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92203U - 多功能拐杖车椅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拐杖车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92203U
CN211092203U CN201920751161.2U CN201920751161U CN211092203U CN 211092203 U CN211092203 U CN 211092203U CN 201920751161 U CN201920751161 U CN 201920751161U CN 211092203 U CN211092203 U CN 2110922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orrespondingly
rod
component
ro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5116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良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75116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922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922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9220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功能拐杖车椅,属于生活用品相关技术领域,其通过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坐板和滚轮组件等部件的对应设置,通过两支撑组件与坐板的对应铰接和滚轮组件、置物组件的对应设置,可有效实现拐杖状态、座椅状态、拖车/推车状态的快速转换,并能实现物品的有效装载。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拐杖车椅,其结构简单,设置简便,操作便捷,能有效实现拐杖功能、座椅功能、拖车/推车功能的转换,并能有效实现物品的存放,能充分满足老年人或者行动不便者的多种出行需求,改善行动不便者的出行质量,提升行动不便者的生活品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多功能拐杖车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功能拐杖车椅。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的安全出行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随之生理机能的衰退、不足,体质弱化,导致老年人的体力不如常人,往往无法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实现持续不间断行走;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愈加提高,更多的人越来越注重提高生活质量,也对老年人或者行动不便者的出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一般情况下,对于走行不便的老年人或者残疾人,最常见的物品便是拐杖。但是,传统的拐杖大多只能解决站立、行走问题,无法满足老年人或者残疾人自由休息的需要;虽然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有不少类似于拐杖椅、拐杖凳等辅助工具出现,能一定程度上满足老年人或者残疾人辅助行走、休息的需要,如现有专利CN 206284522 U中所公开的一种折叠拐杖凳,其通过在拐杖杆上对应设置支撑架和板凳布,以其对应折叠和打开可实现拐杖状态和坐凳状态的转换。但是,目前的拐杖或者拐杖凳的功能相对较为单一,无法充分满足老年人或者残疾人的多种出行需求,存在一定的功能不足和应用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多功能拐杖车椅,其中通过对应设置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坐板和滚轮组件,通过两个支撑组件与坐板的对应铰接,使得多功能拐杖车椅可对应折叠,实现拐杖状态与座椅状态的转换,再通过滚轮组件和置物组件的对应设置,可有效实现拐杖车椅转换为拖车状态或者推车状态,并完成物品的装载,相较于传统的拐杖而言,大大提升了功能性,能满足老年人或者残疾人等行动不便者的多种出行需求,方便行动不便者的出行,改善行动不便者的生活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多功能拐杖车椅,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铰接设置的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和坐板,以及对应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设置的滚轮组件;
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两根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第一支撑杆,两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可作为支撑端抵接地面,且对应两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分别与两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对应两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的两第二支撑杆,两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中部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支撑杆中下部以铰接的形式连接,且两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部分别与所述坐板的一侧端面以铰接的形式连接,以及在所述坐板的该侧端面上对应两所述第一支撑杆分别设置有连接铰杆,所述连接铰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坐板的端面中部,其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以使得所述坐板可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相对转动时跟随运动,实现拐杖状态与座椅状态的转换;
