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23824U -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摇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摇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23824U
CN211123824U CN201922226250.8U CN201922226250U CN211123824U CN 211123824 U CN211123824 U CN 211123824U CN 201922226250 U CN201922226250 U CN 201922226250U CN 211123824 U CN211123824 U CN 2111238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balance
rocker
rotating shaft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2625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成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aolair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aolair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aolair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aolair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2625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238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238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238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摇杆装置,包括主支架、内支架、摇杆、面板和限位件,主支架呈框架结构,主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A连接件和B连接件,内支架包括转动主体和沿同一轴向设置于转动主体两侧的第一转轴,转动主体位于主支架的框架内,位于转动主体一侧的第一转轴与A连接件转动连接,另一侧的第一转轴与B连接件转动连接,转动主体内具有安装腔;摇杆包括杆体、连接杆体下端的配合部、以及沿同一轴向设置于配合部两侧的第二转轴,配合部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设置于转动主体的安装腔内,且第一转轴的轴向与第二转轴的轴向正交,杆体伸出转动主体的安装腔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并通过调节螺丝调节摇杆的角度,方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摇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遥控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摇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遥控器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各样的场合中,以控制其他设备的运行。而相比传统按键遥控器,带有摇杆的遥控器更便于操纵。
摇杆遥控器一般是通过手动操控摇杆的方向来控制设备的动作,手感好,便于操控。摇杆装置是摇杆遥控器重要的输出部件,现有市场上的遥控器的摇杆装置基本都是固定角度,不仅结构复杂、组装不便,而且由于是固定角度,导致操作不便,且不便于调节,另外,摇杆装置是通过位置器检测旋转角度,而现有装置中的位置器的线均裸露在外面,容易拉断,从而导致了很大质量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摇杆装置,以解决现有摇杆装置为固定角度,存在不便于使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摇杆装置,包括:
主支架,呈框架结构,所述主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A连接件和B连接件;
内支架,其包括转动主体和沿同一轴向设置于所述转动主体两侧的第一转轴,所述转动主体位于所述主支架的框架内,位于所述转动主体一侧的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A连接件转动连接,另一侧的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B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主体内具有安装腔;
摇杆,其包括杆体、连接于所述杆体下端的配合部、以及沿同一轴向设置于所述配合部两侧的第二转轴,所述配合部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设置于转动主体的安装腔内,且第一转轴的轴向与第二转轴的轴向正交,所述杆体伸出所述转动主体的安装腔外;
限位件,设置于所述主支架的框架内侧,所述转动主体的外壁上具有与所述限位件配合的止挡部,所述限位件用于对所述内支架进行止挡,以限制所述内支架的转动角度;以及
