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高纯石墨研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磨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高纯石墨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锂电池负极材料通常采用石墨等材料;现有石墨粉碎研磨一般包括粉碎罐和电机;罐体内设有转轴和粉碎刀片,通过电机调动转轴进而带动粉碎刀片粉碎石墨原料;但这样的粉碎机的粉碎效果不好,粉碎时间长,难以将石墨加工成需要的粒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高纯石墨研磨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初磨装置将块状和鳞状石墨一次研磨,研磨完成后经一次筛分装置筛分后将符合标准的石墨输送到精磨装置内,不符合标准的输送到螺栓输送机内再次循环,由精磨装置精磨后输送到二次筛分装置二次筛分,筛分完成后,符合标准的直接由出料口出料,不符合标准的输送到螺栓输送机内再次循环,保证研磨的效率和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制备高纯石墨研磨装置,包括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安装基座上设置有研磨箱体,所述研磨箱体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初磨装置、一次筛分装置、精磨装置和二次筛分装置;所述初磨装置设置在所述研磨箱体顶端,所述研磨箱体顶端加工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方设置有一组倾斜设置的螺旋输送机,所述初磨装置下方设置有所述一次筛分装置,一次筛分装置下方设置有一组集料凹槽,集料凹槽下方设置有一组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为软管,所述输送管道通过管箍设置在所述研磨箱体内,所述输送管道的出料端设置有定位磁铁,所述精磨装置下方设置有二次筛分装置,所述二次筛分装置下方设置集料板,所述集料板上加工有一组出料通孔,所述出料通孔通过出料管路与所述研磨箱体下方的出料口连接,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上均设置有密封门;所述一次筛分装置二次筛分装置分别通过连接管路与螺旋输送机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精磨装置包括一组精磨滚筒,所述精磨滚筒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组进料管和一组出料管,所述进料管的进料端也设置有一组定位磁铁,所述进料管内设置有一组进料电控电磁阀,所述出料管内设置有一组出料电控电磁阀,所述研磨滚筒内填充有直径不同的研磨钢珠,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的端部还均设置有一组钢珠隔离网,所述钢珠隔离网的孔径小于所述研磨钢珠的最小直径,所述精磨滚筒的两端分别具有一根滚筒轴,左侧所述滚筒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安装块内,所述固定安装块镶嵌在所述研磨箱体内壁上加工的第一安装凹槽内,右侧所述滚筒轴的通过轴承安装在一组升降安装块内,所述升降安装块镶嵌在所述研磨箱体内壁上加工的第二安装凹槽内,所述升降安装块与一组升降装置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装置也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为一组升降电动推杆,所述升降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凹槽内,所述升降电动推杆的活动端与所述升降安装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凹槽的侧壁上加工有移动凹槽,所述升降安装块的两端设置有移动滑块,所述升降安装块通过两端的移动滑块设置在所述移动凹槽内并在移动凹槽内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滚筒轴上还设置有一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通过传动链条与一组驱动齿轮配合连接,所述驱动齿轮设置在一组驱动电机的主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初磨装置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研磨滚筒,所述研磨滚筒均加工有研磨螺旋,且两组所述研磨滚筒上的研磨螺旋相配合形成密封研磨空间,两组所述研磨滚筒分别通过减速器与一组研磨驱动电机主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一次筛分装置包括一组一次筛分板,所述一次筛分板铰接在所述研磨箱体的内壁上,所述一次筛分板下端还与一组振料器连接,所述一次筛分板的下料端与所述连接管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二次筛分装置包括一组二次筛分板,所述二次筛分板铰接在所述研磨箱体的内壁上,所述二次筛分板下端还与一组振料器连接,所述二次筛分板的下料端与所述连接管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一次筛分板和所述二次筛分板均为两组筛分板组成,两组所述筛分板以一定角度焊接,所述一次筛分板的筛料孔大于所述二次筛分的筛分孔。
进一步的,所述一次筛分板和所述二次筛分板均为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初磨装置将块状和鳞状石墨一次研磨,研磨完成后经一次筛分装置筛分后将符合标准的石墨输送到精磨装置内,不符合标准的输送到螺栓输送机内再次循环,由精磨装置精磨后输送到二次筛分装置二次筛分,筛分完成后,符合标准的直接由出料口出料,不符合标准的输送到螺栓输送机内再次循环,保证研磨的效率和标准;
