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42515U - 复式定型单元及复式定型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复式定型单元及复式定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42515U
CN211142515U CN201922034680.XU CN201922034680U CN211142515U CN 211142515 U CN211142515 U CN 211142515U CN 201922034680 U CN201922034680 U CN 201922034680U CN 211142515 U CN211142515 U CN 2111425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outlet pipe
air
pipe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3468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华振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Xinyi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Xinyi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Xinyi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Xinyi Machinery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3468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425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425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425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式定型单元及复式定型系统,复式定型单元由两组上下布置且由分隔板隔离的定型机构成,复式定型单元包括:连通两个上下布置定型机的抽湿风道,以及设置于位于上层的定型机顶部的抽湿管道,所述抽湿风道与抽湿管道连通。本实用新型用以提高对纺织物品的抽湿效果和拉幅定型效率。

Description

复式定型单元及复式定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型机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复式定型单元及复式定型系统。
背景技术
拉幅定型机是将待定型的纺织物品通过剥边器平幅送入设备中,完后机器自动将布幅两端挂接在针板上,针板两端随机械运行牵带步幅进入拉幅定型机的烘箱,通过烘箱将待定型的纺织物品加热烘干,之后摆幅落入布车。拉幅定型主要目的在于借助拉幅定型机设备的定型作用,使纺织物的手感、滑移、颜色、幅宽、强力、外观等得到一定的改善。
公开号CN10612022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二层式拉幅定型机,在该现有技术中将上烘箱单元和下烘箱单元叠加在一起,以通过上烘箱单元和下烘箱单元对夹持在送布链条上的布料进行吹热风,达到对布料进行拉幅定型的目的,然而该现有技术明显存在对布料的抽湿效果不佳且效率不高的缺陷。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定型机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复式定型单元及复式定型系统,用以提高对纺织物品的抽湿效果和拉幅定型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式定型单元,由两组上下布置且由分隔板隔离的定型机构成,所述复式定型单元包括:
连通两个上下布置定型机的抽湿风道,以及
设置于位于上层的定型机顶部的抽湿管道,所述抽湿风道与抽湿管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组定型机包括:
箱体;
设于所述箱体内且上下布置的上出气管组和下出气管组;以及
设于所述箱体内且位于所述下出气管组下方的送风管,所述送风管的端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设有风机;
其中,所述连接管的上方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形成上下布置的上连接壳组和下连接壳组,所述上连接壳组与所述上出气管组相连,所述下连接壳组与所述下出气管组相连,所述上出气管组中每一上出气管的第一目标面设有上出气孔,所述下出气管组中每一下出气管的第一目标面设有下出气孔,所述第一目标面为所述上出气管和所述下出气管中相互对立的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壳内部形成供气体独立分配至所述上出气管组和所述下出气管组的第一分配腔体与第二分配腔体;
