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23392U - 一种电控制动助力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控制动助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23392U
CN211223392U CN201921976414.2U CN201921976414U CN211223392U CN 211223392 U CN211223392 U CN 211223392U CN 201921976414 U CN201921976414 U CN 201921976414U CN 211223392 U CN211223392 U CN 2112233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valve
flow passage
valve block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7641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开洪
毛睿
王伟玮
赵亚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Tuopu Intelligent Brake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Tuopu Intelligent Brak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Tuopu Intelligent Brake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Tuopu Intelligent Brak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7641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233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233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233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控制动助力系统,包括集成阀块和串联式制动主缸,集成阀块的内部布置有串联式制动主缸且底部安装有踏板模拟器,串联式制动主缸的一端安装有踏板输入杆组件,集成阀块的一侧安装有伺服缸,另一侧安装有与伺服缸同轴布置的推进机构,伺服缸中的活塞轴与推进机构内的滚珠丝杆螺母相连,推进机构内的滚珠丝杆与集成阀块一侧的动力部件中的转子连接,集成阀块的另一侧安装有电控单元、控制阀组件和传感器组件,集成阀块的内部设置有连通各个部件的液体流道且集成阀块的顶部安装有油壶。本实用新型结构集成化高,可控性好,助力装置空间利用率高,输出力大,助力单元体积小,在助力失效时仍可实现有效制动。

Description

一种电控制动助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控制动助力系统。
背景技术
早期制动助力采用真空助力器,在制动系统方面占据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因真空助力的电子化程度不高,可控性差,对自动驾驶以及后续的智能驾驶而言,真空助力器不能满足当下的发展需求。直流无刷助力单元寿命长、响应快,可控性好,其作为助力单元,是近几年比较前沿的助力研究课题,作为新一代制动系统,其作为关键零部件被广泛研究,并且市场上出现了一批采用助力单元作为助力驱动单元的制动系统。
现在的电控制动助力系统为了安全需要实现在助力失效时,仍可实现有效制动,所以需要对现有的电控制动助力系统改进,提高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控制动助力系统,结构集成化高,可控性好,助力装置空间利用率高,输出力大,助力单元体积小,噪声低并防止自锁,在助力失效时仍可实现有效制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控制动助力系统,包括集成阀块和串联式制动主缸,所述的集成阀块的内部布置有串联式制动主缸且底部安装有踏板模拟器,所述的串联式制动主缸的一端安装有踏板输入杆组件,所述的集成阀块的一侧安装有伺服缸,另一侧安装有与伺服缸同轴布置的推进机构,所述的伺服缸中的活塞轴与推进机构内的滚珠丝杆螺母相连,所述的推进机构内的滚珠丝杆与集成阀块一侧的动力部件中的转子连接,所述的集成阀块的另一侧安装有电控单元、控制阀组件和传感器组件,所述的集成阀块的内部设置有连通各个部件的液体流道且集成阀块的顶部安装有油壶;
