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28124U - 颈带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颈带式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28124U
CN211128124U CN201922278643.3U CN201922278643U CN211128124U CN 211128124 U CN211128124 U CN 211128124U CN 201922278643 U CN201922278643 U CN 201922278643U CN 211128124 U CN211128124 U CN 2111281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earphone
neck strap
box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7864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俊腾
刘猛
潘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7864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281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281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281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颈带式耳机,包括颈带、第一连线、第二连线、第一听筒、第二听筒、控制盒以及充电盒。第一连线的一端连接颈带,第一连线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听筒。第二连线的一端连接颈带,第二连线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听筒。颈带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控制盒连接于颈带的第一端部,控制盒包括内置电池、电路板以及固定于电路板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电连接内置电池、第一听筒以及第二听筒。充电盒包括充电电池,充电盒可拆卸地连接于颈带的第二端部时,充电电池经颈带电连接控制模块。颈带式耳机能够在充电过程中正常使用,使得用户体验较佳。

Description

颈带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颈带式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颈带式耳机包括颈带式耳机,颈带式耳机通过颈带连接两个耳机,用户佩戴颈带式耳机时,颈带挂在用户脖子上,耳机不易脱落,因此颈带式耳机适用于日常通勤和运动场景中,受到市场广泛欢迎。
传统的颈带式耳机通常在颈带上设置内置电池,内置电池为颈带式耳机供电,当电池电量消耗完后,需要对内置电池进行充电后才能继续使用。然而,在充电的过程中,颈带式耳机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带式耳机,该颈带式耳机能够在充电过程中正常使用,使得用户体验较佳。
本申请提供一种颈带式耳机,包括颈带、第一连线、第二连线、第一听筒、第二听筒、控制盒以及充电盒。第一连线的一端连接颈带,第一连线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听筒。第二连线的一端连接颈带,第二连线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听筒。颈带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控制盒连接于颈带的第一端部,控制盒包括内置电池、电路板以及固定于电路板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电连接内置电池、第一听筒以及第二听筒。充电盒包括充电电池,充电盒可拆卸地连接于颈带的第二端部时,充电电池经颈带电连接控制模块。
由于充电盒与颈带的第二端部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因此当充电盒的充电电池的电量足够时,充电盒能够连接颈带的第二端部,以为颈带式耳机供电;当充电盒的充电电池的电量不足时,充电盒可以脱离颈带的第二端部、而与颈带彼此独立,充电盒能够连接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电脑、平板、充电宝等)以对充电电池充电,而控制盒内的内置电池可以继续为颈带式耳机供电,颈带式耳机正常工作;当充电盒的充电电池充电到电量足够后,充电盒能够再次连接颈带的第二端部,以为颈带式耳机供电。故而,颈带式耳机通过设置可拆卸的充电盒,使得充电盒内的充电电池和控制盒内的内置电池能够交替地为颈带式耳机供电,使得颈带式耳机能够在充电电池充电的过程中正常使用,颈带式耳机的续航能力明显增加,用户体验较佳。
其中,当充电盒连接颈带的第二端部时,充电电池与内置电池可以依据各自的电量协调工作,颈带式耳机的供电方案可以有多种,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例如,当充电电池电量足够,内置电池电量未饱和时,充电电池既为颈带式耳机供电,也对内置电池充电;当充电电池电量足够,内置电池电量饱和时,充电电池为颈带式耳机供电,内置电池处于待机状态;当充电电池电量不足时,充电电池停止供电,由内置电池为颈带式耳机供电。或者,充电电池也可以在内置电池的电量低于第一阈值时,才对内置电池充电,当内置电池的电量升高至第二阈值时,停止对内置电池充电。第二阈值小于或等于内置电池的饱和电量,第二阈值大于第一阈值。
其中,当颈带式耳机不工作时,可以使充电盒脱离颈带的第二端部,充电盒连接电子设备以对充电电池供电,颈带的第二端部连接电子设备以对内置电池供电。此时,颈带式耳机的充电电池和内置电池能够同时进行充电,颈带式耳机的充电速度明显增加,使得用户的体验更佳。
其中,当充电电池的电池容量由于长期使用而持续衰减时,可以通过更换充电盒,使得颈带式耳机的续航能力恢复至较佳状态。可以理解的是,颈带式耳机可以包括一个充电盒,也可以包括多个充电盒。颈带式耳机包括多个充电盒时,多个充电盒内的充电电池的容量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多个充电盒可以交替使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充电盒还包括第一接口,第一接口电连接充电电池。颈带的第二端部包括第二接口,第二接口电连接控制模块。第一接口为C型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微型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或闪电接口。第二接口的类型与第一接口的类型相适配,以与第一接口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现方式中,由于第一接口的接口类型可以直接插接多种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充电宝等),因此充电盒可以在脱离颈带时,通过第一接口电连接电子设备,以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充电方便。
在其他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接口也可以为A型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此时,第一接口可以通过转接线或转接器电连接多种电子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颈带的第二端部设有第一指示灯,第一指示灯用于在充电电池电连接控制模块时亮起。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灯能够起到提示作用,使得用户能够在第一指示灯亮起时确认充电盒正确连接颈带,充电电池能够为颈带式耳机进行供电;在充电盒连接颈带,而第一指示灯没有亮起时,判断充电盒与颈带的第二端部之间可能存在连接异常、或者充电电池的电量不足,从而尽快排除异常或取下充电盒进行充电。
