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84585U - 一种冰箱搁架及冰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冰箱搁架及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84585U
CN211084585U CN201921825276.8U CN201921825276U CN211084585U CN 211084585 U CN211084585 U CN 211084585U CN 201921825276 U CN201921825276 U CN 201921825276U CN 211084585 U CN211084585 U CN 2110845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ilation
area
nth
ventilating
refrig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2527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飞
孙利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Konka Tongchuang Household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Konka Tongchuang Household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Konka Tongchuang Household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Konka Tongchuang Household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2527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845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845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8458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冰箱搁架及冰箱,其中,冰箱搁架包括:搁架本体,搁架本体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区,多个通风区分别为第一通风区至第N通风区;第一通风区上开设有第一通风孔,依次类推,第N通风区上开设有第N通风孔;当冰箱间室制冷时,第一通风区处的冷风流动速度至第N通风区处的冷风流动速度逐渐减小,第一通风孔的孔径至第N通风孔的孔径则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冰箱搁架,不仅通过开设通风孔,减小了冷气向下流动的阻力,从而降低了下层储物空间的温度;而且还设置冷风流动速度较大处的通风孔孔径较小,冷风流动速度较小处的通风孔孔径较大,使下层储物空间所受冷风的均匀性较好,降低了下层储物空间各处的温差。

Description

一种冰箱搁架及冰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冰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冰箱搁架及冰箱。
背景技术
冰箱是保持恒定低温的一种制冷设备,也是一种使食物或其他物品保持恒定低温冷态的民用产品;箱体内有压缩机、制冰机用以结冰的柜或箱,带有制冷装置的储藏箱。
常见的冰箱间室有冷藏室、冷冻室及变温室,通常每个间室配备一个出风装置,而出风装置通常位于间室的顶部,使冷气向下排放,为的是降低生产难度。
同时,冰箱内通常设置有多个搁架,利用搁架将冰箱的间室配置成多层储物空间;搁架的设置可以提高间室的空间利用率,但却会降低冷气的下降速度,导致上层储物空间的温度较低,而下层储物空间的温度较高,不利于下层储物空间的食物储藏。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搁架及冰箱,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的冰箱因搁架降低冷气下降速度,导致下层储物空间温度较高,不利于下层储物空间的食物储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冰箱搁架,其包括:搁架本体,所述搁架本体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区,多个通风区分别为第一通风区至第N通风区;
所述第一通风区上开设有第一通风孔,依次类推,所述第N通风区上开设有第N通风孔;
当冰箱间室制冷时,所述第一通风区处的冷风流动速度至第N通风区处的冷风流动速度逐渐减小,所述第一通风孔的孔径至第N通风孔的孔径则逐渐增大。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冰箱搁架用于安装在出风装置单出风装置的冰箱间室,所述第一通风区至第N通风区与冰箱间室出风装置的间距逐渐增大,所述第一通风孔的孔径至第N通风孔的孔径逐渐增大。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通风区至第N通风区由所述搁架本体的第一端向第二端依次排布。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通风区上开设有行列排布的若干个第一通风孔,依次类推,所述第N通风区上开设有若干个行列排布的第N通风孔。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通风区设置有三个,三个通风区上的若干个通风孔分别独立地排布为两行。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通风孔的孔径为10mm,第二通风孔的孔径为15mm,第三通风孔的孔径为20mm;且同一行中相邻通风孔之间的间距为40mm,同一列中相邻通风孔之间的间距为50mm。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搁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区、第二通风区、…、第N通风区,所述第一通风区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通风区设置于搁架本体的中部;