所述的串联式制动主缸的第一腔通过集成阀块内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分别与第一隔离阀以及踏板模拟器相连,所述的串联式制动主缸的第二腔通过第三流道与第二隔离阀相连,所述的第一隔离阀与第一车轮以及第二车轮之间的第四流道和第五流道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常开阀和第二常开阀,所述的第二隔离阀与第三车轮以及第四车轮之间的第六流道和第七流道上分别安装有第三常开阀和第四常开阀,所述的第一车轮、第二车轮、第三车轮和第四车轮分别连接第一常闭阀、第二常闭阀、第三常闭阀和第四常闭阀,所述的第一常闭阀、第二常闭阀、第三常闭阀和第四常闭阀通过泄压流道与油壶相连,所述的伺服缸与第一控制阀以及第二控制阀之间分别通过第八流道和第九流道相连,所述的伺服缸通过带有单向阀的第十流道与油壶相连,所述的油壶通过第十一流道以及第十二流道与踏板模拟器以及串联式制动主缸的第二腔相连,所述的串联式制动主缸的第一腔与油壶之间的第十四流道上设置有检测阀。
作为优选,所述的串联式制动主缸的第一腔内安装有直线位移传感器和主缸压力传感器,所述的伺服缸与伺服缸压力传感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串联式制动主缸包括同轴布置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端部均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外侧均套接有主皮碗和副皮碗,所述的第一活塞远离第一弹簧的一端设置有小径槽,所述的第一活塞的一侧设置有传感器联动支架,所述的传感器联动支架的一端嵌入到小径槽中,所述的第二活塞靠近主皮碗的一端嵌入安装有卡簧。
进一步的,所述的踏板输入杆组件包括同轴连接的推杆和顶杆以及套接在推杆上的限位环,所述的顶杆和推杆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球头和第二连接球头,所述的第一连接球头外侧套接有弹簧座,所述的弹簧座与限位环之间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的推杆与顶杆连接的一端外侧设置有一圈凹槽,所述的弹簧座插入到串联式制动主缸的第一活塞的一端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限位环的外侧壁受力面为圆锥面,所述的圆锥面上绕着圆周均匀开有若干个等分槽将圆锥面分隔成若干个可形变的卡接部,所述的弹簧座插入到第一活塞一端的腔体内,所述的腔体的插入口设置有引导斜面,所述的腔体的内侧壁设置有与卡接部卡接的活塞限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伺服缸包括缸体和端盖组件,所述的缸体一端设置有端盖组件,另一端设置有供活塞轴插入的活塞建压腔,所述的活塞建压腔两侧的缸体内分别设置有一端与活塞建压腔相通的出液孔和通到端盖组件位置的补液孔,所述的端盖组件与活塞建压腔之间安装有伺服缸单向阀,所述的补液孔和出液孔的端口部分别安装有补液密封圈和出液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的推进机构包括滚珠丝杆和滚珠丝杆螺母,所述的滚珠丝杆螺母的一端通过螺纹部与活塞轴的一端轴向连接,所述的滚珠丝杆的一端与动力部件中的转子连接,所述的滚珠丝杆螺母的外侧同轴布置有防转套筒,所述的防转套筒的一端轴向连接有防转座,所述的防转座的端面上通过若干个防转缓冲块与集成阀块相连,所述的滚珠丝杆螺母的外侧轴向设置有至少一条螺母导向槽,所述的防转套筒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嵌入到螺母导向槽中的导套凸棱,所述的活塞轴的端部安装有活塞轴端盖且活塞轴的外侧嵌入设置有活塞皮碗。
进一步的,所述的集成阀块包括阀块本体的底部开有模拟器空腔,阀块本体的一侧侧壁上开有制动主缸缸孔,所述的阀块本体的一端中部开有贯通的推进机构安装孔,该推进机构安装孔的一侧开有与补液孔相连通的补液腔,所述的阀块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相对应的伺服缸安装孔,所述的伺服缸安装孔的四周设置有若干个控制阀安装腔,所述的集成阀块的顶部布置有油壶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阀块本体的底部还设置有渗油储存腔,所述的伺服缸与渗油储存腔之间通过第十三流道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踏板模拟器包括位于集成阀块底部内的活塞和与模拟器活塞同轴布置的模拟器弹性挡圈端盖,所述的模拟器弹性挡圈端盖的内侧底部安装有橡胶垫,所述的模拟器活塞的内部安装有二级弹簧座,所述的模拟器弹性挡圈端盖的内部轴向安装有弹性座,所述的弹性座与二级弹簧座之间轴向连接有导向轴且外侧套接有重载弹簧,所述的弹性座的内部轴向安装有轻载弹簧,所述的模拟器活塞的内侧底部与二级弹簧座之间安装有缓冲橡胶,所述的模拟器弹性挡圈端盖的外侧壁与集成阀块之间嵌入设置有弹性挡圈。