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53866U - 一种一体化雨衣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化雨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53866U
CN211153866U CN201921819949.9U CN201921819949U CN211153866U CN 211153866 U CN211153866 U CN 211153866U CN 201921819949 U CN201921819949 U CN 201921819949U CN 211153866 U CN211153866 U CN 2111538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coat
cap
integrated
belt
bri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1994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繁仑
邵向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81994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538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538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538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化雨衣,包括雨衣本体和设置在雨衣本体上的雨衣帽,所述雨衣帽上设置有帽檐,所述帽檐包括柔性的帽檐本体和设置于帽檐本体上的多条支承体,所述支承体一端延伸至所述帽檐本体的前端,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帽檐本体的后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雨衣,帽檐能支撑起足够的脸部防雨空间,并且折叠收纳方便,收纳时不容易脱落损毁,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化雨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雨衣。
背景技术
雨衣是人们用来挡雨的常用雨具,现有的雨衣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现有的雨衣一般使用,软式帽沿缺乏有效支撑,风大雨急时无法支撑起足够的脸部防雨空间。尤其是近几十年来近视人数大幅度增加,雨水打湿眼镜会带来较大安全隐患,同时给消费者带来较差的防雨体验。目前市场出现的透明质材弹性帽沿加配活动面罩的设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脸部防雨问题,但折叠收纳不方便,收纳时容易脱落损毁,使用寿命不长。
2、原设计雨衣需收紧系带,使帽顶紧贴头部两侧,勒紧镜脚,极易使眼镜产生位移甚至脱落,给消费者带来不便和安全风险。
3、穿着雨披时骑行,不固定雨披则易随风飘动,影响防雨效果;固定雨披则易限制人车活动,产生安全隐患,发生意外事故时不易及时灵活地人车分离;用手指半固定雨披时易产生心理紧张,导致握车不稳。冬季使用还因配戴手套而使上述矛盾加剧。穿着分体式雨衣骑行时需配套手脚防护,同时不利于随身携带的物品防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至少解决上述一个技术问题的一体化雨衣。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体化雨衣,包括雨衣本体和设置在雨衣本体上的雨衣帽,所述雨衣帽上设置有帽檐,所述帽檐包括柔性的帽檐本体和设置于帽檐本体上的多条支承体,所述支承体一端延伸至所述帽檐本体的前端,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帽檐本体的后端。
优选的,所述支承体位于所述帽檐本体的下方,底面至顶面的距离由所述帽檐的后端至所述帽檐的前端逐渐变小。
优选的,所述支承体为弹性支承体,所述支承体的底面为弧形。
优选的,所述雨衣帽内位于所述侧耳上方位置水平设置垫条,两侧的垫条之间连接有可调节十字形连接带。
优选的,所述可调节十字形连接带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所述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上均设置有日字扣;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交叉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的一端与一侧的垫条连接,一端与一侧的垫条连接。
优选的,所述垫条为弹性垫条,由后至前厚度逐渐增大。
优选的,所述雨衣帽后侧设置有后调节带,所述雨衣帽的底部设置有下调节带。
优选的,所述雨衣本体的腰部设有腰带,所述雨衣本体的前襟下侧设有前襟调节带。
优选的,所述雨衣本体的袖子的袖口位置设置有袖口调节带。
优选的,所述雨衣本体的袖子的袖口位置上侧向外侧延伸形成延长片,所述延长片内侧设置成袋状,用于容纳四个手指;所述袖口下侧设置有用于容纳大拇指的袋;所述袖口对应虎口位置设置有剪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雨衣,具有以下优点:
1、帽檐能支撑起足够的脸部防雨空间,并且折叠收纳方便,收纳时不容易脱落损毁,使用寿命长。
2、在耳朵上方撑起三角形空间,既增加耳朵的舒适性,又给眼镜架留下保护性空间,不容易使眼镜产生位移甚至脱落。
3、前襟可固定于车龙头,形成座位前部的防护空间,保护摆放在车踏板上的行李,并且雨披不容易飘动,且不影响下身运动;袖口不容易被挂住,手动作灵活,不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体化雨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体化雨衣的透视图;
图3为一种帽檐的俯视图;
图4为一种帽檐的横剖图;
图5为一种支承体的纵剖图;
