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07221U - 重力支架 - Google Patents

重力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07221U
CN211107221U CN201922038429.0U CN201922038429U CN211107221U CN 211107221 U CN211107221 U CN 211107221U CN 201922038429 U CN201922038429 U CN 201922038429U CN 211107221 U CN211107221 U CN 2111072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driving
clamping
rear cover
gr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3842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康达
郑雨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gkang E Commer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iv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ivi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iv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3842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072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072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072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重力支架,包括后盖,后盖设置夹持部、支撑部以及与夹持部、支撑部驱动连接的驱动件,驱动件一侧与夹持部连接,另一侧与支撑部连接,后盖与夹持部之间设有复位件,夹持部包括设置于后盖且可水平相对靠近或相对远离运动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支撑部包括支撑台、连接臂以及与连接臂连接的驱动臂,连接臂与驱动臂可折叠收纳于后盖一侧;至少一个驱动臂与夹持部联动,为夹持部提供相对运动的驱动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后盖上设有驱动件,驱动件一侧连接夹持部,另一侧连接支撑部,夹持部与支撑部之间通过驱动件进行驱动连接,结构简单,夹持部与支撑部之间不会发生干涉,使得产品具有夹持力度大、夹持稳定的优点。

Description

重力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子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重力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化终端设备的快速普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子设备。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直接使用手机进行导航等动作是非常危险的,需要车载手机支架来辅助。现有手机支架,一般包括夹持重物的夹持部以及用于承载重量的支撑部,且支撑部直接和夹持部连接,通过手机等重物的重力作用下压支撑部,从而带动夹持部夹紧手机,这样会造成夹持效果不好,容易松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重力支架,可以解决夹持力度小,易松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重力支架,包括后盖,所述后盖设置用于夹持重物的夹持部以及用于承载重量的支撑部,所述后盖还设有分别与所述夹持部、支撑部驱动连接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一侧与所述夹持部连接,另一侧铰接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后盖与所述夹持部之间设有复位件,所述夹持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后盖且可水平相对靠近或相对远离运动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支撑部包括用于放置重物的支撑台、与所述支撑台连接的连接臂以及与所述连接臂连接的驱动臂,所述连接臂与所述驱动臂可折叠收纳于所述后盖一侧;至少一个所述驱动臂与所述夹持部联动,为所述第一夹臂、第二夹臂提供相对运动的驱动力;在重物的重力作用时,所述支撑部向远离所述夹持部的方向运动,驱动所述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相对靠近运动从而夹紧重物;去掉重物,复位件的弹力驱动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相对远离运动,从而驱动所述驱动件转动,进一步带动支撑部向靠近所述夹持部的方向运动从而回位。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臂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一端与所述支撑台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有驱动臂。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臂包括第一驱动臂与第二驱动臂,所述第一驱动臂、第二驱动臂一端与所述连接臂连接,另一端设有相互啮合的且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第一齿轮端。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臂的第一齿轮端设有与所述驱动件驱动连接的驱动轴,所述后盖上设有用于所述驱动轴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驱动件上设置用于套设在所述驱动轴上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后盖上还设有限位柱,所述复位件一端抵接在所述限位柱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一夹臂。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轴侧壁设置有凸柱,所述驱动件的第二通孔上还设有与所述凸柱配合的凸孔,所述驱动轴依次穿设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的外缘设有传动齿,所述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上分别设有与所述传动齿配合的条形齿。
进一步地,所述条形齿的远离所述驱动件的一侧还设有限位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臂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限位柱容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套设所述复位件的凸部。
进一步地,所述重力支架还包括与所述后盖固定连接的盖体,所述后盖和盖体之间配合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上的条形齿、复位件、驱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重力支架还包括用于固定在车辆出风口处的固定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所述后盖上设有分别与所述夹持部、支撑部驱动连接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一侧与所述夹持部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支撑部连接,夹持部与支撑部之间通过驱动件进行驱动连接,结构简单,夹持部与支撑部之间不会发生干涉,因此可以解决夹持力度小、易松动的问题,使得重力支架具有夹持力度大、夹持稳定的优点;在重物的重力作用下,所述支撑部向远离所述夹持部方向运动,从而驱动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相对靠近运动夹紧重物;去掉重物,复位件的弹力驱动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相对远离运动,从而驱动所述驱动件转动,进一步带动支撑部向靠近所述夹持部的方向运动从而回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