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93295U - 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93295U
CN211193295U CN201922054573.3U CN201922054573U CN211193295U CN 211193295 U CN211193295 U CN 211193295U CN 201922054573 U CN201922054573 U CN 201922054573U CN 211193295 U CN211193295 U CN 2111932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ishing
deflection
guide
pressing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5457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旦
王�华
郭平
余高翔
张东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CRRC Times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CSR Time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CSR Time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CSR Time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5457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932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932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932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横移机构一端与导套安装板上的气缸安装座连接,另一端安装于车架的纵梁。两个打磨单元架彼此相对设置并固定于导套安装板下部,打磨电机设置于两个打磨单元架之间。导柱下连接座固定于打磨电机下部,导柱上连接座固定于打磨电机上部。导柱上、下连接座之间设置有下压导柱,下压导柱上套设有下压导套。打磨单元架通过偏转销轴与下压导套连接,打磨单元架中设置有偏转机构,偏转机构一端与打磨单元架固定,另一端通过连接块带动偏转销轴。下压机构一端固定于导柱上连接座或导柱下连接座,另一端与下压导套连接。本实用新型能解决现有打磨单元结构设计不合理,动作精确性不足,打磨包络角度受限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钢轨打磨列车的模块化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打磨小车是打磨作业的执行机构,同时也是钢轨打磨列车的关键组成部件及核心作业结构,在打磨列车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同时,打磨列车所要求的打磨动作、质量、效率和打磨工艺的先进性等最终都要由打磨小车来体现。而打磨小车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打磨单元,打磨单元直接作用在钢轨上实现打磨作业,所以打磨单元的结构设计、合理性和动作的精确性就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国内使用的钢轨打磨车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的打磨单元。
第一种为PGM-48型打磨车打磨单元。这种结构形式的打磨单元,每台打磨小车具有四个打磨单元,每个单元布置两台打磨电机,每台电机安装于两个导柱、导套之间,通过下压油缸带动电机上下运动从而实现打磨作业。此外,偏转轴与轴承安装配合,两台电机组成的打磨单元由一个偏转油缸带动打磨单元架从而实现整体偏转。其缺陷主要有:
(1)仅有下压和偏转机构,无横移机构,不能进行道岔线路的打磨;
(2)两个打磨电机安装于同一单元架上,整体打磨包络角度受限,需要多次打磨才能形成轨面的全覆盖;
(3)每台打磨电机安装于两个导柱、导套之间,电机受力不均衡,打磨单元整体结构刚性相对较弱;
(4)打磨单元由一个偏转油缸带动,容易导致打磨单元左右两侧受力的不均衡。
第二种为采用平行四边形机构气动下压结构设计的打磨车打磨单元。这种形式的打磨单元采用非导柱式下压结构,打磨单元由两台打磨电机,两组偏转油缸,以及横梁框架等结构组成。在现有技术中,CN102758390B、CN203729166U、CN203729167U及CN203729169U四项专利均涉及到该种类型的打磨单元。其缺陷主要有:
(1)该种打磨单元结构复杂、笨重;
(2)框架结构复杂,电机的维修保养非常困难;
(3)打磨电机为带风扇电机,在恶劣的打磨作业环境下,打磨电机很容易进入灰尘铁屑而损坏;