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呈杆状的轮轴和同轴设置在该轮轴两端的车轮,以及设置在所述轮轴中部的弹力件;相应地,在两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对应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弹力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杆和所述轮轴上,且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中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扣件和第二卡扣件;所述第一卡扣件的开口向上,所述第二卡扣件的开口向下,所述轮轴可在闲置时对应嵌入两所述第一卡扣件中,并在工作时从所述第一卡扣件中取出,对应嵌入两所述第二卡扣件中,且所述弹力件可将所述轮轴限位于所述第二卡扣件中,继而两所述车轮可对应抵接地面并使得两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远离地面,实现拖车状态与拐杖状态的转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置物组件,所述置物组件包括置物袋和支架;
所述置物袋可对应绑扣在两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所述支架对应设置在所述置物袋的底部,以用于为所述置物袋提供支撑;所述支架与两所述第二支撑杆以铰接的形式连接,其可对应折叠或打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包括对应铰接的水平支架、竖向支架和侧向支架;
所述水平支架和所述竖向支架分别呈方框结构,所述水平支架的一侧铰接在两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所述竖向支架对应铰接在该水平支架的另一侧上,所述侧向支架呈杆状结构,其一端铰接在所述水平支架下方的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竖向支架的侧边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对应所述第二卡扣件设置有拉栓,所述拉栓沿径向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其可沿轴向拉动,以将所述第二卡扣件向下的开口封住或打开,使得所述轮轴可在工作时锁定在所述第二卡扣件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力件为弹力布或者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轮轴上成对设置有内卡环和外卡环;
两所述内卡环设置在所述轮轴的中部并分设于所述弹力件的两侧,两所述外卡环分设于所述轮轴的两端,两所述内卡环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卡扣件设置处两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的间距,且两所述外卡环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卡扣件设置出两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的间距,以使得所述轮轴在闲置时和工作时均不会沿轴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多功能拐杖车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和坐板,以及对应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设置的滚轮组件;
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两根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第一支撑杆,两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可作为支撑端抵接地面,且对应两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分别与两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连接;
所述坐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中部,其呈板状结构,该板状结构的一侧边与两所述第一支撑杆以铰接的形式对应连接,并可绕该侧边旋转一定角度,以实现所述坐板在座椅状态与折叠状态的转换;
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呈框型结构,其一侧与所述坐板的端面铰接,并可在所述坐板旋转到水平状态时为其提供支撑,且两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之间分别设置有铰接连杆,所述铰接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坐板下方的第一支撑杆的杆体上,其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侧边上,并使得所述铰接连杆可在所述坐板贴合所述第一支撑杆时贴合对应的第一支撑杆;
