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08049U - 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08049U
CN211108049U CN201921771766.4U CN201921771766U CN211108049U CN 211108049 U CN211108049 U CN 211108049U CN 201921771766 U CN201921771766 U CN 201921771766U CN 211108049 U CN211108049 U CN 2111080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installation cavity
rod
proj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717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致辉
陈金颖
卢光宋
车嘉兴
郑学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obit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cromulticopter Aer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cromulticopter Aer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cromulticopter Aer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717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080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080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080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该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包括壳体、连接组件和弹射机构,所述壳体设有具有开口并用于容置物品的安装腔;所述连接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上并用于与无人机连接;所述弹射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弹射机构的驱动端朝向所述安装腔的开口设置并用于将位于所述安装腔内的物品从所述安装腔的开口弹射出去。该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可以解决了现有的无人机抛射装置采用自由落体式投射物品在部分应用场景存在局限性的技术问题,大大提高了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的应用范围。

Description

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机在国内的发展水平日新月异,无人机也趋向于飞行成本低廉,控制简便。由于无人机能代替人工执行具有特殊性的任务,因此无人机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在消防、公共安全等方面结合无人机应用得到更多的发展。现在使用无人机进行定点拍摄、抛投、观察、救援等场景日益增多,同时,目前的诸多无人机在执行抛投挂载任务,多使用舵机驱动挂钩进行定点抛投,现有的无人机的抛投装置抛投任务繁多,场景各异,所需抛投的物件也各有不同,但现有的借助重力进行自由落体式抛投的无人机抛投装置无法高层建筑中层房间、崖壁平台等特殊地理位置执行抛投任务,存在较大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抛投装置通常采用自由落体式投射物品在部分应用场景存在局限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具有开口并用于容置物品的安装腔;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上并用于与无人机连接;
弹射机构,所述弹射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弹射机构的驱动端朝向所述安装腔的开口设置并用于将位于所述安装腔内的物品从所述安装腔的开口弹射出去。
可选地,所述弹射机构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弹性件的驱动端朝向所述安装腔的开口设置。
可选地,所述弹射机构还包括推动盖,所述推动盖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弹性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推动盖连接并用于推动所述推动盖朝向所述安装腔的开口移动。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侧部设有朝向所述安装腔开口延伸的导向长孔,所述推动盖上设有导杆,所述导杆的端部穿设于所述导向长孔内。
可选地,所述弹射机构还包括用于触发释放处于压缩状态的所述弹性件的触发组件。
可选地,所述触发组件包括触发杆和升降驱动部件,所述升降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触发杆连接,当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升降驱动部件带动所述触发杆朝向所述导杆移动以用于限制所述导杆移动。
可选地,所述触发组件还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转动杆与所述壳体的铰接直线与所述导杆平行设置,所述触发杆和所述导杆分别位于所述导向长孔的相对两侧;当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升降驱动部件带动所述触发杆移动直到与所述转动杆的自由端搭接以限制所述转动杆的转动,所述导杆抵接于所述转动杆的侧部。
可选地,所述升降驱动部件包括旋转驱动件和齿轮,所述触发杆上设有若干个沿所述触发杆的长度方向布置的轮齿,所述旋转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轮齿啮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还包括高清相机,所述高清相机安装于所述壳体上。
