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91921U - 水冷离心铸管机 - Google Patents

水冷离心铸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91921U
CN211191921U CN201921382562.1U CN201921382562U CN211191921U CN 211191921 U CN211191921 U CN 211191921U CN 201921382562 U CN201921382562 U CN 201921382562U CN 211191921 U CN211191921 U CN 2111919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tube
descending
weigh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8256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砚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hunfeng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hunfeng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hunfeng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hunfeng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8256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919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919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919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ting Support Devices, Ladles, And Melt Control Thereb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冷离心铸管机,属于机械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浇注机、离心主机和拔管机,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降管机和接管称重装置,浇注机与离心主机配合,离心主机与拔管机配合,拔管机与降管机配合,降管机与接管称重装置配合;降管机包括降管机架、降管横梁、降管主动链轮、降管从动链轮、降管链条、降管配重架、降管托架、降管支架和降管减速机,降管横梁安装在降管机架的顶端,降管主动链轮与降管减速机连接,降管从动链轮安装在降管配重架上,降管链条的一端与降管支架连接,降管链条的另一端与降管横梁连接,降管主动链轮和降管从动链轮均与降管链条啮合,降管托架安装在降管支架上,降管支架安装在降管机架上。

Description

水冷离心铸管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冷离心铸管机,属于机械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球墨铸铁管广泛应用于地下水管,在生产中应用离心主机驱动管模旋转进行离心浇注,管件成型后的需要从使用拔管机将管件从管模中拨出,再通过降管机将管件移至称重工位对管件进行称重,现有技术中由于管件的长度较长,在管件转移过程中,管件的两端容易晃动,稳定性能差,管件容易掉落,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水冷离心铸管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水冷离心铸管机,包括浇注机、离心主机和拔管机,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降管机和接管称重装置,所述浇注机与离心主机配合,所述离心主机与拔管机配合,所述拔管机与降管机配合,所述降管机与接管称重装置配合;所述降管机包括降管机架、降管横梁、降管主动链轮、降管从动链轮、降管链条、降管配重架、降管托架、降管支架和降管减速机,所述降管横梁安装在降管机架的顶端,所述降管主动链轮与降管减速机连接,所述降管从动链轮安装在降管配重架上,所述降管链条的一端与降管支架连接,所述降管链条的另一端与降管横梁连接,所述降管主动链轮和降管从动链轮均与降管链条啮合,所述降管托架安装在降管支架上,所述降管支架安装在降管机架上。通过该降管机对拔管机拔出的管件进行转移,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
进一步地,所述降管机还包括降管滑轮和降管滑轨,所述降管滑轮安装在降管支架上,所述降管滑轨安装在降管机架上,所述降管滑轮与降管滑轨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接管称重装置包括主机架、称重机构、接管机构和拨管机构,所述称重机构、接管机构和拨管机构均安装在主机架上,所述称重机构包括称重模块和称重架,所述接管机构包括接管摆臂,所述拨管机构包括拨管臂,所述称重模块安装在主机架上,所述称重架安装在称重模块上,所述接管摆臂转动安装在主机架的一侧,所述拨管臂转动安装在主机架的另一侧。通过该接管称重装置在对管径为400mm以下较小管径的管件进行称重时,可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称重机构还包括称重座,所述称重座安装在称重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称重座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称重座的高度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接管机构还包括接管底座和接管油缸,所述接管底座安装在主机架上,所述接管摆臂安装在接管底座上,所述接管油缸的缸筒与主机架铰接,所述接管油缸的活塞杆与接管摆臂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接管机构还包括接管垫板,所述接管垫板安装在接管摆臂上。
进一步地,所述接管机构还包括接管挡臂,所述接管挡臂安装在接管摆臂上,所述接管垫板与接管挡臂之间存在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拨管机构还包括拨管底座和拨管油缸,所述拨管底座安装在主机架上,所述拨管臂安装在拨管底座上,所述拨管油缸的缸筒与主机架铰接,所述拨管油缸的活塞杆与拨管臂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接管机构与拨管机构错位设置;和/或;所述称重模块为高温MM S2称重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降管主动链轮和降管减速机均安装在降管横梁上。
进一步地,所述降管滑轨的数量为两根,所述降管滑轮位于两根降管滑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降管托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管件的V型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降管机架与降管横梁组成门字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降管链条绕过降管主动链轮和降管从动链轮。
进一步地,所述降管减速机与编码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降管主动链轮、降管从动链轮和降管链条的数量均为两组。
