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46957U - 换热系统、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换热系统、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46957U
CN211146957U CN201921763182.2U CN201921763182U CN211146957U CN 211146957 U CN211146957 U CN 211146957U CN 201921763182 U CN201921763182 U CN 201921763182U CN 211146957 U CN211146957 U CN 2111469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exchange system
heat exchanger
outdoor
in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6318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辉
黄海伟
魏腾飞
潘婷婷
贺申淦
吕丹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2176318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469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469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469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空调器。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换热系统,换热系统为多个,多个换热系统与压缩机相连通,多个换热系统均具有独立的换热模式,换热模式包括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多个换热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主换热系统和至少一个辅助换热系统;其中,辅助换热系统与主换热系统相邻地设置,辅助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与主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可相同或相反,当辅助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与主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相反时,辅助换热系统与主换热系统进行热交换作业以防止主换热系统结霜。提高了该换热系统的实用性,使得具有该换热系统的空调器实现无化霜步骤,有效地提高了空调器的性能,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换热系统、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系统、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家用空调器,冬天气温低或零度以下时,就会结霜,随着结霜的加剧,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逐渐减低,空调能效降低,另外结霜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化霜,且化霜时需要停机,化霜时间一般为5-10分钟,使制热效果明显降低,空调运行不稳定,制热季节能效大大降低,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系统、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器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换热系统,换热系统为多个,多个换热系统与压缩机相连通,多个换热系统均具有独立的换热模式,换热模式包括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多个换热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主换热系统和至少一个辅助换热系统;其中,辅助换热系统与主换热系统相邻地设置,辅助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与主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可相同或相反,当辅助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与主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相反时,辅助换热系统与主换热系统进行热交换作业以防止主换热系统结霜。
进一步地,压缩机具有多个工作腔,多个工作腔包括第一工作腔,主换热系统包括: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一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可选择地与压缩机的第一排气管或第一工作腔的吸气口相连通,第一排气管与第一工作腔的排气口相连通;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与第一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通,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第一排气管或第一工作腔的吸气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和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中的一个通过第一四通阀可选择地与第一排气管相连通,第一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和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中的另一个通过第一四通阀可选择地与第一工作腔的吸气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多个工作腔包括第二工作腔,第二工作腔与第一工作腔独立地设置,辅助换热系统包括:第二室外换热器,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可选择地与压缩机的第二排气管或第二工作腔的吸气口相连通,第二排气管与第二工作腔的排气口相连通;第二室内换热器,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与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通,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第二排气管或第二工作腔的吸气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和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中的一个通过第二四通阀可选择地与第二排气管相连通,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和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中的另一个通过第二四通阀可选择地与第二工作腔的吸气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第二室外换热器与第一室外换热器相邻地设置,第二室内换热器与第一室内换热器相邻地设置。
进一步地,多个工作腔包括第三工作腔,第三工作腔与第一工作腔、第二工作腔独立地设置,多个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三换热系统,第三换热系统包括:第三室外换热器,第三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可选择地与压缩机的第三排气管或第三工作腔的吸气口相连通,第三排气管与第三工作腔的排气口相连通;第三室内换热器,第三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与第三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通,第三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第三排气管或第三工作腔的吸气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第二室外换热器位于第三室外换热器与第一室外换热器之间,第二室内换热器位于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三室内换热器之间。