面板,呈框架结构,其罩设于所述主支架的上部边框处,所述摇杆的杆体位于所述面板的框内,所述主支架的一侧通过弹簧柱套设有竖向设置的复位压簧,所述面板压紧于所述复位压簧并通过向下的调节螺丝与所述弹簧柱连接,所述主支架的另一侧与所述面板转动连接,以使得可通过调节螺丝调节所述面板在所述主支架上的安装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位置器,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并与所述A连接件固定连接,以用于检测所述内支架在所述主支架上的转动角度;第二位置器,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并与所述转动主体固定连接,以用于检测所述摇杆在所述内支架上的转动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心其沿轴向设有贯穿至所述内支架的安装腔内的过线孔,所述第二位置器的控制线于所述内支架的安装腔内沿所述过线孔穿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主体上部为呈柱状结构的弧面,所述主支架的框口位置设有与所述弧面的弧度相匹配的弧形边缘,当所述内支架绕第一转轴所在轴线在主支架内转动时,所述弧面沿所述弧形边缘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主体由上下相互扣合连接的转动底座和转动上盖组成,所述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转动底座的两侧,所述安装腔由所述转动底座和所述转动上盖围合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弧面为所述转动上盖的外表面,所述转动上盖的顶部设有条状口,所述条状口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转轴所在轴线方向一致,所述杆体从所述条状口伸出安装腔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件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限位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支架的框架内侧并位于所述转动上盖的弧面两侧,所述转动上盖的两侧分别具有与对应的所述限位件配合的止挡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底座的底部设有阻尼件,所述主支架的下部设有与所述阻尼件接触配合的两块弹片,两块弹片并列排布,且一端连接成整体后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主支架的底部一侧,另一端分别通过弹片压件固定于所述主支架的底部另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平衡组件,其包括第一平衡块、第一平衡拉簧、第一弹簧调节件和第一销轴,所述第一平衡块位于第一转轴下方并与所述第一转轴所在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平衡块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所述主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平衡块的另一端与竖向设置的所述第一平衡拉簧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平衡拉簧的上端通过第一弹簧调节件连接至所述主支架上,以使所述第一平衡块在所述第一平衡拉簧的弹力作用下具有向上的趋向力;所述转动主体上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两侧分别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平衡块上方的第一凸柱,所述第一凸柱用于当所述内支架转动时与所述第一平衡块的顶面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平衡组件,其包括第二平衡块、第二平衡拉簧、第二弹簧调节件和第二销轴,所述第二平衡块位于第二转轴下方并与所述第二转轴所在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二平衡块的一端通过第二销轴与内支架的安装腔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平衡块的另一端与竖向设置的所述第二平衡拉簧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平衡拉簧的上端通过第二弹簧调节件连接至内支架上,以使所述第二平衡块在所述第二平衡拉簧的弹力作用下具有向上的趋向力;所述摇杆的配合部上位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两侧分别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平衡块上方的第二凸柱,所述第二凸柱用于当所述摇杆转动时与所述第二平衡块的顶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角度的摇杆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1)可以通过调节螺丝调节面板与主支架的角度,进而摇杆的相对角度,且不影响使用效果,适合所有人群;
2)摇杆操作更顺畅、平滑;
3)结构简单,便于组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角度的摇杆装置提供的一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的进一步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的进步一分解示意图;
图5为一角度调节示意图;
图6为另一角度调节示意图。
图中:11、转动上盖,12、摇杆,13、转动底座,14、第二弹簧调节件,15、阻尼件,16、内支架,121、面板,122、主支架,123、B连接件,124、限位件, 126、A连接件,127、弹片压件,129、第一弹簧调节件,131、第一平衡块,132、第二平衡块,222、弹簧柱,224、第二凸柱,225、五金轴,226、第一凸柱,227、第一销轴,228、第二销轴,321、复位压簧,322、第二平衡拉簧,333、第一平衡拉簧,520、弹片,601、第一位置器,603、调节螺丝,605、第二位置器。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较佳实施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摇杆12装置,包括:
主支架122,为本装置的承载主体,其呈框架结构,主支架122的两侧分别设有A连接件126和B连接件123,具体的,A连接件126、B连接件123可与主支架122一体成型,也可为单独的分件,其主要功能是用于对下述的内支架 16进行支撑及固定;
内支架16,能够绕第一轴线转动地设置于主支架122上,转动支撑点分别位于A连接件126和B连接件123上,其包括转动主体和沿同一轴向设置于转动主体两侧的第一转轴,转动主体位于主支架122的框架内,位于转动主体一侧的第一转轴与A连接件126转动连接,另一侧的第一转轴与B连接件123转动连接,转动主体内具有安装腔;
摇杆12,其包括杆体、连接于杆体下端的配合部以及沿同一轴向设置于配合部两侧的第二转轴,配合部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设置于转动主体的安装腔内,且第一转轴的轴向与第二转轴的轴向正交,杆体伸出转动主体的安装腔外,杆体即手柄操作杆,用户通过施力于该杆体上,以操控摇杆12在内支架16上转动,以及内支架16在主支架122上转动;
限位件124,设置于主支架122的框架内侧,转动主体的外壁上具有与限位件124配合的止挡部,限位件124用于对内支架16进行止挡,以限制内支架16 的转动角度;以及
面板121,呈框架结构,其罩设于主支架122的上部边框处,摇杆12的杆体位于面板121的框内,主支架122的一侧通过弹簧柱222套设有竖向设置的复位压簧321,面板121压紧于复位压簧321并通过向下的调节螺丝603与弹簧柱 222连接,主支架122的另一侧通过五金轴225与面板121转动连接,以使面板 121在所述支架上以五金轴225为支点进行转动,并可通过调节螺丝603调节面板121在主支架122上的安装角度,角度调节请参阅图5和图6所示。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装置属于摇杆12遥控器的一部分,而本装置是通过面板121与摇杆12遥控器本体固定连接,调节面板121上的调节螺丝603,改变主支架122与面板121的相对角度,即可改变位于主支架122上的摇杆12在摇杆12遥控器本体上的角度,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可通过调节螺丝603对摇杆12的角度进行相应调节,更加符合人体力学和使用习惯,便于操作。
具体实施中,本装置还包括:
第一位置器601,套设于第一转轴上并与A连接件126固定连接,以用于检测内支架16在主支架122上的转动角度;
第二位置器605,套设于第二转轴上并与转动主体固定连接,以用于检测摇杆12在内支架16上的转动角度。
优选地,第一转轴的轴心其沿轴向设有贯穿至内支架16的安装腔内的过线孔,第二位置器605的控制线于内支架16的安装腔内沿过线孔穿出。由于第二位置器605位于内支架16上,而内支架16在主支架122上是可转动的,如果第二位置器605的控制线直接至位于主支架122之外的电路上,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将该控制线扯断,导致存在质量隐患。本案中采用该走线结构,可有效避免因内支架16转动而将控制线扯断。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位置器601和第二位置器605可为电位器或磁编码器,或为同类型的其他产品,其分别通过相应的控制线将采集的角度信号输出至外部的电路中,从而实现遥控控制,至于第一位置器601和第二位置器605是如何采集旋转角度,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敷述。
具体实施中,所述转动主体上部为呈柱状结构的弧面,主支架122的框口位置设有与弧面的弧度相匹配的弧形边缘,当内支架16绕第一转轴所在轴线在主支架122内转动时,弧面沿弧形边缘滑动,使得转动配合更加平滑、稳定。
具体实施中,转动主体由上下相互扣合连接的转动底座13和转动上盖11 组成,第一转轴设置于转动底座13的两侧,安装腔由转动底座13和转动上盖 11围合形成,弧面为转动上盖11的外表面,转动上盖11的顶部设有条状口,条状口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转轴所在轴线方向一致,杆体从条状口伸出安装腔外,使得内支架16便于加工、组装,同时方便摇杆12安装于内支架16上。
在一实施例中,限位件124的数量为两块,两块限位件124分别设置于主支架122的框架内侧并位于转动上盖11的弧面两侧,转动上盖11的两侧分别具有与对应限位件124配合的止挡部。
具体实施中,转动底座13的底部设有阻尼件15,主支架122的下部设有与阻尼件15接触配合的两块弹片520,两块弹片520并列排布,且一端连接成整体后通过螺丝固定于主支架122的底部一侧,另一端分别通过弹片压件127固定于主支架122的底部另一侧,内支架16在转动过程中阻尼件15与弹片520弹性摩擦,从而使内支架在主支架上的转动角度更便于控制,操控更灵活。
优选地,装置还包括第一平衡组件,其包括第一平衡块131、第一平衡拉簧 333、第一弹簧调节件129和第一销轴227,第一平衡块131位于第一转轴下方并与第一转轴所在的轴线垂直,第一平衡块131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227与主支架122转动连接,即第一平衡块131在主支架122可绕第一销轴227转动,第一平衡块131的另一端与竖向设置的第一平衡拉簧333的下端连接,第一平衡拉簧 333的上端通过第一弹簧调节件129连接至主支架122上,以使第一平衡块131 在第一平衡拉簧333的弹力作用下具有向上的趋向力,第一弹簧调节件129用于调节其在主支架122上的安装位置,通过改变位置以调节第一平衡拉簧333的拉力,具体地,主支架122上还设置有对第一弹簧调节件129进行调节的螺丝;转动主体上位于第一转轴的两侧分别设有位于第一平衡块131上方的第一凸柱226,第一凸柱226用于当内支架16转动时与第一平衡块131的顶面接触,第一凸柱 226可为销钉或一体设置于内支架16上的柱状凸起。
第一平衡组件的工作原理:当第一凸柱226未对第一平衡块131的顶面施力时,内支架16处于平衡位,第一平衡块131在第一平衡拉簧333的弹力作用下具有向上的趋向力;当操作摇杆12使内支架16向远离平衡位的方向转动时,第一凸柱226向下施力于第一平衡块131的顶面,使第一平衡块131绕第一销轴227小幅度转动,此时第一平衡拉簧333受到进一步的拉力;当操作摇杆12使内支架16向靠近平衡位的方向转动时,第一平衡拉簧333产生的力通过第一平衡块131的顶面作用于第一凸柱226上,并使内支架16趋向平衡位转动,使得摇杆操作更平滑、顺畅。