其中,所述固定壳内部设有纵向配置的调节风阀,以通过所述调节风阀同时建立或者择一地建立所述第一分配腔体与所述连接管之间的热风供应路径、所述第二分配腔体与所述连接管之间的热风供应路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壳的内部配置有用于分隔固定壳的遮蔽腔体以形成第一分配腔体与第二分配腔体的导流板,所述调节风阀在转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枢转轴与所述导流板贴合,且所述调节风阀能够触及固定壳的内壁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风管横向设置于构成所述箱体的两个纵长侧壁之间,且所述送风管由燃烧室以及风室构成,所述送风管通过所述风室与所述连接管相连;
所述箱体的侧壁可拆卸设置有燃烧器,且所述燃烧器的喷管延伸至所述燃烧室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出气管与所述下出气管的轮廓自所述连接管向所述燃烧器的方向渐缩;
多个所述上出气管平行间隔设置,多个所述下出气管平行间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出气管和所述下出气管的第二目标面均布置有凸起部,所述上出气管的第二目标面的凸起部靠近所述上出气孔设置,且所述上出气管的第二目标面的凸起部位于所述上出气孔的面向所述上出气管中风流的一侧;
所述下出气管的第二目标面的凸起部靠近所述下出气孔设置,且下出气管的第二目标面的凸起部位于所述下出气孔的面向所述下出气管中风流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二目标面为所述第一目标面的背面,所述风流为所述上出气管和所述下出气管中自所述连接管向所述送风管的渐缩方向的气体流向。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复式定型系统,包括:
进布装置,冷风装置,摆布装置,以及
至少一个所述的复式定型单元,所述复式定型单元设置于进布装置与冷风装置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若所述复式定型单元为至少两个,则不同所述复式定型单元均以所述定型机中箱体的两个纵长侧壁的宽度延伸方向拼接而成,且所述复式定型单元之间通过位于上层的定型机顶部的抽湿管道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复式定型单元中定型机的送风管的送风方向相同;
每一所述复式定型单元中的抽湿管道均位于所述定型机顶部的同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复式定型单元中送风管的送风方向与相邻的复式定型单元中定型机的送风管的送风方向相反;
每一所述复式定型单元中位于上层定型机的顶部均具有呈平行设置的两个抽湿管道,相邻复式定型单元中位于所述定型机顶部同一侧的抽湿管道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复式定型单元中两个上下布置的定型机之间设有连通的抽湿风道,且抽湿风道与位于上层的定型机顶部的抽湿管道相连通。因此,当复式定型单元中的定型机对纺织物品进行拉幅时,通过抽湿风道抽取定型机内的湿气,并通过抽湿管道将湿气排出,从而能够提高对纺织物品的抽湿效果和拉幅定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式定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个复式定型单元的拼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复式定型单元11c和复式定型单元11b的拼接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多个复式定型单元的拼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复式定型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主视图;
图7为图5中添加拉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未添加出气单元20和送风管30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出气单元20与送风管30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出气单元20与送风管30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2为调节风阀210建立第一分配腔体200与连接管401之间的热风供应路径、第二分配腔体200’与连接管401之间的热风供应路径的示意性原理图;
图13为图9的示意性仰视图;
图14为送风管30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5为图9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6为固定壳与连接管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气体流经上出气管组和下出气管组中任一出气管的示意性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正方向”、“负方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