图6为垫条和可调节十字调节带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垫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种后调节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种前襟调节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为一种袖口的正面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10b为一种袖口的背面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种袖子的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雨衣本体1,雨衣帽2,帽檐3、帽檐本体3-1、支承体3-2、垫条4、可调节十字形连接带5、第一带体5-1、第二带体5-2、日字扣5-3、后调节带6、下调节带7、腰带8、前襟调节带9、袖子10、袖口调节带10-1、延长片11、袋12、剪口13、尼龙扣a。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雨衣,参见图1,包括雨衣本体1和设置在雨衣本体上的雨衣帽2,所述雨衣帽上设置有帽檐3,所述帽檐包括柔性的帽檐本体3-1和设置于帽檐本体上的多条支承体3-2,所述支承体一端延伸至所述帽檐本体的前端,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帽檐本体的后端,该结构中,帽檐本体可以使用雨衣布制作,支承体用塑料制作,这样帽檐在没有头部支撑的情况下也容易折叠,作为一种制作方式,使用TPR等弹性材料铸成帽沿形片材,帽沿形片材形成帽檐本体;间隔一定距离加粗成T形柱体,T形柱体形成支承体,这样使整片材料形似鱼刺。形成的材料一维具有较强柔性,可卷曲;另一维具较强强度,可产生较大支撑力,不易折弯。柱体向前撑起足够长度,使形成的帽沿能保护眼镜和脸部。
上述的雨衣,帽檐能支撑起足够的脸部防雨空间,并且折叠收纳方便,收纳时不容易脱落损毁,使用寿命长。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参见图3-图5,所述支承体位于所述帽檐本体的下方,底面至顶面的距离由所述帽檐的后端至所述帽檐的前端逐渐变小,这样使得帽檐在使用时根部更稳定。优选的,所述支承体为弹性支承体,所述支承体的底面为弧形,这样弧形结构能够对外力有缓冲作用,使得帽檐的抗风效果增加。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见图1,所述雨衣帽内位于所述侧耳上方位置水平设置垫条4,两侧的垫条之间连接有可调节十字形连接带5。作为一种具体结构,参见图6,所述可调节十字形连接带包括第一带体5-1和第二带体5-2,所述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上均设置有日字扣5-3;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交叉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的一端与一侧的垫条连接,一端与一侧的垫条连接。
这种结构,在耳朵上方撑起三角形空间,既增加耳朵的舒适性,又给眼镜架留下保护性空间,不容易使眼镜产生位移甚至脱落,使用方便。使用时,调节十字连结带的两条带体的有效的部分长短,可调节垫条的位置,使其适应不同头型,保证垫条位于使用者耳朵上方位置,形成眼镜脚保护空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垫条为弹性垫条,弹性垫条可以使用TPR等弹性材料制作,由后至前厚度逐渐增大,这种结构适应人体头部形状,固定时更牢固,尤其是设置为图7的形状,使用效果更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2,所述雨衣帽后侧设置有后调节带6,所述雨衣帽的底部设置有下调节带7,其中后调节带和下调节带可以使用现有的结构和连接设置方式,比如下调节带可以使用系带,后调节带使用图8所示的带有日字扣5-3的调节带。设置后调节带调节帽围松紧,可适应不同大小头围以拉紧帽沿。设置下调节带,拉紧固定头部,鱼刺式帽沿固定于两侧垫条前部和额部帽边,后调节带拉紧时产生相应作用。帽前脸部分通过边带收紧防护脸下部。
实施例3,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参见图2,所述雨衣本体的腰部设有腰带8,参见图9,腰带的两端可以设置尼龙扣a以调节腰带的有效部分的长短,所述雨衣本体的前襟下侧设有前襟调节带9。制作时,前后襟加宽,使适应骑行和背包。前襟长度以脚面以上10CM左右为准,后襟比前襟略短。腰部设置腰带,步行时可用来束腰,收纳时用来捆扎雨衣。前襟下侧设前襟调节带,骑行时如需要,可将前襟固定于车龙头,形成座位前部的防护空间,保护摆放在车踏板上的行李,并且雨披不容易飘动,且不影响下身运动,不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参见图2和图10a,所述雨衣本体的袖子10的袖口位置设置有袖口调节带10-1。制作时,雨衣本体的袖子与衣身结合部加大尺寸,使适应冬装并方便穿着。腕部(也就是袖口位置)横向设置袖口调节带,调节袖口松紧并固定手部防护,防雨水进入袖子,并且袖口不容易被挂住,手动作灵活,不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参见图2和图10a和图10b,所述雨衣本体的袖子10的袖口位置上侧向外侧延伸形成延长片11,所述延长片内侧设置成袋状,用于容纳四个手指;所述袖口下侧设置有用于容纳大拇指的袋12;所述袖口对应虎口位置设置有剪口13,剪口即剪开的口。制作时延长片内侧加工成四个袋子参见图10b,容纳四指第一二指节;袖口下侧相应设置小袋,适应大拇指第一指节,虎口部位剪开成叉。骑行时四指和大拇指分别插入上下袋中,握住龙头,形成对手部的防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前、后、两侧等方位是以雨衣使用状态为参考的。雨衣本体的前后片还可以裁剪成雨披状,长度和下摆形状兼顾骑行、步行和背包。骑行时展开,步行时从腰间收束。两侧置长袖,便于骑行并提高安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一体化雨衣,包括雨衣本体(1)和设置在雨衣本体上的雨衣帽(2),所述雨衣帽上设置有帽檐(3),其特征在于,