进一步地,第三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和第三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中的一个通过第三四通阀可选择地与第三排气管相连通,第三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和第三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中的另一个通过第三四通阀可选择地与第三工作腔的吸气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压缩机具有泵体组件,泵体组件包括上气缸、中气缸和下气缸,其中,上气缸设置有第一工作腔,中气缸设置有第二工作腔,下气缸设置有第三工作腔。
进一步地,第三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与主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同步地设置。
进一步地,辅助换热系统的排气量为V1,主换热系统的排气量为V2,其中,2≤V1/V2≤5。
进一步地,当主换热系统运行预设时间后,第一室外换热器和/或第一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压力达到预设值时,控制辅助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与主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相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换热系统,换热系统为上述的换热系统。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辅助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与主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可以相同可以相反的设置能够有效地提高该换热系统的换热效率。尤其是可以将辅助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与主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相反时,能够避免该换热系统结霜,进一步地提高了该换热系统的实用性,使得具有该换热系统的空调器实现无化霜步骤,有效地提高了空调器的性能,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系统的正常制热模式的实施例的循环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系统的制热除霜模式的实施例的循环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系统的制冷模式的实施例的循环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的实施例的循环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泵体组件的实施例的循环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压缩机;2、第一四通阀;3、第二四通阀;4、第三四通阀;5、第一室外换热器;6、第二室外换热器;7、第三室外换热器;8、第一电子膨胀阀;9、第二电子膨胀阀;10、第三电子膨胀阀;11、第一室内换热器;12、第二室内换热器;13、第三室内换热器;
20、壳体组件;21、第三分液器;22、第二分液器;23、第一分液器;24、电机;25、上盖组件;26、第一排气管;27、泵体组件;28、第二排气管;29、第三排气管;
30、曲轴;31、上法兰组件;32、上气缸;33、第一隔板;34、第二隔板组件;35、中气缸;36、第三隔板;37、下气缸;38、下法兰组件;39、下法兰盖板;
40、电动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结合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该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1和换热系统。换热系统为多个,多个换热系统与压缩机1相连通,多个换热系统均具有独立的换热模式,换热模式包括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多个换热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主换热系统和至少一个辅助换热系统。其中,辅助换热系统与主换热系统相邻地设置,辅助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与主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可相同或也可相反地设置,当辅助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与主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相反时,辅助换热系统与主换热系统进行热交换作业以防止主换热系统结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辅助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与主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可以相同可以相反的设置能够有效地提高该换热系统的换热效率。尤其是可以将辅助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与主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相反时,能够避免该换热系统结霜,进一步地提高了该换热系统的实用性,使得具有该换热系统的空调器实现无化霜步骤,有效地提高了空调器的性能,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其中,换热模式相反或相同指的是:当主换热系统为制热模式时,辅助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可以是制热模式也可以是制冷模式。
其中,压缩机1具有多个工作腔,多个工作腔包括第一工作腔,主换热系统包括第一室外换热器5和第一室内换热器11。第一室外换热器5的第一端可选择地与压缩机1的第一排气管26或第一工作腔的吸气口相连通。第一排气管26与第一工作腔的排气口相连通。第一室内换热器11的第一端与第一室外换热器5的第二端相连通,第一室内换热器11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第一排气管26或第一工作腔的吸气口相连通。这样设置使得主换热系统可以单独实现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的切换。具体地,第一室外换热器5的第一端和第一室内换热器11的第二端中的一个通过第一四通阀2可选择地与第一排气管26相连通,第一室外换热器5的第一端和第一室内换热器11的第二端中的另一个通过第一四通阀2可选择地与第一工作腔的吸气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多个工作腔包括第二工作腔。第二工作腔与第一工作腔独立地设置,辅助换热系统包括第二室外换热器6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2。第二室外换热器6的第一端可选择地与压缩机1的第二排气管28或第二工作腔的吸气口相连通。第二排气管28与第二工作腔的排气口相连通。第二室内换热器12的第一端与第二室外换热器6的第二端相连通。第二室内换热器12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第二排气管28或第二工作腔的吸气口相连通。这样设置使得辅助换热系统可以单独地实现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的切换。具体地,第二室外换热器6的第一端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2的第二端中的一个通过第二四通阀3可选择地与第二排气管28相连通,第二室外换热器6的第一端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2的第二端中的另一个通过第二四通阀3可选择地与第二工作腔的吸气口相连通。