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呈杆状的轮轴和同轴设置在该轮轴两端的车轮,以及设置在所述轮轴中部的弹力件;相应地,在两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对应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弹力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杆和所述轮轴上,且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卡扣件;所述轮轴可在闲置时由所述弹力件拉离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并在工作时对应嵌入两所述第一卡扣件中,继而两所述车轮可对应抵接地面并使得两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远离地面,实现多功能拐杖车椅在拖车状态与拐杖状态之间的转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置物组件,所述置物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背离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一侧,其包括置物袋和支架;
所述置物袋可对应绑扣在两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所述支架对应设置在所述置物袋的底部,以用于为所述置物袋提供支撑;所述置物袋的底部可固定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支架与两所述第一支撑杆以铰接的形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多功能拐杖车椅,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铰接设置的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和坐板,以及对应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设置的滚轮组件;
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呈长杆状结构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把手,其底部设置为套卡结构,可对应连接易拆支撑头或者易拆滚轮;所述易拆支撑头呈杆状结构,其一端可对应连接在所述套卡结构中,并以另一端抵接地面;所述易拆滚轮包括连接杆和滚轴,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垂直连接在所述滚轴的中部,其另一端可对应连接在所述套卡结构中,且所述滚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滚轮;
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呈“X形”结构,其由两个中部弯折有一定角度的第二支撑杆对应组成,且所述第一支撑杆对应设置在两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并与两所述第二支撑杆以连接螺栓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螺栓设置在两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弯折处,其对应穿过两所述第二支撑杆和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中部,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杆可相对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转动;且两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部分别与所述坐板的一侧端面以铰接的形式连接,以及在所述坐板的该侧端面上对应设置有连接铰杆,所述连接铰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坐板的端面中部,其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并使得所述坐板可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相对转动时跟随运动,实现拐杖状态与座椅状态的转换;
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呈杆状的轮轴和同轴设置在该轮轴两端的车轮;相应地,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扣件和第二卡扣件;所述第一卡扣件的开口向上,所述第二卡扣件的开口向下,所述轮轴可在闲置时对应嵌入两所述第一卡扣件中,并在工作时从所述第一卡扣件中取出,对应嵌入固定在两所述第二卡扣件中,继而两所述车轮可对应抵接地面并使得两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部远离地面,实现拖车状态与拐杖状态的转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套卡,以用于所述易拆支撑头或者所述易拆滚轮的存放。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拐杖车椅,其通过对应设置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坐板和滚轮组件等部件,通过两支撑组件与坐板的对应铰接,使得多功能拐杖车椅可对应折叠或者打开,从而有效实现拐杖状态与座椅状态的转换,且通过滚轮组件和置物组件的对应设置,有效实现了拐杖车椅拖车状态或者推车状态的转换,并实现了物品的装载,相较于传统的拐杖而言,大大提升了功能性,满足了老年人或者残疾人等行动不便者的多种出行需求,大大改善了行动不便者的出行质量,改善了行动不便者的生活质量;
(2)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拐杖车椅,其通过对应滚轮组件设置第一卡扣件和第二卡扣件,通过轮轴与两卡扣件的对应设置,可准确完成滚轮组件在未工作时的快速容置和工作状态下的稳定设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3)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拐杖车椅,其通过在轮轴上对应成对设置内卡环和外卡环,通过两种卡环的对应限位,可实现轮轴在对应卡扣件中容置时的轴向限位,防止轮轴沿轴向的移动,确保了滚轮组件容置和工作的稳定性,进而确保了拐杖车椅使用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拐杖车椅,其结构简单,设置简便,操作便捷,能有效实现拐杖功能、座椅功能、拖车/推车功能的转换,并能有效实现物品的存放,能充分满足老年人或者行动不便者的多种出行需求,改善行动不便者的出行质量,提升行动不便者的生活品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多功能拐杖车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多功能拐杖车椅在座椅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多功能拐杖车椅在拐杖状态的结构主视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多功能拐杖车椅在拐杖状态的结构侧视图;
