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67383U - 一种微型可折叠多功能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型可折叠多功能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67383U
CN211167383U CN201922030116.0U CN201922030116U CN211167383U CN 211167383 U CN211167383 U CN 211167383U CN 201922030116 U CN201922030116 U CN 201922030116U CN 211167383 U CN211167383 U CN 2111673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section
main wing
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3011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源
马尧
袁粤洋
钱诚
曹湘
许云飞
韦振鹏
周子寒
周毅飞
杨景博
陈栗锋
王海保
李易
刘峻良
陈永健
岳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92203011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673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673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673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型可折叠多功能无人机,为了解决现有微型无人机存在着无法折叠而的导致包装和运输困难以及装载能力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枢轴可以使得外机翼向主机翼的方向进行折叠,折叠之后再通过合页将连接杆和尾翼向前折叠,通过两次折叠可以有效减小折叠后的无人机尺寸,从而提高微型无人机包装和运输的便利性,降低包装和运输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微型可折叠多功能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可折叠多功能无人机,用于实施自主巡航、侦测目标、打击目标等功能。
背景技术
微型无人机(微型无人机是指空机质量小于等于7Kg的无人机)常执行的任务是超远程高空侦查、实时直播、情报搜集等任务。微型无人机可以在遥感测绘、安全巡逻取证、基础设施检测监测、事故调查和灾害评估等方面较充分发挥它的性能,与传统无人机相比,微型无人机起飞条件相对要求低,对场地的适应性更好、从而实用性大大增强,功能也更加全面。
普通固定翼微型无人机不便折叠,因此对无人机的包装和运输带来很大的不便,提高了包装和运输的经济成本,同时因为不能折叠所以微型无人机的尺寸有限,装载能力偏弱,不能适用于越来越复杂的应用场景。
同时由于微型无人机本身尺寸较小,不方便携带复杂的载荷设备,导致装载能力偏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微型无人机存在着无法折叠而的导致包装和运输困难以及装载能力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微型可折叠多功能无人机,即能够实现快速折叠又可以快速从折叠状到飞行状态;同时在相同尺寸下,能够提高无微型人机的机舱容量,提高微型无人机的装载能力,方便执行多种任务,以满足复杂的应用场景。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型可折叠多功能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艏腔体,所述机艏腔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主机翼,所述主机翼延伸出机艏腔体的左右两侧的肋处安装有连接机构,所述主机翼延伸出机艏腔体的左右两侧的端部经枢轴连接有外机翼;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前连接段和后连接段,所述前连接段和后连接段通过合页连接,所述前连接段延伸出主机翼的前端部安装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连接有螺旋桨,所述后连接段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后连接段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尾翼,所述尾翼上连接有方向舵和升降舵。
进一步的,所述枢轴包括用于连接在主机翼和外机翼上侧的合页和用于连接在主机翼和外机翼下侧的卡扣结构,所述卡扣连接包括卡片和卡销,所述卡片上开设有与卡销相互卡合的卡孔,所述卡片和卡销分别设置在主机翼和外机翼上。
进一步的,所述前连接段和后连接段的连接位置与主机翼的后端部相互齐平使得后机翼折叠后能够绕过主机翼的前端。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翼左右两侧的外机翼上连接有副翼,所述外机翼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主机翼长度的一半。
进一步的,所述机艏腔体包括沿着从前至后的方向依次连接的前段和后段,所述前段整体呈“U”形状,所述后段呈矩形状,所述前段和后段连接在一起并形成装载空间;所述主机翼位于后段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可折叠多功能无人机在使用时,通过枢轴可以使得外机翼向主机翼的方向进行折叠,折叠之后再通过合页将连接杆和尾翼向前折叠,通过两次折叠可以有效减小折叠后的无人机尺寸,从而提高微型无人机包装和运输的便利性,降低包装和运输的成本。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无人机通过合页和枢轴来实现两次折叠,相比于现有无人机的折叠方式,具有快速展开的特点,以满足微型无人机使用的时效性,提高快速响应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无人机由于能够进行两次折叠,因此机翼(主机翼、外机翼和尾翼)的尺寸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增大,从而提高微型无人机的载重,以满足多功能使用场景;同时本实用新型机艏腔体的结构设计,相比于现有技术,也能够提高机艏腔体的装载空间,从而提高微型无人机的装载能力,以满足功能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艏腔体的侧视图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机翼与外机翼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标记:1、机艏腔体,101、前段,102、后段,2、主机翼,3、连接机构,31、前连接段,32、后连接段,33、合页,4、螺旋桨,5、枢轴,51、卡片,52、卡销,6、外机翼,7、副翼,8、连接杆,9、尾翼,10、方向舵,11、升降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可折叠多功能无人机,包括机艏腔体1,其中,机艏腔体的内部具有装载空间,用于装载配套的零部件,例如在装载空间的上部安装飞控模块、GPS等电子设备用于对微型无人机进行控制,在装载空间的前段安装云台、摄像头等传感器,用于侦测、取证等,装载空间的下部为货舱位置(例如装载灭火剂或者灭火弹)。