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42126U - 一种真无线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真无线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42126U
CN210042126U CN201920802132.4U CN201920802132U CN210042126U CN 210042126 U CN210042126 U CN 210042126U CN 201920802132 U CN201920802132 U CN 201920802132U CN 210042126 U CN210042126 U CN 210042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battery
audio
interface
micro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0213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天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192080213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42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42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421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无线耳机。真无线耳机包括:耳机本体,耳机本体上设置一音频接口,音频接口可插拔式的连接一音频传输线;耳机本体内的处理芯片上设置一硬件控制接口,当硬件控制接口导通音频接口,与扬声器和/或麦克风时,音频接口连接有音频传输线,通过音频接口与扬声器和/或麦克风进行音频传输,真无线耳机进入无源模式;当硬件控制接口导通无线通信模块与扬声器或麦克风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扬声器和/或麦克风进行音频传输,真无线耳机进入有源模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真无线耳机没有电时的使用问题,避免了频繁的短程充放电导致真无线耳机电池老化。

Description

一种真无线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无线耳机。
背景技术
真无线耳机(True Wireless Stereo,简称TWS)具有无线、便携的优点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真无线耳机的内部具有无线通信模块如蓝牙模块,一般的,真无线耳机都配备有向无线通信模块供电的电池以及用于充电的充电盒,充电盒自身充满电之后能够给真无线耳机充电。为了提高使用便利性,真无线耳机工作于无线通信状态,即真无线耳机的有源模式,所谓有源模式是指真无线耳机使用自带电池供电并与手机等音频源设备通信的工作模式。
在真无线耳机需要充电时,通过将真无线耳机连接于充电盒,充电盒的直流电源即可供应至真无线耳机,但如果充电盒未接入直流电源(比如在室外应用场景)那么真无线耳机将面临不能继续使用风险。另外,随着真无线耳机的使用,频繁的短程(短程是指每次充电时间短,未达到充满电的状态)充放电会导致真无线耳机自带电池老化,影响价格高昂的真无线耳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无线耳机,解决了真无线耳机没有电时的使用问题以及避免真无线耳机电池因为频繁短程充电而快速老化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真无线耳机,包括:耳机本体,耳机本体上设置一音频接口,音频接口可插拔式的连接一音频传输线;
耳机本体内的处理芯片上设置一硬件控制接口,硬件控制接口能够通过音频接口或者耳机本体内的无线通信模块,连接至耳机本体内的扬声器和麦克风;
当硬件控制接口导通音频接口与扬声器和/或麦克风时,音频接口连接有音频传输线,通过音频接口与扬声器和/或麦克风进行音频传输,真无线耳机进入无源模式;
