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25411U - 一种电气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气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25411U
CN211125411U CN201922215703.7U CN201922215703U CN211125411U CN 211125411 U CN211125411 U CN 211125411U CN 201922215703 U CN201922215703 U CN 201922215703U CN 211125411 U CN211125411 U CN 2111254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shaft
shaft
conductive
electrical switch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1570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新龙
陈林
刘富强
赵文洋
曹东娇
付桂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5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5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5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5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1570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254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254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254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开关,包括第一绝缘座、设在第一绝缘座内的第二绝缘座和驱动装置,第二绝缘座安装在驱动装置上,第二绝缘座上安装有第一导电轴和第二导电轴,第一绝缘座上设有电路输入端和电路输出端,电路输入端在靠近第二绝缘座的一侧设有第三导电轴,第三导电轴的内部设有与第一导电轴相配合的第一轴腔,电路输出端在靠近第二绝缘座的一侧设有第四导电轴,第四导电轴的内部设有与第二导电轴相配合的第二轴腔。驱动装置带动第一导电轴与第一轴腔配合连接,第二导电轴与第二轴腔配合连接,实现通电,驱动装置带动第一导电轴与第一轴腔完全分离,第二导电轴与第二轴腔完全分离时,实现断电,这种电气开关的开合冲击力小,使用寿命较长。

Description

一种电气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开关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气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电气控制开关大多采用电磁铁吸合的方式来完成开关动作,但是电磁铁在吸合时由于铁芯重量大、触片冲击力较大,使得触片在使用中很容易受到损伤,致使开关的使用寿命短,频繁出现更换维修的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电气开关,其冲击力小,使用寿命较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气开关,包括第一绝缘座、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座内的第二绝缘座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绝缘座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二绝缘座上安装有彼此电连接的第一导电轴和第二导电轴,所述第一绝缘座上固定有电路输入端和电路输出端,所述电路输入端和所述电路输出端位于所述驱动装置的远方,所述电路输入端在靠近所述第二绝缘座的一侧设有第三导电轴,所述第三导电轴的内部沿轴向设有与所述第一导电轴相配合的第一轴腔,所述电路输出端在靠近所述第二绝缘座的一侧设有第四导电轴,所述第四导电轴的内部沿轴向设有与所述第二导电轴相配合的第二轴腔。
优选的,所述第二绝缘座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导电轴的尾部设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二导电轴的尾部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并通过螺母锁紧在所述第二绝缘座上。
优选的,还包括导电装置,所述导电装置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分别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并通过所述第一导电轴和所述第二导电轴将所述导电装置压紧在所述第二绝缘座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绝缘座的两端设有滑块,所述第一绝缘座上安装有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的导槽,所述导槽的安装方向与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方向相平行。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轴内部沿轴向设有第三轴腔,所述第二导电轴内部沿轴向设有第四轴腔。
优选的,沿所述第一导电轴的轴向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导电轴侧壁的多个第一沟槽,多个所述第一沟槽沿所述第一导电轴的周向均匀分布,沿所述第二导电轴的轴向设有贯穿所述第二导电轴侧壁的多个第二沟槽,多个所述第二沟槽沿所述第二导电轴的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的,沿所述第三导电轴的轴向设有贯穿所述第三导电轴侧壁的多个第三沟槽,多个所述第三沟槽沿所述第三导电轴的周向均匀分布,沿所述第四导电轴的轴向设有贯穿所述第四导电轴侧壁的多个第四沟槽,多个所述第四沟槽沿所述第四导电轴的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轴和所述第二导电轴在所述导槽上移动的最大行程小于所述第一轴腔的轴向深度和所述第二轴腔的轴向深度。