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控制动助力系统,结构集成化高,可控性好,对制动输出力有精确的控制,在整个系统失电的情况下,能提供足够的制动力,使整车减速直至停止,同时,通过液路控制系统与压力采集单元的多种组合,适用于多种不同车况,不同成本的车辆,可满足不同厂家的多种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构成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踏板输入杆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环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环的半剖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踏板输入杆组件的主视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活塞的主视半剖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踏板输入杆组件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踏板输入杆组件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伺服缸的半剖结构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推进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踏板模拟器的半剖结构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串联式制动主缸的立体结构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串联式制动主缸的局部结构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成阀块的立体结构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成阀块的立体结构图。
图示:1、集成阀块;2、串联式制动主缸;3、伺服缸;4、踏板模拟器;5、动力部件;6、推进机构;7、踏板输入杆组件;8、控制阀组件;9、电控单元;10、传感器组件;11、油壶;A、第一流道;A1、第四流道;A2、第五流道;B、第三流道;B1、第六流道;B2、第七流道;C1、第八流道;C2、第九流道;D1、第十四流道;D2、第十二流道;D4、第十流道;D5、第十一流道;E、泄压流道;F、第二流道;G、第十三流道;ISO-1、第一隔离阀;ISO-2、第二隔离阀;NO-1、第一常开阀;NO-2、第二常开阀;NO-3、第三常开阀;NO-4、第四常开阀;NC-1、第一常闭阀;NC-2、第二常闭阀;NC-3、第三常闭阀;NC-4、第四常闭阀;CV1、第一控制阀;CV2、第二控制阀;FL、第一车轮;RR、第二车轮;FR、第三车轮;RL、第四车轮;SP1、主缸压力传感器;SS、直线位移传感器;SP1、伺服缸压力传感器;1a、阀块本体;1a-1、模拟器空腔;1a-2、渗油储存腔;1a-4、补液腔;1a-5、推进机构安装孔;1a-6、油壶安装孔;1a-7、制动主缸缸孔;1a-8、控制阀安装腔;1a-9、伺服缸安装孔;2a、第一活塞;2b、第二活塞;2c、主皮碗;2d、副皮碗;2e、第一弹簧;2h、传感器联动支架;2i、卡簧;2a-2、腔体;2a-3、活塞限位槽;2a-4、引导斜面;2a-5、小径槽;3a、缸体;3b、端盖组件;3c、伺服缸单向阀;3d、出液密封圈;3e、补液密封圈;3a-1、补液孔;3a-2、活塞建压腔;3a-3、出液孔;4a、模拟器弹性挡圈端盖;4b、橡胶垫;4c、弹性座;4d、重载弹簧;4e、弹性挡圈;4h、缓冲橡胶;4k、导向轴;4i、模拟器活塞;4l、轻载弹簧;4j、二级弹簧座;6a、滚珠丝杆;6b、滚珠丝杆螺母;6c、防转套筒;6d、防转座;6h、活塞轴端盖;6f、活塞皮碗;6i、活塞轴;6j、防转缓冲块;6b-1、螺纹部;6b-2、螺母导向槽;6c-1、导套凸棱;7a、推杆;7b、顶杆;7c、限位环;7d、缓冲弹簧;7e、弹簧座;7a-1、凹槽;7a-2、第二连接球头;7b-1、第一连接球头;7c-1、等分槽;7c-2、卡接部;7c-3、圆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16所示,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控制动助力系统,包括集成阀块1和串联式制动主缸2,所述的集成阀块1的内部布置有串联式制动主缸2且底部安装有踏板模拟器4,所述的串联式制动主缸2的一端安装有踏板输入杆组件7,所述的集成阀块1的一侧安装有伺服缸3,另一侧安装有与伺服缸3同轴布置的推进机构6,所述的伺服缸3中的活塞轴6i与推进机构6内的滚珠丝杆螺母6b相连,所述的推进机构6内的滚珠丝杆6a与集成阀块1一侧的动力部件5中的转子连接,所述的集成阀块1的另一侧安装有电控单元9、控制阀组件8和传感器组件10,所述的集成阀块1的内部设置有连通各个部件的液体流道且集成阀块1的顶部安装有油壶11,所述的推进机构6与动力部件5可靠的连接后,安装到所述的集成阀块1,与所述的伺服缸3构成助力系统;所述的阀系统8中包含几种不同的电磁阀,按特定位置布置于液体通道的某个位置,保证液体按照驾驶员的制动意图行程特定的踏板感和所需的制动减速度。