进一步地,所述两组中的降管主动链轮、降管从动链轮和降管链条分别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称重机构的两端各安装有一个接管机构和拨管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称重座设置有V型卡槽。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该降管机对拔管机拔出的管件进行转移,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转移过程是将拔出的管件放置在降管托架的V型凹槽中,避免转移过程中管件脱离,通过降管减速机控制降管主动链轮和降管从动链轮转动,使得降管配重架上升或下降,实现降管支架在降管机架上通过降管滑轮在降管滑轨上滑动,实现管件的升降,该降管机适用于对管径为400mm以下的管件转移。
2、通过该接管称重装置在对管径为400mm以下较小管径的管件进行称重时,可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能,具体是将管件滚落到接管垫板上,通过接管油缸拉动接管摆臂转动,使得管件落在称重座上通过称重模块进行称重,称重结束后,通过拨管油缸推动拨管臂转动,将管件架设在拨管臂上,拨管油缸继续推动拨管臂转动,将位于拨管臂上的管件滚落到下一工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冷离心铸管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翻包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翻包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体式小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B-B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间包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间包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孕育剂投加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孕育剂投加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槽总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成托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成驱动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成支撑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槽总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成驱动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主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主机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主机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主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托压轮定位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托压轮定位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托压轮定位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托压轮定位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口支撑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槽托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槽托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模升降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模升降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2是图31中的C-C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芯压紧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4是图33中的D-D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芯轴总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承口喷粉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承口支撑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铁水充满探测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铁水充满探测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拔管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拔管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4是图43中的J-J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拔管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6是图45中的K-K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7是图45中的L-L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拔管驱动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9是图48中的M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拔管驱动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拔管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2是图51中的N-N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降管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降管机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5是图54中的P-P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管称重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管称重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管称重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58所示,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若有引用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施例中的水冷离心铸管机,包括浇注机6、离心主机20、拔管机33、降管机35和接管称重装置38,浇注机6与离心主机20配合,离心主机20与拔管机33配合,拔管机33与降管机35配合,降管机35与接管称重装置38配合。
本实施例中的浇注机6,包括电动翻包装置1、分体式小车2、中间包装置3、孕育剂投加装置4和流槽总成5,电动翻包装置1包括电动翻包机架11、浇包底座12、浇包13和浇包驱动机构14,分体式小车2安装在电动翻包机架11上,浇包13转动安装在电动翻包机架11上,是通过浇包13转动安装在浇包底座12上,浇包底座12安装在电动翻包机架11上实现的,浇包13与浇包驱动机构14连接,流槽总成5安装在分体式小车2上、且流槽总成5与浇包13配合。中间包装置3和孕育剂投加装置4均与浇包13配合。
