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82742U - 一种优化传动性能的变速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优化传动性能的变速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82742U
CN211082742U CN201921687610.8U CN201921687610U CN211082742U CN 211082742 U CN211082742 U CN 211082742U CN 201921687610 U CN201921687610 U CN 201921687610U CN 211082742 U CN211082742 U CN 211082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transmission
shaft
input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8761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海浩
杨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uti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uti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uti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uti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8761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82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82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8274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优化传动性能的变速箱,属于变速箱技术领域,包括箱体以及输入传动机构、中间传动机构和输出传动机构;输入传动机构包括输入轴以及输入轴承,输入轴的中部设有输入齿轮,中间传动机构包括中间轴以及中间轴承,中间轴中部设有双联齿轮,双联齿轮包括与输入齿轮啮合传动的中下齿轮以及与中下齿轮同轴的中上齿轮,输出传动机构包括差速器以及输出轴承,差速器上设有与中上齿轮啮合传动的主减速齿轮,差速器内设有减速腔,减速腔内设有行星轴以及半轴齿轮,行星轴的两端分别设有行星齿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变速箱内组装三级传动机构,在各级传动组件中通过设置不同型号的齿轮组合变速变距,以达到优化传动性能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优化传动性能的变速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优化传动性能的变速箱,属于变速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变速箱主要由齿轮和轴组成,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变矩,通过改变传动比,扩大驱动轮转矩和转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变速箱也有了升级,从最初的手动变速箱,到现在无级变速箱,从无同步器到有同步器,操控越来越方便。
目前工程机械上广泛采用柴油机,其转矩与转速变化范围小,不能满足在各种工况下对牵引力和行驶速度的要求,需采用变速箱来解决这种矛盾。变速箱性能的优劣是衡量工程机械动力性、经济性及驾驶性的关键。目前的变速系统主要有:机械传动、液力传动、静液压传动,而机械传动因为传动组件布局不合理导致不能更好的满足变速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优化传动性能的变速箱,通过在变速箱内组装三级传动机构,在各级传动组件中通过设置不同型号的齿轮组合变速变距,以达到优化传动性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优化传动性能的变速箱,包括箱体以及分别固定在所述箱体内的输入传动机构、中间传动机构和输出传动机构;述输入传动机构包括贯穿所述箱体一侧且与电机输出轴相连接的输入轴以及分别固定在所述输入轴两端的输入轴承,所述输入轴的中部设有输入齿轮,所述中间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箱体内的中间轴以及分别固定在所述中间轴两端的中间轴承,所述中间轴中部设有双联齿轮,所述双联齿轮包括与所述输入齿轮啮合传动的中下齿轮以及与所述中下齿轮同轴的中上齿轮,所述输出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箱体内的差速器以及分别固定在所述差速器两端的输出轴承,所述差速器上设有与所述中上齿轮啮合传动的主减速齿轮,所述差速器内设有减速腔,所述减速腔内设有固定在所述差速器上的行星轴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差速器两端的半轴齿轮,所述行星轴的两端分别设有同时与两个所述半轴齿轮相啮合传动的行星齿轮。
优选的,所述箱体包括后箱体以及与所述后箱体闭合的前箱体。
优选的,所述后箱体与所述前箱体的四周通过若干箱体螺栓连接,所述箱体螺栓上设有定位销。
优选的,所述箱体上设有若干放油螺塞。
优选的,所述箱体上设有用于接收电机输出轴的输入孔,所述输入轴的一端位于所述输入孔的一侧,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入孔之间设有输入油封。
优选的,所述所述输入轴的另一端设有输入轴堵头,所述输入轴堵头通过螺纹与所述输入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下齿轮的外径大于所述中上齿轮的外径,所述主减速齿轮的外径大于所述所述中下齿轮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相互对称的输出孔,所述差速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输出孔相对应,所述差速器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输出孔之间设有输出油封。
优选的,所述行星轴的两端分别设有行星止推圈,所述行星止推圈位于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差速器之间,两个所述半轴齿轮的一端均设有半轴止推圈,所述半轴止推圈位于所述半轴齿轮与所述差速器之间。