所述的串联式制动主缸2的第一腔通过集成阀块1内的第一流道A和第二流道F分别与第一隔离阀ISO-1以及踏板模拟器4相连,所述的串联式制动主缸2的第二腔通过第三流道B与第二隔离阀ISO-2相连,所述的第一隔离阀ISO-1与第一车轮FL以及第二车轮RR之间的第四流道A1和第五流道A2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常开阀NO-1和第二常开阀NO-2,所述的第二隔离阀ISO-2与第三车轮FR以及第四车轮RL之间的第六流道B1和第七流道B2上分别安装有第三常开阀NO-3和第四常开阀NO-4,所述的第一车轮FL、第二车轮RR、第三车轮FR和第四车轮RL分别连接第一常闭阀NC-1、第二常闭阀NC-2、第三常闭阀NC-3和第四常闭阀NC-4,所述的第一常闭阀NC-1、第二常闭阀NC-2、第三常闭阀NC-3和第四常闭阀NC-4通过泄压流道E与油壶11相连,所述的伺服缸3与第一控制阀CV1以及第二控制阀CV2之间分别通过第八流道C1和第九流道C2相连,所述的伺服缸3通过带有单向阀的第十流道D4与油壶11相连,所述的油壶11通过第十一流道D5以及第十二流道D2与踏板模拟器4以及串联式制动主缸2的第二腔相连,所述的串联式制动主缸2的第一腔与油壶11之间的第十四流道D1上设置有检测阀DV。
所述的串联式制动主缸2的第一腔内安装有直线位移传感器SS和主缸压力传感器SP1,所述的伺服缸3与伺服缸压力传感器SP2相连。
所述的串联式制动主缸2包括同轴布置的第一活塞2a和第二活塞2b,所述的第一活塞2a和第二活塞2b的端部均设置有第一弹簧2e,所述的第一活塞2a和第二活塞2b的外侧均套接有主皮碗2c和副皮碗2d,所述的第一活塞2a远离第一弹簧2e的一端设置有小径槽2a-5,所述的第一活塞2a的一侧设置有传感器联动支架2h,所述的传感器联动支架2h的一端嵌入到小径槽2a-5中,所述的第二活塞2b靠近主皮碗2c的一端嵌入安装有卡簧2i。
系统上电后,踏板模拟器4上电打开,制动踏板踩下时,制动主缸的第一活塞2a运动,与其相连的直线位移传感器SS检测到驾驶员的制动意图,关闭两个第一隔离阀ISO-1和第二隔离阀ISO-2,打开第一控制阀CV1和第二控制阀CV2;此时,制动主缸的第一腔内的液体,经过第二流道F进入踏板模拟器4;制动主缸第二腔内的液体被密闭在第三流道B中;同时动力部件5上电,伺服缸3内的液体经过进入到第八流道C1和第九流道C2,第八流道C1内的液体经过第一控制阀CV1,一路经过第四流道A1经过第一常开阀NO-1进入第一车轮FL,一路经过第五流道A2经过第二常开阀NO-2进入第二车轮RR;第九流道C2内的液体,经过第二控制阀CV2,一路经过第六流道B1经过第三常开阀NO-3进入第三车轮RL,一路经过第七流道B2经过第四常开阀NO-4进入第四车轮FR,形成了实际的制动力;特别的,伺服缸3内的液体进入第十流道D4,因有单向阀的存在而不能进入油壶11。
如果系统因某些故障无法上电,踏板模拟器4始终关闭,第一隔离阀ISO-1和第二隔离阀ISO-2常开,第一控制阀CV1和第二控制阀CV2常闭;制动主缸第一腔内的液体,经过第一流道A和第一隔离阀ISO-1,一路经过第四流道A1经过第一常开阀NO-1进入第一车轮FL,一路经过第五流道A2经过第二常开阀NO-2进入第二车轮RR;制动主缸第二腔内的液体,经过第三流道B和第二隔离阀ISO-2,一路经过第六流道B1经过第三常开阀NO-3进入第三车轮RL,一路经过第七流道B2经过第四常开阀NO-4进入第四车轮FR,形成了实际的制动力;
进一步的,当车第一轮FL需要泄压时,第一常开阀NO-1上电关闭,第一常闭阀NC-1上电打开,高压液体进入泄压流道E回到油壶;同理,其他车轮分别进行泄压,通过泄压流道E回到油壶;
进一步的,制动主缸第一腔、制动主缸第二腔、伺服缸3、踏板模拟器4分别经过第十四流道D1、第十二流道D2、第十流道D4、第十一流道D5进行回液和补液;特别的,而油壶11内的液体,可经第十流道D4和单向阀进入伺服缸3。
所述的踏板输入杆组件7包括同轴连接的推杆7a和顶杆7b以及套接在推杆7a上的限位环7c,所述的顶杆7b和推杆7a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球头7b-1和第二连接球头7a-2,第二连接球头7a-2形状和顶杆7b的长度可根据不同车型的不同要求进行更改;所述的第一连接球头7b-1外侧套接有弹簧座7e,所述的弹簧座7e与限位环7c之间安装有缓冲弹簧7d,所述的推杆7a与顶杆7b连接的一端外侧设置有一圈凹槽7a-1,所述的弹簧座7e插入到串联式制动主缸2的第一活塞2a的一端内。
