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45513U - 阀芯组件和安全阀 - Google Patents

阀芯组件和安全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45513U
CN211145513U CN201922242427.3U CN201922242427U CN211145513U CN 211145513 U CN211145513 U CN 211145513U CN 201922242427 U CN201922242427 U CN 201922242427U CN 211145513 U CN211145513 U CN 2111455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hole
seat
pressur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4242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松
石峰
曹月秋
张天乐
邵林
张克楠
黎春梅
谭术洋
周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shan Solenoid Val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shan Solenoid Val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shan Solenoid Val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shan Solenoid Val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4242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455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455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455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芯组件和安全阀。该阀芯组件包括:阀瓣,阀瓣包括主体部和封盖部,主体部的内部开设有升力腔,封盖部能够开启或封盖阀座的阀口,主体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波纹管,波纹管设置在升力腔内,波纹管的一端连接阀瓣的封盖部,波纹管的另一端用于与阀座相对固定。该阀芯组件和该安全阀,阀芯组件与过压介质的接触面积相较于只通过封盖部与过压介质相接触的接触面积显著增大,进而提高了该阀芯组件在过压介质作用下的上升力,进而该阀芯组件的提高了开启速度和泄压及时性,缩短了开启时间。

Description

阀芯组件和安全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芯组件和安全阀。
背景技术
安全阀是阀瓣组件受外力作用下处于常闭状态,当设备或管道内的介质压力升高超过预定值时,通过打开阀瓣组件以向外排放介质来防止管道或设备内介质压力超过规定数值的特殊阀门,从而对人身安全和设备运行起到重要保护作用。
相关技术中,安全阀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锅炉、压力容器和管道上,但是目前的安全阀采用的阀瓣组件都是块状阀瓣,所以设备或管道内的介质与阀瓣的接触面积较小,从而介质提供给阀瓣组件的开启力不足,进而导致阀瓣组件的开启速度慢、开启时间长和泄压不及时的问题,为人身安全和设备运行的保护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隐患和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开启速度快、开启时间短且泄压及时的阀芯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开启速度快、开启时间短且泄压及时的安全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阀芯组件,包括:
阀瓣,所述阀瓣包括主体部和封盖部,所述主体部的内部开设有升力腔,所述封盖部能够开启或封盖阀座的阀口,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
波纹管,所述波纹管设置在所述升力腔内,所述波纹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封盖部,所述波纹管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阀座相对固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阀瓣还包括反冲部,所述反冲部设置在所述升力腔内并与所述封盖部相连接;
沿所述主体部的外部至内部的方向,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逐渐向远离所述封盖部的方向延伸,所述反冲部逐渐向靠近所述封盖部的方向延伸,且所述反冲部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主体部的周向排布;
所述反冲部沿所述主体部的周向连续地延伸以形成环形反冲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阀芯组件还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盘部和空心轴部,所述空心轴部穿设于所述盘部;所述主体部套设在所述空心轴部外;