优选的,所述主减速齿轮与所述差速器之间通过差壳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速箱,在变速箱内组装三级传动机构,该三组件上均设有不同直径的齿轮相互啮合,且配置紧凑合理,传动平稳,节省空间,最优化布局,提高传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去掉前箱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输入传动机构、中间传动机构和输出传动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输入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输入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输入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中间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中间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输出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输出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差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啮合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行星轴和行星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半轴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输入传动机构,3-中间传动机构,4-输出传动机构,11-后箱体,12-前箱体,13-箱体螺栓,14-定位销,15油螺塞,21-输入轴,22-输入轴承,23-输入齿轮,24-输入孔,25-输入油封,26-输入轴堵头,31-中间轴,32-中间轴承,33-双联齿轮,34-中下齿轮,35-中上齿轮,41-差速器,42-输出轴承,43-主减速齿轮,44-减速腔,45-行星轴,46-半轴齿轮,47-行星齿轮,48-输出孔,49-输出油封,50-行星止推圈,51-差壳螺栓,52-半轴止推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变速箱,包括箱体1以及分别固定在箱体1内的输入传动机构2、中间传动机构3和输出传动机构4,输入传动机构2、中间传动机构3和输出传动机构4上均设有不同直径的齿轮相互啮合,且配置紧凑合理,节省空间,最优化布局,提高传动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箱体1包括后箱体11以及与后箱体11闭合的前箱体12,后箱体11与前箱体12的四周通过若干箱体螺栓13连接,便于拆卸安装,箱体螺栓13上设有定位销14,箱体1上设有若干放油螺塞15。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7所示,输入传动机构2包括贯穿箱体1一侧且与电机输出轴相连接的输入轴21以及分别固定在输入轴21两端的输入轴承22,输入轴21的中部设有输入齿轮23;箱体1上设有用于接收电机输出轴的输入孔24,输入轴21的一端位于输入孔24的一侧,输入轴21与输入孔24之间设有输入油封25;输入轴21的另一端设有输入轴堵头26,输入轴堵头26通过螺纹与输入轴2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8-图10所示,中间传动机构3包括固定在箱体1内的中间轴31以及分别固定在中间轴两端的中间轴承32,中间轴31中部设有双联齿轮33,双联齿轮33包括与输入齿轮23啮合传动的中下齿轮34以及与中下齿轮34同轴的中上齿轮35,中上齿轮35与输出传动机构4上的主减速齿轮43啮合。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10-图15所示,输出传动机构4包括固定在箱体1内的差速器41以及分别固定在差速器41两端的输出轴承42,箱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相互对称的输出孔48,差速器4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输出孔48相对应,差速器41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输出孔48之间设有输出油封49,主减速齿轮43与差速器4之间通过差壳螺栓5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图10-图13所示,差速器41上设有与中上齿轮35啮合传动的主减速齿轮43,差速器41内设有减速腔44,减速腔44内设有固定在差速器41上的行星轴45以及分别位于差速器41两端的半轴齿轮46,行星轴45固定在差速器41上,随差速器41旋转而旋转,行星轴45的两端分别设有同时与两个半轴齿轮46相啮合传动的行星齿轮47,行星轴45和行星齿轮47运动,带动两个半轴齿轮46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行星轴45的两端分别设有行星止推圈50,行星止推圈50位于行星齿轮49与差速器4之间,两个半轴齿轮46的一端均设有半轴止推圈52,半轴止推圈52位于半轴齿轮46与差速器4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13所示,中下齿轮34的外径大于中上齿轮35的外径,主减速齿轮43的外径大于中下齿轮34的外径,通过不同直径的齿轮相互啮合从而变速变扭矩。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15所示,本实施例体提供的变速箱的工作过程如下:
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箱体1的输入孔24并于输入轴21连接,电机转动带动输入轴21转动,同时输入轴21上的输入齿轮23与中下齿轮34啮合,联动中间轴31转动和中上齿轮35转动,中上齿轮35与主减速齿轮43啮合转动,带动差速器41以及行星轴45和行星齿轮49转动,行星齿轮49与半轴齿轮46啮合转动,从而带动与半轴齿轮46连接的输出结构旋转。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变速箱,在变速箱内组装输入传动机构2、中间传动机构3和输出传动机构4,且配置紧凑合理,传动平稳,节省空间,最优化布局,该三组件上均设有不同直径的齿轮相互啮合,通过不同直径的齿轮相互啮合从而变速变扭矩,提高传动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优化传动性能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以及分别固定在所述箱体(1)内的输入传动机构(2)、中间传动机构(3)和输出传动机构(4);所述输入传动机构(2)包括贯穿所述箱体(1)一侧且与电机输出轴相连接的输入轴(21)以及分别固定在所述输入轴(21)两端的输入轴承(22),所述输入轴(21)的中部设有输入齿轮(23),所述中间传动机构(3)包括固定在所述箱体(1)内的中间轴(31)以及分别固定在所述中间轴两端的中间轴承(32),所述中间轴(31)中部设有双联齿轮(33),所述双联齿轮(33)包括与所述输入齿轮(23)啮合传动的中下齿轮(34)以及与所述中下齿轮(34)同轴的中上齿轮(35),所述输出传动机构(4)包括固定在箱体(1)内的差速器(41)以及分别固定在所述差速器(41)两端的输出轴承(42),所述差速器(41)上设有与所述中上齿轮(35)啮合传动的主减速齿轮(43),所述差速器(41)内设有减速腔(44),所述减速