可选地,所述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高清相机和所述弹射机构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在使用时,首先将连接组件与无人机连接,然后启动无人机,无人机带动该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移动到投射点后,最后,启动弹射机构,弹射机构的驱动端将位于安装腔内的物品从安装腔的开口横向弹射出壳体外,弹射出壳体外的物品同时具有一定的横向速度和自由下落的速度,从而可以将物品投射到投射点的侧方位置,这样在面对高层建筑中层房间、悬崖平台等特殊地理位置的应用场景时,无人机停留在高层建筑或者悬崖平台的侧面,弹射机构将物品朝向高层建筑或者悬崖平台投射后,物品在自身重力和横向速度的作用下,会落到高层建筑中层房间内或者悬崖平台上,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无人机抛射装置采用自由落体式投射物品在部分应用场景存在局限性的技术问题,大大提高了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的投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隐藏的右半壳和触发组件后弹性件处于释放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隐藏的右半壳和触发组件后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壳体 11—安装腔 12—导向长孔
13—左半壳 14—右半壳 15—后壳
16—控制腔 17—盖板 18—紧固件
20—连接组件 30—弹射机构 31—弹性件
32—推动盖 33—导杆 34—触发组件
35—限位圈 40—高清相机 50—控制装置
51—控制主板 52—电源电路板 341—触发杆
342—升降驱动部件 343—转动杆 344—铰接轴
3421—旋转驱动件 3422—齿轮 3423—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5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包括壳体10、连接组件20和弹射机构30,壳体10设有具有开口并用于容置物品的安装腔11;连接组件20安装于壳体10上并用于与无人机连接;弹射机构30安装于安装腔11内,弹射机构30的驱动端朝向安装腔11的开口设置并用于将位于安装腔11内的物品从安装腔11的开口弹射出去。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连接组件20与无人机连接,然后启动无人机,无人机带动该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移动到投射点后,最后,启动弹射机构30,弹射机构30的驱动端将位于安装腔11内的物品从安装腔11的开口横向弹射出壳体10外,弹射出壳体10外的物品同时具有一定的横向速度和自由下落的速度,从而可以将物品投射到投射点的侧方位置,这样在面对高层建筑中层房间、悬崖平台等特殊地理位置的应用场景时,无人机停留在高层建筑或者悬崖平台的侧面,弹射机构30将物品朝向高层建筑或者悬崖平台投射后,物品在自身重力和横向速度的作用下,会落到高层建筑中层房间内或者悬崖平台上,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无人机抛射装置采用自由落体式投射物品在部分应用场景存在局限性的技术问题,大大提高了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的应用范围。
进一步地,该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在面对高层建筑中层房间、悬崖平台等特殊地理位置的应用场景时,无人机只需停留在高层建筑或者悬崖平台的侧面,而无需进入高层建筑内以及悬崖平台内,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无人机执行飞行任务的难度。
本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左半壳13、右半壳14和后壳15,左半壳13、右半壳14和后壳15通过紧固连接并共同围设形成具有开口的安装腔11,左半壳13和右半壳14呈半圆柱状,那么其围设形成安装腔11呈圆柱状,其形状规整,方便制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该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的连接组件20为快拆组件,快拆组件通过紧固件18与壳体10连接,并且快拆组件与无人机连接操作方便快捷,可以实现该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与无人机快速拆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2、图4和图5所示,提供的该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的弹射机构30包括弹性件31,弹性件31安装于安装腔11内,弹性件31的驱动端朝向安装腔11的开口设置。弹性件31直接将位于在安装腔11内的物品从安装腔11的开口弹射出壳体10外,从而实现物品的横向投射。具体地,弹性件31可以为气体弹簧、橡胶弹簧或者螺旋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2、图4和图5所示,提供的该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的弹射机构30还包括推动盖32,推动盖32位于安装腔11内,弹性件31的驱动端与推动盖32连接并用于推动推动盖32朝向安装腔11的开口移动。推动推动盖32朝向安装腔11内移动,从而起到压缩弹性件31的作用,并且,推动盖32移动后,将物品安装在安装腔11内,然后,再释放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件31,弹性件31推动推动盖32移动,最后,推动盖32推动物品弹射出安装腔11外,从而实现了物品的横向投射;推动盖32的设置,可以避免因弹性件31直接与物品接触而导致物品损坏,起到保护物品的作用。
优选地,弹性件31为螺旋弹簧,螺旋弹簧通过限位圈35将螺旋弹簧端部的一圈弹簧压紧固定在推动盖32上,使得推动盖32与螺旋弹簧之间连接稳定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提供的该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的壳体10的侧部设有朝向安装腔11开口延伸的导向长孔12,推动盖32上设有导杆33,导杆33的端部穿设于导向长孔12内。弹性件31推动推动盖32移动的过程中,推动盖32上的导杆33只能沿着导向长孔12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对推动盖32的运动起到导向的作用,保证推动盖32顺利地将物品推出壳体10外。
进一步地,导向长孔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向长孔12分别位于壳体10的相对两侧,导杆33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导向长孔12内,推动盖32的相对两侧部均受到导向杆和导向长孔12的导向作用,使得推动盖32的运动平稳可靠,保证物品横向投射的稳定性,也可以有效地防止推动盖32出现卡死或者停顿的问题。