请参图1至图17所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复式定型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式定型系统,包括:进布单元12,冷风单元13,摆布单元14,以及至少一个复式定型单元11,复式定型单元11设置于进布单元12与冷风单元13之间。在冷风单元13和摆布单元14之间可设有出布架15。
其中,复式定型单元11由两组上下布置且由分隔板隔离的定型机10构成,每一组定型机包括箱体101,设于箱体101内且上下布置的上出气管组 207和下出气管组208;以及设于箱体101内且位于下出气管组208下方的送风管30。
箱体101为由两个纵长侧壁102、上盖板103以及底板104所构成的机架,且两个纵长侧壁102、上盖板103以及底板104之间形成有空腔101’(用于放置上出气管组207和下出气管组208、送风管30)。
若复式定型单元11(11a,11b,11c…)为至少两个,则不同复式定型单元11均以箱体的两个纵长侧壁的宽度延伸方向拼接(比如图3中复式定型单元11c的拼接面500’与复式定型单元11b的拼接面500相拼,以此类推) 而成,且复式定型单元11之间通过位于上层的定型机10顶部的抽湿管道502 相连。
具体地,在图2的实施例中,复式定型单元11a中送风管30以N1方向送风(送风至上出气管组207和下出气管组208),复式定型单元11b中送风管30以N2方向(与N1方向相反)送风,复式定型单元11c中送风管30 以N3方向(与N2方向相反且与N2方向相同)送风。因此,每一复式定型单元11中送风管30的送风方向与相邻的复式定型单元11中定型机10的送风管30的送风方向相反,相间隔的复式定型单元中送风管30的送风方向相同。并且,每一复式定型单元11中位于上层定型机10的顶部均具有呈平行设置的两个抽湿管道502(抽湿管道502a和抽湿管道502d,抽湿管道502b 和抽湿管道502e,抽湿管道502c和抽湿管道502f),相邻复式定型单元11 中位于定型机10顶部同一侧的抽湿管道502相连通(抽湿管道502a~502c 依次连通,抽湿管道502d~502f依次连通)。
如此,纺织物品以M方向依次进入复式定型单元11(11a,11b,11c),可依次通过复式定型单元11进行拉幅定型,并通过每一复式定型单元11中位于上层定型机10顶部的两个抽湿管道502将所抽取的定型机10内的湿气排出,以提高对纺织物品的抽湿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复式定型单元以及复式定型系统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较小的优点。
在图4的实施例中,每一复式定型单元11中送风管30均以相同的方向 (N1、N2、N3方向相同)送风,因此,每一复式定型单元11中定型机10 的送风管30的送风方向相同,且每一复式定型单元11中的抽湿管道502均位于定型机10顶部的同一侧。如此,当纺织物品以M方向进入复式定型单元11时,可依次通过复式定型单元11进行拉幅定型,从而不仅能够提高对纺织物品的拉幅效率,而且每一复式定型单元11只要设置一个抽湿管道502 即可,从而减小复式定型系统的体积、降低制造成本。
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每一复式定型单元11均包括连通两个上下布置定型机10的抽湿风道501,以及设置于位于上层的定型机顶部的抽湿管道 502,抽湿风道501与抽湿管道502连通。抽湿风道501中设有风阀503,通过风阀503的转动调节抽湿风道501中的闭合度,以改变抽湿风道501抽湿的湿气量。此外,抽湿风道501中设有抽湿风机(图2至图7中均未示出),在抽湿风机的作用下抽取定型机10内的湿气,湿气从抽湿风道501的进气孔5011、进气孔5012进入抽湿风道501,并将所抽取的湿气排到抽湿管道 502中,从而通过抽湿管道502排到环境空气中。
由此,当复式定型单元11中的定型机10对纺织物品进行拉幅定型时,通过抽湿风道501抽取定型机10内的湿气,并通过抽湿管道502将湿气排出,从而能够提高对纺织物品的抽湿效果和拉幅定型效果。其中,抽湿风机可布置于多个复式定型单元11组成的复式定型系统的顶部,并与抽湿管道 502相连。
在每一组定型机10中,送风管30的端部连接有连接管401,连接管内设有风机402;其中,连接管401的上方连接有固定壳201,固定壳201形成上下布置的上连接壳组205和下连接壳组206,上连接壳组205与上出气管组207相连,下连接壳组206与下出气管组208相连,上出气管组207中每一上出气管的第一目标面203设有上出气孔2041,下出气管组208中每一下出气管的第一目标面203设有下出气孔2042,第一目标面203为上出气管和下出气管中相互对立的面。
