间齿轮125与第二齿轮122和第五齿轮131均脱离,第二齿轮122与第四齿轮129之间的动力传递中断。
需要说明的,此处并不对实现动力传输路径的切换的结构进行限制,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对各个齿轮进行设置,例如将第三齿轮128和第四齿轮129设置为与导向杆141可活动地连接,以使第三齿轮128和第四齿轮129能够与导向杆141在动力传递和中断传递的状态间切换。
进一步的,第一中间齿轮124和第二中间齿轮125固定连接,从而保证了第一中间齿轮124和第二中间齿轮125的位置切换的同步性。当第一中间齿轮124位于第一预设位置时,第二中间齿轮125位于第四预设位置,从而使导向杆141正向转动以实现正向排绳;当第一中间齿轮124位于第二预设位置时,第二中间齿轮125位于第三预设位置,从而使导向杆141反向转动以实现反向排绳。具体的,传动结构120还包括与机体153连接的中间轴,同时传动结构120还包括第二连接筒127,第二连接筒127套设在中间轴上,且能够相对中间轴沿中间轴的轴向滑动。第一中间齿轮124和第二中间齿轮125间隔设置在第二连接筒127上,且分别于第二连接筒127固定连接,从而使第一中间齿轮124和第二中间齿轮125同步切换位置。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各个齿轮的布置,传动结构120还包括与第二中间齿轮125固定连接的第三中间齿轮126,当第二中间齿轮125位于第三预设位置时,第三中间齿轮126与第五齿轮131啮合,当第二中间齿轮125位于第四预设位置时,第三中间齿轮126与第五齿轮131脱离。具体的,第三中间齿轮126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筒127上,从而形成三联齿轮组结构,第三中间齿轮126与第二中间齿轮125间隔设置。
需要说明的,此处并不对第三中间齿轮126的位置进行限定,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将第三中间齿轮126设置为与第五齿轮131固定连接,当第二中间齿轮125位于第三预设位置时,第二中间齿轮125与第三中间齿轮126啮合,以实现动力传递。
进一步的,传动结构120还包括拨叉132,通过拨叉132拨动第一中间齿轮124和第二中间齿轮125运动,以使第一中间齿轮124在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之间切换,第二中间齿轮125在第三预设位置和第四预设位置之间切换。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拨叉132拨动第一中间齿轮124和第二中间齿轮125进行位置切换,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实现,例如设置与第二连接筒127固定的电动推杆,通过电动推杆推动第二连接筒127运动,以实现第一中间齿轮124和第二中间齿轮125的位置切换。
进一步的,传动结构120还包括液压缸133,拨叉132固定连接在液压缸133的活塞杆上,从而通过液压杆的活塞杆的运动带动拨叉132运动,进而实现第一中间齿轮124和第二中间齿轮125的位置切换。
进一步的,传动结构120还包括与液压缸133连通的电磁换向阀134,通过电磁换向阀134实现液压缸133内两个油腔内油压的变化,进而控制活塞杆的运动方向。卷扬机100还包括设置在卷扬筒110轴向两侧的第一行程开关151和第二行程开关152。第一行程开关151和第二行程开关152分别用于检测排绳结构140的排绳位置,且第一行程开关151和第二行程开关152分别与电磁换向阀134电连接,从而使电磁换向阀134能够根据排绳位置控制拨叉132运动。具体的,第一行程开关151对应设置在第一壁面114处,第二行程开关152对应设置在第二壁面115处。当第一行程开关151检测到导向块142运动到第一壁面114处时,电磁换向阀134通过油压控制活塞杆运动,进而通过拨叉132使第一中间齿轮124从第二预设位置运动到第一预设位置,导向杆141通过第三齿轮128带动,进而使排绳结构140正向排绳;当第二行程开关152检测到导向块142运动到第二壁面115处时,电磁换向阀134通过油压控制活塞杆运动,进而通过拨叉132使第二中间齿轮125从第四预设位置运动到第三预设位置,导向杆141通过第四齿轮129带动,进而使排绳结构140反向排绳。
同时通过对各齿轮齿数的设置,保证卷扬筒110转动一圈时,导向块142沿导向杆141的轴向运动的距离与钢丝绳154的直径相同,以使钢丝绳154的卷绕更加美观可靠。具体的,为了简化设计,第一齿轮121和第二齿轮122的齿数相同,当动力沿第二齿轮122、第二中间齿轮125、第三中间齿轮126、第五齿轮131和第四齿轮129传递时,第二齿轮122传递至第二中间齿轮125为减速过程,第二中间齿轮125传递至第三中间齿轮126为等速过程,第三中间齿轮126经第五齿轮131传递至第四齿轮129为增速过程,从而确保当卷扬筒110转速恒定、动力沿不同路径传递时,第三齿轮128与第四齿轮129的转速值相同,从而保证排绳结构140在正反向排绳时的排绳速度值相等,排绳稳定。
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卷扬机100还包括连接在机体153上的压绳器155,通过压绳器155使钢丝绳154的收放卷运动更加平稳可靠。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卷扬机100,卷扬机100的工作原理:
使用时,卷扬泵156带动卷扬筒110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121和第二齿轮122转动,第一中间齿轮124位于第一预设位置,从而使第一齿轮121通过第一中间齿轮124将动力传递至第三齿轮128,进而带动导向杆141正向转动以进行正向排绳,当第二行程开关152检测到导向块142运动至第二壁面115处时,电磁换向阀134切换供油路径,活塞杆带动拨叉132运动使第二中间齿轮125运动到第三预设位置,第一齿轮121和第三齿轮128的动力传输中断,第二齿轮122的动力通过第二中间齿轮125和第三中间齿轮126传递至第五齿轮131,并通过第五齿轮131带动第四齿轮129转动,进而带动导向杆141反向转动以进行反向排绳,直至第一行程开关151检测到导向块142运动至第一壁面114处,电磁换向阀134切换供油路径,通过拨叉132使第一中间齿轮124运动到第一预设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卷扬机10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卷扬机100,其通过由多个齿轮构成的传动结构120带动导向杆141转动以实现排绳操作,同时传动结构120通过改变动力传递路径改变了导向杆141的转动方向,进而实现了排绳方向的切换,排绳过程稳定可靠,可有效减少咬绳情况的发生,进而有助于提高钢丝绳154的使用寿命,避免造成安全事故。
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起吊装置,该起吊装置包括上述的卷扬机100,因此也具有排绳过程稳定可靠、减少咬绳情况发生,提高钢丝绳154使用寿命,避免造成安全事故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卷扬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53)、卷扬筒(110)、排绳结构(140)和传动结构(120);所述卷扬筒(110)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机体(153);所述传动结构(120)包括第一齿轮(121)、第二齿轮(122)、第三齿轮(128)、第四齿轮(129)和第五齿轮(131),所述第一齿轮(121)和所述第二齿轮(122)分别与所述卷扬筒(110)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128)和所述第四齿轮(129)分别与所述传动结构(12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21)与所述第三齿轮(128)传动连接,所述第五齿轮(1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齿轮(122)和所述第四齿轮(129)传动连接;
当动力沿所述卷扬筒(110)、所述第一齿轮(121)和所述第三齿轮(128)传递至所述排绳结构(140)时,所述排绳结构(140)沿所述卷扬筒(110)的轴向正向排绳;当动力沿所述卷扬筒(110)、所述第二齿轮(122)、所述第五齿轮(131)和所述第四齿轮(129)传递至所述排绳结构(140)时,所述排绳结构(140)沿所述卷扬筒(110)的轴向反向排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120)还包括第一中间齿轮(124)和第二中间齿轮(125),所述第一中间齿轮(124)和所述第二中间齿轮(125)均与所述机体(153)活动连接;
当所述第一中间齿轮(124)位于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中间齿轮(124)同时与所述第一齿轮(121)和所述第三齿轮(128)啮合,以使所述排绳结构(140)沿所述卷扬筒(110)的轴向正向排绳;当所述第一中间齿轮(124)位于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中间齿轮(124)脱离所述第一齿轮(121)和所述第三齿轮(128);
当所述第二中间齿轮(125)位于第三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中间齿轮(125)同时与所述第二齿轮(122)和所述第五齿轮(131)啮合,以所述排绳结构(140)沿所述卷扬筒(110)的轴向反向排绳;当所述第二中间齿轮(125)位于第四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中间齿轮(125)脱离所述第二齿轮(122)和所述第五齿轮(1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齿轮(124)与所述第二中间齿轮(125)固定连接;当所述第一中间齿轮(124)位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中间齿轮(125)位于所述第四预设位置;当所述第一中间齿轮(124)位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中间齿轮(125)位于所述第三预设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120)还包括拨叉(132),所述拨叉(132)用于拨动所述第一中间齿轮(124)和所述第二中间齿轮(125),以使所述第一中间齿轮(124)在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和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切换,以及所述第二中间齿轮(125)在所述第三预设位置和所述第四预设位置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120)还包括液压缸(133),所述液压缸(133)与所述拨叉(132)传动连接,以使拨叉(132)拨动所述第一中间齿轮(124)和所述第二中间齿轮(1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120)还包括与所述液压缸(133)连通的电磁换向阀(134),所述电磁换向阀(134)用于控制所述液压缸(133)的活塞杆的运动方向;
