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39539U - 一种手动折叠代步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动折叠代步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39539U
CN211139539U CN201922145303.3U CN201922145303U CN211139539U CN 211139539 U CN211139539 U CN 211139539U CN 201922145303 U CN201922145303 U CN 201922145303U CN 211139539 U CN211139539 U CN 211139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gag lever
lever post
handle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4530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忠胜
蒋进良
尹玉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Daha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Daha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Daha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Daha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4530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39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39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395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代步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动折叠代步车,包括底架、车头组件和滚轮;滚轮设于底架的下部,底架包括车头组件安装架、前架和后架,车头组件设于车头组件安装架上,前架的前部与车头组件安装架连接,前架设于后架上侧,后架的前端与前架铰接;前架与后架之间设有折叠控制组件,折叠控制组件包括定位块、限位杆和套筒,定位块的下端固定于后架上,定位块的上端设有与限位杆端部配合的定位孔,限位杆滑动套设于套筒内,套筒设于前架的后部,限位杆上设有用于拨动限位杆的把手,把手的一端伸出套筒外部,套筒的侧壁上有用于配合把手滑动的滑槽。其折叠更加方便,使用舒适性好,折叠控制结构简单,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手动折叠代步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代步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手动折叠代步车。
背景技术
代步车,顾名思义是为了代步而生产出的一种小型车辆,代步车包括滑板车、自行车、电动车等小型车辆。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环境的保护越来越看中,为了保护地球环境,人们倡导绿色出行,于是代步车被极大的推崇,此外,这种代步车对于行动不便的人来说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必需品,但是现有的代步车虽然体积相对于汽车来说较小,但是仍存在不便携带的问题,于是人们开始想办法将代步车做成可以折叠的代步车,以方便搬运和携带,而现有的可折叠的代步车折叠过程需要需要两个人合作才可以将其折叠,这样的折叠代步车使用非常不便,使用舒适性差,而且现有的可折叠的代步车的折叠控制结构复杂,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折叠代步车,其折叠更加方便,使用舒适性好,折叠控制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手动折叠代步车,包括底架、车头组件和滚轮;上述滚轮设于底架的下部,上述底架包括车头组件安装架、前架和后架,上述车头组件设于车头组件安装架上,上述前架的前部与车头组件安装架连接,上述前架设于后架上侧,上述后架的前端与前架铰接;上述前架与后架之间设有折叠控制组件,上述折叠控制组件包括定位块、限位杆和套筒,上述定位块的下端固定于后架上,上述定位块的上端设有与限位杆端部配合的定位孔,上述限位杆滑动套设于套筒内,上述套筒设于前架的后部,上述限位杆上设有用于拨动限位杆的把手,上述把手的一端伸出套筒外部,上述套筒的侧壁上有用于配合把手滑动的滑槽。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后架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定位块,上述后架左右两侧汇中任意一侧上的定位块分别与限位杆的一个端部配合。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限位杆包括左限位杆和右限位杆,上述左限位杆设于套筒内左部,上述右限位杆设于套筒内右部,上述把手包括左把手和右把手,上述左把手的一端固定于左限位杆上,上述右把手的一端固定于右把手上,上述套筒的侧壁上有用于配合左把手和右把手滑动的滑槽。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左限位杆和右限位杆之间设有弹簧,上述弹簧的一端与左限位杆的端部连接,上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右限位杆的端部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左把手设于左限位杆的右端,上述右把手设于右限位杆的左端。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套筒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前架的后部,前架的后部设有两个通孔,两个通孔分别与套筒的一端连通。