其中,第一指示灯也可以通过不同的亮灯颜色或亮灯方式,提示用户充电电池的状态。例如,亮起绿色光线,示意充电电池处于放电状态且电量充足;亮起黄色光线,示意充电电池处于放电状态且电量不足;亮起红色光线,示意充电电池停止放电。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充电盒设有第二指示灯,第二指示灯用于示意充电盒处于充电状态或放电状态。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二指示灯可以通过不同的提示方式(例如亮灯颜色、亮灯模式等)示意充电盒的不同状态,以提示作用,从而方便用户快速准确地判断充电盒的工作状态,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较佳。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盒包括第一盒体,内置电池、电路板及控制模块收容于第一盒体。充电盒包括第二盒体,充电电池收容于第二盒体。第二盒体的形状与第一盒体的形状相同。
在本实现方式中,当控制盒连接颈带的第一端部、充电盒连接颈带的第二端部时,颈带式耳机的整体形状较为对称,有利于提高用户佩戴时的舒适度。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盒还包括电源按键、音量按键以及按键板。按键板位于第一盒体内侧,按键板电连接电路板;电源按键安装于按键板且部分相对第一盒体露出;音量按键安装于按键板且部分相对第一盒体露出。
在本实现方式中,用户可以通过按压电源按键实现颈带式耳机的开机、关机,通过按压音量按键实现第一听筒和第二听筒的音量增加、音量减少,使得颈带式耳机的可控性高,用户使用体验较佳。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盒还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控制按键。用户可以通过按压无线连接控制按键启动或关闭颈带式耳机的无线连接。在其他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盒也可以将无线连接控制按键的控制功能集成于电源按键中,例如用户可以通过长按或双击电源按键的方式,启动或关闭颈带式耳机的无线连接。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盒还可以包括切换按键,用户可以通过按压切换按键将当前播放曲目切换为上一曲或下一曲。在其他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盒也可以将切换按键的控制功能集成于音量按键中,例如用户可以通过长按或双击音量按键的方式,将当前播放曲目切换为上一曲或下一曲。
其中,电源按键、音量按键等为实体按键。在其他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盒包括触摸显示屏,触摸显示屏安装于控制盒,且电连接控制模块。触摸显示屏亮起时可以显示对应于电源按键和音量按键等按键的虚拟图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盒体设有麦克风孔。其中,麦克风孔可以开设于第一盒体远离第三接口的一侧。控制盒还可以包括麦克风。麦克风收容于第一盒体。麦克风电连接控制模块。麦克风能够经麦克风孔接收声音,并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盒还可以包括耳机接口。耳机接口的内径可以是3.5毫米或2.5毫米。此时,颈带式耳机能够通过耳机线实现控制盒与电子设备之间的有线连接,从而实现数据传输。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无线通信模块、音频管理模块及电源管理模块,至少一个处理器电连接至少一个存储器、无线通信模块、音频管理模块及电源管理模块。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代码;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支持控制盒与配对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的数据交换;音频管理模块用于管理音频数据;电源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内置电池的充电输入或供电输出。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盒与颈带的第一端部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控制盒还包括第三接口,第三接口电连接控制模块,颈带的第一端部包括第四接口,第四接口电连接第一听筒及第二听筒。第三接口为C型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微型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或闪电接口,第四接口的类型与第三接口的类型相适配,以与第三接口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现方式中,由于第三接口的接口类型可以直接插接多种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充电宝等),因此控制盒可以在脱离颈带时,通过第三接口电连接电子设备,以进行数据传输和/或电量传输。
在其他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接口也可以为A型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此时,第三接口可以通过转接线或转接器电连接多种电子设备,使得控制模块与电子设备之间实现数据传输和/或电量传输。
在其他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盒与颈带的第一端部之间也可以为不可拆卸连接。此时,控制盒与颈带的第一端部之间无需设置接口连接结构,有利于简化颈带式耳机的结构,使得颈带式耳机的成本较低。其中,控制盒的第一盒体与颈带的第一端部的外壳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通过组装方式形成一体式结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颈带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三指示灯,第三指示灯用于在控制模块电连接第一听筒及第二听筒时亮起。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三指示灯能够起到提示作用,使得用户能够在第三指示灯亮起时确认控制盒正确连接颈带,颈带式耳机能够可以正常工作;在控制盒连接颈带,而第三指示灯没有亮起时,判断控制盒与颈带的第一端部之间可能存在连接异常,或者内置电池的电量不足导致颈带式耳机无法工作,从而尽快排除异常。
其中,第三指示灯也可以通过不同的亮灯颜色或亮灯方式,提示用户颈带式耳机的状态。例如,亮起绿色光线,示意内置电池处于放电状态且电量充足;亮起黄色光线,示意内置电池处于放电状态且电量不足;亮起红色光线,示意内置电池处于充电状态。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盒与颈带的第一端部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控制盒还包括第三接口,第三接口电连接控制模块,颈带的第一端部包括第四接口,第四接口电连接第一听筒及第二听筒。第三接口的类型与第一接口的类型相同,第四接口的类型与第三接口的类型相适配,以与第三接口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现方式中,由于第三接口的类型与第一接口的类型相同,第四接口的类型与第二接口的类型相同,因此可以简化颈带式耳机的物料种类,降低颈带式耳机的成本。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指示灯的外形与第一指示灯的外形不同;或者,颈带的第一端部和/或颈带的第二端部设有识别标示。在本实现方式中,用户可以通过判断指示灯的形状或标示,快速确认颈带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便于控制盒和充电盒的正确连接。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颈带式耳机还包括功能盒,功能盒包括功能模块,功能盒可拆卸地连接于颈带的第二端部时,功能模块经颈带电连接控制模块。功能模块包括降噪模块、通信模块或存储模块中的一者或多者。颈带式耳机的颈带可以选择性地连接充电盒或功能盒。