所述的限位环7c的外侧壁受力面为圆锥面7c-3,所述的圆锥面7c-3上绕着圆周均匀开有若干个等分槽7c-1将圆锥面7c-3分隔成若干个可形变的卡接部7c-2,所述的弹簧座7e插入到第一活塞2a一端的腔体2a-2内,所述的腔体2a-2的插入口设置有引导斜面2a-4,所述的腔体2a-2的内侧壁设置有与卡接部7c-2卡接的活塞限位槽2a-3,所述的卡接部7c-2的初始状态下外径比第一活塞的腔体2a-2的外径略大;弹簧座7e在不同的安装过程中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状态,圆锥面7c-3受力压入第一活塞2a过程中,引导斜面2a-4引导卡接部7c-2可向内形变,等分槽7c-1变窄,等到压装到活塞限位槽2a-3位置时,卡接部7c-2恢复原来到原来的位置,整个踏板输入杆组件7安装完成。
所述的伺服缸3包括缸体3a和端盖组件3b,所述的缸体3a一端设置有端盖组件3b,另一端设置有供活塞轴6i插入的活塞建压腔3a-2,所述的活塞建压腔3a-2两侧的缸体3a内分别设置有一端与活塞建压腔3a-2相通的出液孔3a-3和通到端盖组件3b位置的补液孔3a-1,所述的端盖组件3b与活塞建压腔3a-2之间安装有伺服缸单向阀3c,起到建压密封和补液开启的作用,所述的补液孔3a-1和出液孔3a-3的端口部分别安装有补液密封圈3e和出液密封圈3d。
所述的推进机构6包括滚珠丝杆6a和滚珠丝杆螺母6b,所述的滚珠丝杆螺母6b的一端通过螺纹部6b-1与活塞轴6i的一端轴向连接,实现活塞轴往复运动,所述的滚珠丝杆6a的一端与动力部件5中的转子连接,所述的滚珠丝杆螺母6b的外侧同轴布置有防转套筒6c,所述的防转套筒6c的一端轴向连接有防转座6d,所述的防转座6d的端面上通过若干个防转缓冲块6j与集成阀块1相连,固定于集成阀块1的防转座6d间接限制了滚珠丝杠螺母6b的旋转运动,从而将动力部件5输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所述的滚珠丝杆螺母6b的外侧轴向设置有至少一条螺母导向槽6b-2,所述的防转套筒6c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嵌入到螺母导向槽6b-2中的导套凸棱6c-1,所述的活塞轴6i的端部安装有活塞轴端盖6h且活塞轴6i的外侧嵌入设置有活塞皮碗6f,推进机构6中活塞轴6i可在缸体3a中往复运动,完成增压减压的动作;高压液体输出时,采用活塞皮碗6f进行密封,并通过出液孔3a-3输出高压液体;活塞轴6i回退会携带一部分液体经过皮碗6f,长期工作的情况下,液体逐渐增多,可经过漏液槽图中未指出进行汇聚在集成阀块1的渗油储存腔1a-2内。
所述的集成阀块1包括阀块本体1a的底部开有模拟器空腔1a-1,阀块本体1a的一侧侧壁上开有制动主缸缸孔1a-7,所述的阀块本体1a的一端中部开有贯通的推进机构安装孔1a-5,该推进机构安装孔1a-5的一侧开有与补液孔3a-1相连通的补液腔1a-4,所述的阀块本体1a的另一端设置有相对应的伺服缸安装孔1a-9,所述的伺服缸安装孔1a-9的四周设置有若干个控制阀安装腔1a-8,所述的集成阀块1的顶部布置有油壶安装孔1a-6。
所述的阀块本体1a的底部还设置有渗油储存腔1a-2,所述的伺服缸3与渗油储存腔1a-2之间通过第十三流道G相连通。
所述的踏板模拟器4包括位于集成阀块1底部内的活塞4i和与模拟器活塞4i同轴布置的模拟器弹性挡圈端盖4a,所述的模拟器弹性挡圈端盖4a的内侧底部安装有橡胶垫4b,所述的模拟器活塞4i的内部安装有二级弹簧座4j,所述的模拟器弹性挡圈端盖4a的内部轴向安装有弹性座4c,所述的弹性座4c与二级弹簧座4j之间轴向连接有导向轴4k且外侧套接有重载弹簧4d,所述的弹性座4c的内部轴向安装有轻载弹簧4l,所述的模拟器活塞4i的内侧底部与二级弹簧座4j之间安装有缓冲橡胶4h,所述的模拟器弹性挡圈端盖4a的外侧壁与集成阀块1之间嵌入设置有弹性挡圈4e,在模拟器活塞4i受到制动主缸输出压力作用后,在轻载阶段轻载弹簧4l压缩,弹簧座4c接触到橡胶垫4b,为改善由刚性接触带来的冲击,从而改善踏板感;重载阶段重载弹簧4d被压缩,模拟器活塞4i大幅度移动,为改善由刚性接触带来的冲击,缓冲橡胶4b与导向轴4k接触,从而改善系统使用寿命。在整个工作阶段,模拟器弹性挡圈端盖4a承载所有压力,模拟器弹性挡圈端盖4a通过弹性挡圈容纳槽位置的弹性挡圈4e以及弹性挡圈限制槽共同作用承受外界压力。
本实用新型结构集成化高,可控性好,对制动输出力有精确的控制,在整个系统失电的情况下,能提供足够的制动力,使整车减速直至停止,同时,通过液路控制系统与压力采集单元的多种组合,适用于多种不同车况,不同成本的车辆,可满足不同厂家的多种需求。

Claims (10)

1.一种电控制动助力系统,包括集成阀块(1)和串联式制动主缸(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成阀块(1)的内部布置有串联式制动主缸(2)且底部安装有踏板模拟器(4),所述的串联式制动主缸(2)的一端安装有踏板输入杆组件(7),所述的集成阀块(1)的一侧安装有伺服缸(3),另一侧安装有与伺服缸(3)同轴布置的推进机构(6),所述的伺服缸(3)中的活塞轴(6i)与推进机构(6)内的滚珠丝杆螺母(6b)相连,所述的推进机构(6)内的滚珠丝杆(6a)与集成阀块(1)一侧的动力部件(5)中的转子连接,所述的集成阀块(1)的另一侧安装有电控单元(9)、控制阀组件(8)和传感器组件(10),所述的集成阀块(1)的内部设置有连通各个部件的液体流道且集成阀块(1)的顶部安装有油壶(11);