导向轴,所述导向轴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轴部、第二轴部和限位部,所述第一轴部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二轴部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二轴部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限位部的径向尺寸;
所述盘部用于与所述阀座固定连接,所述空心轴部伸入到所述升力腔内并套设于所述第一轴部外,所述限位部连接所述封盖部,所述波纹管套设于所述第二轴部外,且所述波纹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限位部和所述空心轴部的端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阀芯组件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升力腔内的枢转球和枢转髁,所述枢转髁的外部与所述封盖部固定连接,所述枢转球能够转动地嵌设在所述枢转髁内;
所述限位部的面向所述封盖部的表面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枢转球的部分裸露于所述枢转髁且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阀,包括阀座和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阀芯组件;
所述阀座的内部设置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的轴线与所述波纹管的轴线互相平行,所述固定座的盘部封盖于所述贯通孔的一端;
所述阀座上还开设有入液通道和出液通道,所述贯通孔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入液通道,且所述贯通孔与所述入液通道的衔接处形成阀口,所述出液通道连通所述贯通孔的中部;
所述阀芯组件的阀瓣和波纹管均设置在所述贯通孔内,所述阀瓣的封盖部能够打开或封盖所述阀口,以对应连通或阻断所述入液通道和所述出液通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安全阀还包括阀盖组件;
所述阀盖组件包括阀体、弹性件、压杆和压板;所述阀体包括顺次连接的支撑部、延伸部和连接部,所述延伸部沿所述波纹管的轴线延伸,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阀座相连接;所述压杆的一端能够滑动地穿设于所述支撑部内,所述压杆的另一端为压杆扩径端且抵接所述导向轴,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压杆的两端之间;
所述弹性件支撑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压板之间,且所述弹性件具有使所述压板压紧所述压杆扩径端的趋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安全阀还包括手动开启组件;所述手动开启组件包括固定件、手动杆、连杆和翘板;
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手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相螺接,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手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翘板相铰接,所述翘板抵接所述压板的面向所述压杆扩径端的端面;
当向远离所述阀座的方向转动所述手动杆,可使所述压板压缩所述弹性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安全阀还包括电磁辅助组件;
所述电磁辅助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推杆、线圈、线圈支架、导向筒、止挡座、动铁芯和静铁芯;
所述第一壳体支撑在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支撑部之间,所述线圈支架为筒状支架,所述线圈支架的轴线防线关于所述波纹管的轴线方向互相平行,所述线圈绕设在所述线圈支架的外圈,所述动铁芯和所述静铁芯均设置在所述线圈支架内,所述静铁芯位于所述动铁芯的背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
所述导向筒的一端伸入到所述第一壳体内,且所述动铁芯能够在所述导向筒的内部与所述线圈支架的内部移动;所述导向筒的另一端封盖有止挡座且伸入到所述第二壳体内;
所述推杆穿设于所述止挡座内,所述推杆的一端位于所述导向筒内且与所述静铁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为推杆扩径端且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推杆扩径端抵接所述压杆。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安全阀还包括:
套筒,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贯通孔内,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阀瓣外;所述套筒的一端抵接所述固定座,所述套筒的另一端抵接所述阀座的对应于所述阀口的壁面;