当硬件控制接口导通无线通信模块与扬声器或麦克风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扬声器和/或麦克风进行音频传输,真无线耳机进入有源模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真无线耳机,通过在耳机本体上设置一音频接口,音频接口可插拔式的连接一音频传输线,在耳机本体内的处理芯片上设置一硬件控制接口,将硬件控制接口通过音频接口或耳机本体内的无线通信模块连接至耳机本体内的扬声器和麦克风,如此,当硬件控制接口导通音频接口与扬声器和/或麦克风时,连接有音频传输线的音频接口扬声器和/或麦克风形成了耳机通路,进行音频传输,此时真无线耳机进入无源模式。当硬件控制接口导通无线通信模块与扬声器或麦克风时,无线通信模块与扬声器和/或麦克风形成了耳机通路,进行音频传输,此时真无线耳机进入有源模式。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的真无线耳机兼容了无源模式,在真无线耳机电池电量不足关机后仍可以进行音频传输,解决了真无线耳机电池没电时无法使用的技术问题,不仅如此,真无线耳机有电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导通音频接口与扬声器或麦克风进行音频传输以节省真无线耳机电池的电量,避免真无线耳机频繁的短程充放电导致自带电池快速老化,满足了使用需求,提升了真无线耳机的使用体验和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真无线耳机的框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真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真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真无线耳机的电池模块分离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真无线耳机的电池模块分离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硬件控制接口的电路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真无线耳机数据通信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真无线耳机电池耗尽后如何应急使用的问题,以及真无线耳机在不使用时放进充电盒频繁短程充电容易导致真无线耳机电池老化影响真无线耳机使用寿命的问题,提出一种真无线耳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真无线耳机增加了音频接口以及相关硬件控制接口,并通过硬件控制接口在不同时间分别导通音频接口与真无线耳机的扬声器和/或麦克风,无线通信模块与真无线耳机的扬声器和/或麦克风从而使真无线耳机进入无源模式或有源模式。无源模式下真无线耳机仍可以正常进行音频传输,满足了真无线耳机电量不足时的使用需求,并且也避免了频繁短程充电对真无线耳机电池的损坏,有利于延长真无线耳机的使用寿命。
为便于理解,这里对有源模式和无源模式进行简要说明。
所谓有源模式是指真无线耳机使用自带电池供电,并且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如蓝牙模块)与音频源设备(如手机)通信的工作模式。所谓无源模式则是指在主动不使用无线耳机自带电源供电,或者自带电源耗尽之后无法供电时无线耳机的工作状态。本领域技术人员明了,为了提高使用便利性,方便及时响应用户的唤醒操作,现有真无线耳机工作于无线通信状态,也就是有源模式。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真无线耳机的框图,参见图1,真无线耳机100,包括:耳机本体101,耳机本体101上设置一音频接口102,音频接口102可插拔式的连接一音频传输线;
耳机本体101内的处理芯片103上设置一硬件控制接口104,硬件控制接口104能够通过音频接口102或者耳机本体101内的无线通信模块105,连接至耳机本体101内的扬声器107和麦克风106;
当硬件控制接口104导通音频接口102与扬声器107和/或麦克风106时,音频接口102连接有音频传输线,通过音频接口102与扬声器107和/或麦克风106进行音频传输,真无线耳机100进入无源模式;
当硬件控制接口104导通无线通信模块105与扬声器107和/或麦克风106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05与扬声器107和/或麦克风106进行音频传输,真无线耳机100进入有源模式。
由图1所示可知,本实施例的真无线耳机,耳机本体上设置有音频接口,耳机的处理芯片上设置一硬件控制接口,硬件控制接口通过音频接口与扬声器和麦克风连接,当硬件控制接口导通音频接口与扬声器和/或麦克风时,通过音频接口,扬声器和/或麦克风进行音频传输,当硬件控制接口导通无线通信模块与扬声器和/或麦克风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扬声器和/或麦克风进行音频传输。由此,真无线耳机兼容无源模式,真无线耳机可以在自带电池以及充电盒都没有电,自带电池已经严重老化等情况下继续以有线耳机的方式工作,满足了实际需求,提高了真无线耳机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硬件控制接口104导通音频接口102与扬声器107和/或麦克风106包括三种具体实现方式,一是,硬件控制接口104导通音频接口102与扬声器107;二是硬件控制接口104导通音频接口102与麦克风106;三是硬件控制接口104导通音频接口102与扬声器107和麦克风106。