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98199U - 一种连铸机排蒸汽用脱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铸机排蒸汽用脱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98199U
CN211098199U CN201921771698.1U CN201921771698U CN211098199U CN 211098199 U CN211098199 U CN 211098199U CN 201921771698 U CN201921771698 U CN 201921771698U CN 211098199 U CN211098199 U CN 2110981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hydrator
dehydration
dehydration baffle
baffl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7169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文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Tongcai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Tongcai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Tongcai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Tongcai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7169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981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981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981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ifuga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连铸机排蒸汽用脱水装置,属于连铸机脱水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连铸机排蒸汽用脱水装置,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连铸机排蒸汽用脱水装置,包括:脱水器筒体、进风口、出风口、不锈钢过滤网、第一脱水挡板、第二脱水挡板、漏水孔和集水槽,脱水器筒体为圆筒状外壳,外壳的两边分别为圆锥形变径管,在圆锥形变径管两边边缘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沿进风口至出风口方向,脱水器筒体内部依次安装有不锈钢过滤网、第一脱水挡板和第二脱水挡板,脱水器筒体的筒壁为空腔结构,脱水器筒体内壁上还设置有漏水孔;该设备广泛应用于连铸机脱水装置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连铸机排蒸汽用脱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铸机脱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铸机排蒸汽用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连铸二冷室在喷水冷却热坯料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汽,如果不及时排放会造成操作区能见度降低及水气腐蚀钢结构设施的现象,因此需要设置蒸汽排放系统,通过离心风机将水蒸汽收集后由管道及时排放到车间外。
然而蒸汽排放风机的风量大,导致二冷室抽走的水蒸气中水分含量高,风机的阻力大,并且水分含量大导致风筒腐蚀严重,使用寿命短;尤其在寒冷地区的冬季,排出的蒸汽会马上冷凝,冷凝水落到屋面会形成积冰,若不进行及时清理,积冰会迅速加大屋面荷载,造成安全隐患。因此,提供一种连铸机排蒸汽用脱水装置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中存在的现有二冷室抽走的水蒸气中水分含量高,风机的阻力大,并且水分含量大导致风筒腐蚀严重,使用寿命短以及影响浇钢人员作业环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铸机排蒸汽用脱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连铸机排蒸汽用脱水装置,包括:脱水器筒体、进风口、出风口、不锈钢过滤网、第一脱水挡板、第二脱水挡板、漏水孔和集水槽,所述脱水器筒体为圆筒状外壳,外壳的两边分别为圆锥形变径管,在圆锥形变径管两边边缘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沿进风口至出风口方向,脱水器筒体内部依次安装有不锈钢过滤网、第一脱水挡板和第二脱水挡板,所述脱水器筒体的筒壁为空腔结构,所述脱水器筒体内壁上还设置有漏水孔,所述脱水器筒体底部还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与脱水器筒体内腔相连通;
所述第一脱水挡板主要由四个扇形板拼接组成的圆形板,所述扇形板的弧形端通过弹性回力件与脱水器筒体内壁连接,所述扇形板可相对脱水器筒体转动,所述弹性回力件用于恢复扇形板遮挡脱水器筒体通道的状态;
所述第二脱水挡板十字板状,所述第二脱水挡板的四个端面均与脱水器筒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脱水挡板与四个扇形板之间的缝隙正对设置,所述第二脱水挡板用于阻挡四个扇形板之间的缝隙风口。
所述弹性回力件包括:固定块、销轴和扭力弹簧,所述固定块固定在脱水器筒体内壁,所述销轴两端贯穿于固定块,且销轴与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扭力弹簧套在销轴的伸出端上,所述扭力弹簧一端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扭力弹簧另一端与扇形板固定连接。
