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23456U - 一种建筑施工用单轮运材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施工用单轮运材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23456U
CN211223456U CN201921717878.1U CN201921717878U CN211223456U CN 211223456 U CN211223456 U CN 211223456U CN 201921717878 U CN201921717878 U CN 201921717878U CN 211223456 U CN211223456 U CN 2112234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spring
sliding
rot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1787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良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 Jiying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71787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234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234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234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单轮运材车,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脚轮,所述脚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卡接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转动装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内卡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柱,且两个螺纹柱的螺纹开设方向相反。该建筑施工用单轮运材车,通过把手、转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螺纹柱、螺纹筒、第一弹簧、拉环、滑杆和第二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调整不同的高度,以及不同大小的建筑材料的夹持固定,降低了其使用的局限性,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施工用单轮运材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单轮运材车。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到单轮运材车用来支撑搬运过程中较长的建筑材料的尾端,以避免建筑材料碰触地面产生摩擦及损伤,而普通的单轮运材车功能较为单一,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调整不同的高度以及不同大小的建筑材料的夹持固定,导致单轮运材车的局限性较高,从而不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单轮运材车,解决了普通的单轮运材车功能较为单一,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调整不同的高度以及以及不同大小的建筑材料的夹持固定,导致单轮运材车的局限性较高,从而不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单轮运材车,包括脚轮,所述脚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卡接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转动装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内卡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柱,且两个螺纹柱的螺纹开设方向相反,所述螺纹柱螺纹连接在螺纹筒内,所述螺纹筒设置在活动板内,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筒板。
所述筒板内壁的下表面通过第一弹簧与延伸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板位于筒板内,所述延伸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延伸板的右侧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筒板的右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其中一个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同一个滑杆,所述滑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拉动装置,所述拉动装置的左侧面通过第二弹簧与滑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套和第二弹簧均套接在滑杆外,所述滑套卡接在筒板右侧面设置的固定架的右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卡接在壳体的上表面,所述轴承内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主动齿轮的上表面,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把手的下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拉动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左侧面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弹簧和滑杆的右端,所述固定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拉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形状为U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动板的上下两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且两个滑槽均开设在壳体内壁的下表面。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建筑施工用单轮运材车,通过把手、转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螺纹柱、螺纹筒、第一弹簧、拉环、滑杆和第二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拉动拉环,使得拉环带动滑杆分别脱离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同时第二弹簧压缩,使得第一弹簧利用自身的弹力通过延伸板推动夹板向上移动,当达到合适位置时,松开拉环,使得第二弹簧带动滑杆卡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使得夹板高度固定,然后通过把手转动转轴,并带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转动,使得从动齿轮通过连接轴带动两个螺纹柱在螺纹连接的作用下带动两个螺纹筒相对移动,使得两个夹板相对移动并夹住建筑材料,从而完成夹板的高度调整及对建筑材料夹持固定的目的,通过上述操作,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调整不同的高度,以及不同大小的建筑材料的夹持固定,降低了其使用的局限性,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
2、该建筑施工用单轮运材车,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使得滑块可以在滑槽内平稳的滑动,从而可以保证活动板移动的更加平稳。
3、该建筑施工用单轮运材车,通过设置第一弹簧,使得第一弹簧可以利用自身的弹力推动夹板向上移动,使得此过程具有简捷性和方便性的优点,同时不需要工作人员再手动控制,方便了工作人员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脚轮、2壳体、3转动装置、31轴承、32转轴、4把手、5主动齿轮、6从动齿轮、7连接轴、8螺纹柱、9滑槽、10滑块、11螺纹筒、12活动板、13筒板、14第一弹簧、15第一通孔、16第二通孔、17延伸板、18固定架、19滑套、20第二弹簧、21拉动装置、211固定板、212拉环、22夹板、23支撑架、24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单轮运材车,包括脚轮1,脚轮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壳体2,壳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3,支撑架23的形状为U形,通过设置支撑架23,且支撑架23的形状为U形,使得支撑架23可以对把手4起到遮挡防护的作用,避免建筑材料掉落造成把手4损坏的情况,壳体2的上表面卡接有转动装置3,转动装置3包括轴承31,轴承31卡接在壳体2的上表面,轴承31内套接有转轴32,通过设置转轴32和轴承31,使得转轴32在轴承31内转动的更加稳定,从而使得主动齿轮5转动的更加稳定,转轴32固定连接在主动齿轮5的上表面,转轴32固定连接在把手4的下表面,通过设置把手4,使得把手4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施力点,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转轴32的控制,转动装置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4,转动装置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5,主动齿轮5与从动齿轮6啮合,通过设置主动齿轮5和从动齿轮6,使得主动齿轮5带动从动齿轮6转动,从而便于实现动力的传递,从动齿轮6内卡接有连接轴7,连接轴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柱8,且两个螺纹柱8的螺纹开设方向相反,螺纹柱8螺纹连接在螺纹筒11内,螺纹筒11设置在活动板12内,活动板12的上下两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0,滑块10滑动连接在滑槽9内,通过设置滑块10和滑槽9,使得滑块10可以在滑槽9内平稳的滑动,从而可以保证活动板12移动的更加平稳,且两个滑槽9均开设在壳体2内壁的下表面,活动板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筒板13。
筒板13内壁的下表面通过第一弹簧14与延伸板1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弹簧14,使得第一弹簧14可以利用自身的弹力推动夹板22向上移动,使得此过程具有简捷性和方便性的优点,同时不需要工作人员再手动控制,方便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延伸板17位于筒板13内,延伸板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夹板22,延伸板17的右侧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15,筒板13的右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6,第二通孔16和其中一个第一通孔15内设置有同一个滑杆24,滑杆2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拉动装置21,拉动装置21包括固定板211,固定板211的左侧面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弹簧20和滑杆24的右端,通过设置第二弹簧20,使得第二弹簧20可以利用自身的拉力带动滑杆24卡入第一通孔15,从而便于对夹板22高度的固定,同时方便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固定板21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拉环212,通过设置拉环212,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握住拉环212,从而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拉环212对滑杆24的操作,拉动装置21的左侧面通过第二弹簧20与滑套1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滑套19,使得滑杆24在滑套19内滑动的更加稳定,从而便于滑杆24卡入第一通孔15的工作,滑套19和第二弹簧20均套接在滑杆24外,滑套19卡接在筒板13右侧面设置的固定架18的右侧面,通过设置固定架18,从而便于对滑套19的固定,从而可以保证滑套19和滑杆24之间的配合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S1、当需要调整夹板22的高度时,通过拉动拉环212,使得拉环212带动滑杆24分别脱离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6,同时第二弹簧20压缩,使得第一弹簧14利用自身的弹力通过延伸板17推动夹板22向上移动;
S2、当夹板22达到合适位置时,松开拉环212,使得第二弹簧20带动滑杆24卡入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6,使得夹板22高度固定;
S3、当需要夹持固定建筑材料时,通过把手4转动转轴32,并带动主动齿轮5和从动齿轮6转动,使得从动齿轮6通过连接轴7带动两个螺纹柱8在螺纹连接的作用下带动两个螺纹筒11相对移动,使得两个夹板22相对移动并夹住建筑材料,从而完成对建筑材料夹持固定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5)