重力支架的状态一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重力支架的状态一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重力支架的状态一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重力支架的状态二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重力支架的状态二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重力支架的状态二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而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一种重力支架,包括后盖1,所述后盖1设置用于夹持重物的夹持部3以及用于承载重量的支撑部5,所述后盖1还设有分别与所述夹持部3、支撑部5驱动连接的驱动件7,所述驱动件7一侧与所述夹持部3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支撑部5连接,所述后盖1与所述夹持部3之间设有复位件9,所述夹持部3包括设置于所述后盖1且可水平相对靠近或相对远运动的第一夹臂30和第二夹臂32;所述支撑部5包括用于放置重物的支撑台50、与所述支撑台50连接的连接臂52以及与所述连接臂52连接的驱动臂54,所述连接臂52与所述驱动臂54可折叠收纳于所述后盖1一侧;至少一个所述驱动臂54与所述夹持部3联动,为所述第一夹臂30、第二夹臂32提供相对运动的驱动力;所述复位件9可以设置为弹簧;在重物的重力作用时,所述支撑部5向远离所述夹持部3的方向运动,驱动所述第一夹臂30、第二夹臂32相对靠近运动从而夹紧重物,此时所述重力支架为状态一,如图1、图2、图3;去掉重物时,复位件9的弹力驱动第一夹臂30、第二夹臂32相对远离运动,从而驱动所述驱动件7转动,进一步带动支撑部5向靠近所述夹持部3的方向运动从而回位,此时所述重力支架为状态二,如图4、图5、图6。
本实施例通过在所述后盖1上设有分别与所述夹持部3、支撑部5驱动连接的驱动件7,所述驱动件7一侧与所述夹持部3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支撑部5连接,夹持部3与支撑部5之间通过驱动件7进行驱动连接,结构简单,夹持部3与支撑部5之间不会发生干涉,因此可以解决夹持力度小、易松动的问题,使得重力支架具有夹持力度大、夹持稳定的优点;在重物的重力作用下,所述支撑部5向远离所述夹持部3的方向运动,从而驱动所述驱动件7带动所述第一夹臂30、第二夹臂32相对靠近运动夹紧重物;去掉重物,复位件9的弹力驱动第一夹臂30、第二夹臂32相对远离运动,从而驱动所述驱动件7转动,进一步带动支撑部5向靠近所述夹持部3的方向运动从而回位。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臂52包括第一连接臂521、第二连接臂523,所述第一连接臂521、第二连接臂523一端与所述支撑台50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有驱动臂54。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臂521、第二连接臂523与所述支撑台50连接的一端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525。本实施例通过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525,确保支撑部5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保持左右平衡,避免出现倾斜。
所述驱动臂54包括第一驱动臂541与第二驱动臂543,所述第一驱动臂541、第二驱动臂543一端分别设有与所述连接臂52连接的连接端5410,另一端设有第一齿轮端545,所述第一驱动臂541、第二驱动臂543的第一齿轮端545相互啮合。通过在第一驱动臂541、第二驱动臂543的一端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端545,确保支撑部5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保持左右平衡,避免出现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臂54的第一齿轮端545上设有与所述驱动件7驱动连接的驱动轴547,所述后盖1上设有用于所述驱动轴547穿过的第一通孔10,所述驱动件7上设置用于套设在所述驱动轴547上的第二通孔70。通过在后盖1上设有用于第一通孔10,所述驱动件7上设置有的第二通孔70,便于驱动轴547穿设所述驱动件7,从而使得驱动臂54与驱动件7进行传动连接,为所述第一夹臂30、第二夹臂32提供相对运动的驱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后盖1上还设有限位柱12,所述复位件9一端抵接在所述限位柱12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一夹臂30。本实施例通过在后盖1上设置限位柱12,复位件9的一端抵接在所述限位柱12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一夹臂30,防止复位件9从后盖1脱出,复位件9的弹力驱动第一夹臂30、第二夹臂32相对远离运动,从而使驱动件7转动,进一步带动支撑部5向靠近所述夹持部3的方向运动从而回位。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轴547侧壁设置有凸柱5470,所述驱动件7的第二通孔70上还设有与所述凸柱5470配合的凸孔701,所述驱动轴547依次穿设所述第一通孔10、第二通孔70。通过在所述驱动轴547侧壁设置有凸柱5470,在驱动件7的第二通孔70上设有与所述凸柱5470配合的凸孔701,在重物的重力作用下,所述支撑部5向远离所述夹持部3的方向运动,从而驱动所述驱动臂54运动,在驱动轴547的作用下驱动臂54带动驱动件7运动,进一步的驱动件7带动所述第一夹臂30、第二夹臂32相对靠近运动夹紧重物,类似的,在取下重物时,复位件9的弹力驱动第一夹臂30、第二夹臂32相对远离运动,从而使驱动件7转动,在凸柱5470与凸孔701配合下,驱动件7进一步带动支撑部5向靠近所述夹持部3的方向运动从而回位。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7的外缘设有传动齿72,所述第一夹臂30、第二夹臂32上分别设有与所述传动齿72配合的条形齿301。通过在驱动件7的外缘设有传动齿72,在第一夹臂30、第二夹臂32上分别设有与所述传动齿72配合的条形齿301,便于驱动件7与第一夹臂30、第二夹臂32之间进行传动。
所述条形齿301的远离所述驱动件7的一侧还设有限位壁305。通过在条形齿301的一侧设有限位壁305,对驱动件7进行限位,保证驱动件7与条形齿301正常进行传动,此外还可以对驱动件7进行遮挡,具有良好的美观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臂30上开设有容纳槽303,所述限位柱12容置在所述容纳槽303内,所述容纳槽303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套设所述复位件9的凸部3030。通过在第一夹臂30上开设有容纳槽303,所述限位柱12容置在所述容纳槽303内,所述容纳槽303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套设所述复位件9的凸部,从而将复位件9设置在第一夹臂30上,便于复位件9驱动夹持部3。
进一步地,所述重力支架还包括与所述后盖1固定连接的盖体6,所述后盖1和盖体6之间配合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一夹臂30、第二夹臂32上的条形齿301、复位件9、驱动件7分别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通过设置与所述后盖1固定连接的盖体6,所述后盖1和盖体6之间配合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一夹臂30、第二夹臂32上的条形齿301、复位件9、驱动件7分别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使产品的整体性良好。
