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83684U - 一种带限位机构的电动推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限位机构的电动推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83684U
CN211183684U CN202020972517.8U CN202020972517U CN211183684U CN 211183684 U CN211183684 U CN 211183684U CN 202020972517 U CN202020972517 U CN 202020972517U CN 211183684 U CN211183684 U CN 2111836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protective shell
push rod
microswitch
outer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7251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素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wan Zhong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97251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836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83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836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限位机构的电动推杆,包括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一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箍,所述保护外壳内部一侧活动连接有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内侧嵌入活动连接有内推杆,所述内推杆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头,所述外套管外部一侧位于保护外壳内侧位置处套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限位挡圈、限位卡板和调节固定孔能够对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的位置进行限制固定,进而使得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在实际伸缩活动后不会产生位置的移动,进而保证外套管和内推杆在复位后能够回到其起始位置,保证外套管和内推杆的稳定伸缩。

Description

一种带限位机构的电动推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推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限位机构的电动推杆。
背景技术
电动推杆是一种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推杆的直线往复运动的电力驱动装置,可用于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工艺流程中做为执行机械使用,以实现远距离控制、集中控制或自动控制,电动推杆由驱动电机、减速齿轮、螺杆、螺母、导套、推杆、滑座、弹簧、外壳及涡轮、微动控制开关等组成;
在电动推杆使用时,当导套和推杆从电动推杆的内侧伸出后,一般通过复位弹簧来方便将导套和推杆进行复位,而由于缺少对复位弹簧的位置进行限制的组件,进而导致导套和推杆在复位时容易因复位弹簧的位置不固定,而使导套和推杆在复位后与原始位置产生偏差,进而使得导套和推杆在后续推出伸缩时容易产生故障,且现有的复位弹簧在对导套进行限制时,无法通过对复位弹簧位置的调整来改变导套的行程,进而给电动推杆的使用造成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限位机构的电动推杆,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缺少对复位弹簧的位置进行限制的组件,进而导致导套和推杆在复位时容易因复位弹簧的位置不固定,而使导套和推杆在复位后与原始位置产生偏差,进而使得导套和推杆在后续推出伸缩时容易产生故障,且现有的复位弹簧在对导套进行限制时,无法通过对复位弹簧位置的调整来改变导套的行程,进而给电动推杆的使用造成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限位机构的电动推杆,包括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一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箍,所述保护外壳内部一侧活动连接有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内侧嵌入活动连接有内推杆,所述内推杆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头,所述外套管外部一侧位于保护外壳内侧位置处套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外套管外部另一侧位于保护外壳内侧位置处套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挡圈,所述保护外壳内侧边端与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的连接处均固定焊接有限位卡板,所述限位挡圈内侧边部均开设有调节固定孔;
所述保护外壳一侧顶部安装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底端传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底端位于保护外壳内部一侧位置处传动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一端传动连接有传动螺杆,所述传动螺杆外侧靠近传动齿轮处连接有联轴座;
所述联轴座内部开设有嵌合槽,所述嵌合槽内侧边端均等角度开设有传动键槽,所述嵌合槽内侧位于传动螺杆端部位置处嵌入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边端与传动键槽对应位置处均固定焊接有传动齿键。