其中,固定壳201形成上下布置的上连接壳组205和下连接壳组206;上下布置的上出气管组207和下出气管组208构成两组出气管组202。上连接壳组205与上出气管组207可拆卸连接,下连接壳组206与下出气管组208 可拆卸连接。具体而言,上连接壳组205与上出气管组207相卡接,下连接壳组206与下出气管组208相卡接。当然,上连接壳组205与上出气管组207 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比如螺栓组件的连接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同理,下连接壳组206与下出气管组208也可通过其他方式(比如螺栓组件的连接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在此不一一举例说明。可以理解的是,通上连接壳组205和下连接壳组206分别与上出气管组207和下出气管组208可拆卸连接实现固定壳201与两组出气管组202的可拆卸连接,能够便于对出气单元 20(由固定壳201与两组出气管组202构成)的拆卸与安装,以方便维护人员对出气单元20的检测或维修。
如此,当连接管401内的风机402工作时,可使送风管30中的气体依次通过连接管401、固定壳201流动至两组出气管组202(上出气管组 207和下出气管组208),从而从两组出气管组202中相互对立的面(第一目标面203)喷出。如此,当纺织物品位于两组出气管组之间水平移动时,可通过上出气管组207和下出气管组208中出气孔喷出的气体分别对纺织物品的进行加热,从而能够高效地实现对纺织物品的拉幅定型的目的,并能够提高对纺织物品的拉幅定型效果。
进一步地,固定壳201内部形成供气体独立分配至上出气管组207和下出气管组208的第一分配腔体200与第二分配腔体200’。其中,固定壳201 内部设有纵向配置的调节风阀210,以通过调节风阀210同时建立或者择一地建立第一分配腔体200与连接管401之间的热风供应路径、第二分配腔体 200’与连接管401之间的热风供应路径。固定壳201的内部配置有用于分隔固定壳201的遮蔽腔体以形成第一分配腔体200与第二分配腔体200’的导流板211,调节风阀210在转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枢转轴210’与导流板211贴合,且调节风阀210在围绕枢转轴210’的转动过程中能够触及固定壳201的内壁面(即内壁面212或内壁面213)。同时,内壁面212与内壁面213共同围合形成供气体沿A1方向流动,并分别进入第一分配腔体200与第二分配腔体 200’的通道。
具体来讲,调节风阀210在B1点位置时,气体由A1方向分别进入固定壳201中的第一分配腔体200和第二分配腔体200’,进入第一分配腔体200 的气体由A2方向流动至与固定壳201相连的上出气管组207中,进入第二分配腔体200’的气体由A3方向流动至与固定壳201相连的下出气管组208 中。当调节风阀210在B2点位置(调节风阀210触及固定壳201的内壁面 212)时,调节风阀210堵住第一分配腔体200与连接管401之间的热风供应路径,即此时只有第二分配腔体200’与连接管401之间的热风供应路径处于气体流通状态,气体由A1方向直接进入第二分配腔体200’,并由A3方向流动至与固定壳201相连的下出气管组208中。当调节风阀210在B3点位置(调节风阀210触及固定壳201的内壁面213)时,调节风阀210堵住第二分配腔体200’与连接管401之间的热风供应路径,即此时只有第一分配腔体200与连接管401之间的热风供应路径处于气体流通状态,气体由A1 方向直接进入第一分配腔体200,并由A2方向流动至与固定壳201相连的上出气管组207中。
需要说明的是,调节风阀210的转动角度会改变由连接管401进入至固定壳201中气体的流量。如图12所示,调节风阀210在固定壳201的内壁面212与内壁面213之间摆动时,只要调节风阀210在摆动的过程中不触及固定壳201的内壁面(212和213),调节风阀210向固定壳201的内壁面212 摆动的幅度越大,则由A1方向进入第一分配腔体200的气体流量越少,而对应的第二分配腔体200’的气体流量越多;反之,调节风阀210向固定壳201 的内壁面213摆动的幅度越大,则由A1方向进入第一分配腔体200的气体流量越多,而对应的第二分配腔体200’的气体流量越少。由此,通过调节风阀210的作用不仅能够控制上出气管组207和/或下出气管组208与固定壳 210之间的送风路径的开启,还能够控制上出气管组207和下出气管组208 从出气孔204喷出的气体量。如此,本实用新型的出气单元20使用灵活,而且能够根据纺织物品的要求改变送风量,以进一步提高对纺织物品的拉幅定型效率和拉幅定型效果,并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纺织物品的拉幅定型的工艺需求。
结合图6、图10、图13和图14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复式定型装置中的送风管30横向设置于构成箱体101的两个纵长侧壁102之间,且送风管30由燃烧室301以及风室302构成,送风管30通过风室302与连接管401 相连;箱体101的侧壁可拆卸设置有燃烧器303,且燃烧器303的喷管延伸入燃烧室301的通孔306以延伸至燃烧室301内。燃烧室301配置侧向吸入空气的通气孔304,通气孔304覆盖有过滤网305。
其中,风室302中朝向连接管401的一侧形成有连接端3021及连接端 3022,子固定壳2011和子固定壳2012下方均设有独立的连接管401(401a、 401b),连接端3021与连接端3022分别与子固定壳2011、子固定壳2012下方独立的连接管401相连。如此,送风管30中的热气经过风室302的两个分叉连接端(连接端3021和连接端3022)分别流进连接管401a、连接管401b,以通过与连接管401a相连的子固定壳2011、与连接管401b相连的子固定壳 2012流向分别与子固定壳2011、子固定壳2012对应的两段上出气管子组和两段下出气管子组中,以增大对纺织物品的烘干面积,加快对纺织物品的烘干速度并提高对纺织物品的烘干定型效果,从而提高对纺织物品的拉幅定型效率和拉幅定型效果。其中,两段上出气管子组、两段下出气管子组、子固定壳在下述实施例中进行详细说明。