所述集水槽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储水箱。
所述第二脱水挡板的挡风宽度为相邻两个扇形板之间缝隙的5~10倍。
所述漏水孔设置有若干个,且漏水孔均匀分布在不锈钢过滤网和第一脱水挡板之间以及第一脱水挡板和第二脱水挡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连铸机排蒸汽用脱水装置,来自进风口的含大量水雾的蒸汽先通过不锈钢过滤网对蒸汽中的大颗粒水雾预分离撞击,再通过第一脱水挡板进行大面积分离撞击,分离撞击后的蒸汽颗粒通过扇形板缝隙冲入第二脱水挡板,第二脱水挡板对蒸汽进行拦截碰撞,蒸汽颗粒与第二脱水挡板碰撞后通过出风口排出,而含大量水雾的蒸汽分别与不锈钢过滤网、第一脱水挡板和第二脱水挡板撞击后,一部分打在脱水器筒体内壁的水通过漏水孔流入脱水器筒体腔室后进入集水槽,另一部分水之间直接由于重力作用进入集水槽。
二、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连铸机排蒸汽用脱水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灵活,采用的第一脱水挡板,当含大量水雾的蒸汽从第一脱水挡板进入脱水器筒体内部,蒸汽的推力打开第一脱水挡板的缝隙,蒸汽通过后,第一脱水挡板受到扭力弹簧的拉伸回力作用后,恢复遮挡脱水器筒体通道的状态,当有蒸汽再次通过后再次起到阻挡作用,扭力弹簧的作用使得扇形板与脱水器筒体为软连接,避免了蒸汽与脱水器筒体上的挡板之间的刚性冲击,扇形板不仅可以阻挡大部分蒸汽,使得蒸汽进行碰撞脱水,而且大大延长了脱水器筒体上第一脱水挡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连铸机排蒸汽用脱水装置的脱水器筒体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连铸机排蒸汽用脱水装置的脱水器筒体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连铸机排蒸汽用脱水装置的不锈钢过滤网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连铸机排蒸汽用脱水装置的第一脱水挡板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连铸机排蒸汽用脱水装置的弹性回力件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连铸机排蒸汽用脱水装置的第二脱水挡板结构图。
图中1为脱水器筒体,2为进风口,3为出风口,4为不锈钢过滤网,5为第一脱水挡板,6为第二脱水挡板,7为漏水孔,8为集水槽,11为扇形板,12为出水口,21为固定块,22为销轴,23为扭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连铸机排蒸汽用脱水装置,包括:脱水器筒体1、进风口2、出风口3、不锈钢过滤网4、第一脱水挡板5、第二脱水挡板6、漏水孔7和集水槽8,所述脱水器筒体1为圆筒状外壳,外壳的两边分别为圆锥形变径管,在圆锥形变径管两边边缘分别设置有进风口2和出风口3,沿进风口2至出风口3方向,脱水器筒体1内部依次安装有不锈钢过滤网4、第一脱水挡板5和第二脱水挡板6,所述脱水器筒体1的筒壁为空腔结构,所述脱水器筒体1内壁上还设置有漏水孔7,所述脱水器筒体1底部还设置有集水槽8,所述集水槽8与脱水器筒体1内腔相连通;
所述第一脱水挡板5主要由四个扇形板11拼接组成的圆形板,所述扇形板11的弧形端通过弹性回力件与脱水器筒体1内壁连接,所述扇形板11可相对脱水器筒体1转动,所述弹性回力件用于恢复扇形板11遮挡脱水器筒体1通道的状态;
所述第二脱水挡板6十字板状,所述第二脱水挡板6的四个端面均与脱水器筒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脱水挡板6与四个扇形板11之间的缝隙正对设置,所述第二脱水挡板6用于阻挡四个扇形板11之间的缝隙风口。
所述弹性回力件包括:固定块21、销轴22和扭力弹簧23,所述固定块21固定在脱水器筒体1内壁,所述销轴22两端贯穿于固定块21,且销轴22与固定块2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扭力弹簧23套在销轴22的伸出端上,所述扭力弹簧23一端与固定块21固定连接,所述扭力弹簧23另一端与扇形板11固定连接。
所述集水槽8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12,所述出水口12通过管路连接至储水箱。
所述第二脱水挡板6的挡风宽度为相邻两个扇形板11之间缝隙的5~10倍。
所述漏水孔7设置有若干个,且漏水孔7均匀分布在不锈钢过滤网4和第一脱水挡板5之间以及第一脱水挡板5和第二脱水挡板6之间。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来自进风口2的含大量水雾的蒸汽先通过不锈钢过滤网4对蒸汽中的大颗粒水雾预分离撞击,再通过第一脱水挡板5进行大面积分离撞击,分离撞击后的蒸汽颗粒通过扇形板11缝隙冲入第二脱水挡板6,第二脱水挡板6对蒸汽进行拦截碰撞,蒸汽颗粒与第二脱水挡板6碰撞后通过出风口3排出,而含大量水雾的蒸汽分别与不锈钢过滤网4、第一脱水挡板5和第二脱水挡板6撞击后,一部分打在脱水器筒体1内壁的水通过漏水孔7流入脱水器筒体1腔室后进入集水槽,另一部分水之间直接由于重力作用进入集水槽8,集水槽8底部一侧设置有排水管路,排水管路上设置有截止阀,截止阀可控制值排水管路向外部排水。
上述实施方式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效果,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进。因此,凡举所述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3)

1.一种连铸机排蒸汽用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水器筒体(1)、进风口(2)、出风口(3)、不锈钢过滤网(4)、第一脱水挡板(5)、第二脱水挡板(6)、漏水孔(7)和集水槽(8),所述脱水器筒体(1)为圆筒状外壳,外壳的两边分别为圆锥形变径管,在圆锥形变径管两边边缘分别设置有进风口(2)和出风口(3),沿进风口(2)至出风口(3)方向,脱水器筒体(1)内部依次安装有不锈钢过滤网(4)、第一脱水挡板(5)和第二脱水挡板(6),所述脱水器筒体(1)的筒壁为空腔结构,所述脱水器筒体(1)内壁上还设置有漏水孔(7),所述脱水器筒体(1)底部还设置有集水槽(8),所述集水槽(8)与脱水器筒体(1)内腔相连通;
