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04162U - 一种集成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04162U
CN211204162U CN201922171948.4U CN201922171948U CN211204162U CN 211204162 U CN211204162 U CN 211204162U CN 201922171948 U CN201922171948 U CN 201922171948U CN 211204162 U CN211204162 U CN 2112041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paration
strip
oil
section
drain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7194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平
吴治明
张昌旗
胡远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Keraly Kitchen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Keraly Kitchen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Keraly Kitchen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Keraly Kitchen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7194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041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041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041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灶,包括集成灶主体和油烟分离器,油烟分离器设在集成灶主体的进风口处;油烟分离器包括分离前板和分离后板;分离前板包括分离前框和多个第一引流条,第一引流条平行设于分离前框上,使得分离前板的表面形成第一长条孔;第一长条孔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三段的宽度各不相同;分离后板包括分离后框和多个第二引流条,第二引流条平行设于分离前框上,使得分离后板的表面形成第二长条孔。本申请通过改变进风口各处的进风速度,以打乱涡旋的周期性脱落,使气流变成紊流,从而减少集成灶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保证使用者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容易产生振动和噪音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灶。
背景技术
集成灶往往需要在进风口处安装有油烟分离器,如果没在进风口处设置油烟分离器,容易导致集成灶的离心风轮堆积有大量积油,导致吸风量变小,从而影响集成灶的正常使用。为了减少离心风轮上堆积的油脂,在集成灶的进风口处安装有油烟分离器,而常见的油烟分离器通常由分离前板和分离后板两个组成。但是由于气流在分离前板和分离后板之间运动时会出现卡门涡街现象,卡门涡街交替脱落时会使得分离前板和分离后板之间产生振动,进而产生噪音,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灶,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容易产生振动和噪音的技术问题,通过改变进风口各处的进风速度,以打乱涡旋的周期性脱落,使气流变成紊流,从而减少集成灶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保证使用者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成灶,包括集成灶主体和油烟分离器,所述油烟分离器设置在所述集成灶主体的进风口处;所述油烟分离器包括分离前板和分离后板;所述分离前板包括分离前框和多个第一引流条,多个所述第一引流条间隔平行设置于所述分离前框上,使得所述分离前板的表面形成多个第一长条孔;所述第一长条孔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的宽度、所述第二段的宽度和所述第三段的宽度各不相同;所述分离后板包括分离后框和多个第二引流条,多个所述第二引流条间隔平行设置于所述分离前框上,使得所述分离后板的表面形成多个第二长条孔;所述分离前板与所述分离后板连接,所述第一长条孔和所述第二长条孔间隔设置。
优选地,在上述的集成灶中,所述第一长条孔的三段的长度相同或不相同。
