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33581U - 气体混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体混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33581U
CN211133581U CN201922109070.1U CN201922109070U CN211133581U CN 211133581 U CN211133581 U CN 211133581U CN 201922109070 U CN201922109070 U CN 201922109070U CN 211133581 U CN211133581 U CN 2111335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hamber
plate
gas mixing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0907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赜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Pujun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10907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335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335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335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混合装置,气体混合装置包括气体净化室和气体混合室;气体混合室的底部设有第一气体入口和第二气体入口;气体混合室的顶部固定有第一回流板;第一回流板靠近气体混合室的一侧为凹陷侧,远离气体混合室的一侧为凸起侧;第一回流板上设有第一气体出口;气体净化室的底部设有第三气体入口;气体净化室的顶部固定有第二回流板;第二回流板靠近气体净化室的一侧为凹陷侧,远离气体净化室的一侧为凸起侧;第二回流板上设有第二气体出口;气体能够通过第一气体入口或第二气体入口流入气体混合室内,再依次通过第一气体出口和第三气体入口流入净化室内,再通过第二气体出口流出。

Description

气体混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体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烷烃。其中,甲烷的成分占据较高的比例,乙烷、丙烷和丁烷成分占有一定的比例。天然气中一般含有一些杂质,如硫化氢、二氧化碳、氮气和水蒸气和少量一氧化碳等等。天然气主要用途是作燃料。另外,天然气还能够用于制造炭黑、化学药品、丙烷和丁烷等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各国正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因此,寻求新的可替代的清洁能源,减少天然气的使用是世界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将天然气与其他可燃气体混合,作为新的燃料使用,已成为大势所趋。
然而,将天然气与其他气体混合时,混合的均匀度较差,影响混合气体的后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天然气与其他气体混合时,混合的均匀度较差,影响混合气体的后续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体混合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的一种气体混合装置,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气体净化室和气体混合室;气体净化室和气体混合室均为圆筒结构;
气体混合室的底部设有第一气体入口和第二气体入口;
气体混合室的顶部固定有第一回流板;第一回流板靠近气体混合室的一侧为凹陷侧,远离气体混合室的一侧为凸起侧;且第一回流板从上向下的正投影为圆形结构;第一回流板上设有第一气体出口;
气体净化室的底部设有第三气体入口;
气体净化室的顶部固定有第二回流板;第二回流板靠近气体净化室的一侧为凹陷侧,远离气体净化室的一侧为凸起侧;且第二回流板从上向下的正投影为圆形结构;第二回流板上设有第二气体出口;
第一气体出口能够与第三气体入口连通;气体能够通过第一气体入口或第二气体入口流入气体混合室内,再依次通过第一气体出口和第三气体入口流入净化室内,再通过第二气体出口流出。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圆筒结构的阻燃室;且阻燃室设于气体净化室与气体混合室之间;
阻燃室的底部设有第四气体入口;
阻燃室的顶部固定有第三回流板;第三回流板靠近阻燃室的一侧为凹陷侧,远离阻燃室的一侧为凸起侧;且第三回流板从上向下的正投影为圆形结构;第三回流板上设有第三气体出口;
第四气体入口能够与第一气体出口连通;第三气体出口能够与第三气体入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阻燃室内储存有预设水位的水。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第一气流调节组件和第二气流调节组件;
第一气流调节组件的输入端与第一气体出口连通,输出端与第四气体入口连通;
第二气流调节组件的输入端与第三气体出口连通,输出端与第三气体入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气流调节组件和第二气流调节组件均包括阀门。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气体净化室为一个以上。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气体净化室内填充有预设高度的吸附层。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吸附层的材质为碱石灰或活性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混合装置通过设置气体混合室,气体混合室作为天然气和其他气体混合的容器,便于天然气与其他气体混合。其中,气体混合室的顶部固定有第一回流板,第一回流板靠近所述气体混合室的一侧为凹陷侧,远离所述气体混合室的一侧为凸起侧。当上升的天然气和其他气体冲击到第一回流板的凹陷侧时,天然气和其他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有效地提高了天然气与其他气体分子混合的均匀度。气体净化室的顶部固定有第二回流板,第二回流板靠近所述气体净化室的一侧为凹陷侧,远离所述气体净化室的一侧为凸起侧。