所述的串联式制动主缸(2)的第一腔通过集成阀块(1)内的第一流道(A)和第二流道(F)分别与第一隔离阀(ISO-1)以及踏板模拟器(4)相连,所述的串联式制动主缸(2)的第二腔通过第三流道(B)与第二隔离阀(ISO-2)相连,所述的第一隔离阀(ISO-1)与第一车轮(FL)以及第二车轮(RR)之间的第四流道(A1)和第五流道(A2)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常开阀(NO-1)和第二常开阀(NO-2),所述的第二隔离阀(ISO-2)与第三车轮(FR)以及第四车轮(RL)之间的第六流道(B1)和第七流道(B2)上分别安装有第三常开阀(NO-3)和第四常开阀(NO-4),所述的第一车轮(FL)、第二车轮(RR)、第三车轮(FR)和第四车轮(RL)分别连接第一常闭阀(NC-1)、第二常闭阀(NC-2)、第三常闭阀(NC-3)和第四常闭阀(NC-4),所述的第一常闭阀(NC-1)、第二常闭阀(NC-2)、第三常闭阀(NC-3)和第四常闭阀(NC-4)通过泄压流道(E)与油壶(11)相连,所述的伺服缸(3)与第一控制阀(CV1)以及第二控制阀(CV2)之间分别通过第八流道(C1)和第九流道(C2)相连,所述的伺服缸(3)通过带有单向阀的第十流道(D4)与油壶(11)相连,所述的油壶(11)通过第十一流道(D5)以及第十二流道(D2)与踏板模拟器(4)以及串联式制动主缸(2)的第二腔相连,所述的串联式制动主缸(2)的第一腔与油壶(11)之间的第十四流道(D1)上设置有检测阀(DV)。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制动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串联式制动主缸(2)的第一腔内安装有直线位移传感器(SS)和主缸压力传感器(SP1),所述的伺服缸(3)与伺服缸压力传感器(SP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制动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串联式制动主缸(2)包括同轴布置的第一活塞(2a)和第二活塞(2b),所述的第一活塞(2a)和第二活塞(2b)的端部均设置有第一弹簧(2e),所述的第一活塞(2a)和第二活塞(2b)的外侧均套接有主皮碗(2c)和副皮碗(2d),所述的第一活塞(2a)远离第一弹簧(2e)的一端设置有小径槽(2a-5),所述的第一活塞(2a)的一侧设置有传感器联动支架(2h),所述的传感器联动支架(2h)的一端嵌入到小径槽(2a-5)中,所述的第二活塞(2b)靠近主皮碗(2c)的一端嵌入安装有卡簧(2i)。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制动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板输入杆组件(7)包括同轴连接的推杆(7a)和顶杆(7b)以及套接在推杆(7a)上的限位环(7c),所述的顶杆(7b)和推杆(7a)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球头(7b-1)和第二连接球头(7a-2),所述的第一连接球头(7b-1)外侧套接有弹簧座(7e),所述的弹簧座(7e)与限位环(7c)之间安装有缓冲弹簧(7d),所述的推杆(7a)与顶杆(7b)连接的一端外侧设置有一圈凹槽(7a-1),所述的弹簧座(7e)插入到串联式制动主缸(2)的第一活塞(2a)的一端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控制动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环(7c)的外侧壁受力面为圆锥面(7c-3),所述的圆锥面(7c-3)上绕着圆周均匀开有若干个等分槽(7c-1)将圆锥面(7c-3)分隔成若干个可形变的卡接部(7c-2),所述的弹簧座(7e)插入到第一活塞(2a)一端的腔体(2a-2)内,所述的腔体(2a-2)的插入口设置有引导斜面(2a-4),所述的腔体(2a-2)的内侧壁设置有与卡接部(7c-2)卡接的活塞限位槽(2a-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制动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伺服缸(3)包括缸体(3a)和端盖组件(3b),所述的缸体(3a)一端设置有端盖组件(3b),另一端设置有供活塞轴(6i)插入的活塞建压腔(3a-2),所述的活塞建压腔(3a-2)两侧的缸体(3a)内分别设置有一端与活塞建压腔(3a-2)相通的出液孔(3a-3)和通到端盖组件(3b)位置的补液孔(3a-1),所述的端盖组件(3b)与活塞建压腔(3a-2)之间安装有伺服缸单向阀(3c),所述的补液孔(3a-1)和出液孔(3a-3)的端口部分别安装有补液密封圈(3e)和出液密封圈(3d)。