本实施例中的浇包13包括浇包本体131和浇包驱动座133,浇包本体131为扇形结构,浇包本体131的两侧各安装有一根浇包转轴132,两根浇包转轴132均安装在电动翻包机架11上,两根浇包转轴132同轴线设置,两根浇包转轴132均位于浇包本体131的上部,浇包本体131与浇包驱动机构14转动连接,浇包驱动座133安装在浇包本体131上,浇包本体131位于浇包底座12的中部,两根浇包转轴132均通过轴承安装在浇包底座12上,浇包本体131的两侧各安装有一个吊耳134。
本实施例中的浇包驱动机构14包括减速器141和连杆组件142,减速器141与连杆组件142连接,连杆组件142与浇包本体131转动连接,连杆组件142包括驱动臂143和摆动臂144,减速器141与驱动臂143的一端连接,驱动臂143的另一端与摆动臂144的一端转动连接,摆动臂144的另一端与浇包本体131转动连接。
该离心铸管机的电动翻包装置1中浇包本体131的两侧各安装有一根浇包转轴132,在浇包本体131的中间位置不设置浇包转轴132,使得浇包本体131的高度降低,进而使得浇包本体131的出料口位置与落槽之间的高度降低,在通过减速器141驱动连杆组件142,使得连杆组件142驱动浇包本体131沿着浇包转轴132转动,将铁水倾倒至落槽的过程中,铁水不会发生飞溅,避免浪费,提高了安全系数。
本实施例中的分体式小车2包括分体式小车本体21,升降台导向套24,升降台导向柱25,用于实现分体式小车本体21移动的车轮组件22,用于安装流槽总成5的升降台23,以及用于控制升降台23升降的升降机26,用于对升降台23进行定位、以减小升降机26受力的升降台定位装置27。
本实施例中的车轮组件22安装在分体式小车本体21的底部,分体式小车本体21的底部安装有分体式小车本体驱动座28,分体式小车本体驱动座28与小车驱动油缸连接,升降台23安装在分体式小车本体21上,升降机26安装在分体式小车本体21、且升降机26与升降台23连接,升降台导向套24安装在升降台23上,升降台导向柱25安装在分体式小车本体21上,升降台导向套24套装在升降台导向柱25上,升降台导向套24和升降台导向柱25均与升降台定位装置27配合。
本实施例中的车轮组件22包括平轮221、V型轮222、平轨钢丝刷223和V型轨钢丝刷224,,平轮221、V型轮222、平轨钢丝刷223和V型轨钢丝刷224均安装在分体式小车本体21的底部、且平轨钢丝刷223和V型轨钢丝刷224分别位于平轮221和V型轮222的侧面,平轮221和V型轮222分别安装在平钢轨和V型钢轨上。
本实施例中的升降台定位装置27包括升降台定位座271、升降台定位块272和升降台定位螺杆273,升降台定位座271安装在升降台导向套24上,升降台定位块272安装在升降台定位座271内,升降台定位螺杆273与升降台定位块272连接,升降台定位块272与升降台导向柱25接触。
本实施例中的升降台定位块27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升降台定位块272均与升降台导向柱25接触,两个升降台定位块272分别通过正螺纹和反螺纹与升降台定位螺杆273连接,升降台定位块272与升降台导向柱25接触的面为圆弧面。
该分体式小车2为两个小车相互独立设置的形式安装在机架上,在一个小车工作时另一个小车不会对其产生影响,提高其工作效率,另外根据管模的规格不同可通过升降机26对升降台23的高度进行调节,以使得流槽的高度可适合多种规格的管模,在对升降台23的高度调节完成后可通过升降台定位装置27将升降台导向套24和升降台导向柱25进行锁紧定位,避免因升降台23受力过重将升降机26压坏,以延长其使用寿命,锁紧定位时通过拧动升降台定位螺杆273控制升降台定位块272与升降台导向柱25接触,进而实现锁紧定位。
本实施例中的流槽总成5包括总成支撑机构54,总成托架55,总成托架滚轮56,用于盛接铁水的落槽51,用于将铁水输送至离心主机的流槽52,以及用于控制落槽51翻转、并将落槽51内残留的铁水倾倒的总成驱动机构53,总成驱动机构53与落槽51连接,落槽51与流槽52连接,总成托架55与总成驱动机构53连接,落槽51和流槽52均安装在总成托架55上,总成托架滚轮56套装在总成托架55上,总成托架滚轮56架设在总成支撑机构54,流槽52的端部安装有喷粉头57。
本实施例中的总成支撑机构54包括总成支撑底座541、总成支撑托轮544、总成支撑摆臂542和总成支撑螺杆组件543,总成支撑托轮544安装在总成支撑底座541上,总成托架滚轮56与总成支撑托轮544接触,总成支撑摆臂542的一端与总成支撑底座541转动连接,总成支撑摆臂542的另一端与总成支撑螺杆组件543的一端转动连接,总成支撑螺杆组件543的另一端与总成支撑底座541转动连接,总成支撑托轮544安装在总成支撑摆臂542上。
本实施例中的总成驱动机构53包括总成驱动液压马达531、总成驱动支撑座532、总成驱动轴承533和总成驱动主轴534,总成驱动主轴534安装在总成驱动支撑座532上,通常情况下总成驱动主轴534通过总成驱动轴承533安装在总成驱动支撑座532上。总成驱动液压马达531与总成驱动主轴534连接,总成驱动主轴534与落槽51连接。
该离心铸管机的流槽总成5适用于管径为400mm以下的管件加工时使用,可总成驱动机构53与落槽51直接连接,落槽51转动灵活,可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另外该流槽5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15°方便铁水注入到离心主机中。
本实施例中的总成驱动机构53包括总成驱动液压马达531、总成驱动支撑座532、总成驱动轴承533、总成驱动心轴535和总成驱动支撑套536,总成驱动液压马达531与总成驱动支撑套536通过总成驱动心轴535连接,总成驱动支撑套536安装在总成驱动支撑座532上,通常情况下总成驱动支撑套536通过总成驱动轴承533安装在总成驱动支撑座532上。总成驱动支撑套536与总成托架55连接。
该离心铸管机的流槽总成5适用于管径为400mm~800mm或800mm~1200mm之间的管件时使用,可将总成驱动机构53与总成托架55连接,再将落槽51和流槽52安装在总成托架55上,并将总成托架滚轮56架设在总成支撑托轮544上,落槽51转动是通过总成托架55转动实现的,以减少总成驱动液压马达531的受力,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在加工较大管径的管件时可通过总成支撑螺杆组件543对总成支撑托轮544的高度进行调节,以实现流槽52的高度调节,另外该流槽5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15°方便铁水注入到离心主机中。
本实施例中的总成支撑螺杆组件543包括总成支撑螺杆545、总成支撑滑套546、总成支撑支架547和总成支撑螺母548,总成支撑摆臂542的另一端与总成支撑支架547转动连接,总成支撑支架547套装在总成支撑滑套546上,总成支撑滑套546与总成支撑底座541转动连接,总成支撑螺杆545通过总成支撑螺母548安装在总成支撑支架547上,总成支撑螺杆545与总成支撑滑套546连接,总成支撑支架547与总成支撑滑套546滑动连接,总成支撑螺杆545与总成支撑滑套546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中间包装置3包括中间包35、中间包底座31、中间包称重模块32、中间包支撑座33、中间包翻转架34、中间包驱动油缸36和烤包器37,中间包称重模块32为高温MM S3称重模块,中间包称重模块32安装在中间包底座31上,中间包翻转架34与中间包称重模块32配合,中间包35转动安装在中间包翻转架34上,中间包翻转架34安装在中间包支撑座33上,中间包支撑座33与中间包称重模块32接触,中间包驱动油缸36的一端与中间包支撑座33转动连接,中间包驱动油缸36的另一端与中间包35转动连接,烤包器37与中间包35配合,烤包器37设置在中间包35的出口处。
本实施例中的中间包35包括中间包本体351、中间包转轴352和中间包出料嘴353,中间包本体351内部设置有中间包耐火砖354,中间包转轴352安装在中间包本体351的两侧,两个中间包转轴352均安装在中间包翻转架34上,通常情况下中间包转轴352通过轴承安装在中间包翻转架34上,中间包出料嘴353设置在中间包本体351上,中间包出料嘴353倾斜设置,中间包本体351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中间包吊耳355。
铁水在中间包本体351中通过中间包称重模块32进行称重,使得每次在中间包本体351的铁水的量恒定,称重完成后通过中间包驱动油缸36控制中间包本体351沿中间包转轴352转动,将中间包本体351中的铁水通过中间包出料嘴353倾倒至落槽中,实现自动对铁功能,减少铁水的浪费,保证加工管件的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可通过烤包器37对中间包本体351中的铁水进行烘烤。
