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74701U - 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174701U CN211174701U CN201922043378.0U CN201922043378U CN211174701U CN 211174701 U CN211174701 U CN 211174701U CN 201922043378 U CN201922043378 U CN 201922043378U CN 211174701 U CN211174701 U CN 2111747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entrifugal fan
- less
- hub
- fan
- bla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5182 tip of the tong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离心风机和空调器,其中,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和离心风轮,所述离心风轮安装于所述蜗壳,所述离心风轮包括轮毂和叶片,所述叶片安装于所述轮毂的周侧;所述叶片的内缘与所述轮毂的旋转轴线的间距为d,所述叶片的外缘与所述旋转轴线的间距为D1,所述蜗壳的舌尖与所述旋转轴线的最小间距为D2,其中,d/D1的值不小于0.7,不大于0.8;(D1‑d)/(D2‑D1)的值不小于0.8,不大于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离心风机具有风量大、能效比高、噪音小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离心风机,由于对离心风轮在轮径比和进风端叶片处理上,并未考虑与对应蜗壳之间的匹配关系,内部气流没有得到最高效做功,且风机工作噪音大、风量损失多,导致风道的整体性能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离心风机,旨在提升蜗壳内风道的整体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离心风机,包括
蜗壳;以及
离心风轮,安装于所述蜗壳,所述离心风轮包括轮毂和叶片,所述叶片安装于所述轮毂的周侧;
所述叶片的内缘与所述轮毂的旋转轴线的间距为d,所述叶片的外缘与所述旋转轴线的间距为D1,所述蜗壳的舌尖与所述旋转轴线的最小间距为D2,其中,
d/D1的值不小于0.7,不大于0.8;
(D1-d)/(D2-D1)的值不小于0.8,不大于1.1。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D1-d)/(D2-D1)的值不小于0.9,不大于1.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叶片远离所述轮毂的一端沿所述轮毂的外缘向中心的方向做切角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切角的切割终点与所述叶片远离所述轮毂的一端的端面的间距为h,则h不小于3mm,不大于10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h不小于4mm,不大于8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叶片的弧长为S1,所述切角自切割起点到切割终点的弧长为S2,则S2/S1不小于1/2,不大于2/3。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蜗壳包括底壳和端盖,所述离心风轮安装于所述底壳,所述端盖盖设于所述底壳,并具有与所述离心风轮相对应的进风口;其中,
所述切角的切割起点与所述旋转轴线的距离为L1,所述进风口的半径为L2,则L1/L2不小于0.96,不大于1.02。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叶片的数量不小于30,不大于80。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包括
蜗壳;以及
离心风轮,安装于所述蜗壳,所述离心风轮包括轮毂和叶片,所述叶片安装于所述轮毂的周侧;
所述叶片的内缘与所述轮毂的旋转轴线的间距为d,所述叶片的外缘与所述旋转轴线的间距为D1,所述蜗壳的舌尖与所述旋转轴线的最小间距为D2,其中,
d/D1的值不小于0.7,不大于0.8;
(D1-d)/(D2-D1)的值不小于0.8,不大于1.1。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为窗机。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将离心风轮叶片的轮径比与蜗壳做配合设计,减少了离心风机的风量损失,降低了风机的功率和工作噪音,提升了风机的能效比,更为节能,提升了离心风机的整体性能。与现有的离心风机相比,本申请的离心风机具有风量大、能效比高、噪音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空调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离心风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是示意图;
图5为d/D1与风机功率的关系图;