优选地,在上述的集成灶中,所述第二长条孔包括依次相连的第四段、第五段和第六段,所述第二长条孔的三段的宽度相同或不相同。
优选地,在上述的集成灶中,所述第一引流条的第一面设有第一引流槽,所述第二引流条的第一面设有第二引流槽;所述分离前板与所述分离后板连接,所述第一引流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分离后板,所述第二引流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分离前板,以致所述第二引流槽的开口对齐所述第一长条孔,使得所述第一长条孔、所述第二引流槽、所述第一引流槽和所述第二长条孔之间形成回旋气流通道。
优选地,在上述的集成灶中,所述油烟分离器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集成灶主体的进风口处。
优选地,在上述的集成灶中,还包括弹性板;所述弹性板的第一端与所述集成灶主体连接,所述弹性板的第二端为可产生弹性形变的自由端;所述弹性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油烟分离器的底部设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插接于所述通孔内,使得所述油烟分离器的底部安装在所述弹性板上。
优选地,在上述的集成灶中,还包括油杯,所述油杯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出油管的下方。
优选地,在上述的集成灶中,还包括挡风件;所述分离前板与所述分离后板连接,所述挡风件用于部分挡住从所述第一长条孔进入所述第二长条孔的油烟。
优选地,在上述的集成灶中,所述挡风件安装在所述分离前板上;所述分离前板与所述分离后板连接,所述挡风件的第一面与所述第一引流条连接,所述挡风件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二引流条接触相抵。
优选地,在上述的集成灶中,各个所述挡风件沿所述第一引流槽的开口方向延伸设有凸起;所述分离前板与所述分离后板连接,所述第二引流条沿宽度方向的两侧的两个所述凸起形成与所述第二引流条接触相抵的夹持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通过将集成灶的油烟分离器的条形进风孔(也就是第一长条孔) 设置成由具有不同宽度的三段组成,与传统的油烟分离器采用宽度尺寸相同的条形进风孔相比,本申请可以改变油烟分离器的条形进风孔三段的进风速度,使得条形进风孔三段的进风速度不一样,条形进风孔三段的进风流量也不一样,而由于油烟气流进入到油烟分离器后,油烟气流会从流量大的点向流量小的点流动,可以打乱漩涡的周期性脱落,使得油烟分离器内部的有序气流变成运动无序的紊流,在油烟分离器工作时,可以避免分离前板和分离后板之间发生振动,减少噪音的产生,从而保证使用者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集成灶通过在进风口安装油烟分离器,且油烟分离器采用宽度沿长度方向渐变减小的条形进风孔,不仅可以减少集成灶内部的离心风轮的油脂堆积,保证集成灶能够正常使用,而且还可以减少集成灶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保证使用者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离前板的主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离后板的后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3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3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离后板的后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离后板的俯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烟分离器的后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8沿C-C的剖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8沿D-D的剖视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0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的F处放大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成灶的立体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成灶的左视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蜗壳的安装示意图;
图16为传统的油烟分离器的主视图;
图17为传统的油烟分离器的进出气流对比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烟分离器的进出气流对比图;
