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45204U - 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45204U
CN211145204U CN201821629419.3U CN201821629419U CN211145204U CN 211145204 U CN211145204 U CN 211145204U CN 201821629419 U CN201821629419 U CN 201821629419U CN 211145204 U CN211145204 U CN 2111452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cylinder body
fixedly connected
cylinder
new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2941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小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ying Vocation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Dongying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ying Vocation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Dongying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82162941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452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452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4520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包括缸体,所述缸体的内部放置有与缸体相适配的第一活塞,第一活塞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缸体上表面的中部固定镶嵌有第一密封环,活塞杆远离第一活塞的一端贯穿第一密封环并延伸至缸体的上方。该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能够在活塞杆受力的时候,通过缸体内的阻尼油体通过第一节流通孔时的阻力效果实现减震,能够在汽车受力时,通过顶缸向下移动,压动强力减震弹簧进行收缩,从而带动第二活塞向上方移动,从而通过第二活塞内的阻尼油体通过第二节流通孔流动时的阻力实现缓冲的效果,避免在受力时减震装置顶部无减震效果而使车前震动和元件间磨损严重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减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减震是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振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振器,为衰减振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振器多是液力减振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
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运行的过程中,受到路面的颠簸使驾驶员驾驶的舒适度下降,在减震装置的作用下,能够对这些车身震动进行缓冲减震,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减震运动时的车身稳定效果不好,增加了减震组件间的磨损消耗,影响了减震组件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解决了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减震运动时的车身稳定效果不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包括缸体,所述缸体的内部放置有与缸体相适配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缸体上表面的中部固定镶嵌有第一密封环,所述活塞杆远离第一活塞的一端贯穿第一密封环并延伸至缸体的上方,且活塞杆的外表面与第一密封环的内圈相接触,所述缸体的上方放置有顶缸,所述顶缸的内部放置有与顶缸相适配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底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缸的底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顶壁固定镶嵌有第二密封环,所述顶杆远离第二活塞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密封环和凹槽并延伸至顶缸的下方,且顶杆的外表面与第二密封环的内圈相接触,所述顶杆远离第二活塞的一端与活塞杆远离第一活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缸外表面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座,所述第一弹簧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强力减震弹簧,且强力减震弹簧分别与活塞杆外表面的上部和顶杆外表面的下部相套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节流通孔,所述第二活塞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节流通孔。
优选的,所述缸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座,且第二弹簧座的内部与强力减震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圈,且凹槽的直径值大于活塞杆的直径值。
优选的,所述顶缸的内顶壁固定连接保护胶垫,所述顶缸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保护胶圈,且保护胶圈与顶杆相套接。
优选的,所述顶缸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垫,所述缸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垫。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通过设置有缸体,配合使用第二缓冲垫、缸体和第一缓冲垫,能够更好的将该装置安装至车架和车桥支架,通过第二缓冲垫和第一缓冲垫对安装处进行保护缓冲,防止在汽车受力后安装部位接触磨损的问题,通过设置有缸体,配合使用第一活塞、第一节流通孔、活塞杆和第一密封环,能够更好的在活塞杆受力的时候,压动第一活塞向下方进行移动,从而通过缸体内的阻尼油体通过第一节流通孔时的阻力效果实现减震。
(2)该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通过设置有顶缸,配合使用第二活塞、第二节流通孔、顶杆、第一弹簧座、强力减震弹簧和第二弹簧座,能够更好的在汽车受力时,通过顶缸向下移动,压动强力减震弹簧进行收缩,从而带动第二活塞向上方移动,从而通过第二活塞内的阻尼油体通过第二节流通孔流动时的阻力实现缓冲的效果,从而加强了该装置的减震效果,避免在受力时减震装置顶部无减震效果而使车前震动和元件间磨损严重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缸体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缸体、2第一节流通孔、3第二弹簧座、4顶缸、5第一缓冲垫、6保护胶垫、7第一弹簧座、8强力减震弹簧、9第一密封环、10活塞杆、11第一活塞、12第二活塞、13第二节流通孔、14保护胶圈、15缓冲圈、16凹槽、17顶杆、18第二密封环、19第二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包括缸体1,缸体1的内部放置有与缸体1相适配的第一活塞11,第一活塞1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10,缸体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镶嵌有第一密封环9,活塞杆10远离第一活塞11的一端贯穿第一密封环9并延伸至缸体1的上方,且活塞杆10的外表面与第一密封环9的内圈相接触,缸体1的上方放置有顶缸4,顶缸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垫5,缸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垫19,能够更好的对安装部位进行缓冲,减小组件间的磨损消耗,顶缸4的内部放置有与顶缸4相适配的第二活塞12,第一活塞11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节流通孔2,第二活塞12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节流通孔13,能够更好的通过阻尼油体的压制流动时的阻力实现缓冲的效果,第二活塞12底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顶杆17,顶缸4的内顶壁固定连接保护胶垫6,顶缸4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保护胶圈14,且保护胶圈14与顶杆17相套接,能够更好的对顶缸4的内部进行防护,顶缸4的底面开设有凹槽16,凹槽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圈15,且凹槽16的直径值大于活塞杆10的直径值,能够更好的避免在进行减震时活塞杆10与凹槽16顶壁接触而导致元件损坏的问题,凹槽16的内顶壁固定镶嵌有第二密封环18,顶杆17远离第二活塞12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密封环18和凹槽16并延伸至顶缸4的下方,且顶杆17的外表面与第二密封环18的内圈相接触,顶杆17远离第二活塞12的一端与活塞杆10远离第一活塞11的一端固定连接,顶缸4外表面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座7,第一弹簧座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强力减震弹簧8,且强力减震弹簧8分别与活塞杆10外表面的上部和顶杆17外表面的下部相套接,缸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座3,且第二弹簧座3的内部与强力减震弹簧8的底端固定连接,能够更好的对强力减震弹簧8的位置进行固定定位,防止在进行使用时造成脱落的问题。
