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62614U - 一种按动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按动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62614U
CN211062614U CN201922123653.XU CN201922123653U CN211062614U CN 211062614 U CN211062614 U CN 211062614U CN 201922123653 U CN201922123653 U CN 201922123653U CN 211062614 U CN211062614 U CN 2110626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lock bolt
lock
self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2365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春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du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du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du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Kedu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2365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626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626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626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按动开关,包括外壳、复位弹性件、按钮及锁栓;外壳设有导向槽,外壳中设置触头组件;复位弹性件设置于外壳上;按钮设有可插入导向槽的锁板,锁板设有反锁限定面及自锁限位面,反锁限定面与自锁限位面之间形成退锁槽,自锁限位面上设有自锁限位点;锁栓可滑动设置在外壳上,锁栓中设有锁舌,锁舌设有自锁支撑面和反锁支撑面,锁栓自由状态下,反锁支撑面抵靠反锁限定面;锁栓滑动至锁舌位于退锁槽中,并下压按钮导通触头组件,驱使锁舌在退锁槽内相对移动,越过自锁限位点抵靠自锁限位面状态下,锁栓被复位弹性件作用而具有复位趋势。本实用新型兼具自锁功能和反锁功能,同时有效防止按钮按压时杂物对锁板的阻塞,使得开关能够顺畅活动,减少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按动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按动开关。
背景技术
按动开关一般用于控制电机的起动和运转中断,是机械装置中的触发部件,一般应用于角磨机、切割机等电动工具上。按动开关主要通过按动按钮,驱使动触架向下运动,使设置在动触架上的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导通电流,进而带动电动工具工作。
为防止误操作而触碰按动开关带动电动工具工作,从而产生安全隐患,按动开关设有反锁功能,反锁功能没解除状态下,无法按动按钮;或者,为使按动开关维持接触导通,按动开关设有自锁功能。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按动开关仅具有自锁功能或反锁功能,且绝大多数此类开关因结构不合理以及关键部件的强度不够,如按钮多次操作后歪斜,关键部件磨损以及外部异物进入开关致使开关的锁卡死而无法正常工作等,存在着安全隐患,以及影响开关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按动开关,兼具自锁功能和反锁功能,同时有效防止按钮按压时杂物对锁板的阻塞,使得开关能够顺畅活动,减少安全隐患。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按动开关,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自上往下设有导向槽,所述外壳中设置触头组件;
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外壳上;
按钮,所述按钮设有可插入所述导向槽的锁板,所述锁板设有反锁限定面及自锁限位面,所述反锁限定面与所述自锁限位面之间形成退锁槽,所述自锁限位面上设有自锁限位点;
锁栓,所述锁栓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锁栓中设有锁舌,所述锁舌设有自锁支撑面和反锁支撑面,所述锁栓自由状态下,所述反锁支撑面抵靠所述反锁限定面;所述锁栓滑动至所述锁舌位于所述退锁槽中,并下压所述按钮导通所述触头组件,驱使所述锁舌在所述退锁槽内相对移动,越过所述自锁限位点抵靠所述自锁限位面状态下,所述锁栓被所述复位弹性件作用而具有复位趋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按动开关,所述锁栓自由状态下,所述反锁支撑面经所述开口抵靠所述反锁限定面,此时按压按钮不可能使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导通电流,实现反锁功能;所述锁栓滑动至所述锁舌位于所述退锁槽中,并下压所述按钮导通所述触头组件,驱使所述锁舌在所述退锁槽内相对移动,越过所述自锁限位点抵靠所述自锁限位面状态下,此时,所述锁舌被所述自锁限位点限位而抵靠所述自锁限位面,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导通电流,实现自锁功能。因此,本实用新型兼具自锁功能和反锁功能,减少安全隐患。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按动开关,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所述导向槽的底部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导尘槽。