相应的,硬件控制接口104导通音频接口102与扬声器107,音频接口102连接有音频传输线,通过音频接口102与扬声器进行音频传输,真无线耳机100进入无源模式;硬件控制接口104导通音频接口102与麦克风106时,音频接口102连接有音频传输线,通过音频接口102与麦克风进行音频传输,真无线耳机100进入无源模式;又或者,硬件控制接口104导通音频接口102与扬声器107和麦克风106,音频接口102连接有音频传输线,通过音频接口102与扬声器107和麦克风106进行音频传输,真无线耳机100进入无源模式。
同样的,硬件控制接口104导通无线通信模块105与扬声器107和/或麦克风106也包括三种实现方式,一是硬件控制接口104导通无线通信模块105与扬声器107;二是硬件控制接口104导通无线通信模块105与麦克风106;三是硬件控制接口104导通无线通信模块105与扬声器107和麦克风106。
本实施例中,在真无线耳机的无源模式下,真无线耳机中的处理芯片、无线通信模块都将关机,只有麦克风和扬声器正常工作。扬声器由于有外部输入音频信号进行驱动所以可以正常发声,麦克风虽然是向外部输出音频信号,但是在无源模式下音频接口连接的音频传输线会向麦克风提供基础偏置电压,从而麦克风能够正常拾音。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真无线耳机的硬件控制接口不同时导通无线通信模块或音频接口与扬声器(或麦克风)的连接,而是在无线通信模块和音频接口两者中择一导通,这是因为:如果同时导通无线通信模块与扬声器的连接以及音频接口与扬声器的连接,可能引发阻抗匹配与信号干扰问题,影响真无线耳机正常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真无线耳机的处理芯片与耳机本体内的电池模块连接,电池模块为处理芯片供电;硬件控制接口在处理芯片进入低功耗状态时,导通音频接口与扬声器和/或麦克风;硬件控制接口,在音频接口内插入音频传输线时,导通音频接口与扬声器和/或麦克风;硬件控制接口,在音频接口内未插入音频传输线且处理芯片未进入低功耗状态时,导通无线通信模块与扬声器和/或麦克风。
也就是说,硬件控制接口根据真无线耳机和音频接口的不同状态以确定真无线耳机的工作模式。比如,当真无线耳机因为电量不足而进入低功耗状态或关机时,硬件控制接口检测到处理芯片关机信号进而导通音频接口与扬声器和/或麦克风,音频接口中插入音频传输线,这样在处理芯片进入低功耗时仍可正常使用真无线耳机的扬声器和麦克风进行发声和拾音。
另外,在真无线耳机中电池有电,处理芯片没有进入低功耗状态时,如果音频接口中插入音频传输线,那么此时也可以导通音频接口与扬声器和/或麦克风的连接,这是因为,考虑到节省真无线耳机电量避免频繁充电的需求。如果真无线耳机检测到用户将音频传输线插入到音频接口,则导通音频接口与扬声器和/或麦克风的连接,真无线耳机进入无源模式,以此节省真无线耳机电池的电量。
当然,如果音频接口内未插入音频传输线并且处理芯片未进入低功耗状态时,那么硬件控制接口导通无线通信模块与扬声器和/或麦克风,利用无线通信模块,扬声器和/或麦克风进行音频传输,这时真无线耳机进入有源模式,使用真无线耳机中的无线通信模块与外部音频源设备进行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模块可以是蓝牙模块,蓝牙是能够在数十米范围无线发射和接收数据的电信技术。由于真无线耳机的扬声器用于发声,麦克风用于拾音,两者功能不同,因此本实施例中硬件控制接口可以选择导通扬声器或麦克风中的至少一个与音频接口的连接以满足实际需求。
如前述,本申请的真无线耳机本体上设置有音频接口,音频接口在真无线耳机上的具体设置位置应当根据真无线耳机的结构而定,本实施例不对此进行限制。参见图2至图4,本实施例中以两种不同形式的真无线耳机来说明音频接口的设置位置以及耳机本体的具体结构。
如图2所示,真无线耳机的耳机本体201上设置有音频接口202。具体的,耳机本体201包括用于插入耳道的耳塞头410,以及与耳塞头410连接的耳机柄420,耳机柄包括两部分,分别是固定部和电池槽;一种方式是在耳机柄的固定部的尾部上方预设距离(比如3厘米)处开设有开口,音频接口设置于开口(开口未示出)内;另一种方式是在电池槽的尾部上方预设距离处开设有开口,音频接口设置于开口内。将音频接口设置在耳机柄固定部的尾部上方或电池槽的尾部上方,方便了可插拔式的连接音频传输线以进行音频数据传输。
图3所示的另一形式的真无线耳机中,耳机本体301上也设置有音频接口302。
图4中示意了耳机本体的具体结构,比如耳机本体包括用于插入耳道的耳塞头410,以及与耳塞头410连接的耳机柄;耳机柄包括固定部411和电池槽,固定部411与耳塞头410连接,固定部411中设置有用于无线通信的天线(图中未示出),电池槽(如图4中固定部411与连接件414围成的空间)容纳电池模块412,电池模块412可从电池槽中拆卸掉。
