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71355U - 液压式轴承校正机 - Google Patents

液压式轴承校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71355U
CN211071355U CN201922070310.1U CN201922070310U CN211071355U CN 211071355 U CN211071355 U CN 211071355U CN 201922070310 U CN201922070310 U CN 201922070310U CN 211071355 U CN211071355 U CN 2110713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 body
correcting table
hydraulic
bearing
corr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7031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泽
勾银春
佟顺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onghe Railway Bea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onghe Railway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onghe Railway Bea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onghe Railway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7031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713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713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713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 Bearings And Hydrostatic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式轴承校正机,包括机体、与机体滑动连接的第一校正台、设在机体上的用于推动第一校正台在机体上往复滑动的动力装置、设在机体上并垂直于第一校正台的液压装置和设在液压装置上的第二校正台,第二校正台能够在液压装置的驱动下向靠近或者远离第一校正台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用于批量校正发生变形的轴承内圈或者轴承外圈,能够有效提高修复速度。

Description

液压式轴承校正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修复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液压式轴承校正机。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主要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轴承在机械设备中广泛使用,每年的损耗量非常大,需要进行大量的修复工作。
轴承的损耗主要是机械磨损和变形,机械磨损一般通过更换滚动体、镗孔和磨削等手段修复,变形的话一般是通过对轴承的内圈或者外圈施加压力,使其恢复原有的形状。
对于小直径的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的变形修复,目前还是以手工修复为主,这种修复方式的操作速度慢,无法满足批量修复时的时间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液压式轴承校正机,该液压式轴承校正机能够批量修复小直径的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修复速度更快。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液压式轴承校正机,包括:
机体;
第一校正台,与机体滑动连接;
动力装置,设在机体上,用于推动第一校正台在机体上往复滑动;
液压装置,设在机体上并垂直于第一校正台;
第二校正台,与机体滑动连接,能够在液压装置的驱动下向靠近或者远离第一校正台的方向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多个外径相同的轴承内圈或者轴承外圈放在第一校正台与第二校正台中间,接着液压装置推动第二校正台向靠近第一校正台的方向移动,将多个轴承内圈或者轴承外圈夹住,接着动力装置推动第一校正台往复移动,移动过程中,多个轴承内圈或者轴承外圈也会随之一起移动,在不断转动的过程中,多个轴承内圈或者轴承外圈会逐渐变圆。这种方式能够同时校正多个轴承内圈或者轴承外圈,工作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设在机体上的固定套、与固定套滑动连接的连接杆和设在机体上的第一液压缸;
所述连接杆分别连接在第一校正台上和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液压缸通过连接杆推动第一校正台在机体上往复移动,第一液压缸的移动速度慢,推力大,能够推动第一校正台缓慢移动,使其与第二校正台之间的多个轴承内圈或者轴承外圈逐渐变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压装置包括设在机体上的导向套、与导向套滑动连接的压力轴和设在机体上的第二液压缸;
所述压力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校正台上和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液压缸能够向第二校正台施加压力,推动其向靠近第一校正台的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校正台的与第二校正台相邻的侧面上设有第一压力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过程中,第一压力板与第一校正台的与第二校正台之间的轴承内圈或者轴承外圈发生接触,该过程中第一压力板逐渐磨损,能够起到保护第一校正台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校正台的与第一校正台相邻的侧面上设有第二压力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过程中,第二压力板与第一校正台的与第二校正台之间的轴承内圈或者轴承外圈发生接触,该过程中第二压力板逐渐磨损,能够起到保护第二校正台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设在第一校正台上的固定架、设在固定架上的螺杆和与螺杆其中一端转动连接的压板;