当上升的天然气和其他气体冲击到第二回流板的凹陷侧时,天然气和其他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进一步地提高了天然气与其他气体分子混合的均匀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混合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气体混合装置中阻燃室沿轴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气体混合装置中气体净化室沿轴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混合装置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符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衔接”、“铰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2和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混合装置一具体实施例,气体混合装置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气体净化室120和气体混合室110,气体净化室120和气体混合室110均为圆筒结构。气体混合室110的底部设有第一气体入口111和第二气体入口112。气体混合室110的顶部固定有第一回流板113。其中,第一回流板113靠近气体混合室110的一侧为凹陷侧,远离气体混合室110的一侧为凸起侧。并且,第一回流板113从上向下的正投影为圆形结构。第一回流板上设有第一气体出口114。气体净化室120的底部设有第三气体入口121。气体净化室120的顶部固定有第二回流板122。其中,第二回流板122靠近气体净化室120的一侧为凹陷侧,远离气体净化室120的一侧为凸起侧。并且,第二回流板122从上向下的正投影为圆形结构。第二回流板122上设有第二气体出口123。第一气体出口114能够与第三气体入口121连通。当第一气体出口114能够与第三气体入口121连通时,气体能够通过第一气体入口111或第二气体入口112流入气体混合室110内,再依次通过第一气体出口114和第三气体入口121流入净化室120内,再通过第二气体出口123流出。
在此实施例中,气体净化室120为圆筒结构。混合气体能够在气体净化室120内进行净化处理。气体混合室110为圆筒结构。天然气和其他气体能够在气体混合室110内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气体。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其他气体可为氢气或其他可燃气体。气体混合室110的底部设有第一气体入口111和第二气体入口112。天然气或其他气体能够通过第一气体入口111或第二气体入口112流入气体混合室110内。气体混合室110的顶部固定有第一回流板113。第一回流板上设有第一气体出口114。混合气体能够通过第一气体出口114排至气体混合室110的外部。气体净化室120的底部设有第三气体入口121。当第一气体出口114与第三气体入口121连通时,混合气体能够通过第三气体入口121流入气体净化室120内。气体净化室120的顶部固定有第二回流板122,第二回流板122上设有第二气体出口123。净化后的混合气体能够通过第二气体出口123从气体净化室120内流至净化室120外。其中,第一回流板113靠近气体混合室110的一侧为凹陷侧,远离气体混合室110的一侧为凸起侧。并且,第一回流板113从上向下的正投影为圆形结构。当上升的天然气和其他气体冲击到第一回流板的凹陷侧时,天然气和其他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有效地提高了天然气与其他气体分子混合的均匀度。第二回流板122靠近气体净化室120的一侧为凹陷侧,远离气体净化室120的一侧为凸起侧。并且,第二回流板122从上向下的正投影为圆形结构。当上升的天然气和其他气体冲击到第二回流板的凹陷侧时,天然气和其他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进一步地提高了天然气与其他气体分子混合的均匀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气体混合装置还包括圆筒结构的阻燃室130。且阻燃室130设于气体净化室120与气体混合室110之间。阻燃室130的底部设有第四气体入口131。阻燃室130的顶部固定有第三回流板132,第三回流板132上设有第三气体出口133。第四气体入口131能够与第一气体出口114连通,第三气体出口133能够与第三气体入口121连通。当第四气体入口131与第一气体出口114连通,且第三气体出口133与第三气体入口121连通时,天然气和其他气体在气体混合室110进行混合后,依次经第一气体出口114和第四气体入口131流至阻燃室130内,再依次经第三气体出口133和第三气体入口121流至气体净化室120内后,最终从第二气体出口123流出。其中,第三回流板132靠近阻燃室130的一侧为凹陷侧,远离阻燃室的一侧为凸起侧。并且,第三回流板132从上向下的正投影为圆形结构。如此,当混合气体冲击到第三回流板132的凹陷侧时,混合气体的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进一步地提高了气体混合的均匀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气体混合装置还包括第一气流调节组件140和第二气流调节组件150。第一气流调节组件140的输入端与第一气体出口114连通,输出端与第四气体入口131连通。第二气流调节组件150的输入端与第三气体出口133连通,输出端与第三气体入口121连通。
具体地,当气体混合装置进行工作时,先向气体混合室110内通入天然气和其他气体后,再打开第一气流调节组件140,然后打开第二气流调节装置150,以防阻燃室130内的水下漏。当需要气体混合装置停止工作时,先关闭第二气流调节装置150和第一气流调节组件140,再停止向气体混合室110供气。第一气流调节组件140和第二气流调节组件150均包括阀门。如此,便于对气体的流速实现较好地控制。
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阻燃室130内储存有预设水位的水。当混合气体发生燃烧时,阻燃室130能够有效阻燃,提高了气体混合装置的安全性。气体净化室120内填充有预设高度的吸附层,吸附层的材质可以为碱石灰或活性炭。通过吸附层能够去除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杂质,达到对混合气体净化处理的目的,有效地改善了混合气体的质量。
参照图4,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气体净化室120为一个以上。具体地,可为一个、两个或多个。较多的气体净化室120既能够对混合气体进行进一步地净化处理,也能够作为备用的处理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气体净化室和气体混合室;所述气体净化室和所述气体混合室均为圆筒结构;
所述气体混合室的底部设有第一气体入口和第二气体入口;
所述气体混合室的顶部固定有第一回流板;所述第一回流板靠近所述气体混合室的一侧为凹陷侧,远离所述气体混合室的一侧为凸起侧;且所述第一回流板从上向下的正投影为圆形结构;所述第一回流板上设有第一气体出口;