从图4中可以看出,电池模块从电池槽中拆卸后的状态。
由于日常使用过程中,真无线耳机在不用时都会被放置回充电盒中进行充电,这样真无线耳机的循环充放电次数会非常多,进而导致耳机自带电池容量急剧下降。对于价格昂贵的真无线耳机而言,如何解决电池老化问题变得十分重要,对此,本实施例提出了电池模块可拆卸、可更换的设计,在真无线耳机电池老化之后低成本进行电池模块的更换,延长了价格昂贵的真无线耳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真无线耳机的市场竞争力。
继续参见图4,耳机柄为柱体,并由电池槽和固定部411两个部分构成,固定部411中设置天线,电池槽开设在耳机柄上正对固定部411一侧壁的位置,电池槽槽底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固定部411的一侧壁415重合;电池槽的尾部与耳机柄的尾部位置相同,或电池槽的尾部与耳机柄的尾部之间的距离差值小于阈值;也就是说,电池槽的尾部与耳机柄的尾部齐平,或者电池槽的尾部与耳机柄的尾部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之所以在固定部中设置天线在电池槽中可分离式连接电池模块是因为:真无线耳机为了追求听觉体验,往往追求小型化、轻量化设计,而且真无线耳机的两只耳机是成对使用的,需要同步左右耳机音频播放。目前的同步方案是,通过其中一只耳机进行无线传输中继,这就需要在两只耳机之间进行无线通信,进而对真无线耳机的天线灵敏度、天线效率有着很高的要求,如果在图4所示耳柄式结构的真无线耳机中,将天线与电池模块合在一起并与耳机主体进行分离,则在天线设计方面会面临阻抗匹配问题,技术障碍较大,实施推广困难。因此本实施例中将天线设置在固定部而在固定部一侧设置电池槽,将电池模块设计成可以从电池槽中拆卸,如此,既方便了拆卸和更换电池槽中的耳机电池模块,延长真无线耳机的使用寿命,又降低了对耳机通信天线的设计要求。
参见图4,本实施例的电池槽的靠近耳塞头410的头部设置电源线端口,该电源线端口连接处理芯片,电池槽的头部还设有连接件414,连接件414用于将电池模块412固定在电池槽内;这里的连接件例如是锁紧扣结构,锁紧扣包括凸扣和凹扣,电池槽的头部设置凹扣,电池模块上设置凸扣,以此将电池模块固定在电池槽内。
为了对电池模块进行充电以及利用电池模块为真无线耳机供电,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槽的尾部(远离耳塞头的端部)设置第一充电端口,电池模块412上设置第二充电端口413,第二充电端口413与第一充电端口连接,第一充电端口连接外部电源;或,电池槽的尾部设置第一集成端口,第一集成端口连接外部电源,相应地,电池模块412上设置第二集成端口,第二集成端口与第一集成端口以及处理芯片连接。
也就是说,电池模块带有与耳机主体连接用的电源端口,也带有与充电盒连接充电时用到的充电端口。更简化地,可以将电池模块的充电端口与放电端口(即前述电源端口)合二为一,设计为一个集成端口。集成端口的缺点是增加了电路成本、内阻和热量。由于一般情况下电池放电电流要比充电电流大很多,分口充电控制可以选用较小电流的开关管,放电、充电互不影响,缺点是多一根信号线,有些场合不适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参见图5,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真无线耳机,耳机本体包括用于插入耳道的耳塞头510以及耳塞后壳511,耳塞后壳511与耳塞头510后端一体式连接;耳塞后壳511的不连接耳塞头510的一面上开设有电池槽,电池槽容纳电池模块512,电池模块512可从电池槽中拆卸掉;图5示意的是电池模块从电池槽中拆卸后的状态。电池槽的远离耳塞头510的尾部设有充电端口,电池模块512通过充电端口连接外部电源;电池槽的靠近耳塞头510的头部设有设置电源线端口,该电源线端口连接处理芯片,电池槽的头部还设有连接件513,连接件513用于将电池模块512固定在电池槽内。
对于图5所示纽扣式结构的真无线耳机,本实施例将电池槽设计在最外侧且电池模块可以从电池槽中拆卸,通过设计可拆卸、可更换的电池模块,方便了真无线耳机电池老化之后低成本进行电池更换,延长了无线耳机的使用寿命。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耳机本体上设置有音频接口,耳机的处理芯片上设置一硬件控制接口,硬件控制接口通过音频接口与扬声器和麦克风连接,硬件控制接口导通音频接口与扬声器和/或麦克风进行音频传输,即,提供无源模式来节省真无线耳机的电量,避免频繁充电的方式来延长真无线耳机的使用寿命。也可以,通过设置将真无线耳机的电池模块设计为可拆卸可更换的结构,使得真无线耳机的电池无法继续使用时,方便快捷的更换,延长价格昂贵的无线耳机的使用寿命,提高真无线耳机的市场竞争力。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前述耳机处理芯片上设置的硬件控制接口主要采用选通器来实现,比如双路二选一模拟开关,参加图6,图6中的硬件控制接口的A1,A2引脚分别连接耳机本体内的扬声器与麦克风,S1,S2引脚分别连接无线通信模块,D1,D2引脚分别连接音频接口,当选通信号Uss为低电平时(比如真无线耳机处于低电量状态或关机状态),将A1引脚连接至D1引脚,A2引脚连接至D2引脚,否则将A1引脚连接至S1引脚,将A2引脚连接至S2引脚。