图3(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多功能拐杖车椅在拐杖状态的结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拐杖车椅在实施例一中的滚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拐杖车椅在实施例一中的第一卡扣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滚轮组件与第二卡扣件相互匹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拐杖车椅在实施例一中的第二卡扣件的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拐杖车椅在实施例一中的第二卡扣件的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拐杖车椅在实施例一中的置物袋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拐杖车椅在实施例一中的支架示意图;
图11(a)~(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多功能拐杖车椅切换为拖车状态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多功能拐杖车椅在座椅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多功能拐杖车椅在拐杖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多功能拐杖车椅的第一卡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多功能拐杖车椅在推车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多功能拐杖车椅在拐杖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多功能拐杖车椅在拖车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多功能拐杖车椅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易拆支撑头与支撑杆匹配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易拆滚轮与支撑杆匹配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多功能拐杖车椅的第一卡扣件结构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第一支撑组件,101.支撑杆,102.连接杆,103.第一卡扣件,104.第二卡扣件,105.把手,106.拉栓,107. 限位杆,108.弹簧,109.易拆支撑头;2.第二支撑组件,3.坐板,4.滚轮组件,401.车轮, 402.轮轴,403.弹力件,404.内卡环,405.外卡环,406.易拆滚轮;5.置物组件,501.置物袋,5011.侧向扣带,5012.顶部扣带;502.支架,5021.水平支架,5022.竖向支架,5023. 侧向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拐杖车椅,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21中所示。由图示中不难看出,优选实施例中的多功能拐杖车椅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第二支撑组件2、坐板3、滚轮组件4和置物组件5,通过第一支撑组件1与第二支撑组件2 的对应连接,以及坐板3的对应设置,可实现第一支撑组件1和第二支撑组件2的对应折叠和展开,进而实现拐杖状态与座椅状态的有效切换,且通过滚轮组件4和置物组件 5的设置,可有效实现推车/拖车状态的切换,并满足置物的需求,进而满足老年人或者残疾人出行、休息、物品携带的需求,为老年人或者残疾人的出行、购物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一中,多功能拐杖车椅的结构如图1~11中所示。其中,第一支撑组件1包括一对组合而成并呈长杆状的支撑杆101,两支撑杆101 的底部分别用于支撑在地面上,故而其底部设置有支撑套或者支撑座,如图2中所示,且两支撑杆101的顶部分别弯折后对应连接,并在两支撑杆101的顶部连接处设置有用于手扶的把手105;显然,优选实施例中的支撑杆101可以是一根呈长杆状的杆体从中部弯折而成,弯折后的杆体两端优选平行设置,其弯折处对应设置有把手105,且杆体的两端分别作为第一支撑组件1的支撑部位。
进一步地,优选实施例第二支撑组件2与第一支撑组件1对应设置,其包括两根对应设置的旋转支杆,两旋转支杆的中部分别以连接螺栓与对应的支撑杆101活动连接,进而使得两旋转支杆可相对两支撑杆101转动;进一步地,两旋转支杆的顶部对应连接在坐板3折叠后靠近支撑杆101的一侧端面上,具有优选连接在坐板3折叠后的端面底部,且坐板3的该侧端面中部与两支撑杆101分别以一定长度的铰接杆活动连接,铰接杆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支撑杆101上和坐板3的端面上,以使得多功能拐杖车椅转换到座椅状态时,即坐板3处于水平状态时,坐板3可由第二支撑组件2对应支撑,并由铰接杆将力传递到第一支撑组件1上,由两个支撑组件对应完成坐板3的支撑,实现拐杖车椅在座椅状态下工作。
进一步地,对应第一支撑组件1设置有滚轮组件4,其结构如图4中所示,包括水平设置的轮轴402和对应设置在该轮轴402两端的两个车轮401,车轮401可绕轴线自由转动;进一步地,优选实施例一中的轮轴402上同轴设置有两对卡环,分别是靠近中部的一对内卡环404和靠近两车轮401的一对外卡环405,内卡环404和外卡环405分别呈圆环状凸起结构,如图6、7中所示。通过两对卡环的对应设置,可使得滚轮组件4 在工作时和对应容置时的稳定性,确保轮轴402不发生横向移动;进一步地,在轮轴402 的中部,即两内卡环404之间对应设置有弹力件403,其可以为弹簧,也可以为如图4 中所示的弹力布,通过弹力件403的设置,可实现滚轮组件4的对应设置,并完成滚轮组件4从存放状态到工作状态的转换。