所述螺杆垂直于机体上第一校正台所在的面;
所述压板位于螺杆与机体相邻的一端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板能够将需要校正的轴承内圈或者轴承外圈压在机体上,使其沿着设定的轨迹移动,不会发生倾斜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杆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一个需要校正的轴承内圈或者轴承外圈上都可以用一个压板压在机体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板靠近机体的侧面上设有弹性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垫在与轴承内圈或者轴承外圈接触的过程中发生变形并随之一起转动,可以吸收一部分校正过程中的震动,避免轴承内圈或者轴承外圈与压板刚性接触时出现额外的机械磨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工作过程中,将多个外径相同的轴承内圈或者轴承外圈放在第一校正台与第二校正台中间,接着液压装置推动第二校正台向靠近第一校正台的方向移动,将多个轴承内圈或者轴承外圈夹住,接着动力装置推动第一校正台往复移动,移动过程中,多个轴承内圈或者轴承外圈也会随之一起移动,在不断转动的过程中,多个轴承内圈或者轴承外圈会逐渐变圆。这种方式能够同时校正多个轴承内圈或者轴承外圈,工作效率更高。
2.第一校正台上的压板能够将需要校正的轴承内圈或者轴承外圈压在机体上,使其沿着设定的轨迹移动,不会发生倾斜现象。
3.压板上的弹性垫在与轴承内圈或者轴承外圈接触的过程中发生变形并随之一起转动,可以吸收一部分校正过程中的震动,避免轴承内圈或者轴承外圈与压板刚性接触时出现额外的机械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基于图1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1、机体,12、第一校正台,13、动力装置,14、液压装置,15、第二校正台,131、固定套,132、连接杆,133、第一液压缸,141、导向套,142、压力轴,143、第二液压缸,21、第一压力板,22、第二压力板,31、固定架,32、螺杆,33、压板,34、弹性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液压式轴承校正机,主要由机体11、第一校正台12、动力装置13、液压装置14和第二校正台15等组成,该校正机的主体部分是机体11,其余各部分均安装在机体11上。
第一校正台12和第二校正台15均与机体11滑动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为机体11上开设有滑槽,第一校正台12和第二校正台15的底面上均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第一校正台12和第二校正台15通过滑块和滑槽与机体11滑动连接,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自由滑动。第一校正台12和第二校正台15位于机体11的同一个平面上,二者的移动方向互相垂直。
第一校正台12移动时的动力由动力装置13提供,动力装置13固定安装在机体11上,其输出端与第一校正台12连接,用于推动第一校正台12在机体11上往复移动。
第二校正台15移动时的动力由液压装置14提供,液压装置14同样固定安装在机体11上,其输出端与第二校正台15连接,用于推动第二校正台15在机体11上往复移动。第二校正台15往复移动时,是向靠近或者远离第一校正台12的方向移动。
使用时,将多个外径相同的需要校正的轴承内圈或者轴承外圈放置在机体11上并推到靠近第一校正台12的地方,接着启动液压装置14,液压装置14推动第二校正台15向靠近第一校正台12的方向移动,将多个轴承内圈或者轴承外圈夹住。
接着动力装置13推动第一校正台12在机体11上缓慢往复移动,位于第一校正台12与第二校正台15之间的多个轴承外圈或者轴承内圈随之缓慢转动,转动过程中逐渐变圆。
动力装置13主要由固定套131、连接杆132和第一液压缸133等组成,其中固定套131固定在机体11上,其轴线平行于第一校正台12的移动方向。固定套131上开有一个通孔,连接杆132的中间部分位于该通孔内,能够沿着通孔往复滑动。第一液压缸133同样固定安装在机体11上,其活塞杆铰接在连接杆132上,连接杆132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校正台12上,能够通过连接杆132推动第一校正台12在机体11上往复滑动。固定套131与连接杆132配合,能够隔绝掉部分机械震动,避免第一液压缸133的活塞杆与缸体的连接处发生泄漏。
动力装置13主要由导向套141、压力轴142和第二液压缸143等组成,其中导向套141固定在机体11上,其轴线平行于第一校正台12的移动方向。导向套141上开有一个通孔,压力轴142的中间部分位于该通孔内,能够沿着通孔往复滑动。第二液压缸143同样固定安装在机体11上,其活塞杆铰接在压力轴142上,压力轴142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校正台15上,能够通过压力轴142推动第二校正台15在机体11上往复滑动。导向套141与压力轴142配合,能够隔绝掉部分机械震动,避免第二液压缸143的活塞杆与缸体的连接处发生泄漏。
第一校正台12和第二校正台15相邻的面上分别装有一块第一压力板21和一块第二压力板22,第一压力板21和第二压力板22在使用过程中逐渐磨损,通过自我牺牲的方式起到保护第一校正台12和第二校正台15的作用。
参照图3,为了降低轴承内圈或者轴承外圈在转动过程中的机械震动,在第一校正台12上加装了一个固定架31,固定架31上有多个螺杆32,螺杆垂直于第一校正台12所在机体11的面。螺杆32靠近机体11的一端上安装有一个压板33,压板33与螺杆32转动连接。
使用时转动螺杆32,使压板33压在第一校正台12与第二校正台15之间的轴承外圈或者轴承内圈上,轴承外圈或者轴承内圈在随着第一校正台12移动的过程中,与之接触的压板33也会随之转动。压板33能够使轴承外圈或者轴承内圈始终贴在机体11上,不会出现倾斜或者运动轨迹偏离的现象。
