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31185U - 外壳及活检针 - Google Patents

外壳及活检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31185U
CN211131185U CN201922100483.3U CN201922100483U CN211131185U CN 211131185 U CN211131185 U CN 211131185U CN 201922100483 U CN201922100483 U CN 201922100483U CN 211131185 U CN211131185 U CN 2111311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shell
matching
outer needle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0048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森
孙号
隆龙
鲁祥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Kangyou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Kangyou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Kangyou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Kangyou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0048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311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311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311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壳及活检针,涉及医疗器材领域。旨在改善现有的活检针上膛操作不便的问题。外壳,用于转动套设在活检针手柄上,活检针手柄内设置有内针座和外针座,外壳中空且两端开口,外壳设置有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用于与外针座配合,以在外壳转动时使外针座沿第一直线方向移动;第二配合部用于在第一配合部与外针座配合后与内针座配合,以在外壳转动时使内针座沿第一直线方向移动。活检针包括外壳和手柄。通过外壳的旋转实现外针座和内针座沿第一直线方向的移动,外壳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旋转外壳的方式快捷,操作方便且省力;外壳转动,先驱动外针上膛,再驱动内针上膛,能够保证上膛顺序,具有防呆效果。

Description

外壳及活检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外壳及活检针。
背景技术
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发病年龄逐渐下降,早期发现、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预后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检查手段及方法的不断提高,使诊断的正确率逐渐提高,但仍有很大一部分肿瘤不具备典型的影像学特点,诊断困难。正确的诊断需要临床、影像及病理三结合。其中,病理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起着关键作用。穿刺活检是获取病理诊断的主要途径。在CT、超声和MRI引导下穿刺获取病灶细胞或组织进行病理学诊断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活检方法。其中,常规使用的器械就是穿刺活检针产品。
当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活检针产品,多使用按键压缩弹簧后实现活检针上膛,使活检针达到待触发的状态,也就是触发后在弹簧的作用下弹出,完成病理组织的取样。此种方式由于弹簧的弹力较大,操作按键时需要很大的力气才能使得弹簧压缩,临床操作非常不便。
即现有的活检针存在上膛操作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外壳,其能够改善现有的活检针存在上膛操作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活检针,其能够改善现有的活检针存在上膛操作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用于转动套设在活检针手柄上,活检针手柄内设置有内针座和外针座,外壳中空且两端开口,外壳设置有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
第一配合部用于与外针座配合,以在外壳转动时使外针座沿第一直线方向移动;
第二配合部用于在第一配合部与外针座配合后与内针座配合,以在外壳转动时使内针座沿第一直线方向移动。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外壳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沿第一直线方向间隔分布;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在第一直线方向的周向上依次设置。
