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81414U - 一种土楼模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土楼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81414U
CN211181414U CN201922089005.7U CN201922089005U CN211181414U CN 211181414 U CN211181414 U CN 211181414U CN 201922089005 U CN201922089005 U CN 201922089005U CN 211181414 U CN211181414 U CN 2111814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loor
mortise
wall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8900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建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Tute Stationer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Tute Stationer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Tute Stationer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Tute Stationer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8900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814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814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814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楼模型,包括基础底板、设于基础底板上的楼体、水井和楼梯以及设于楼体顶部的楼盖,楼体包括顶层圈梁框、一层梁柱以及与一层梁柱卯榫连接的夯土墙、二层地板、二层梁柱、二层屋檐,一层梁柱和夯土墙均与基础底板卯榫连接,夯土墙包括模架以及倒入模架内的夯土,顶层圈梁框分别与二层梁柱和楼盖卯榫连接,夯土墙位于一层和二层的墙面上分别安装有大门和窗户,二层地板上卯榫连接有房间隔板,将楼体二层分为多个房间,且每个房间都有一个房间门。本实用新型不仅可拆卸,便于携带运输,而且还能够筑造土楼的夯土墙,完整的还原土楼的建筑流程,有利于提高人们对中国传统建筑学的认知,提升人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实践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土楼模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具模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楼模型。
背景技术
福建土楼是中国古典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市场上的福建土楼模型都是一体化陶瓷制作或纸质制作,一体化制作的土楼模型不仅体积较大,难以携带,运输过程中也容易造成损坏,从而破坏整体效果;而且一体化制作的土楼模型不能拆卸,无法体现土楼的古老建筑流程,不利于提高青少年对中国传统建筑学的认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在也出现了可拆卸的土楼模型,但是这种可拆卸的土楼模型在建造土楼墙体时并没有实际采用夯土技术,虽然比起一体化制造的土楼来说便于携带运输,但还是没有完整的展现出土楼的建筑过程。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土楼模型,不仅可拆卸,便于携带运输,而且还能够筑造土楼的夯土墙体,更加完整的还原土楼的古老建筑流程,有利于提高人们对中国传统建筑学的认知,进而提升人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实践能力。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土楼模型,包括基础底板、设于所述基础底板上的楼体、水井和楼梯以及设于所述楼体顶部的楼盖,所述楼体分为上下两层,包括顶层圈梁框、一层梁柱以及与所述一层梁柱卯榫连接的夯土墙、二层地板、二层梁柱、二层屋檐,所述一层梁柱和夯土墙均与基础底板卯榫连接,所述夯土墙包括夯土墙模架以及倒入所述夯土墙模架内的夯土,所述顶层圈梁框分别与二层梁柱和楼盖卯榫连接,所述夯土墙位于一层的墙面上安装有大门,所述夯土墙位于二层的墙面上安装有窗户,所述二层地板上卯榫连接有房间隔板,用于将楼体二层分为多个房间,且所述房间隔板上对应每一个房间都开设有一个房间门。
优选地,所述夯土墙包括夯土墙模架以及倒入所述夯土墙模架内的夯土,所述夯土墙模架由三片外墙模板、三片一层内墙模板、三片二层内墙模板以及若干个墙卡组成,三片外墙模板通过模板卡扣依次首尾相连,三片一层内墙模板通过模板卡扣依次首尾相连,三片二层内墙模板通过模板卡扣依次首尾相连,所述墙卡架在外墙模板和二层内墙模板上用于固定所述夯土墙模架位于二层的部分。
优选地,所述基础底板为一圆形底座,且设有两层台阶,所述基础底板上设有供所述夯土墙、一层梁柱水井以及楼梯与基础底板卯榫连接的榫孔。
优选地,所述一层梁柱为八个,安装在基础底板上,所述一层梁柱上设有供二层地板、二层梁柱以及二层屋檐与一层梁柱卯榫连接的榫孔。
优选地,所述二层地板为一片,二层梁柱为八个,二层屋檐为一片,二层地板、二层梁柱以及二层屋檐均安装在一层梁柱上,所述二层地板上设有供所述房间隔板与二层地板卯榫连接的榫孔,所述二层梁柱上设有供顶层圈梁框和楼盖安装在二层梁柱上的榫柱。
优选地,所述顶层圈梁框包括五根顶层圈梁,每一根顶层圈梁上都设有与所述二层梁柱上的榫柱匹配的榫孔,五根顶层圈梁与所述二层梁柱卯榫连接。