所述卷扬机(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卷扬筒(110)的轴向两侧的第一行程开关(151)和第二行程开关(152),所述第一行程开关(151)和所述第二行程开关(152)分别用于检测所述排绳结构(140)的排绳位置,所述第一行程开关(151)和所述第二行程开关(152)分别与所述电磁换向阀(134)电连接,以根据所述排绳位置控制所述电磁换向阀(134)的连通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120)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中间齿轮(125)固定连接的第三中间齿轮(126);当所述第二中间齿轮(125)位于所述第三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中间齿轮(125)与所述第二齿轮(122)啮合,所述第三中间齿轮(126)与所述第五齿轮(131)啮合,以使所述排绳结构(140)沿所述卷扬筒(110)的轴向反向排绳;当所述第二中间齿轮(125)位于所述第四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中间齿轮(125)与所述第二齿轮(122)脱离,所述第三中间齿轮(126)与所述第五齿轮(131)脱离。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卷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绳结构(140)包括导向杆(141)以及导向块(142),所述导向杆(141)与所述导向块(142)螺接形成丝杠机构;所述第三齿轮(128)和所述第四齿轮(129)分别用于与所述导向杆(141)传动连接;所述导向块(142)上开设有滑槽(143),所述滑槽(143)用于与钢丝绳(154)滑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卷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机(100)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机体(153)上的压绳器(155)。
10.一种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卷扬机(100)。
CN201922302121.2U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卷扬机及起吊装置 Active CN2112261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02121.2U CN211226116U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卷扬机及起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02121.2U CN211226116U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卷扬机及起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26116U true CN211226116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35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02121.2U Active CN211226116U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卷扬机及起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261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29237U (zh) 一种卷扬机
CN109279531B (zh) 双驱动起重装置转换机构
CN108529469B (zh) 用于缆索缠绕的自动换向螺杆机构
CN103508351B (zh) 一种排缆器
CN101613065A (zh) 绞车自动排、出绳装置
KR101455296B1 (ko) 풀인 윈치 시스템
CN101905842A (zh) 新型排绳装置
CN201962010U (zh) 一种绞车用防咬绳装置
CN104098039A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摩擦绞车系统
CN211226116U (zh) 一种卷扬机及起吊装置
CN201309812Y (zh) 一种电磁离合式自动排绳装置
CN114955748A (zh) 一种海洋船舶用缆绳收卷装置
CN110844817A (zh) 一种卷扬机及起吊装置
CN201347334Y (zh) 双向缠绕钢丝绳的卷扬装置
CN210653554U (zh) 一种船用锚机
CN212151436U (zh) 钢丝绳预紧设备和包括钢丝绳预紧设备的工程机械
CN107269777B (zh) 一种自动换向装置
CN110371794B (zh) 一种缆盘装置及缆绳缠绕方法
CN207497949U (zh) 一种自动制动卷扬机
KR100605526B1 (ko) 다단변속이 가능한 수문구동장치
CN201169510Y (zh) 一种新型起重设备
CN208980054U (zh) 一种高传动效率收缆装置
CN202575807U (zh) 绞车离合装置
CN101973494A (zh) 一种起重机起升机构的排绳装置
CN103373674A (zh) 一种多滚筒恒速恒拉力液压绞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