具体地,优选实施例中对应滚轮组件4在两支撑杆101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02,其对应设置在两支撑杆101靠近支撑端部的位置,弹力件403背离轮轴402的一端对应连接在连接杆102上,如优选实施例中弹力布的一端对应连接在连接杆102上;进一步地,在两支撑杆101的中部分别对应滚轮组件4设置有第一卡扣件103,其如图5中所示,为开口向上的弹性扣件,轮轴402可对应以两端嵌入两个第一卡扣件103中,实现轮轴402在闲置状态的对应放置。
相应地,在两支撑杆101的端部对应轮轴402分别设置有第二卡扣件104,其如图 6~8所示,包括呈“L形”的限位件,该限位件固定在支撑杆101上,其可通过焊接进行固定,也可通过连接螺栓等连接件进行连接固定,且限位件对应设置后,可形成开口向着背离第一卡扣件103方向的容置空间,并使得轮轴402可在从第一卡扣件103中取出后对应限位其中;进一步地,第二卡扣件104的设置位置应当使得轮轴中线到支撑杆 101端部的距离小于车轮的外径,以确保轮轴402在第二卡扣件104中对应设置时,可由两车轮401对应抵接地面,而两支撑杆101的端部远离地面,继而实现多功能拐杖车椅向拖车模式的转换。
进一步地,第二卡扣件104中对应各限位件设置有贯穿支撑杆101杆体的拉栓106,其可沿横向移动,以将容置在限位件中的轮轴402对应限位,防止轮轴402在工作时竖向移动;优选地,在拉栓106伸入支撑杆101中的部分对应设置有弹簧108,其对应套设在拉栓106上,通过从端部沿横向拉动拉栓106,可使得拉栓106的端部逐渐远离限位件;进一步优选地,为防止拉栓106的丢失或者被拔出,在拉栓106靠近限位件的一侧对应设置有贯穿拉栓106两侧壁面的限位杆107,其沿横向设置,且两端分别突出拉栓106的两侧面,通过限位杆107的对应设置,可以有效防止拉栓106被拉出。进一步地,对应在拉栓106上设置有固定卡,其对应设置在拉栓106伸入支撑杆101部分的外周上,且设置在靠近第二卡扣件104的一侧,以及弹簧108抵接该固定卡,使得拉动拉栓106时弹簧108可对应压缩。
进一步地,对应第二支撑组件2设置有置物组件5,其如图9、10中所示,包括可放置物品的置物袋501和可用于支撑置物袋501的支架502。具体而言,置物袋501的一侧对应第二支撑组件2的支撑杆设置有若干侧向扣带5011,用于将置物袋501对应扣设在第二支撑组件2上,相应地,置物袋501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扣带5012,用于与第二支撑组件2的顶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支架502设置在置物袋501的底部,其包括铰接设置的水平支架5021、竖向支架5022和侧向支架5023,水平支架5021和竖向支架 5022分别为一侧边缺失的框架结构,水平支架5021开口的一端对应铰接在第二支撑组件2的支撑杆上,且优选在背离开口端的一侧中部凹陷,竖向支架5022开口的一侧对应交接在水平支架5021背离开口端的一侧,且侧向支架5023呈杆状结构,其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二支撑组件2的支撑杆和竖向支架5022上,并使得支架502可在打开时对应为置物袋501提供支撑,且支架可对应折叠,使得水平支架5021、竖向支架5022和侧向支架5023分别贴在第二支撑组件2的表面,如图11(a)中所示。
通过上述设置,优选实施例在中的多功能拐杖车椅可对应切换到如图3(a)~3(c)中所示的拐杖状态,也可对应切换到如图1、2中所示的座椅状态,也可转换为如图11 (a)~11(c)中所示的拖车状态,在三种状态下,置物组件5中的置物袋501均可对应打开,完成容置物品的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即如图12~14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二中,多功能拐杖车椅包括如图12中所示的第一支撑组件1、第二支撑组件2、坐板3、滚轮组件 4和置物组件5。
具体地,第一支撑组件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根支撑杆,两支撑杆的顶部对应设置有把手,第二支撑组件2呈方框结构,其一侧对应铰接在坐板3底面一侧,而坐板3背离第二支撑组件2的一侧与第一支撑组件的两支撑杆对应以铰接的形式连接;相应地,在坐板3的下方对应设置连接铰杆,其一端铰接在第二支撑组件2上,另一端铰接在坐板 3下方的支撑杆上,如图12中所示,进而坐板3可绕与第一支撑组件1的铰接处对应旋转,实现坐板3的折叠和打开,且坐板3在打开的同时可对应带动连接铰杆运动,实现第二支撑组件2的联动,从而完成该优选实施例中拐杖车椅在座椅状态的设置。
进一步地,滚轮组件4对应设置在第一支撑组件1上,其包括类似于优选实施例一中的车轮、轮轴、弹力件,轮轴上也对应设置有内卡环和外卡环,以实现滚轮组件4在闲置或者工作时不发生沿轮轴轴向的运动;进一步地,在第一支撑组件1的两支撑杆底部对应设置有如图14中所示的第一卡扣件,其开口向下,轮轴可对应卡扣在该第一卡扣件中,且此时车轮的底部抵接地面,两支撑杆的底部远离地面,从而实现该优选实施例中拐杖车椅在拖车状态的设置,拖车状态下,第二支撑组件2对应折叠收起,通过把手的拉动可对应实现拐杖车体的拉动。
进一步地,在第一支撑组件1背离第二支撑组件2的一侧设置有置物组件5,其包括可对应扣绑在第一支撑组件1两支撑杆上的置物袋和对应设置在置物袋下方的支架,该支架的结构与优选实施例一中的支架结构相同,其可对应折叠收起,也可对应放下以展开置物袋,并为其提供支撑。继而通过上述设置,可实现多功能拐杖车椅如图12中的座椅状态设置,也可实现如图13中所示的拐杖状态设置,只需将滚轮组件收回,第一支撑组件1和第二支撑组件2折叠即可;当然也可以实现拖车状态的设置,只需将图 12中的第二支撑组件2和置物组件5收起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即如图15~21中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三中,多功能拐杖车椅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第二支撑组件2、坐板3、滚轮组件4和置物组件。其中,第一支撑组件1包括呈长杆状的杆体,杆体的一端设置有把手,另一端设置为多级套管结构,用于更换易拆支撑头109和易拆滚轮406,易拆支撑头109可在拐杖车椅处于拐杖状态时更换在杆体的端部,易拆滚轮406可在拐杖车椅处于推车状态时更换在杆体的多级套管端部。