(4)打磨单元无横移机构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以解决现有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结构设计不合理,动作的精确性不足,以及打磨包络角度受限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了一种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的技术实现方案,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安装于打磨小车的车架上,并包括:导套安装板、导柱上连接座、打磨单元架、导柱下连接座、横移导柱、横移机构、下压机构及打磨电机。两个导柱安装座彼此相对设置并固定于打磨小车的车架上,所述横移导柱连接于所述车架的两根纵梁之间。所述横移导柱上套设有横移导套,横移导套同时固定于导套安装板上。所述横移机构的一端与导套安装板上的气缸安装座连接,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纵梁上。两个内部中空的打磨单元架彼此相对设置并固定于导套安装板的下部,所述打磨电机设置于两个打磨单元架之间。所述导柱下连接座固定于打磨电机的下部,所述导柱上连接座固定于打磨电机的上部。所述导柱上连接座与导柱下连接座之间设置有下压导柱,所述下压导柱上套设有下压导套。所述打磨单元架通过偏转销轴与下压导套连接,所述打磨单元架中设置有偏转机构,所述偏转机构的一端与打磨单元架固定,另一端通过连接块带动偏转销轴。所述下压机构的一端固定于导柱上连接座或导柱下连接座,另一端与下压导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还包括砂轮连接盘、打磨砂轮,所述砂轮连接盘与打磨电机的转轴相连,所述打磨砂轮固定于砂轮连接盘上。
进一步的,两个横移导柱彼此平行并对称地连接于两个导柱安装座之间,所述横移机构设置于两个横移导柱之间。通过所述横移机构的运动能直接带动导套安装板,进而带动所述横移导套在横移导柱上移动,最终通过所述打磨单元架带动打磨电机运动,实现对钢轨表面不同位置的打磨。
进一步的,所述打磨单元架包括两个彼此平行并相对设置的单元板,所述单元板上设置有螺栓轴套,两块单元板通过螺栓紧固在所述螺栓轴套中实现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两个偏转机构分别设置于两个打磨单元架中,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偏转机构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偏转销轴固定连接。所述偏转机构通过连接块带动偏转销轴,进而通过下压导套带动打磨电机运动,从而实现对打磨电机的偏转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打磨电机的外周沿中心对称地设置有四根下压导柱,两个下压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打磨电机的相对两侧并位于两根下压导柱之间。所述下压机构的下端固定于下压导套,下压机构的上端与导柱上连接座连接。通过所述下压机构的上下运动带动所述下压导柱在下压导套中运动,从而实现打磨电机的上下移动,以完成对钢轨表面的打磨和非打磨状态的提升。
进一步的,在所述打磨电机沿打磨单元架横移的一侧设置有两根下压导柱,下压机构设置于所述两根下压导柱之间。所述打磨电机沿打磨单元架横移的另一侧设置有背部连接板,所述背部连接板与打磨电机、导柱上连接座及导柱下连接座分别连接。所述下压机构的下端固定于下压导套,下压机构的上端与导柱上连接座连接。通过所述下压机构的上下运动带动所述下压导柱在下压导套中运动,从而实现打磨电机的上下移动,以完成对钢轨表面的打磨和非打磨状态的提升。
进一步的,所述打磨单元架上开设有轴孔,偏转轴固定座固定在所述轴孔中,所述偏转销轴铰接于偏转轴固定座中。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偏转销轴的轴身固定连接,所述偏转销轴的轴颈与所述下压导套的导套连接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偏转销轴的轴颈采用方形销头结构并过盈压装于与所述导套连接板的方形孔中。所述偏转销轴的轴身为圆柱体结构,其与所述连接块固定的部分采用扁方结构,所述偏转销轴的轴尾采用直径相对于所述轴身较小的同心圆柱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偏转机构采用偏转油缸,所述横移机构采用横移气缸,所述下压机构采用下压油缸。
进一步的,所述打磨电机采用铝制外壳无风扇电机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偏转机构采用带位移传感器机构的偏转油缸。
进一步的,所述导柱下连接座上开设有锁定孔,通过将电机锁定销紧固在锁定孔中实现所述导柱下连接座与下压导套的固定连接,以实现当所述打磨电机提升并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对打磨电机的位置进行锁定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导柱上连接座与打磨电机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打磨电机的运转进行减振降噪的减振件。
进一步的,在位于所述下压导套上、下两侧的下压导柱上套设有防尘套。
通过实施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包括横移机构、下压机构及偏转机构,结构设计合理,动作精确性高,整体打磨包络角度不受限制,能够形成轨面的全覆盖;
(2)本实用新型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采用四平行导柱、双下压油缸机构,相较于原有的双导柱、单油缸机构,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打磨单元和电机振动过大,两点受力不均衡,结构刚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3)本实用新型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偏转机构采用双偏转油缸带位移传感器结构,角度偏转更平稳,响应速度更快,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单偏转轴油缸失效的风险;