可选地:外壳还设置有第三配合部;
第三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沿第一直线方向的周向依次设置;
第三配合部用于与内针座配合,以在外壳转动且第一配合部与外针座配合时引导内针座沿第一直线方向移动。
可选地:外壳还设置有限位部;
限位部设置在第二配合部和第三配合部之间,限位部用于与内针座配合,以使内针座在外壳转动时仅能与第二配合部配合。
可选地:外壳还设置有第一避让部,第一避让部和第一配合部沿第一直线方向的周向依次设置;
第一避让部用于避让外针座,以使外针座能够沿第二直线方向移动,第二直线方向与第一直线方向方向相反。
可选地:外壳还设置有第二避让部;
第二避让部用于在第一避让部避让外针座时避让内针座,以使内针座沿第二直线方向移动。
可选地:外壳还设置有止位部;
止位部用于与活检针手柄上的定位部配合,以使第二避让部和第一避让部在第一直线方向上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的活检针,包括外壳、手柄、内针座和外针座;外壳可滑动地套设在手柄外侧,内针座和外针座沿第一直线方向依次设置在手柄上;
手柄设置外针座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有触发按钮,内针座和外针座均与触发按钮连接,触发按钮用于带动内针座和外针座沿与第一直线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可选地:手柄设置触发按钮的一端设置有保险开关;
保险开关用于抵住触发按钮,以阻止触发按钮沿与第一直线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以及用于脱离触发按钮,以使触发按钮沿与第一直线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可选地:保险开关包括调节部和固定部;
调节部可滑动地设置在手柄的端部,固定部用于与调节部配合,以使调节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调节部在第一位置时抵住触发按钮,调节部在第二位置时脱离触发按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壳及活检针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外壳,用于与活检针手柄配合,内针座上安装内针,外针座上安装外针,通过旋转外壳实现外针座和内针座的移动,外壳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外壳旋转的方式快捷,操作方便且省力;同时外壳一体化连续上膛,先实现外针上膛,再实现内针上膛,外针上膛,易于将内针上的病理组织露出并取出,外壳能够保证上膛顺序,易于取出病理组织,具有防呆效果。
活检针,包括上述的外壳,能够改善现有的活检针存在上膛操作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活检针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活检针的第一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活检针的第二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针和外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活检针;100-外壳;110-第一配合部;111-第一避让部;120-第二配合部;121-第三配合部;122-限位部;123-第二避让部;124-止位部;200-手柄;230-外针腔;240-内针腔;250-后端腔;300-内针座;310-第一弹簧;400-外针座;320-第二弹簧;500-内针;600-外针;700-触发开关;710-按压部;720-连接部;730-击发部;740-复位部;800-触发按钮;900-保险开关;910-调节部;911-第一凹槽;912-第二凹槽;920-固定部;930-导向部;940-连接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现有活检针技术,均采用的是按键式的上膛方式,即通过按键的方式压缩弹簧使得内针外针锁止,然后在触发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内针和外针弹出截取病理组织。由于针需要有较快的触发速度从而获得较好的组织形态与较高的病理学诊断阳性率。因此,控制针触发的弹簧弹力就会较大,相应的进行上膛操作时就会比较费力;同时,临床上单例手术一般会依次取样3~4次,即便是男医师在经常多次操作完手柄上膛后也会出现手腕酸痛现象,给医师带来不便。因此,现有的活检针存在上膛操作不便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外壳和活检针能够改善该技术问题。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活检针10包括内针500、外针600、内针座300、外针座400、触发开关700、触发按钮800、手柄200、第一弹簧310、第二弹簧320、保险开关900和外壳100。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外壳100,用于转动套设在活检针10手柄200上,活检针10手柄200内设置有内针座300和外针座400,外壳100中空且两端开口,外壳100设置有第一配合部110和第二配合部120;第一配合部110用于与外针座400配合,以在外壳100转动时使外针座400沿第一直线方向移动;第二配合部120用于在第一配合部110与外针座400配合后与内针座300配合,以在外壳100转动时使内针座300沿第一直线方向移动。