所述外壳上设有所述导尘槽,若尘粒等杂物进入所述导向槽,随着所述按钮的动作,杂物从所述导尘槽里被推挤出,有效防止按钮按压时杂物对锁板的阻塞,使得开关能够顺畅活动,减少安全隐患。
进一步,所述锁板设有反锁板和自锁板,所述反锁板与所述自锁板之间为所述退锁槽,所述反锁板的底部端面为所述反锁限定面,所述自锁板的顶部端面为所述自锁限位面,所述自锁限位面位于所述反锁限定面上方,所述自锁板的顶部端面与所述锁板之间形成供所述锁舌的所述自锁支撑面通过的让位槽。
进一步,所述自锁支撑面位于所述反锁支撑面的前端且相互错开设置,所述自锁支撑面突出于所述反锁支撑面。
进一步,所述外壳的侧部设有上侧板和下侧板,所述上侧板和所述下侧板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复位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并在所述锁栓滑动的情况下,作用于所述锁栓使其具有复位趋势。
进一步,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压簧。
进一步,所述外壳的侧部设有位于所述上侧板上方的顶侧板和位于所述下侧板下方的底侧板,所述顶侧板上设有供所述锁栓的顶滑块滑行的顶滑槽,所述底侧板上设有所述锁栓底滑块滑行的底滑槽。
进一步,所述外壳的侧壁设有连通导向槽的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上侧板与所述顶侧板之间,所述锁栓自由状态下,所述反锁支撑面经所述开口抵靠所述反锁限定面;所述锁栓滑动,所述锁舌经所述开口位于所述退锁槽中,下压所述按钮并继续滑动所述锁栓状态下,所述锁舌经所述开口越过所述自锁限位点抵靠所述自锁限位面。
进一步,所述锁栓一体设有栓钮。
进一步,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限位于所述按钮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动开关的分解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动开关的另一角度分解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尘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舌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动开关自由状态时锁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动开关自由状态时锁舌位置的局部剖面图;
图9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舌运动至退锁槽的局部剖面图;
图9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舌在退锁槽移动至自锁限位点的局部剖面图;
图10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舌越过自锁限位点时的局部剖面图;
图10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动开关自锁状态时锁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c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动开关自锁状态时锁舌位置的局部剖面图。
标号说明
外壳1 导向槽11
导尘槽111 上侧板12
下侧板13 容置空间14
顶侧板15 顶滑槽151
底侧板16 底滑槽161
开口17 支撑架18
复位弹性件2 按钮3
锁板31 反锁限定面311
自锁限位面312 自锁限位点3121
退锁槽313 反锁板314
自锁板315 让位槽316
锁栓4 锁舌41
自锁支撑面411 反锁支撑面412
顶滑块42 底滑块43
栓钮4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按动开关,包括外壳1、复位弹性件2、按钮3及锁栓4,所述外壳1自上往下设有导向槽11,所述外壳1中设置触头组件。
所述复位弹性件2设置于所述外壳1上;所述按钮3设有可插入所述导向槽11的锁板 31,所述锁板31设有反锁限定面311及自锁限位面312,所述反锁限定面311与所述自锁限位面312之间形成退锁槽313,所述自锁限位面312上设有自锁限位点3121。
所述锁栓4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外壳1上,所述锁栓4中设有锁舌41,所述锁舌41设有自锁支撑面411和反锁支撑面412,所述锁栓4自由状态下,所述反锁支撑面412抵靠所述反锁限定面311;所述锁栓4滑动至所述锁舌41位于所述退锁槽313中,并下压所述按钮 3导通所述触头组件,驱使所述锁舌41在所述退锁槽313内相对移动,越过所述自锁限位点3121抵靠所述自锁限位面312状态下,所述锁栓4被所述复位弹性件2作用而具有复位趋势。
所述锁栓4自由状态下,所述反锁支撑面412经所述开口17抵靠所述反锁限定面311,此时按压按钮3不可能使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导通电流,实现反锁功能;所述锁栓4滑动至所述锁舌41位于所述退锁槽313中,并下压所述按钮3导通所述触头组件,驱使所述锁舌41在所述退锁槽313内相对移动,越过所述自锁限位点3121抵靠所述自锁限位面312 状态下,此时,所述锁舌41被所述自锁限位点3121限位而抵靠所述自锁限位面312,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导通电流,实现自锁功能。因此,本实用新型兼具自锁功能和反锁功能,减少安全隐患。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导向槽11的底部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导尘槽111。所述外壳1上设有所述导尘槽111,若尘粒等杂物进入所述导向槽11,随着所述按钮3的动作,杂物从所述导尘槽111里被推挤出,有效防止按钮3按压时杂物对锁板31的阻塞,使得开关能够顺畅活动,减少安全隐患。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锁板31设有反锁板314和自锁板315,所述反锁板314与所述自锁板315之间为所述退锁槽313,所述反锁板314的底部端面为所述反锁限定面311,所述自锁板315的顶部端面为所述自锁限位面312,所述自锁限位面312位于所述反锁限定面311上方,所述自锁板315的顶部端面与所述锁板31之间形成供所述锁舌41 的所述自锁支撑面411通过的让位槽316。