其中,第二室外换热器6与第一室外换热器5相邻地设置,第二室内换热器12与第一室内换热器11相邻地设置。这样设置能够提高换热系统的换热性能。
进一步地,多个工作腔包括第三工作腔,第三工作腔与第一工作腔、第二工作腔独立地设置。多个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三换热系统,第三换热系统包括第三室外换热器7和第三室内换热器13。第三室外换热器7的第一端可选择地与压缩机1的第三排气管29或第三工作腔的吸气口相连通。第三排气管29与第三工作腔的排气口相连通。第三室内换热器13的第一端与第三室外换热器7的第二端相连通,第三室内换热器13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第三排气管29或第三工作腔的吸气口相连通。其中,第三换热系统作为另一个主换热系统,作为主换热系统的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始终相同。这样设置能够提高换热系统的换热性能。
其中,第二室外换热器6位于第三室外换热器7与第一室外换热器5之间,第二室内换热器12位于第一室内换热器11和第三室内换热器13之间。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各个换热系统的换热器可以交错地设置,也可以并排地设置,作为辅助换热系统的换热器可以放置于其他换热器的内侧,也可以位于其他换热器的外侧。
进一步地,第三室外换热器7的第一端和第三室内换热器13的第二端中的一个通过第三四通阀4可选择地与第三排气管29相连通,第三室外换热器7的第一端和第三室内换热器13的第二端中的另一个通过第三四通阀4可选择地与第三工作腔的吸气口相连通。这样设置能够使得第三换热系统也能够实现单独的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其中,第三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与主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同步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1具有泵体组件27。泵体组件27包括上气缸32、中气缸35和下气缸37。其中,上气缸32设置有第一工作腔,中气缸35设置有第二工作腔,下气缸37设置有第三工作腔。这样设置使得只需采用一个压缩机就能够实现多个换热系统的需求,有效地降低换热系统的成本。
优选地,辅助换热系统的排气量为V1,主换热系统的排气量为V2,其中,2≤V1/V2≤5。这样设置能够使得当主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与辅助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相反时,辅助换热系统的热量足以达到化霜的目的即可,而不影响主换热系统的换热效率。具体地,当主换热系统运行预设时间后,第一室外换热器5和第一室内换热器11的温度和压力达到预设值时,控制辅助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与主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相反。
上述换热系统还可以用于空调器技术领域,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换热系统,换热系统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换热系统。在该空调器中,室内机换热器处仅设置一个风机部、室外换热器处设置一个风机部即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方法用于控制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主换热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控制辅助换热系统处于制冷模式,以使辅助换热系统的冷媒流向与主换热系统的冷媒流向相同,当主换热系统处于高温工况的制热模式时,控制辅助换热系统处于制热模式,以使辅助换热系统的冷媒流向与主换热系统的冷媒流向相同。
当主换热系统处于低温工况的制热模式时,控制辅助换热系统处于制冷模式,以使辅助换热系统的冷媒流向与主换热系统的冷媒流向相反,或者,当主换热系统处于低温工况的制热模式时,控制辅助换热系统处于制热模式运行预设时间后,周期性地检测主换热系统的冷媒的温度和压力是否达到预设值,当主换热系统的冷媒的温度和压力达到预设值时,控制辅助换热系统切换至制冷模式运行预设时间,直至主换热系统的冷媒的温度和压力位于预设值之外,然后在控制辅助换热系统处于制热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控制第三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与主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相同。即主换热系统为制冷模式时,第三换热系统也为制冷模式,主换热系统为制热模式时,第三换热系统也为制热模式。在本实施例中,高温工况时的温度大于或等于2°,低温工况时的温度小于2°。
具体地,采用该空调器使得该空调器在化霜时依然处于制热状态,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空调器的制热能效。而且该空调系统有多个独立的制冷剂循环系统,在低温制热工况时,当结霜到一定程度时,其中一个系统四通阀反向,即实现制冷循环,用于化霜,另外多个系统正常制热运行,达到不停机化霜的效果。
具体地,空调系统具有两个独立的制冷剂循环系统,当结霜到一定程度时其中一个系统的四通阀反向,按制冷循环运行,达到除霜效果,另一个系统正常制热运行,达到不停机化霜效果,提高制热及节能效。使空调的两个循环在同一台压缩机内实现,节省空调系统空间,同时大大降低了成本。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压缩机包括至少3个气缸,每个气缸实现单独吸气和单独排气,每个气缸能独立实现制冷循环。三个循环换热器设置在室外机和室内机中,正常制冷和制热运行时两个制冷剂循环系统均按制冷或制热运行,当低温制热工况时,通过监测室外换热器结霜程度,当结霜到设定值时,反馈至控制处理器,辅助制冷剂循环系统四通阀切换方向,该制冷剂循环按制冷循环运行,从而达到除霜的效果,同时另外二个制冷剂循环为主制冷剂循环系统正常运行,保证制热效果,从而实现化霜时制热稳定运行,有效地提高空调的舒适性,同时提升制热能效。
目前市场上家用空调器,冬天气温低或零度以下时,就会结霜,随着结霜的加剧,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逐渐减低,空调能效降低,另外结霜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化霜,且化霜时一般需要停机,化霜时间一般为5-10分钟,使制热效果明显降低,空调运行不稳定,制热季节能效大大降低,影响用户舒适度,同时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换热器无霜空调用压缩机及其空调系统,压缩机主要包括壳体组件20、第一分液器23、第二分液器22、第三分液器21、电机24、上盖组件25、第一排气管26、第二排气管28、第三排气管29、泵体组件27。泵体组件包含曲轴30、上法兰组件31、上气缸32、第一隔板33、第二隔板组件34、中气缸35、第三隔板36、下气缸37、下法兰组件38、下法兰盖板39。压缩机泵体包含至少3个气缸,每个气缸均实现单独吸气和单独排气,即压缩机至少存在三个吸气通道和三个排气通道,每个气缸单独实现一种制冷循环,每个气缸循环具体实施如下:
第一制冷循环:从第一室内换热器11过来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经第一分液器23进入上气缸32,经过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上法兰排气口排出至壳体空腔内,经过电机空隙空间从第一排气管26排出,经过第一四通阀2进入第一室外换热器5放热冷凝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然后经过第一电子膨胀阀8进行节流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制冷剂,进入第一室内换热器11吸气蒸发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完成第一制冷循环。