所述第二通风区至第N通风区皆设置有两个;
两个第二通风区分别为左侧第二通风区及右侧第二通风区,所述左侧第二通风区设置在第一通风区的左侧,所述右侧第二通风区设置在第一通风区的右侧;
依次类推,两个第N通风区分别为左侧第N通风区及右侧第N通风区,所述左侧第N通风区设置在左侧第N-1通风区的左侧,所述右侧第N通风区设置在右侧第N-1通风区的右侧。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搁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区、第二通风区及第三通风区,所述第一通风区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通风区设置于搁架本体的中部;
所述第二通风区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通风区分别为左侧第二通风区及右侧第二通风区,所述左侧第二通风区设置在第一通风区的左侧,所述右侧第二通风区设置在第一通风区的右侧;
所述第三通风区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三通风区设置在左侧第二通风区的左侧或者设置在右侧第二通风区的右侧。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搁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区、第二通风区、第三通风区、…、第N通风区,所述第一通风区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通风区设置于搁架本体的中部;
所述第二通风区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通风区分别为左侧第二通风区及右侧第二通风区,所述左侧第二通风区设置在第一通风区的左侧,所述右侧第二通风区设置在第一通风区的右侧;
所述第三通风区至第N通风区皆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三通风区至第N通风区由左向右依次排布于右侧第二通风区的右侧,或者所述第三通风区至第N通风区由右向左依次排布于左侧第二通风区的左侧。
一种冰箱,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冰箱搁架。由此,所述冰箱可以具有冰箱搁架的所有特征和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冰箱搁架,包括:搁架本体,所述搁架本体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区,多个通风区分别为第一通风区至第N通风区;所述第一通风区上开设有第一通风孔,依次类推,所述第N通风区上开设有第N通风孔;当冰箱间室制冷时,所述第一通风区处的冷风流动速度至第N通风区处的冷风流动速度逐渐减小,所述第一通风孔的孔径至第N通风孔的孔径则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冰箱搁架,不仅通过开设通风孔,减小了冷气向下流动的阻力,从而降低了下层储物空间的温度;而且还设置冷风流动速度较大处的通风孔孔径较小,冷风流动速度较小处的通风孔孔径较大,使下层储物空间所受冷风的均匀性较好,降低了下层储物空间各处的温差。
附图说明
图1是冰箱搁架上各处通风孔孔径相同情况下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中冰箱搁架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中冰箱搁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中冰箱搁架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中冰箱搁架的变形结构的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中冰箱搁架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优选实施例中冰箱搁架的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四优选实施例中冰箱搁架的剖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五优选实施例中冰箱搁架的剖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六优选实施例中冰箱搁架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冰箱搁架及冰箱,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冰箱搁架,其包括搁架本体,所述搁架本体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区,该多个通风区分别为第一通风区至第N通风区,且该多个通风区分别独立地开设有通风孔。通风孔的开设使上层储物空间与下层储物空间之间的气体流动速度更快,更为畅通,可以降低下层储物空间的温度,改善上层储物空间与下层储物空间温差较大的问题。
另外,本实用新型对各个通风区内通风孔的孔径做了不同的设定,即各个通风区通风孔的孔径是各不相同的。具体地,当冰箱间室制冷时,所述第一通风区处的冷风流动速度至第N通风区处的冷风流动速度逐渐减小,所述第一通风孔的孔径至第N通风孔的孔径则逐渐增大。
也就是说,冷风流动速度越快的区域,通风孔孔径越小;在实际制冷时,通常距离出风装置越近,冷风流动速度越快,在同一时间聚集的冷风风量越大(但这种情况并不绝对,还要考虑其他因素,比如出风装置数量、出风口角度等等)。
但容易想到的是,若将所有的通风孔孔径设置为同样大小,则冷风流动速度越快的通风区在同一时间通过的冷风风量越多,则其对应的下层储物空间的区域温度越低;反之,冷风流动速度越快的通风区在同一时间通过的冷风风量越少,则其对应的下层储物空间的区域温度越高;以此,会导致下层储物空间各处的温差较大。