本实用新型在精磨过程中,精磨装置一端固定,另一端通过升降装置完成升降功能,在完成精磨过程后,一端升起,使内部完成研磨的石墨由一端排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的B向视图;
图4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磨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基座;2-研磨箱体;3-初磨装置;4-一次筛分装置;5-精磨装置;6-二次筛分装置;7-集料凹槽;8-输送管道;9-集料板;51-精磨滚筒;52-进料管;53-出料管;54-钢珠隔离网;55-滚筒轴;56-固定安装块;57-第一安装凹槽;58-升降安装块;59-第二安装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制备高纯石墨研磨装置,包括安装基座1,所述安装基座1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安装基座1上设置有研磨箱体2,所述研磨箱体2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初磨装置3、一次筛分装置4、精磨装置5和二次筛分装置6;所述初磨装置3设置在所述研磨箱体2顶端,所述研磨箱体2顶端加工有进料口21,所述进料口21上方设置有一组倾斜设置的螺旋输送机,所述初磨装置3下方设置有所述一次筛分装置4,一次筛分装置4下方设置有一组集料凹槽7,集料凹槽7下方设置有一组输送管道8,所述输送管道8为软管,所述输送管道8通过管箍设置在所述研磨箱体2内,所述输送管道8的出料端设置有定位磁铁,所述精磨装置5下方设置有二次筛分装置6,所述二次筛分装置6下方设置集料板9,所述集料板9上加工有一组出料通孔91,所述出料通孔91通过出料管路与所述研磨箱体2下方的出料口22连接,所述进料口21和所述出料口22上均设置有密封门;所述一次筛分装置4二次筛分装置6分别通过连接管路61与螺旋输送机连通。
具体的,所述精磨装置5包括一组精磨滚筒51,所述精磨滚筒51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组进料管52和一组出料管53,所述进料管52的进料端也设置有一组定位磁铁,所述进料管52内设置有一组进料电控电磁阀,所述出料管53内设置有一组出料电控电磁阀,所述研磨滚筒31内填充有直径不同的研磨钢珠,所述进料管52和出料管53的端部还均设置有一组钢珠隔离网54,所述钢珠隔离网54的孔径小于所述研磨钢珠的最小直径,所述精磨滚筒51的两端分别具有一根滚筒轴55,左侧所述滚筒轴55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安装块56内,所述固定安装块56镶嵌在所述研磨箱体2内壁上加工的第一安装凹槽57内,右侧所述滚筒轴55的通过轴承安装在一组升降安装块58内,所述升降安装块58镶嵌在所述研磨箱体2内壁上加工的第二安装凹槽59内,所述升降安装块58与一组升降装置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装置也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凹槽59内。
具体的,所述升降装置为一组升降电动推杆,所述升降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凹槽59内,所述升降电动推杆的活动端与所述升降安装块58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二安装凹槽59的侧壁上加工有移动凹槽,所述升降安装块58的两端设置有移动滑块,所述升降安装块58通过两端的移动滑块设置在所述移动凹槽内并在移动凹槽内升降。
具体的,所述滚筒轴55上还设置有一组从动齿轮551,所述从动齿轮551通过传动链条与一组驱动齿轮552配合连接,所述驱动齿轮552设置在一组驱动电机553的主轴上。
具体的,所述初磨装置3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研磨滚筒31,所述研磨滚筒31均加工有研磨螺旋32,且两组所述研磨滚筒31上的研磨螺旋32相配合形成密封研磨空间,两组所述研磨滚筒31分别通过减速器与一组研磨驱动电机主轴连接。
具体的,所述一次筛分装置4包括一组一次筛分板,所述一次筛分板铰接在所述研磨箱体2的内壁上,所述一次筛分板下端还与一组振料器连接,所述一次筛分板的下料端与所述连接管路61连接。
具体的,所述二次筛分装置6包括一组二次筛分板,所述二次筛分板铰接在所述研磨箱体2的内壁上,所述二次筛分板下端还与一组振料器连接,所述二次筛分板的下料端与所述连接管路61连接。
具体的,所述一次筛分板和所述二次筛分板均为两组筛分板41组成,两组所述筛分板41以一定角度焊接,所述一次筛分板的筛料孔大于所述二次筛分的筛分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首先,将原料石墨由螺旋输送机输送到研磨箱体顶端,由进料口进入研磨箱体内部,通过设置初磨装置将块状和鳞状石墨一次研磨,研磨完成后经一次筛分装置筛分后将符合标准的石墨输送到精磨装置内,不符合标准的输送到螺栓输送机内再次循环,由精磨装置精磨后输送到二次筛分装置二次筛分,筛分完成后,符合标准的直接由出料口出料,不符合标准的输送到螺栓输送机内再次循环,保证研磨的效率和标准。
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连接分为固定连接和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即为不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折边连接、铆钉连接、粘结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常规固定连接方式,所述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连接、卡扣连接、销钉连接和铰链连接等常规拆卸方式,未明确限定具体连接方式时,默认为总能在现有连接方式中找到至少一种连接方式能够实现该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例如:固定连接选择焊接连接,可拆卸连接选择铰链连接。
以上实施例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