本实施例中的孕育剂投加装置4包括孕育剂投加料斗41、孕育剂称重传感器42、孕育剂接料斗43、接料斗振动机构44、孕育剂接料槽45和接料槽调节机构46,孕育剂称重传感器42与孕育剂投加料斗41配合,孕育剂称重传感器42设置在孕育剂投加料斗41的出口处,孕育剂投加料斗41的进料口处安装有孕育剂投加盖板48,孕育剂投加料斗41的出料口位于孕育剂接料斗43的上方,孕育剂投加料斗41的出料口处设置有用于调节孕育剂投加料斗41的出料口与孕育剂接料斗43之间距离的调节套,孕育剂接料斗43与孕育剂接料槽45配合,孕育剂接料斗43安装在接料斗振动机构44上,孕育剂接料槽45安装在接料槽调节机构46上。
本实施例中的接料斗振动机构44包括接料斗振动架441、接料斗振动电机442和接料斗振动弹簧443,接料斗振动弹簧443安装在孕育剂投加平台47上,孕育剂接料斗43安装在接料斗振动架441上,接料斗振动架441与接料斗振动弹簧443连接,接料斗振动电机442安装在接料斗振动架441的底部。
本实施例中的接料槽调节机构46包括接料槽转动座461、接料槽调节座462、接料槽调节螺栓463和接料槽调节支架464,接料槽转动座461和接料槽调节座462均安装在孕育剂接料槽45的底部,接料槽转动座461与接料槽调节支架464转动连接,接料槽调节座462与接料槽调节螺栓463转动连接、且接料槽调节螺栓463安装在接料槽调节支架464上,接料槽调节支架464安装在孕育剂投加平台47上。
该离心铸管机的孕育剂投加装置4可通过孕育剂称重传感器42测出孕育剂注入铁水中的量,以改变金属的属性,加入孕育剂时通过孕育剂称重传感器42控制孕育剂落入到孕育剂接料斗43中,通过接料斗振动电机442的振动可使得孕育剂接料斗43中的孕育剂流到孕育剂接料槽45内,避免孕育剂在孕育剂接料斗43中堆积过多,将孕育剂接料斗43堵塞,当孕育剂流到孕育剂接料槽45内,可通过接料槽调节螺栓463对孕育剂接料槽45的出口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得孕育剂加入到铁水中。
本实施例中的离心主机20,包括离心主机本体201、托压轮定位装置8、插口支撑装置9、流槽托架10、管模升降装置11、动力装置12、上芯压紧装置13、上芯轴总成15、承口喷粉装置16、承口支撑装置17、铁水充满探测装置18和用于为管模冷却的水冷系统;托压轮定位装置8和管模升降装置11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托压轮定位装置8和管模升降装置11沿着管模的轴线方向排布。
本实施例中的插口支撑装置9和承口支撑装置17分别安装在离心主机本体201的插口端和承口端,托压轮定位装置8和管模升降装置11均安装在离心主机本体201内、且托压轮定位装置8与管模升降装置11配合,流槽托架10和上芯压紧装置13均安装在离心主机本体201上、且流槽托架10和上芯压紧装置13分别位于离心主机本体201的插口端和承口端,上芯轴总成15安装在上芯压紧装置13上,动力装置12安装在离心主机本体201上、且动力装置12与承口支撑装置17连接;承口喷粉装置16安装在离心主机本体201上、且承口喷粉装置16与管模的承口端连接;铁水充满探测装置18安装在离心主机本体201上、且铁水充满探测装置18与管模的承口端配合。
本实施例中的上芯压紧装置13包括上芯压紧支座131、上芯压紧油缸132、上芯压紧主轴133、上芯压紧轴套134、上芯压紧驱动臂135、上芯压紧摆动臂136、上芯压紧芯架137、上芯压紧接近开关138和上芯压紧接近支架139,上芯压紧主轴133安装在上芯压紧支座131上,上芯压紧轴套134套装在上芯压紧主轴133上,上芯压紧驱动臂135的一端和上芯压紧摆动臂136的一端均与上芯压紧轴套134连接,上芯压紧驱动臂135与上芯压紧摆动臂136存在夹角;上芯压紧芯架137与上芯压紧摆动臂136的另一端连接;上芯压紧油缸132的活塞杆与上芯压紧驱动臂135的另一端铰接,上芯压紧支座131安装在离心主机本体201上;上芯压紧油缸132的缸筒转动安装在上芯压紧支座131上。
本实施例中的上芯压紧接近开关138安装在上芯压紧支座131上,上芯压紧接近支架139安装在上芯压紧主轴133上,上芯压紧接近开关138与上芯压紧接近支架139配合;上芯压紧接近开关13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上芯压紧接近开关138分别安装在取芯工位和上芯工位;两个上芯压紧接近开关138到上芯压紧主轴133之间的距离相等;上芯压紧支座131上安装有上芯压紧防护罩1390;上芯压紧接近开关138位于上芯压紧防护罩1390内。
具体的说,该离心铸管机的上芯压紧装置是通过上芯压紧油缸132驱动上芯压紧驱动臂135沿着上芯压紧主轴133摆动,使得上芯压紧摆动臂136带动上芯压紧芯架137摆动,将上芯压紧芯架137摆动到取芯工位时可将砂芯放置在上芯压紧芯架137上,将上芯压紧芯架137摆动到上芯工位时可将上芯压紧芯架137上的上芯安装在管模的承口端,在上芯压紧芯架137摆动的过程中可根据上芯压紧接近开关138与上芯压紧接近支架139配合,来具体判断上芯压紧芯架137是在取芯工位或是上芯工位。
本实施例中的流槽托架10包括托架固定座101、托架摆臂装置102和托架本体装置103,托架摆臂装置102与托架固定座101连接,托架本体装置103安装在托架摆臂装置102上,托架本体装置103包括托架体1031、托架轴1032和托架辊1033,托架体1031安装在托架摆臂装置102上,托架轴1032安装在托架体1031上,托架辊1033安装托架轴1032上。
本实施例中的托架摆臂装置102包括托架摆臂油缸1021、托架摆臂轴1022、托架摆臂套1023、一号托架摆臂杆1024、二号托架摆臂杆1025、三号托架摆臂杆1026、托架摆臂外套1027、托架摆臂内杆1028和托架摆臂油缸铰接座1029,托架摆臂油缸1021与托架摆臂套1023铰接,托架摆臂套1023与一号托架摆臂杆1024连接,托架摆臂套1023转动套装在托架摆臂轴1022外,一号托架摆臂杆1024与托架摆臂外套1027连接,托架摆臂内杆1028转动安装在托架摆臂外套1027内,托架摆臂内杆1028与二号托架摆臂杆1025连接,二号托架摆臂杆1025与三号托架摆臂杆1026连接,三号托架摆臂杆1026与托架固定座101连接;托架摆臂油缸铰接座1029安装在离心主机本体201上,托架摆臂油缸铰接座1029与托架摆臂油缸1021铰接。
本实施例中的托架摆臂轴1022和托架固定座101均安装在离心主机本体201上;托架体1031呈拱形结构设置;托架辊1033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放置流槽的弧形环状凹槽;托架摆臂装置102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托架摆臂装置102上各安装有一个托架本体装置103;托架摆臂内杆1028与托架体1031通过法兰连接;托架辊1033通过轴承安装在托架轴1032上;托架固定座101位于离心主机本体201中部。
具体的说,该离心铸管机的流槽托架中的托架摆臂油缸1021伸缩控制托架摆臂套1023和一号托架摆臂杆1024均沿着托架摆臂轴1022转动,使得一号托架摆臂杆1024带动托架摆臂外套1027摆动,导致托架摆臂外套1027带动三号托架摆臂杆1026沿着与托架固定座101的铰接轴转动,通过上述四连杆机构,进而将托架体1031摆动至离心主机的插口端, 流槽的一端与落槽连接,流槽架设在托架辊1033,流槽的另一端插入到离心主机中的管模内,在流槽由管模的插口端向承口端移动的时候,托架辊1033沿着托架轴1032转动,以此减小流槽与托架辊1033之间的摩擦力。
本实施例中的托压轮定位装置8包括安装在离心主机本体201下部的托轮定位组件81,和安装在离心主机本体201上部的压轮定位组件82,托轮定位组件81与压轮定位组件82配合。
本实施例中的托轮定位组件81包括托轮定位导向套811、托轮定位调节杆812、托轮定位离合器813、托轮定位齿轮814、托轮定位减速机815、托轮架816和托轮本体817托轮定位导向套811安装在离心主机本体201上;托轮定位调节杆812安装在托轮定位导向套811上,托轮定位调节杆812与托轮定位离合器813连接,托轮定位离合器813与托轮定位齿轮814连接,托轮定位齿轮814与托轮定位减速机815连接;托轮本体817安装在托轮架816上,托轮架816安装在离心主机本体201内,托轮架816与托轮定位调节杆812接触。
本实施例中的压轮定位组件82包括压轮定位油缸821、压轮定位伸缩杆822、压轮定位调节座823、压轮定位调节螺栓824、压轮架825、压轮本体826和压轮摆臂827,压轮定位油缸821安装在离心主机本体201上,压轮定位伸缩杆822与压轮定位油缸821连接,压轮架825安装在离心主机本体201内,压轮定位伸缩杆822与压轮架825接触,压轮本体826安装在压轮架825上;压轮定位调节座823安装在离心主机本体201上,压轮定位调节螺栓824安装在压轮定位调节座823上,压轮摆臂827与压轮架825连接,压轮定位调节螺栓824与压轮摆臂827接触。