优选的,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两侧边部与限位挡圈和限位卡板之间均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马达外侧位于保护外壳一侧顶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保护铁桶,且保护铁桶通过紧定螺栓与保护外壳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螺杆通过其端部的传动轴与联轴座之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齿键与传动键槽之间紧密契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套管一侧边部位于保护外壳内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一微动开关,所述外套管一侧端部位于第一微动开关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二微动开关,所述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背部位于保护外壳内部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边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固定侧板,所述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边端与固定侧板对应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固定侧板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入端与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底端位于保护外壳内侧底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拆装底板,且拆装底板与保护外壳之间通过拆装螺丝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通过第一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限位挡圈、限位卡板和调节固定孔能够对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的位置进行限制固定,进而使得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在实际伸缩活动后不会产生位置的移动,进而保证外套管和内推杆在复位后能够回到其起始位置,保证外套管和内推杆的稳定伸缩,且通过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方便对外套管与内推杆进行快速的复位,同时利用调节固定孔对限位挡圈位置进行调节,进而来改变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的位置,以此来对外套管和内推杆的行程进行调节,操作便捷。
2、通过联轴座、嵌合槽、传动键槽、传动轴和传动齿键能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联轴座方便将传动轴与传动齿轮之间进行快速的连接和传动,进而降低了传动轴在实际连接传动过程中的难度,同时利用传动齿键与传动键槽之间的间隙配合,使得传动轴的拆装变得更加方便,同时保证了其间传动的精度。
3、通过安装板、固定侧板、固定座和固定螺栓方便将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进行快速的固定安装,降低了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的安装难度,同时通过该安装方式方便人们对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进行快速的拆卸,进而使人们在对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进行拆卸检修和更换时变得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限位挡圈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限位卡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联轴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传动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安装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保护外壳;2、连接箍;3、外套管;4、内推杆;5、连接头;6、第一复位弹簧;7、第二复位弹簧;8、限位挡圈;9、限位卡板;10、调节固定孔;11、驱动马达;12、蜗杆;13、传动齿轮;14、传动螺杆;15、联轴座;16、嵌合槽;17、传动键槽;18、传动轴;19、传动齿键;20、第一微动开关;21、第二微动开关;22、安装板;23、固定侧板;24、固定座;25、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限位机构的电动推杆,包括保护外壳1,保护外壳1一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箍2,保护外壳1内部一侧活动连接有外套管3,外套管3内侧嵌入活动连接有内推杆4,内推杆4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头5,外套管3外部一侧位于保护外壳1内侧位置处套接有第一复位弹簧6,外套管3外部另一侧位于保护外壳1内侧位置处套接有第二复位弹簧7,第一复位弹簧6和第二复位弹簧7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挡圈8,保护外壳1内侧边端与第一复位弹簧6和第二复位弹簧7的连接处均固定焊接有限位卡板9,第一复位弹簧6和第二复位弹簧7两侧边部与限位挡圈8和限位卡板9之间均贴合连接,使第一复位弹簧6和第二复位弹簧7与限位挡圈8和限位卡板9之间在连接后更加紧密,限位挡圈8内侧边部均开设有调节固定孔10;
保护外壳1一侧顶部安装有驱动马达11,驱动马达11外侧位于保护外壳1一侧顶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保护铁桶,且保护铁桶通过紧定螺栓与保护外壳1之间固定连接,便于对驱动马达11的外侧提供保护,同时方便保护铁桶的安装,驱动马达11底端传动连接有蜗杆12,蜗杆12底端位于保护外壳1内部一侧位置处传动连接有传动齿轮13,传动齿轮13一端传动连接有传动螺杆14,传动齿轮13另一端远离传动螺杆14处连接有减速箱,且减速箱内部的减速齿轮与传动齿轮13之间传动连接,传动螺杆14外侧靠近传动齿轮13处连接有联轴座15;