在本实现方式中,由于功能盒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颈带,以电连接控制模块,因此颈带式耳机可以通过功能盒实现功能拓展、硬件升级等。例如,当功能模块包括降噪模块时,降噪模块能够提高颈带式耳机的主动降噪能力;当功能模块包括通信模块时,通信模块能够提高颈带式耳机的数据传输能力;当功能模块包括存储模块时,存储模块内的数据可以作为音源数据,使得颈带式耳机形成独立的播放系统,或者,存储模块也可以拓展颈带式耳机的存储能力。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功能盒的接口类型与充电盒的接口类型相同。此时,用户自颈带式耳机拔下充电盒后,能够直接将功能盒插接于颈带,使得颈带式耳机的功能拓展或充电模式的切换更为便捷,用户体验更佳。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功能盒还包括第三盒体,功能模块收容于第三盒体。第三盒体的形状与第一盒体的形状相同。当控制盒连接颈带的第一端部、功能盒连接颈带的第二端部时,颈带式耳机的整体形状较为对称,有利于提高用户佩戴时的舒适度。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功能盒还包括第五接口。第五接口的一端固定于第三盒体,另一端伸出第三盒体。第五接口电连接功能模块,也即第五接口与功能模块之间能够实现通信、以进行数据传输。第五接口的类型与颈带的第二端部的第二接口的类型相适配。第五接口的类型与充电盒的第一接口的类型相同。当第五接口电连接第二接口时,功能模块的降噪模块、通信模块、存储模块等的数据经颈带传输至控制盒的控制模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颈带式耳机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颈带式耳机在另一种状态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颈带式耳机的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控制盒的控制模块的示意框图;
图5是图1所示颈带式耳机在另一种使用状态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颈带式耳机的充电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充电盒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示意框图;
图8是图6所示充电盒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的示意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颈带式耳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颈带式耳机的功能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功能盒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以下各个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颈带式耳机100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颈带式耳机100在另一种状态中的结构示意图。
颈带式耳机100包括颈带1、第一连线2、第二连线3、第一听筒4、第二听筒5、控制盒6以及充电盒7。第一连线2的一端连接颈带1,第一连线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听筒4。第一连线2能够在颈带1与第一听筒4之间传输电信号。第一听筒4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第二连线3的一端连接颈带1,第二连线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听筒5。第二连线3能够在颈带1与第二听筒5之间传输电信号。第二听筒5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颈带1用于佩戴在用户的脖颈处。颈带1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侧的导线。导线包括多根走线,用于实现电连接。壳体用于保护导线。颈带1的形状可以与用户脖颈处的形状相适应,以提高用户佩戴时的舒适度。在一些实施例中,颈带1可以大致呈部分环状,用户佩戴颈带1时,颈带1的中部位于用户的后脖颈处,颈带1的两端则环绕脖颈向前延伸至用户耳部或脸部下方的位置,一方面可以确保用户佩戴舒适,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防止颈带式耳机100在使用过程中掉落。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颈带1也可以呈其他形状,本申请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可以采用塑料等硬质材料制成。此时,壳体上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伸缩调距结构,以使壳体的尺寸、形状可调,使得颈带1能够适用于更多不同需求的用户,用户在佩戴时均能够调整至较为舒适的状态,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也可以采用橡胶等软质材料制成,颈带1的形状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进行调整,使得用户在佩戴时均能够调整至较为舒适的状态,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也可以采用部分硬质材料、部分软质材料制成,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
颈带1包括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颈带1还可以包括连接于第一端部11与第二端部12之间的中部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线2的一端于颈带1的第一端部11,第二连线3的一端连接于颈带1的第二端部12。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线2及第二连线3也可以连接于颈带1的中部13,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
控制盒6连接于颈带1的第一端部11,充电盒7连接于颈带1的第二端部12。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盒7与颈带1的第二端部12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也即,如图1所示,充电盒7可以连接颈带1的第二端部12,如图2所示,充电盒7也可以脱离颈带1的第二端部12、而与颈带1彼此独立。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盒6与颈带1的第一端部11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也即,如图1所示,控制盒6可以连接颈带1的第一端部11,如图2所示,控制盒6也可以脱离颈带1的第一端部11、而与颈带1彼此独立。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颈带式耳机100还可以设置有调节机构(图中未示出),以使充电盒7脱离颈带1时,颈带式耳机100仍可以保持佩戴平衡。例如,调节机构可以通过调节颈带1的第二端部12的位置或重量等方式实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颈带1的第一端部12的壳体与充电盒7的盒体之间可以形成套筒式结构,使得颈带式耳机100在充电盒7连接或脱离颈带1时的整体外观变化不大,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同样的,颈带1的第一端部11的壳体与控制盒6的盒体之间形成套筒式结构,使得颈带式耳机100在控制盒6连接或脱离颈带1时的整体外观变化不大,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图3是图2所示颈带式耳机100的控制盒6的结构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盒6包括第一盒体61、内置电池62、电路板63及固定于电路板63的控制模块64。内置电池62、电路板63及控制模块64收容于第一盒体61。内置电池62用于为颈带式耳机100供电。控制模块64电连接内置电池62、第一听筒4以及第二听筒5。控制模块64为颈带式耳机100的控制中心,用于控制颈带式耳机100进行正常工作。电路板63上形成电路,该电路可以用于实现控制模块64与其他结构的电连接,也可以用于实现控制模块64内部的不同部件之间的电连接。