图19为传统的油烟分离器的内部气流的分布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烟分离器的内部气流的分布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第一长条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第一长条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第一长条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第一长条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为分离前板、11为第一引流条、12为分离前框、13为第一长条孔、131 为第一段、132为第二段、133为第三段、14为第一引流槽、2为分离后板、21 为第二引流条、22为分离后框、23为第二长条孔、24为第二引流槽、3为挡风件、31为凸起、32为夹持空间、4为集成灶主体、41为油烟分离器、411为出油管、42为蜗壳、421为离心风轮、43为燃气灶、431为接水盘、44为蒸烤箱、 45为出气口、46为开关控制器、47为护具旋钮开关、48为燃气进口、49为电源接口、5为弹性板、6为油杯、7为集油漏斗、8为油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更换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减少离心风轮上堆积的油脂,在集成灶的进风口处安装有油烟分离器,而常见的油烟分离器通常由分离前板和分离后板两个组成,如图16所示,分离前板采用宽度相同的条形孔作为进风口。但是比较规则的气流通入油烟分离器的内部后,气流在分离前板和分离后板之间运动时会出现卡门涡街现象,卡门涡街交替脱落时会使得分离前板和分离后板之间产生振动,进而产生噪音,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集成灶,通过改变进风口各处的进风速度,以打乱涡旋的周期性脱落,使气流变成紊流,从而减少集成灶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保证使用者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容易产生振动和噪音的技术问题。
请参考图1-图1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集成灶,包括集成灶主体4和油烟分离器41,油烟分离器41设置在集成灶主体4的进风口处;油烟分离器41包括分离前板1和分离后板2;分离前板1包括分离前框12和多个第一引流条11,多个第一引流条11间隔平行设置于分离前框12上,使得分离前板1的表面形成多个第一长条孔13;第一长条孔1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131、第二段132和第三段133,第一段131的宽度、第二段132的宽度和第三段133的宽度各不相同;分离后板2包括分离后框22和多个第二引流条21,多个第二引流条21间隔平行设置于分离前框12上,使得分离后板2的表面形成多个第二长条孔23;分离前板1与分离后板2连接,第一长条孔13和第二长条孔23间隔设置。
本申请除了可以将作为进风口的第一长条孔13分成三段,还可以将作为进风口的第一长条孔13分成两段、四段、五段、六段等等,其中只要将两段以上的宽度设置成不一样,同样也能起到减少振动和噪音的产生的效果;本申请主要描述将作为进风口的第一长条孔13分成三段的情况,其他情况本申请不再一一赘述。
更具体地说,请参阅图3,图3中的标识E方向的尺寸为第一长条孔13的宽度,而且本申请描述第一长条孔13的宽度均是在忽略第一长条孔13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半圆弧段的前提下;请参阅图2和图3,图2和图3左侧第一个第一长条孔13的虚线实际是不存在的,虚线的添加是方便观察第一长条孔13的三段的宽度变化,图2中的第一长条孔13的宽度从上往下逐渐减小,从而使得第一段131的宽度、第二段132的宽度和第三段133的宽度各不相同。
本申请通过将集成灶的油烟分离器41的条形进风孔(也就是第一长条孔 13)设置成由具有不同宽度的三段组成,与传统的油烟分离器采用宽度尺寸相同的条形进风孔相比,本申请可以改变油烟分离器41的条形进风孔三段的进风速度,使得条形进风孔三段的进风速度不一样,条形进风孔三段的进风流量也不一样,而由于油烟气流进入到油烟分离器41后,油烟气流会从流量大的点向流量小的点流动,可以打乱漩涡的周期性脱落,使得油烟分离器41 内部的有序气流变成运动无序的紊流,在油烟分离器41工作时,可以避免分离前板1和分离后板2之间发生振动,减少噪音的产生,从而保证使用者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集成灶通过在进风口安装油烟分离器41,且油烟分离器41 采用宽度沿长度方向渐变减小的条形进风孔,不仅可以减少集成灶内部的离心风轮421的油脂堆积,保证集成灶能够正常使用,而且还可以减少集成灶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保证使用者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请参阅图2-图11,第一引流条11的第一面设有第一引流槽14,第二引流条21的第一面设有第二引流槽24;分离前板1与分离后板2连接,第一引流槽14的开口朝向分离后板2,第二引流槽24的开口朝向分离前板1,以致第二引流槽24的开口对齐第一长条孔13,使得第一长条孔13、第二引流槽24、第一引流槽14和第二长条孔23之间形成回旋气流通道。