第二制冷循环:从第二室内换热器12过来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经第二分液器22进入中气缸35,经过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第二隔板组件34、第二排气管28排出,经过第二四通阀3进入第二室外换热器6放热冷凝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然后经过第二电子膨胀阀9进行节流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制冷剂,进入第二室内换热器12吸气蒸发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完成第二制冷循环。
第三制冷循环:从第三室内换热器13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经第三分液器21进入下气缸,经过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下法兰组件38、第三排气管29排出,经过第三四通阀4进入第三室外换热器7进入冷凝器放热冷凝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然后经过第二电子膨胀阀9进行节流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制冷剂,进入第三室内换热器13吸气蒸发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完成第三制冷循环。
第一室外换热器5、第二室外换热器6和第三室外换热器7设置在室外机中;第一室内换热器11、第二室内换热器12和第三室内换热器13设置于室内机中,室外机和室内机均采用一个风机提供风量。
其中第三制冷剂循环主要为辅助循环系统(任一制冷循环均可以作为辅助循环系统),其他两个制冷剂循环为主要循环系统,为减小压缩机功耗,辅助循环系统压缩机气缸采用小排量设计,辅助循环系统排气量V1与主要循环排气量V2存在如下关系:V1:V2的范围为2~5之间。
在制冷工况时:辅制冷剂循环和主制冷剂循环中制冷剂流向相同,具体循环见图3所示,均采用制冷循环。
高温制热模式时:辅助制冷剂循环和主制冷剂循环中制冷剂流向相同,均采用制热循环,具体循环见图1所示。
低温制热工况时:
方案一:采用制热除霜模式空调系统循环(如图2所示),辅制冷剂循环与主制冷剂循环制冷剂流向相反,即第一制冷剂循环采用制冷循环,由于辅制冷剂循环气缸排量小,仅需提供管路不结霜的热量即可。主制冷剂循环为正常制热循环,由于无结霜的影响,换热效率高,可以提高制热能效,即通过制热与制冷双循环,达到无霜效果,空调系统无需化霜,提高空调器运行的稳定性,提高用户体验,同时提高制热季节能效,达到节能减排的有益效果。
方案二:在无霜或结霜较少时采用正常制热模式空调系统循环(如图1所示),通过监测结霜情况,当结霜达到设定值后,首先关闭辅制冷剂循环管路中的控制阀,其次通过切换辅制冷循环的四通阀,再打开辅制冷剂循环管路中的控制阀,采用制热除霜模式空调系统循环(如图2所示),主制冷剂循环正常制热运行,这样实现不停机除霜,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辅制冷剂循环,使制热能效达到最优状态。
综上辅制冷剂循环系统制热与制冷之间的切换,实现不停机高效除霜,提高空调系统稳定性和舒适性,同时能有效提升整个空调系统的能效。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1);
换热系统,所述换热系统为多个,多个所述换热系统与所述压缩机(1)相连通,多个所述换热系统均具有独立的换热模式,所述换热模式包括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多个所述换热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主换热系统和至少一个辅助换热系统;
其中,所述辅助换热系统与所述主换热系统相邻地设置,所述辅助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与所述主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可相同或相反,当所述辅助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与所述主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相反时,所述辅助换热系统与所述主换热系统进行热交换作业以防止所述主换热系统结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具有多个工作腔,多个所述工作腔包括第一工作腔,所述主换热系统包括:
第一室外换热器(5),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5)的第一端可选择地与所述压缩机(1)的第一排气管(26)或所述第一工作腔的吸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管(26)与所述第一工作腔的排气口相连通;
第一室内换热器(11),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5)的第二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11)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排气管(26)或所述第一工作腔的吸气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5)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11)的第二端中的一个通过第一四通阀(2)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排气管(26)相连通,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5)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11)的第二端中的另一个通过所述第一四通阀(2)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工作腔的吸气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工作腔包括第二工作腔,所述第二工作腔与所述第一工作腔独立地设置,所述辅助换热系统包括:
第二室外换热器(6),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6)的第一端可选择地与所述压缩机(1)的第二排气管(28)或所述第二工作腔的吸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28)与所述第二工作腔的排气口相连通;
第二室内换热器(12),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1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6)的第二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12)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二排气管(28)或所述第二工作腔的吸气口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6)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12)的第二端中的一个通过第二四通阀(3)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二排气管(28)相连通,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6)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12)的第二端中的另一个通过所述第二四通阀(3)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二工作腔的吸气口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6)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5)相邻地设置,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12)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11)相邻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工作腔包括第三工作腔,第三工作腔与所述第一工作腔、第二工作腔独立地设置,多个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三换热系统,所述第三换热系统包括:
