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52015U - 一种医用便携式扫描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便携式扫描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52015U
CN211152015U CN201921934567.0U CN201921934567U CN211152015U CN 211152015 U CN211152015 U CN 211152015U CN 201921934567 U CN201921934567 U CN 201921934567U CN 211152015 U CN211152015 U CN 2111520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nning
display screen
flexible connecting
portable scanner
medical por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3456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宸睿
曹晨
林冠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bian Xiue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bian Xiue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bian Xiue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bian Xiue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3456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520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520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520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一种医用便携式扫描仪,属于医用扫描设备技术领域,该医用便携式扫描仪,包括翻盖箱体及其内部设置的扫描手柄、微处理器和显示屏,扫描手柄包括握持部、柔性连接部和探视部,握持部通过柔性连接部与探视部相连,柔性连接部包括多个相互卡接配合的柔性连接件和穿过柔性连接件的电引线,微处理器内设置图像处理单元,探视部通过电引线与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电连接,图像处理单元与显示屏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医用便携式扫描仪实现了结构集成化,便于携带、便于上门服务,而且使用方便,扫描更全面,适用于耳鼻喉、膀胱、下消化道等较浅腔道的扫描检测,可全面地为患者的身体情况留下判断依据,降低了医学诊断误判问题的发生几率。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便携式扫描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扫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便携式扫描仪。
背景技术
传统的耳鼻喉科和妇科等检查用内窥镜设备一般包括庞大的信号采集和处理装置以及图像显示装置,其一般基于计算机来实现,探头通过长的光纤连接到信号采集和处理装置。这样的内窥镜设备存在以下缺点:第一,造价高昂,而且移动不便,只适于在医院或诊所内使用,设备整体结构比较笨重,均不方便随身携带,也不能进行上门服务;第二,内窥镜设备使用的是动态观察,仅针对有结构异常的位置进行拍照截图显示,对于医生的技术要求高,由于医生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如果结构异常位置不能准确判断,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疾病诊断和治疗,现有的内窥镜设备不能全面地为患者的身体情况留下判断依据。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便携式的医用扫描仪,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便携式扫描仪,主要解决了现有的扫描设备不方便携带,而且不能全面地为患者的身体情况留下判断依据的问题,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医用便携式扫描仪,通过将扫描手柄、微处理器、显示屏集成在一个翻盖箱体内,通过打开翻盖箱体即可进行扫描工作,关闭翻盖箱体可方便携带,便于上门服务,满足了扫描需求,而且设置的扫描手柄的前部由柔性材质制成,可任意方向弯曲,可在人体狭小管道内进行扫描和探视,适用于耳鼻喉、膀胱、下消化道等较浅腔道的扫描检测,使扫描更全面,可全面地为患者的身体情况留下判断依据,降低了医学诊断误判问题的发生几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医用便携式扫描仪,包括翻盖箱体及其内部设置的扫描手柄、微处理器和显示屏,所述扫描手柄包括握持部、柔性连接部和探视部,所述握持部通过柔性连接部与探视部相连,所述柔性连接部包括多个相互卡接配合的柔性连接件和穿过所述柔性连接件的电引线,所述微处理器内设置图像处理单元,所述探视部通过电引线与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电连接,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与显示屏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连接件设置为加强圆片,所述加强圆片的一端设置凸块,所述加强圆片的另一端设置与所述凸块卡接配合的凹槽,所述加强圆片内设置有容纳所述电引线的穿线孔。