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97604U - 一种旋转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97604U
CN211197604U CN201922333496.5U CN201922333496U CN211197604U CN 211197604 U CN211197604 U CN 211197604U CN 201922333496 U CN201922333496 U CN 201922333496U CN 211197604 U CN211197604 U CN 211197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latform
plate
rotating
rotat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334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万骏
陈相礼
童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334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97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97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976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play Rac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旋转台,涉及驱动设备领域。具体实现方案为:一种旋转台,包括:底座;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平台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轮,所述至少一个支撑轮与所述底座相接触;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沿所述旋转平台的周向设置于所述旋转平台;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底座连接,且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旋转平台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时,所述至少一个支撑轮沿所述底座运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旋转台,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需要对安装平台进行破坏才能实现对旋转平台进行安装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旋转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驱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台。
背景技术
旋转台作为一种重要驱动设备,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旋转台可以作为展台或搬运设备使用。其中,当旋转台作为展台,并展示车辆及工业设备等重量较大的展品时,为使旋转台带动展品平稳的转动,目前,一般需要将旋转台通过一些连接件与安装平台固定连接,如此,将导致在安装旋转台时,需要在对应的安装平台上开设一些用于与上述连接件连接的孔位,造成对安装平台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转台,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需要对安装平台进行破坏才能实现对旋转平台进行安装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旋转台,包括:
底座;
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平台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轮,所述至少一个支撑轮与所述底座相接触;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沿所述旋转平台的周向设置于所述旋转平台;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底座连接,且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旋转平台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时,所述至少一个支撑轮沿所述底座运动。
这样,通过将旋转平台及驱动机构分别安装于底座上,并在底座与旋转平台之间设置用于支撑旋转平台的至少一个支撑轮,如此,驱动机构可以驱动旋转平台相对于底座平稳的转动,所以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对安装平台进行破坏才能实现对旋转平台进行安装的技术问题,进而达到了降低旋转台的安装成本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转动轴,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周向设置有驱动齿;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沿所述旋转平台的周向设置于所述旋转平台的从动齿,所述驱动齿与所述从动齿相啮合。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的同时,位于转动轴上的驱动齿随驱动轴转动,由于转动轴上的驱动齿与旋转平台上的从动齿相啮合,因此,驱动齿可将转动运动传递至从动齿,进而通过从动齿带动旋转平台相对于底座转动,从而实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旋转平台相对所述底座转动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变速箱,所述变速箱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变速箱的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轴传动连接,或者,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为所述转动轴。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在驱动电机与上述转动轴之间增设变速箱,以实现对转动轴的转速的调节,进而实现对旋转平台的转速的调节。如此,当旋转台作为展台使用时,可以调节展品在转台上的旋转速度,进而提高展出的效果。
可选地,所述底座包括承重架和设置于所述承重架上的环形导轨,所述支撑轮与所述导轨相接触;