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架、坐垫组件、靠背组件和传动件;上述支撑架的下端与后架的后端固定连接,上述支撑架上端与坐垫组件的前端铰接,上述坐垫组件的后端与靠背组件的中部铰接,上述靠背组件的下端与传动件的一端铰接,上述传动件的另一端与前架的后端铰接,上述传动件的中部与支撑架的中部铰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底架还包括加强条,上述加强条的前端与车头组件安装架的后部铰接,上述加强条的后端与后架的前部铰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底架上设有盖体,上述盖体上设有操作孔,上述操作孔设于把手上方,上述盖体包括前盖体和后盖体,上述前盖体盖设于前架上部,上述后盖体设于前盖体的后侧并盖设于后架的上部。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前架通过连接片与后架铰接,上述连接片的一端固定于前架上,上述连接片的另一端铰接于后架的前端。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前架通过连接片与后架铰接,上述连接片的一端固定于前架上,上述连接片的另一端铰接于后架的前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这样的手动折叠代步车在需要折叠的时候,拨动把手,使得限位杆的端部与定位块的上的定位孔分离,因为底架包括车头组件安装架、前架和后架,车头组件设于车头组件安装架上,前架的前部与车头组件安装架连接,前架设于后架上侧,后架的前端与前架铰接,当限位杆的端部与定位孔分离后,将前架的后端往上提,前架带动后架的前部往上移动,使得后架与前架贴合,同时前架与车头组件贴合,实现整个代步车的折叠;当需要将折叠好的代步车打开的时候,将前架的后端往下压,前架带着后架的前端往下运动,当前架和后架位于同一平面上以后,再拨动把手将限位杆的端部与定位孔配合即可将代步车固定在使用状态,这样的折叠控制组件结构简单、成本低,且使用十分方便,使用舒适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手动折叠代步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手动折叠代步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手动折叠代步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的放大图;
图标:1-滚轮,2-车头组件安装架,3-前架,4-后架,5-定位块,6-支撑柱,7-套筒,8-定位孔,9-车头,10-滑槽,11-左限位杆,12-右限位杆,13-左把手,14-右把手,15-弹簧,16-支撑架,17-坐垫组件,18-靠背组件,19-传动件,20-加强条,21-前盖体,22-后盖体,23-操作孔,24-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2、3、4所示,一种手动折叠代步车,包括底架、车头组件和滚轮1;上述滚轮1设于底架的下部,上述底架包括车头组件安装架2、前架3和后架4,上述车头组件设于车头组件安装架2上,上述前架3的前部与车头组件安装架2连接,上述前架3设于后架4上侧,上述后架4的前端与前架3铰接;上述前架3与后架4之间设有折叠控制组件,上述折叠控制组件包括定位块5、限位杆和套筒7,上述定位块5的下端固定于后架4上,上述定位块5的上端设有与限位杆端部配合的定位孔8,上述限位杆滑动套设于套筒7内,上述套筒7设于前架3的后部,上述限位杆上设有用于拨动限位杆的把手,上述把手的一端伸出套筒7外部,上述套筒7的侧壁上有用于配合把手滑动的滑槽10。这样的手动折叠代步车在需要折叠的时候,拨动把手,使得限位杆的端部与定位块5的上的定位孔8分离,因为底架包括车头组件安装架2、前架3和后架4,车头组件设于车头组件安装架2上,前架3的前部与车头组件安装架2连接,前架3设于后架4上侧,后架4的前端与前架3铰接,当限位杆的端部与定位孔8分离后,将前架3的后端往上提,前架3带动后架4的前部往上移动,使得后架4与前架3贴合,同时前架3与车头组件贴合,实现整个代步车的折叠;当需要将折叠好的代步车打开的时候,将前架3的后端往下压,前架3带着后架4的前端往下运动,当前架3和后架4位于同一平面上以后,再拨动把手将限位杆的端部与定位孔8配合即可将代步车固定在使用状态,这样的折叠控制组件结构简单、成本低,且使用十分方便,使用舒适性好。
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后架4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定位块5,上述后架4左右两侧汇中任意一侧上的定位块5分别与限位杆的一个端部配合。这样设置使得折叠控制组件在使用的时候限位杆的左右两端均可以通过定位孔8进行固定,使得使用状态的底架更加稳定,保证整个代步车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代步车的使用安全性。
如图2、3、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限位杆包括左限位杆11和右限位杆12,上述左限位杆11设于套筒7内左部,上述右限位杆12设于套筒7内右部,上述把手包括左把手13和右把手14,上述左把手13的一端固定于左限位杆11上,上述右把手14的一端固定于右把手14上,上述套筒7的侧壁上有用于配合左把手13和右把手14滑动的滑槽10。这样设置在需要折叠代步车的时候,使用者可以将左把手13和右把手14相向移动,即可使得左限位杆11的端部和右限位杆12的端部均从定位孔8中脱离,折叠代步车;当需要将代步车固定于使用状态的时候,使用者可以将左把手13和右把手14反向移动,使得左限位杆11的端部和右限位杆12的端部分别与定位孔8配合即可将代步车固定在使用状态。
如图3、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左限位杆11和右限位杆12之间设有弹簧15,上述弹簧15的一端与左限位杆11的端部连接,上述弹簧15的另一端与右限位杆12的端部连接。这样设置再将代步车固定在使用状态的时候,避免左限位杆11和右限位杆12在外力的碰撞下滑动导致左限位杆11的端部和右限位杆12的端部从定位孔8中滑脱,进一步整个代步车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代步车的使用安全性。
如图2、3、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左把手13设于左限位杆11的右端,上述右把手14设于右限位杆12的左端。这样设置,使用者在折叠或者打开代步车的时候可以单手操控折叠控制组件,使用更加方便。