所述机艏腔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主机翼2,在一些实施例中,机艏腔体上设置开设有通孔,主机翼上设置有耳片,耳片上设置有与通孔相互对应的孔,主机翼通过销与机艏腔体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机翼采用双梁结构,双梁沿着主机翼的长度方向设置,双梁之间连接有多个沿着主机翼宽度方向设置的肋,主梁和肋一起构成了主机翼的骨架,骨架上再进行包覆(如蒙皮)从而形成主机翼,所述主机翼2延伸出机艏腔体1的左右两侧的肋处安装有连接机构3,所述主机翼2延伸出机艏腔体1的左右两侧的端部经枢轴5连接有外机翼6,即是说连接机构设置在主机翼的中部位置,而外机翼连接在主机翼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前连接段31和后连接段32,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机构的截面为方形,所述前连接段31和后连接段32通过合页33连接,前连接段和后连接段的截面均为方形,便于安装和固定,其中,连接机构中开设有若干安装孔,用于线路的穿过,所述前连接段31延伸出主机翼2的前端部安装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连接有螺旋桨5,所述后连接段32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一端与后连接段32连接,所述连接杆8的另一端连接有尾翼9,所述尾翼9上连接有方向舵10和升降舵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杆8为圆形碳杆。
其中,连接机构包括前连接段31和后连接段32,前连接段31和后连接段32之间通过合页连接,并且合页连接在前连接段31和后连接段32的上端,折叠时直接通过合页折叠即可,在正常飞行使用时,由于后连接段31、连接杆8、尾翼9和方向舵10和升降舵11的自重即可防止前连接段31和后连接段32之间发生转动,从而保证微型无人机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枢轴包括用于连接在主机翼2和外机翼3上侧的合页33和用于连接在主机翼2和外机翼6下侧的卡扣结构,所述卡扣连接包括卡片51和卡销52,所述卡片51上开设有与卡销52相互卡合的卡孔,所述卡片51和卡销52分别设置在主机翼2和外机翼6上,即是说当卡片51安装在主机翼2上时,卡销52安装在外机翼6上,当卡片51安装在外机翼6上时,卡销设置在主机翼2上。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卡片51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粘结、卡接等方式进行安装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枢轴在折叠时,现将卡片和卡销相互分离,然后通过合页33进行折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连接段31和后连接段32的上部采用合页33连接,前连接段31和后连接段32的下侧再通过卡片51和卡销52的卡扣结构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可折叠多功能无人机在使用时,通过枢轴可以使得外机翼向主机翼的方向进行折叠,折叠之后再通过合页将连接杆和尾翼向前折叠,通过两个折叠可以有效减小折叠后的无人机尺寸,从而提高微型无人机包装和运输的便利性,降低包装和运输的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微型无人机的主要技术参数为:翼展1800mm、机长1300mm、重量750g、最大起飞重量3.8kg;通过两次折叠后,可以将微型无人机放置在860mm*560mm*170mm(长、宽、高)的箱内。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无人机通过合页和枢轴来实现两次折叠,相比于现有无人机的折叠方式,具有快速展开的特点,以满足微型无人机使用的时效性,提高快速响应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无人机由于能够进行两次折叠,因此机翼(主机翼、外机翼和尾翼)的尺寸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增大,从而提高微型无人机的载重,以满足多功能使用场景。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主要体现在装载能力的提升,能够装载更多的物品,以在同一使用场景中执行不同的作业。
现有技术中,对于微型无人机(空机质量小于等于7Kg)并没有折叠机构,而对于其他无人机(空机质量大于7Kg)具有折叠功能,采用的折叠方式有三种:
一、铰链式,这种结构需要复杂的铰链机构,增加了过多的结构自重,因此并不能满足与微型无人机的使用。
二、弹簧式,通过弹簧在无人机的被动铰接臂上施加恒定的张力,但是增加了系统复杂性和过多的自重,因此并不能满足与微型无人机的使用。
三、通过带有自锁的滑块摆杆的运动实现折叠,一是滑块摆杆的自身重量较大,而是对于滑块摆杆自身的可靠性要求较高,一旦出现滑块出现卡滞情况,折叠机构无法正常使用。
综上所述,现有的无人机使用的折叠方式,由于折叠机构本身重量较大,因此并不能满足与微型无人机(空机质量小于等于7Kg)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合页33实现前连接段31和后连接段32的一次折叠,通过枢轴5实现外机翼和主机翼之间折叠,折叠机构本身重量比较小,能够满足微型无人机的设计要求,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折叠、展开方便的特点,同时具有可靠性高的特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连接段和后连接段的连接位置与主机翼的后端部相互齐平使得后机翼折叠后能够绕过主机翼的前端,从而使得后尾翼折叠后,后尾翼上的两个方向舵刚好位于机艏腔体的左右两侧,从而充分利用机艏腔体与主机翼之间的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机翼2左右两侧的外机翼6上连接有副翼7,所述外机翼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主机翼长度的一半,使得外机翼6折叠后不会发生重叠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艏腔体1包括沿着从前至后的方向依次连接的前段101和后段102,所述前段101整体呈“U”形状,所述后段102呈矩形状,所述前段和后段连接在一起并形成装载空间;所述主机翼2位于后段102的上方。