推动锁栓4,使锁栓4滑动至锁舌41位于退锁槽313中,并下压所述按钮3导通所述触头组件,驱使锁舌41在退锁槽313内相对移动,接着继续推动锁栓4,使锁舌41越过自锁限位点3121并通过让位槽316,此时松开按钮3,按钮3略微向上移动,锁舌41抵靠自锁限位面312,自锁限位点3121从侧面抵住锁舌41,锁舌41不能从自锁限位面312滑移出来,使开关保持自锁状态。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自锁支撑面411位于所述反锁支撑面412的前端且相互错开设置,所述自锁支撑面411突出于所述反锁支撑面412。自锁支撑面411突出于所述反锁支撑面412,方便自锁支撑面411穿过退锁槽313及让位槽316,同时不会产生干涉。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外壳1的侧部设有上侧板12和下侧板13,所述上侧板12和所述下侧板13之间形成容置空间14,所述复位弹性件2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14中,并在所述锁栓4滑动的情况下,作用于所述锁栓4使其具有复位趋势。其中,所述复位弹性件2可以为压簧。当欲恢复自由状态即反锁状态时,只需按下按钮3,此时锁栓4的锁舌41在压簧的作用下越过自锁限位点3121,并在退锁槽313内相对移动,最后使锁舌41的反锁支撑面412抵靠所述反锁限定面311,实现恢复反锁状态。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外壳1的侧部设有位于所述上侧板12上方的顶侧板15和位于所述下侧板13下方的底侧板16,所述顶侧板15上设有供所述锁栓4的顶滑块42滑行的顶滑槽151,所述底侧板16上设有所述锁栓4的底滑块43滑行的底滑槽161。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外壳1的侧壁设有连通导向槽11的开口17,所述开口17位于所述上侧板12与所述顶侧板15之间,所述锁栓4自由状态下,所述反锁支撑面412经所述开口17抵靠所述反锁限定面311;所述锁栓4滑动,所述锁舌41经所述开口17位于所述退锁槽313中,下压所述按钮3并继续滑动所述锁栓4状态下,所述锁舌41经所述开口17 越过所述自锁限位点3121抵靠所述自锁限位面312。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锁栓4一体设有栓钮44,推动栓钮44而方便驱使锁栓4滑动。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有支撑架18,所述支撑架18限位于所述按钮3中。支撑架18与锁板31 共同配合以方便按钮3按压时的稳定性。
所述按动开关的工作原理为:如图8a-8b所示,按动开关为自由状态,此时,锁舌41的反锁支撑面412抵靠反锁限定面311,无法按压所述按钮3,实现反锁功能。如图9a-9b 所示,推动栓钮44以驱使锁栓4滑动至锁舌41位于退锁槽313中,接着按压按钮3,锁舌 41的反锁支撑面412在退锁槽313中运动至自锁限位点3121。
如图10a-10c所示,继续推动栓钮44,锁舌41越过自锁限位点3121并抵靠自锁限位面312,由于自锁限位点3121的作用,此时锁舌41不能从自锁限位面312滑移出来,从而实现自锁功能。当欲恢复自由状态即反锁状态时,只需按下按钮3,锁栓4的锁舌41在压簧的作用下越过自锁限位点3121,并在退锁槽313内相对移动,最后使锁舌41的反锁支撑面412抵靠所述反锁限定面311,实现恢复反锁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按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自上往下设有导向槽,所述外壳中设置触头组件;
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外壳上;
按钮,所述按钮设有可插入所述导向槽的锁板,所述锁板设有反锁限定面及自锁限位面,所述反锁限定面与所述自锁限位面之间形成退锁槽,所述自锁限位面上设有自锁限位点;
锁栓,所述锁栓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锁栓中设有锁舌,所述锁舌设有自锁支撑面和反锁支撑面,所述锁栓自由状态下,所述反锁支撑面抵靠所述反锁限定面;所述锁栓滑动至所述锁舌位于所述退锁槽中,并下压所述按钮导通所述触头组件,驱使所述锁舌在所述退锁槽内相对移动,越过所述自锁限位点抵靠所述自锁限位面状态下,所述锁栓被所述复位弹性件作用而具有复位趋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的底部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导尘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板设有反锁板和自锁板,所述反锁板与所述自锁板之间为所述退锁槽,所述反锁板的底部端面为所述反锁限定面,所述自锁板的顶部端面为所述自锁限位面,所述自锁限位面位于所述反锁限定面上方,所述自锁板的顶部端面与所述锁板之间形成供所述锁舌的所述自锁支撑面通过的让位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支撑面位于所述反锁支撑面的前端且相互错开设置,所述自锁支撑面突出于所述反锁支撑