(4)本实用新型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采用偏转销轴方孔过盈压装设计,能够有效避免传统轴承安装方式间隙问题所导致的电机振动,能够较大地提升打磨质量;
(5)本实用新型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采用横移气缸设计,相较于横移油缸方式,具有更好的柔性和更强的防掉轨能力,能够稳定车辆走行,在实现打磨角度大范围覆盖的同时能够有效提升钢轨打磨质量;
(6)本实用新型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打磨电机采用铝制外壳无风扇设计,能够实现打磨单元的轻量化设计,同时能够有效避免铁屑灰尘对电机的影响,提升了电机使用寿命;
(7)本实用新型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采用开放式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提升打磨单元和打磨电机的维护保养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一种具体实施例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一种具体实施例在第三种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去除打磨单元架一侧单元板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另一种具体实施例在背面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偏转销轴连接部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偏转销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套安装板,2-导柱上连接座,3-偏转机构,4-打磨单元架,5-导柱下连接座,6-砂轮连接盘,7-偏转销轴,71-轴颈,72-轴身,73-轴尾,8-打磨砂轮,9-横移导柱,10-横移导套,11-横移机构,12-导柱安装座,13-下压导套,14-下压机构,15-下压导柱,16-打磨电机,17-连接块,18-螺栓轴套,19-偏转轴固定座,20-气缸安装座,21-螺栓,22-防尘套,23-背部连接板,24-减振件,25-单元板,26-轴孔,27-锁定孔,28-电机锁定销,29-导套连接板,30-车架,40-纵梁,100-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至附图10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至附图10所示,一种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100的实施例,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100安装于打磨小车的车架30上,并具体包括:导套安装板1、导柱上连接座2、偏转机构3、打磨单元架4、导柱下连接座5、偏转销轴7、横移导柱9、横移导套10、横移机构11、导柱安装座12、下压导套13、下压机构14、下压导柱15、打磨电机16及连接块17。两个导柱安装座12分别彼此相对设置并固定于车架30的两根纵梁40上,横移导柱9连接于两个导柱安装座12之间。横移导柱9也可以直接安装于两根纵梁40之间。横移导柱9上套设有横移导套10,横移导套10同时固定于导套安装板1上。横移机构11的一端与导套安装板1上的气缸安装座20连接,另一端安装于导柱安装座12上。两个内部中空的打磨单元架4彼此相对设置并固定于导套安装板1的下部,打磨电机16设置于两个打磨单元架4之间。导柱下连接座5固定于打磨电机16的下部(打磨电机16的下端面有螺栓孔位与导柱下连接座5连接),导柱上连接座2固定于打磨电机16的上部。导柱上连接座2与导柱下连接座5之间设置有下压导柱15,下压导柱15上套设有下压导套13。打磨单元架4通过偏转销轴7与下压导套13连接,打磨单元架4中设置有偏转机构3,偏转机构3的一端与打磨单元架4固定,另一端通过连接块17带动偏转销轴7。下压机构14的一端固定于导柱上连接座2(下压机构14的一端也可以固定于导柱下连接座5,此时需要注意下压机构14倒装导致灰尘和铁屑积存污染的问题),另一端与下压导套13连接(打磨电机16、导柱上连接座2、导柱下连接座5及下压导柱15连接为一个整体,所以下压机构14的上下运动直接带动下压导柱15在下压导套13中运动,从而实现作为一个整体的打磨电机16、导柱上连接座2及导柱下连接座5的上下运动)。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100还包括砂轮连接盘6和打磨砂轮8,砂轮连接盘6与打磨电机16的转轴相连,打磨砂轮8固定于砂轮连接盘6上。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描述的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100具备横移、下压和偏转机构,能进行钢轨正线和道岔等线路的打磨。