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部的端部设置有推动所述柔性连接件的推进杆,所述推进杆的端部设置与所述凹槽卡接配合的凸起部,所述推进杆内设置有容纳所述电引线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部的端部设置有安装所述推进杆的安装槽。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部上设置有微型显示屏,所述微型显示屏与所述显示屏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探视部包括扫描探头和LED照明灯。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部上设置有控制所述扫描探头工作的扫描按钮和控制LED照明灯工作的照明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翻盖箱体包括铰接相连的箱体底座和翻盖结构,所述箱体底座内设置所述微处理器和扫描手柄,所述翻盖结构内设置所述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扫描手柄通过螺旋拉线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箱体底座上还设置有容纳所述扫描手柄的凹腔Ⅰ、容纳所述螺旋拉线的凹腔Ⅱ和便于将所述扫描手柄拿出的抓手凹槽,所述凹腔Ⅰ内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吹出的暖风朝向所述探视部用以驱散探视部的雾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扫描仪将扫描手柄、微处理器和显示屏集成在一个翻盖箱体内,通过打开翻盖箱体即可进行扫描工作,关闭翻盖箱体可方便携带,便于上门服务,满足了各种使用环境下的扫描需求;而且设置的扫描手柄的柔性连接部由柔性材质制成,可任意方向弯曲,可在人体狭小管道内进行扫描和探视,扫描的数据通过微处理器中的图像处理单元处理后在显示屏上通过图像显示出来,适用于耳鼻喉、膀胱、下消化道等较浅腔道的扫描检测,使扫描更全面,可全面地为患者的身体情况留下判断依据,降低了医学诊断误判问题的发生几率。
2、具体地,其中的柔性连接部由电引线将多个卡接配合的加强圆片串接形成,握持部的端部设有用于推动加强圆片的推进杆,在工作时,使推进杆与柔性连接部末端的加强圆片抵触配合并向前推进,使多个加强圆片紧密结合后形成柔性杆状,便于向人体病灶腔道内推进,在推进的过程中如果遇到转弯处,可松开推进杆,使多个加强圆片散开,使整个柔性连接部与人体腔道更贴合,使探视部的扫描更加全面,可全面地为患者的身体情况留下判断依据;握持部上设置与显示屏电连接的微型显示屏,便于医生通过微型显示屏上显示的图像判断扫描探头是否到达指定位置,使使用更方便。
综上,该医用便携式扫描仪实现了结构集成化,便于携带、便于上门服务,而且使用方便,扫描更全面,适用于耳鼻喉、膀胱、下消化道等较浅腔道的扫描检测,可全面地为患者的身体情况留下判断依据,降低了医学诊断误判问题的发生几率。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柔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握持部与推进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扫描手柄放置在翻盖箱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翻盖箱体,11.箱体底座,111.凹腔Ⅰ,112.凹腔Ⅱ,113.抓手凹槽,12.翻盖结构,2.扫描手柄,21.握持部,211.安装槽,22.柔性连接部,221.柔性连接件,222.电引线,223.凸块,224.凹槽,225.穿线孔,23.探视部,24.推进杆,241.凸起部,242.通孔,25.微型显示屏,26.扫描按钮,27.照明按钮,3.微处理器,4.显示屏,5.螺旋拉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案为: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医用便携式扫描仪,包括翻盖箱体1及其内部设置的扫描手柄2、微处理器3和显示屏4,将扫描手柄2、微处理器3和显示屏4集成在一个翻盖箱体1内,通过打开翻盖箱体1即可进行扫描工作,关闭翻盖箱体1可方便携带,便于上门服务,满足了各种使用环境下的扫描需求,其中的扫描手柄2包括握持部21、柔性连接部22和探视部23,握持部21通过柔性连接部22与探视部23相连,柔性连接部22包括多个相互卡接配合的柔性连接件221和穿过柔性连接件221的电引线222,微处理器3内设置图像处理单元,探视部23通过电引线222与图像处理单元电连接,图像处理单元与显示屏4电连接,扫描手柄2的柔性连接部22可由医用金属弹性材料或医学兼容有机材料等柔性材质制成,可任意方向弯曲,可在人体狭小管道内进行扫描和探视,扫描的数据通过微处理器3中的图像处理单元处理后在显示屏4上通过图像显示出来,适用于耳鼻喉、膀胱、下消化道等较浅腔道的扫描检测,使扫描更全面,可全面地为患者的身体情况留下判断依据,降低了医学诊断误判问题的发生几率。