优选地,所述楼盖由四片屋面首尾相连组成,每一片屋面上都设有与所述二层梁柱上的榫柱匹配的榫孔,四片屋面与所述二层梁柱卯榫连接以架设在所述顶层圈梁框上。
优选地,所述大门为一个,所述窗户为八个,所述楼体二层的房间为八个,每一个房间内有一个窗户,所述水井和楼梯均为一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零部件可以拆卸拼装,使得土楼模性的体积变小,便于携带和运输,并且可以重复使用;此外,使用者在拼装土楼的过程中可以筑造土楼的夯土墙体,完整的还原土楼的古老建筑流程,有利于提高人们对传统建筑学夯筑原理及房屋建造的认知,进而提升人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实践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楼模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楼模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2,一种土楼模型,包括基础底板1、设于基础底板1上的楼体、水井3和楼梯4以及设于楼体顶部的楼盖5,楼体分为上下两层,包括顶层圈梁框21、一层梁柱22以及与一层梁柱22卯榫连接的夯土墙23、二层地板24、二层梁柱25、二层屋檐26,一层梁柱22和夯土墙23均与基础底板1卯榫连接,夯土墙23包括夯土墙模架以及倒入夯土墙模架内的夯土,顶层圈梁框21分别与二层梁柱25和楼盖5卯榫连接,夯土墙23位于一层的墙面上安装有大门6,夯土墙23位于二层的墙面上安装有窗户7,二层地板24上卯榫连接有房间隔板8,用于将楼体二层分为多个房间,且房间隔板8上对应每一个房间都开设有一个房间门。
本实施例中,土楼模型的各个零部件之间都是采用卯榫结构连接而成的,这样可以便于拆卸和拼装,同时也能向使用者展示古建筑的榫卯连接原理,有利于使用者提高对古建筑的筑造知识的认知。
可选的,夯土墙模架由三片外墙模板231、三片一层内墙模板232、三片二层内墙模板233以及若干个墙卡组成,三片外墙模板231通过模板卡扣依次首尾相连,三片一层内墙模板232通过模板卡扣依次首尾相连,三片二层内墙模板233通过模板卡扣依次首尾相连,墙卡架在外墙模板和二层内墙模板上用于固定夯土墙模架位于二层的部分。
本实施例中,倒入夯土墙模架内的夯土是由三合土和土壤固化剂混合搅拌而成的,在制作夯土时可以使用夯土工具和倒土簸箕,夯土工具与倒土簸箕配合使用将夯土倒入夯土墙模架中夯筑成一层夯土墙。
进一步的,在向夯土墙模架内导入夯土时可以先向一层的夯土墙模架内导入夯土,当一层的夯土墙模架内的夯土凝固之后就可以将一层内墙模板拆除,此时再向二层的夯土墙模架中导入夯土,当二层的夯土墙模架中的夯土凝固之后就形成了一层夯土墙,此时就可以将二层内墙模板和外墙模板一起拆除。通过搭建夯土墙模板来筑造夯土墙可以使土楼模型的使用者学习夯土墙的筑造原理和筑造过程,更深入的学习土楼的建筑知识。
可选的,基础底板1为一圆形底座,且设有两层台阶,基础底板上设有供夯土墙、一层梁柱水井以及楼梯与基础底板卯榫连接的榫孔。
可选的,一层梁柱22为八个,安装在基础底板1上,一层梁柱上设有供二层地板、二层梁柱以及二层屋檐与一层梁柱卯榫连接的榫孔。
可选的,二层地板24为一片,二层梁柱25为八个,二层屋檐26为一片,二层地板24、二层梁柱25以及二层屋檐26均安装在一层梁柱22上,二层地板24上设有供房间隔板8与二层地板24卯榫连接的榫孔,二层梁柱25上设有供顶层圈梁框和楼盖安装在二层梁柱上的榫柱。
可选的,顶层圈梁框21包括五根顶层圈梁210,每一根顶层圈梁上都设有与二层梁柱上的榫柱匹配的榫孔,五根顶层圈梁210与二层梁柱25卯榫连接。
可选的,楼盖5由四片屋面首尾相连组成,每一片屋面上都设有与二层梁柱上的榫柱匹配的榫孔,四片屋面与二层梁柱25卯榫连接以架设在顶层圈梁框21上。
可选的,大门6为一个,窗户7为八个,楼体二层的房间为八个,每一个房间内有一个窗户7,水井3和楼梯4均为一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零部件可以拆卸拼装,使得土楼模性的体积变小,便于携带和运输,并且可以重复使用;此外,使用者在拼装土楼的过程中可以筑造土楼的夯土墙体,完整的还原土楼的古老建筑流程,有利于提高人们对传统建筑学夯筑原理及房屋建造的认知,进而提升人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实践能力。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实用新型说明书所记载的内容所作出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涵盖范围之内。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

Claims (8)

1.一种土楼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底板、设于所述基础底板上的楼体、水井和楼梯以及设于所述楼体顶部的楼盖,所述楼体分为上下两层,包括顶层圈梁框、一层梁柱以及与所述一层梁柱卯榫连接的夯土墙、二层地板、二层梁柱、二层屋檐,所述一层梁柱和夯土墙均与基础底板卯榫连接,所述夯土墙包括夯土墙模架以及倒入所述夯土墙模架内的夯土,所述顶层圈梁框分别与二层梁柱和楼盖卯榫连接,所述夯土墙位于一层的墙面上安装有大门,所述夯土墙位于二层的墙面上安装有窗户,所述二层地板上卯榫连接有房间隔板,用于将楼体二层分为多个房间,且所述房间隔板上对应每一个房间都开设有一个房间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楼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夯土墙模架由三片外墙模板、三片一层内墙模板、三片二层内墙模板以及若干个墙卡组成,三片外墙模板通过模板卡扣依次首尾相连,三片一层内墙模板通过模板卡扣依次首尾相连,三片二层内墙模板通过模板卡扣依次首尾相连,所述墙卡架在外墙模板和二层内墙模板上用于固定所述夯土墙模架位于二层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楼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底板为一圆形底座,且设有两层台阶,所述基础底板上设有供所述夯土墙、