如附图4所示,两个横移导柱9进一步彼此平行并对称地连接于两个导柱安装座12之间,横移机构11设置于两个横移导柱9之间。通过横移机构11的运动能直接带动导套安装板1,进而带动横移导套10在横移导柱9上沿如附图1所示的L方向移动,最终通过打磨单元架4带动打磨电机16运动,实现对钢轨表面不同位置的打磨。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的具体实施例,横移机构11采用横移气缸。相较于横移油缸形式,横移气缸的结构设计柔性更强,具有更强的防掉轨能力,能稳定车辆走行,在实现打磨角度的大范围覆盖的同时,能够有效提升钢轨打磨质量。
如附图6所示,打磨单元架4进一步包括两个彼此平行并相对设置的单元板25,单元板25上设置有螺栓轴套18,两块单元板25通过螺栓21紧固在螺栓轴套18中实现连接固定。此种方式连接稳固无变形且避免了打磨单元架焊接工装的设计。两个偏转机构3分别设置于两个打磨单元架4中,连接块17的一端与偏转机构3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偏转销轴7固定连接。偏转机构3通过连接块17带动偏转销轴7,进而通过下压导套13带动打磨电机16沿如附图1所示的W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对打磨电机16的偏转控制。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偏转机构3进一步采用带位移传感器机构的偏转油缸,角度偏转更平稳,响应速度更快,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单偏转轴油缸失效的风险。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偏转油缸也可以采用一个,一个偏转油缸带动时无需考虑两个偏转油缸同步性的问题,但两个偏转油缸带动时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100的偏转受力更加均衡。
在本实施例中,打磨电机16的外周沿中心进一步对称地设置有四根下压导柱15,两个下压机构14分别设置于打磨电机16的相对两侧并位于两根下压导柱15之间。下压机构14的下端固定于下压导套13,下压机构14的上端与导柱上连接座2连接。通过下压机构14的上下运动带动下压导柱15在下压导套13中沿如附图1所示的H方向运动,从而实现打磨电机16的上下移动,以完成对钢轨表面的打磨和非打磨状态的提升。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下压机构14进一步采用下压油缸。本实施例采用四平行导柱、双下压油缸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解决传统钢轨打磨装置和打磨电机振动过大,结构刚性较低的技术问题,能较好地提升打磨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与前述四平行导柱、双下压油缸结构设计不同的是,将位于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100背面的两根下压导柱15更换成了连接板结构(即背部连接板23),可以作为安装电机接线盒的位置。打磨电机16与背部连接板23、导柱上连接座2,以及导柱下连接座5通过螺栓连接,而只在正面采用两根下压导柱15,两根下压导柱15之间设置一个下压油缸,这样能够在背面留出安装电机接线盒的位置。如附图7所示,在打磨电机16沿打磨单元架4横移的一侧进一步设置有两根下压导柱15,下压机构14设置于两根下压导柱15之间。打磨电机16沿打磨单元架4横移的另一侧设置有背部连接板23,背部连接板23与打磨电机16、导柱上连接座2及导柱下连接座5分别连接。打磨电机16的上端面有螺栓孔位与导柱上连接座2连接,打磨电机16的下端面有螺栓孔位与导柱下连接座5连接。通过将下压油缸14的下安装座固定在导套安装板上,实现下压机构14的下端与下压导套13的固定连接。下压机构14的上端与导柱上连接座2连接。导柱上连接座2、导柱下连接座5、下压导柱15、背部连接板23,以及打磨电机13固连在一起,通过下压机构14的上下运动带动下压导柱15在下压导套13中沿如附图1所示的H方向运动,从而实现打磨电机16的上下移动,以完成对钢轨表面的打磨和非打磨状态的提升。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下压机构14进一步采用下压油缸。
如附图8所示,打磨单元架4上开设有轴孔26,偏转轴固定座19固定在轴孔26中,偏转销轴7铰接于偏转轴固定座19中。连接块17的一端与偏转销轴7的轴身72固定连接,偏转销轴7的轴颈71与下压导套13的导套连接板29固定连接。如附图9所示,偏转销轴7的轴颈71采用方形销头结构并过盈压装于与导柱下连接座5的(方形)安装孔中(还可以采用其它形状的销头结构以起到限制销头在安装孔中转动的作用)。偏转销轴7的轴身72为圆柱体结构,其与连接块17固定的部分采用扁方结构(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以限制偏转销轴7在与连接块17固定的孔中转动),偏转销轴7的轴尾73采用直径相对于轴身72较小的同心圆柱体结构。偏转销轴7的固定方式可以采用螺母加垫片、铆钉、销等连接方式。传统的钢轨打磨装置,偏转轴基本是采用轴承来进行连接和偏转,但是轴承和偏转轴之间的连接总是存在至少两个丝以上的间隙,而这个间隙会在打磨时放大振动效果影响打磨质量。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描述的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不采用偏转轴承,而是采用偏转销轴7带方形销头设计,导套连接板29也带有方形孔,通过将带方形销头的偏转销轴7小过盈压装进入导套连接板29的方形孔,避免了连接间隙,从而进一步控制了打磨时结构安装间隙所引入的振动问题,有效避免了振动带来的打磨质量影响。