进一步地,导杆33的端部凸伸出导向长孔12外,这样人员可以握持住导杆33的端部,从而推动推动盖32压缩弹性件31,使得弹性件31的压缩操作方便快捷,也有利于该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的下次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提供的该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的弹射机构30还包括用于触发释放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件31的触发组件34。一方面,在无人机在未到达投射点的过程中,触发组件34可以将弹性件31稳定固定在压缩状态,从而避免错误地投射;另一方面,在无人机达到投射点后,启动触发组件34,使得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件31得到释放,从而将物品准确地投射在预设的位置,保证投射的准确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提供的该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的触发组件34包括触发杆341和升降驱动部件342,升降驱动部件342的驱动端与触发杆341连接,当弹性件31处于压缩状态时,升降驱动部件342带动触发杆341朝向导杆33移动以用于限制导杆33移动。具体地,推动导杆33沿导向长孔12内移动并压缩弹性件31的过程中,当导杆33经过触发杆341后,然后再启动升降驱动部件342带动触发杆341下移,使得触发杆341的端部延伸到导杆33的下方,再放开导杆33,导杆33在弹性件31的弹性作用力下,朝向触发杆341移动直至抵接在导杆33上,实现导杆33的限位,保证弹性件31处于压缩状态;当需要投射时,启动升降驱动部件342带动触发杆341上移,使得导杆33与触发杆341分离,也就解除了触发杆341对导杆33的限位作用,使得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件31得以释放,最终完成了物品的投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提供的该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的触发组件34还包括转动杆343,转动杆343的一端与壳体10铰接,转动杆343与壳体10的铰接直线与导杆33平行设置,触发杆341和导杆33分别位于导向长孔12的相对两侧;当弹性件31处于压缩状态时,升降驱动部件342带动触发杆341移动直到与转动杆343的自由端搭接以限制转动杆343的转动,导杆33抵接于转动杆343的侧部。具体地,推动导杆33沿导向长孔12内移动并压缩弹性件31的过程中,当导杆33经过转动杆343后,转动杆343转动到与导向长孔12垂直的位置,然后再启动升降驱动部件342带动触发杆341下移,使得触发杆341的端部与转动杆343的端部搭接,从而阻挡转动杆343回转,实现转动杆343的固定,再放开导杆33,导杆33在弹性件31的弹性作用力下,朝向转动杆343移动直至抵接在导杆33上,实现导杆33的限位,保证弹性件31处于压缩状态;当需要投射时,启动升降驱动部件342带动触发杆341上移,使得转动杆343与触发杆341分离,那么导杆33在弹性件31的弹性作用力下,推动转动杆343转动,解除了转动杆343对导杆33的限位作用,使得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件31得以释放,最终完成了物品的投射。
进一步地,触发组件34还包括铰接轴344,铰接轴344穿过转动杆343和壳体10,从而实现转动杆343与壳体10铰接。
进一步地,触发组件3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触发组件34分别位于两个导向长孔12的侧方,两个触发组件34分别用于限制导杆33的两端移动,通过两个触发组件34对导杆33的两端限位,使得导杆33的限位稳定可靠,弹性件31处于压缩状态更为稳定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该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的升降驱动部件342包括旋转驱动件3421和齿轮3422,触发杆341上设有若干个沿触发杆341的长度方向布置的轮齿(图未示),旋转驱动件3421的驱动端与齿轮3422连接,齿轮3422与轮齿啮合连接。具体地,旋转驱动件3421带动齿轮3422转动,由于齿轮3422与触发杆341上沿触发杆341的长度方向布置的轮齿啮合,那么齿轮3422转动变为触发杆341的升降运动,从而实现触发杆341的上下升降。
进一步地,旋转驱动件3421上设有用于供人员按动以开关旋转驱动件3421的按键3423。
进一步地,旋转驱动件3421可以为舵机或者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该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的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还包括高清相机40,高清相机40安装于壳体10上。具体地,高清相机40可以获取任务场景的高清实时图形,操作人员可以通过高清实时图形展示的情况,准确地定位该无人机的位置,还可以根据高清实时图形对无人机投放点进行实时调整,以保证物品精准投放。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该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的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50,高清相机40和弹射机构30均与控制装置50电性连接。高清相机40对任务场景进行高清观察后,反馈信息给控制装置50,控制装置50根据高清相机40反馈的信息,控制弹射机构30的投射时机,保证物品的定点精准投放。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50包括控制主板51和电源电路板52,触发组件34和高清相机40均与控制主板51电性连接,控制主板51通过快拆组件与无人机连接,在控制主板51的控制作用下,高清相机40、触发组件34和无人机之间协调动作,从而实现物品的高精度投射,也可以解决因无人飞投射任务执行困难、无人机飞行时抛投观察不够、抛投执行行程过长等导致拍摄、抛投、观察、救援场景任务无法精准完成等功能缺陷;电源通过电源电路板52与控制主板51连接从而为控制主板51提供电能。
更进一步地,壳体10的表面设有具有开口的控制腔16,控制主板51和电源电路板52安装于控制腔16内,控制腔16的开口处盖设有盖板17,从而将控制主板51和电源电路板52封装在控制腔16内,快拆组件安装于盖板17上,以便于实现快拆组件与控制主板51的连接。
进一步地,紧固件18可以为螺钉、螺丝或者螺栓。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具有开口并用于容置物品的安装腔;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上并用于与无人机连接;
弹射机构,所述弹射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弹射机构的驱动端朝向所述安装腔的开口设置并用于将位于所述安装腔内的物品从所述安装腔的开口弹射出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机构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弹性件的驱动端朝向所述安装腔的开口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机构还包括推动盖,所述推动盖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弹性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推动盖连接并用于推动所述推动盖朝向所述安装腔的开口移动。