分离前板1和分离后板2通过第一长条孔13、第二引流槽24、第一引流槽 14和第二长条孔23形成多重回旋气流通道,在集成灶工作时,集成灶的抽风装置可以将厨房内的油烟吸到油烟分离器中,在第一引流槽14和第二引流槽 24的引导下,可以使得油烟高速通过曲折的多重回旋通道并在通道中碰撞冷凝,进而对油脂和浮尘颗粒起到良好的阻挡作用,被阻挡的水气体、油脂和浮尘颗粒会在通道表面集聚成油滴(含油、水以及其他微粒杂物)且逐渐沉降到分离器的底部,而分离后的气体排入蜗壳中,实现油烟分离,具有油脂分离度高和油脂分离效果好的优点。
更具体地说,分离前板1和分离后板2为可拆卸连接。分离前板1和分离后板2之间可以采用卡接、螺栓等可拆卸连接方式。在分离器工作一段较长时间后,分离前板1和分离后板2之间会堆积许多油脂和浮尘颗粒,油脂和浮尘颗粒的堆积会大大降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为了及时清理这些油脂和浮尘颗粒,分离前板1和分离后板2需要设置成可拆卸连接。请参阅图4、图5、图7、图9 和图10,工作时,将分离后板2插接到分离前板1内;而在需要清理时,只需将分离后板2从分离前板1中抽出,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对油烟分离器41内部进行清理。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第二长条孔2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四段、第五段和第六段,第二长条孔23的三段的宽度相同或不相同。由于作为进风口的第一长条孔13已经设置为由具有不同宽度的三段组成,已经可以改变整个油烟分离器的内部气流的流动速度,因此作为出风口的第二长条孔23的三段的宽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当然,当将作为进风口的第一长条孔13和作为出风口的第二长条孔23均设置为由具有不同宽度的三段组成时,这样可以对油烟分离器的内部气流起到更好的扰乱效果,从而更不容易形成漩涡。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第一长条孔13的三段的长度相同或不相同。由于第一长条孔13的三段的宽度不一样,已经起到改变了三段的进风速度的作用,所以第一段131的长度、第二段132的长度和第三段133的长度可以相等设置,也可以按照不同的比例来设置。当然三段不同长度的分布也会改变第一长条孔13三段的进风速度,而三段具体的长度可以根据具体实际需要而设计。
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中,第一长条孔13的第一段131的宽度为6mm~ 10mm,第一长条孔13的第二段132的宽度为6mm~10mm,第一长条孔13的第三段133的宽度为6mm~10mm。为了在保证油烟分离器对油脂的阻挡效果的同时,还需要保证油烟分离器的进风效果,第一长条孔13的宽度不能过大,过大会使得油烟很容易通过油烟分离器,进而降低油烟分离器对油烟的阻挡效果,而过小会限制油烟进入油烟分离器的速度,造成油烟难于快速从厨房排出,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因此需要限制第一长条孔13的宽度。本申请中,第一长条孔13的宽度最优选为6mm~10mm,当然第一长条孔13也可以为其他宽度,第一长条孔13的宽度可以根据具体实际需要而设计。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请参阅图8,还包括挡风件3,挡风件3可以安装在分离前板1上,也可以安装在分离后板2上;分离前板1与分离后板2连接,挡风件3用于部分挡住从第一长条孔13进入第二长条孔23的油烟。挡风件3主要设置在进风口(也就是第一长条孔13)处,可以起到关闭部分进风口的作用,从而改变进风口处进风速度,在宽度不相同的设置下,可以进一步打乱漩涡的周期性脱落,也可以改变分离前板1的固有频率,使得漩涡脱落频率与管子的固有频率完全不相等,从而可以减少分离前板1和分离后板2之间产生振动,减少噪音的产生,可以保证使用者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