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旋转平台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时,所述支撑轮沿所述导轨运动。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底座设置为包括承重架和导轨,相对于采用实体底座而言,可以极大的减少钢材的用量,同时方便旋转台的搬运及安装,进而提高了旋转台的安装效率,且可以降低旋转台的生产成本。
可选地,所述承重架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导轨的凹槽,所述导轨嵌于所述承重架的凹槽内。
该实施方式中,由于直接将导轨嵌设于承重架的凹槽内,而无需通过其他连接件实现导轨与承重架之间的连接,可以底座的安装及拆卸效率,进而进一步提高了旋转台的安装及拆卸的效率。
可选地,所述旋转平台包括承载平台和骨架,所述承载平台设置于所述骨架上方,所述支撑轮设置于所述骨架的底部。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旋转平台内设置骨架,从而提高了旋转平台整体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所述承载平台设置有贯通所述承载平台的至少一个第一观察孔,至少一个所述支撑轮位于所述第一观察孔的观察范围内。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第一观察孔,可以方便对支撑轮等旋转台的内部结构的检修。
可选地,所述承载平台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板体、至少一个第二板体以及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分别呈扇环形,所述第二板体上开设有所述第一观察孔,所述第三板体呈圆形,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板体和至少一个第二板体依次首尾相接形成一环形板体,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环形板体的内孔连接,并形成所述承载平台。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采用至少一个第一板体、至少一个第二板体以及第三板体进行拼接形成承载平台,当承载平台的尺寸较大时,可以将至少一个第一板体、至少一个第二板体以及第三板体运输至展厅的安装平台后,进行拼装,从而方便承载平台的运输。
可选地,所述旋转台还包括多个角度定位片和第一检测元件,所述多个角度定位片设置于所述旋转平台的底部,所述第一检测元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旋转平台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时,任意一个所述角度定位片均可随旋转平台运动至所述第一检测元件的检测部。
该实施方式中,当旋转台用作展台时,可以在第一检测元件每检测到一个角度限位片时,控制旋转台停留一预设时间,如5秒,以方便参观者静态的观察展品的细节,当然,可以在第一检测元件每检测到一个角度限位片时,控制位于展台周围的某一拍摄装置对所述展品进行拍照,如此,当展品旋转一周时,可以完成对展品各个角度的图像的采集。从而提高旋转台作为展台使用时的展示效果。
可选地,所述旋转台还包括复位片和第二检测元件,所述复位片设置于所述旋转平台的底部,所述第二检测元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旋转平台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时,所述复位片可随旋转平台运动至所述第二检测元件的检测部。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复位片和第二检测元件配合工作,可以实现旋转台的自动复位。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将旋转平台及驱动机构分别安装于底座上,并在底座与旋转平台之间设置用于支撑旋转平台的至少一个支撑轮,如此,驱动机构可以驱动旋转平台相对于底座平稳的转动,所以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对安装平台进行破坏才能实现对旋转平台进行安装的技术问题,进而达到了降低旋转台的安装成本的技术效果。
上述可选方式所具有的其他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台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台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骨架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底座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台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请参见图1-5,图1-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旋转台,包括:底座110;旋转平台120,旋转平台120设置于底座110上且与底座110转动连接,旋转平台120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轮150,至少一个支撑轮150与底座110相接触;传动机构130,传动机构130沿旋转平台120的周向设置于旋转平台120;驱动机构140,驱动机构140与底座110连接,且驱动机构140与传动机构130传动连接;驱动机构140驱动旋转平台120相对底座110转动时,至少一个支撑轮150沿底座110运动。
本申请中的旋转台可以作为搬运设备、展台等设备使用,例如,现有技术中,当使用旋转台作为展台展示重量较大的物体时,一般需要将旋转台通过一些连接件与安装平台固定连接,以提高旋转台安装的稳定性,如此,将导致在安装旋转台时,需要在对应的安装平台上开设一些用于与上述连接件连接的孔位,造成对安装平台的破坏。为了提高旋转台安装的稳定性,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重量相对较大、且承载能力强的底座110,用以支撑旋转平台120,并与旋转平台120连接,从而提高旋转台安装的稳定性,且无需对安装平台造成破坏。
其中,底座110可以采用钢制底座110,以提高底座110的承载能力并增加底座110整体的重量,当底座110作为展台使用时,底座110的尺寸可以小于旋转平台120的尺寸,如此,可以将底座110隐藏与旋转平台120的下方,从而提高展台整体的美观性。
为实现底座110与转动平台之间的转动连接,底座110与转动平台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底座110和旋转平台120中,一者设置伸出轴,另一者设置轴孔,伸出轴插设于轴孔内,并通过轴承113连接伸出轴和轴孔,如此,即可实现底座110与转动平台之间的转动连接;底座110与转动平台之间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是:底座110和旋转平台120中,一者设置环形凸起,另一者设置与环形凸起相对应的环形凹槽,环形凸起可转动的安装于环形凹槽内,如此,也可以实现底座110与转动平台之间的转动连接。此外,底座110与转动平台还可以采用其他常见的转动连接方式连接,对此,不作限制。