所述帽檐包括柔性的帽檐本体(3-1)和设置于帽檐本体上的多条支承体(3-2),所述支承体一端延伸至所述帽檐本体的前端,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帽檐本体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体位于所述帽檐本体的下方,底面至顶面的距离由所述帽檐的后端至所述帽檐的前端逐渐变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体为弹性支承体,所述支承体的底面为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雨衣帽内位于侧耳上方位置水平设置垫条(4),两侧的垫条之间连接有可调节十字形连接带(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十字形连接带包括第一带体(5-1)和第二带体(5-2),所述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上均设置有日字扣(5-3);
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交叉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的一端与一侧的垫条连接,一端与一侧的垫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条为弹性垫条,由后至前厚度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雨衣帽后侧设置有后调节带(6),所述雨衣帽的底部设置有下调节带(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雨衣本体的腰部设有腰带(8),所述雨衣本体的前襟下侧设有前襟调节带(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雨衣本体的袖子(10)的袖口位置设置有袖口调节带(10-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雨衣本体的袖子(10)的袖口位置上侧向外侧延伸形成延长片(11),所述延长片内侧设置成袋状,用于容纳四个手指;
所述袖口下侧设置有用于容纳大拇指的袋(12);
所述袖口对应虎口位置设置有剪口(13)。
CN201921819949.9U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一体化雨衣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538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9949.9U CN211153866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一体化雨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9949.9U CN211153866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一体化雨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53866U true CN211153866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15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1994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53866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一体化雨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538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404985A1 (en) Outerwear having enhanced hood
US4657364A (en) Eyewear retainer
US4821341A (en) Sun-visor and headpiece combination and package therefor
US20130019378A1 (en) Hooded Poncho Rain Slicker
JP2002030502A (ja) スポーツウエアおよび衝撃吸収パーツ
EP3636088A1 (en) Hood, glasses holder for hood, and outerwear
CN211153866U (zh) 一种一体化雨衣
JP6884544B2 (ja) 自転車乗車用雨除けポンチョ
KR200432814Y1 (ko) 우산 결속용 멜빵
KR20120005141U (ko) 무릎보호대
FI105647B (fi) Moottoripyöräilijän selkäsuoja
KR200469150Y1 (ko) 지팡이 손잡이에 탈부착 가능한 손 스트랩
CN110973728A (zh) 一种穿戴收纳的支架雨衣
CN110973727A (zh) 一种穿戴收纳支架雨衣
CN220140857U (zh) 可折叠自收纳的雨衣
CN219741942U (zh) 一种多功能腿部挡风护具
JPH0519283Y2 (zh)
CN220494326U (zh) 一种多功能防晒衣
KR102602402B1 (ko) 자전거용 바지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211298566U (zh) 街舞用帽
CN218245735U (zh) 一种带有护膝功能的舒适运动裤
CN220809649U (zh) 一种新型雨衣和挡风被结合的防护结构
CN212937986U (zh) 一种防护型儿童上衣
CN215347441U (zh) 一种直接塑形高透气双肩包
CN203692591U (zh) 一种骑行多用披风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