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的柔性连接件221设置为加强圆片,加强圆片的一端设置凸块223,该凸块223的截面可以设置成圆形、矩形或其它形状,加强圆片的另一端设置与凸块223卡接配合的凹槽224,加强圆片内设置有容纳电引线222的穿线孔225,多个加强圆片之间可以聚拢也可以分离开,聚拢后形成一个连接杆,便于推进到人体腔道内,分离开以后使柔性连接部22更贴合人体腔道,使扫描更全面;如图3所示,其中的握持部21的端部设置有推动柔性连接件221的推进杆24,推进杆24的端部设置与凹槽224卡接配合的凸起部241,推进杆24内设置有容纳电引线222的通孔242,握持部21的端部设置有安装推进杆24的安装槽211,在不使用推进杆24时可将推进杆24放进安装槽211内,该安装槽211的端口处设置内螺纹,推进杆24的端部设置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段,将推进杆24的一端放入安装槽211内后,再通过旋拧的方式将推进杆24安装到位,防止了推进杆24在不使用时的掉落,使整体的收纳性更好。使用推进杆的方法是:在进行扫描工作时,拿持推进杆24的凸起部241使推进杆24由安装槽211内取出,使推进杆24与柔性连接部22末端的加强圆片抵触配合并向前推进,使多个加强圆片紧密结合后形成柔性杆状,便于向人体病灶腔道内推进,在推进的过程中如果遇到转弯处,可松开推进杆24,使多个加强圆片散开,使整个柔性连接部22与人体腔道更贴合,使探视部的扫描更加全面,可全面地为患者的身体情况留下判断依据。
另外,如图1所示,其中的握持部21上设置与显示屏4电连接的微型显示屏25,便于医生通过微型显示屏25上显示的图像判断探视部23是否到达指定位置,使使用更方便;其中的探视部23包括嵌入加强圆片内的扫描探头和LED照明灯,LED照明灯起到照亮腔道的作用,使扫描的图像更清晰;握持部21上设置有控制扫描探头工作的扫描按钮26和控制LED照明灯工作的照明按钮27,根据工作需要按下扫描按钮26和照明按钮27即可进行扫描工作。
具体地,如图4所示,其中的翻盖箱体1包括铰接相连的箱体底座11和翻盖结构12,箱体底座11和翻盖结构12可通过定位部件相连,该定位部件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箱体底座11和翻盖结构12上的折弯杆件,折弯杆件之间通过棘轮棘爪机构相连,该棘轮棘爪机构包括棘轮和棘爪,其中一个折弯杆件与棘轮连接固定,另一个折弯杆件与棘爪转动连接,使翻盖结构12可相对于箱体底座11翻转所需的角度并定位,当需要将翻盖结构12合上时,拨动(转动)棘爪使棘爪脱离棘轮,可使翻盖结构12反向转动回位,箱体底座11和翻盖结构12的外缘可通过卡接结构或开关锁具相连,便于手提上门服务,箱体底座11内设置微处理器3和扫描手柄2,翻盖结构12内设置显示屏4,通过翻转翻盖结构12到一定角度,可方便观察显示屏4中显示的扫描图像。翻盖结构12内也可设置用于存放扫描用品的存储层,使收纳效果更好。
具体地,如图4所示,其中的扫描手柄2通过螺旋拉线5与微处理器3电连接,箱体底座11上还设置有容纳扫描手柄2的凹腔Ⅰ111、容纳螺旋拉线5的凹腔Ⅱ112和便于将扫描手柄2拿出的抓手凹槽113,凹腔Ⅰ111、凹腔Ⅱ112和抓手凹槽113的设置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而且凹腔Ⅰ111内设置有散热孔,散热孔吹出的暖风朝向探视部23用以驱散探视部23的雾气。
运用上述扫描仪对人体腔道进行扫描的过程是:首先,打开翻盖结构12使之转动相应的角度并定位,从抓手凹槽113内拿出扫描手柄2,然后按下握持部21上的扫描按钮26和照明按钮27;然后,拿持推进杆24的凸起部241使推进杆24由安装槽211内取出,使推进杆24与柔性连接部22末端的加强圆片抵触配合并向前推进,使多个加强圆片紧密结合后形成柔性杆状,向人体病灶腔道内推进,并通过微型显示屏25上显示的图像判断探视部23是否到达指定位置,在推进的过程中如果遇到转弯处,可松开推进杆24,使多个加强圆片散开,使整个柔性连接部22与人体腔道更贴合,使探视部23的扫描更加全面;最后,在人体病灶腔道内扫描的数据通过微处理器3中的图像处理单元处理后在显示屏4上通过图像显示出来,全面地为患者的身体情况留下判断依据,降低了医学诊断误判问题的发生几率。
综上,该医用便携式扫描仪实现了结构集成化,便于携带、便于上门服务,而且使用方便,扫描更全面,适用于耳鼻喉、膀胱、下消化道等较浅腔道的扫描检测,可全面地为患者的身体情况留下判断依据,降低了医学诊断误判问题的发生几率。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原理,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Claims (9)

1.一种医用便携式扫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翻盖箱体(1)及其内部设置的扫描手柄(2)、微处理器(3)和显示屏(4),所述扫描手柄(2)包括握持部(21)、柔性连接部(22)和探视部(23),所述握持部(21)通过柔性连接部(22)与探视部(23)相连,所述柔性连接部(22)包括多个相互卡接配合的柔性连接件(221)和穿过所述柔性连接件(221)的电引线(222),所述微处理器(3)内设置图像处理单元,所述探视部(23)通过电引线(222)与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电连接,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与显示屏(4)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便携式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件(221)设置为加强圆片,所述加强圆片的一端设置凸块(223),所述加强圆片的另一端设置与所述凸块(223)卡接配合的凹槽(224),所述加强圆片内设置有容纳所述电引线(222)的穿线孔(2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便携式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21)的端部设置有推动所述柔性连接件(221)的推进杆(24),所述推进杆(24)的端部设置与所述凹槽(224)卡接配合的