以图1所示结构为例,图1中a表示冰箱间室出风装置的第一出风口,b表示冰箱间室出风装置的第二出风口,c1至c8皆为搁架的通风孔,该8个通风孔的孔径相同,但不同的是,c1至c8距离出风装置的距离逐渐增大;d1至d8是下层储物空间分别对应c1至c8的储物区域(储物区域并非实际隔开,只是简单的示意)。
在制冷时,冷风将从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排出,因为通风孔c1距离出风装置最近,因此,冷风将先经通风孔c1进入下层储物空间,对下层储物空间进行制冷,其中储物区域d1将最先接受冷风,且后续持续接受的冷风也是8个储物区域中最多的;而后依次是c2至c8有冷风通过,并使储物区域d2至d8持续接受不同的冷风风量,形成不同的温度,造成下层储物空间各处的温差。
而本实用新型则不同,适配所述第一通风区处的冷风流动速度至第N通风区处的冷风流动速度逐渐减小,所述第一通风孔的孔径至第N通风孔的孔径则逐渐增大;进一步地,所述冰箱搁架用于安装在出风装置单出风装置的冰箱间室,第一通风区至第N通风区与冰箱间室出风装置的间距逐渐增大,所述第一通风孔的孔径至第N通风孔的孔径逐渐增大;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比如出风装置数量、出风口角度等等)的情况下,以通风孔与出风装置的间距为参考依据,距离越大孔径越大(孔径越小,气体流动的摩擦阻力越大,孔径越大则气体流动速度越快)。
下文本实用新型将通过多个优选实施例进行技术方案的示意性说明。
作为本实用新型地第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通风区至第N通风区由所述搁架本体的第一端向第二端依次排布。这种结构适用于出风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通风区上方或斜上方的情况,如图2所示,图2中a表示冰箱间室出风装置的第一出风口,b表示冰箱间室出风装置的第二出风口,110表示第一通风区,120表示第二通风区,130表示第三通风区,通风区空白处即为各个通风孔。
可以看出,第一通风区110距离出风装置最近,与之适配的,第一通风孔的孔径也最小;第二通风区120距离出风装置较第一通风区小,与之适配的,第二通风孔的孔径大于第一通风孔的孔径;第三通风区130距离出风装置最远,与之适配的,第三通风孔的孔径也最大。
从图2中可以看出,第一通风孔、第二通风孔及第三通风孔皆设置有若干个,并分别独立地排布为两行,冰箱搁架100的具体结构请参照图3及图4,图4中虚线并不真实存在,而是本实用新型为了清楚图示各个通风区的位置添加的。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通风孔的孔径为10mm,第二通风孔的孔径为15mm,第三通风孔的孔径为20mm;且同一行中相邻通风孔之间的间距为40mm,同一列中相邻通风孔之间的间距为50mm。
不难理解的是,在通风孔位置及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将通风区设置为六个(六个通风区分别为110'、120'、130'、140'、150'及160'),每个通风区开设一行通风孔,冰箱搁架100'的具体请参照图5。
作为本实用新型地第二优选实施例,所述搁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区、第二通风区、…、第N通风区,所述第一通风区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通风区设置于搁架本体的中部;所述第二通风区至第N通风区皆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通风区分别为左侧第二通风区及右侧第二通风区,所述左侧第二通风区设置在第一通风区的左侧,所述右侧第二通风区设置在第一通风区的右侧;依次类推,两个第N通风区分别为左侧第N通风区及右侧第N通风区,所述左侧第N通风区设置在左侧第N-1通风区的左侧,所述右侧第N通风区设置在右侧第N-1通风区的右侧。
请参考图6,图6中a表示冰箱间室出风装置的第一出风口,b表示冰箱间室出风装置的第二出风口,c表示冰箱间室出风装置的第三出风口;210表示该实施例中的第一通风区,220表示该实施例中的第二通风区(数目为两个),230表示该实施例中的第三通风区(数目为两个)。该实施例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皆可减小下层储物空间各处之间的误差,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地第三优选实施例,所述搁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区、第二通风区及第三通风区,所述第一通风区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通风区设置于搁架本体的中部;所述第二通风区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通风区分别为左侧第二通风区及右侧第二通风区,所述左侧第二通风区设置在第一通风区的左侧,所述右侧第二通风区设置在第一通风区的右侧;所述第三通风区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三通风区设置在左侧第二通风区的左侧或者设置在右侧第二通风区的右侧。
请参考图7,图7中a表示冰箱间室出风装置的第一出风口,b表示冰箱间室出风装置的第二出风口,c表示冰箱间室出风装置的第三出风口;210'表示该实施例中的第一通风区,220'表示该实施例中的第二通风区(数目为两个),230'表示该实施例中的第三通风区(数目为一个)。该实施例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皆可减小下层储物空间各处之间的误差,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地第四优选实施例,所述搁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区、第二通风区、第三通风区、…、第N通风区,所述第一通风区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通风区设置于搁架本体的中部;所述第二通风区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通风区分别为左侧第二通风区及右侧第二通风区,所述左侧第二通风区设置在第一通风区的左侧,所述右侧第二通风区设置在第一通风区的右侧;所述第三通风区至第N通风区皆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三通风区至第N通风区由左向右依次排布于右侧第二通风区的右侧,或者所述第三通风区至第N通风区由右向左依次排布于左侧第二通风区的左侧。