优选地,装置还包括第二平衡组件,其包括第二平衡块132、第二平衡拉簧 322、第二弹簧调节件14和第二销轴228,第二平衡块132位于第二转轴下方并与第二转轴所在的轴线垂直,第二平衡块132的一端通过第二销轴228与内支架 16的安装腔内壁转动连接,即第二平衡块132在该安装腔内可绕该第二销轴228 转动,第二平衡块132的另一端与竖向设置的第二平衡拉簧322的下端连接,第二平衡拉簧322的上端与安装于内支架16的安装腔内壁上的第二弹簧调节件14 连接,以使第二平衡块132在第二平衡拉簧322的弹力作用下具有向上的趋向力,该第二弹簧调节件14于安装腔内壁上位置可调,通过调节第二弹簧调节件14 的位置从而调节第二平衡拉簧322对第二平衡块132的拉力,具体地,内支架架上还设置有对第二弹簧调节件14进行调节的螺丝;摇杆12的配合部上位于第二转轴的两侧分别设有位于第二平衡块132上方的第二凸柱224,第二凸柱224用于当摇杆12转动时与第二平衡块132的顶面接触,第二凸柱224可为销钉或一体设置于配合部上的柱状凸起。
第二平衡组件的工作原理:当第二凸柱224未对第二平衡块132的顶施力时,此时,摇杆12处于平衡位;当操作摇杆12使摇杆12向远离平衡位的方向转动时,第二凸柱224向下施力于第二平衡块132的顶面,使第二平衡块132绕第二销轴228小幅度转动,此时第二平衡拉簧322受到进二步的拉力,将第二平衡块 132拉紧;当操作摇杆12使内支架16向靠近平衡位的方向转动时,第二平衡拉簧322产生的力通过第二平衡块132的顶面作用于第二凸柱224上,并使摇杆 12趋向平衡位转动,使得摇杆操作更平滑、顺畅。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可以对本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支架,呈框架结构,所述主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A连接件和B连接件;
内支架,其包括转动主体和沿同一轴向设置于所述转动主体两侧的第一转轴,所述转动主体位于所述主支架的框架内,位于所述转动主体一侧的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A连接件转动连接,另一侧的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B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主体内具有安装腔;
摇杆,其包括杆体、连接于所述杆体下端的配合部、以及沿同一轴向设置于所述配合部两侧的第二转轴,所述配合部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设置于转动主体的安装腔内,且第一转轴的轴向与第二转轴的轴向正交,所述杆体伸出所述转动主体的安装腔外;
限位件,设置于所述主支架的框架内侧,所述转动主体的外壁上具有与所述限位件配合的止挡部,所述限位件用于对所述内支架进行止挡,以限制所述内支架的转动角度;以及
面板,呈框架结构,其罩设于所述主支架的上部边框处,所述摇杆的杆体位于所述面板的框内,所述主支架的一侧通过弹簧柱套设有竖向设置的复位压簧,所述面板压紧于所述复位压簧并通过向下的调节螺丝与所述弹簧柱连接,所述主支架的另一侧与所述面板转动连接,以使得可通过调节螺丝调节所述面板在所述主支架上的安装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位置器,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并与所述A连接件固定连接,以用于检测所述内支架在所述主支架上的转动角度;
第二位置器,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并与所述转动主体固定连接,以用于检测所述摇杆在所述内支架上的转动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心其沿轴向设有贯穿至所述内支架的安装腔内的过线孔,所述第二位置器的控制线于所述内支架的安装腔内沿所述过线孔穿出。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主体上部为呈柱状结构的弧面,所述主支架的框口位置设有与所述弧面的弧度相匹配的弧形边缘,当所述内支架绕第一转轴所在轴线在主支架内转动时,所述弧面沿所述弧形边缘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主体由上下相互扣合连接的转动底座和转动上盖组成,所述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转动底座的两侧,所述安装腔由所述转动底座和所述转动上盖围合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为所述转动上盖的外表面,所述转动上盖的顶部设有条状口,所述条状口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转轴所在轴线方向一致,所述杆体从所述条状口伸出安装腔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限位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支架的框架内侧并位于所述转动上盖的弧面两侧,所述转动上盖的两侧分别具有与对应的所述限位件配合的止挡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底座的底部设有阻尼件,所述主支架的下部设有与所述阻尼件接触配合的两块弹片,两块弹片并列排布,且一端连接成整体后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主支架的底部一侧,另一端分别通过弹片压件固定于所述主支架的底部另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平衡组件,其包括第一平衡块、第一平衡拉簧、第一弹簧调节件和第一销轴,所述第一平衡块位于第一转轴下方并与所述第一转轴所在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平衡块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所述主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平衡块的另一端与竖向设置的所述第一平衡拉簧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平衡拉簧的上端通过第一弹簧调节件连接至所述主支架上,以使所述第一平衡块在所述第一平衡