所述套筒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能够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出液通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阀芯组件,包括阀瓣和波纹管,波纹管设置在阀瓣内部的升力腔内,波纹管的一端连接阀瓣,波纹管的另一端连接阀体。由于波纹管在升力腔内的介质的作用下能够发生形变,以带动阀瓣向远离阀座的阀口的方向移动,所以该阀芯组件与过压介质的接触面积相较于只通过封盖部与过压介质相接触的接触面积显著增大,进而提高了该阀芯组件在过压介质作用下的上升力,进而该阀芯组件的提高了开启速度和泄压及时性,缩短了开启时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阀,包括上述阀芯组件,该安全阀能够实现上述阀芯组件能够实现的所有有益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阀芯组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阀芯组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阀芯组件的阀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安全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安全阀的电磁辅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安全阀的手动启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阀芯组件;10-阀瓣;100-主体部;101-封盖部;102-升力腔;103-反冲部;104-第一通孔;11-波纹管;12-固定座;120-盘部;121-空心轴部;122-密封件;13-导向轴;130-第一轴部;131-第二轴部;132-限位部;14-枢转球;15-枢转髁;2-安全阀;20-阀座;21-阀口;22-入液通道;23-出液通道;240-支撑部;241-延伸部;242-连接部;243-弹性件;244-压杆;245-压板;246-压杆扩径端;247-预紧螺钉;250-固定件;251-手动杆;252-连杆;253-翘板;260-第一壳体;261-第二壳体;262-推杆;263-线圈;264-线圈支架;265-导向筒;266-止挡座;267-动铁芯;268-静铁芯;269-推杆扩径端;27-套筒;270-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阀芯组件;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阀芯组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阀芯组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阀芯组件的阀瓣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和图2为了更清楚得表达阀芯组件的结构,采用了剖视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阀芯组件用于安全阀,以在安全阀的启动状态下,提高阀芯组件的上升力。
参见图1至图3并结合如4至图6所示,阀芯组件1包括阀瓣10和波纹管11。
阀瓣10包括主体部100和封盖部101,主体部100的内部开设有升力腔102,封盖部101能够开启或封盖阀座20的阀口21,阀座20的阀口21通常连通锅炉、压力容器或管道的内部,从而当锅炉、压力容器或管道的内部的介质能够在阀座20的阀口21处与封盖部101常接触。当锅炉、压力容器或管道的内部的介质压力低于预定压力的时候,封盖部101能够保持封盖柱阀座20的阀口21,从而保证介质的工作压力不会被泄露。当锅炉、压力容器或管道的内部的介质压力高于预定压力的时候,封盖部101会在介质的作用下打开阀口21,从而使部分介质经由阀座20的阀口21从锅炉、压力容器或管道的内部流出,达到泄压的目的,以使锅炉、压力容器或管道的内部的介质压力保持在预定压力下。
主体部10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04,波纹管11设置在升力腔102内,波纹管11的一端连接阀瓣10的封盖部101,波纹管11的另一端用于与阀座20相对固定。当锅炉、压力容器或管道的内部的介质压力高于预定压力的时候,封盖部101会小幅打开阀口21,从而使介质经由第一通孔104进入到升力腔102内,升力腔102内的介质作用在波纹管11的外表面,由于波纹管11的内部没有介质,从而在波纹管11的内外表面形成压差,使波纹管11上形成褶皱的沟槽向内移动,进而波纹管11上形成褶皱的凸起之间沿轴向的距离缩短。
也就是说,波纹管11在升力腔102内的介质的作用下,波纹管11与阀瓣10连接的一端向波纹管11与阀座20连接的一端靠近,也即,波纹管11带动阀瓣10进一步打开阀座20的阀口21,从而提高了阀芯组件1打开阀座20的阀口21的速度和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阀芯组件1,包括阀瓣10和波纹管11,波纹管11设置在阀瓣10内部的升力腔102内,波纹管11的一端连接阀瓣10,波纹管11的另一端连接阀体。由于波纹管11在升力腔102内的介质的作用下能够发生形变,以带动阀瓣10向远离阀座20的阀口21的方向移动,所以该阀芯组件1与过压介质的接触面积相较于只通过封盖部101与过压介质相接触的接触面积显著增大,从而提高了该阀芯组件1在过压介质作用下的上升力,进而该阀芯组件1的提高了开启速度和泄压及时性,缩短了开启时间。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阀瓣10还包括反冲部103。
反冲部103设置在升力腔102内并与封盖部101相连接,可选地,反冲部103、封盖部101和主体部100一体成型,或者反冲部103焊接在封盖部101上。