请参阅图4,图4是图3所示控制盒6的控制模块64的示意框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64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41、至少一个存储器642、无线通信模块643、音频管理模块644及电源管理模块645,至少一个处理器641电连接至少一个存储器642、无线通信模块643、音频管理模块644及电源管理模块645。至少一个存储器642用于存储程序代码。至少一个处理器641用于执行程序代码。无线通信模块643用于支持控制盒6与配对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的数据交换。音频管理模块644用于管理音频数据。电源管理模块645用于管理内置电池62的充电输入或供电输出。
具体的:
至少一个存储器642可以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如用于与配对设备进行无线配对连接的应用程序代码等。至少一个存储器642中还可以存储有用于唯一标识该颈带式耳机100的蓝牙地址。另外,至少一个存储器642中还可以存储有与颈带式耳机100之前成功配对过的配对设备的配对历史。基于该配对历史,颈带式耳机100能够自动与已配对的配对设备建立连接。其中,上述蓝牙地址可以为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
至少一个处理器641可以用于执行应用程序代码,调用音频管理模块644和电源管理模块645等相关模块,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颈带式耳机100的功能。例如,实现颈带式耳机100的充电功能,和音频数据播放功能等。
无线通信模块643可以用于,支持颈带式耳机100的控制盒6与配对设备(例如电子设备200)之间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 tooth,BT),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3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th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4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networks,5G)等无线通信的数据交换。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643可以为第一无线芯片,比如为第一蓝牙芯片。颈带式耳机100可以通过第一蓝牙芯片与配对设备的蓝牙芯片之间进行配对并建立无线连接,以通过该无线连接实现颈带式耳机100和配对设备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
音频管理模块644,可以用于管理音频数据,控制颈带式耳机100的听筒部(例如第一听筒4和第二听筒5)播放的音频信号(例如播放双声道信号或单声道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管理模块644可以从无线通信模块643或耳机接口(见后文描述)获取音频信号,或者向无线通信模块643或耳机接口传递音频信号,实现通过颈带式耳机100接打电话、播放音乐、启动/关闭与颈带式耳机100连接的配对设备的语音助手、接收/发送用户的语音数据等功能。
电源管理模块645,可以用于通过接收充电输入或供电输出。也即,电池管理模块可以用于管理对内置电池62的充电过程和内置电池62的放电过程。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645还可以用于为至少一个处理器641,至少一个存储器642,无线通信模块643等模块供电。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645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对电源管理模块645的功能说明为举例说明,并非电源管理模块645的必要功能,本申请不对电源管理模块645的功能做严格限定。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643、音频管理模块644及电源管理模块645中的一者或多者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641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64也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模块,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2和图3,控制盒6还可以包括第三接口65,第三接口65电连接控制模块64。第三接口65的一端固定于第一盒体61,另一端伸出第一盒体61。颈带1的第一端部11包括第四接口111,第四接口111电连接第一听筒4及第二听筒5。控制盒6连接颈带1的第一端部11时,第三接口65电连接第四接口111,以使控制模块64电连接第一听筒4及第二听筒5。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接口65与第四接口111之间为有线连接,例如插拔连接或扣合连接。或者,第三接口65与第四接口111之间也可以为无线连接,例如通过磁场耦合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接口65为C型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type-C,USB-C)接口(或称Type-C)、微型通用串行总线(micro universal serial bus,micro USB)接口或闪电(lighting)接口,第四接口111的类型与第三接口65的类型相适配,以与第三接口65可拆卸连接。其中,两个接口的类型相适配可以是,其中一个接口为公头,另一个接口为母座。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三接口65的接口类型可以直接插接多种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充电宝等),因此控制盒6能够在脱离颈带1时,通过第三接口65电连接电子设备,以进行数据传输和/或电量传输。本申请中,“A和/或B”包括“A”、“B”以及“A和B”三种情况。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接口65也可以为A型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bus type-A,USB-A)接口(或称Type-A)。此时,第三接口65可以通过转接线或转接器电连接多种电子设备,使得控制模块64与电子设备之间实现数据传输和/或电量传输。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盒6与颈带1的第一端部11之间也可以为不可拆卸连接。此时,控制盒6与颈带1的第一端部11之间无需设置接口连接结构,有利于简化颈带式耳机100的结构,使得颈带式耳机100的成本较低。本实施例中,控制盒6的第一盒体61与颈带1的第一端部11的外壳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通过组装方式形成一体式结构。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颈带1的第一端部11设有第三指示灯112,第三指示灯112用于在控制模块64电连接第一听筒4及第二听筒5时亮起。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指示灯112能够起到提示作用,使得用户能够在第三指示灯112亮起时确认控制盒6正确连接颈带1,颈带式耳机100能够可以正常工作;在控制盒6连接颈带1,而第三指示灯112没有亮起时,判断控制盒6与颈带1的第一端部11之间可能存在连接异常,或者内置电池62的电量不足导致颈带式耳机100无法工作,从而尽快排除异常。
其中,第三指示灯112也可以通过不同的亮灯颜色或亮灯方式,提示用户颈带式耳机100的状态。例如,亮起绿色光线,示意内置电池62处于放电状态且电量充足;亮起黄色光线,示意内置电池62处于放电状态且电量不足;亮起红色光线,示意内置电池62处于充电状态。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控制盒6还可以包括耳机接口66,耳机接口66的内径可以是3.5毫米或2.5毫米。此时,颈带式耳机100能够通过耳机线实现控制盒6与电子设备之间的有线连接,从而实现数据传输。