进一步地,优选实施例中的第二支撑组件2大体呈“X形”结构,其由两根弯折有一定角度的支撑件对应铰接而成,第一支撑组件1对应设置在两支撑件之间,并以其中部与两支撑件的弯折处以连接螺栓铰接,并使得第一支撑组件1的杆体可绕连接螺栓的轴线转动,如图15~16中所示。进一步地,第二支撑组件2两支撑件的顶部分别与坐板 3朝向第一支撑组件1的一侧端面的边缘铰接,使得坐板3与第二支撑组件2之间可以相对转动;相应地,在坐板3的该侧端面上还对应设置有铰杆,其一端铰接在端面中部,另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撑组件1的杆体上,使得坐板3可在第一支撑组件1和第二支撑组件2相对转动一定角度时处于水平状态,且此时坐板3的底面与铰杆紧贴设置,第一支撑组件1的杆体与第二支撑组件2所处的平面呈一定的夹角,如图15中所示,此时,多功能拐杖车椅可以切换为推车状态,也可以切换为座椅状态,在推车状态下,轮轴402 和易拆滚轮406设置在对应的支撑组件底部,而在座椅状态下,轮轴402和易拆滚轮406 分别取下。
当然,坐板3与第一支撑组件1的连接方式也不局限与上述形式,其也可以通过套设在第一支撑组件1上的固定环与坐板4的边缘铰接;相应地,在第一支撑组件1上对应坐板3水平设置的位置设置有限位环,如图18中所示,该坐板3在由折叠状态转换为打开状态时,固定环可沿第一支撑组件1的轴向运动,并对应抵接限位环实现限位,确保坐板3水平。
进一步地,在优选实施例三中,置物组件5可以设置为简易挂包的形式,其可在拐杖车椅处于拐杖状态时折叠挂装在第一支撑组件1的杆体上,并在拐杖车椅转换为图17 中所示的拖车状态时打开,实现物品的放置;进一步地,在第二支撑组件2底部对应轮轴设置的扣件可以类似于优选实施例一中的第二卡扣件104,故在此不做赘述;相应地,可在第二支撑组件2中部的杆体上设置如图21中所示的扣件,其类似于优选实施例一中的第一卡扣件103,可用于轮轴的对应放置,如图16中所示;进一步优选地,在第一支撑组件1的杆体上设置有圆环形套卡,以用于如图19中所示的易拆支撑头109和如图20中所示的易拆滚轮406的对应放置,避免部件的遗失,优选地,圆环形套卡的设置数量为两个,确保易拆滚轮406和易拆支撑头109可同时存放。
通过优选实施例三中的对应设置,多功能拐杖车椅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转换为座椅状态、推车状态、拐杖状态、拖车状态,进一步提升了多功能拐杖车椅的功能性。
进一步地,对于上述各优选实施例中的多功能拐杖车椅,其第一支撑组件1、第二支撑组件2、坐板3和滚轮组件4均采用轻质合金材料或者高强度橡胶材料制成,确保多功能车椅的总重量尽可能降低,以确保其在拐杖状态下的灵活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的多功能拐杖车椅,其通过对应设置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坐板和滚轮组件等部件,通过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和坐板的对应铰接设置,使得多功能拐杖车椅可对应折叠,实现拐杖状态与座椅状态的转换,再通过滚轮组件和置物组件的对应设置,可有效实现拐杖车椅转换为拖车状态或者推车状态,并完成物品的装载,相较于传统的拐杖而言,大大提升了功能性,满足了老年人或者残疾人等行动不便者的多种出行需求,大大改善了行动不便者的出行质量,改善了行动不便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拐杖车椅,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铰接设置的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和坐板,以及对应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设置的滚轮组件;
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两根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第一支撑杆,两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可作为支撑端抵接地面,且对应两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分别与两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对应两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的两第二支撑杆,两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中部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支撑杆中下部以铰接的形式连接,且两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部分别与所述坐板的一侧端面以铰接的形式连接,以及在所述坐板的该侧端面上对应两所述第一支撑杆分别设置有连接铰杆,所述连接铰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坐板的端面中部,其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以使得所述坐板可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相对转动时跟随运动,实现拐杖状态与座椅状态的转换;
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呈杆状的轮轴和同轴设置在该轮轴两端的车轮,以及设置在所述轮轴中部的弹力件;相应地,在两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对应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弹力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杆和所述轮轴上,且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中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扣件和第二卡扣件;所述第一卡扣件的开口向上,所述第二卡扣件的开口向下,所述轮轴可在闲置时对应嵌入两所述第一卡扣件中,并在工作时从所述第一卡扣件中取出,对应嵌入两所述第二卡扣件中,且所述弹力件可将所述轮轴限位于所述第二卡扣件中,继而两所述车轮可对应抵接地面并使得两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远离地面,实现拖车状态与拐杖状态的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拐杖车椅,其中,还包括置物组件,所述置物组件包括置物袋和支架;
