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12343U - 一种发光变色单丝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光变色单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12343U
CN211112343U CN201921072961.8U CN201921072961U CN211112343U CN 211112343 U CN211112343 U CN 211112343U CN 201921072961 U CN201921072961 U CN 201921072961U CN 211112343 U CN211112343 U CN 2111123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ofilament
resistor
color
changing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7296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玉蓉
张观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ongg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ongg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ongg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ongg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7296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123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123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123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Multicomponent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功能纤维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光变色单丝。所述发光变色单丝由变色纤维单丝和LED灯带组成,所述变色纤维单丝的一端热贴合在LED灯带上,所述变色纤维单丝的纤维直径为50~120μm。本实用新型通过变色纤维单丝实现良好的光传递性能,并通过改变纤维端头LED灯带的光源及其颜色,获得不同色泽的具有光亮度的单丝,该单丝可用于公仔发丝、人假发丝、编织发光显色织物、警示版等、光传导感应控制传感单元等。

Description

一种发光变色单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功能纤维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光变色单丝。
背景技术
变色纤维属于各种各样,数目繁多的新型服装材料中的一种,它的出现主要是借助于现代高新技术,使纺织品的颜色或者花型随着光照、温度、干湿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变色纤维最早得到应用是在1970年,美国的CYANAMIDE公司在越南战争的战场上,为了满足作战时能够更好地隐蔽伪装这一功能性的要求而开发的一种可以吸收光线后改变颜色的织物。此后如绣花丝绒、针织纱、机织纱等各种变色材料应运而生。并逐渐广泛的用于毛衣、运动鞋、帽子、丝袜、装饰皮革各种衣物服饰上,人们对它的存在也从接受转变为喜爱。变色纤维材料给我们传统的服装业带来了不少的变化,同时也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
随着经济水平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仔发、装饰发以及假发已成为现代生活中重要的时尚饰品,其中人造假发全世界每年消费量在15万吨左右。随着发制品行业的不断壮大,人发原料比例越来越少,国内外人发资源逐渐下降。因此,假发制品行业亟须寻找一种新的人发资源替代品。假发一般分为动物角蛋白纤维发和人工合成假发,动物角蛋白假发一般包括人发、马尾、马鬃、牦牛毛、牛尾等,动物角蛋白假发仿真性较好,但是动物角蛋白纤维产量低、价格高且生长周期较长,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大量需求;合成高分子具有价格便宜,加工简单,除了具有化学纤维的一般优越性能,如强度高、质轻、易洗快干、弹性好、不怕霉蛀等特点,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方便,在生产中的应用也极为广泛。
但是传统假发纤维颜色单一,没有活性比较死板,无法在光线下产生的多变颜色效果,而部分加入染色剂的变色纤维则由于染色成分的不环保,容易造成环境污染;采用变色微胶囊技术可以改善问题,但是在满足采用熔融加工方法制备发丝过程中微胶囊及功能添加剂的热稳定问题则更为突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变色单丝。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发光变色单丝,所述发光变色单丝由变色纤维单丝和LED灯带组成,所述变色纤维单丝的一端热贴合在LED灯带上,所述变色纤维单丝的纤维直径为50~120μm。
优选地,所述变色纤维单丝的纤维截面为圆形。
优选地,所述变色纤维单丝为中空结构。
优选地,所述变色纤维单丝为卷曲纤维或者非卷曲纤维。
优选地,所述LED灯带由电源、LED灯、电阻R1、三极管、电阻R2、电阻R3和光敏电阻组成;所述LED灯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LED灯的另一端与电阻R1连接,所述电阻R1一端与LED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阻R1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源负极连接,三极管的基极与电阻R2连接,所述电阻R2一端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和光敏电阻连接,所述电阻R3一端与电阻R2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光敏电阻一端与电阻R2连接,光敏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变色纤维单丝在传导距离1米的光损失量为30%以内。
上述发光变色单丝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高分子基体原材料熔融,然后加入与高分子基体原材料折光系数相同的添加剂;在熔融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并挤出,再经过冷却、拉伸、热定型、卷绕,得到变色纤维单丝,然后将变色纤维单丝的一端热贴合在LED灯带上,得到发光变色单丝。
优选地,所述高分子基体原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己内酯、PHA聚合物、均聚尼龙、聚碳酸酯、聚苯乙烯、环烯烃类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乳酸、共聚尼龙、共聚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折光系数选择高分子基体原材料,并通过折光系数确定后续添加剂材料,借助高分子基体原材料与添加剂相同的折光系数,实现不利用染色剂而得到发光变色单丝。
优选地,述添加剂为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锆、纳米氧化铈、纳米氧化铁中的至少一种,添加剂的加入量为高分子基体原材料质量的0.1~1%。
优选地,所述熔融共混并挤出的温度为190~290℃。
优选地,所述冷却采用空气或者液体浴进行冷却,其中所述液体浴为水、醇或者油性介质,液体浴冷却温度为5~60℃。
优选地,所述拉伸温度为室温~230℃,总拉伸倍率为4~20倍。
优选地,所述热定型温度为80~260℃。
通过控制上述纺丝条件,实现光传导过程中的部分外泄,进而实现纤维表面会有一定的光泽。
本实用新型通过变色纤维单丝实现良好的光传递性能,并通过改变纤维端头光源及其颜色,获得不同色泽的具有光亮度的单丝,该单丝可用于公仔发丝、人假发丝、编织发光显色织物、警示版等、光传导感应控制传感单元等。
