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19320U - 低氮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 - Google Patents
低氮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119320U CN211119320U CN201921802668.2U CN201921802668U CN211119320U CN 211119320 U CN211119320 U CN 211119320U CN 201921802668 U CN201921802668 U CN 201921802668U CN 211119320 U CN211119320 U CN 2111193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uidized bed
- circulating fluidized
- bed boiler
- separator
- hear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ized-Bed Combustion And Resonant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氮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炉膛、设置于炉膛下部的一次风系统,所述一次风系统包括设于炉膛下端的布风板、以及布设在布风板上的风帽,且离所述布风板中心越远的风帽上的出风孔数量越少。现有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在使用时由于路摊内周边的风阻力大、中间的风阻力小,加之炉膛内往往中间区域落煤多,而散落到周边的落煤颗粒大,形成不均匀落煤现象,进而导致煤燃烧不够充分,而通过上述的结构改进后,形成从中心向四周风量渐小的出风,从而使一次风的整体布风均匀,进而使落煤均匀,提高燃烧效果,进而提高氮氧化物脱除率,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氮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
背景技术
煤是我国的主要能用,其主要利用方式为燃烧发电,煤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及烟尘等污染物的主要来源。随着我国紧急的快速发展,污染物排放愈发严重,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因此,从源头上控制烟气中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及烟尘的排放已经迫在眉睫。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以其节能环保优势,近三十年得到极大的发展。2014年9月,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及国家能源局三部委联合下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要求新建燃煤机组接近或基本达到燃气轮机排放极限,即在基准含氧量6%的情况下,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及烟尘分别达到50、35、10mg/m3,这使得低温燃烧能有效抵制氮氧化物生成且炉内燃烧过程可直接脱硫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也颇具压力。
国内现有的循环流化床机组的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参差不齐,为了实现上述要求,需要安装SNCR+SCR脱销系统,这回显著增加企业的运行成本且改造周期长、设备初投资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氮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使煤燃烧更加充分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低氮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炉膛、设置于炉膛下部的一次风系统,所述一次风系统包括设于炉膛下端的布风板、以及布设在布风板上的风帽,且离所述布风板中心越远的风帽上的出风孔数量越少。
现有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在使用时由于路摊内周边的风阻力大、中间的风阻力小,加之炉膛内往往中间区域落煤多,而散落到周边的落煤颗粒大,形成不均匀落煤现象,进而导致煤燃烧不够充分,而通过上述的结构改进后,形成从中心向四周风量渐小的出风,从而使一次风的整体布风均匀,进而使落煤均匀,提高燃烧效果,进而提高氮氧化物脱除率,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布风板靠近炉膛的后膜式壁的一侧设置有一封堵钢板,所述封堵钢板封堵布风板靠近炉膛的后膜式壁的一排风帽。
如此设置,后膜式壁为与炉膛与分离器连接的一侧侧壁,将靠近该侧壁的一排风帽挡住,由于该侧有返料器的返料口,减少一排风帽后,可以避免从返料口送回的煤料在返料口处聚集,进而在一次风的作用下均匀的吹散,使燃烧更加充分。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还包括二次风系统,所述二次风系统包括多个与炉膛下部连接的二次风进风管,多个所述二次风进风管的出风口朝向一次风燃烧区域的下游。
如此设置,能够形成良好的搅拌效果,使得炉膛内的气体和煤混合均匀,从而使煤能够燃烧的更加充分;另外,能够形成烟气旋涡,延长悬浮的细煤粒在炉内停留时间和行程,减少飞灰可燃物含量。
进一步优选为:多个所述二次风进风管分别设置在炉膛的前、后两侧、且所述二次风进风管沿炉膛长度方向均匀设置。
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二次风的作用,使气体和煤混合更均匀,煤的燃烧更加充分。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一次风系统和二次风系统的送风比例为(52-57):(43-48)。
如此设置,可以强化炉膛下部的还原性氛围,抑制氮氧化物生成。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还包括设于炉膛上部的分离器,所述分离器的顶端通过一中心筒与尾部烟道连通,所述中心筒偏心设置于分离器上。
如此设置,使循环物料偏移主流区,提高循环物料的循环倍率,使循环物料难以从中心筒中排除而通过返料器回到锅炉内部,达到合理的循环物料量。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分离器与炉膛间通过进口烟道连通,所述进口烟道于炉膛至分离器呈缩口设置。