所述置物袋可对应绑扣在两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所述支架对应设置在所述置物袋的底部,以用于为所述置物袋提供支撑;所述支架与两所述第二支撑杆以铰接的形式连接,其可对应折叠或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拐杖车椅,其中,所述支架包括对应铰接的水平支架、竖向支架和侧向支架;
所述水平支架和所述竖向支架分别呈方框结构,所述水平支架的一侧铰接在两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所述竖向支架对应铰接在该水平支架的另一侧上,所述侧向支架呈杆状结构,其一端铰接在所述水平支架下方的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竖向支架的侧边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拐杖车椅,其中,对应所述第二卡扣件设置有拉栓,所述拉栓沿径向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其可沿轴向拉动,以将所述第二卡扣件向下的开口封住或打开,使得所述轮轴可在工作时锁定在所述第二卡扣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拐杖车椅,其中,所述弹力件为弹力布或者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拐杖车椅,其中,所述轮轴上成对设置有内卡环和外卡环;
两所述内卡环设置在所述轮轴的中部并分设于所述弹力件的两侧,两所述外卡环分设于所述轮轴的两端,两所述内卡环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卡扣件设置处两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的间距,且两所述外卡环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卡扣件设置出两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的间距,以使得所述轮轴在闲置时和工作时均不会沿轴向移动。
7.一种多功能拐杖车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和坐板,以及对应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设置的滚轮组件;
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两根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第一支撑杆,两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可作为支撑端抵接地面,且对应两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分别与两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连接;
所述坐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中部,其呈板状结构,该板状结构的一侧边与两所述第一支撑杆以铰接的形式对应连接,并可绕该侧边旋转一定角度,以实现所述坐板在座椅状态与折叠状态的转换;
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呈框型结构,其一侧与所述坐板的端面铰接,并可在所述坐板旋转到水平状态时为其提供支撑,且两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之间分别设置有铰接连杆,所述铰接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坐板下方的第一支撑杆的杆体上,其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侧边上,并使得所述铰接连杆可在所述坐板贴合所述第一支撑杆时贴合对应的第一支撑杆;
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呈杆状的轮轴和同轴设置在该轮轴两端的车轮,以及设置在所述轮轴中部的弹力件;相应地,在两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对应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弹力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杆和所述轮轴上,且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卡扣件;所述轮轴可在闲置时由所述弹力件拉离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并在工作时对应嵌入两所述第一卡扣件中,继而两所述车轮可对应抵接地面并使得两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远离地面,实现多功能拐杖车椅在拖车状态与拐杖状态之间的转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拐杖车椅,其中,还包括置物组件,所述置物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背离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一侧,其包括置物袋和支架;
所述置物袋可对应绑扣在两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所述支架对应设置在所述置物袋的底部,以用于为所述置物袋提供支撑;所述置物袋的底部可固定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支架与两所述第一支撑杆以铰接的形式连接。
9.一种多功能拐杖车椅,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铰接设置的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和坐板,以及对应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设置的滚轮组件;