更具体地说,请参阅图3,挡风件3可以设置有两排,两排挡风件3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二段132的中部、第三段133靠近第二段132的部位,这样可以改变第二段132和第三段133的进风速度;当然挡风件3的具体位置和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而设计。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请参阅图5、图10和图11,挡风件3安装在分离前板1上;当分离前板1与分离后板2连接时,挡风件3的第一面与第一引流条 11连接,挡风件3的第二面与第二引流条21接触相抵。挡风件3与第二引流条 21接触相抵,进而可以阻挡油烟从第二引流槽24进入到第一引流槽14中,从而改变油烟分离器内部的通风速度,可以打乱漩涡的周期性脱落,减少振动和噪音的产生。
更具体地说,当然挡风件3也可以安装在分离后板2上;当分离前板1与分离后板2连接时,挡风件3的第一面与第二引流条21连接,挡风件3的第二面与第一引流条11接触相抵。挡风件3安装在分离后板2上同样也可以起到阻挡部分油烟从第一长条孔13进到的第二长条孔23的作用。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请参阅图5、图10和图11,各个挡风件3沿第一引流槽14的开口方向延伸设有凸起31;分离前板1与分离后板2连接,第二引流条21沿宽度方向的两侧的两个凸起31形成与第二引流条21接触相抵的夹持空间32。图5中的标识32所指的双向箭头的区域就是指两个凸起31形成的夹持空间32,凸起31的设置可以限制第二引流条21的左右移动,既可以方便分离后板2插接到分离前板1上,又可以避免因第二引流条21左右晃动触碰挡风件3 产生噪音。
更具体地说,第二引流条21呈弧形状。弧形状的第二引流条21既可以减少第二引流条21的加工材料,节省材料成本,而且还可以更易于第二引流条 21的两侧边伸入到第一引流槽14,又不会因侧边宽度过大而影响气体的正常流通。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油烟分离器41可拆卸安装在集成灶主体4的进风口处,这样设置为了方便对油烟分离器41进行更换或清洗。
更具体地说,如图12-图15,集成灶主体4除了安装有油烟分离器41,集成灶主体4还安装有蜗壳42、离心风轮421、燃气灶43、接水盘431、蒸烤箱44、出气口45、开关控制器46、炉具旋钮开关47、燃气进口48和电源接口49等等部件,这些部件都是常见集成灶含有的部件,本申请不再对这些部件进行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请参阅图12,还包括弹性板5和油杯6;弹性板5 的第一端与集成灶主体4连接,弹性板5的第二端为可产生弹性形变的自由端;弹性板5上开设有通孔,油烟分离器41的底部设有出油管411,出油管411插接于通孔内,使得油烟分离器41的底部安装在弹性板5上。弹性板5的设置使得油烟分离器41的底部可以安装在弹性板5上,然后再配合油烟分离器41的顶部通过螺栓、卡扣或磁铁等等可拆卸的方式与集成灶主体4连接,使得油烟分离器41的顶部和底部均能与集成灶主体4固定连接,达到油烟分离器41可以在集成灶主体4的进风口处参与到分离油烟的作业中去。更具体地说,在拆卸油烟分离器41,可以先解除油烟分离器41的顶部与集成灶主体4的连接,由于弹性板5的第二端可沿上下方向移动,故可以轻轻向下压油烟分离器41,即可将整个油烟分离器41从弹性板5上取出来。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请参阅图12,还包括油杯6,油杯6可拆卸安装在出油管411的下方。图12为出油管411的下方设有一个用于放置油杯6的平台,通过油杯6的设置可以收集从油烟分离器41流出来的油脂,待油杯6收集了一定量的油脂,可以直接取走油杯6以清理油杯6中收集到的油脂。
更具体地说,请参阅图13-图15,还包括集油漏斗7和油盒8,集油漏斗7 安装在集成灶主体4的底部,油盒8可拆卸安装于集油漏斗7的下方。由于在蜗壳42内的离心风轮421的离心分离作用下,油烟会被再次分离出部分油脂,而且蒸烤箱44进行蒸烤作业时也会留有部分油脂,为了方便收集蜗壳42和蒸烤箱44内的油脂,可以在集成灶主体4的底部设有集油漏斗7和油盒8。
本申请中,通过对采用相同宽度的条形进风孔的油烟分离器(如图16) 和采用不同宽度的条形进风孔的油烟分离器(如图2)进行实验,其中,图16 的第一长条孔的宽度为8cm,图2的第一长条孔的第一段131的最大宽度为 9cm,第二段132的最中间的宽度为8cm,第三段133的最小宽度为7cm,也就是第一长条孔的宽度从9cm逐渐变小到7cm,然后得出了图17-图20的气流分布图和表1的噪音记录表,并且从这些图片和表格发现以下结论;
(1)将图17和图18进行对比。其中,图17为传统的油烟分离器的进出气流对比图,左边图17a为气流进入传统的油烟分离器前的分布图,右边图17b 为气流穿过传统的油烟分离器后的分布图;图18为本申请提供的采用不同宽度的条形进风孔的油烟分离器的进出气流对比图,左边图18a为气流进入改进的油烟分离器前的分布图,右边图18b为气流穿过改进的油烟分离器后的分布图;
从图17从左边的进风口到右边的出风口可以看出传统的油烟分离器抽送油烟时,虽说改变了油烟的运动,但是通过油烟分离器的气流还是比较规则;
而从图18从左边的进风口到右边的出风口,特别是图18的箭头处,可以看出通过不同宽度的条形进风孔的油烟分离器的气流明显变得比较紊乱;
可见,相比于采用相同宽度的条形进风孔的的油烟分离器,采用不同宽度的条形进风孔的油烟分离器具有更好的扰乱气流的效果。