本实施例中的压轮定位油缸821安装在离心主机上,压轮定位伸缩杆822与压轮定位油缸821连接,压轮架825安装在离心主机内,压轮定位伸缩杆822与压轮架825接触,压轮本体826安装在压轮架825上,压轮定位调节座823安装在离心主机上,压轮定位调节螺栓824安装在压轮定位调节座823上,压轮摆臂827与压轮架825连接,压轮定位调节螺栓824与压轮摆臂827接触。
该离心铸管机的托压轮定位装置通过安装离合器实现托轮定位调节杆的伸缩进而实现对托轮本体的高度调节,取代了传统的人工顶丝调节方式,降低人力成本的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调节精度高。
本实施例中,或托压轮定位装置8包括安装在离心主机本体201下部的托轮定位组件81,和安装在离心主机本体201上部的压轮定位组件82,托轮定位组件81与压轮定位组件82配合。
本实施例中的托轮定位组件81包括托轮架816和托轮本体817,以及用于调节管模的高度、以使得不同管径的管模轴线相互重合的托轮等高块818;托轮等高块818安装在离心主机本体201内;托轮本体817安装在托轮架816上,托轮架816安装在托轮等高块818上。
本实施例中的压轮定位组件82包括压轮定位油缸821、压轮定位伸缩杆822、压轮定位调节座823、压轮定位调节螺栓824、压轮架825、压轮本体826和压轮摆臂827,压轮定位油缸821安装在离心主机本体201上,压轮定位伸缩杆822与压轮定位油缸821连接,压轮架825安装在离心主机本体201内,压轮定位伸缩杆822与压轮架825接触,压轮本体826安装在压轮架825上;压轮定位调节座823安装在离心主机本体201上,压轮定位调节螺栓824安装在压轮定位调节座823上,压轮摆臂827与压轮架825连接,压轮定位调节螺栓824与压轮摆臂827接触。
本实施例中的压轮定位油缸821安装在离心主机上,压轮定位伸缩杆822与压轮定位油缸821连接,压轮架825安装在离心主机内,压轮定位伸缩杆822与压轮架825接触,压轮本体826安装在压轮架825上,压轮定位调节座823安装在离心主机上,压轮定位调节螺栓824安装在压轮定位调节座823上,压轮摆臂827与压轮架825连接,压轮定位调节螺栓824与压轮摆臂827接触。
该离心铸管机的托压轮定位装置通过安装等高块实现托轮本体的高度调节,等高块高度固定,更换管模之前只需选择相应的等高块进行安装即可,降低人力成本的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调节精度高。
本实施例中的插口支撑装置9包括,门销94,轴座95,用于挡住管模插口端、以防止管模在转动过程中沿着管模的轴线方向移动的左防护门91和右防护门92,以及用于将左防护门91和右防护门92固定的防护门固定组件93。
本实施例中的左防护门91和右防护门92对称设置;左防护门91和右防护门92的下方设置有残铁槽96;残铁槽96的高度由中部向两端逐渐降低;残铁槽96是由多个钢板焊接而成的槽状结构;左防护门91和右防护门92上均设置有半圆形开口;半圆形开口的直径大于流槽的直径。
本实施例中的左防护门91和右防护门92均安装在离心主机本体201上,左防护门91和右防护门92均与防护门固定组件93配合;轴座95安装在离心主机本体201上,门销94安装在轴座95上;左防护门91和右防护门92上各安装有一个门销94。
本实施例中的防护门固定组件93包括左固定板931、右固定板932、蝶形螺母933和活节螺栓934,左固定板931和右固定板932分别固定在左防护门91和右防护门92上,活节螺栓934安装在右固定板932上,蝶形螺母933安装在活节螺栓934上,蝶形螺母933与左固定板931抵接。
具体的说,该离心铸管机的插口支撑装置中的左防护门91和右防护门92闭合时,通过防护门固定组件93将左防护门91和右防护门92固定,管模的插口端与左防护门91和右防护门92接触,流槽通过设置在左防护门91和右防护门92上的半圆形开口插入到管模内,向管模内注入铁水,在管模高速旋转时可通过左防护门91和右防护门92挡住管模沿着管模的轴线移动,残留的铁水可流入到残铁槽96,方便统一收集处理。
本实施例中的管模升降装置11包括管模升降外套111、管模升降转轴112、管模升降摆动臂113、管模升降托轮114、管模升降驱动臂115、管模升降油缸116、管模升降油缸座117和刻度板118,管模升降摆动臂113位于离心主机本体201内,管模升降摆动臂113位于离心主机本体201的中部;管模升降驱动臂115位于离心主机本体201外。
本实施例中的管模升降外套111安装在离心主机本体201上;管模升降外套111套装在管模升降转轴112上,管模升降摆动臂113和管模升降驱动臂115均与管模升降转轴112连接,管模升降摆动臂113与管模升降驱动臂115之间存在夹角;管模升降托轮114安装在管模升降摆动臂113上;管模升降托轮114上设置有环状凹槽;环状凹槽的截面呈三角形结构设置;管模升降油缸116的活塞杆与管模升降驱动臂115铰接,管模升降油缸116的缸筒与管模升降油缸座117铰接;刻度板118安装在离心主机本体201外;刻度板118与管模升降驱动臂115配合。
具体的说,该离心铸管机的管模升降装置通过管模升降油缸116控制管模升降驱动臂115沿着管模升降转轴112转动,使得管模升降摆动臂113在离心主机内摆动,使得管模升降托轮114升起将管模托起,在管模升降驱动臂115的转动过程中通过刻度板118可以读取管模升降摆动臂113在离心主机内将管模升降托轮114升起的高度,提高更换管模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动力装置12包括动力电机121、动力固定座122、动力调节座123、动力拉臂124、动力横梁125、动力调节组件126和动力滚轮127,动力电机121为交流电机。
本实施例中的动力调节座123转动安装动力固定座122上,动力固定座122呈L型结构设置;动力固定座122安装在离心主机本体201上;动力拉臂124的一端与动力调节座123的底部连接,动力拉臂124的另一端与动力横梁125连接,动力滚轮127安装在动力拉臂124的另一端与动力横梁125连接的轴上;动力横梁125的两端各安装有一个动力滚轮127,每个动力滚轮127均与动力拉臂124的另一端连接;动力滚轮127与动力固定座122接触;动力横梁125与动力调节组件126连接,动力电机121安装在动力调节座123上。
本实施例中的动力调节组件126包括动力套筒1261和动力升降机1262,动力套筒1261安装在动力横梁125上,动力升降机1262与动力套筒1261连接;动力套筒1261包括动力移动螺母1263和动力铜螺母1264,动力移动螺母1263安装在动力横梁125上,动力铜螺母1264安装在动力移动螺母1263上;动力升降机1262的丝杆安装在动力铜螺母1264内。
具体的说,该离心铸管机的动力装置是通过动力升降机1262中的丝杆转动,使得动力套筒1261移动,进而带动动力横梁125移动,移动过程中动力滚轮127在动力固定座122上滚动,以减小摩擦力,通过动力拉臂124将动力调节座123顶起,实现皮带张紧的自动调节。
本实施例中的上芯轴总成15包括上芯轴座1511、上芯主轴1512、上芯弹簧1513、前上芯弹簧座1514、后上芯弹簧座1515和上芯夹紧螺母1516,上芯主轴1512为阶梯轴,上芯弹簧1513套装在上芯主轴1512上。
本实施例中的上芯主轴1512安装在上芯轴座1511上,前上芯弹簧座1514和后上芯弹簧座1515均套装在上芯主轴1512上,上芯弹簧1513的一端与前上芯弹簧座1514抵接,上芯弹簧1513的另一端与后上芯弹簧座1515抵接。
本实施例中的上芯夹紧螺母1516安装在上芯主轴1512上、且上芯夹紧螺母1516与前上芯弹簧座1514接触;前上芯弹簧座1514上安装有上芯压紧芯架137,上芯主轴1512通过轴承安装在上芯轴座1511上,上芯轴座1511与上芯压紧摆动臂136连接。
具体的说,通过该离心铸管机的上芯轴总成可实现自动上芯功能,当加工管径为400mm以下的管件时可将砂芯放置在前上芯弹簧座1514上的乘芯架上,在通过该上芯轴总成将砂芯放置在管模的承口端,与此同时乘芯架可沿着上芯主轴1512在上芯轴座1511上转动,上芯弹簧1513可在砂芯安装在管模的承口端的瞬间起到缓冲的作用,该上芯轴总成可实现自动化上芯,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承口喷粉装置16包括喷粉料斗1611、喷粉盖板1612、喷粉螺旋输送机1613、喷粉吹气斗1614、喷粉盖板1615、喷粉吹气管1616、喷粉球阀1617、喷粉混合器1618、两个喷粉快插接头1619、喷粉接管16190和喷粉转杆161901,喷粉盖板1612和喷粉盖板1615分别安装在喷粉料斗1611和喷粉吹气斗1614上。