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缸和与所述气缸紧密配合的活塞,所述气缸通过气缸座固定在所述第一绝缘座上,所述活塞的活塞杆固定在所述第二绝缘座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将电路输入端和电路输出端均接入外部电路回路中,通电过程中,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带动第一导电轴,使得第一导电轴与第三导电轴内的第一轴腔配合连接,同时,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也带动第二导电轴,使得第二导电轴与第四导电轴内的第二轴腔配合连接,实现通电,断电过程中,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带动第一导电轴,使得第一导电轴与第三导电轴内的第一轴腔分离,同时,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也带动第二导电轴,使得第二导电轴与第四导电轴内的第二轴腔分离,当第一导电轴与第一轴腔完全分离,第二导电轴与第二轴腔完全分离后,实现断电,这种电气开关的开合冲击力小,使用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三导电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气开关,该电气开关包括第一绝缘座1、设置在第一绝缘座1内的第二绝缘座40和驱动装置2,第二绝缘座40安装在驱动装置2的动力输出端,第二绝缘座40上安装有彼此电连接的第一导电轴46和第二导电轴41,第一绝缘座1上固定有电路输入端50和电路输出端51,电路输入端50和电路输出端51位于驱动装置2的远方,电路输入端50在靠近第二绝缘座40的一侧设有第三导电轴53,第三导电轴53的内部沿轴向设有与第一导电轴46相配合的第一轴腔531,电路输出端51在靠近第二绝缘座40的一侧设有第四导电轴52,第四导电轴52的内部沿轴向设有与第二导电轴41相配合的第二轴腔521。在使用过程中,将电路输入端50和电路输出端51分别接入外部电路回路中,驱动装置2的动力输出端带动第一导电轴46,使得第一导电轴46与第三导电轴53内的第一轴腔531配合连接,同时,驱动装置2的动力输出端带动第二导电轴41,使得第二导电轴41与第四导电轴52内的第二轴腔521配合连接,以使电路输入端50和电路输出端51导通,实现通电;断电过程中,驱动装置2的动力输出端带动第一导电轴46,使得第一导电轴46与第三导电轴53内的第一轴腔531分离,同时,驱动装置2的动力输出端带动第二导电轴41,使得第二导电轴41与第四导电轴52内的第二轴腔521分离,当第一导电轴46与第一轴腔531完全分离,第二导电轴41与第二轴腔521完全分离时,实现断电。其中第一绝缘座1和第二绝缘座40均采用绝缘性能较好的电木板或环氧板设置,驱动装置2可以设为气缸或马达等装置进行驱动。
例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采用气缸进行驱动,具体的,气缸21内部设有与气缸21紧密配合的活塞22,气缸21通过气缸座20固定在第一绝缘座1上,活塞22的活塞杆23固定在第二绝缘座40上。在使用过程中,活塞22在气缸21内做活塞运动,活塞杆23带动第二绝缘座40进行前后移动,为电气开关的通断提供稳定的动力,此外,气缸驱动具有良好稳定性,能够防止出现较大的冲击力,且易于维护。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绝缘座40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导电轴46的尾部设有第一螺杆45,第一螺杆45焊接在第一导电轴46的尾部,第二导电轴41的尾部设有第二螺杆42,第二螺杆42焊接在第二导电轴41的尾部,第一螺杆45和第二螺杆42分别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通过螺母43锁紧在第二绝缘座40上,这样使得第一导电轴46和第二导电轴41在第二绝缘座40上安装的更加牢固,避免第一导电轴46和第二导电轴41在电气开关多次开合过程中发生脱离,导致电路通断出现异常,此外,第一绝缘座1除了作为第一导电轴46和第二导电轴41的安装座之外,也用于阻止活塞杆23与第一导电轴46和第二导电轴41直接发生接触,防止电路在通断过程中气缸21带电,影响驱动装置2的正常驱动。
参见图1,还包括与第一导电轴46和第二导电轴41连接的导电装置47,具体的,导电装置47上设有分别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一螺杆45和第二螺杆42分别穿过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安装在第二绝缘座4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一螺杆45的直径而小于第一导电轴46的直径,第四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二螺杆42的直径小于第二导电轴41的直径,第一螺杆45和第二螺杆42分别穿过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一导电轴46和第二导电轴41将导电装置47压紧在第二绝缘座40上,使得导电装置47牢牢紧固在第二绝缘座40上,使得第一导电轴46和第二导电轴41保持良好的电连接关系,避免导电装置47脱落而影响外部回路的通断。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绝缘座40的两端设有滑块31,第一绝缘座1上安装有与滑块31滑动连接的导槽30,导槽30的安装方向与驱动装置2的驱动方向平行,在使用过程中,驱动装置2的动力输出端带动第二绝缘座40在导槽30上进行滑动,这样使得第一导电轴46与第一轴腔531实现精确配合,第二导电轴41与第二轴腔521实现精确配合,从而避免第一导电轴46与第三导电轴53在配合过程中出现错位,以及第二导电轴41与第四导电轴52在配合过程中出现错位,防止出现较大的磨损甚至发生碰撞。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轴46内部沿轴向设有第三轴腔461,第二导电轴41内部沿轴向设有第四轴腔411。这样使得第一导电轴46与第二导电轴41的有效导电面积增大,大大减少了第一导电轴46和第二导电轴41的电阻,减少电流在电气开关上的损耗。
参见图2、图3,沿第三导电轴53的轴向设有贯穿第三导电轴53侧壁的多个第一沟槽532,多个第一沟槽532沿第三导电轴53的周向均匀分布,沿第四导电轴52的轴向设有贯穿第四导电轴52侧壁的多个第二沟槽,多个第二沟槽沿第四导电轴52的周向均匀分布。这样使得第三导电轴53和第四导电轴52均具有一定的弹性,在第一导电轴46插入第三导电轴53的过程中,第三导电轴53对嵌入第一轴腔531内部的第一导电轴46形成一定的包覆力,从而对配合过程中第一导电轴46与第一轴腔531之间的摩擦间隙进行有效补偿,同样,在第二导电轴41插入第四导电轴52的过程中,第四导电轴52对嵌入第二轴腔521内的第二导电轴41形成一定的包覆力,从而对配合过程中第二导电轴41与第二轴腔521之间的摩擦间隙进行有效补偿。
沿第一导电轴46的轴向设有贯穿第一导电轴46侧壁的多个第三沟槽,多个第三沟槽沿第一导电轴46的周向均匀分布,沿第二导电轴41的轴向设有贯穿第二导电轴41侧壁的多个第四沟槽,多个第四沟槽沿第二导电轴41的周向均匀分布。这样使得第一导电轴46和第二导电轴41均具备一定的弹性,第一导电轴46与第三导电轴53配合的过程中,除了第三导电轴53对第一导电轴46的包覆力之外,还具有第一导电轴46对第三导电轴53的扩张力,从而使得第一导电轴46与第三导电轴53之间保持的更加紧密,同样,第二导电轴41与第四导电轴52配合的过程中,除了第四导电轴52对第二导电轴41的包覆力之外,还具有第二导电轴41对第四导电轴52的扩张力,从而使得第二导电轴41与第四导电轴52之间保持的更加紧密。