图6为(D1-d)/(D2-D1)与风机噪音的关系图;
图7为本申请风机与现有风机的综合对比图;
图8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离心风轮的俯视图;
图9为图8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0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叶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8中局部B处的放大图;
图12为h的值与风机噪音的关系图;
图13为S2/S1与风机噪音的关系图;
图14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离心风轮与进风口的对比图;
图15为L1/L2与风机噪音的关系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离心风机 | 10 | 蜗壳 |
11 | 舌尖 | 12 | 底壳 |
13 | 进风口 | 20 | 离心风轮 |
21 | 轮毂 | 22 | 叶片 |
23 | 切角 | 231 | 切割起点 |
232 | 切割终点 | 200 | 空调器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结合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200,该空调器200包括离心风机100,该离心风机100的具体结构在下述实施例中给出,由于本空调器200采用了下述离心风机100的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下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具体地,该空调器200可为窗机。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离心风机100。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离心风机100包括蜗壳10及离心风轮20。其中,离心风轮20安装于蜗壳10,该离心风轮20包括轮毂21和叶片22,叶片22安装于轮毂21的周侧。具体而言,叶片22的内缘与轮毂21的旋转轴线的间距为d,叶片22的外缘与旋转轴线的间距为D1,蜗壳10的舌尖11与轮毂21的旋转轴线的最小间距为D2,其中,d/D1的值不小于0.7,不大于0.8;(D1-d)/(D2-D1)的值不小于0.8,不大于1.1,即,
0.7≤d/D1≤0.8;
0.8≤(D1-d)/(D2-D1)≤1.1。
这其中,D1-d的值为叶片22沿轮毂21径向方向的宽度,D2-D1为蜗壳10的舌尖11到叶片22外缘的宽度。
值得说明的是,蜗壳10具有以轮毂21的旋转轴为中心,呈涡旋延伸的蜗舌,蜗舌于蜗壳内形成出风风道,而蜗舌在其延伸方向上,距离轮滚的旋转轴最近的点为舌尖部分,即蜗壳10的设舌尖11。
根据实验测试,得到表1的数据如下:
d/D1 | 0.6 | 0.65 | 0.7 | 0.75 | 0.8 | 0.85 | 0.9 |
功率/W | 65 | 63.5 | 57 | 56.4 | 57.1 | 57.5 | 58.1 |
表1:d/D1与功率的关系。
结合表1与图5所示可知,通过限定d/D1的比值,可改善风机的工作效率,提升风机的能效比。而根据表1可知,当d/D1的值介于0.7至0.8之间时,风机的功率最低,此时风机可获得最佳能效比,即最为节能。在此基础上,对叶片22的宽度与舌尖11到叶片22外缘的宽度做进一步地限定,实验得出如下数据,详见下表2和表3:
表2:d/D1取最佳值时,(D1-d)/(D2-D1)与风量和噪音的关系表;
表3:d/D1取最佳值时,(D1-d)/(D2-D1)与风量和噪音的关系表。
结合表2、表3及图6所示内容可知,通过限定(D1-d)/(D2-D1)的值,能够改善风机的风量与噪音情况。当(D1-d)/(D2-D1)的值介于0.7至1.1之间时,离心风机100的风量增加,而噪音一直处于低位。
同时,实验中将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风机与现有的风机进行综合对比,得到对比数据如下:
表4:采用本申请风机与现有风机的综合对比。
结合表4与图7可知,相较于现有的离心风机100,本申请的离心风机100具有同风量下功率更小、噪音更低的优点。
可见,相较于常见的离心风机100,本申请的离心风机100通过将离心风轮20叶片22的轮径比与蜗壳10做配合设计,减少了离心风机100的风量损失,降低了风机的功率和工作噪音,提升了风机的能效比,更为节能,提升了离心风机100的整体性能。
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D1-d)/(D2-D1)的值不小于0.9,不大于1.0。根据表2和表3的内容可知,当(D1-d)/(D2-D1)的值介于0.9和1.0之间时,离心的风机的风量损失更少,工作噪音更低,即风机处于最佳的工作状况。
于本实施例中,d/D1的值可以为0.70、0.71、0.72、0.73、0.74、0.75、0.76、0.77、0.78、0.79、0.80;
(D1-d)/(D2-D1)的值可以为0.80、0.81、0.82、0.83、0.84、0.85、0.86、0.87、0.88、0.89、0.90、0.91、0.92、0.93、0.94、0.95、0.96、0.97、0.98、0.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