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变色单丝具有如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变色纤维单丝实现发光变色单丝对光的有效传导,并在单丝的一端热贴合有LED灯带,通过LED灯带光的颜色实现纤维颜色的转变,使得纤维不需要染色就具有一定的光亮度,同时传导距离在1米的光损失量为30%以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光变色单丝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编号说明如下:1为变色纤维单丝,2为LED灯带;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LED灯带的电路图,图中编号说明如下:2-1为电源,2-2为LED灯,2-3为电阻R1,2-4为三极管,2-5为电阻R2,2-6为电阻R3,2-7为光敏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发光变色单丝,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由变色纤维单丝1和LED灯带2组成,所述变色纤维单丝1的一端热贴合在LED灯带2上。所述LED灯带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包括电源2-1、LED灯2-2、电阻R1(100K)2-3、三极管(s9013)2-4、电阻R2(4.7K)2-5、电阻R3(220K)2-6和光敏电阻(GL3516)2-7;所述LED灯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LED灯的另一端与电阻R1(100K)连接,所述电阻R1(100K)一端与LED灯连接,电阻R1(100K)的另一端与三极管(s901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s9013)的集电极与电阻R1(100K)连接,三极管(s9013)的发射极与电源负极连接,三极管(s9013)的基极与电阻R2(4.7K)连接,所述电阻R2(4.7K)一端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电阻R2(4.7K)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220K)和光敏电阻(GL3516)连接,所述电阻R3(220K)一端与电阻R2(4.7K)连接,电阻R3(220K)的另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光敏电阻(GL3516)一端与电阻R2(4.7K)连接,光敏电阻(GL3516)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
本实施例的发光变色单丝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控制纺丝温度为280℃,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基体原材料熔融,然后加入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基体原材料折光系数相同的纳米二氧化钛添加剂,添加剂添加量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基体原材料质量的0.1%;在熔融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并挤出,再经过液体冷却(冷却温度:40℃)、拉伸(拉伸温度:150℃,拉伸倍率:9.0倍)、热定型(热定型温度为220℃)、卷绕,得到变色纤维单丝,然后将变色纤维单丝的一端热贴合在LED灯带上,得到发光变色单丝。
本实施例得到的变色纤维单丝纤维截面为圆形,纤维形态为卷曲,纤维直径为50μm,通过在变色纤维单丝的一端加装有LED灯,实现单丝的颜色变化。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发光变色单丝,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由变色纤维单丝1和LED灯带2组成,所述变色纤维单丝1的一端热贴合在LED灯带2上。所述LED灯带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包括电源2-1、LED灯2-2、电阻R1(100K)2-3、三极管(s9013)2-4、电阻R2(4.7K)2-5、电阻R3(220K)2-6和光敏电阻(GL3516)2-7;所述LED灯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LED灯的另一端与电阻R1(100K)连接,所述电阻R1(100K)一端与LED灯连接,电阻R1(100K)的另一端与三极管(s901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s9013)的集电极与电阻R1(100K)连接,三极管(s9013)的发射极与电源负极连接,三极管(s9013)的基极与电阻R2(4.7K)连接,所述电阻R2(4.7K)一端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电阻R2(4.7K)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220K)和光敏电阻(GL3516)连接,所述电阻R3(220K)一端与电阻R2(4.7K)连接,电阻R3(220K)的另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光敏电阻(GL3516)一端与电阻R2(4.7K)连接,光敏电阻(GL3516)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
本实施例的发光变色单丝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控制纺丝温度为220℃,将聚乳酸基体原材料熔融,然后加入与聚乳酸基体原材料折光系数相同的纳米氧化锌添加剂,添加剂添加量为聚乳酸基体原材料质量的1%;在熔融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并挤出,再经过液体冷却(冷却温度:20℃)、拉伸(拉伸温度:120℃,拉伸倍率:7.5倍)、热定型(热定型温度为200℃)、卷绕,得到变色纤维单丝,然后将变色纤维单丝的一端热贴合在LED灯带上,得到发光变色单丝。
本实施例得到的变色纤维单丝纤维截面为非圆形,纤维形态为非卷曲,纤维直径为100μm,通过在变色纤维单丝的一端加装有LED灯,实现单丝的颜色变化。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发光变色单丝,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由变色纤维单丝1和LED灯带2组成,所述变色纤维单丝1的一端热贴合在LED灯带2上。所述LED灯带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包括电源2-1、LED灯2-2、电阻R1(100K)2-3、三极管(s9013)2-4、电阻R2(4.7K)2-5、电阻R3(220K)2-6和光敏电阻(GL3516)2-7;所述LED灯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LED灯的另一端与电阻R1(100K)连接,所述电阻R1(100K)一端与LED灯连接,电阻R1(100K)的另一端与三极管(s901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s9013)的集电极与电阻R1(100K)连接,三极管(s9013)的发射极与电源负极连接,三极管(s9013)的基极与电阻R2(4.7K)连接,所述电阻R2(4.7K)一端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电阻R2(4.7K)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220K)和光敏电阻(GL3516)连接,所述电阻R3(220K)一端与电阻R2(4.7K)连接,电阻R3(220K)的另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光敏电阻(GL3516)一端与电阻R2(4.7K)连接,光敏电阻(GL3516)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