拉簧的弹力作用下具有向上的趋向力;所述转动主体上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两侧分别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平衡块上方的第一凸柱,所述第一凸柱用于当所述内支架转动时与所述第一平衡块的顶面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摇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平衡组件,其包括第二平衡块、第二平衡拉簧、第二弹簧调节件和第二销轴,所述第二平衡块位于第二转轴下方并与所述第二转轴所在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二平衡块的一端通过第二销轴与内支架的安装腔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平衡块的另一端与竖向设置的所述第二平衡拉簧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平衡拉簧的上端通过第二弹簧调节件连接至内支架上,以使所述第二平衡块在所述第二平衡拉簧的弹力作用下具有向上的趋向力;所述摇杆的配合部上位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两侧分别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平衡块上方的第二凸柱,所述第二凸柱用于当所述摇杆转动时与所述第二平衡块的顶面接触。
CN201922226250.8U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摇杆装置 Active CN2111238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26250.8U CN211123824U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摇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26250.8U CN211123824U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摇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23824U true CN211123824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05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26250.8U Active CN211123824U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摇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2382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6281A (zh) * 2020-10-27 2021-01-29 连云港杰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在位调节操作角度的操纵杆手柄装置
CN114284012A (zh) * 2021-11-26 2022-04-05 东莞福哥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3d摇杆电位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6281A (zh) * 2020-10-27 2021-01-29 连云港杰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在位调节操作角度的操纵杆手柄装置
CN114284012A (zh) * 2021-11-26 2022-04-05 东莞福哥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3d摇杆电位器
CN114284012B (zh) * 2021-11-26 2024-01-23 东莞福哥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3d摇杆电位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23824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摇杆装置
US5800313A (en) Skiing exercise apparatus
JP3161917U (ja) 揺動式健康機
JP2001253326A (ja) 産業用車両のブレーキペダル装置
CN210462291U (zh) 可调节观看角度的显示屏
KR200364211Y1 (ko) 강의용 디스플레이장치의 힌지기구
CN213512991U (zh) 一种计算机教学辅助系统
CN212038209U (zh) 一种按摩头位置调节装置
KR200431294Y1 (ko) 전신 운동기구
CN209450160U (zh) 一种人机交互式新型司钻椅
JP2000008688A (ja) チルトヒンジ
CN212724868U (zh) 一种电位器新型操纵杆机构
CN214618751U (zh) 双旋转的多方位支臂架结构
CN113299513B (zh) 一种旋转键及电子产品
CN218329937U (zh) 水平仪多功能挂架
JPS637313Y2 (zh)
CN112303387B (zh) 一种支架
CN214098260U (zh) 一种平板电脑转轴及平板电脑
CN209086879U (zh) 一种静音鼠标
CN209598820U (zh) 一种切割机械安全性能检测机构
CN206933987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KR200157254Y1 (ko) 에치엠디의 스피커 안착장치
CN106996242B (zh) 一种高稳定性可调隐藏式静音合页
JPS59194972A (ja) ナイフ紙折り機のナイフ調節装置
JPS5927907Y2 (ja) ミシンの針棒運動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