本实施例中的喷粉料斗1611与喷粉螺旋输送机1613连接,输送喷粉螺旋输送机1613与喷粉吹气斗1614连接,喷粉转杆161901安装在喷粉螺旋输送机1613的端部;喷粉吹气斗1614与喷粉吹气管1616连接,喷粉吹气管1616和两个喷粉快插接头1619均与与喷粉混合器1618连接,喷粉混合器1618与喷粉接管16190连接;喷粉球阀1617安装在喷粉吹气管1616上。
具体的说,该该离心铸管机的承口喷粉装置可实瞬间喷粉,进而使得喷粉的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具体是通过喷粉螺旋输送机1613将喷粉料斗1611中的粉输送至喷粉吹气斗1614,打开喷粉球阀1617,使得所需足量的粉流入到喷粉混合器1618中,通过两个喷粉快插接头1619中的任意一个喷粉快插接头1619向喷粉混合器1618中吹气,使得喷粉混合器1618中的粉瞬间从喷粉接管16190中喷出,适合管径为400mm以下的管件加工。
本实施例中的承口支撑装置17包括承口支撑座171、承口支撑体172、承口支撑皮带轮173、承口支撑锁固环174、承口支撑轴承175、承口支撑对中环176、承口支撑封水环177、承口支撑密封座178、承口支撑封闭外环17901、承口支撑封闭内环17902和承口支撑挡油环17904;承口支撑皮带轮173与动力电机121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承口支撑体172通过承口支撑轴承175安装在承口支撑座171上,承口支撑皮带轮173安装在承口支撑体172上,承口支撑锁固环174安装在承口支撑皮带轮173上;承口支撑对中环176安装在承口支撑皮带轮173上,承口支撑锁固环174安装在承口支撑对中环176上。
本实施例中的承口支撑封水环177安装在承口支撑体172上,承口支撑密封座178安装在承口支撑座171上,承口支撑封水环177与承口支撑密封座178配合;承口支撑密封座178上安装有VD形橡胶密封圈17903、且VD形橡胶密封圈17903与承口支撑封水环177接触。
本实施例中的承口支撑封闭外环17901套装在承口支撑封闭内环17902上,承口支撑封闭外环17901安装在承口支撑座171上;承口支撑封闭内环17902套装在承口支撑体172上、且承口支撑封闭内环17902位于承口支撑轴承175和承口支撑皮带轮173之间;承口支撑挡油环17904套装在套装在承口支撑体172上、且承口支撑挡油环17904位于承口支撑座171与承口支撑轴承175之间。
通过该承口支撑装置在对管模的承口端支撑时更加稳定,在管模的转动过程中管模不会出现晃动的情况,通过安装的承口支撑锁固环174可将管模的承口端顶紧,管模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会沿着管模的轴线移动,具体是通过承口支撑锁固环174和承口支撑对中环176将管模的承口端固定在承口支撑皮带轮173上,通过电机驱动承口支撑皮带轮173转动,实现管模的旋转,通过安装的承口支撑封水环177可避免离心主机内的冷却水流出。
本实施例中的铁水充满探测装置18包括一号探测安装座181、二号探测安装座182、一号探测安装杆183和二号探测安装杆184、探测头185、探测头安装套186、探测树脂玻璃187、探测螺母188、探测异径接头189、探测连接套1890、探测软管18901和探测喉箍18902,探测软管18901用于向探测头安装套186内通入压缩空气;探测软管18901为橡胶软管。
本实施例中的探测头185安装在探测头安装套186内,探测树脂玻璃187通过探测螺母188安装在探测头安装套186的一端,探测异径接头189安装在探测螺母188上,探测树脂玻璃187位于探测头185的上方;探测连接套1890安装在探测头安装套186的另一端,探测软管18901通过探测喉箍18902安装在探测连接套1890上。
本实施例中的一号探测安装杆183安装在一号探测安装座181上,二号探测安装杆184与一号探测安装杆183连接,二号探测安装座182安装在二号探测安装杆184上;探测头安装套186安装在二号探测安装座182上;一号探测安装杆183与二号探测安装杆184组成L形结构;一号探测安装座181和二号探测安装座182均包括探测压块18903和探测支座18904,探测压块18903通过螺栓安装在探测支座18904上;一号探测安装座181安装在离心主机本体201上。
具体的说,通过该铁水充满探测装置可实现对管模承口端铁水是否充满的情况进行检测,同时也可以通过该铁水充满探测装置实现对管模插口端落槽内铁水的余量进行检测,在保证浇注管件质量的同时,又可以避免铁水浪费,可通过调节一号探测安装座181和二号探测安装座182实现对该铁水充满探测装置的探测角度调节,以提高检测精度。
本实施例中的拔管机33,包括轨道架28、拔管车29、拔管驱动装置30和拔管组件,拔管车29与拔管驱动装置30连接、且拔管车29和拔管驱动装置30均安装在轨道架28上,拔管组件安装在拔管车29上。
本实施例中的拔管车29包括车架291、车轮292、拔管架293、拔管滑轮294、拔管转动机构295、拔管推拉机构296、推管机构297和拔管调整机构298,拔管架293安装在车架291上,拔管滑轮294、拔管转动机构295和拔管推拉机构296均安装在拔管架293上,拔管转动机构295与拔管推拉机构296连接,车架291安装在轨道架28上,拔管驱动装置30与拔管滑轮294配合,拔管组件安装在拔管转动机构295上,车轮292安装在车架291的底部,车轮292安装在轨道架28上,推管机构297安装在车架291上,拔管架293的一端转动安装在车架291上,拔管架293的另一端与车架291通过拔管调整机构298连接,车架291上安装有钢丝滑槽299,钢丝绳302位于钢丝滑槽299内。
本实施例中的拔管转动机构295包括转动外套2951、转动内套2952、转动前端盖2953、转动后端盖2954和转动连接轴2955,转动外套2951安装在拔管架293上,转动内套2952转动安装在转动外套2951内,转动前端盖2953和转动后端盖2954均安装在转动内套2952上,转动连接轴2955安装在转动内套2952内,转动连接轴2955与拔管推拉机构296连接,拔管组件安装在转动前端盖2953上、且拔管组件与转动连接轴2955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拔管推拉机构296包括推拉套杯2961、推拉主轴2962、推拉法兰2963和推拉油缸2964,拔管转动机构295与推拉主轴2962连接,推拉主轴2962转动安装在推拉套杯2961内,推拉法兰2963安装在推拉套杯2961上,推拉法兰2963与推拉油缸2964连接,推拉油缸2964安装在拔管架293上。
本实施例中的推管机构297包括推管套管2971、推管推杆2972、推管推板2973和后碰撞块2974,推管套管2971安装在车架291上,推管推杆2972与推管套管2971贯穿,推管套管2971与车架291的连接处安装有缓冲块,推管推板2973安装在推管推杆2972的一端,后碰撞块2974安装在推管推杆2972的另一端。
本实施例中的拔管调整机构298包括调整底座2981、调整螺杆2982、调整螺母2983、调整弹簧2984和调整压板2985,调整底座2981安装在车架291上,调整螺杆2982安装在调整底座2981上,调整压板2985安装在拔管架293上,调整压板2985通过调整螺母2983和调整弹簧2984安装在调整螺杆2982上。
具体的说,通过该拔管车29将管件从管模中拔出时,在管件没有脱离管模之前可使得管件保持转动的状态的,实现在管件在沿着轴线移动的时、同时保持转动,不会使得管件外壁磨损保证了管件的质量,具体是通过推拉油缸2964在拉动或推拉套杯2961的同时,推拉主轴2962可在推拉套杯2961内转动,由于推拉主轴2962与转动连接轴2955连接,进而可实现转动连接轴2955的转动。
本实施例中的轨道架28包括轨道机架281、轨道本体282、轨道压板283、轨道改向轮284、轨道上导向轮285和轨道下导向轮286,轨道本体282安装在轨道机架281上,也就是轨道本体282通过轨道压板283安装在轨道机架281上,轨道改向轮284、轨道上导向轮285和轨道下导向轮286均安装在轨道机架281的侧面、且轨道改向轮284与轨道上导向轮285配合,车轮292安装在轨道本体282上,车轮292安装在轨道本体282上。
本实施例中的轨道机架281倾斜设置,轨道本体282为重轨,轨道机架281安装有拔管驱动装置30,安装在轨道机架281上的轨道本体282、轨道改向轮284、轨道上导向轮285和轨道下导向轮286对称布置。
本实施例中的轨道上导向轮28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轨道上导向轮285分别位于轨道改向轮284的上方和下方,两个轨道上导向轮285与轨道改向轮284呈三角形排布,轨道下导向轮28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轨道下导向轮286上、下排布,轨道改向轮284、轨道上导向轮285和轨道下导向轮286上均设置有用于钢丝缠绕的凹槽。