同时本实用新型机艏腔体的结构优化设计,通过“U”状的前段,既能够满足流线型设计,同时也增加了前段101的内部空间,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提高机艏腔体的装载空间,从而提高微型无人机的装载能力,以满足功能使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微型可折叠多功能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艏腔体,所述机艏腔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主机翼,所述主机翼延伸出机艏腔体的左右两侧的肋处安装有连接机构,所述主机翼延伸出机艏腔体的左右两侧的端部经枢轴连接有外机翼;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前连接段和后连接段,所述前连接段和后连接段通过合页连接,所述前连接段延伸出主机翼的前端部安装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连接有螺旋桨,所述后连接段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后连接段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尾翼,所述尾翼上连接有方向舵和升降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可折叠多功能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包括用于连接在主机翼和外机翼上侧的合页和用于连接在主机翼和外机翼下侧的卡扣结构,所述卡扣连接包括卡片和卡销,所述卡片上开设有与卡销相互卡合的卡孔,所述卡片和卡销分别设置在主机翼和外机翼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可折叠多功能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连接段和后连接段的连接位置与主机翼的后端部相互齐平使得后机翼折叠后能够绕过主机翼的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可折叠多功能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翼左右两侧的外机翼上连接有副翼,所述外机翼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主机翼长度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可折叠多功能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艏腔体包括沿着从前至后的方向依次连接的前段和后段,所述前段整体呈“U”形状,所述后段呈矩形状,所述前段和后段连接在一起并形成装载空间;所述主机翼位于后段的上方。
CN201922030116.0U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微型可折叠多功能无人机 Active CN2111673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30116.0U CN211167383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微型可折叠多功能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30116.0U CN211167383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微型可折叠多功能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67383U true CN211167383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796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30116.0U Active CN211167383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微型可折叠多功能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673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09080U (zh) 具有伞降装置的无人旋翼飞行器
KR101646736B1 (ko) 조인드윙형 무인항공기
CN112105555B (zh) 用于机架的机械接合器和具有易碎机架结构的无人飞行器
CN207346074U (zh) 一种常规布局双尾撑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N113119085B (zh) 一种直升机飞行驾驶机器人系统
CN205131674U (zh) 一种小型飞翼布局无人机
CN210852883U (zh) 一种机臂可折叠四旋翼无人机
CN211167383U (zh) 一种微型可折叠多功能无人机
CN108860570A (zh) 一种可折叠、快速拆装的无人机尾翼和包括该尾翼的无人机
CN112478157A (zh) 货运无人机
WO2023103686A1 (zh) 一种无人机挂载用快拆结构及无人机
CN114889804B (zh) 变体飞翼飞行器
CN213649899U (zh) 一种可折叠垂直起降无人机
CN212401522U (zh) 一种轻型折叠式多旋翼无人机
CN205499346U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快速折叠机构
CN210592420U (zh) 一种载人飞行器
CN215155592U (zh) 一种创新型立式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N211442728U (zh) 一种可折叠收纳的大型无人机
CN210634741U (zh) 一种无人机
CN210634750U (zh) 多旋翼无人机可拆卸式尾推结构
CN112607014B (zh) 一种有人机与无人机的组合系统
CN111717374A (zh) 一种气囊着落式中小型无人机可抛口盖结构
CN216611615U (zh) 一种无人机物资抛投机构及无人机
CN112550695A (zh) 垂直起降翼尖铰接组合式无人飞行器
CN217374880U (zh) 一种快速拆卸安装便携固定翼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