请参考图8,图8中a表示冰箱间室出风装置的第一出风口,b表示冰箱间室出风装置的第二出风口,c表示冰箱间室出风装置的第三出风口;310表示该实施例中的第一通风区,320表示该实施例中的第二通风区(数目为两个),330表示该实施例中的第三通风区(数目为一个),340表示该实施例中的第四通风区(数目为一个)。该实施例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皆可减小下层储物空间各处之间的误差,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地第五优选实施例,所述冰箱间室出风装置设置有两个,所述通风区设置有多个,分别为第一通风区、第二通风区、……、第N通风区;其中,所述第一通风区设置有两个,该两个第一通风区安装后分别位于两个出风装置的下方;第二通风区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通风区分别位于两个第一通风区的内侧;第三通风区至第N通风区的数目根据实际冷风流动速度确定。
请参考图9,图9中a和b分别表示第一出风装置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x和y分别表示第二出风装置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410表示该实施例中的第一通风区(数目为两个),420表示该实施例中的第二通风区(数目为两个),430表示该实施例中的第三通风区(数目为三个),最中间的第三通风区虽然距离两个出风装置皆较远,但有两个出风装置为其供风,其附近的冷风流动速度并不低。该实施例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皆可减小下层储物空间各处之间的误差,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地第六优选实施例,所述冰箱间室出风装置设置有两个,所述通风区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通风区及第二通风区;其中,所述第一通风区设置有三个,其中两个第一通风区分别设置于搁架本体的两端,另一个设置于搁架本体的中部;第二通风区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通风区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第一通风区的内侧。
请参考图10,图10中a和b分别表示第一出风装置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x和y分别表示第二出风装置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410'表示该实施例中的第一通风区(数目为三个),420'表示该实施例中的第二通风区(数目为两个),最中间的第一通风区虽然距离两个出风装置皆较远,但有两个出风装置为其供风,其附近的冷风流动速度并不低。该实施例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皆可减小下层储物空间各处之间的误差,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为解释说明技术方案所举的例子,实际设置时还具有其他很多类似的结构可供使用(比如设置有三个或更多个出风装置的情况、两个出风装置与上述优选实施例不同、或者出风装置虽然与上述优选实施例相同但出风口出风角度不同等等情况),本实用新型对此无法一一列举,但凡利用本实用新型发明思路的方案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除上述冰箱搁架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冰箱,所述冰箱包括如上所述的冰箱搁架;由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冰箱可以具有上述冰箱搁架的全部特征及效果,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冰箱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搁架本体,所述搁架本体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区,多个通风区分别为第一通风区至第N通风区;
所述第一通风区上开设有第一通风孔,依次类推,所述第N通风区上开设有第N通风孔;
当冰箱间室制冷时,所述第一通风区处的冷风流动速度至第N通风区处的冷风流动速度逐渐减小,所述第一通风孔的孔径至第N通风孔的孔径则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搁架用于安装在出风装置单出风装置的冰箱间室,所述第一通风区至第N通风区与冰箱间室出风装置的间距逐渐增大,所述第一通风孔的孔径至第N通风孔的孔径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区至第N通风区由所述搁架本体的第一端向第二端依次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区上开设有行列排布的若干个第一通风孔,依次类推,所述第N通风区上开设有若干个行列排布的第N通风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区设置有三个,三个通风区上的若干个通风孔分别独立地排布为两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孔的孔径为10mm,第二通风孔的孔径为15mm,第三通风孔的孔径为20mm;且同一行中相邻通风孔之间的间距为40mm,同一列中相邻通风孔之间的间距为50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搁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区、第二通风区、…、第N通风区,所述第一通风区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通风区设置于搁架本体的中部;
所述第二通风区至第N通风区皆设置有两个;