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呈长杆状结构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把手,其底部设置为套卡结构,可对应连接易拆支撑头或者易拆滚轮;所述易拆支撑头呈杆状结构,其一端可对应连接在所述套卡结构中,并以另一端抵接地面;所述易拆滚轮包括连接杆和滚轴,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垂直连接在所述滚轴的中部,其另一端可对应连接在所述套卡结构中,且所述滚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滚轮;
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呈“X形”结构,其由两个中部弯折有一定角度的第二支撑杆对应组成,且所述第一支撑杆对应设置在两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并与两所述第二支撑杆以连接螺栓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螺栓设置在两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弯折处,其对应穿过两所述第二支撑杆和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中部,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杆可相对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转动;且两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部分别与所述坐板的一侧端面以铰接的形式连接,以及在所述坐板的该侧端面上对应设置有连接铰杆,所述连接铰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坐板的端面中部,其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并使得所述坐板可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相对转动时跟随运动,实现拐杖状态与座椅状态的转换;
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呈杆状的轮轴和同轴设置在该轮轴两端的车轮;相应地,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扣件和第二卡扣件;所述第一卡扣件的开口向上,所述第二卡扣件的开口向下,所述轮轴可在闲置时对应嵌入两所述第一卡扣件中,并在工作时从所述第一卡扣件中取出,对应嵌入固定在两所述第二卡扣件中,继而两所述车轮可对应抵接地面并使得两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部远离地面,实现拖车状态与拐杖状态的转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拐杖车椅,其中,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套卡,以用于所述易拆支撑头或者所述易拆滚轮的存放。
CN201920751161.2U 2019-05-23 2019-05-23 多功能拐杖车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922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51161.2U CN211092203U (zh) 2019-05-23 2019-05-23 多功能拐杖车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51161.2U CN211092203U (zh) 2019-05-23 2019-05-23 多功能拐杖车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92203U true CN211092203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10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5116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92203U (zh) 2019-05-23 2019-05-23 多功能拐杖车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922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41469U (zh) 一种带轮子的可折叠床架
CA1319939C (en) Combined trolley and seat unit
US9056621B1 (en) Folding trolley
CN201712643U (zh) 捆式行李车
CN210011782U (zh) 一种婴儿车快速收合结构
CN215779274U (zh) 一种可折叠式支撑连接架及使用该支撑连接架的轮椅
CN211092203U (zh) 多功能拐杖车椅
CN208243245U (zh) 一体式可折叠三用沙滩车椅
CN201703396U (zh) 快速折叠行李车
CN201055147Y (zh) 行李椅
CN209972551U (zh) 一种收合关节结构及应用该关节结构的可折叠童车
CN210454849U (zh) 可折叠购物车
CN201046193Y (zh) 载人载具收合装置
CN217864231U (zh) 一种新型的可折叠聚拢式工具车
CN201452340U (zh) 一种多功能马扎
TW200838755A (en) Multifunctional traveling bike
CN2676883Y (zh) 一种缩折轮椅
CN211001521U (zh) 一种折叠式儿童手推车
CN201822335U (zh) 多功能便携式拖车椅
CN208149375U (zh) 一种多功能手推车和共享多功能拖车
CN217339164U (zh) 一种可收折轮椅骨架及轮椅
WO2001024655A1 (en) Backpack trolley
CN209192017U (zh) 一种折叠购物车
CN202342321U (zh) 可翻转靠背的助行轮椅
CN204599918U (zh) 带轮子的折叠铁架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