4.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部设有朝向所述安装腔开口延伸的导向长孔,所述推动盖上设有导杆,所述导杆的端部穿设于所述导向长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机构还包括用于触发释放处于压缩状态的所述弹性件的触发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组件包括触发杆和升降驱动部件,所述升降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触发杆连接,当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升降驱动部件带动所述触发杆朝向所述导杆移动以用于限制所述导杆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组件还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转动杆与所述壳体的铰接直线与所述导杆平行设置,所述触发杆和所述导杆分别位于所述导向长孔的相对两侧;当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升降驱动部件带动所述触发杆移动直到与所述转动杆的自由端搭接以限制所述转动杆的转动,所述导杆抵接于所述转动杆的侧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部件包括旋转驱动件和齿轮,所述触发杆上设有若干个沿所述触发杆的长度方向布置的轮齿,所述旋转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轮齿啮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还包括高清相机,所述高清相机安装于所述壳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高清相机和所述弹射机构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CN201921771766.4U 2019-10-21 2019-10-21 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 Active CN2111080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71766.4U CN211108049U (zh) 2019-10-21 2019-10-21 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71766.4U CN211108049U (zh) 2019-10-21 2019-10-21 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08049U true CN211108049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17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71766.4U Active CN211108049U (zh) 2019-10-21 2019-10-21 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080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7067A (zh) * 2019-10-21 2020-01-17 深圳市科比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7067A (zh) * 2019-10-21 2020-01-17 深圳市科比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
CN110697067B (zh) * 2019-10-21 2024-02-20 深圳市科比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97067A (zh) 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
CN211108049U (zh) 无人机横向投射装置
CN205971812U (zh) 飞行器
CN110271671B (zh) 投弹装置及消防救灾无人机
CN109911208A (zh) 一种基于热成像分析的监控及驱赶报警无人机
US8297164B1 (en) Remotely operable machine gun charging apparatus
CN111619814A (zh) 一种多旋翼航拍无人机三轴自稳云台
CN110530195A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挂载机枪的驱动结构
CN210793675U (zh) 一种无人机地面卡锁装置
CN109334981B (zh) 一种搭载有灭火弹发射装置的无人机
CN209938984U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航拍的摄像机固定装置
CN213677190U (zh) 一种无人机飞行控制监控传感器
CN113060276B (zh) 飞机的起落架手柄机构
CN212195850U (zh) 一种无人飞机防撞装置
CN212038711U (zh) 灭火机器人
CN111017242B (zh) 无人机卫星全自动勘察设备
CN113460321A (zh) 一种无人机弹射闭锁释放装置及滑车
CN215851885U (zh) 垂直起降探测无人机
CN219989525U (zh) 一种具有降落缓冲结构的无人机
CN208897344U (zh) 一种爪形释放机构
CN216994860U (zh) 一种高效无人机降落伞装置
CN218241616U (zh) 开关机装置、无人机机库以及车辆
CN209894048U (zh) 一种智能训练靶机
CN220288405U (zh) 一种子母弹弹射结构
CN211364980U (zh) 一种飞行器摄像设备安装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401-2, Building 1, No. 189, Guigu 2nd Road, Luoxing Street, Jiashan Coun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4100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COBIT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olden Dahua Industrial Park Factory Building 1/2 Floor, No.1 Yihe Road,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MICROMULTICOPTER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