一层梁柱水井以及楼梯与基础底板卯榫连接的榫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楼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层梁柱为八个,安装在基础底板上,所述一层梁柱上设有供二层地板、二层梁柱以及二层屋檐与一层梁柱卯榫连接的榫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土楼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层地板为一片,二层梁柱为八个,二层屋檐为一片,二层地板、二层梁柱以及二层屋檐均安装在一层梁柱上,所述二层地板上设有供所述房间隔板与二层地板卯榫连接的榫孔,所述二层梁柱上设有供顶层圈梁框和楼盖安装在二层梁柱上的榫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土楼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圈梁框包括五根顶层圈梁,每一根顶层圈梁上都设有与所述二层梁柱上的榫柱匹配的榫孔,五根顶层圈梁与所述二层梁柱卯榫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土楼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楼盖由四片屋面首尾相连组成,每一片屋面上都设有与所述二层梁柱上的榫柱匹配的榫孔,四片屋面与所述二层梁柱卯榫连接以架设在所述顶层圈梁框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楼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门为一个,所述窗户为八个,所述楼体二层的房间为八个,每一个房间内有一个窗户,所述水井和楼梯均为一个。
CN201922089005.7U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土楼模型 Active CN2111814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89005.7U CN211181414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土楼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89005.7U CN211181414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土楼模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81414U true CN211181414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05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89005.7U Active CN211181414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土楼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814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65250B2 (en)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of a compression structure with corner blocks, key blocks, and corner block supports
CN102127930B (zh) 钢混建筑网模构件及组合填充框剪围护工法
CN103883034A (zh) 一种带边缘约束构件的装配式剪力墙及墙-梁连接结构
WO2021142959A1 (zh) 墙模板预制单元、具有该预制单元的建筑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1597920A (zh) 装配式房屋构造及其方法
CN108589767A (zh) 一种花篮螺丝单面立模斜抛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0820097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用模具
CN108130950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的部品部件及包括其的建筑
CN103572874A (zh) 钢框架房屋的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的建造方法
CN109779033B (zh) 一种装配式房屋及其施工方法
CN104831811A (zh) 一种空心的钢筋混凝土预制墙体模块
CN211181414U (zh) 一种土楼模型
CN206090815U (zh) 预制装配式筒体结构公共建筑
CN201540683U (zh) 教学用仿真建筑模型
CN101515416B (zh) 教学用仿真建筑模型
CN20902519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
CN208563367U (zh) 一种单面立模斜抛撑装置
CN203361332U (zh) 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
CN202202415U (zh) 一种矩形钢管混凝土异形柱与钢梁框架边节点
CN211922151U (zh) 一种盾构隧道内防撞侧石与车道板的连接构造
CN210195350U (zh) 装配式公厕
CN210066816U (zh) 一种装配式拱顶大跨无柱地下结构
TWM616467U (zh) 免拆除灌漿模板的隔戶牆結構
CN206157921U (zh) 一种采用双板连接的高层装配式房屋
CN110847699A (zh) 高性能混凝土预制装配式围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