如此设置,提升出口的烟气流速,从而到达分离器时所受的离心力更大,使循环物料能够贴壁移动,使循环物料难以从中心筒中排出而通过返料器而回到炉膛内部,进一步提高循环物料量。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进口烟道的喉口与分离器内腔的直径比为1:(5.0-5.2)。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烧循环流化床锅炉还包括连接分离器下部与炉膛后侧壁下部的返料器,所述分离器的下端设置有与返料器连接的落料腿,所述落料腿的内腔与分离器内腔的直径比为1:(9.2-9.4)。
如此设置,通过对喉口、分离器内腔和落料腿的直径比例进行调节,进一步提高循环物料量,以保证炉膛的温度合理均匀。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进口烟道内侧涂覆形成有耐磨耐火可塑料层,且所述耐磨耐火可塑料层与进口烟道内壁间通过长抓钉加固连接。
如此设置,由于现有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的进口烟道尺寸大都是偏大的,因此,可以上述的方式以达到不更换进口烟道的方式进行调节进口烟道尺寸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一次风和二次风的调整,使得炉膛内煤和气体的混合更加均匀,提高燃烧效果,从而提高氮氧化物脱除率,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2、通过对喉口、中心筒、分离器内腔和落料腿的结构以及比例进行调节,从而提高循环物料量,以保证炉膛的温度合理均匀,抑制氮氧化物生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一次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分离器的剖面图。
图中,100、括炉膛;200、一次风系统;210、布风板;211、通孔;220、风帽;230、封堵钢板;300、二次风进风管;400、分离器;500、返料器;600、中心筒;700、尾部烟道;800、进口烟道;810、耐磨耐火可塑料层;820、长抓钉;900、落料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低氮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如图1所示,包括炉膛100、一次风系统200、二次风系统、分离器400和返料器500,一次风系统200和二次风系统设置于炉膛下部,分离器400通过一进口烟道800与炉膛上部连通,返料器500连接分离器400下部与炉膛后侧壁下部。
在分离器400侧面设置有尾部烟道700,分离器400的顶端通过一中心筒600与尾部烟道700连通,其中,中心筒600偏心设置于分离器400上。
如图1和图2所示,一次风系统200包括布风板210和风帽220,布风板210安装在炉膛下端,在布风板210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通孔211,在通孔211上安装有风帽220,其中,离布风板210中心越远的风帽220上的出风孔数量越少。
参照图2,布风板210靠近炉膛的后膜式壁的一侧设置有一封堵钢板230,封堵钢板230焊接在布风板210的下方、并将布风板210上靠近炉膛的后膜式壁的一排风帽220封堵住。
如图1所示,二次风系统包括多个与炉膛下部连接的二次风进风管300,多个二次风进风管300分别设置在炉膛的前、后两侧、且二次风进风管300沿炉膛长度方向均匀设置。
二次风进风管300的连接口呈斜向下设置、且多个二次风进风管300的出风口朝向一次风燃烧区域的下游。
其中,一次风系统200和二次风系统的送风比例为(52-57):(43-48),优选的,一次风系统200和二次风系统的送风比例为55:45时效果最佳。
如图3所示,进口烟道800于炉膛至分离器400呈缩口设置,进口烟道800的喉口的直径b与分离器400内腔的直径a的直径比为1:(5.0-5.2),优选的,进口烟道800的喉口的直径b与分离器400内腔的直径a的直径比为1:5.06。
分离器400的下端设置有与返料器500连接的落料腿900,落料腿900的内腔直径C与分离器400内腔的直径a的直径比为1:(9.2-9.4),优选地,落料腿900的内腔直径C与分离器400内腔的直径a的直径比为1:9.33。
进口烟道800内侧涂覆形成有耐磨耐火可塑料层810,且耐磨耐火可塑料层810与进口烟道800内壁间通过长抓钉820加固连接。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低氮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炉膛(100)、设置于炉膛下部的一次风系统(200),其特征是:所述一次风系统(200)包括设于炉膛下端的布风板(210)、以及布设在布风板(210)上的风帽(220),且离所述布风板(210)中心越远的风帽(220)上的出风孔数量越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其特征是:所述布风板(210)靠近炉膛的后膜式壁的一侧设置有一封堵钢板(230),所述封堵钢板(230)封堵布风板(210)靠近炉膛的后膜式壁的一排风帽(2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其特征是: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还包括二次风系统,所述二次风系统包括多个与炉膛下部连接的二次风进风管(300),多个所述二次风进风管(300)的出风口朝向一次风燃烧区域的下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氮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其特征是:多个所述二次风进风管(300)分别设置在炉膛的前、后两侧、且所述二次风进风管(300)沿炉膛长度方向均匀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低氮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其特征是:所述一次风系统(200)和二次风系统的送风比例为(52-57):(43-4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其特征是: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还包括设于炉膛上部的分离器(400),所述分离器(400)的顶端通过一中心筒(600)与尾部烟道(700)连通,所述中心筒(600)偏心设置于分离器(40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氮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其特征是:所述分离器(400)与炉膛间通过进口烟道(800)连通,所述进口烟道(800)于炉膛至分离器(400)呈缩口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氮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其特征是:所述进口烟道(800)的喉口与分离器(400)内腔的直径比为1:(5.0-5.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氮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其特征是:所述烧循环流化床锅炉还包括连接分离器(400)下部与炉膛后侧壁下部的返料器(500),所述分离器(400)的下端设置有与返料器(500)连接的落料腿(900),所述落料腿(900)的内腔与分离器(400)内腔的直径比为1:(9.2-9.4)。