如图1、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套筒7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前架3的后部,前架3的后部设有两个通孔,两个通孔分别与套筒7的一端连通。这样设置使得折叠控制组件与前架3之间的整体性更好,使得代步车的结构稳定性更好,使用更加安全。
如图1、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架16、坐垫组件17、靠背组件18和传动件19;上述支撑架16的下端与后架4的后端固定连接,上述支撑架16上端与坐垫组件17的前端铰接,上述坐垫组件17的后端与靠背组件18的中部铰接,上述靠背组件18的下端与传动件19的一端铰接,上述传动件19的另一端与前架3的后端铰接,上述传动件19的中部与支撑架16的中部铰接。这样设置在折叠代步车的时候,前架3的后部向上运动,前架3连带后架4同时向上运动,后架4同时连带传动件19的下端向上运动,传动件19的下端连带靠背组件18向下运动与支撑架16贴合,传动件19的中部带动支撑架16的下侧与底架贴合,同时靠背组件18向下运动,将坐垫组件17的后部往下拉动,使得坐垫组件17与靠背组件18贴合,并位于靠背组件18与支撑架16之间,这样即可使得代步车的各个部分充分折叠,保证代步车的体积最小,便于携带和运输;在需要打开代步车的时候,前架3向下移动,前架3同时带动后架4向下运动,后架4同时连带传动件19的下端向下运动,传动件19的下端连带靠背组件18向上运动与支撑架16分开,传动件19的中部带动支撑架16的下侧与底架分开,同时靠背组件18向上运动,将坐垫组件17的后部往上拉动,使得坐垫组件17与靠背组件18分开,这样即可将代步车打开,操作十分简单、方便。
如图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底架还包括加强条20,上述加强条20的前端与车头组件安装架2的后部铰接,上述加强条20的后端与后架4的前部铰接。这样设置使得前架3与后架4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进一步加强整个代步车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代步车的使用安全。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底架上设有盖体,上述盖体上设有操作孔23,上述操作孔23设于把手上方,上述盖体包括前盖体21和后盖体22,上述前盖体21盖设于前架3上部,上述后盖体22设于前盖体21的后侧并盖设于后架4的上部。这样设置使得代步车的外观好看,且使用者在使用代步车时双脚可以落地,使用舒适性更好。
如图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前架3通过连接片24与后架4铰接,上述连接片24的一端固定于前架3上,上述连接片24的另一端铰接于后架4的前端。这样设置使得前架3与后架4的铰接在折叠过程中更加顺畅,同时保证前架3与后架4连接的稳定性,保证整个代步车使用的安全性。
如图1、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车头组件包括可伸缩的支撑柱6和车头9,上述支撑柱6的下端铰接于车头组件安装架2上,上述车头9设于支撑柱6的上端。可伸缩的支撑柱6可以根据使用者实际需要调整车头9的高度,保证代步车的使用的舒适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动折叠代步车,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这样的手动折叠代步车在需要折叠的时候,拨动把手,使得限位杆的端部与定位块5的上的定位孔8分离,因为底架包括车头组件安装架2、前架3和后架4,车头组件设于车头组件安装架2上,前架3的前部与车头组件安装架2连接,前架3设于后架4上侧,后架4的前端与前架3铰接,当限位杆的端部与定位孔8分离后,将前架3的后端往上提,前架3带动后架4的前部往上移动,使得后架4与前架3贴合,同时前架3与车头组件贴合,实现整个代步车的折叠;当需要将折叠好的代步车打开的时候,将前架3的后端往下压,前架3带着后架4的前端往下运动,当前架3和后架4位于同一平面上以后,再拨动把手将限位杆的端部与定位孔8配合即可将代步车固定在使用状态,这样的折叠控制组件结构简单、成本低,且使用十分方便,使用舒适性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手动折叠代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车头组件和滚轮;所述滚轮设于底架的下部,所述底架包括车头组件安装架、前架和后架,所述车头组件设于车头组件安装架上,所述前架的前部与车头组件安装架连接,所述前架设于后架上侧,所述后架的前端与前架铰接;所述前架与后架之间设有折叠控制组件,所述折叠控制组件包括定位块、限位杆和套筒,所述定位块的下端固定于后架上,所述定位块的上端设有与限位杆端部配合的定位孔,所述限位杆滑动套设于套筒内,所述套筒设于前架的后部,所述限位杆上设有用于拨动限位杆的把手,所述把手的一端伸出套筒外部,所述套筒的侧壁上有用于配合把手滑动的滑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折叠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架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定位块,所述后架左右两侧汇中任意一侧上的定位块分别与限位杆的一个端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折叠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包括左限位杆和右限位杆,所述左限位杆设于套筒内左部,所述右限位杆设于套筒内右部,所述把手包括左把手和右把手,所述左把手的一端固定于左限位杆上,所述右把手的一端固定于右把手上,所述套筒的侧壁上有用于配合左把手和右把手滑动的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折叠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限位杆和右限位杆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左限位杆的端部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右限位杆的端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折叠