为实现对上述支撑轮150的安装,可以在旋转平台120的底部设置用于安装支撑轮150的安装架,例如,请参见图3,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安装架呈中空的长方体状,且安装架的下端设有开口,从而形成安装位,支撑轮150可以通过转轴安装于安装架的安装位处。具体地,通过设置至少一个支撑轮150,与前述的转动结构共同对旋转平台进行支撑,从而可以确保旋转平台120被至少两个支撑位支撑,有利于避免旋转平台120发生倾斜的状态,同时,由于支撑轮150可以相对于底座110滚动,可以有效的减小支撑轮150与底座110之间的摩擦,进而确保旋转平台120可以平稳的转动。此外,还可以采用其他滚动件取代上述支撑轮150,例如,可以在底座110与旋转平台120之间设置用于支撑旋转平台120的滚珠,并在旋转平台120的下端面设置用于安装滚珠的安装孔,滚珠安装于旋转平台120的安装孔内时,滚珠的下端与底座110相抵,如此,也可以实现上述支撑轮150的相应技术效果。
上述支撑轮15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且多个支撑轮150可以沿呈环形布置,优选地,多个支撑轮150可以以旋转平台120的转动轴为轴,呈环形阵列的形式布置于旋转平台120的底部,如此,可以确保旋转平台120各个位置所受到的支撑力相对均匀,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旋转平台120转动过程中的平稳性。
此外,上述传动机构130可以为齿轮传动机构、链传动机构、带传动机构以及销齿传动机构等常见的传动机构。上述驱动机构140可以为电机,例如,伺服电机。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旋转平台120及驱动机构140分别安装于底座110上,并使旋转平台120与底座110可转动连接,可以避免对安装平台造成破坏,同时,在底座110与旋转平台120之间设置用于支撑旋转平台120的至少一个支撑轮150,如此,驱动机构140可以驱动旋转平台120相对于底座110平稳的转动,从而实现驱动机构140驱动旋转平台120相对于底座110平稳的转动,无需通过与安装平台之间的连接即可保证稳定性,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对安装平台进行破坏才能实现对旋转平台120进行安装的技术问题,进而达到了降低旋转台的安装成本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驱动机构140包括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连接的转动轴,驱动电机与底座110连接,转动轴的周向设置有驱动齿;传动机构130包括沿旋转平台120的周向设置于旋转平台120的从动齿131,驱动齿与从动齿131相啮合。
其中,可以在转动轴上固定连接一驱动齿轮,以形成上述驱动齿;可以在旋转平台120的外周套设以齿圈作为上述传动机构130,并将齿圈与旋转平台120的侧壁固定连接,从而形成上述从动齿131,其中,可以在旋转平台120的外周设置呈环形的凹槽或凸起,并将齿圈固定安装于呈环形的凹槽或凸起位置,此时,上述驱动机构140安装于旋转平台120的侧部,驱动机构140带动驱动齿转动的同时,驱动齿将转动运动传递至从动齿131,进而带动旋转平台120相对于底座110转动。此外,上述齿圈还可以与上述旋转平台120的底面固定连接,此时,齿圈可以设置内齿或外齿,当齿圈设有外齿时,上述驱动机构140可以安装于上述旋转平台120的侧部;当齿圈设有内齿时,上述驱动机构140可以安装于上述旋转平台120的下方。
可选地,驱动机构140还包括变速箱,变速箱与底座110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变速箱的输入轴传动连接,变速箱的输出轴与转动轴传动连接,或者,变速箱的输出轴为转动轴。
其中,请参见图2,在底座110的尺寸小于旋转平台120的情况下,底座110还可以设置有延伸至旋转平台120外侧的安装板180,驱动机构140设置于安装板180上,以实现驱动机构140与底座110的连接。此外,上述变速箱可以为减速箱或加速箱,通过在驱动电机与上述转动轴之间增设变速箱,以实现对转动轴的转速的调节,进而实现对旋转平台120的转速的调节。如此,当旋转台作为展台使用时,可以调节展品在转台上的旋转速度,进而提高展出的效果。
可选地,底座110包括承重架111和设置于承重架111上的环形导轨112,支撑轮150与导轨112相接触;驱动机构140驱动旋转平台120相对底座110转动时,支撑轮150沿导轨112运动。
其中,上述承重架111可以包括至少两个交叉设置的钢条,例如,请参见图1,承重架111包括两根十字交叉的钢条,钢条的下表面的端部可以设置垫板,以实现对旋转台的有效支撑。上述承重架111与导轨112之间可以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连接,从而方便底座110的搬运与安装,为实现承重架111与环形导轨11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以在上述承重架111上设置于上述导轨112相对应的凹槽,并将上述导轨112嵌设于承重架111的凹槽内,同理,可以在导轨112的下表面设置于上述承载架相对应的凹槽,并将承重架111的上端嵌设于导轨112的凹槽内,优选地,上述承重架111和导轨112可以采用钢制材料,从而保证对旋转平台120支撑的稳定性。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底座110设置为包括承重架111和导轨,相对于采用实体底座110而言,可以极大的减少钢材的用量,同时方便旋转台的搬运及安装,进而提高了旋转台的安装效率,且可以降低旋转台的生产成本。
可选地,旋转平台120包括承载平台122和骨架121,承载平台122设置于骨架121上方,支撑轮150设置于骨架121的底部。承载平台122设置有贯通承载平台122的至少一个第一观察孔123,支撑轮150位于第一观察孔123的观察范围内。
其中,上述承载平台122和骨架121之间可以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实现可拆卸连接,以方便旋转平台120的拆装、及检修。通过在旋转平台120上设置承载平台122,以便将旋转台用作展台时,将展品放置于承载平台122上,并通过在旋转平台120内设置骨架121,从而保证旋转平台120结构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一观察孔123,从而方便检修人员通过第一观察孔123查看旋转台内部零部件是否存在脱落的问题,其中,第一观察孔123并不限于仅用于观察支撑轮150,还可以用于观察旋转台的内部的其他结构是否安装正常,从而方便对旋转台的检修。此外,上述第一观察孔123处可以设置一活动连接的盖板,从而方便在无需检修时,关系上述第一观察孔123,可选地,也可以在上述第一观察孔123的位置设置一透明盖板,从而形成视窗。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第一观察孔123可以设置多个,多个第一观察孔123可以沿承载平台122周向开设于承载平台122上,同时,还可以将第一观察孔123设置为靠近承载平台122的边缘设置,如此,即可方便对旋转台内部各个位置的检修。