本实施例的耳机本体上的音频接口可插拔的连接一音频传输线,这里的音频传输线的一端为标准接口,音频传输线的另一端包括第一公头和第二公头;标准接口可插拔连接于音频源设备;第一公头,可插拔连接于真无线耳机中左耳机的音频接口;第二公头,可插拔的连接于真无线耳机中右耳机的音频接口。
也就是说,该音频传输线的一头是通用接口标准之一,例如是3.5毫米TRS,3.5毫米TRRS,USB-Type C,Lightning等主流耳机接口中的一个,用于与音频播放源(如手机)连接。TRS接口和TRRS接口是目前常用的TS系列的接口,TRRS接口有4个信号端,L、R、G和M端,在连接音频设备时,L端连接左声道,R端连接右声道,M端连接麦克风的音频信号,G端接地。TRS接口有3个信号端,L、R和G端,在连接音频设备时,L或R端连接麦克风的音频信号,G端接地。
该音频传输线的另一头一分为二,分叉成两根信号线(即第一公头和第二公头),分别连接左右两只真无线耳机。公头可以是自定义接口形式,包含三根信号线,即,左声道/右声道输出信号线,麦克风输入信号线和地线以与音频源设备比如智能手机连接。
基于前述实施例中的真无线耳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真无线耳机的数据通信方法,真无线耳机的耳机本体上设置一音频接口,音频接口可插拔式的连接一音频传输线,耳机本体内的处理芯片上设置一硬件控制接口,数据通信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参见图7,步骤S701,根据耳机状态判断当前推荐使用的传输模式,获得判断结果;
步骤S702,如果判断结果为无源模式,则通过硬件控制接口导通音频接口与扬声器和/或麦克风,利用连接有音频传输线的音频接口、扬声器和/或麦克风进行音频传输,真无线耳机进入无源模式;
步骤S703,如果判断结果为有源模式,则通过硬件控制接口导通无线通信模块与扬声器和/或麦克风,利用无线通信模块、扬声器和/或麦克风进行音频传输,真无线耳机进入有源模式。
由于音频接口连接有音频传输线,通过音频传输线将外部输入的单声道音频信号输送至扬声器,将外接的麦克风输出信号线连接至麦克风,并切断真无线耳机内部无线通信模块与扬声器与麦克风的信号连接,处理芯片进入低电或关机状态,此时真无线耳机进入无源模式并可正常发声和拾音,使用上类似有线耳机,满足了实际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步骤S701,根据耳机状态判断当前推荐使用的传输模式,包括:
获取处理芯片的工作状态信息以及音频接口的插入状态信息;如果处理芯片的工作状态信息指示处理芯片进入低功耗状态,则获得当前推荐使用的传输模式为无源模式的判断结果;如果音频接口的插入状态信息指示已插入音频传输线,则获得当前推荐使用的传输模式为无源模式的判断结果;如果音频接口的插入状态信息指示未插入音频传输线且处理芯片的工作状态信息指示处理芯片未进入低功耗状态,则获得当前推荐使用的传输模式为有源模式的判断结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真无线耳机的耳机本体上设置一音频接口包括:在固定部的尾部上方预设距离处开设开口,在开口处设置音频接口;或,在电池槽的尾部上方预设距离处开设开口,在开口处设置音频接口;其中,固定部为耳机柄的一部分,固定部中设置有用于无线通信的天线,耳机柄与耳塞头连接,耳塞头用于插入耳道,电池槽为耳机柄的另一部分,电池槽容纳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可从电池槽中拆卸掉。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真无线耳机,使真无线耳机兼容无源模式,在电池电量不足关机后仍然可以进行音频传输,解决了真无线耳机没电时无法使用的技术问题,有利于节省真无线耳机的电量,避免真无线耳机频繁的短程充放电导致自带电池快速老化,满足了使用需求,提升了真无线耳机的使用体验和市场竞争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其他的改进或变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具体描述只是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真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本体,所述耳机本体上设置一音频接口,所述音频接口可插拔式的连接一音频传输线;
所述耳机本体内的处理芯片上设置一硬件控制接口,所述硬件控制接口能够通过音频接口或者耳机本体内的无线通信模块,连接至耳机本体内的扬声器和麦克风;