在上述实施例中,上出气管组207中每一上出气管与下出气管组208中每一下出气管的轮廓自连接管401向送风管30的方向渐缩,多个上出气管平行间隔设置,多个下出气管平行间隔设置。
上出气管组207分为两段上出气管子组(即上出气管子组2071、上出气管子组2072),下出气管组208分为两段下出气管子组(即下出气管子组 2081、下出气管子组2082)。固定壳201分为两段独立的子固定壳(即子固定壳2011、子固定壳2012),固定壳201的上连接壳组205分为上连接壳子组2051、上连接壳子组2052,且上连接壳子组2051、上连接壳子组2052分别为子固定壳2011、子固定壳2012的上连接壳,固定壳201的下连接壳组206分为下连接壳子组2061、下连接壳子组2062,且下连接壳子组2061、下连接壳子组2062分别为子固定壳2011、子固定壳2012的下连接壳,上连接壳子组2051和上连接壳子组2052分别与上出气管子组2071和上出气管子组2072相连,下连接壳子组2061和下连接壳子组2062分别与下出气管子组2081和下出气管子组2082相连。子固定壳2011和子固定壳2012的下方分别连接一个独立的连接管401,每一子固定壳下方的连接管401均与送风管30相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将固定壳201分为三段及三段以上的子固定壳,对应的上出气管组207分为三段及三段以上的上出气管子组,对应的下出气管组208分为三段及三段以上的下出气管子组,三段及三段以上的子固定壳分别与对应的三段及三段以上的上出气管子组、三段及三段以上的下出气管子组形成三个及三个以上的热风流动路径。当然,作为本实施例的合理变形,还可将子固定壳2011和子固定壳2012作为一个整体以形成固定壳201,固定壳201与上出气管组207和下出气管组208,以仅形成一个热风流动路径。
本申请中所涉及的“送风”、“喷气”、“气体”、“热气”等均是指由送风管30中燃烧室301通过燃烧气体所形成的热气流。
应理解,通过增加对位于上出气管组207和下出气管组208之间的纺织物品的送风面积,能够提高对纺织物品的拉幅定型效率和拉幅定型效果。具体而言,通过位于子固定壳2011、子固定壳2012下方独立的连接管401中风机402的作用将送风管30中的气体吹送至上出气管子组2071、上出气管子组2072和下出气管子组2081、下出气管子组2082,由于上出气管组207 和下出气管组208均分为两段独立的出气管子组。因此,通过子固定壳下方独立连接管中的风机的作用使送风管30中的气体同时流动至上出气管子组 2071、上出气管子组2072、下出气管子组2081、下出气管子组2082中,并通过上出气管子组2071、上出气管子组2072中每一上出气管的出气孔和下出气管子组2081、下出气管子组2082中每一下出气管的出气孔喷出气体。如此,能够增加出气单元20对位于上出气管组207和下出气管组208之间的纺织物品的送风面积,以提高对纺织物品的拉幅定型效率和拉幅定型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从上出气管组207和下出气管组208喷出的热气温度一般为120~235℃范围内。具体地,对于棉纺织物品来说,上出气管组207和下出气管组208喷出的热气温度一般为120~160℃范围内;对于化纤纺织物品来说,上出气管组207和下出气管组208喷出的热气温度一般为200~235℃范围内。
在上述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上出气管和下出气管的第二目标面203’均布置有凸起部209,上出气管的第二目标面203’的凸起部209靠近上出气孔 2041设置,且上出气管的第二目标面203’的凸起部209位于上出气孔2041 的面向上出气管中风流的一侧;下出气管的第二目标面203’的凸起部209靠近下出气孔2042设置,且下出气管的第二目标面203’的凸起部209位于下出气孔2042的面向下出气管中风流的一侧。其中,第二目标面203’为第一目标面203的背面,风流为上出气管和下出气管中自连接管401向送风管的渐缩方向的气体流向。
可以理解的是,当气体从固定壳201流动至两组出气管组中时,气体会从两组出气管组中设置的出气孔204流出,由于第二目标面203’中位于出气孔204的面向出气管中风流的一侧设有凸起部209,因此,出气管中的气体会先经过凸起部209,再从凸起部209流向出气孔204,以通过出气孔204 喷向当前出气管对立面的出气管。由于纺织物品设于两组出气管组之间,因此,可通过上出气管组、下出气管组中的出气孔喷出的热气体对纺织物品进行加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仅提高了对纺织物品的加热效率,而且通过设置凸起部209对出气管中的气流起到了缓冲作用,能够减小由送风管30 输送的热气体的温差,尤其能够使得上出气管组207与下出气管组208喷向纺织物品的热风能够均匀地从所有出气孔204中以垂直或者近似垂直的方向喷向纺织物品,使得热风对纺织物品的烘干更为均匀,以最终提高了对纺织物品的烘干定型效果。需要说明的是,上出气孔2041和下出气孔2042的形状可以相同或相似,也可以不相同或不相似。