进一步地,所述重力支架还包括用于固定在车辆出风口处的固定座8。通过在重力支架上设置固定座8,便于将重力支架固定在车辆出风口处。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重力支架,包括后盖,所述后盖设置用于夹持重物的夹持部以及用于承载重量的支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还设有分别与所述夹持部、支撑部驱动连接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一侧与所述夹持部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后盖与所述夹持部之间设有复位件,所述夹持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后盖且可水平相对靠近或相对远离运动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支撑部包括用于放置重物的支撑台、与所述支撑台连接的连接臂以及与所述连接臂连接的驱动臂,所述连接臂与所述驱动臂可折叠收纳于所述后盖一侧;至少一个所述驱动臂与所述夹持部联动,为所述第一夹臂、第二夹臂提供相对运动的驱动力;在重物的重力作用时,所述支撑部向远离所述夹持部的方向运动,驱动所述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相对靠近运动从而夹紧重物且压缩复位件;去掉重物时,复位件的弹力驱动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相对远离运动,从而驱动所述驱动件转动,进一步带动支撑部向靠近所述夹持部的方向运动从而回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一端与所述支撑台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有驱动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臂包括第一驱动臂与第二驱动臂,所述第一驱动臂、第二驱动臂一端与所述连接臂连接,另一端设有相互啮合的且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第一齿轮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臂的第一齿轮端设有与所述驱动件驱动连接的驱动轴,所述后盖上设有用于所述驱动轴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驱动件上设置用于套设在所述驱动轴上的第二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上还设有限位柱,所述复位件一端抵接在所述限位柱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一夹臂。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侧壁设置有凸柱,所述驱动件的第二通孔上还设有与所述凸柱配合的凸孔,所述驱动轴依次穿设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的外缘设有传动齿,所述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上分别设有与所述传动齿配合的条形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齿的远离所述驱动件的一侧还设有限位壁。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限位柱容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套设所述复位件的凸部。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支架还包括与所述后盖固定连接的盖体,所述后盖和盖体之间配合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上的条形齿、复位件、驱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支架还包括用于固定在车辆出风口处的固定座。
CN201922038429.0U 2019-11-22 2019-11-22 重力支架 Active CN2111072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38429.0U CN211107221U (zh) 2019-11-22 2019-11-22 重力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38429.0U CN211107221U (zh) 2019-11-22 2019-11-22 重力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07221U true CN211107221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22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38429.0U Active CN211107221U (zh) 2019-11-22 2019-11-22 重力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072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7365A (zh) * 2021-09-29 2022-02-01 宁波高松电子有限公司 轨道夹紧机构及应用有该轨道夹紧机构的io模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7365A (zh) * 2021-09-29 2022-02-01 宁波高松电子有限公司 轨道夹紧机构及应用有该轨道夹紧机构的io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073743A1 (en) Universal holder and flexible member for mounting, holding and adjustably positioning electronic products and accessories
USD619586S1 (en) Apparatus holder support device
CN211107221U (zh) 重力支架
CN212697981U (zh) 终端托架及终端外壳
EP1585290A3 (en) Battery pack locking apparatu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CN107087046B (zh) 车载手机支架
CN211364440U (zh) 一种车载充电支架
CN211127885U (zh) 手机支架
CN208522817U (zh) 一种同步联动型手机支架
CN210609301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的车载手机支架
KR101673875B1 (ko) 스마트기기 거치대가 구성된 자동차용 컵홀더
CN211223264U (zh) 一种稳定传动的车载手机支架
CA2049875A1 (en) Telephone set for use as a desk unit or wall unit
CN216128221U (zh) 一种支架
CN210144596U (zh) 吸尘器挂架和清洁系统
CN212875891U (zh) 一种手机支架夹紧装置的联动结构以及手机支架夹紧装置
CN103115331B (zh) 灯具
CN218703021U (zh) 电子设备支架
CN212463281U (zh)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CN212473314U (zh) 移动终端支架
CN209250707U (zh) 一种装夹机构及手机支架
CN110547724A (zh) 吸尘器挂架及清洁系统
CN210694044U (zh) 手机支架
CN208397616U (zh) 夹紧式支架
CN218734402U (zh) 一种手机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408, floor 4, No. 1, Longq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Henglang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lise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9 Room 101, 1st floor, dormitory building 4, Huachang Industrial Zone,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DIYIWEI ELECTRONIC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13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402, floor 4, No. 1, Longq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Henglang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ingkang e-commer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408, floor 4, No. 1, Longq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Henglang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lise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