联轴座15内部开设有嵌合槽16,嵌合槽16内侧边端均等角度开设有传动键槽17,嵌合槽16内侧位于传动螺杆14端部位置处嵌入连接有传动轴18,传动轴18边端与传动键槽17对应位置处均固定焊接有传动齿键19,传动螺杆14通过其端部的传动轴18与联轴座15之间传动连接,传动齿键19与传动键槽17之间紧密契合连接,便于通过联轴座15将传动螺杆14与传动齿轮13之间进行快速的对位连接。
外套管3一侧边部位于保护外壳1内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一微动开关20,外套管3一侧端部位于第一微动开关20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二微动开关21,第一微动开关20和第二微动开关21背部位于保护外壳1内部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22,安装板22底端位于保护外壳1内侧底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拆装底板,且拆装底板与保护外壳1之间通过拆装螺丝固定连接,便于安装板22与保护外壳1之间的固定连接与便捷拆卸,安装板22边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固定侧板23,第一微动开关20和第二微动开关21边端与固定侧板23对应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座24,固定座24与固定侧板23之间通过固定螺栓25固定连接;
第一微动开关20和第二微动开关21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驱动马达11的输入端与第一微动开关20和第二微动开关2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带限位机构的电动推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首先,通过保护外壳1能够使电动推杆的外侧进行更高的结构强度和保护能力,且连接箍2保证了保护外壳1在实际连接后的稳定;
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驱动马达11来带动蜗杆12进行转动,并通过蜗杆12来带动传动齿轮13进行转动,由于传动螺杆14与传动齿轮13之间通过联轴座15进行连接,因此通过传动齿轮13的转动来带动传动螺杆14进行转动,最后,通过传动螺杆14来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外套管3和内推杆4进行转动,进而实现伸缩,而传动螺杆14与传动齿轮13之间在连接时,通过传动螺杆14端部的传动轴18和传动齿键19方便将传动螺杆14快速的与传动齿轮13内部的嵌合槽16和传动键槽17之间进行对位连接,以此来降低传动螺杆14与传动齿轮13之间的连接难度,同时通过该连接方式方便将传动螺杆14与传动齿轮13之间进行快速的拆卸,进而方便人们快速便捷的对传动螺杆14及传动齿轮13进行维护,而内推杆4伸缩活动时,通过内推杆4端部的连接头5,方便将内推杆4与连接件之间进行快速的对位连接,进而方便电动推杆的实际使用;
而在外套管3和内推杆4伸缩活动时,且在外套管3和内推杆4达到最大行程时,此时外套管3的边部便会与第一微动开关20分离,进而驱动马达11停止工作,此时通过第一复位弹簧6和第二复位弹簧7来将外套管3和内推杆4进行复位,且在第一复位弹簧6和第二复位弹簧7伸缩活动时,通过限位挡圈8和限位卡板9能够使第一复位弹簧6和第二复位弹簧7在伸缩活动时不产生位置的移动,进而保证第一复位弹簧6和第二复位弹簧7在伸缩活动后均能够保证在原地,进而使得外套管3和内推杆4在复位后能够快速的回到其起始位置,进而方便后续的伸缩使用,另外,通过调节固定孔10方便对限位挡圈8的位置进行调节,进而来改变第一复位弹簧6和第二复位弹簧7与外套管3端部的距离,以此来实现对外套管3和内推杆4的行程进行调节,操作方便;
第一微动开关20和第二微动开关21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产生故障或需要对其进行维护时,通过旋动固定螺栓25,方便解除固定座24与固定侧板23之间的固定,进而方便将第一微动开关20和第二微动开关21从两个固定侧板23的内侧拆卸,进而方便人们对第一微动开关20和第二微动开关21进行拆卸检修和更换,同时该安装方式方便人们后续对第一微动开关20和第二微动开关21进行安装,操作便捷,降低了第一微动开关20和第二微动开关21的拆装难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带限位机构的电动推杆,包括保护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1)一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箍(2),所述保护外壳(1)内部一侧活动连接有外套管(3),所述外套管(3)内侧嵌入活动连接有内推杆(4),所述内推杆(4)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头(5),所述外套管(3)外部一侧位于保护外壳(1)内侧位置处套接有第一复位弹簧(6),所述外套管(3)外部另一侧位于保护外壳(1)内侧位置处套接有第二复位弹簧(7),所述第一复位弹簧(6)和第二复位弹簧(7)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挡圈(8),所述保护外壳(1)内侧边端与第一复位弹簧(6)和第二复位弹簧(7)的连接处均固定焊接有限位卡板(9),所述限位挡圈(8)内侧边部均开设有调节固定孔(10);
所述保护外壳(1)一侧顶部安装有驱动马达(11),所述驱动马达(11)底端传动连接有蜗杆(12),所述蜗杆(12)底端位于保护外壳(1)内部一侧位置处传动连接有传动齿轮(13),所述传动齿轮(13)一端传动连接有传动螺杆(14),所述传动螺杆(14)外侧靠近传动齿轮(13)处连接有联轴座(15);
所述联轴座(15)内部开设有嵌合槽(16),所述嵌合槽(16)内侧边端均等角度开设有传动键槽(17),所述嵌合槽(16)内侧位于传动螺杆(14)端部位置处嵌入连接有传动轴(18),所述传动轴(18)边端与传动键槽(17)对应位置处均固定焊接有传动齿键(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限位机构的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弹簧(6)和第二复位弹簧(7)两侧边部与限位挡圈(8)和限位卡板(9)之间均贴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限位机构的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马达(11)外侧位于保护外壳(1)一侧顶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保护铁桶,且保护铁桶通过紧定螺栓与保护外壳(1)之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