可选地,承载平台12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板体1222、至少一个第二板体1221以及第三板体1223,第一板体1222和第二板体1221分别呈扇环形,第二板体1221上设有第一观察孔123,第三板体1223呈圆形,至少一个第一板体1222和至少一个第二板体1221依次首尾相接形成一环形板体,第三板体1223与环形板体的内孔连接,并形成承载平台122。
其中,上述第一板体1222、第二板体1221以及第三板体1223均可采用钢板,请参见图2,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置12个第一板体1222、3个第二板体1221依次拼接形成环形板体,并将一第三板体1223设置于环形板体的中部,以形成一封闭的板状结构;可选地,上述第一板体1222、第二板体1221和第三板体1223之间可以通过连接件连接,可以将上述所有第一板体1222、第二板体1221和第三板体1223分别与上述骨架121连接,如通过螺钉分别将第一板体1222、第二板体1221和第三板体1223固定于骨架121上,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承载平台122设置为拼接结构,从而方便承载平台122的运输。
此外,也可以将上述骨架121设置为拼接结构,例如,钢骨架121可以包括至少两个钢架,至少两个钢架依次拼接形成钢骨架121,其中钢架可以为镂空的扇形结构,从而方便骨架121的运输。
可选地,旋转台还包括多个角度定位片和第一检测元件160,多个角度定位片设置于旋转平台120的底部,第一检测元件160设置于底座110上;
驱动机构140驱动旋转平台120相对底座110转动时,任意一个角度定位片均可随旋转平台120运动至第一检测元件160的检测部。
其中,旋转平台120包括承载平台122和骨架121,承载平台122设置于骨架121上方,支撑轮150设置于骨架121的底部。承载平台122设置有贯通承载平台122的至少一个第二观察孔,第一检测元件160位于第二观察孔的观察范围内。第二观察孔可以为上述第一观察孔123,也可以是处第一观察孔123之外的其他观察孔,其结构可以参见上述第一观察孔123的描述,通过设置第二观察孔,从而实现对第一检测元件160的检修。
上述角度定位片可以为设置于旋转平台120的底部并朝下设置的钢片上述第一检测元件160可以为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信号发送端和第一信号接收端,第一信号发送端和第一信号接收端形成上述第一检测元件160的检测部,也即,当驱动机构140驱动旋转平台120相对底座110转动时,任意一个角度定位片均可随旋转平台120运动至第一信号发送端和第一信号接收端之间。
具体地,当旋转台用作展台时,可以在第一检测元件160每检测到一个角度限位片时,控制旋转台停留一预设时间,如5秒,以方便参观者静态的观察展品的细节,当然,可以在第一检测元件160每检测到一个角度限位片时,控制位于展台周围的某一拍摄装置对展品进行拍照,如此,当展品旋转一周时,可以完成对展品各个角度的图像的采集。
可选地,旋转台还包括复位片和第二检测元件170,复位片设置于旋转平台120的底部,第二检测元件170设置于底座110上;
驱动机构140驱动旋转平台120相对底座110转动时,复位片可随旋转平台120运动至第二检测元件170的检测部。
其中,旋转平台120包括承载平台122和骨架121,承载平台122设置于骨架121上方,支撑轮150设置于骨架121的底部。承载平台122设置有贯通承载平台122的第三观察孔,第二检测元件170位于第三观察孔的观察范围内。第三观察孔可以为上述第一观察孔123,也可以是除第一观察孔123之外的其他观察孔,其结构可以参见上述第一观察孔123的描述,通过设置第三观察孔,从而实现对第二检测元件170的检修。
上述复位片可以为设置于旋转平台120的底部并朝下设置的钢片,上述第二检测元件170可以为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信号发送端和第二信号接收端,第二信号发送端和第二信号接收端形成上述第二检测元件170的检测部,也即,当驱动机构140驱动旋转平台120相对底座110转动时,复位片可随旋转平台120运动至第二信号发送端和第二信号接收端之间。上述第一检测元件160与第二检测元件170可以沿底座110的径向并排设置。
具体地,当旋转台用作展示车辆的展台时,在旋转台启动之前,复位片可以位于第一检测元件160与第二检测元件170之间,此时,旋转台处于复位状态,然后将车辆从某一角度开上旋转台,进行展示,当展出完毕后,旋转台又通过复位片复位,从而保证车辆在展出后的位置与开上旋转台时的位置相同,进而方便车辆安装原来的路径从展台上驶出展厅,如此,可以避免当展厅相对较小,且只有一个进出口时,车辆顺利从展厅驶出,其中,旋转台还可以包括一斜板,斜板的一端与旋转平台120的上端可转动连接,斜板的另一端可以下放至安装平面(例如地面),如此,可以方便车辆沿斜板开上旋转平台120。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旋转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平台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轮,所述至少一个支撑轮与所述底座相接触;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沿所述旋转平台的周向设置于所述旋转平台;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底座连接,且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旋转平台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时,所述至少一个支撑轮沿所述底座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转动轴,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周向设置有驱动齿;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沿所述旋转平台的周向设置于所述旋转平台的从动齿,所述驱动齿与所述从动齿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变速箱,所述变速箱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变速箱的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轴传动连接,或者,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为所述转动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承重架和设置于所述承重架上的环形导轨,所述支撑轮与所述导轨相接触;