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侧部设有上侧板和下侧板,所述上侧板和所述下侧板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复位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并在所述锁栓滑动的情况下,作用于所述锁栓使其具有复位趋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按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压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按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侧部设有位于所述上侧板上方的顶侧板和位于所述下侧板下方的底侧板,所述顶侧板上设有供所述锁栓的顶滑块滑行的顶滑槽,所述底侧板上设有所述锁栓底滑块滑行的底滑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按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侧壁设有连通导向槽的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上侧板与所述顶侧板之间,所述锁栓自由状态下,所述反锁支撑面经所述开口抵靠所述反锁限定面;所述锁栓滑动,所述锁舌经所述开口位于所述退锁槽中,下压所述按钮并继续滑动所述锁栓状态下,所述锁舌经所述开口越过所述自锁限位点抵靠所述自锁限位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栓一体设有栓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限位于所述按钮中。
CN201922123653.XU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按动开关 Active CN2110626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23653.XU CN211062614U (zh)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按动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23653.XU CN211062614U (zh)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按动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62614U true CN211062614U (zh) 2020-07-21

Family

ID=71595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23653.XU Active CN211062614U (zh)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按动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626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68248B (zh) 手持式电动工具机
GB2417978A (en) Device for locking an electric appliance to an accessory part
US20080150481A1 (en) Device for Locking a Battery Pack in a Guide of a Power Tool
US7232349B1 (en) Receptacle
US4180716A (en) Switch having lock-off and lock-on
US6789594B1 (en) Tape dispenser with a hidden blade
US6355892B1 (en) One piece power tool trigger with lock and return spring
CN211062614U (zh) 一种按动开关
CN104157487B (zh) 电动工具开关
CN212706493U (zh) 电动工具
CN212659461U (zh) 一种按动开关
CN211529833U (zh) 一种按钮开关
CN213519669U (zh) 一种开关组件以及电钻
CN211529822U (zh) 一种按钮开关
CN219705264U (zh) 美工刀
CN215896215U (zh) 一键按压式开关结构
CN219705265U (zh) 一种美工刀
CN220933940U (zh) 一种电编码锁
CN214383150U (zh) 可更换刀片的刀具
CN113879191B (zh) 一种卡扣及车辆
CN111161972A (zh) 一种按钮开关
CN113593945B (zh) 电动工具
CN218447658U (zh) 一种开关自锁结构
JP2001135449A (ja) 端子抜き治具
CN217589632U (zh) 一种具有锁紧装置的插头插板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25608 Puqi Industrial Zone, Hongqiao Town, Leqing City,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Kedu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325608 Puqi Industrial Zone, Hongqiao Town, Leqing City,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KEDU ELECTRIC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