(2)将图19和图20进行对比。其中,图19为采用相同宽度的条形进风孔的的油烟分离器的内部气流的分布图,图20为采用不同宽度的条形进风孔的油烟分离器的内部气流的分布图;
从图19中的箭头所指处,可以看出通过油烟分离器的内部气流在第一引流条11处会产生旋涡,而且在第一引流槽14的两侧形成完整反向的一对旋涡;
从图20中的两个短箭头所指处,可以看出采用不同宽度的条形进风孔的油烟分离器的内部气流在第一引流条11处没有形成明显完整的旋涡;而且进风口整齐的气流(长箭头所指处)到出风口的紊乱的气流,再次验证了改变条形进风孔的宽度可以带来良好的扰乱气流的效果;
可见,相比于采用相同宽度的条形进风孔的油烟分离器,采用不同宽度的条形进风孔的油烟分离器不容易在分离后板2处形成完整的旋涡。
(3)将表1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由于常用的油烟机的抽风速度为 1.5m/s-2.5m/s,所以用这个范围内的风速作为测试的进风速度,如下为各个速度下三种类型的油烟分离器的噪音记录表表1:
表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539315620000111
可见,采用不同宽度的条形进风孔的油烟分离器工作时,在进风速度为 1.6m/s-2.1m/s会明显听到由振动产生的噪音,并且在进风速度为1.9m/s时的噪音达到最大,而采用不同宽度的条形进风孔的油烟分离器工作时,只有在进风速度为2.1m/s产生很小的噪音,基本不产生噪音;另外,在采用不同宽度的条形进风孔的油烟分离器增设挡风件3后,在进风速度为2.1m/s也不产生噪音。
综上(1)(2)(3),总结得出:相比于采用相同宽度的条形进风孔的油烟分离器,采用不同宽度的条形进风孔的油烟分离器具有更好的扰乱气流的效果,不容易在分离后板2处形成完整的旋涡,进而不易产生因漩涡脱落引起的振动,从而不易产生噪音。特别地,在采用不同宽度的条形进风孔的油烟分离器上增设挡风件3后,消除噪音的效果最佳。
实施例1
请参阅图21,本申请提供了第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包括分离前板1和分离后板2;分离前板1包括分离前框12和多个第一引流条11,多个第一引流条 11间隔平行设置于分离前框12上,使得分离前板1的表面形成多个第一长条孔 13;第一长条孔1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131、第二段132和第三段133,第一段131的宽度、第二段132的宽度和第三段133的宽度依次减小;分离后板2包括分离后框22和多个第二引流条21,多个第二引流条21间隔平行设置于分离前框12上,使得分离后板2的表面形成多个第二长条孔23;分离前板1与分离后板2连接,第一长条孔13和第二长条孔23间隔设置。
有以下四种情况:(1)如图21a所示,从第一段131到第三段133的宽度可以是以直线的方式逐渐减小的,图2也是采用这种方式;(2)如图21b所示,从第一段131到第三段133的宽度也可以是以曲线的方式逐渐减小;(3)如图 21c所示,第一段131到第二段132的宽度、第二段132到第三段133的宽度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的比例依次减小;(4)如图21d所示,第一段131到第二段132 的宽度、第二段132到第三段133的宽度均可以采用阶段式的方式减小。
以上四种情况,均可以改变油烟分离器的条形进风孔三段的进风速度,使得条形进风孔三段的进风速度不一样,条形进风孔三段的进风流量也不一样,进而可以打乱漩涡的周期性脱落,使得油烟分离器内部的有序气流变成运动无序的紊流,在油烟分离器工作时,可以避免分离前板1和分离后板2之间发生振动,减少噪音的产生,从而保证使用者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2,本申请提供了第二种实施例,本实施例包括分离前板1和分离后板2;分离前板1包括分离前框12和多个第一引流条11,多个第一引流条 11间隔平行设置于分离前框12上,使得分离前板1的表面形成多个第一长条孔 13;第一长条孔1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131、第二段132和第三段133,第一段131的宽度、第二段132的宽度和第三段133的宽度依次增大;分离后板2包括分离后框22和多个第二引流条21,多个第二引流条21间隔平行设置于分离前框12上,使得分离后板2的表面形成多个第二长条孔23;分离前板1与分离后板2连接,第一长条孔13和第二长条孔23间隔设置。
有以下四种情况:(1)如图22a所示,从第一段131到第三段133的宽度可以是以直线的方式逐渐增大的;(2)如图22b所示,从第一段131到第三段 133的宽度也可以是以曲线的方式逐渐增大的;(3)如图22c所示,第一段131 到第二段132的宽度、第二段132到第三段133的宽度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的比例依次增大;(4)如图22d所示,第一段131到第二段132的宽度、第二段132到第三段133的宽度均可以采用阶段式的方式增大。