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控制动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进机构(6)包括滚珠丝杆(6a)和滚珠丝杆螺母(6b),所述的滚珠丝杆螺母(6b)的一端通过螺纹部(6b-1)与活塞轴(6i)的一端轴向连接,所述的滚珠丝杆(6a)的一端与动力部件(5)中的转子连接,所述的滚珠丝杆螺母(6b)的外侧同轴布置有防转套筒(6c),所述的防转套筒(6c)的一端轴向连接有防转座(6d),所述的防转座(6d)的端面上通过若干个防转缓冲块(6j)与集成阀块(1)相连,所述的滚珠丝杆螺母(6b)的外侧轴向设置有至少一条螺母导向槽(6b-2),所述的防转套筒(6c)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嵌入到螺母导向槽(6b-2)中的导套凸棱(6c-1),所述的活塞轴(6i)的端部安装有活塞轴端盖(6h)且活塞轴(6i)的外侧嵌入设置有活塞皮碗(6f)。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控制动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成阀块(1)包括阀块本体(1a)的底部开有模拟器空腔(1a-1),阀块本体(1a)的一侧侧壁上开有制动主缸缸孔(1a-7),所述的阀块本体(1a)的一端中部开有贯通的推进机构安装孔(1a-5),该推进机构安装孔(1a-5)的一侧开有与补液孔(3a-1)相连通的补液腔(1a-4),所述的阀块本体(1a)的另一端设置有相对应的伺服缸安装孔(1a-9),所述的伺服缸安装孔(1a-9)的四周设置有若干个控制阀安装腔(1a-8),所述的集成阀块(1)的顶部布置有油壶安装孔(1a-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控制动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块本体(1a)的底部还设置有渗油储存腔(1a-2),所述的伺服缸(3)与渗油储存腔(1a-2)之间通过第十三流道(G)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制动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板模拟器(4)包括位于集成阀块(1)底部内的活塞(4i)和与模拟器活塞(4i)同轴布置的模拟器弹性挡圈端盖(4a),所述的模拟器弹性挡圈端盖(4a)的内侧底部安装有橡胶垫(4b),所述的模拟器活塞(4i)的内部安装有二级弹簧座(4j),所述的模拟器弹性挡圈端盖(4a)的内部轴向安装有弹性座(4c),所述的弹性座(4c)与二级弹簧座(4j)之间轴向连接有导向轴(4k)且外侧套接有重载弹簧(4d),所述的弹性座(4c)的内部轴向安装有轻载弹簧(4l),所述的模拟器活塞(4i)的内侧底部与二级弹簧座(4j)之间安装有缓冲橡胶(4h),所述的模拟器弹性挡圈端盖(4a)的外侧壁与集成阀块(1)之间嵌入设置有弹性挡圈(4e)。
CN201921976414.2U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电控制动助力系统 Active CN2112233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76414.2U CN211223392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电控制动助力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76414.2U CN211223392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电控制动助力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23392U true CN211223392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38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76414.2U Active CN211223392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电控制动助力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23392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0987A (zh) * 2021-08-19 2021-10-15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件、防转件、引导机构、压力控制单元及制动系统