该轨道架28可使得拔管机在移动过程中稳定移动,通过设置的轨道本体282可将拔管机底部的车轮卡主、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拔管过程中拔管机与轨道本体282脱离,两个上下分布的轨道下导向轮286可使得驱动装置的钢丝穿过两个轨道下导向轮286的凹槽,驱动装置的钢丝绕过轨道改向轮284的凹槽、并嵌在两个轨道上导向轮285的凹槽内,避免钢丝脱离,提高了拔管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拔管驱动装置30包括驱动卷筒301、钢丝绳302、钢丝绳压板303、压板凹槽304、卷筒凹槽305、压板螺栓306、钢丝绳套环307、钢丝绳接头308、编码器309、驱动主轴3090、驱动底座30901、驱动马达30902和驱动制动器30903,卷筒凹槽305呈螺旋状排布,压板凹槽304和卷筒凹槽305均呈半圆形结构设置,钢丝绳302嵌在卷筒凹槽305内。
本实施例中的钢丝绳302卷绕在驱动卷筒301上,钢丝绳302绕过拔管滑轮294、且钢丝绳302与车架291连接,压板凹槽304设置在钢丝绳压板303上,卷筒凹槽305设置在驱动卷筒301的外壁,钢丝绳302的一端通过钢丝绳压板303和压板螺栓306安装在驱动卷筒301上,钢丝绳302的另一端通过钢丝绳套环307与钢丝绳接头308连接,钢丝绳接头308与车架291连接,钢丝绳302位于钢丝滑槽299内。
本实施例中的驱动马达30902与驱动主轴3090连接,驱动制动器30903通过制动盘与驱动主轴3090接触,驱动卷筒301安装在驱动主轴3090上,也就是驱动卷筒301通过连接法兰安装在驱动主轴3090上编码器309与驱动主轴3090配合,驱动主轴3090安装在驱动底座30901上,驱动底座30901上安装有前碰撞块30904,前碰撞块30904与后碰撞块2974接触,后碰撞块2974与后碰撞块2974接触,驱动底座30901安装在轨道机架281上。
具体的说,通过该拔管驱动装置30在驱动拔管车29移动时钢丝绳302与驱动卷筒301不会脱落,稳定性能强,具体设置在钢丝绳压板303上的压板凹槽304将钢丝绳302的一端卡在卷筒凹槽305内,在通过压板螺栓306将钢丝绳压板303安装在驱动卷筒301上,同时通过安装编码器309可计算出驱动卷筒301所转动的圈数,进而可以确定钢丝绳302收、放的长度,确定拔管车29所移动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的拔管组件为拔管钳31,拔管钳31包括钳座311、钳轴312、钳轴连接套313、钳臂314、钳块315、钳芯316、钳头317和拔管钉318,钳座311安装在拔管转动机构295中的转动前端盖2953上、且钳轴312与拔管转动机构295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拔管钉318安装在钳块315上,钳块315固定在钳臂314的一端,钳臂314的另一端与钳座311转动连接,钳轴312安装在钳座311上,钳头317安装在钳轴312的一端,钳轴连接套313安装在钳轴312的另一端,钳轴连接套313与拔管转动机构295连接中的转动连接轴2955连接,钳芯316安装在钳轴312上,钳头317和钳芯316均与钳块315配合,钳臂314上设置有钳芯滑槽319,钳芯316的壁面与钳芯滑槽319的壁面接触。
本实施例中的钳臂31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钳臂314沿着钳轴312的轴线呈圆周阵列排布,钳头317呈锥形结构设置,钳块315与钳臂314为一体式结构设置,钳轴312为阶梯轴,拔管钉318倾斜设置,拔管钉318的数量为多个,每个钳块315上拔管钉318的数量相等。
具体的说,通过该拔管钳31在拔管时,可方便控制钳块315的开合,避免在拔管过程中拔管钳31与管件脱离,具体是通过钳轴312向钳头317方向移动时,同时带动钳头317向钳头317方向移动,使得钳芯316推动钳块315张开,但是钳块315的头部始终嵌在钳头317内移动,通过拔管钉318撑紧管件的内壁,向钳座311的方向整体拉动拔管钳,可将管件从离心主机的管模内拔出,拔管的过程中拔管钳不会与管件脱离,提高了拔管效率。
本实施例中降管机35,包括降管机架351和降管横梁35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降管主动链轮353、降管从动链轮354、降管链条355、降管配重架356、降管托架357、降管支架358、降管滑轮359、降管滑轨3590和降管减速机35901,降管减速机35901与编码器配合。
本实施例中的降管横梁352安装在降管机架351的顶端,降管机架351与降管横梁352组成门字型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降管主动链轮353和降管减速机35901均安装在降管横梁352上,降管主动链轮353与降管减速机35901连接,降管从动链轮354安装在降管配重架356上,降管链条355的一端与降管支架358连接,降管链条355的另一端与降管横梁352连接,降管主动链轮353和降管从动链轮354均与降管链条355啮合,降管链条355绕过降管主动链轮353和降管从动链轮354。
本实施例中的降管托架357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管件的V型凹槽,降管托架357安装在降管支架358上,降管支架358安装在降管机架351上,降管滑轮359安装在降管支架358上,降管滑轨3590安装在降管机架351上,降管滑轮359与降管滑轨3590接触,降管滑轨3590的数量为两根,降管滑轮359位于两根降管滑轨3590之间。
本实施例中的降管主动链轮353、降管从动链轮354和降管链条355的数量均为两组,两组中的降管主动链轮353、降管从动链轮354和降管链条355分别对称设置。
具体的说,该降管机对拔管机拔出的管件进行转移,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转移过程是将拔出的管件放置在降管托架357的V型凹槽中,避免转移过程中管件脱离,通过降管减速机35901控制降管主动链轮353和降管从动链轮354转动,使得降管配重架356上升或下降,实现降管支架358在降管机架351上通过降管滑轮359在降管滑轨3590上滑动,实现管件的升降。
本实施例中的接管称重装置38,包括主机架381、称重机构382、接管机构383和拨管机构384,称重机构382、接管机构383和拨管机构384均安装在主机架381上,称重机构382的两端各安装有一个接管机构383和拨管机构384,接管机构383与拨管机构384错位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称重机构382包括称重模块3821、称重架3822、两个称重座3823和接管挡臂3834,接管机构383包括接管底座3831、接管摆臂3832、接管垫板3833、接管油缸3835,拨管机构384包括拨管臂3842、拨管底座3841和拨管油缸3843。
本实施例中的称重模块3821安装在主机架381上,称重模块3821为高温MM S2称重模块,称重架3822安装在称重模块3821上,称重座3823安装在称重架3822上,称重座3823设置有V型卡槽,两个称重座3823的高度不同。
本实施例中的接管垫板3833安装在接管摆臂3832上,接管摆臂3832转动安装在主机架381的一侧,接管挡臂3834安装在接管摆臂3832上,接管垫板3833与接管挡臂3834之间存在夹角,接管底座3831安装在主机架381上,接管摆臂3832安装在接管底座3831上,接管油缸3835的缸筒与主机架381铰接,接管油缸3835的活塞杆与接管摆臂3832铰接。
本实施例中的拨管臂3842转动安装在主机架381的另一侧,拨管机构384还包括,拨管底座3841安装在主机架381上,拨管臂3842安装在拨管底座3841上,拨管油缸3843的缸筒与主机架381铰接,拨管油缸3843的活塞杆与拨管臂3842铰接。