工作原理:将该装置的顶缸4和缸体1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安装在新能源汽车的车身和车桥部位,在汽车颠簸受力时,通过顶缸4向下压动,从而压动第二活塞12在顶缸4内向上移动、强力减震弹簧8进行收缩和第一活塞11在缸体1内向下移动,从而通过强力减震弹簧8的收缩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当第二活塞12在顶缸4向上方移动时,顶缸4内的阻尼油体通过第二节流通孔13进行挤压流动,从而对该装置顶部受力时的冲击力进行有效果的缓冲,当第一活塞11在缸体1内向下移动时,缸体1内的阻尼油体通过第一节流通孔2进行挤压流动,从而实现车身的减震缓冲,使强力减震弹簧8的收缩和伸张速度进行大幅度的降低,从而在减震时大大的提高了车身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该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通过设置有缸体1,配合使用第二缓冲垫19、缸体4和第一缓冲垫5,能够更好的将该装置安装至车架和车桥支架,通过第二缓冲垫19和第一缓冲垫5对安装处进行保护缓冲,防止在汽车受力后安装部位接触磨损的问题,通过设置有缸体1,配合使用第一活塞11、第一节流通孔2、活塞杆10和第一密封环9,能够更好的在活塞杆10受力的时候,压动第一活塞11向下方进行移动,从而通过缸体1内的阻尼油体通过第一节流通孔2时的阻力效果实现减震,通过设置有顶缸4,配合使用第二活塞12、第二节流通孔13、顶杆17、第一弹簧座7、强力减震弹簧8和第二弹簧座3,能够更好的在汽车受力时,通过顶缸4向下移动,压动强力减震弹簧8进行收缩,从而带动第二活塞12向上方移动,从而通过第二活塞12内的阻尼油体通过第二节流通孔13流动时的阻力实现缓冲的效果,从而加强了该装置的减震效果,避免在受力时减震装置顶部无减震效果而使车前震动和元件间磨损严重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包括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的内部放置有与缸体(1)相适配的第一活塞(11),所述第一活塞(1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10),所述缸体(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镶嵌有第一密封环(9),所述活塞杆(10)远离第一活塞(11)的一端贯穿第一密封环(9)并延伸至缸体(1)的上方,且活塞杆(10)的外表面与第一密封环(9)的内圈相接触,所述缸体(1)的上方放置有顶缸(4),所述顶缸(4)的内部放置有与顶缸(4)相适配的第二活塞(12),所述第二活塞(12)底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顶杆(17),所述顶缸(4)的底面开设有凹槽(16),所述凹槽(16)的内顶壁固定镶嵌有第二密封环(18),所述顶杆(17)远离第二活塞(12)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密封环(18)和凹槽(16)并延伸至顶缸(4)的下方,且顶杆(17)的外表面与第二密封环(18)的内圈相接触,所述顶杆(17)远离第二活塞(12)的一端与活塞杆(10)远离第一活塞(1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缸(4)外表面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座(7),所述第一弹簧座(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强力减震弹簧(8),且强力减震弹簧(8)分别与活塞杆(10)外表面的上部和顶杆(17)外表面的下部相套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11)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节流通孔(2),所述第二活塞(12)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节流通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座(3),且第二弹簧座(3)的内部与强力减震弹簧(8)的底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圈(15),且凹槽(16)的直径值大于活塞杆(10)的直径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缸(4)的内顶壁固定连接保护胶垫(6),所述顶缸(4)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保护胶圈(14),且保护胶圈(14)与顶杆(17)相套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缸(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垫(5),所述缸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垫(19)。
CN201821629419.3U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452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29419.3U CN211145204U (zh)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29419.3U CN211145204U (zh)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45204U true CN211145204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57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2941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45204U (zh)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452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37670U (zh) 一种缓冲击汽车防震弹簧垫
CN213954221U (zh) 一种便于更换防尘套的减震器
CN109372936B (zh) 一种双筒高压磁流变减震器
CN103089907A (zh) 一种稳定性较高的汽车减振器总成
CN211869099U (zh) 一种汽车悬架减震装置
CN107642575B (zh) 一种汽车双筒式减振器
CN21114520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
CN1095530C (zh) 两级液压阻尼式减震器
CN212250940U (zh) 一种耐磨损的汽车减震器
CN210617769U (zh) 汽车减震器主托架结构
CN208503339U (zh) 一种高密封性的汽车双筒式液压减振器
CN210661182U (zh) 一种电子复合减振器
CN209977145U (zh) 一种无异响耐磨的防尘装置减震器
CN210510090U (zh) 一种防尘减震器
CN107654558A (zh) 一种汽车减振器
CN208057798U (zh) 一种汽车减振器液压缓冲机构
CN207935345U (zh) 一种耐磨型电动车减震器
CN205298379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减震器结构
CN111853140A (zh) 一种带压缩液压缓冲弹簧结构减振器
CN202274038U (zh) 一种稳定性较高的汽车减振器总成
CN104389938A (zh) 发泡橡胶填充式/可调弹性轿车减振器
CN218031232U (zh) 一种4.5线径汽车减震器总成
CN212959652U (zh) 一种汽车悬架用减震装置
CN215980591U (zh) 一种具有防尘减震结构的减震器
CN212297385U (zh) 一种重型卡车减震器导向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31

Termination date: 2021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