CN113653754A (zh) * 2021-03-31 2021-11-16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导向防转件及压力控制单元
CN113753008A (zh) * 2021-09-16 2021-12-07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控制模块及电液伺服制动系统
CN114475554A (zh) * 2022-03-14 2022-05-13 北京英创汇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集成式电液制动系统压力发生装置
WO2023083159A1 (zh) * 2021-11-09 2023-05-1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制动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3754A (zh) * 2021-03-31 2021-11-16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导向防转件及压力控制单元
CN113500987A (zh) * 2021-08-19 2021-10-15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件、防转件、引导机构、压力控制单元及制动系统
CN113753008A (zh) * 2021-09-16 2021-12-07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控制模块及电液伺服制动系统
WO2023083159A1 (zh) * 2021-11-09 2023-05-1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制动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4475554A (zh) * 2022-03-14 2022-05-13 北京英创汇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集成式电液制动系统压力发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23392U (zh) 一种电控制动助力系统
CN109572656B (zh) 电子制动系统的致动器
CN108189826B (zh) 适用于制动能量回收的全解耦式机械电子助力制动系统
CN102431535B (zh) 液压制动系统
CN104442784B (zh) 集成电机电控制动主缸驱动系统
CN107139913B (zh) 一种电控液压助力制动主缸
KR20110120928A (ko) 제어된 부스트를 갖는 유압 브레이크 시스템
CN102686456A (zh) 用于车辆液压制动系统的主制动缸及其工作的方法
CN105346531A (zh) 集成双主缸线控制动系统
CN107697050A (zh) 一种液体高压源发生器所在线控液压制动系统
CN205220647U (zh) 一种集成双主缸线控制动系统
CN103359096A (zh) 适用于制动能量回收的液压制动控制装置
CN207860163U (zh) 四轮压力独立控制的复合线控制动系统
CN109941256A (zh) 一种适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双回路自主制动系统及制动方法
CN1275817C (zh) 电控气动多支管阀嵌入件
CN103826947B (zh) 用于车辆的制动系统的制动力放大器装置以及用于车辆的制动系统用的制动力放大器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5270378A (zh) 行车制动助力系统
CN103303289B (zh) 一种汽车集成线控制动系统
US20220379861A1 (en) Hydraulic block for a hydraulic power unit of a hydraulic power vehicle braking system
CN112145592A (zh) 盘式制动器、线控制动系统以及车辆
CN206826634U (zh) 一种电控液压助力制动主缸
CN203381616U (zh) 适用于制动能量回收的液压制动控制装置
JP2023054633A (ja) 液圧ブレーキシステム
CN201015998Y (zh) 一种新型的制动比例阀
CN207670396U (zh) 一种适应不同路况可变换气路的刹车总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