比如上出气孔204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多边形、椭圆形等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下出气孔2042 的形状也可以为圆形、矩形、多边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状等种的其中一种或多种。并且,每一上出气管或下出气管的第一目标面203的出气孔的形状或大小可根据具体实际工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详细赘述。此外,凸起部209 的纵向截面的形状可以为半圆形或矩形或多边形又或者是不规则图形,只要能够起到对出气管中的气流起到缓冲以使缓冲后的气流由出气孔流出,从而达到提高对纺织物品定型的效果即可。
结合图7进行说明,复式定型装置还包括拉幅机构6,该拉幅机构6包括:分别设置于下出气管组208两侧的固定支架60,两个固定支架60均横向设置于构成箱体101的两个纵长侧壁102之间;以及设置于上出气管组207 和下出气管组208之间的两个调幅件61,且两个调幅件61均横向设置于两个固定支架60上,两个调幅件61用于在相互靠近时对纺织物品进行拉幅。
通过位于上出气管组207和下出气管组208之间的两个调幅件61相互靠近和远离的作用实现对固定在两个调幅件61之间的纺织物品的拉幅目的,并配合上出气管组207、下出气管组208中出气孔喷出的热气对纺织物品进行加热,以实现对纺织物品进行连续高效地拉幅定型处理的目的。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1)

1.一种复式定型单元,由两组上下布置且由分隔板隔离的定型机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式定型单元包括:
连通两个上下布置定型机的抽湿风道,以及
设置于位于上层的定型机顶部的抽湿管道,所述抽湿风道与抽湿管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式定型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一组定型机包括:
箱体;
设于所述箱体内且上下布置的上出气管组和下出气管组;以及
设于所述箱体内且位于所述下出气管组下方的送风管,所述送风管的端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设有风机;
其中,所述连接管的上方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形成上下布置的上连接壳组和下连接壳组,所述上连接壳组与所述上出气管组相连,所述下连接壳组与所述下出气管组相连,所述上出气管组中每一上出气管的第一目标面设有上出气孔,所述下出气管组中每一下出气管的第一目标面设有下出气孔,所述第一目标面为所述上出气管和所述下出气管中相互对立的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式定型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壳内部形成供气体独立分配至所述上出气管组和所述下出气管组的第一分配腔体与第二分配腔体;
其中,所述固定壳内部设有纵向配置的调节风阀,以通过所述调节风阀同时建立或者择一地建立所述第一分配腔体与所述连接管之间的热风供应路径、所述第二分配腔体与所述连接管之间的热风供应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式定型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壳的内部配置有用于分隔固定壳的遮蔽腔体以形成第一分配腔体与第二分配腔体的导流板,所述调节风阀在转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枢转轴与所述导流板贴合,且所述调节风阀能够触及固定壳的内壁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式定型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管横向设置于构成所述箱体的两个纵长侧壁之间,且所述送风管由燃烧室以及风室构成,所述送风管通过所述风室与所述连接管相连;
所述箱体的侧壁可拆卸设置有燃烧器,且所述燃烧器的喷管延伸至所述燃烧室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式定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出气管与所述下出气管的轮廓自所述连接管向所述燃烧器的方向渐缩;
多个所述上出气管平行间隔设置,多个所述下出气管平行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式定型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出气管和所述下出气管的第二目标面均布置有凸起部,所述上出气管的第二目标面的凸起部靠近所述上出气孔设置,且所述上出气管的第二目标面的凸起部位于所述上出气孔的面向所述上出气管中风流的一侧;