沿主体部100的外部至内部的方向,第一通孔104的轴线逐渐向远离封盖部101的方向延伸,反冲部103逐渐向靠近封盖部101的方向延伸,且反冲部103与第一通孔104对应设置。也就是说,当介质从第一通孔104进入到升力腔102内时,部分介质冲击到反冲部103上,并在反冲部103的反作用力下被向反方向折射,从而在介质的反冲力作用下,反冲部103会受到背离阀座20的阀口21方向的力,进而在介质的反冲力作用下为阀瓣10提供远离阀座20的阀口21的动力。
通过在升力腔102内与第一通孔104对应处设置反冲部103,有利于提高阀瓣10相对于阀座20的阀口21的开启力。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通孔10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通孔104沿主体部100的周向排布,从而有利于提高介质由阀瓣10的外部进入到升力腔102内的效率,可迅速实现阀瓣10内外的压力平衡,并能够有效避免阀座20的出液通道23的背压对于阀瓣10开启的影响。
反冲部103沿主体部100的周向连续地延伸以形成环形反冲部103,第一方面,环状反冲部103易于成型,有利于降低该阀瓣10的生产成本;第二方面,环状反冲部103与介质的接触面积更大,有利于提高介质施加在缓冲部上的反冲力的合力大小;第三方面,通过设置环状反冲部103有利于提高反冲力沿周向分部的均匀性,从而有利于避免阀瓣10倾斜,进而有利于提高阀座20的阀口21沿周向开启程度的均匀性。
或者,反冲部103的数量与第一通孔104的数量一致,反冲部103与第一通孔104一一对应地设置。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阀芯组件1还包括固定座12和导向轴13。
固定座12包括盘部120和空心轴部121,空心轴部121穿设于盘部120;主体部100套设在空心轴部121外。空心轴部121为主体部100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导向功能,避免阀瓣10在移动过程中过度倾斜。
导向轴13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轴部130、第二轴部131和限位部132,第一轴部130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二轴部131的径向尺寸,第二轴部131的径向尺寸小于限位部132的径向尺寸。可选地,第一轴部130、第二轴部131和限位部132同轴顺次连接。
盘部120用于与阀座20固定连接,空心轴部121伸入到升力腔102内并套设于第一轴部130外,从而第一轴部130能够在空心轴部121内沿自身轴线移动,且当空心轴部121的端面抵接第二轴部131与第一轴部130之间的台肩时,导向轴13即不能再向远离阀座20的阀口21的方向移动,从而限定了导向轴13沿其自身周向的移动行程。
限位部132连接封盖部101,从而可使阀瓣10随导向轴13同步移动,通过设置导向轴13,有利于提高阀瓣10在往复移动轨迹的同轴性,进而能够进一步避免阀瓣10在往复移动过程中出现倾斜。
波纹管11套设于第二轴部131外,且波纹管11的两端分别连接限位部132和空心轴部121的端面,从而使波纹管11的两端分别被空心轴部121的端面和限位部132密封,避免介质进入到波纹管11内部,有利于提高波纹管11内外压差,进一步提高该阀芯组件1的开启效率。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阀芯组件1还包括设置在升力腔102内的枢转球14和枢转髁15。
枢转髁15的外部与封盖部101固定连接,枢转球14能够转动地嵌设在枢转髁15内;限位部132的面向封盖部101的表面上设置有安装槽,枢转球14的部分裸露于枢转髁15且固定设置于安装槽内。通过在封盖部101和限位部132之间设置相配合的枢转球14和枢转髁15,从而不仅能够保证导向轴13与阀瓣10同步远离或靠近阀座20的阀口21,还能够避免导向轴13与阀瓣10之间约沿周向形成刚性连接,从而当导向轴13发生倾斜时,阀瓣10在往复运动过程中依旧能够保持竖直,进而避免阀瓣10在回落时刻不能严密覆盖阀座20的阀口21的情况发生。
可选地,枢转髁15与封盖部101通过螺纹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封盖部101包括封盖部本体和设置在封盖部本体上的环状密封部,环状密封部的材质为司太立合金,环状密封部采用L形堆焊坡口与封盖部本体相堆焊。该技术方案,焊层与母材的熔合面积大,可选地,可通过焊前预热、焊后进行保温处理的方法,保证环状密封部与封盖部本体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进而可避免封盖部101在长期高温及频繁遭受关阀冲击的使用环境下被轻易破坏,从而可提高该阀瓣10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对环状密封部的用于接触阀座20的阀口21的表面进行精密研磨,以使其表面粗糙度达到Ra0.2,可进一步提高该阀瓣10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对于阀座20的阀口21的密封性能,并提高该阀瓣10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安全阀,该实施例包括实施例一中的阀芯组件,实施例一所公开的阀芯组件的技术特征也适用于该实施例,实施例一已公开的阀芯组件的技术特征不再重复描述。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阀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阀的手动开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辅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更加清楚地显示结构,图4至图6均采用剖视图。