本实施例的发光变色单丝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控制纺丝温度为250℃,将聚碳酸酯原材料熔融,然后加入与聚碳酸酯基体原材料折光系数相同的纳米氧化锆添加剂,添加剂添加量为聚碳酸酯基体原材料质量的0.6%;在熔融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并挤出,再经过液体冷却(冷却温度:30℃)、拉伸(拉伸温度:140℃,拉伸倍率:8.0倍)、热定型(热定型温度为210℃)、卷绕,得到变色纤维单丝,然后将变色纤维单丝的一端热贴合在LED灯带上,得到发光变色单丝。
本实施例得到的变色纤维单丝纤维截面为中空,纤维形态为卷曲,纤维直径为120μm,通过在变色纤维单丝的一端加装有LED灯,实现单丝的颜色变化。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发光变色单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变色单丝由变色纤维单丝和LED灯带组成,所述变色纤维单丝的一端热贴合在LED灯带上,所述变色纤维单丝的纤维直径为50~120μm;所述变色纤维单丝在传导距离1米的光损失量为30%以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变色单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纤维单丝的纤维截面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变色单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纤维单丝为中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变色单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纤维单丝为卷曲纤维或者非卷曲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变色单丝,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带由电源、LED灯、电阻R1、三极管、电阻R2、电阻R3和光敏电阻组成;所述LED灯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LED灯的另一端与电阻R1连接,所述电阻R1一端与LED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阻R1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源负极连接,三极管的基极与电阻R2连接,所述电阻R2一端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和光敏电阻连接,所述电阻R3一端与电阻R2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光敏电阻一端与电阻R2连接,光敏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
CN201921072961.8U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发光变色单丝 Active CN2111123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72961.8U CN211112343U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发光变色单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72961.8U CN211112343U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发光变色单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12343U true CN211112343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98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72961.8U Active CN211112343U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发光变色单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1234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7932A (zh) * 2019-07-10 2019-09-2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发光变色单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21423A (zh) * 2022-12-06 2023-03-21 江南大学 一种聚乳酸荧光太阳能集光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7932A (zh) * 2019-07-10 2019-09-2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发光变色单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57932B (zh) * 2019-07-10 2023-05-0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发光变色单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21423A (zh) * 2022-12-06 2023-03-21 江南大学 一种聚乳酸荧光太阳能集光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57932B (zh) 一种发光变色单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96641B (zh) 一种防脱散氨纶包芯丝袜的生产工艺
CN211112343U (zh) 一种发光变色单丝
CN106087100B (zh) 一种熔体直纺在线添加有色丝的制造方法
CN110129919A (zh) 一种核壳结构热致变色聚乳酸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372507A (zh) 一种单面针织物及其用途
CN105970460B (zh) 一种新型发光聚对苯二甲酸酯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0982921B1 (ko) 인공 모발용 섬유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5755613A (zh) 一种阳涤复合海岛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21973A (zh) 一种可逆热致变色面料
US12043923B2 (en) Elastic composite fiber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0999848A (zh) 羊毛与改性涤纶混纺呢绒面料及其工艺
CN201485541U (zh) 一种可进行间隔性分段深浅染色的化学纤维
CN102851785A (zh) 一种冰凉纤维及其制作方法
CN205975164U (zh) 一种持久蓄光发光夜跑时尚面料
CN115948833A (zh) 一种感光变色防紫外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338498A (zh) 一种凉爽锦纶纤维的生产方法
CN106065504A (zh) 抗菌除臭混纺纱
CN201209175Y (zh) 一种用于生产中空涤纶长丝的喷丝板
CN109577021A (zh) 一种仿真效果良好的假发制备方法
CN104153029A (zh) 超细锦纶6长丝
CN208266319U (zh) 一种w形仿棉涤纶长丝
CN104294395B (zh) 高抗紫外线高透气抗起球吸湿排汗纤维的加工方法
CN207855096U (zh) 一种保健功能纺织面料
CN107475811A (zh) 一种多功能涤纶纤维、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