1.一种建筑施工用单轮运材车,包括脚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轮(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上表面卡接有转动装置(3),所述转动装置(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4),所述转动装置(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5),所述主动齿轮(5)与从动齿轮(6)啮合,所述从动齿轮(6)内卡接有连接轴(7),所述连接轴(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柱(8),且两个螺纹柱(8)的螺纹开设方向相反,所述螺纹柱(8)螺纹连接在螺纹筒(11)内,所述螺纹筒(11)设置在活动板(12)内,所述活动板(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筒板(13);
所述筒板(13)内壁的下表面通过第一弹簧(14)与延伸板(1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板(17)位于筒板(13)内,所述延伸板(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夹板(22),所述延伸板(17)的右侧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15),所述筒板(13)的右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6),所述第二通孔(16)和其中一个第一通孔(15)内设置有同一个滑杆(24),所述滑杆(2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拉动装置(21),所述拉动装置(21)的左侧面通过第二弹簧(20)与滑套(1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套(19)和第二弹簧(20)均套接在滑杆(24)外,所述滑套(19)卡接在筒板(13)右侧面设置的固定架(18)的右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单轮运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3)包括轴承(31),所述轴承(31)卡接在壳体(2)的上表面,所述轴承(31)内套接有转轴(32),所述转轴(32)固定连接在主动齿轮(5)的上表面,所述转轴(32)固定连接在把手(4)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单轮运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装置(21)包括固定板(211),所述固定板(211)的左侧面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弹簧(20)和滑杆(24)的右端,所述固定板(21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拉环(2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单轮运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3),所述支撑架(23)的形状为U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单轮运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12)的上下两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滑动连接在滑槽(9)内,且两个滑槽(9)均开设在壳体(2)内壁的下表面。
CN201921717878.1U 2019-10-14 2019-10-14 一种建筑施工用单轮运材车 Active CN2112234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17878.1U CN211223456U (zh) 2019-10-14 2019-10-14 一种建筑施工用单轮运材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17878.1U CN211223456U (zh) 2019-10-14 2019-10-14 一种建筑施工用单轮运材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23456U true CN211223456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36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17878.1U Active CN211223456U (zh) 2019-10-14 2019-10-14 一种建筑施工用单轮运材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234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84233B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构件放置连接结构
CN211223456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单轮运材车
CN212044808U (zh) 一种自动化工业机械手
CN207829458U (zh) 一种建筑施工梁架
CN109623420A (zh) 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加工用托举装置
CN211361376U (zh) 一种新型机电设备零件加工用辅助设备
CN211338695U (zh) 一种电动叉车电池更换吊具
CN207890228U (zh) 一种钢管束结构的稳固装置
CN216352905U (zh) 一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展示装置
CN210389081U (zh) 一种用于调节立式加工中心立柱与底座安装结合面的治具
CN209340783U (zh) 一种可升降视频素材采集设备的安装机架
CN211039610U (zh) 一种活齿齿轮减速装置
CN211073667U (zh) 一种机械制造用机械手安装控制底座
CN106626108A (zh) 一种蓝宝石晶锭c向掏棒无胶装夹具
CN107706322B (zh) 容量型系列电池盖帽设备
CN216228920U (zh) 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夹持工装
CN214228636U (zh) 一种用于伺服驱动器的维修装置
CN212389978U (zh) 一种摄像头支架
CN219624603U (zh) 一种喷花类烟花用旋转燃放底座
CN216421570U (zh) 一种便于上下料的中心螺栓装配设备
CN220157828U (zh) 一种可折叠的稳定性货架
CN215796656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排渣滚筒
CN218896517U (zh) 一种钻杆消磁装置
CN218646153U (zh) 一种烟花固定架
CN209876454U (zh) 一种便携式具有保护装置的电子监控摄像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iao Jiying

Inventor after: He Liangjun

Inventor before: He Liangju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08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5, Building 704, Xinyuan Phase 2, Minzhi Avenue,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ao Jiying

Address before: No. 1 Xiaobei Street, Anhua County, Yi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413500

Patentee before: He Liangju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