传统的钢轨打磨装置,打磨电机带风扇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加速电机冷却,但是由于带风扇很容易吸附进大量打磨灰尘铁屑从而导致打磨电机失效。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打磨电机16采用铝制外壳无风扇电机结构,有效实现了钢轨打磨装置的轻量化设计,打磨电机的自身结构设计使其自冷却效果更佳,同时有效避免了铁屑、灰尘对打磨电机的影响,大幅提升了打磨电机的使用寿命。
如附图1所示,导柱下连接座5上开设有锁定孔27,通过将电机锁定销28紧固在锁定孔27中实现导柱下连接座5与下压导套13的固定连接,以实现当打磨电机16提升并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对打磨电机16的位置进行锁定限位,能够在非工作状态下防止油缸失效,起到硬限位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导柱上连接座2与打磨电机16之间进一步设置有用于对打磨电机16的运转进行减振降噪的减振件24,减振件24固连在电机上,减振件24可以具体采用橡胶件。在位于下压导套13上、下两侧的下压导柱15上进一步套设有防尘套22。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描述的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100采用了开放式结构设计,当需要对打磨电机16进行维修保养更换时,只需将打磨电机16朝钢轨的外侧偏转一定角度,再拆除导柱上连接座2后,即可将打磨电机16进行拆卸维护,实现了快捷便利的打磨电机维护。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结构设计布置合理,工艺加工装配可靠的基础上,下压导柱15和下压导套13可以选择为二、三或四个,当选择四个时受力最为均衡(但需要解决运动同步性的问题),当选择二个时则能够方便安装电机接线盒(但需要解决受力均衡的问题)。横移气缸虽然也可采用横移油缸或者横移电缸替代,下压油缸和偏转油缸亦可采用气缸或者电缸进行替代,但是整体打磨作业效果会劣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具体实施例给出的优选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给出一种新型的钢轨打磨车打磨单元装置结构,同时兼具下压、偏转和横移机构设计,既能满足铁路正线打磨要求,又可进行道岔打磨;能够独立控制打磨电机的姿态,打磨角度范围大,设置灵活,能够形成轨面的全覆盖;平行导柱和下压油缸结构能够有效解决传统钢轨打磨装置刚性较低,稳定性较差等技术问题;偏转结构设计有效地控制了打磨时结构安装间隙所引入的振动问题,避免了振动对钢轨打磨质量的影响。
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描述的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的技术方案,能够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描述的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包括横移机构、下压机构及偏转机构,结构设计合理,动作精确性高,整体打磨包络角度不受限制,能够形成轨面的全覆盖;
(2)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描述的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采用四平行导柱、双下压油缸机构,相较于原有的双导柱、单油缸机构,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打磨单元和电机振动过大,两点受力不均衡,结构刚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3)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描述的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偏转机构采用双偏转油缸带位移传感器结构,角度偏转更平稳,响应速度更快,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单偏转轴油缸失效的风险;
(4)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描述的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采用偏转销轴方孔过盈压装设计,能够有效避免传统轴承安装方式间隙问题所导致的电机振动,能够较大地提升打磨质量;
(5)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描述的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采用横移气缸设计,相较于横移油缸方式,具有更好的柔性和更强的防掉轨能力,能够稳定车辆走行,在实现打磨角度大范围覆盖的同时能够有效提升钢轨打磨质量;
(6)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描述的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打磨电机采用铝制外壳无风扇设计,能够实现打磨单元的轻量化设计,同时能够有效避免铁屑灰尘对电机的影响,提升了电机使用寿命;
