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51669U - 一种微电机的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电机的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51669U
CN211151669U CN202020135021.5U CN202020135021U CN211151669U CN 211151669 U CN211151669 U CN 211151669U CN 202020135021 U CN202020135021 U CN 202020135021U CN 211151669 U CN211151669 U CN 2111516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base
main body
center post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3502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蓓
陈建能
亢汉宁
郭鹏
梁小华
余勋灿
王世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Longd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ong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ongd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ong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3502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516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516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516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电机的散热结构,包括机壳、端盖、底座、轴承和电机主体,所述电机主体设于机壳内,底座包括座体和中心柱,座体的中心沿轴向设有中心柱,中心柱设有贯穿底座的柱孔,轴承设于中心柱内,电机主体设于中心柱外周,电机主体的转轴通过柱孔进入中心柱内,转轴与轴承连接,端盖连接于转轴远离底座的一端,端盖随转轴一起转动,端盖上设有多个扇叶形通风孔。通过在端盖设置多个扇叶形通风孔,端盖随转轴一起转动,增加电机主体的轴向气流量,从而加大电机主体的对流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微电机的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电机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机设计无专门的散热系统,仅靠电机自然散热、或是在电机转子上安装散热扇页结构件进行散热,无散热系统的电机的体积功率密度不能太大,否则会造成电机寿命缩短甚至烧机损坏。安装散热扇页使电机体积增加、成本增加、效率降低,且加装的散热扇页往往与电机原有的自然通风流道不匹配,无法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电机的散热结构,打破传统电机结构无散热设计或仅加装单一风扇叶来散热的方案,从整体上提升散热效果,降低电机温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电机的散热结构,包括机壳、端盖、底座、轴承和电机主体,所述电机主体设于机壳内,底座包括座体和中心柱,座体的中心沿轴向设有中心柱,中心柱设有贯穿底座的柱孔,轴承设于中心柱内,电机主体设于中心柱外周,电机主体的转轴通过柱孔进入中心柱内,转轴与轴承连接,端盖连接于转轴远离底座的一端,端盖随转轴一起转动,端盖上设有多个扇叶形通风孔。通过在端盖设置多个扇叶形通风孔,端盖随转轴一起转动,增加电机主体的轴向气流量,从而加大电机主体的对流散热效果。
进一步,所述机壳的外表面沿外周分布有多圈纹路。通过在机壳的外表面设置多圈纹路,增大机壳外表面的表面积,即增大了机壳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进一步,所述多圈纹路由微细车刀加工形成。
进一步,所述机壳的外表面涂覆有黑漆。黑漆有利于机壳吸收电机内的热量,使电机主体更快散热而不易损坏。
进一步,所述的座体和机壳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座体的外径小于电机主体的外径。通过将座体的外径设置成小于电机主体的外径,便于轴向气流通过,从而加大电机主体的对流散热效果。
进一步,所述座体与电机主体之间具有间距。通过设置间距,使得轴向气流的流动更加畅通,增强电机主体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所述座体的外径小于机壳的内径。便于轴向气流通过,从而加大电机主体的对流散热效果。
进一步,所述扇叶形通风孔共有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微电机的散热结构,通过在端盖设置多个扇叶形通风孔,端盖随转轴一起转动,增加电机主体的轴向气流量,从而加大电机主体的对流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微电机的散热结构,通过在机壳的外表面设置多圈纹路,增大机壳外表面的表面积,即增大了机壳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微电机的散热结构,通过将座体的外径设置成小于电机主体的外径,座体与电机主体之间具有间距,座体的外径小于机壳的内径,便于轴向气流通过,从而加大电机主体的对流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微电机的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微电机的散热结构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微电机的散热结构的剖视图。
机壳1、端盖2、轴承3、电机主体4、座体5、中心柱6、柱孔7、转轴8、扇叶形通风孔9、纹路10、间距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电机的散热结构,包括机壳1、端盖2、底座、轴承3和电机主体4。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电机主体设于机壳内,电机主体包括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底座包括座体5和中心柱6,座体的中心沿轴向设有中心柱,中心柱设有贯穿底座的柱孔7,轴承设于中心柱内,电机主体设于中心柱外周,电机主体的转轴8通过柱孔进入中心柱内,转轴与轴承连接,端盖连接于转轴远离底座的一端,端盖随转轴一起转动,端盖上设有四个扇叶形通风孔9,通过在端盖设置多个扇叶形通风孔,端盖随转轴一起转动,增加电机主体的轴向气流量,从而加大电机主体的对流散热效果。