凸起部(241),所述推进杆(24)内设置有容纳所述电引线(222)的通孔(2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便携式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21)的端部设置有安装所述推进杆(24)的安装槽(21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医用便携式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21)上设置有微型显示屏(25),所述微型显示屏(25)与所述显示屏(4)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便携式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探视部(23)包括扫描探头和LED照明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便携式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21)上设置有控制所述扫描探头工作的扫描按钮(26)和控制LED照明灯工作的照明按钮(27)。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便携式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箱体(1)包括铰接相连的箱体底座(11)和翻盖结构(12),所述箱体底座(11)内设置所述微处理器(3)和扫描手柄(2),所述翻盖结构(12)内设置所述显示屏(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用便携式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手柄(2)通过螺旋拉线(5)与所述微处理器(3)电连接,所述箱体底座(11)上还设置有容纳所述扫描手柄(2)的凹腔Ⅰ(111)、容纳所述螺旋拉线(5)的凹腔Ⅱ(112)和便于将所述扫描手柄(2)拿出的抓手凹槽(113),所述凹腔Ⅰ(111)内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吹出的暖风朝向所述探视部(23)用以驱散探视部(23)的雾气。
CN201921934567.0U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医用便携式扫描仪 Active CN2111520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34567.0U CN211152015U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医用便携式扫描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34567.0U CN211152015U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医用便携式扫描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52015U true CN211152015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73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34567.0U Active CN211152015U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医用便携式扫描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520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29044B2 (en) Endoscope imaging device
CN101267764B (zh) 内窥镜装置
US8142346B2 (en) Endoscope with electromagnetic wave shield
US8303489B2 (en) Endoscope with built-in filtering means
EP2289391A1 (en) Medical inspection device
WO2005082227A1 (ja) 内視鏡および内視鏡システム
JP4009613B2 (ja) 内視鏡
WO2023103623A1 (zh) 一种内窥镜前端组件及内窥镜
CN211152015U (zh) 一种医用便携式扫描仪
JP2006271688A (ja) 内視鏡装置
JP2021518231A (ja) 内視鏡装置および関連方法
JP2005237817A (ja) 内視鏡
CN211381245U (zh) 一种电子内窥镜及其置入装置
KR200480041Y1 (ko) 내시경 장치
JP2000131623A (ja) 内視鏡装置
WO2021224835A1 (en) A portable close-up camera probe for medical applications
JP2005192931A (ja) 内視鏡装置
JP4426213B2 (ja) 内視鏡操作部
CN101112301A (zh) 蛇形无线电子内窥镜
CN212489849U (zh) 一种新型电子硬管肾镜
CN216702520U (zh) 一种便携式肛肠镜检查装置
CN220275563U (zh) 一种检查装置
CN214595809U (zh) 一种可视腔道评估镜
CN214426948U (zh) 一种用于检测内窥镜的装置
CN215687692U (zh) 一种便携式的压舌板摄像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