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外壳100呈柱状,本实施例中,外壳100的轴线唯一且确定,第一直线方向为图1中箭头A所指的方向,第二直线方向为图1中箭头B所指的方向,第一直线方向和第二直线方向重合且方向相反。本实施例中,第一直线方向和第二直线方向与外壳100的轴向重合,方向相反。通过外壳100的周向旋转运动转化为内针座300和外针座400的轴向移动,以驱动内针座300和外针座400沿轴向移动。
实际操作时,第一配合部110与外针座400配合,旋转外壳100,第一配合部110驱动外针座400沿第一直线方向移动,外针座400移动到位后上膛,继续旋转外壳100,第二配合部120与内针座300配合,第二配合部120驱动内针座300沿第一直线方向移动,内针座300移动到位后上膛。第一配合部110驱动外针座400移动的距离根据外针座400上膛需移动的轴向距离确定,第二配合部120驱动内针座300移动的距离也根据内针座300上膛需移动的轴向距离确定。外针座400上连接外针600,内针座300上连接内针500,内针500为针芯,外针600为针套,针芯套设在针套内。先上膛外针600,再上膛内针500,在取到病理组织后,病理组织位于内针500的样品槽内,先上膛外针600将内针500上的病理组织暴露出来后才能将病理组织取下。
继续参照图2,第一配合部110和第二配合部120沿第一直线方向间隔分布。以分别与外针座400和内针座300配合。请参照图3,第一配合部110和第二配合部120在第一直线方向的周向上依次设置。在第一配合部110驱动外针座400移动后,继续转动外壳100,第二配合部120能够驱动内针座300移动。具体地,第一配合部110为沿周向延伸的台阶斜面,第二配合部120也为沿周向延伸的台阶斜面。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直线方向的周向”与外壳100的周向相同,也与手柄200的周向相同。
请参照图3,外壳100还设置有第三配合部121;第三配合部121与第二配合部120沿第一直线方向的周向依次设置;第三配合部121用于与内针座300配合,以在外壳100转动且第一配合部110与外针座400配合时引导内针座300沿第一直线方向移动。
在第一配合部110与外针座400配合时,第三配合部121也与内针座300配合,外壳100转动,第一配合部110驱动外针座400沿第一直线方向移动,同时,第三配合部121驱动内针座300沿第一直线方向移动。第三配合部121驱动内针座300的作用在于避让外针座400,在第三配合部121驱动内针座300移动到位后,外针座400在第一配合部110的作用下完成上膛,此时继续转动外壳100,内针座300在第二配合部120的驱动下完成上膛。也就是,内针座300先与第三配合部121配合并在第三配合部121的作用下移动一段距离后,再与第二配合部120配合并在第二配合部120的作用下移动一段距离后,然后完成上膛。请参照图3,具体地,第三配合部121为沿周向延伸的台阶斜面,第三配合部121和第二配合部120在第一直线方向上依次设置,其中,在第一直线方向上,第三配合位于第一配合部110和第二配合部120之间。
请参照图3,外壳100还设置有限位部122;限位部122设置在第二配合部120和第三配合部121之间,限位部122用于与内针座300配合,以使内针座300在外壳100转动时仅能与第二配合部120配合。
外壳100转动过程中,第三配合部121、限位部122和第二配合部120依次与内针座300配合。第三配合部121从起始端到末端连续与内针座300配合的过程中,内针座300沿第一直线方向移动,下一步,内针座300需要与第二配合部120配合才能够在第二配合部120的作用下继续沿第一直线方向移动,完成上膛,内针座300不能够回位,不能从第三配合部121的末端到起始端,因此,限位部122的作用在于,限位部122与内针座300配合后,外壳100只能沿着使第二配合部120与内针座300配合的方向转动,以驱动内针座300上膛。
具体地,限位部122也呈台阶面。其中,限位部122相对第三配合部121的末端凹陷,从而内针座300抵住限位部122而不能够滑向第三配合部121。限位部122与第二配合部120的起始端平滑连接,内针座300在外壳100转动过程中能够从限位部122滑向第二配合部120。进一步地,限位部122包括与第三配合部121的末端连接的曲面,用于在内针座300从第三配合部121缓慢过渡到限位部122。
请参照图4,外壳100还设置有第一避让部111,第一避让部111和第一配合部110沿第一直线方向的周向依次设置;第一避让部111用于避让外针座400,以使外针座400能够沿第二直线方向移动。在外针座400沿第二直线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第一避让部111不会阻止外针座400的移动,在外针座400抵住第一避让部111后,外针座400移动到位。具体地,第一避让部111也为台阶斜面。第一配合部110的起始端与第一避让部111的末端平滑连接,第一配合部110的末端与第一避让部111的起始端连接,第一避让部111的起始端相对第二配合部120的末端朝向第二直线方向凹陷,在外壳100转动过程中,外针座400能够从第一避让部111的末端滑向第二配合部120的起始端,受到第一配合部110末端的阻挡作用下,外针座400在外壳100转动时不能从第一避让部111的起始端滑向第二配合部120的末端。
继续参照图4,外壳100还设置有第二避让部123;第二避让部123用于在第一避让部111避让外针座400时避让内针座300,以使内针座300沿第二直线方向移动。内针座300朝向第二直线方向移动的同时,触发外针座400朝向第二直线方向移动,因此,第二避让部123避让内针座300的同时,第一避让部111避让外针座400。