结合图1至图3并参见图4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阀2,包括阀座20和阀芯组件1。
阀座20的内部设置有贯通孔,贯通孔的轴线与波纹管11的轴线互相平行,固定座12的盘部120封盖于贯通孔的一端。阀座20上还开设有入液通道22和出液通道23,贯通孔的另一端连通入液通道22,且贯通孔与入液通道22的衔接处形成阀口21,出液通道23连通贯通孔的中部。阀芯组件1的阀瓣10和波纹管11均设置在贯通孔内,阀瓣10的封盖部101能够打开或封盖阀口21,以对应连通或阻断入液通道22和出液通道23。
当锅炉、压力容器或管道的内部的压力低于预定压力的时候,封盖部101封盖阀口21,阻断入液通道22和出液通道23,介质不能从阀口21泄出。
当锅炉、压力容器或管道的内部的压力达到预定压力的时候,封盖部101打开阀口21,介质进入到升力腔102内,作用在波纹管11上,从而波纹管11向限位部132提供向指向远离阀口21的方向的作用力,第一轴部130在空心轴部121内向远离阀口21的方向移动,同时带动阀瓣10向远离阀口21的方向移动。从而在短时间内大开度地打开阀口21,使入液通道22和出液通道23,从而经由出液通道23排出部分过压介质。
本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阀2,包括实施例一中提供的阀芯组件1,因而该安全阀2也具有开启速度快、开启时间短,且泄压及时的特点。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安全阀2还包括阀盖组件。
阀盖组件包括阀体、弹性件243、压杆244和压板245;阀体包括顺次连接的支撑部240、延伸部241和连接部242,延伸部241沿波纹管11的轴线延伸,连接部242与阀座20相连接;压杆244的一端能够滑动地穿设于支撑部240内,压杆244的另一端为压杆扩径端246且抵接导向轴13,压板245设置在压杆244的两端之间;弹性件243支撑在支撑部240与压板245之间,且弹性件243具有使压板245压紧压杆扩径端246的趋势。
在弹性件243的作用下,压板245能够压紧压杆扩径端246,由于压杆扩径端246抵接导向轴13,所以弹性件243能够通过导向轴13向阀瓣10施加封盖阀座20的阀口21的压力,进而在介质的压力低于预定压力的情况下,也即正常工作状态下,通过设置弹性件243,有利于提高封盖部101对于阀口21的密封可靠性。
可选地,阀盖组件还包括预紧螺钉247,预紧螺钉247与支撑部240相螺接,且预紧螺钉247的轴线与压杆244的轴向相平行,弹性件243支撑在预紧螺钉247与压板245之间,从而通过调整预紧螺钉247与支撑部240之间的旋紧位置,可以调整对于弹性件243的预紧力,进而调整安全阀2的安全压力。
可选地,盘部120与阀座20之间的贴合处设置有密封件122,以避免介质从盘部120与阀座20之间的贴合处泄出。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安全阀2还包括手动开启组件。
手动开启组件包括固定件250、手动杆251、连杆252和翘板253。
固定件250与连接部242固定连接,手动杆251的一端与固定件250相螺接,连杆252的两端分别与手动杆251的另一端与翘板253相铰接,翘板253抵接压板245的面向压杆扩径端246的端面;当向远离阀座20的方向转动手动杆251,可使压板245压缩弹性件243。具体地,当工作人员手动转动手动杆251,从而可使手动杆251沿自身轴线移动,当向远离阀座20的方向转动手动杆251,可通过连杆252带动翘板253转动,翘板253可使压板245向远离导向轴13的方向移动,进而压板245可压缩弹性件243,并使弹性件243与压杆扩径端246之间的相互作用断开,也就将弹性件243施加在导向轴13与阀瓣10上的压力解除,进而能够减小封盖部101对于阀口21的压力,也就减小了介质冲开封盖部101的难度。
在通过介质自身压力无法使阀瓣10打开阀口21的时候,通过向远离阀口21的方向旋动手动杆251,即可使阀瓣10打开阀口21。且由于手动杆251与固定件25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操作人员只需要旋动即可辅助打开阀口21,有效降低了操作人员手动操作的操控扭矩。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安全阀2还包括电磁辅助组件。
电磁辅助组件包括第一壳体260、第二壳体261、推杆262、线圈263、线圈支架264、导向筒265、止挡座266、动铁芯267和静铁芯268。
第一壳体260支撑在第二壳体261与支撑部240之间,线圈支架264为筒状支架,线圈支架264的轴线防线关于波纹管11的轴线方向互相平行,线圈263绕设在线圈支架264的外圈,动铁芯267和静铁芯268均设置在线圈支架264内,静铁芯268位于动铁芯267的背离第一壳体260的一侧。导向筒265的一端伸入到第一壳体260内,且动铁芯267能够在导向筒265的内部与线圈支架264的内部移动;导向筒265的另一端封盖有止挡座266且伸入到第二壳体261内。推杆262穿设于止挡座266内,推杆262的一端位于导向筒265内且与静铁芯268固定连接,推杆262的另一端为推杆扩径端269且位于第二壳体261内,推杆扩径端269抵接压杆244。
当锅炉、压力容器或管道内的介质压力小于预定压力时,动铁芯267依次压紧推杆262、压杆244、导向轴13和封盖部101,从而将阀口21封盖,避免介质外泄。当锅炉、压力容器或管道内的介质压力大于预定压力时,线圈263通电,使静铁芯268吸附动铁芯267,从而推杆262失去了动铁芯267施加给它的压力,使封盖部101时间在阀口21的压力也减小,进而可以降低使封盖部101打开阀口21的难度。进而通过设置电磁辅助组件,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可以提高对于阀口21进行密封的可控性,在过压状态下,可以提高对于阀口21打开的效率,进而有利于提高该安全阀2的泄压效率和泄压及时性。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安全阀2还包括套筒27。