当所述硬件控制接口导通所述音频接口与扬声器和/或麦克风时,所述音频接口连接有音频传输线,通过音频接口与扬声器和/或麦克风进行音频传输,所述真无线耳机进入无源模式;
当所述硬件控制接口导通无线通信模块与扬声器和/或麦克风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扬声器和/或麦克风进行音频传输,所述真无线耳机进入有源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芯片与耳机本体内的电池模块连接,所述电池模块为所述处理芯片供电;
所述硬件控制接口在所述处理芯片进入低功耗状态时,导通所述音频接口与扬声器和/或麦克风;
所述硬件控制接口,在所述音频接口内插入音频传输线时,导通所述音频接口与扬声器和/或麦克风;
所述硬件控制接口,在所述音频接口内未插入所述音频传输线且所述处理芯片未进入低功耗状态时,导通无线通信模块与扬声器和/或麦克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本体包括用于插入耳道的耳塞头,以及与所述耳塞头连接的耳机柄;
所述耳机柄包括固定部和电池槽,
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耳塞头连接,所述固定部中设置有用于无线通信的天线,
所述电池槽容纳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可从电池槽中拆卸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柄为柱体并由所述电池槽和所述固定部两个部分构成,
所述电池槽开设在耳机柄上正对固定部一侧壁的位置,电池槽槽底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固定部的一侧壁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槽的尾部与耳机柄的尾部位置相同,或电池槽的尾部与耳机柄的尾部之间的距离差值小于阈值;
所述电池槽的靠近耳塞头的头部设置电源线端口,该电源线端口连接所述处理芯片,所述电池槽的头部还设有连接件,连接件用于将电池模块固定在电池槽内;
所述电池槽的尾部设置第一充电端口,电池模块上设置第二充电端口,所述第二充电端口与第一充电端口连接,第一充电端口连接外部电源;
或,所述电池槽的尾部设置第一集成端口,所述第一集成端口连接外部电源,相应地,电池模块上设置第二集成端口,所述第二集成端口与第一集成端口以及所述处理芯片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柄在固定部的尾部上方预设距离处开设有开口,所述音频接口设置于所述开口内;
或,所述电池槽的尾部上方预设距离处开设有开口,所述音频接口设置于所述开口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真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音频传输线的一端为标准接口,所述音频传输线的另一端包括第一公头和第二公头;
所述标准接口可插拔连接于音频源设备;
所述第一公头,可插拔连接于真无线耳机中左耳机的所述音频接口;
所述第二公头,可插拔的连接于真无线耳机中右耳机的所述音频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真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机本体包括用于插入耳道的耳塞头以及耳塞后壳,耳塞后壳与耳塞头后端一体式连接;
所述耳塞后壳的不连接所述耳塞头的一面上开设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容纳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可从电池槽中拆卸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槽的远离所述耳塞头的尾部设有充电端口,电池模块通过充电端口连接外部电源;
所述电池槽的靠近所述耳塞头的头部设有设置电源线端口,该电源线端口连接所述处理芯片,所述电池槽的头部还设有连接件,连接件用于将电池模块固定在电池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硬件控制接口为双路选通器。