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盒6还可以包括连接接口(图中未示出)。连接接口可以采用通用串行总线接口、C型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微型通用串行总线接口、闪电接口、A型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等。电子设备通过连接接口连接控制盒6时,可以对控制盒6进行数据传输和/或电量传输。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控制盒6还可以包括电源按键67、音量按键68以及按键板69。按键板69为电路板。按键板69位于第一盒体61内侧,按键板69电连接电路板63。电源按键67安装于按键板69且部分相对第一盒体61露出。音量按键68安装于按键板69且部分相对第一盒体61露出。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按压电源按键67实现颈带式耳机100的开机、关机,通过按压音量按键68实现第一听筒4和第二听筒5的音量增加、音量减少,使得颈带式耳机100的可控性高,用户使用体验较佳。
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盒6还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控制按键(图中未示出),用户可以通过按压无线连接控制按键启动或关闭颈带式耳机100的无线连接。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盒6也可以将无线连接控制按键的控制功能集成于电源按键67中,例如用户可以通过长按或双击电源按键67的方式,启动或关闭颈带式耳机100的无线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盒6还可以包括切换按键(图中未示出),用户可以通过按压切换按键将当前播放曲目切换为上一曲或下一曲。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盒6也可以将切换按键的控制功能集成于音量按键68中,例如用户可以通过长按或双击音量按键68的方式,将当前播放曲目切换为上一曲或下一曲。
其中,电源按键67、音量按键68等为实体按键。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盒6包括触摸显示屏(图中未示出),触摸显示屏安装于控制盒6,且电连接控制模块64。触摸显示屏亮起时可以显示对应于电源按键67和音量按键68等按键的虚拟图标。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盒体61设有麦克风孔611。其中,麦克风孔611可以开设于第一盒体61远离第三接口65的一侧。控制盒6还可以包括麦克风610。麦克风610收容于第一盒体61。麦克风610电连接控制模块64。麦克风610能够经麦克风610孔611接收声音,并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请一并参阅图1、图2以及图5,图5是图1所示颈带式耳机100在另一种使用状态中的结构示意图。
充电盒7与颈带1的第二端部12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充电盒7包括充电电池71,充电盒7可拆卸地连接于颈带1的第二端部12时,充电电池71经颈带1电连接控制模块64。充电电池71电连接控制模块64时,充电电池71能够为颈带式耳机100供电。此时,充电电池71不仅能够为颈带式耳机100的功能模块(例如控制模块64、第一听筒4、第二听筒5等)的正常工作提供电能,还能够对内置电池62充电。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颈带式耳机100的充电盒7与颈带1的第二端部12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因此当充电盒7的充电电池71的电量足够时,如图1所示,充电盒7能够连接颈带1的第二端部12,以为颈带式耳机100供电,颈带式耳机100能够正常工作;当充电盒7的充电电池71的电量不足时,如图5所示,充电盒7可以脱离颈带1的第二端部12、而与颈带1彼此独立,充电盒7能够连接电子设备200(例如手机、电脑、平板、充电宝等)以对充电电池71充电,而控制盒6内的内置电池62可以继续为颈带式耳机100供电,颈带式耳机100能够正常工作;当充电盒7的充电电池71充电到电量足够后,充电盒7能够再次连接颈带1的第二端部12,以为颈带式耳机100供电。故而,颈带式耳机100通过设置可拆卸的充电盒7,使得充电盒7内的充电电池71和控制盒6内的内置电池62能够交替地为颈带式耳机100供电,使得颈带式耳机100能够在充电电池71充电的过程中正常使用,颈带式耳机100的续航能力明显增加,用户体验较佳。
其中,当充电盒7连接颈带1的第二端部12时,充电电池71与内置电池62可以依据各自的电量协调工作,颈带式耳机100的供电方案可以有多种,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举例而言,当充电电池71电量足够,内置电池62电量未饱和时,充电电池71既为颈带式耳机100供电,也对内置电池62充电;当充电电池71电量足够,内置电池62电量饱和时,充电电池71为颈带式耳机100供电,内置电池62处于待机状态;当充电电池71电量不足时,充电电池71停止供电,由内置电池62为颈带式耳机100供电。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充电电池71也可以在内置电池62的电量低于第一阈值时,才对内置电池62充电,当内置电池62的电量升高至第二阈值时,停止对内置电池62充电。第二阈值小于或等于内置电池62的饱和电量,第二阈值大于第一阈值。
其中,当颈带式耳机100不工作时,可以使充电盒7脱离颈带1的第二端部12,充电盒7连接电子设备以对充电电池71供电,颈带1的第二端部12连接电子设备以对内置电池62供电。此时,颈带式耳机100的充电电池71和内置电池62能够同时进行充电,颈带式耳机100的充电速度明显增加,使得用户的体验更佳。
当颈带式耳机100不工作时,充电盒7也可以不脱离颈带1的第二端部12,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控制盒6的连接接口连接颈带式耳机100,从而对颈带式耳机100进行充电。
其中,当充电电池71的电池容量由于长期使用而持续衰减时,可以通过更换充电盒7,使得颈带式耳机100的续航能力恢复至较佳状态。可以理解的是,颈带式耳机100可以包括一个充电盒7,也可以包括多个充电盒7。颈带式耳机100包括多个充电盒7时,多个充电盒7内的充电电池71的容量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多个充电盒7可以交替使用。
如图2所示,充电盒7还可以包括第二盒体72,充电电池71收容于第二盒体72。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盒体72的形状与第一盒体61的形状相同。当控制盒6连接颈带1的第一端部11、充电盒7连接颈带1的第二端部12时,颈带式耳机100的整体形状较为对称,有利于提高用户佩戴时的舒适度。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盒体72的形状也可以与第一盒体61的形状不同,以满足个性化等需求。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颈带1的第二端部12设有第一指示灯121,第一指示灯121用于在充电电池71电连接控制模块64时亮起。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指示灯121能够起到提示作用,使得用户能够在第一指示灯121亮起时确认充电盒7正确连接颈带1,充电电池71能够为颈带式耳机100进行供电;在充电盒7连接颈带1,而第一指示灯121没有亮起时,判断充电盒7与颈带1的第二端部12之间可能存在连接异常、或者充电电池71的电量不足,从而尽快排除异常或取下充电盒7进行充电。