套筒27设置在贯通孔内,套筒27套设于阀瓣10外;套筒27的一端抵接固定座12,套筒27的另一端抵接阀座20的对应于阀口21的壁面。套筒27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通孔270,第二通孔270能够连通第一通孔104与出液通道23。
通过设置套筒27,一方面可以提高阀芯组件1在贯通孔内往复运动轨迹的同轴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套筒27的光滑性和耐磨性,以降低阀芯组件1在贯通孔内往复移动的阻力和磨损程度,进一步提高该安全阀2的反馈速度,且通过改变套筒27的性能来提高安全阀2的反馈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
可选地,第二通孔270由入液通道22指向出液通道23。
本实施例中的安全阀具有实施例一中的阀芯组件的优点,实施例一所公开的阀芯组件的优点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阀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瓣,所述阀瓣包括主体部和封盖部,所述主体部的内部开设有升力腔,所述封盖部能够开启或封盖阀座的阀口,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
波纹管,所述波纹管设置在所述升力腔内,所述波纹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封盖部,所述波纹管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阀座相对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瓣还包括反冲部,所述反冲部设置在所述升力腔内并与所述封盖部相连接;
沿所述主体部的外部至内部的方向,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逐渐向远离所述封盖部的方向延伸,所述反冲部逐渐向靠近所述封盖部的方向延伸,且所述反冲部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主体部的周向排布;
所述反冲部沿所述主体部的周向连续地延伸以形成环形反冲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芯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盘部和空心轴部,所述空心轴部穿设于所述盘部;所述主体部套设在所述空心轴部外;
导向轴,所述导向轴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轴部、第二轴部和限位部,所述第一轴部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二轴部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二轴部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限位部的径向尺寸;
所述盘部用于与所述阀座固定连接,所述空心轴部伸入到所述升力腔内并套设于所述第一轴部外,所述限位部连接所述封盖部,所述波纹管套设于所述第二轴部外,且所述波纹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限位部和所述空心轴部的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芯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升力腔内的枢转球和枢转髁,所述枢转髁的外部与所述封盖部固定连接,所述枢转球能够转动地嵌设在所述枢转髁内;
所述限位部的面向所述封盖部的表面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枢转球的部分裸露于所述枢转髁且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6.一种安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座和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阀芯组件;
所述阀座的内部设置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的轴线与所述波纹管的轴线互相平行,所述固定座的盘部封盖于所述贯通孔的一端;
所述阀座上还开设有入液通道和出液通道,所述贯通孔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入液通道,且所述贯通孔与所述入液通道的衔接处形成阀口,所述出液通道连通所述贯通孔的中部;
所述阀芯组件的阀瓣和波纹管均设置在所述贯通孔内,所述阀瓣的封盖部能够打开或封盖所述阀口,以对应连通或阻断所述入液通道和所述出液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盖组件:
所述阀盖组件包括阀体、弹性件、压杆和压板;所述阀体包括顺次连接的支撑部、延伸部和连接部,所述延伸部沿所述波纹管的轴线延伸,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阀座相连接;所述压杆的一端能够滑动地穿设于所述支撑部内,所述压杆的另一端为压杆扩径端且抵接所述导向轴,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压杆的两端之间;