两个第二通风区分别为左侧第二通风区及右侧第二通风区,所述左侧第二通风区设置在第一通风区的左侧,所述右侧第二通风区设置在第一通风区的右侧;
依次类推,两个第N通风区分别为左侧第N通风区及右侧第N通风区,所述左侧第N通风区设置在左侧第N-1通风区的左侧,所述右侧第N通风区设置在右侧第N-1通风区的右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搁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区、第二通风区及第三通风区,所述第一通风区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通风区设置于搁架本体的中部;
所述第二通风区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通风区分别为左侧第二通风区及右侧第二通风区,所述左侧第二通风区设置在第一通风区的左侧,所述右侧第二通风区设置在第一通风区的右侧;
所述第三通风区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三通风区设置在左侧第二通风区的左侧或者设置在右侧第二通风区的右侧。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搁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区、第二通风区、第三通风区、…、第N通风区,所述第一通风区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通风区设置于搁架本体的中部;
所述第二通风区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通风区分别为左侧第二通风区及右侧第二通风区,所述左侧第二通风区设置在第一通风区的左侧,所述右侧第二通风区设置在第一通风区的右侧;
所述第三通风区至第N通风区皆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三通风区至第N通风区由左向右依次排布于右侧第二通风区的右侧,或者所述第三通风区至第N通风区由右向左依次排布于左侧第二通风区的左侧。
10.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冰箱搁架。
CN201921825276.8U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冰箱搁架及冰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845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5276.8U CN211084585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冰箱搁架及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5276.8U CN211084585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冰箱搁架及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84585U true CN211084585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28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2527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84585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冰箱搁架及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845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8697A (zh) * 2021-03-31 2021-06-29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风冷冰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8697A (zh) * 2021-03-31 2021-06-29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风冷冰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66929B2 (en) Cooled air recirculation in a refrigerator
CN105605857A (zh) 冰箱
CN211084585U (zh) 一种冰箱搁架及冰箱
CN110567214A (zh) 冰箱
KR101637353B1 (ko) 냉장고
CN205373207U (zh) 冰箱及其搁物架
WO2023005272A1 (zh) 一种制冷设备
JP2015148403A (ja) 冷蔵庫
KR102463823B1 (ko) 덕트 어셈블리
EP4006458B1 (en) Refrigerator with obliquely arranged evaporator
JP6567918B2 (ja) 冷蔵庫
JP5143162B2 (ja) 冷凍冷蔵オープンショーケース
CN111141084A (zh)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CN210832690U (zh) 冰箱
WO2019175965A1 (ja) 冷蔵庫
CN220959068U (zh) 冰箱
CN219889921U (zh) 一种冰箱
KR100429624B1 (ko) 냉장고의 냉장실 유로 구조
JP2014035096A (ja) 冷蔵庫
KR100429625B1 (ko) 냉장고의 냉장실 유로 구조
CN209893731U (zh) 回风管具有支撑部的冰箱
CN211601289U (zh) 蒸发器设置方式改进的冰箱
CN210832698U (zh) 冰箱
WO2022110929A1 (zh) 蒸发器及单系统冰箱
CN209893710U (zh) 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