结合图8至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叶片22远离轮毂21的一端沿轮毂21的外缘向中心的方向做切角23设置。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叶片22远离轮毂21的一端为离心风轮20的进风端,在叶片22的进风端做切角23,能够改善进风口13的气流状态,减少紊流,而减少风机的风量损失,并降低风机的工作噪音。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叶片22远离轮毂21的一端也可不设置切角23。
具体而言,该切角23的切割终点232与叶片22远离轮毂21一端的端面的间距为h,该h不小于3mm,不大于10mm,即,3mm≤h≤10mm。值得说明的是,叶片22远离轮毂21的一端自轮毂21的外缘向中心做切角23,故该切角23的切割起点231为切角23远离轮毂21中心的一端,而该切角23的切割终点232为切角23靠近轮毂21中心的一端。可以理解,通过切割终点232与叶片22进风端的端面的距离h,可确定切割终点232在叶片22长度方向上的位置。而通过限定切角23的切割终点232在叶片22长度方向的位置,能够限定切角23的倾斜程度,以改善离心风轮20进风端的气流与噪音情况。
结合图11所示,在限定切角23的切割终点232在叶片22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后,本实施例进一步提出,叶片22的弧长为S1,该切角23自切割起点231到切割终点232的弧长为S2,则S2/S1不小于1/2,不大于2/3。即,1/2≤S2/S1≤2/3。可以理解,S2/S1为切角23在叶片22弧长方向上的长度与叶片的弧长之比,通过限定S2/S1的比值,结合h的限制,能够进一步限制切角23的倾斜角度,而改善风机的噪音情况。
首先,将S2/S1的比值预设为2/3,测试不同h值下,风机的噪音情况,得到数据如下:
表5:当S2/S1的比值预设为2/3时,h的值与噪音的关系;
表6:当S2/S1的比值预设为2/3时,h的值与噪音的关系。
结合表5、表6及图12所示的内容可知,当h介于3mm至10mm时,风机的噪音处于低位水平。这其中,当h介于4mm至8mm时,而风机的噪音表现最佳,因此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h不小于4mm,不大于8mm。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h可以为3mm、4mm、5mm、6mm、7mm、8mm、9mm、10mm。
进一步地,限制h为5mm,测试S2/S1的值不同时,风机的噪音情况,得到数据如下:
表7:当h=5mm时,S2/S1的值与噪音的关系。
结合表7与图13所示的内容可知,当S2/S1的值不小于1/2,不大于2/3时,风机的噪音处于低位,此时风机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因此本实施例限定S2/S1不小于1/2,不大于2/3。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但h不小于3mm,不大于8mm;S2/S1不小于1/2,不大于2/3时,风机的工作噪音最小。
进一步地,结合图4、图10、图11及图14所示,蜗壳10包括底壳12和端盖(图未示),离心风轮20安装于底壳,该端盖盖设于底壳12,并具有与离心风轮20相对应的进风口13,其中,切角23的切割起点231与轮毂21的旋转轴线的距离为L1,进风口13的半径为L2,则L1/L2不小于0.96,不大于1.02,即0.96≤L1/L2≤1.02。需要说明的是,进风口13是以轮毂21的旋转轴为圆心的圆形结构,则进风口13的半径L2等于进风口13至周缘到轮毂21的旋转轴线的距离。可以理解,风机工作时,气流从端盖的进风口13进入到离心风轮20的中部,再从相邻叶片22的间隙流出,因此进风口13的半径L2决定了蜗壳10的进风面积。而切角23的切割起点231到轮毂21的旋转轴线的距离L1则决定了离心风轮20的进风面积。通过限制L1/L2的比值,能够调整蜗壳10的进风面积与离心风轮20的进风面积的关系,而减少风机在进风端的紊流现象,并降低风机的工作噪音。
实验以测试L1/L2的比值与风机的噪音关系,得到表8如下:
L1/L2 | 0.94 | 0.96 | 0.98 | 1 | 1.02 | 1.04 | 1.06 |
噪音 | 53.6 | 53.1 | 53 | 53.1 | 53.1 | 53.5 | 53.8 |
表8:L1/L2的比值与风机的噪音关系。
结合表8与图15所示内容可知,当L1/L2不小于0.96,不大于1.02时,风机的工作噪音处于低位水平。因此本实施例限制L1/L2不小于0.96,不大于1.02。
示例性的,L1/L2的值可以为0.96、0.97、0.98、0.99、1.02。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叶片22的数量不小于30,不大于80。这样设置,既能够避免叶片22数量过少导致的风速慢的问题,又能够避免叶片22数量过多造成的噪音大的问题。示例性的,叶片22的数量可以30、35、40、45、50、60、65、70、75、8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蜗壳;以及
离心风轮,安装于所述蜗壳,所述离心风轮包括轮毂和叶片,所述叶片安装于所述轮毂的周侧;
所述叶片的内缘与所述轮毂的旋转轴线的间距为d,所述叶片的外缘与所述旋转轴线的间距为D1,所述蜗壳的舌尖与所述旋转轴线的最小间距为D2,其中,
d/D1的值不小于0.7,不大于0.8;