请参照图4,外壳100还设置有止位部124;止位部124用于与活检针10手柄200上的定位部配合,以使第二避让部123和第一避让部111在第一直线方向上对应。外壳100转动到止位部124抵住定位部时停止转动,此时内针座300和第二避让部123对应,外针座400与第一避让部111对应,内针座300和外针座400能够先后朝向第二直线方向移动。具体地,止位部124为凸设于外壳100内壁上的凸起部,定位部为设置在活检针10手柄200外壁上的凸起部。
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活检针10,包括外壳100、手柄200、内针座300和外针座400;外壳100可滑动地套设在手柄200外侧,内针座300和外针座400沿第一直线方向依次设置在手柄200上;手柄200设置外针座400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有触发按钮800,内针座300和外针座400均与触发按钮800连接,触发按钮800用于带动内针座300和外针座400沿与第一直线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其中,“与第一直线方向相反的方向”即本文中的第二直线方向。触发按钮800与手柄200滑动配合,可以沿外壳100的轴向来回往复移动。触发按钮800沿第二直线方向移动时,带动内针座300和外针座400沿第二直线方向移动。触发按钮800设置在手柄200的设置外针座400的一端,便于从手柄200设置外针座400的一端拨动触发按钮800,增加调节外针座400和内针座300朝向第二直线方向移动的部件。以图5中的相对位置进行介绍,触发按钮800设置在外壳100的右端上部。设置在手柄200设置外针座400的一端,且在非手握面,避免上膛和穿刺时误触。
请按照图5,手柄200设置触发按钮800的一端设置有保险开关900;保险开关900用于抵住触发按钮800,以阻止触发按钮800沿与第一直线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以及用于脱离触发按钮800,以使触发按钮800沿与第一直线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设置保险开关900,进一步避免误触触发按钮800。
请按照图5,保险开关900包括调节部910和固定部920;调节部910可滑动地设置在手柄200的端部,固定部920用于与调节部910配合,以使调节部9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调节部910在第一位置时抵住触发按钮800,调节部910在第二位置时脱离触发按钮800。
以图5中的相对位置进行介绍,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竖直方向间隔分布,第一位置在第二位置的上方。调节部910与手柄200端部滑动连接,可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固定部920设置在调节部910的左侧,调节部910朝向固定部92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911和第二凹槽912,第一凹槽911位于第二凹槽912的上方,调节部910的朝向固定部920的一侧具有弹性。在调节部910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调节部910朝向固定部920的侧部能够挤压固定部920,以使固定部920与第一凹槽911配合,使调节部910固定在第一位置并抵住触发按钮800,对触发按钮800进行限位,或者使固定部920与第二凹槽912配合,使调节部910固定在第二位置以远离触发按钮800,触发按钮800此时可向第二直线方向移动。
具体地,手柄200设置触发按钮800的端部设置有滑槽,滑槽沿竖直方向延伸,调节部910与滑槽滑动配合且部分伸出手柄200的端部。实际操作时,扳动调节部910突出手柄200端部外侧的一端,带动调节部910沿着滑槽上下移动,以使调节部910靠近和远离触发按钮800。
继续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手柄200设置触发按钮800的一端还设置有导向部930,导向部930位于固定部920的下方,用于与调节部910朝向导向部930的一侧滑动配合,对调节部910的上下移动起到导向和固定的作用。
再次参照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活检针10还包括触发开关700,触发开关700设置在手柄200设置内针座300的一端,用于触发内针座300和外针座400朝向第二直线方向移动。触发开关700与触发按钮800之间通过连接条940连接,内针座300和外针座400均与连接条940连接。驱动内针座300和外针座400朝向第二直线方向移动,可以通过按压触开关,使触发开关700朝向第二直线方向移动,以抵住内针座300实现触发,也可以通过扳动调节部910,使调节部910远离触发按钮800,通过拨动触发按钮800沿第二直线方向移动实现。
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活检针10还包括内针座300和外针座400,内针座300上安装内针500,外针座400上安装外针600。本实施例中,手柄200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可拆卸地连接,并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之间形成沿第一直线方向依次设置的外针腔230、内针腔240和后端腔250。外针腔230和内针腔240之间设置有第一锁孔,内针腔240和后端腔250之间设置有第二锁孔。第一锁孔朝向内针腔240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斜面,呈喇叭状。第二锁孔朝向外针腔230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斜面,也呈喇叭状。外针座400滑动设置在外针腔230内,内针座300滑动设置在内针腔240内,触发开关700设置在后端腔250内。