第三室外换热器(7),所述第三室外换热器(7)的第一端可选择地与所述压缩机(1)的第三排气管(29)或所述第三工作腔的吸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排气管(29)与所述第三工作腔的排气口相连通;
第三室内换热器(13),所述第三室内换热器(1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室外换热器(7)的第二端相连通,所述第三室内换热器(13)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三排气管(29)或所述第三工作腔的吸气口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6)位于所述第三室外换热器(7)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5)之间,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12)位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11)和所述第三室内换热器(13)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室外换热器(7)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室内换热器(13)的第二端中的一个通过第三四通阀(4)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三排气管(29)相连通,所述第三室外换热器(7)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室内换热器(13)的第二端中的另一个通过所述第三四通阀(4)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三工作腔的吸气口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具有泵体组件(27),所述泵体组件(27)包括上气缸(32)、中气缸(35)和下气缸(37),其中,所述上气缸(32)设置有所述第一工作腔,所述中气缸(35)设置有所述第二工作腔,所述下气缸(37)设置有所述第三工作腔。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与所述主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同步地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换热系统的排气量为V1,所述主换热系统的排气量为V2,其中,2≤V1/V2≤5。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主换热系统运行预设时间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5)和/或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11)的温度和压力达到预设值时,控制所述辅助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与所述主换热系统的换热模式相反。
14.一种空调器,包括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系统为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系统。
CN201921763182.2U 2019-10-18 2019-10-18 换热系统、空调器 Active CN2111469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3182.2U CN211146957U (zh) 2019-10-18 2019-10-18 换热系统、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3182.2U CN211146957U (zh) 2019-10-18 2019-10-18 换热系统、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46957U true CN211146957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69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63182.2U Active CN211146957U (zh) 2019-10-18 2019-10-18 换热系统、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469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7644A (zh) * 2019-10-18 2019-12-27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换热系统、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7644A (zh) * 2019-10-18 2019-12-27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换热系统、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44453B (zh) 一种双温制冷及制热系统
CN110411059B (zh) 一种双蒸发温度热泵系统、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103968460A (zh) 空调系统
CN110617644A (zh) 换热系统、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0374876A (zh) 双温并行独立的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CN108626118B (zh)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CN109306611A (zh) 一种具有室内温度调节功能的衣物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17219A (zh) 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CN203824146U (zh) 空调系统
CN210725423U (zh) 可调温除湿的空调系统
CN210569333U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203823909U (zh) 空调系统
CN211146957U (zh) 换热系统、空调器
CN210374156U (zh) 一种双蒸发温度热泵系统和空调器
CN106369863B (zh) 制冷装置
CN205373127U (zh) 一种双温制冷及制热系统
WO2023173847A1 (zh)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系统
KR100346945B1 (ko) 냉난방겸용 공기조화기
CN112577101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1422911U (zh) 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CN111076444A (zh) 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14468973U (zh) 一种全空气一体式空调
CN210892242U (zh) 换热系统
CN111677665A (zh)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装置
CN111594442A (zh) 一种压缩机组件、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