(7)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描述的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采用开放式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提升打磨单元和打磨电机的维护保养性能。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和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安装于打磨小车的车架(30)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套安装板(1)、导柱上连接座(2)、打磨单元架(4)、导柱下连接座(5)、横移导柱(9)、横移机构(11)、下压机构(14)及打磨电机(16);两个导柱安装座(12)彼此相对设置并固定于打磨小车的车架(30)上,所述横移导柱(9)连接于所述车架(30)的两根纵梁(40)之间;所述横移导柱(9)上套设有横移导套(10),横移导套(10)同时固定于导套安装板(1)上;所述横移机构(11)的一端与导套安装板(1)上的气缸安装座(20)连接,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纵梁(40)上;两个内部中空的打磨单元架(4)彼此相对设置并固定于导套安装板(1)的下部,所述打磨电机(16)设置于两个打磨单元架(4)之间;所述导柱下连接座(5)固定于打磨电机(16)的下部,所述导柱上连接座(2)固定于打磨电机(16)的上部;所述导柱上连接座(2)与导柱下连接座(5)之间设置有下压导柱(15),所述下压导柱(15)上套设有下压导套(13);所述打磨单元架(4)通过偏转销轴(7)与下压导套(13)连接,所述打磨单元架(4)中设置有偏转机构(3),所述偏转机构(3)的一端与打磨单元架(4)固定,另一端通过连接块(17)带动偏转销轴(7);所述下压机构(14)的一端固定于导柱上连接座(2)或导柱下连接座(5),另一端与下压导套(1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100)还包括砂轮连接盘(6)、打磨砂轮(8),所述砂轮连接盘(6)与打磨电机(16)的转轴相连,所述打磨砂轮(8)固定于砂轮连接盘(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横移导柱(9)彼此平行并对称地连接于两个导柱安装座(12)之间,所述横移机构(11)设置于两个横移导柱(9)之间;通过所述横移机构(11)的运动能直接带动导套安装板(1),进而带动所述横移导套(10)在横移导柱(9)上移动,最终通过所述打磨单元架(4)带动打磨电机(16)运动,实现对钢轨表面不同位置的打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单元架(4)包括两个彼此平行并相对设置的单元板(25),所述单元板(25)上设置有螺栓轴套(18),两块单元板(25)通过螺栓(21)紧固在所述螺栓轴套(18)中实现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偏转机构(3)分别设置于两个打磨单元架(4)中,所述连接块(17)的一端与偏转机构(3)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偏转销轴(7)固定连接;所述偏转机构(3)通过连接块(17)带动偏转销轴(7),进而通过下压导套(13)带动打磨电机(16)运动,从而实现对打磨电机(16)的偏转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电机(16)的外周沿中心对称地设置有四根下压导柱(15),两个下压机构(14)分别设置于所述打磨电机(16)的相对两侧并位于两根下压导柱(15)之间;所述下压机构(14)的下端固定于下压导套(13),下压机构(14)的上端与导柱上连接座(2)连接;通过所述下压机构(14)的上下运动带动所述下压导柱(15)在下压导套(13)中运动,从而实现打磨电机(16)的上下移动,以完成对钢轨表面的打磨和非打磨状态的提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打磨电机(16)沿打磨单元架(4)横移的一侧设置有两根下压导柱(15),下压机构(14)设置于所述两根下压导柱(15)之间;所述打磨电机(16)沿打磨单元架(4)横移的另一侧设置有背部连接板(23),所述背部连接板(23)与打磨电机(16)、导柱上连接座(2)及导柱下连接座(5)分别连接;所述下压机构(14)的下端固定于下压导套(13),下压机构(14)的上端与导柱上连接座(2)连接;通过所述下压机构(14)的上下运动带动所述下压导柱(15)在下压导套(13)中运动,从而实现打磨电机(16)的上下移动,以完成对钢轨表面的打磨和非打磨状态的提升。