请参照图5,具体地,触发开关700包括按压部710、连接部720、击发部730和复位部740,按压部710和击发部730间隔设置且通过连接部720连接。后端腔250包括沿第二直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的左侧设置开口,第一腔和第二腔之间设置连通通道。按压部710滑动设置在第一腔内,操作者通过开口按压按压部710。击发部730设置在第二腔,连接部720滑动配合在连通通道内,按压按压部710时,按压部710驱动连接部720朝向第二直线方向移动。其中,击发部730朝向第二锁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触发部,第一触发部为开设在击发部730端部的凹槽,凹槽的内壁为斜面,具体地,第一触发部呈V字形。
复位部740设置在第一腔内且位于按压部710和击发部730之间,复位部740的一端连接在连接部720上,复位部740的另一端抵在第一腔内壁上,在撤去按压部710上的外部作用力后,按压部710、连接部720和击发部730在复位部740的作用下朝向第一直线方向移动。具体地,复位部740为弹性条。
请参照图5和图6,内针座300可滑动地设置在内针腔240内,内针座30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锁扣,内针座30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触发部。内针座300设置第一锁扣的一端与内针腔240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310。第一锁扣包括两个弹性的第一卡勾,在内针座300压缩第一弹簧310移动至第一锁孔的位置时,两个第一卡勾与第一锁孔的导向斜面配合,使得两个第一卡勾相互靠近,从而能够穿过第一锁孔,在两个第一卡勾穿过第一锁孔后,两个第一卡勾在弹性作用下撑开从而卡在第一锁孔朝向后端腔250的一端外边沿,内针座300相对第一锁孔固定。当触发开关700的击发部730上的第一触发部朝向第二直线方向移动时,第一触发部抵住两个卡勾,两个卡勾在第一触发部的作用下相互靠近,从而在第一弹簧310的作用下退出第一锁孔。第二触发部为开设在内针座300端部的凹槽,凹槽的内壁为斜面,具体地,第二触发部呈V字形。
请参照图5和图6,外针座400可滑动地设置在外针腔230内,外针座40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锁扣。外针座400设置第二锁扣的一端与外针腔230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320。第二锁扣包括两个弹性的第二卡勾,在外针座400压缩第二弹簧320移动至第二锁孔的位置时,两个第二卡勾与第二锁孔的导向斜面配合,使得两个第二卡勾相互靠近,从而能够穿过第二锁孔,在两个第二卡勾穿过第二锁孔后,两个第二卡勾在弹性作用下撑开从而卡在第二锁孔朝向内针腔240的一端外边沿,外针座400相对第二锁孔固定。当内针座300的第二触发部朝向第二直线方向移动时,第二触发部抵住两个卡勾,两个卡勾在第二触发部的作用下相互靠近,从而在第二弹簧320的作用下退出第二锁孔。
请参照图6,内针座300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块,外针座400上设置有第二导向块。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之间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导向槽,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滑动配合在导向槽内。外壳100转动过程中,第三配合部121、限位部122和第二配合部120依次与第一导向块配合,以驱动内针座300沿导向槽移动。第一配合部110与第二导向块配合,以驱动外针座400沿导向槽移动。
请参照图7,本实施例提供的内针500为三斜面实心针,即针尖为三斜面形成,利于穿刺组织到达病变位置。内针500头端设计有凹槽,用于和外针600配合进行组织的切割。外针600为单斜面空心针,针尖刃边有内倒角,利于配合内针500对组织切割。外针600表面有刻度标识,用于指示进针深度。内针500和外针600前端表面均有雕刻图案,用于增强超声下的显影性能。雕刻的图案,比如圆形凹槽,菱形凹槽或者三角形凹槽。
本实施例提供活检针10的原理如下:
请参照图5和图6,上膛过程如下:以图5中的相对位置进行说明,第一阶段,第一配合部110和外针座400配合,第三配合部121与内针座300配合,外壳100继续转动,外针座400带动外针600从右到左移动,同时内针座300带动内针500从右到左移动,内针座300的第二触发部与内针腔240之间形成空隙,此时外针座400在第一配合部110的作用下,外针座400上的第二锁扣卡入第二锁孔锁止,完成外针600上膛。第二阶段,内针座300与限位部122配合,外针座400与第一避让部111对应。第三阶段,继续转动外壳100,内针座300与第二配合部120配合,在第二配合部120的作用下,内针座300上的第一锁扣卡入第一锁孔锁止,完成内针500上膛,此时外针座400继续锁止在第二锁孔上。第四阶段,外壳100继续转动,内针座300与第二避让部123对应,外针座400与第一避让部111对应。