以上四种情况,均可以改变油烟分离器的条形进风孔三段的进风速度,使得条形进风孔三段的进风速度不一样,条形进风孔三段的进风流量也不一样,进而可以打乱漩涡的周期性脱落,使得油烟分离器内部的有序气流变成运动无序的紊流,在油烟分离器工作时,可以避免分离前板1和分离后板2之间发生振动,减少噪音的产生,从而保证使用者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3
请参阅图23,本申请提供了第三种实施例,本实施例包括分离前板1和分离后板2;分离前板1包括分离前框12和多个第一引流条11,多个第一引流条 11间隔平行设置于分离前框12上,使得分离前板1的表面形成多个第一长条孔 13;第一长条孔1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131、第二段132和第三段133,第一段131的宽度和第三段133的宽度大于第二段132的宽度;分离后板2包括分离后框22和多个第二引流条21,多个第二引流条21间隔平行设置于分离前框12 上,使得分离后板2的表面形成多个第二长条孔23;分离前板1与分离后板2连接,第一长条孔13和第二长条孔23间隔设置。
有以下三种情况:(1)如图23a所示,从第一段131到第二段132的宽度、第三段133到第二段132的宽度可以是以直线的方式逐渐减小的;(2)如图23b 所示,从第一段131到第二段132的宽度、第三段133到第二段132的宽度可以是以曲线的方式逐渐减小的;(3)如图23c所示,第一段131到第二段132的宽度、第三段133到第二段132的宽度均可以采用阶段式的方式减小。
以上三种情况,均可以改变油烟分离器的条形进风孔三段的进风速度,使得条形进风孔三段的进风速度不一样,条形进风孔三段的进风流量也不一样,进而可以打乱漩涡的周期性脱落,使得油烟分离器内部的有序气流变成运动无序的紊流,在油烟分离器工作时,可以避免分离前板1和分离后板2之间发生振动,减少噪音的产生,从而保证使用者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4
请参阅图24,本申请提供了第四种实施例,本实施例包括分离前板1和分离后板2;分离前板1包括分离前框12和多个第一引流条11,多个第一引流条 11间隔平行设置于分离前框12上,使得分离前板1的表面形成多个第一长条孔 13;第一长条孔1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131、第二段132和第三段133,第一段131的宽度和第三段133的宽度大于第二段132的宽度;分离后板2包括分离后框22和多个第二引流条21,多个第二引流条21间隔平行设置于分离前框12 上,使得分离后板2的表面形成多个第二长条孔23;分离前板1与分离后板2连接,第一长条孔13和第二长条孔23间隔设置。
有以下三种情况:(1)如图24a所示,从第一段131到第二段132的宽度、第三段133到第二段132的宽度可以是以直线的方式逐渐增大的;(2)如图24b 所示,从第一段131到第二段132的宽度、第三段133到第二段132的宽度可以是以曲线的方式逐渐增大的;(3)如图24c所示,第一段131到第二段132的宽度、第三段133到第二段132的宽度均可以采用阶段式的方式增大。
以上三种情况,均可以改变油烟分离器的条形进风孔三段的进风速度,使得条形进风孔三段的进风速度不一样,条形进风孔三段的进风流量也不一样,进而可以打乱漩涡的周期性脱落,使得油烟分离器内部的有序气流变成运动无序的紊流,在油烟分离器工作时,可以避免分离前板1和分离后板2之间发生振动,减少噪音的产生,从而保证使用者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灶主体和油烟分离器,所述油烟分离器设置在所述集成灶主体的进风口处;
所述油烟分离器包括分离前板和分离后板;
所述分离前板包括分离前框和多个第一引流条,多个所述第一引流条间隔平行设置于所述分离前框上,使得所述分离前板的表面形成多个第一长条孔;
所述第一长条孔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的宽度、所述第二段的宽度和所述第三段的宽度各不相同;
所述分离后板包括分离后框和多个第二引流条,多个所述第二引流条间隔平行设置于所述分离前框上,使得所述分离后板的表面形成多个第二长条孔;
所述分离前板与所述分离后板连接,所述第一长条孔和所述第二长条孔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条孔的三段的长度相同或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长条孔包括依次相连的第四段、第五段和第六段,所述第二长条孔的三段的宽度相同或不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条的第一面设有第一引流槽,所述第二引流条的第一面设有第二引流槽;
所述第一引流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分离后板,所述第二引流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分离前板,以致所述第二引流槽的开口对齐所述第一长条孔,使得所述第一长条孔、所述第二引流槽、所述第一引流槽和所述第二长条孔之间形成回旋气流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分离器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集成灶主体的进风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板;