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氮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其特征是:所述进口烟道(800)内侧涂覆形成有耐磨耐火可塑料层(810),且所述耐磨耐火可塑料层(810)与进口烟道(800)内壁间通过长抓钉(820)加固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02668.2U CN211119320U (zh) | 2019-10-24 | 2019-10-24 | 低氮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02668.2U CN211119320U (zh) | 2019-10-24 | 2019-10-24 | 低氮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119320U true CN211119320U (zh) | 2020-07-28 |
Family
ID=71688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802668.2U Active CN211119320U (zh) | 2019-10-24 | 2019-10-24 | 低氮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11932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03738A (zh) * | 2021-09-30 | 2021-12-17 | 鄂尔多斯市昊华国泰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内置风口循环结构的低氮燃烧锅炉及方法 |
CN113819460A (zh) * | 2021-11-02 | 2021-12-21 | 江门市同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低氮燃烧无氨脱硝方法 |
-
2019
- 2019-10-24 CN CN201921802668.2U patent/CN21111932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03738A (zh) * | 2021-09-30 | 2021-12-17 | 鄂尔多斯市昊华国泰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内置风口循环结构的低氮燃烧锅炉及方法 |
CN113803738B (zh) * | 2021-09-30 | 2024-04-26 | 鄂尔多斯市昊华国泰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内置风口循环结构的低氮燃烧锅炉及方法 |
CN113819460A (zh) * | 2021-11-02 | 2021-12-21 | 江门市同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低氮燃烧无氨脱硝方法 |
CN113819460B (zh) * | 2021-11-02 | 2023-07-25 | 江门市同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低氮燃烧无氨脱硝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94295B (zh) | 在炉拱上布置有缝隙式燃尽风喷口的w型火焰锅炉 | |
CN106168376B (zh) | 一种双炉膛煤粉气化低氮燃烧工业锅炉 | |
CN211119320U (zh) | 低氮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 | |
CN103604116A (zh) | 降低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产物中氮氧化物的装置及其方法 | |
CN103672867A (zh) | 一种高效低污染的w型火焰锅炉燃尽风装置及方法 | |
CN202109471U (zh) | 生物质低氮直燃锅炉 | |
CN203595119U (zh) | 降低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产物中氮氧化物的装置 | |
CN107606602A (zh) | 一种sncr和ofa交错布置的卧式锅炉 | |
CN101358730B (zh) | 具有布置于上下炉膛交汇处的w型火焰锅炉燃尽风装置的锅炉 | |
CN107559822B (zh) | 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器和燃尽风布置结构 | |
CN203036634U (zh) | 一种分级燃烧的低氮氧化物旋流燃烧器 | |
CN201237236Y (zh) | 链条锅炉燃烧复合二次风装置 | |
CN116146973B (zh) | 一种低位布置高效炉内脱硫脱硝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 | |
CN1312430C (zh) | 一种生物质与煤粉复合燃烧及生物质再燃脱硝的燃烧装置 | |
CN209355294U (zh) | 一种降低层燃炉飞灰含碳量的二次配风结构 | |
CN1299047C (zh) | 仓储式煤粉锅炉制粉系统的乏气分离装置 | |
CN2804615Y (zh) | 一种生物质与煤粉复合燃烧及生物质再燃脱硝的燃烧装置 | |
CN204901769U (zh) | 一种垃圾焚烧装置 | |
CN204165042U (zh) | 中低温热烟气送粉煤粉燃烧装置 | |
CN208382136U (zh) | 一种发电厂新型锅炉燃烧系统 | |
CN204372973U (zh) | 一种生物质锅炉的二次风、给药组合结构 | |
CN106090893A (zh) | 一种燃煤锅炉的高效洁净燃烧方法 | |
CN1226552C (zh) | 燃煤燃气组合型低Nox燃烧器 | |
CN205119107U (zh) | 超低排放工业锅炉供能系统 | |
CN205316310U (zh) | 一种飞灰再循环输送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No. 28, Luodong Road, Shanhu street, Shengzhou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xinzhonggang Thermal Power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8, Luodong Road, Shanhu street, Shengzhou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xinzhonggang clean ener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