所述下出气管的第二目标面的凸起部靠近所述下出气孔设置,且下出气管的第二目标面的凸起部位于所述下出气孔的面向所述下出气管中风流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二目标面为所述第一目标面的背面,所述风流为所述上出气管和所述下出气管中自所述连接管向所述送风管的渐缩方向的气体流向。
8.一种复式定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布装置,冷风装置,摆布装置,以及
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式定型单元,所述复式定型单元设置于进布装置与冷风装置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式定型系统,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复式定型单元为至少两个,则不同所述复式定型单元均以所述定型机中箱体的两个纵长侧壁的宽度延伸方向拼接而成,且所述复式定型单元之间通过位于上层的定型机顶部的抽湿管道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式定型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复式定型单元中定型机的送风管的送风方向相同;
每一所述复式定型单元中的抽湿管道均位于所述定型机顶部的同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式定型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复式定型单元中送风管的送风方向与相邻的复式定型单元中定型机的送风管的送风方向相反;
每一所述复式定型单元中位于上层定型机的顶部均具有呈平行设置的两个抽湿管道,相邻复式定型单元中位于所述定型机顶部同一侧的抽湿管道相连通。
CN201922034680.XU 2019-11-22 2019-11-22 复式定型单元及复式定型系统 Active CN2111425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34680.XU CN211142515U (zh) 2019-11-22 2019-11-22 复式定型单元及复式定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34680.XU CN211142515U (zh) 2019-11-22 2019-11-22 复式定型单元及复式定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42515U true CN211142515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75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34680.XU Active CN211142515U (zh) 2019-11-22 2019-11-22 复式定型单元及复式定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425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62846U (zh) 一种热风循环干燥箱
JPH06184978A (ja) ウェブ材料の対流式乾燥システム
CN103851888B (zh) 被褥烘干装置
CN100549249C (zh) 一步法生产高模量超低收缩聚酯工业丝的冷却装置
CN110725090B (zh) 双层拉幅定型装置及系统
CN211142515U (zh) 复式定型单元及复式定型系统
KR101798930B1 (ko) 섬유건조 셋팅기용 열풍공급장치
CN104913615A (zh) 一种纺织布节能烘干机用烘干装置
JPH0310870B2 (zh)
CN211142511U (zh) 出气机构以及复式定型装置
JP6920465B2 (ja) フィルム製造装置
CN103960762B (zh) 一种干法造纸法生产再造烟叶的烘干装置
CN104032529B (zh) 拉幅定型机的热风送风系统
CN211142510U (zh) 双层拉幅定型装置及系统
CN204509731U (zh) 组合式圆网烘燥系统
CN211142518U (zh) 用于复式定型装置的出气单元以及复式定型装置
CN201497319U (zh) 隧道式原丝烘干炉多段式交叉排列热风循环装置
CN211142517U (zh) 用于复式定型装置的送风机构以及复式定型装置
ITFI20100054A1 (it) "struttura di eiezione di aria calda per forni di essiccazione di prodotti tessili"
CN218026758U (zh) 一种玻纤窗纱用双层拉幅定型装置
CN110079961A (zh) 一种节能循环定型机用烘箱
CN213208535U (zh) 抗病毒无纺布烘干装置
US7845197B2 (en) Triple pass tunnel finisher with an articulated spraying function
CN205403396U (zh) 一种无纺布烘干箱
CN218764299U (zh) 一种干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