其中,第一指示灯121也可以通过不同的亮灯颜色或亮灯方式,提示用户充电电池71的状态。例如,亮起绿色光线,示意充电电池71处于放电状态且电量充足;亮起黄色光线,示意充电电池71处于放电状态且电量不足;亮起红色光线,示意充电电池71停止放电。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充电盒7还可以包括第一接口73,第一接口73电连接充电电池71。第一接口73的一端固定于第二盒体72,另一端伸出第二盒体72。颈带1的第二端部12还可以包括第二接口122,控制盒6连接颈带1的第一端部11时,第二接口122电连接控制模块64。充电盒7连接颈带1的第二端部12时,第一接口73电连接第二接口122,以使充电电池71电连接控制模块64。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口73与第二接口122之间为有线连接,例如插拔连接或扣合连接。或者,第一接口73与第二接口122之间也可以为无线连接,例如通过磁场耦合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口73为C型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type-C,USB-C)接口(或称Type-C)、微型通用串行总线(micro universal serial bus,micro USB)接口或闪电(lighting)接口,第二接口122的类型与第一接口73的类型相适配,以与第一接口73可拆卸连接。其中,两个接口的类型相适配可以是,其中一个接口为公头,另一个接口为母座。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接口73的接口类型可以直接插接多种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充电宝等),因此充电盒7可以在脱离颈带1时,通过第一接口73电连接电子设备,以对充电电池71进行充电,充电方便。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口73也可以为A型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bus type-A,USB-A)接口(或称Type-A)。此时,第一接口73可以通过转接线或转接器电连接多种电子设备。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控制盒6的第三接口65的类型可以与充电盒7的第一接口73的类型相同。此时,颈带1的第一端部11的第四接口111的类型与第三接口65的类型相适配,颈带1的第二端部12的第二接口122的类型与第一接口73的类型相适配。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三接口65的类型与第一接口73的类型相同,第四接口111的类型与第二接口122的类型相同,因此可以简化颈带式耳机100的物料种类,降低颈带式耳机100的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三指示灯112的外形与第一指示灯121的外形不同;或者,颈带1的第一端部11和/或颈带1的第二端部12设有识别标示。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判断指示灯的形状或标示,快速确认颈带1的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便于控制盒6和充电盒7的正确连接。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颈带1的第一端部11及控制盒6的第一盒体61的壳体形状可以设计为平滑连接的第一弧形,颈带1的第二端部12及充电盒7的第二盒体72的壳体形状可以设计为平滑连接的第二弧形,第二弧形与第一弧形的弯曲方向不同,从而通过壳体形状进行限位,避免控制盒6和充电盒7插反,便于控制盒6和充电盒7的正确连接。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盒6的第三接口65的类型与充电盒7的第一接口73的类型不同,颈带1的第一端部11的第四接口111的类型与颈带1的第二端部12的第二接口122的类型不同。此时,用户可以通过判断接口类型,快速确认颈带1的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便于控制盒6和充电盒7的正确连接。
请参阅图6,图6是图2所示颈带式耳机100的充电盒7的结构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充电盒7还可以包括充放电模块74,充放电模块74收容于第二盒体72,充放电模块74电连接第一接口73和充电电池71。充放电模块74用于管理充电电池71的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其中,充电盒7为双角色电源(dual role power,DRP),充电盒7的充电状态或放电状态可以是自动切换模式,也可以是手动切换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图7是图6所示充电盒7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示意框图。充电电池71的充电状态或放电状态为自动切换模式。充放电模块74包括协议检测芯片741、升压电路742及充电电路743。协议检测芯片741连接第一接口73、升压电路742及充电电路743。升压电路742连接第一接口73及充电电池71。充电电路743连接第一接口73及充电电池71。其中,升压电路742及充电电路743可以分别形成于不同的芯片中,也可以集成于同一个芯片中,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
在一种使用场景中,第一接口73接入颈带式耳机100的颈带1。协议检测芯片741通过第一接口73进行识别,由于颈带式耳机100为从设备,因此协议检测芯片741识别到从设备后,充电盒7配置为主设备,处于放电状态,升压电路742工作,以为颈带式耳机100供电。
在另一种使用场景中,第一接口73接入电子设备(例如手机或充电宝等)。协议检测芯片741通过第一接口73进行识别,由于协议检测芯片741未识别到从设备,则充电盒7配置为从设备,处于被充电状态,充电电路743工作,电子设备为充电盒7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协议检测芯片741的信号识别方式可以是通过判断特定信号是否处于高电位或低电位,或者判断特定信号的电压状态变化或电流状态变化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等方式实现,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8是图6所示充电盒7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的示意框图。充电电池71的充电状态或放电状态为手动切换模式。充放电模块74包括切换开关744、升压电路742及充电电路743。切换开关744连接升压电路742及充电电路743。升压电路742连接第一接口73及充电电池71。充电电路743连接第一接口73及充电电池71。切换开关744处于第一状态时,充电电路743工作,充电盒7处于充电状态;切换开关744处于第二状态时,升压电路742工作,充电盒7处于放电状态。
请再次参阅图6,一些实施例中,充电盒7还可以包括第二指示灯75。第二指示灯75安装于第二盒体72且电连接充放电模块74。第二指示灯75用于示意充电盒7处于充电状态或放电状态。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指示灯75能够起到提示作用,以方便用户快速准确地判断充电盒7的工作状态,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较佳。
第二指示灯75可以通过不同的提示方式(例如亮灯颜色、亮灯模式等)示意充电盒7的不同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升压电路742工作时,第二指示灯75处于常亮状态,示意充电盒7处于放电状态;当充电电路743工作时,第二指示灯75处于闪烁状态,示意充电盒7处于充电状态。本申请对第二指示灯75的提示方式不做严格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颈带式耳机100也可以通过第二接口122直接连接电子设备,以对内置电池62进行充电。在一些实施例中,颈带式耳机100可以通过转接线(或转接器)及电源适配器,使得第二接口122或第三接口65连接电源、以对内置电池62进行充电,也可以使得第一接口73连接电源、以对充电电池71进行充电。
请一并参阅图9和图10,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颈带式耳机10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所示颈带式耳机100的功能盒的结构示意图。以下主要说明本实施例的颈带式耳机100与前述实施例的颈带式耳机100的区别,两者相同的大部分内容不再赘述。
一些实施例中,颈带式耳机100还可以包括功能盒。也即,颈带式耳机100可以包括颈带1、第一连线2、第二连线3、第一听筒4、第二听筒5、控制盒6、充电盒7以及功能盒8。