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旋转平台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时,所述支撑轮沿所述导轨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架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导轨的凹槽,所述导轨嵌于所述承重架的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平台包括承载平台和骨架,所述承载平台设置于所述骨架上方,所述支撑轮设置于所述骨架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平台设置有贯通所述承载平台的至少一个第一观察孔,至少一个所述支撑轮位于所述第一观察孔的观察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平台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板体、至少一个第二板体以及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分别呈扇环形,所述第二板体上开设有所述第一观察孔,所述第三板体呈圆形,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板体和至少一个第二板体依次首尾相接形成一环形板体,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环形板体的内孔连接形成所述承载平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台还包括多个角度定位片和第一检测元件,所述多个角度定位片设置于所述旋转平台的底部,所述第一检测元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旋转平台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时,任意一个所述角度定位片均可随旋转平台运动至所述第一检测元件的检测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台还包括复位片和第二检测元件,所述复位片设置于所述旋转平台的底部,所述第二检测元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旋转平台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时,所述复位片可随旋转平台运动至所述第二检测元件的检测部。
CN201922333496.5U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旋转台 Active CN211197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33496.5U CN211197604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旋转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33496.5U CN211197604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旋转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97604U true CN211197604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80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33496.5U Active CN211197604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旋转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976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7840A (zh) * 2020-09-28 2021-01-12 镇江瑞昊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悬臂式机械手臂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7840A (zh) * 2020-09-28 2021-01-12 镇江瑞昊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悬臂式机械手臂
CN112207840B (zh) * 2020-09-28 2021-11-05 镇江瑞昊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悬臂式机械手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013751A1 (en) Solar facility with a plurality of in-line tracker support systems
US20110053471A1 (en) Apparatus for stress shot peening of coil spring
CN211197604U (zh) 一种旋转台
CN108506680B (zh) 一种回转机构及宏观检查装置
CN112747641A (zh) 一种弹类外观检测装置
CN107176558A (zh) 举升装置、旋转装置、举升旋转系统和智能仓储机器人
WO2008150193A1 (fr) Dispositif de publicité et de présentation (et variantes) et procédé de présentation de matériaux publicitaires
WO2008064572A1 (en) Rotary display device
WO1992008868A1 (en) Revolving door
CN107555092A (zh) 一种pcb电路板全自动进板光学图像检测装置
KR101005056B1 (ko) 회전식 현수막 게시장치
KR101757595B1 (ko) 차량용 저상 컨베이어장치
KR200374775Y1 (ko) 특성화된 지지 프레임을 갖는 자석 연동식 마그네트컨베이어 장치
JP2007084246A (ja) ローラコンベヤ
CN211168796U (zh) 滚轮传送模组以及滚轮传送装置
CN210794542U (zh) 滚轮传送模组以及滚轮传送装置
CN109396050B (zh) 分拣装置
CN113859934A (zh) 翻面装置
US20070107282A1 (en) Advertising device
CN218886186U (zh) 环形毫米波安检装置
EP0156142A1 (en) Display panel for changeable advertisements or information, and display unit employing such a panel
KR101004149B1 (ko) 기둥 부착형 회전 동영상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13325097U (zh) 一种转盘输送机
JPH08103353A (ja) 屋外車両展示装置
CN210667644U (zh) 旋转式图文信息显示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