具体的说,通过该离心铸管机的接管称重装置在对管径为400mm以下较小管径的管件进行称重时,可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能,具体是将管件滚落到接管垫板3833上,通过接管油缸3835拉动接管摆臂3832转动,使得管件落在称重座3823上通过称重模块3821进行称重,称重结束后,通过拨管油缸3843推动拨管臂3842转动,将管件架设在拨管臂3842上,拨管油缸3843继续推动拨管臂3842转动,将位于拨管臂3842上的管件滚落到下一工位。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水冷离心铸管机,包括浇注机(6)、离心主机(20)和拔管机(3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降管机(35)和接管称重装置(38),所述浇注机(6)与离心主机(20)配合,所述离心主机(20)与拔管机(33)配合,所述拔管机(33)与降管机(35)配合,所述降管机(35)与接管称重装置(38)配合;所述降管机(35)包括降管机架(351)、降管横梁(352)、降管主动链轮(353)、降管从动链轮(354)、降管链条(355)、降管配重架(356)、降管托架(357)、降管支架(358)和降管减速机(35901),所述降管横梁(352)安装在降管机架(351)的顶端,所述降管主动链轮(353)与降管减速机(35901)连接,所述降管从动链轮(354)安装在降管配重架(356)上,所述降管链条(355)的一端与降管支架(358)连接,所述降管链条(355)的另一端与降管横梁(352)连接,所述降管主动链轮(353)和降管从动链轮(354)均与降管链条(355)啮合,所述降管托架(357)安装在降管支架(358)上,所述降管支架(358)安装在降管机架(35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离心铸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降管机(35)还包括降管滑轮(359)和降管滑轨(3590),所述降管滑轮(359)安装在降管支架(358)上,所述降管滑轨(3590)安装在降管机架(351)上,所述降管滑轮(359)与降管滑轨(3590)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离心铸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管称重装置(38)包括主机架(381)、称重机构(382)、接管机构(383)和拨管机构(384),所述称重机构(382)、接管机构(383)和拨管机构(384)均安装在主机架(381)上,所述称重机构(382)包括称重模块(3821)和称重架(3822),所述接管机构(383)包括接管摆臂(3832),所述拨管机构(384)包括拨管臂(3842),所述称重模块(3821)安装在主机架(381)上,所述称重架(3822)安装在称重模块(3821)上,所述接管摆臂(3832)转动安装在主机架(381)的一侧,所述拨管臂(3842)转动安装在主机架(381)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离心铸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机构(382)还包括称重座(3823),所述称重座(3823)安装在称重架(3822)上,所述称重座(382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称重座(3823)的高度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离心铸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管机构(383)还包括接管底座(3831)和接管油缸(3835),所述接管底座(3831)安装在主机架(381)上,所述接管摆臂(3832)安装在接管底座(3831)上,所述接管油缸(3835)的缸筒与主机架(381)铰接,所述接管油缸(3835)的活塞杆与接管摆臂(3832)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离心铸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管机构(383)还包括接管垫板(3833),所述接管垫板(3833)安装在接管摆臂(383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冷离心铸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管机构(383)还包括接管挡臂(3834),所述接管挡臂(3834)安装在接管摆臂(3832)上,所述接管垫板(3833)与接管挡臂(3834)之间存在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离心铸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管机构(384)还包括拨管底座(3841)和拨管油缸(3843),所述拨管底座(3841)安装在主机架(381)上,所述拨管臂(3842)安装在拨管底座(3841)上,所述拨管油缸(3843)的缸筒与主机架(381)铰接,所述拨管油缸(3843)的活塞杆与拨管臂(3842)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离心铸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管机构(383)与拨管机构(384)错位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离心铸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降管主动链轮(353)和降管减速机(35901)均安装在降管横梁(352)上。
CN201921382562.1U 2019-08-24 2019-08-24 水冷离心铸管机 Active CN2111919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2562.1U CN211191921U (zh) 2019-08-24 2019-08-24 水冷离心铸管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2562.1U CN211191921U (zh) 2019-08-24 2019-08-24 水冷离心铸管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91921U true CN211191921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58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82562.1U Active CN211191921U (zh) 2019-08-24 2019-08-24 水冷离心铸管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919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6664B (zh) 大型立式离心铸造机
CN109834250A (zh) 一种移动式钢(铁)水罐倾翻设备及浇铸方法
CN210755038U (zh) 用于加工球墨铸铁管的水冷离心铸管机
US2631342A (en) Molding and casting apparatus
CN111906294A (zh) 倾转式全自动浇注机
CN211191921U (zh) 水冷离心铸管机
CN110548849B (zh) 一种水冷离心铸管机
CN204818035U (zh) 一种转移钢水的浇包
CN110548850B (zh) 一种用于加工球墨铸铁管的水冷离心铸管机
CN210755052U (zh) 离心铸管机的离心主机
CN209953792U (zh) 一种钢水或铁水罐倾翻锁紧装置
CN211071754U (zh) 热模离心铸管机
CN206298269U (zh) 可自动卸料的组合吊运系统
CN201529762U (zh) 大型立式离心铸造机
CN113828762B (zh) 一种全自动铝水连续生产及输送线
CN110560653B (zh) 一种离心铸管机的离心主机
CN110508772B (zh) 一种离心铸管机的无机头轴承式离心主机
CN210755045U (zh) 离心铸管机的浇注机
CN210755033U (zh) 一种离心铸管机的流槽总成
CN2163705Y (zh) 垂直离心机用的移动浇注装置
US4140459A (en)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lining containers especially casting ladles
JP3003766B2 (ja) 管鋳造設備
CN209664286U (zh) 一种移动式钢(铁)水罐倾翻设备
CN110538980A (zh) 一种热模离心铸管机
CN211331245U (zh) 离心铸管机的无机头轴承式离心主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