腔(44)内设有固定在所述差速器(41)上的行星轴(45)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差速器(41)两端的半轴齿轮(46),所述行星轴(45)的两端分别设有同时与两个所述半轴齿轮(46)相啮合传动的行星齿轮(4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传动性能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包括后箱体(11)以及与所述后箱体(11)闭合的前箱体(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优化传动性能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箱体(11)与所述前箱体(12)的四周通过若干箱体螺栓(13)连接,所述箱体螺栓(13)上设有定位销(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优化传动性能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设有若干放油螺塞(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传动性能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设有用于接收电机输出轴的输入孔(24),所述输入轴(21)的一端位于所述输入孔(24)的一侧,所述输入轴(21)与所述输入孔(24)之间设有输入油封(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优化传动性能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21)的另一端设有输入轴堵头(26),所述输入轴堵头(26)通过螺纹与所述输入轴(2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传动性能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下齿轮(34)的外径大于所述中上齿轮(35)的外径,所述主减速齿轮(43)的外径大于所述中下齿轮(34)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传动性能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相互对称的输出孔(48),所述差速器(4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输出孔(48)相对应,所述差速器(41)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输出孔(48)之间设有输出油封(4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传动性能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轴(45)的两端分别设有行星止推圈(50),所述行星止推圈(50)位于所述行星齿轮(47)与所述差速器(41)之间,两个所述半轴齿轮(46)的一端均设有半轴止推圈(52),所述半轴止推圈(52)位于所述半轴齿轮(46)与所述差速器(41)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传动性能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减速齿轮(43)与所述差速器(41)之间通过差壳螺栓(51)连接。
CN201921687610.8U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优化传动性能的变速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82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87610.8U CN211082742U (zh)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优化传动性能的变速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87610.8U CN211082742U (zh)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优化传动性能的变速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82742U true CN211082742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25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8761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82742U (zh)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优化传动性能的变速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827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90700U (zh) 纯电动车二级减速行星排同轴减速齿轮箱
CN205101472U (zh) 电动车三级减速齿轮箱
CN202719084U (zh) 一种大马力拖拉机用终传动减速箱
CN211082742U (zh) 一种优化传动性能的变速箱
CN101046241A (zh) 大功率双向潜水贯流泵专用行星齿轮箱
CN218786022U (zh) 一种用于商用车线控转向的电动转向执行机构
CN101303064A (zh) 差速反馈无级变速器
CN202073989U (zh) 大马力农机装备传动箱中的变速档位机构
CN102182796B (zh) 大马力农机装备传动箱中的变速档位机构
CN206139131U (zh) 一种生物质颗粒机
CN211820623U (zh) 整体式变速箱行星差速装置
CN213685179U (zh) 一种用于车辆减速箱的差速器壳体
CN210050261U (zh) 一种紧凑型大功率压裂行星减速器
CN212509378U (zh) 一种无级变速拖拉机复式差动行星机构
CN101543157B (zh) 微型耕作机齿轮箱
CN100489339C (zh) 连铸专用行星减速器
CN101050806A (zh) 有级与无级结合式三轴变速箱
CN210034327U (zh) 汽车前驱变速器的差速器结构
CN101761610B (zh) 用于大功率拖拉机的中间传动箱
CN215890205U (zh) 一种二冲程自由活塞发动机
CN201672001U (zh) 用于大功率拖拉机的中间传动箱
CN219139728U (zh) 一种变速装置
CN213929327U (zh) 一种果园履带机用变速箱
CN219605959U (zh) 一种340-400马力拖拉机的变速箱传动装置
CN219492959U (zh) 一种农机变速箱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4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