进一步地,压板33靠近机体11的侧面上粘贴有一层弹性垫34,弹性垫34作为缓冲,能够吸收一部分轴承外圈或者轴承内圈在转动过程中的震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液压式轴承校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11);
第一校正台(12),与机体(11)滑动连接;
动力装置(13),设在机体(11)上,用于推动第一校正台(12)在机体(11)上往复滑动;
液压装置(14),设在机体(11)上并垂直于第一校正台(12);
第二校正台(15),与机体(11)滑动连接,能够在液压装置(14)的驱动下向靠近或者远离第一校正台(12)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式轴承校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13)包括设在机体(11)上的固定套(131)、与固定套(131)滑动连接的连接杆(132)和设在机体(11)上的第一液压缸(133);
所述连接杆(132)分别连接在第一校正台(12)上和第一液压缸(133)的活塞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式轴承校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装置(14)包括设在机体(11)上的导向套(141)、与导向套(141)滑动连接的压力轴(142)和设在机体(11)上的第二液压缸(143);
所述压力轴(14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校正台(15)上和第二液压缸(143)的活塞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式轴承校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校正台(12)的与第二校正台(15)相邻的侧面上设有第一压力板(2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液压式轴承校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校正台(15)的与第一校正台(12)相邻的侧面上设有第二压力板(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式轴承校正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第一校正台(12)上的固定架(31)、设在固定架(31)上的螺杆(32)和与螺杆(32)其中一端转动连接的压板(33);
所述螺杆(32)垂直于机体(11)上第一校正台(12)所在的面;
所述压板(33)位于螺杆(32)与机体(11)相邻的一端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式轴承校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32)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液压式轴承校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33)靠近机体(11)的侧面上设有弹性垫(34)。
CN201922070310.1U 2019-11-25 2019-11-25 液压式轴承校正机 Active CN2110713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70310.1U CN211071355U (zh) 2019-11-25 2019-11-25 液压式轴承校正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70310.1U CN211071355U (zh) 2019-11-25 2019-11-25 液压式轴承校正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71355U true CN211071355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32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70310.1U Active CN211071355U (zh) 2019-11-25 2019-11-25 液压式轴承校正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713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60782U (zh) 一种低磨耗轴承材料生产设备
CN107186592B (zh) 一种圆柱滚子磨削装置及方法
CN211071355U (zh) 液压式轴承校正机
CN105904318A (zh) 一种砂带磨床的磨削机构
CN111730338A (zh) 钻磨一体装置
CN109571214A (zh) 一种圆锯片表面氧化层清理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11203784B (zh) 一种活塞杆制造加工批量精细化抛光处理系统
CN104647208B (zh) 改进滚子球基面磨削加工的进给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01396798A (zh) 一种用气缸加压的外径研磨机
CN207508924U (zh) 瓶肩柔性打磨装置
CN211100888U (zh) 大型轴承校正机
CN216327042U (zh) 一种深沟球轴承外环加工用打磨装置
CN114800072A (zh) 一种用于机械设备加工的外圆磨床
CN210360833U (zh) 轴连轴承中主轴沟道研磨装置
CN109262070A (zh) 一种管道加工切割喷码一体机
CN103612197B (zh) 钢球加工机床上的板沟衡压装置
CN112296866A (zh) 轴连轴承中主轴沟道研磨装置
CN204277692U (zh) 抛光模面形修改装置
CN204339535U (zh) 一种顶尖孔的研磨机床
CN207326652U (zh) 一种拖轮与轮带表面修复装置
CN208245710U (zh) 一种用于轴承锻造的多环件加工碾环机
CN107186604B (zh) 一种五金柱条抛光装置
CN114800156B (zh) 一种汽车轴承加工用超精机
CN108032151B (zh) 可调节式轴承打磨装置
CN111069992A (zh) 一种金属板材加工用打磨机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