参见图1,第一导电轴46和第二导电轴41在导槽30上移动的最大行程小于第一轴腔531的轴向深度和第二轴腔521的轴向深度,这样能够为了防止第一轴腔531与第一导电轴46发生碰撞,防止第二轴腔521与第二导电轴41发生碰撞。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电气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绝缘座、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座内的第二绝缘座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绝缘座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二绝缘座上安装有彼此电连接的第一导电轴和第二导电轴,所述第一绝缘座上固定有电路输入端和电路输出端,所述电路输入端和所述电路输出端位于所述驱动装置的远方,所述电路输入端在靠近所述第二绝缘座的一侧设有第三导电轴,所述第三导电轴的内部沿轴向设有与所述第一导电轴相配合的第一轴腔,所述电路输出端在靠近所述第二绝缘座的一侧设有第四导电轴,所述第四导电轴的内部沿轴向设有与所述第二导电轴相配合的第二轴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座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导电轴的尾部设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二导电轴的尾部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并通过螺母锁紧在所述第二绝缘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装置,所述导电装置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分别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并通过所述第一导电轴和所述第二导电轴将所述导电装置压紧在所述第二绝缘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座的两端设有滑块,所述第一绝缘座上安装有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的导槽,所述导槽的安装方向与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方向相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轴内部沿轴向设有第三轴腔,所述第二导电轴内部沿轴向设有第四轴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气开关,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导电轴的轴向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导电轴侧壁的多个第一沟槽,多个所述第一沟槽沿所述第一导电轴的周向均匀分布,沿所述第二导电轴的轴向设有贯穿所述第二导电轴侧壁的多个第二沟槽,多个所述第二沟槽沿所述第二导电轴的周向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开关,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三导电轴的轴向设有贯穿所述第三导电轴侧壁的多个第三沟槽,多个所述第三沟槽沿所述第三导电轴的周向均匀分布,沿所述第四导电轴的轴向设有贯穿所述第四导电轴侧壁的多个第四沟槽,多个所述第四沟槽沿所述第四导电轴的周向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气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轴和所述第二导电轴在所述导槽上移动的最大行程小于所述第一轴腔的轴向深度和所述第二轴腔的轴向深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缸和与所述气缸紧密配合的活塞,所述气缸通过气缸座固定在所述第一绝缘座上,所述活塞的活塞杆固定在所述第二绝缘座上。
CN201922215703.7U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电气开关 Active CN2111254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15703.7U CN211125411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电气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15703.7U CN211125411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电气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25411U true CN211125411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06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15703.7U Active CN211125411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电气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254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9227A (zh) 用于电气设备的快速连接装置
EP4030458B1 (en) Direct current contactor and automobile
EP4160647A1 (en) Relay
US20240029985A1 (en) Relay
CN111816473B (zh) 一种双电源分合闸驱动转换装置
CN208796914U (zh) 一种磁保持通用继电器
CN211125411U (zh) 一种电气开关
CN109859991B (zh) 继电器
CN103123884B (zh) 触头弹簧装置
KR100424668B1 (ko) 절전형 전자개폐기
CN213691893U (zh) 一种带有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5751973U (zh) 接触器、车辆充配电系统、充电桩以及车辆
CN213691890U (zh) 一种带有辅助触点的高容量继电器
CN108551249B (zh) 动能转换电能的转换结构和无线电子产品
CN209903098U (zh) 轴承安装器
CN107527772B (zh) 低压三相双稳态永磁空气开关
CN219163803U (zh) 一种下压式电池承载夹具安全通电装置
CN110993392A (zh) 干式变压器有载调容开关及变压器
CN214175946U (zh) 一种继电器
CN219286298U (zh) 继电器组
CN218826690U (zh) 一种推拉式电磁铁的控制结构
CN210429683U (zh) 可更换极性的直流接触器弧腔结构
CN210006678U (zh) 一种网络能源用500a磁保持接触器
CN2354234Y (zh) 直流接触器
CN218826691U (zh) 一种电磁铁控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