请参照图5和图6,触发过程如下:按压触发开关700的按压部710,使得击发部730的第一触发部抵触内针座300的第一锁扣,两个第一卡勾相互聚拢并在第一弹簧310的作用下退出第一锁孔,此时第二避让部123不会阻止内针座300沿第二直线方向移动,内针500弹出,内针500上的取样槽内容纳病理组织。在内针座300退出后,内针座300设置第二触发部的一端在第一弹簧310的作用下抵触外针座400的第二锁扣,使两个第二卡勾相互聚拢并在第二弹簧320的作用下退出第二锁孔,此时第一避让部111不会阻止外针座400沿第二直线方向移动,外针600弹出,外针600切割病理组织并保留在内针500的样品槽内,取样完成。
将内针500和外针600取出,然后继续转动外壳100,实现外针600上膛,将内针500样品槽内的病理组织露出并取走,再内针500上膛,再穿刺到病灶位置,重复上述过程,完成多次取样。
本实施例提供的外壳10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外壳100,用于与活检针10的手柄200配合,通过旋转外壳100实现外针座400和内针座300的移动,外壳100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外壳100旋转的方式快捷,操作方便且省力;同时外壳100一体化连续上膛,先实现外针座400上膛,再实现内针座300上膛,外针600上膛,使内针500上的病理组织露出,才能够将病理组织取下,保证上膛顺序。
设置触发开关700和触发按钮800,触发开关700和触发按钮800都能够触发内针座300和外针座400朝向第二直线方向移动,触发开关700和触发按钮800分别位于手柄200的两端,便于从不同位置操作触发。
手柄200上还具有保险开关900,可以防止误触触发按钮800,减少误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外壳,用于转动套设在活检针手柄上,所述活检针手柄内设置有内针座和外针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中空且两端开口,所述外壳设置有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
所述第一配合部用于与所述外针座配合,以在所述外壳转动时使所述外针座沿第一直线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配合部用于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外针座配合后与所述内针座配合,以在所述外壳转动时使所述内针座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在所述第一直线方向的周向上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还设置有第三配合部;
所述第三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的周向依次设置;
所述第三配合部用于与所述内针座配合,以在所述外壳转动且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外针座配合时引导所述内针座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还设置有限位部;
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配合部和第三配合部之间,所述限位部用于与所述内针座配合,以使所述内针座在所述外壳转动时仅能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还设置有第一避让部,所述第一避让部和所述第一配合部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的周向依次设置;
所述第一避让部用于避让所述外针座,以使所述外针座能够沿第二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二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直线方向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还设置有第二避让部;
所述第二避让部用于在所述第一避让部避让所述外针座时避让所述内针座,以使所述内针座沿所述第二直线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还设置有止位部;
所述止位部用于与所述活检针手柄上的定位部配合,以使所述第二避让部和所述第一避让部在所述第一直线方向上对应。
8.一种活检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外壳、手柄、内针座和外针座;
所述外壳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手柄外侧,所述内针座和所述外针座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手柄上;
所述手柄设置所述外针座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有触发按钮,所述内针座和所述外针座均与所述触发按钮连接,所述触发按钮用于带动所述内针座和所述外针座沿与所述第一直线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检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设置所述触发按钮的一端设置有保险开关;