所述弹性件支撑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压板之间,且所述弹性件具有使所述压板压紧所述压杆扩径端的趋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动开启组件;所述手动开启组件包括固定件、手动杆、连杆和翘板;
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手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相螺接,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手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翘板相铰接,所述翘板抵接所述压板的面向所述压杆扩径端的端面;
当向远离所述阀座的方向转动所述手动杆,可使所述压板压缩所述弹性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磁辅助组件:
所述电磁辅助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推杆、线圈、线圈支架、导向筒、止挡座、动铁芯和静铁芯;
所述第一壳体支撑在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支撑部之间,所述线圈支架为筒状支架,所述线圈支架的轴线防线关于所述波纹管的轴线方向互相平行,所述线圈绕设在所述线圈支架的外圈,所述动铁芯和所述静铁芯均设置在所述线圈支架内,所述静铁芯位于所述动铁芯的背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
所述导向筒的一端伸入到所述第一壳体内,且所述动铁芯能够在所述导向筒的内部与所述线圈支架的内部移动;所述导向筒的另一端封盖有止挡座且伸入到所述第二壳体内;
所述推杆穿设于所述止挡座内,所述推杆的一端位于所述导向筒内且与所述静铁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为推杆扩径端且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推杆扩径端抵接所述压杆。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套筒,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贯通孔内,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阀瓣外;所述套筒的一端抵接所述固定座,所述套筒的另一端抵接所述阀座的对应于所述阀口的壁面;
所述套筒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能够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出液通道。
CN201922242427.3U 2019-12-13 2019-12-13 阀芯组件和安全阀 Active CN2111455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42427.3U CN211145513U (zh) 2019-12-13 2019-12-13 阀芯组件和安全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42427.3U CN211145513U (zh) 2019-12-13 2019-12-13 阀芯组件和安全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45513U true CN211145513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46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42427.3U Active CN211145513U (zh) 2019-12-13 2019-12-13 阀芯组件和安全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455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30515B1 (ko) 게이트 밸브
WO2018066554A1 (ja) 仕切弁
CN211145513U (zh) 阀芯组件和安全阀
CN110848444A (zh) 阀芯组件和安全阀
EP4033180B1 (en) Electromagnetic valve having hard sealing structure
KR100191338B1 (ko) 위생 피팅
JP5613087B2 (ja) 仕切弁
CN111396572A (zh) 一种蝶阀
CN111853264B (zh) 油压驱动系统及闸阀
JP4602019B2 (ja) ゲートバルブ
CN110603396A (zh) 闸阀
CN114321457A (zh) 一种密封可靠的先导式安全阀主阀
CN211715798U (zh) 一种高性能低扭矩偏心蝶阀
CN111350833A (zh) 一种蝶阀
JP4476069B2 (ja) 強制開閉逆止弁
CN214578917U (zh) 一种气动双偏心蝶阀
CN219639475U (zh) 一体式软密封高温蝶阀
TWI698605B (zh) 閘閥
JP5606968B2 (ja) 仕切弁
KR102424397B1 (ko) 가압 용기용 안전 방출 밸브
CN108895177A (zh) 一种应用于焦炭塔汽油吸附装置的耐磨球阀
CN212273166U (zh) 一种爆破针阀
CN111946846B (zh) 闸阀
CN111853266B (zh) 油压驱动系统及闸阀
CN116857371A (zh) 一种无磨损快速启闭阀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