所述弹性板的第一端与所述集成灶主体连接,所述弹性板的第二端为可产生弹性形变的自由端;
所述弹性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油烟分离器的底部设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插接于所述通孔内,使得所述油烟分离器的底部安装在所述弹性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杯,所述油杯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出油管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风件;所述挡风件用于部分挡住从所述第一长条孔进入所述第二长条孔的油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件安装在所述分离前板上;
所述挡风件的第一面与所述第一引流条连接,所述挡风件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二引流条接触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挡风件沿所述第一引流槽的开口方向延伸设有凸起;
所述第二引流条沿宽度方向的两侧的两个所述凸起形成与所述第二引流条接触相抵的夹持空间。
CN201922171948.4U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集成灶 Active CN2112041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71948.4U CN211204162U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集成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71948.4U CN211204162U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集成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04162U true CN211204162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57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71948.4U Active CN211204162U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集成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041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69115B2 (en) Smoke filter device and range hood with the same
CN111442312A (zh) 一种吸油烟机
KR20130058117A (ko) 그리스 필터
CN211204162U (zh) 一种集成灶
CN108240653B (zh) 一种吸油烟机
KR100315800B1 (ko) 공기 조화기의 흡입 장치
CN211204163U (zh) 一种油烟分离器
CN209569803U (zh) 过滤网组件及吸油烟机
CN205073809U (zh) 一种电改袋除尘器
CN209026880U (zh) 一种油烟过滤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吸油烟机
CN212068115U (zh) 滤网及油烟机
CN216521991U (zh) 新风装置和空调器
CN214075747U (zh) 双侧吸烟雾净化装置
CN111389127A (zh) 滤网及油烟机
CN207936187U (zh) 集烟组件及油烟机
CN208222789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导风结构及空气净化器
CN110736123A (zh) 一种油烟分离器
CN218954967U (zh) 油烟机
CN216167180U (zh) 尘盒及清洁机器人
CN216409060U (zh) 油网及使用该油网的油烟机
CN114110686A (zh) 抽屉式过滤装置及抽油烟机
CN210241701U (zh) 一种吸油烟机油烟分离网
CN217235708U (zh) 一种回环滤油式顶吸油烟机
CN215112818U (zh) 油烟机及其滤网组件
CN220287544U (zh) 一种吸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