CN201920802132.4U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真无线耳机 Active CN210042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02132.4U CN210042126U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真无线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02132.4U CN210042126U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真无线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42126U true CN210042126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45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02132.4U Active CN210042126U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真无线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4212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1385A (zh) * 2019-05-30 2019-08-3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无线耳机及其数据通信方法
CN111432306A (zh) * 2020-03-27 2020-07-17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ws耳机供电装置
CN112866858A (zh) * 2021-01-19 2021-05-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耳机和降噪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1385A (zh) * 2019-05-30 2019-08-3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无线耳机及其数据通信方法
CN111432306A (zh) * 2020-03-27 2020-07-17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ws耳机供电装置
CN111432306B (zh) * 2020-03-27 2022-04-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ws耳机供电装置
CN112866858A (zh) * 2021-01-19 2021-05-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耳机和降噪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42126U (zh) 一种真无线耳机
US7813762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dapter for a hearing assistance device
US8712090B2 (en) Headset, terminal, and method capable of switching headset mode
CN110191385A (zh) 一种真无线耳机及其数据通信方法
CN210579152U (zh) 一种tws耳机充电盒及tws耳机
KR20090108620A (ko) 결합 커넥터의 결정된 방향에 따라 신호를 선택적으로 경로설정하기 위한 헤드셋 커넥터
CN207518787U (zh) 一种蓝牙耳机设备
CN112738676B (zh) 耳机系统
CN210577849U (zh) 便携式充电盒
KR200480696Y1 (ko) 목걸이형 이어셋
CN203406909U (zh) 组合式手机
CN212009199U (zh) 多功能智能眼镜
CN103178607A (zh) 用于为电池组充电的装置和方法
CN214851749U (zh) 分体式蓝牙耳机
CN110933553B (zh) 一种分离式头戴耳机
CN212013028U (zh) Tws耳机独立供电电路和充电盒
CN211128124U (zh) 颈带式耳机
CN210431784U (zh) 一种耳机的蓝牙接收器
CN209545835U (zh) 可更换电池并可进行有线和无线切换的蓝牙耳机
CN208572363U (zh) 一种移动终端充电组件
CN203434657U (zh) 有源手麦及配置有所述有源手麦的移动终端
CN106060692A (zh) 一种模块式蓝牙耳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7443087U (zh) 一种能快速安全连接的无线耳机
CN205726246U (zh) 一种带接口的蓝牙耳机
CN213783552U (zh) 一种可拆卸式头戴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