所述气体净化室的底部设有第三气体入口;
所述气体净化室的顶部固定有第二回流板;所述第二回流板靠近所述气体净化室的一侧为凹陷侧,远离所述气体净化室的一侧为凸起侧;且所述第二回流板从上向下的正投影为圆形结构;所述第二回流板上设有第二气体出口;
所述第一气体出口能够与所述第三气体入口连通;气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气体入口或所述第二气体入口流入所述气体混合室内,再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气体出口和所述第三气体入口流入所述净化室内,再通过所述第二气体出口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圆筒结构的阻燃室;且所述阻燃室设于所述气体净化室与所述气体混合室之间;
所述阻燃室的底部设有第四气体入口;
所述阻燃室的顶部固定有第三回流板;所述第三回流板靠近所述阻燃室的一侧为凹陷侧,远离所述阻燃室的一侧为凸起侧;且所述第三回流板从上向下的正投影为圆形结构;所述第三回流板上设有第三气体出口;
所述第四气体入口能够与所述第一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三气体出口能够与所述第三气体入口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室内储存有预设水位的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气流调节组件和第二气流调节组件;
所述第一气流调节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气体出口连通,输出端与所述第四气体入口连通;
所述第二气流调节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气体出口连通,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气体入口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调节组件和所述第二气流调节组件均包括阀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净化室为一个以上。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净化室内填充有预设高度的吸附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的材质为碱石灰或活性炭。
CN201922109070.1U 2019-11-29 2019-11-29 气体混合装置 Active CN2111335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9070.1U CN211133581U (zh) 2019-11-29 2019-11-29 气体混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9070.1U CN211133581U (zh) 2019-11-29 2019-11-29 气体混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33581U true CN211133581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72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09070.1U Active CN211133581U (zh) 2019-11-29 2019-11-29 气体混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335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88707B2 (en) Steam methane reformer and hydrogen station having it using high performing metal fiber burner
JP2009504558A5 (zh)
CN101842635A (zh) 燃烧系统、燃烧方法以及燃料流体、其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CN211133581U (zh) 气体混合装置
CN209759400U (zh) 一种天然气净化除杂机构
KR101448280B1 (ko) 수소 또는 산수소의 초미세기포가 혼합된 혼합연료 제조장치
KR100859604B1 (ko) 워터가스 발생장치
CN106362552B (zh)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气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4174189U (zh) 用于天然气增效节能的气剂混合装置
CN100408920C (zh) 一种防风打火机
JP2011111574A (ja) 炭化水素ガスと水素・酸素ガス、もしくは炭化水素ガスと水素ガスの気体混合装置
KR101164634B1 (ko) 강제 공기 주입식 버너
CN212178930U (zh) 一种混空轻烃燃气鼓泡制气装置
CN114556021A (zh) 洗涤器用燃烧器
KR101371074B1 (ko) 공정 폐가스용 연소기
CN220633536U (zh) 一种天然气分离净化装置
CN103712237B (zh) 一种卧式放喷点火装置
CN204786459U (zh) 一种预混式酸性气火炬燃烧器
CN201935209U (zh) 有机溶剂燃料的气化装置
KR20210043783A (ko) 연소 장치
WO2008097096A1 (en) Nox reduction system for gas turbines
CN213089830U (zh) 一种用于处理挥发性有机气体的防回火型燃烧器
CN219252193U (zh) 一种连续重整再生含氯气体净化系统
CN215863465U (zh) 一种处理干酸性火炬气的火炬系统
CN210964512U (zh) 一种油墨生产线尾气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9

Address after: Room 2016, No. 34 Zhoupu Street, Shuangpu Town,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Pujun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Unit 203, Building 1, No. 285 Yangqiao Middle Road, Hongshan Town, Gulou District,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350000

Patentee before: Wu Zeca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