所述保险开关用于抵住所述触发按钮,以阻止所述触发按钮沿与所述第一直线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以及用于脱离所述触发按钮,以使所述触发按钮沿与所述第一直线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活检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险开关包括调节部和固定部;
所述调节部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手柄的端部,所述固定部用于与所述调节部配合,以使所述调节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调节部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抵住所述触发按钮,所述调节部在所述第二位置时脱离所述触发按钮。
CN201922100483.3U 2019-11-28 2019-11-28 外壳及活检针 Active CN2111311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0483.3U CN211131185U (zh) 2019-11-28 2019-11-28 外壳及活检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0483.3U CN211131185U (zh) 2019-11-28 2019-11-28 外壳及活检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31185U true CN211131185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48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00483.3U Active CN211131185U (zh) 2019-11-28 2019-11-28 外壳及活检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3118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69159A (zh) * 2020-11-04 2021-01-05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直线电机驱动的手握式电动粒子植入装置
CN112206406A (zh) * 2020-11-11 2021-01-12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直线电机驱动的手持式电动粒子植入枪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69159A (zh) * 2020-11-04 2021-01-05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直线电机驱动的手握式电动粒子植入装置
CN112206406A (zh) * 2020-11-11 2021-01-12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直线电机驱动的手持式电动粒子植入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06484A (en) Reusable automated biopsy needle handle
EP1415593B1 (en) Lancing device
JP3880628B2 (ja) ハンドル・針セットを備えた生検器具
JP3214069U (ja) ステープリングヘッドアセンブリ及び内視鏡外科手術縫合切断装置
JP3302632B2 (ja) 組織サンプル採取装置用生検針
US5121751A (en) Instrument for tissue sampling
EP0268641B1 (en) Biopsy instrument
US5243994A (en) Instrument for tissue sampling including a carriage assembly
US4667684A (en) Biopsy device
US6083176A (en) Automated biopsy needle handle
JP2702374B2 (ja) 採血用血液ランセット装置
US4559041A (en) Cannula introducers
CN211131185U (zh) 外壳及活检针
TWI548400B (zh) 接觸致動式切開裝置
KR101275917B1 (ko) 펜타입 초음파용 세포흡입 및 중심부생검 겸용 조직 검사기
US6221030B1 (en) Automatic biopsy device
JPH04261645A (ja) 後退可能機構つきランセットアクチュエータ
US20110295153A1 (en) Lancing device
US9445790B2 (en) Insertion device for providing fine needle aspiration and core biopsy
JP2005073798A (ja) 内視鏡用穿刺針装置
CN213075849U (zh) 一种操纵结构和活检针
KR20140103680A (ko) 바이옵시 장치
EP3903686B1 (en) Rotation prevention biopsy needle
EP1847219B1 (en) Lancing device
CN214966378U (zh) 可调式穿刺活检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