功能盒8包括功能模块81,功能盒8可拆卸地连接于颈带1的第二端部12时,功能模块81经颈带1电连接控制模块64。在一些实施例中,功能模块81包括降噪模块811、通信模块812或存储模块813中的一者或多者。其中,颈带式耳机100的颈带1可以选择性地连接充电盒7或功能盒8。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功能盒8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于颈带1,以电连接控制模块64,因此颈带式耳机100可以通过功能盒8实现功能拓展、硬件升级等。例如,当功能模块81包括降噪模块811时,降噪模块811能够提高颈带式耳机100的主动降噪能力;当功能模块81包括通信模块812时,通信模块812能够提高颈带式耳机100的数据传输能力;当功能模块81包括存储模块813时,存储模块813内的数据可以作为音源数据,使得颈带式耳机100形成独立的播放系统,或者,存储模块813也可以拓展颈带式耳机100的存储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降噪模块811可以包括麦克和音频处理芯片,麦克用于提取环境噪声,音频处理芯片用于分析麦克提取的噪声,并形成对应于与噪声相等的反向声波的电信号,该电信号传输至第一听筒4和/或第二听筒5后,形成反向声波,以中和噪音,实现主动降噪。
通信模块812可以包括天线和射频芯片。一些实施例中,射频芯片可以用于处理4G/5G/wifi等射频信号,使得颈带式耳机100的数据传输能力大幅度提升,能够实现高品质音频、无损音频等数据的快速传输。
存储模块813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器可以采用快闪存储器卡,例如Micro SD卡。存储器可以存储音频数据等。
可以理解的是,颈带式耳机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功能盒8。功能盒8的功能模块81不限于前述模块,可以有更多模块,且功能模块81能够随技术发展进行更新,使得颈带式耳机100具有更长的产品周期。
其中,第一指示灯121还用于在功能盒8的功能模块81电连接控制模块64时亮起。此时,第一指示灯121的指示方式或颜色与充电盒7的充电电池71电连接控制模块64时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功能盒8还包括第三盒体82,功能模块81收容于第三盒体82。第三盒体82的形状与第一盒体61的形状相同。当控制盒6连接颈带1的第一端部11、功能盒8连接颈带1的第二端部12时,颈带式耳机100的整体形状较为对称,有利于提高用户佩戴时的舒适度。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盒体82的形状也可以与第一盒体61的形状不同,以满足个性化等需求。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颈带1的第一端部12的壳体与功能盒8的第三盒体82之间形成套筒式结构,使得颈带式耳机100在功能盒8连接或脱离颈带1时的整体外观变化不大,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功能盒8的接口类型与充电盒7的接口类型相同。此时,用户自颈带式耳机100拔下充电盒7后,能够直接将功能盒8插接于颈带1,使得颈带式耳机100的功能拓展或充电模式的切换更为便捷,用户体验更佳。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9至图11,图11是图10所示功能盒8的示意框图。功能盒8还包括第五接口83。第五接口83的一端固定于第三盒体82,另一端伸出第三盒体82。第五接口83电连接功能模块81,也即第五接口83与功能模块81之间能够实现通信、以进行数据传输。第五接口83的类型与颈带1的第二端部12的第二接口122的类型相适配。第五接口83的类型与充电盒7的第一接口73的类型相同。当第五接口83电连接第二接口122时,功能模块81的降噪模块811、通信模块812、存储模块813等的数据经颈带1传输至控制盒6的控制模块64。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功能盒8可以插接电子设备(例如电脑、手机等),以进行数据传输,使得功能盒8中的功能模块81的数据或功能(例如存储模块813的存储数据)能够进行更新。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颈带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颈带、第一连线、第二连线、第一听筒、第二听筒、控制盒以及充电盒;
所述第一连线的一端连接所述颈带,所述第一连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听筒;
所述第二连线的一端连接所述颈带,所述第二连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听筒;
所述颈带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所述控制盒连接于所述颈带的第一端部,所述控制盒包括内置电池、电路板以及固定于所述电路板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内置电池、所述第一听筒以及所述第二听筒;
所述充电盒包括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盒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颈带的第二端部时,所述充电电池经所述颈带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带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盒还包括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电连接所述充电电池,所述颈带的第二端部包括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接口为C型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微型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或闪电接口,所述第二接口的类型与所述第一接口的类型相适配,以与所述第一接口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带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颈带的第二端部设有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用于在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时亮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带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盒设有第二指示灯,所述第二指示灯用于示意所述充电盒处于充电状态或放电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带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包括第一盒体,所述内置电池、所述电路板及所述控制模块收容于所述第一盒体,所述充电盒包括第二盒体,所述充电电池收容于所述第二盒体,所述第二盒体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盒体的形状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带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还包括电源按键、音量按键以及按键板;