限位机构的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螺杆(14)通过其端部的传动轴(18)与联轴座(15)之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齿键(19)与传动键槽(17)之间紧密契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限位机构的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3)一侧边部位于保护外壳(1)内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一微动开关(20),所述外套管(3)一侧端部位于第一微动开关(20)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二微动开关(21),所述第一微动开关(20)和第二微动开关(21)背部位于保护外壳(1)内部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22),所述安装板(22)边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固定侧板(23),所述第一微动开关(20)和第二微动开关(21)边端与固定侧板(23)对应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座(24),所述固定座(24)与固定侧板(23)之间通过固定螺栓(25)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微动开关(20)和第二微动开关(21)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驱动马达(11)的输入端与第一微动开关(20)和第二微动开关(2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限位机构的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2)底端位于保护外壳(1)内侧底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拆装底板,且拆装底板与保护外壳(1)之间通过拆装螺丝固定连接。
CN202020972517.8U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带限位机构的电动推杆 Active CN2111836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72517.8U CN211183684U (zh)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带限位机构的电动推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72517.8U CN211183684U (zh)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带限位机构的电动推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83684U true CN211183684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01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72517.8U Active CN211183684U (zh)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带限位机构的电动推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836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4750A (zh) * 2020-09-28 2021-01-15 瑞德(新乡)路业有限公司 一种耐用型电动推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4750A (zh) * 2020-09-28 2021-01-15 瑞德(新乡)路业有限公司 一种耐用型电动推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83684U (zh) 一种带限位机构的电动推杆
CN220438509U (zh) 电机负载测试装置
CN110165561B (zh) 一种远控机械装置
CN109014688A (zh) 一种t型铝材焊接机
CN209051588U (zh) 一种新型无人机
CN112548682B (zh) 一种精密五金件的数控全自动化机加工中心
CN210800610U (zh) 一种广角球形大屏幕
CN210038251U (zh) 一种bosa光器件耦合装置
CN109217527B (zh) 一种具有弹性易装卸支架的马达电机
CN219740156U (zh) 一种双转子电机装配工装
CN220797967U (zh) 一种电机防爆底座
CN213511038U (zh) 一种风塔的辅助安装设备
CN215747479U (zh) 一种焊接用气动抓手
CN220814924U (zh) 一种铝合金模板用可调水平拉杆结构
CN221474178U (zh) 一种汽车塑料件装配工装
CN212935685U (zh) 方便拆卸的电机安装夹板
CN220325721U (zh) 一种组装式摄像头
CN218428345U (zh) 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工业机器人连接底座
CN113339416B (zh) 一种基于直流电机控制的可调节对接机构
CN215580726U (zh) 一种便于拆装维护的电机轴
CN220771022U (zh) 一种施工安全探照灯组
CN211761332U (zh) 回转器总成返修工装
CN221517174U (zh) 一种液压阀块孔加工毛刺打磨机构
CN215880488U (zh) 一种焊接用装配夹具
CN219746609U (zh) 用于摩托车保险杠总成的弧焊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10

Address after: 523000 Room 301, building 1, No. 1, chongke Road, Shipai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wan ZHONG

Address before: 150 000 No. 20 Cross Street, Nangang District, Harbin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 Suj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