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把手设于左限位杆的右端,所述右把手设于右限位杆的左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折叠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前架的后部,所述前架的后部设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分别与套筒的一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手动折叠代步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坐垫组件、靠背组件和传动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与后架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上端与坐垫组件的前端铰接,所述坐垫组件的后端与靠背组件的中部铰接,所述靠背组件的下端与传动件的一端铰接,所述传动件的另一端与前架的后端铰接,所述传动件的中部与支撑架的中部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动折叠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还包括加强条,所述加强条的前端与车头组件安装架的后部铰接,所述加强条的后端与后架的前部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动折叠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上设有盖体,所述盖体上设有操作孔,所述操作孔设于把手上方,所述盖体包括前盖体和后盖体,所述前盖体盖设于前架上部,所述后盖体设于前盖体的后侧并盖设于后架的上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动折叠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通过连接片与后架铰接,所述连接片的一端固定于前架上,所述连接片的另一端铰接于后架的前端。
CN201922145303.3U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手动折叠代步车 Active CN211139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5303.3U CN211139539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手动折叠代步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5303.3U CN211139539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手动折叠代步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39539U true CN211139539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45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45303.3U Active CN211139539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手动折叠代步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395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71674U (zh) 一种折叠式老年助力车
WO2017215113A1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滑板车
CN208198692U (zh) 一种新型三轮童车
CN211139539U (zh) 一种手动折叠代步车
CN209479858U (zh) 多功能滑板车
CN207843025U (zh) 手推车
CN110901813B (zh) 一种电动折叠代步车
CN108583667B (zh) 一种带避震装置的多功能童车
CN102092442B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式自行车
CN212243519U (zh) 可折叠推车及背包
CN211685474U (zh) 一种代步车
CN201108115Y (zh) 多功能行李车
CN209711854U (zh) 一种可坐式多功能拉杆箱
CN201989899U (zh) 一种折叠式自行车
CN209883272U (zh) 一种折叠式自行行李箱
CN208439367U (zh) 一种车架及儿童三轮车
CN110979438A (zh) 一种折叠儿童车
CN213974156U (zh) 一种新型溜娃车手把旋转结构
CN206187229U (zh) 便携三轮车
CN201313573Y (zh) 童车
CN208813288U (zh) 多功能儿童车
CN211617829U (zh) 一种折叠儿童车
CN209126792U (zh) 一种童车架
CN205872319U (zh) 一种新型折叠式手推儿童三轮车
CN209566964U (zh) 一种轻便折叠多功能手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8137 Building 1, building 2, building 2, building 3, building 3, building 4, building 5, building 6 and building 7, No. 9, Fanye Avenue, Leping Town, Sanshu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residence declaration)

Patentee after: FOSHAN DAHAO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100 No.9, Fengye Avenue East, Leping Town, Sanshu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OSHAN DAHAO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