如图1和图3所示,机壳为圆柱形,机壳的外表面沿圆周均匀分布有多圈纹路10,多圈纹路由微细车刀加工形成,通过在机壳的外表面设置多圈纹路,增大机壳外表面的表面积,即增大了机壳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机壳的外表面涂覆有黑漆,黑漆有利于机壳吸收电机内的热量,使电机主体更快散热而不易损坏。
如图1和图3所示,座体和机壳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座体的外径小于电机主体的外径,座体的外径小于机壳的内径,便于轴向气流通过,从而加大电机主体的对流散热效果;座体与电机主体之间具有间距11,通过设置间距,使得轴向气流的流动更加畅通,增强电机主体的散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微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端盖、底座、轴承和电机主体,所述电机主体设于机壳内,底座包括座体和中心柱,座体的中心沿轴向设有中心柱,中心柱设有贯穿底座的柱孔,轴承设于中心柱内,电机主体设于中心柱外周,电机主体的转轴通过柱孔进入中心柱内,转轴与轴承连接,端盖连接于转轴远离底座的一端,端盖随转轴一起转动,端盖上设有多个扇叶形通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外表面沿外周分布有多圈纹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圈纹路由微细车刀加工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外表面涂覆有黑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体和机壳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座体的外径小于电机主体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与电机主体之间具有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的外径小于机壳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形通风孔共有四个。
CN202020135021.5U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微电机的散热结构 Active CN2111516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5021.5U CN211151669U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微电机的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5021.5U CN211151669U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微电机的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51669U true CN211151669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52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35021.5U Active CN211151669U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微电机的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516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83449A (en) Ceiling fan motors
US20110243720A1 (en) High Efficiency Blower Housing with Unequal Size Inlet Openings
CN101586575A (zh) 离心风扇及使用该离心风扇的电子装置
CN106329827A (zh) 散热马达
CN213402646U (zh) 一种外转子电机系统
EP2219894B2 (en) A ventilating unit, especially for motor vehicles
CN205945353U (zh) 一种自散热电机和无人机
CN104343706A (zh) 无刷直流外转子电机用轴流风机及扇叶
CN211151669U (zh) 一种微电机的散热结构
US20060170294A1 (en)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of a motor
US7121798B2 (en) Radial fan wheel for transporting cooling air for an electric machine
CN210509652U (zh) 离心风扇以及电机
CN208924080U (zh) 一种电机
CN111089069B (zh) 风扇
CN206077156U (zh) 一种电机散热结构
CN107181334B (zh) 风机定子及其风机
CN109654043B (zh) 风扇
CN207459948U (zh) 一种轴向磁场盘式电机
CN107061324B (zh) 轴流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2012959B (zh) 轴流叶轮及风机
CN213360862U (zh) 一种耐高温高精度轴套
CN202634188U (zh) 中型发电机低噪声闭式冷却系统
CN209419452U (zh) 一种转子组件及其应用的电机
CN210517955U (zh) 风机用电机的散热结构
CN201656642U (zh) 一种无刷外转子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0

Address after: 516000 Plant 1, No. 6, Shiquanling Road, Chenjiang Street, Zhongkai Hi tech Zone, Hui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Huizhou Longd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2-4 / F, building e, Baifuli Industrial Park, Tongsheng Shanghenglang Industrial Zone, Tongsheng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LONGDE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