所述按键板位于所述第一盒体内侧,所述按键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电源按键安装于所述按键板且部分相对所述第一盒体露出;所述音量按键安装于所述按键板且部分相对所述第一盒体露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带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无线通信模块、音频管理模块及电源管理模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电连接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述音频管理模块及所述电源管理模块;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代码;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支持所述控制盒与配对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的数据交换;所述音频管理模块用于管理音频数据;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所述内置电池的充电输入或供电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颈带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与所述颈带的第一端部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控制盒还包括第三接口,所述第三接口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颈带的第一端部包括第四接口,所述第四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一听筒及所述第二听筒;
所述第三接口为C型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微型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或闪电接口,所述第四接口的类型与所述第三接口的类型相适配,以与所述第三接口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颈带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颈带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三指示灯,所述第三指示灯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听筒及所述第二听筒时亮起。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带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与所述颈带的第一端部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控制盒还包括第三接口,所述第三接口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颈带的第一端部包括第四接口,所述第四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一听筒及所述第二听筒;
所述第三接口的类型与所述第一接口的类型相同,所述第四接口的类型与所述第三接口的类型相适配,以与所述第三接口可拆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颈带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颈带式耳机还包括功能盒,所述功能盒包括功能模块,所述功能盒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颈带的第二端部时,所述功能模块经所述颈带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功能模块包括降噪模块、通信模块或存储模块中的一者或多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颈带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盒的接口类型与所述充电盒的接口类型相同。
CN201922278643.3U 2019-12-16 2019-12-16 颈带式耳机 Active CN2111281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8643.3U CN211128124U (zh) 2019-12-16 2019-12-16 颈带式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8643.3U CN211128124U (zh) 2019-12-16 2019-12-16 颈带式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28124U true CN211128124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07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78643.3U Active CN211128124U (zh) 2019-12-16 2019-12-16 颈带式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281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9014A (zh) * 2021-12-03 2022-03-15 北京蜂巢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装置和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9014A (zh) * 2021-12-03 2022-03-15 北京蜂巢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装置和系统
CN114189014B (zh) * 2021-12-03 2024-02-13 北京蜂巢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装置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37642B2 (en) Wireless earphones and earphones charging case
US11399227B2 (en) Wireless earphone charger, wireless earphone and wireless earphone system
CN206402220U (zh) 射频通信设备
KR100642310B1 (ko) 와치 타입 블루투스 헤드셋 어셈블리
US20190313177A1 (en) Wireless earphone
CN109892756A (zh) 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
KR200416690Y1 (ko) 휴대폰용 젠더체인저 유니트
CN211128124U (zh) 颈带式耳机
CN210042126U (zh) 一种真无线耳机
US20070172091A1 (en) Ear hook for a wireless headset and a carrying device thereof
CN214154595U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保护壳和电子设备组件
CN217216768U (zh) 一种双插针蓝牙适配器
RU179098U1 (ru) Радиомикрофон "сонет-рсм" для лиц с нарушением функций слуха и речи
CN206713030U (zh) 一种分离式可充电的智能穿戴蓝牙耳机
CN110290440B (zh) 一种具收纳功能的无线蓝牙播放设备
CN212013028U (zh) Tws耳机独立供电电路和充电盒
CN209497572U (zh) 颈带可分离式无线耳机
DK200500021U4 (da) Hovedsæt med bærestil
KR101121927B1 (ko) 스테레오 블루투스 헤드셋
CN113099333A (zh) 无线蓝牙耳机、挂颈式耳机及其蓝牙连接方法
CN201234304Y (zh) 手机
CN111741388A (zh) 穿戴式电子装置
CN211860511U (zh) 一种耳机系统
CN215773501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10840003U (zh) 带移动充电功能的触摸无线蓝牙耳机充电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9

Address after: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Patentee after: Honor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