8.根据权利要求1、2、4、6或7所述的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单元架(4)上开设有轴孔(26),偏转轴固定座(19)固定在所述轴孔(26)中,所述偏转销轴(7)铰接于偏转轴固定座(19)中;所述连接块(17)的一端与所述偏转销轴(7)的轴身(72)固定连接,所述偏转销轴(7)的轴颈(71)与所述下压导套(13)的导套连接板(29)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销轴(7)的轴颈(71)采用方形销头结构并过盈压装于与所述导套连接板(29)的方形孔中;所述偏转销轴(7)的轴身(72)为圆柱体结构,其与所述连接块(17)固定的部分采用扁方结构,所述偏转销轴(7)的轴尾(73)采用直径相对于所述轴身(72)较小的同心圆柱体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2、4、6、7或9所述的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机构(3)采用偏转油缸,所述横移机构(11)采用横移气缸,所述下压机构(14)采用下压油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电机(16)采用铝制外壳无风扇电机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2、4、6、7、9或11所述的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机构(3)采用带位移传感器机构的偏转油缸。
13.根据权利要求1、2、4、6、7、9或11所述的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下连接座(5)上开设有锁定孔(27),通过将电机锁定销(28)紧固在锁定孔(27)中实现所述导柱下连接座(5)与下压导套(13)的固定连接,以实现当所述打磨电机(16)提升并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对打磨电机(16)的位置进行锁定限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2、4、6、7、9或11所述的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上连接座(2)与打磨电机(16)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打磨电机(16)的运转进行减振降噪的减振件(24)。
15.根据权利要求1、2、4、6、7、9或11所述的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下压导套(13)上、下两侧的下压导柱(15)上套设有防尘套(22)。
CN201922054573.3U 2019-11-25 2019-11-25 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 Active CN2111932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54573.3U CN211193295U (zh) 2019-11-25 2019-11-25 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54573.3U CN211193295U (zh) 2019-11-25 2019-11-25 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93295U true CN211193295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87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54573.3U Active CN211193295U (zh) 2019-11-25 2019-11-25 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932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50340B (zh) 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CN209904753U (zh) 快装快卸式超薄型吊装轨道机器人及其行走装置
CN211340252U (zh) 钢轨打磨单元
CN209904755U (zh) 吊装轨道机器人及其快装快卸式承重导向机构
CN110804911B (zh) 一种钢轨打磨单元
CN201605102U (zh) 港口起重机钢板弹簧夹轨器
CN211193295U (zh) 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
CN113501025B (zh) 悬挂式永磁悬浮轨道交通系统
CN110900365B (zh) 一种模块化钢轨打磨装置
CN212197556U (zh) 弯轨堆垛机
CN201006704Y (zh) 单电机驱动转向架
CN203063954U (zh) 中低速磁浮车辆的走行设备
CN215925465U (zh) 钢轨打磨单元
CN112223970B (zh) 一种采用扭杆为弹性元件的副簧装置
CN111703459B (zh) 一种铁道货车车辆旁承及铁道货车转向架
CN114162166A (zh) 一种采用新型柔性构架和永磁直驱电机的内轴箱转向架
CN214831563U (zh) 钢轨打磨单元
CN112061154A (zh) 车辆转向架故障救援承载小车
CN203126870U (zh) 一种铁路货车及其转向架、连接座
CN111661101A (zh) 一种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钢轨打磨小车
CN212637034U (zh) 用于封闭清扫机的减震装置
CN210418908U (zh) 有轨电车吊具装置
CN220908044U (zh) 一种打磨单元及包括该单元的钢轨打磨设备
CN213998404U (zh) 一种汽车悬架焊接辅助机构
CN209795469U (zh) 空中客车的动力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