所述第一脱水挡板(5)主要由四个扇形板(11)拼接组成的圆形板,所述扇形板(11)的弧形端通过弹性回力件与脱水器筒体(1)内壁连接,所述扇形板(11)可相对脱水器筒体(1)转动,所述弹性回力件用于恢复扇形板(11)遮挡脱水器筒体(1)通道的状态;
所述第二脱水挡板(6)十字板状,所述第二脱水挡板(6)的四个端面均与脱水器筒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脱水挡板(6)与四个扇形板(11)之间的缝隙正对设置,所述第二脱水挡板(6)用于阻挡四个扇形板(11)之间的缝隙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机排蒸汽用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回力件包括:固定块(21)、销轴(22)和扭力弹簧(23),所述固定块(21)固定在脱水器筒体(1)内壁,所述销轴(22)两端贯穿于固定块(21),且销轴(22)与固定块(2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扭力弹簧(23)套在销轴(22)的伸出端上,所述扭力弹簧(23)一端与固定块(21)固定连接,所述扭力弹簧(23)另一端与扇形板(1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铸机排蒸汽用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8)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12),所述出水口(12)通过管路连接至储水箱。
CN201921771698.1U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连铸机排蒸汽用脱水装置 Active CN2110981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71698.1U CN211098199U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连铸机排蒸汽用脱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71698.1U CN211098199U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连铸机排蒸汽用脱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98199U true CN211098199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09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71698.1U Active CN211098199U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连铸机排蒸汽用脱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9819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4959A (zh) * 2021-11-01 2022-03-04 丽水学院 一种利用雕刻工艺进行高效集水的结构及其方法
CN116140054A (zh) * 2023-04-04 2023-05-23 山西通才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冶金灰的分选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4959A (zh) * 2021-11-01 2022-03-04 丽水学院 一种利用雕刻工艺进行高效集水的结构及其方法
CN116140054A (zh) * 2023-04-04 2023-05-23 山西通才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冶金灰的分选系统
CN116140054B (zh) * 2023-04-04 2023-06-30 山西通才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冶金灰的分选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98199U (zh) 一种连铸机排蒸汽用脱水装置
CN103394253B (zh) 一种油烟清洗装置
CN205760276U (zh) 一种废气净化装置的自动清洗装置
CN111939664A (zh) 一种橡胶加工用烟气净化设备
CN205598829U (zh) 一种新型用于生物质颗粒生产车间的除尘系统
CN207246019U (zh) 一种可实现气液分离的真空泵排气管道
CN204380460U (zh) 可回收余热的尾气去除系统
CN102423589B (zh) 一种除尘器及利用该除尘器处理陶粒窑尾气的方法
CN206787370U (zh) 一种用于换热器的防磨引流装置
CN206464079U (zh) 一种湿式静电除尘设备
CN215983340U (zh) 立式换热器用布液器、立式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11275025U (zh) 一种具备烟气冷凝功能的湿式电除尘器
CN211420211U (zh) 一种煤气脱水除尘装置
CN211217153U (zh) 一种转炉煤气脱水器
CN209792557U (zh) 一种侧吸式连铸机切割排烟系统
CN202832877U (zh) 空气滤清器进风罩、发动机进气系统及车辆
CN113144757A (zh) 一种旋转聚尘减排装置
CN102506605A (zh) 一种防强烈水击疏水系统
CN209735145U (zh) 惯性除尘器
CN209013420U (zh) 一种全热交换新风系统
CN207819701U (zh) 一种发电机碳粉收集装置
CN218890919U (zh) 一种锅炉汽轮机蒸汽回收利用装置
CN205182434U (zh) 无烟型定型机集成式静电废气净化装置
CN216418793U (zh) 一种布料印染废气处理装置
Ru et al. Influence of the structure of drainage tank on the separation performance of corrugated plate dryer in NPPs: A short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