(D1-d)/(D2-D1)的值不小于0.8,不大于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D1-d)/(D2-D1)的值不小于0.9,不大于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远离所述轮毂的一端沿所述轮毂的外缘向中心的方向做切角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角的切割终点与所述叶片远离所述轮毂的一端的端面的间距为h,则h不小于3mm,不大于10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h不小于4mm,不大于8m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弧长为S1,所述切角自切割起点到切割终点的弧长为S2,则S2/S1不小于1/2,不大于2/3。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包括底壳和端盖,所述离心风轮安装于所述底壳,所述端盖盖设于所述底壳,并具有与所述离心风轮相对应的进风口;其中,
所述切角的切割起点与所述旋转轴线的距离为L1,所述进风口的半径为L2,则L1/L2不小于0.96,不大于1.02。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数量不小于30,不大于80。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风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为窗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43378.0U CN211174701U (zh) | 2019-11-21 | 2019-11-21 | 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43378.0U CN211174701U (zh) | 2019-11-21 | 2019-11-21 | 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174701U true CN211174701U (zh) | 2020-08-04 |
Family
ID=71804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043378.0U Active CN211174701U (zh) | 2019-11-21 | 2019-11-21 | 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174701U (zh) |
-
2019
- 2019-11-21 CN CN201922043378.0U patent/CN21117470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18194B (zh) | 轴流风轮及空调器 | |
US20150240645A1 (en) | Propeller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equipped with same | |
US20050207894A1 (en) | Axial flow fan | |
EP1783374A1 (en) | Centrifugal blower and air conditionaer with centrifugal blower | |
JPS63124900A (ja) | 軸流送風機 | |
US20110031786A1 (en) | Centrifugal air blower and automobile seat | |
JP2001501284A (ja) | 軸流ファン | |
EP3617528A1 (en) | Propeller fan | |
CN211174701U (zh) | 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 |
US6648598B2 (en) | Axial flow fan | |
EP4317702A1 (en) | Centrifugal fan blade, fa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
CN215762421U (zh) | 一种离心风叶、风机及包含其的空调系统 | |
JPH05149297A (ja) | 遠心フアン | |
CN113217458A (zh) | 一种叶轮、应用有该叶轮的风机系统和吸油烟机 | |
CN112065770A (zh) | 叶片、离心风机及电器设备 | |
JP3938252B2 (ja) | 多翼送風機 | |
CN215672866U (zh) | 一种低噪聚风风叶以及包含该风叶的取暖器 | |
JPH07286598A (ja) | 流体ディフレクタ付遠心ファン | |
CN209892508U (zh) | 轴流风叶和电风扇 | |
CN220505390U (zh) | 斜流叶轮、风机和通风设备 | |
CN219366352U (zh) | 斜流风叶、风机及加湿设备 | |
JPH07310696A (ja) | 送風機 | |
CN220505389U (zh) | 叶轮、风机和空气处理机 | |
CN220522876U (zh) | 叶片及离心风机 | |
CN221568950U (zh) | 一种后向离心风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