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60396U - 一种燃气制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气制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60396U
CN211060396U CN201922014552.9U CN201922014552U CN211060396U CN 211060396 U CN211060396 U CN 211060396U CN 201922014552 U CN201922014552 U CN 201922014552U CN 211060396 U CN211060396 U CN 2110603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assembly
pipe
component
fl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1455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伟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01455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603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603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6039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制热器,包括风道罩、喷火组件、热交换组件、导热组件、风机组件,所述喷火组件两端分别连接气源和热交换组件,所述热交换组件两端分别位于风道罩外侧,中间部分位于风道罩内,所述热交换组件位于风道罩内风机组件的进风处一端,所述导热组件固定在热交换组件外侧,所述风机组件工作时气流从进风处一端流动至出风处一端,采用燃气进行加热,发热量大,将热交换组件设置在喷火组件的外侧,可以使火焰直接喷入热交换组件,从而提高热量的利用效果,在热交换组件内设置降扰流组件,在发热量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减小热交换组件的长度,进而将整体制热器的体积缩小。

Description

一种燃气制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热器,具体是涉及一种燃气制热器。
背景技术
制热器是一种通过将产生的热量通过风扇等结构将密闭空间升温的设备,现有技术中,制热器在采用燃气时的制热效率较低,同时会造成较大的热量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现提供一种燃气制热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制热器,包括风道罩、喷火组件、热交换组件、导热组件、风机组件,所述喷火组件两端分别连接气源和热交换组件,所述热交换组件两端分别位于风道罩外侧,中间部分位于风道罩内,所述热交换组件位于风道罩内风机组件的进风处一端,所述导热组件固定在热交换组件外侧,所述风机组件工作时气流从进风处一端流动至出风处一端。
优选的,所述风道罩固定在分隔板一侧,所述分隔板将空间分为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所述分隔板位于室内空间,所述热交换组件的进口一端与分隔板之间设有密封管道,所述密封管道穿过分隔板至室外空间,所述喷火组件位于密封管道内,所述热交换组件的出口一端穿过分隔板至室外空间。
优选的,所述风道罩与分隔板连接处设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喷火组件设有至少一组,所述热交换组件包括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通过紧固支架固定在风道罩的内壁,所述热交换管设有至少一组,所述热交换管为直线,弯管,或Z形状。
优选的,所述导热组件为固定在热交换组件外侧的散热片。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为导热金属。
优选的,所述风机组件为轴流风机或混流风机或贯流风机或离心风机或高压风机。
优选的,所述热交换管内设有降扰流组件,所述降扰流组件包括固定在热交换管内壁的凸起或者为贯穿热交换管内的贯穿管节,所述贯穿管节内设有固定的导热片,所述贯穿管节截面为菱形、矩形,所述贯穿管节设于热交换管从头至尾或直线排列或错位排列或周向排列。
优选的,所述热交换管为错位凸起结构,所述错位凸起结构对向排列,所述喷火组件与热交换管相交为锐角。
优选的,所述喷火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喷火管、燃气喷嘴、气管,所述燃气喷嘴与气管之间还设有燃气气流调节阀、电磁阀,所述喷火管内设有火焰集喷器,所述喷火管靠近燃气喷嘴一端设有空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燃气进行加热,发热量大,将热交换组件设置在喷火组件的外侧,可以使火焰直接喷入热交换组件,从而提高热量的利用效果;
2、在热交换组件内设置降扰流组件,在发热量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减小热交换组件的长度,进而将整体制热器的体积缩小;
3、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采用的喷火组件喷出的火焰自带冲力喷入热交换管内烟气在排烟端排出,从而可以省略热交换管出口位置的排风扇装置,简化制热器整体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制热器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制热器第二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制热器热交换组件和喷火组件第一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制热器热交换组件和喷火组件第二种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制热器热交换组件和喷火组件第三种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风道罩,2、风机组件,3、热交换组件,31、降扰流组件,32、导热片,4、分隔板,5、导热组件,6、密封管道,71、电磁阀,72、气流调节阀,73、气管,74、喷火管,75、燃气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作具体说明。
如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气制热器,包括风道罩1、喷火组件、热交换组件3、导热组件5、风机组件2,所述喷火组件两端分别连接气源和热交换组件3,所述热交换组件3两端分别位于风道罩1外侧,中间部分位于风道罩1内,所述热交换组件3位于风道罩1内风机组件2的进风处一端,所述导热组件5固定在热交换组件3外侧,所述风机组件2工作时气流从进风处一端流动至出风处一端。
此时,热交换组件3两端分别为进火端和排烟端,此时的进火端与风道罩1内边连接,与风道罩1上设有的孔连通并密封,排烟端一侧在风道罩1内边向分隔板4伸出,这样,热交换组件3的两端分别没有与风道罩1内侧连通,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采用的喷火组件喷出的火焰自带冲力喷入热交换管内烟气在排烟端排出,从而可以省略热交换管出口位置的排风扇装置,简化制热器整体结构。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所述风道罩1固定在分隔板4一侧,所述分隔板4将空间分为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所述分隔板4位于室内空间,所述热交换组件3的进口一端与分隔板4之间设有密封管道6,所述密封管道6穿过分隔板4至室外空间,所述喷火组件设于密封管道6内,所述热交换组件3的出口一端穿过分隔板4至室外空间。此时,分隔板4可以为房间室内与室外分隔的墙体,或者可以为烘干机等设备的箱体,此时通过分隔板4将空间分为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室内空间为可以封闭的空间,将制热器的风道罩1安装在室内空间内部,此时,风道罩1内的风机组件2、热交换组件3、导热组件5均位于室内空间,喷火组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在室内空间或者室外空间,但是,此时热交换组件3的的两端均与室外空间连通,并且不与室内空间连通,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燃气燃烧后从热交换组件3排出的烟气不会进入室内空间,保证使用过程的安全性,同时,为了保证燃气点燃的位置不与室内空间连通,在热交换组件3进口端至分隔板4之间还设有密封管道6,密封管道6两端分别连通至风道罩1侧壁的热交换组件3进口外侧和分隔板4,密封管道6穿过分隔板4至室外空间,与室外空间连通,此时的喷火组件可以位于密封管道6内,当然也可以位于室外空间,在室外空间时,热交换组件3的进口端延伸至分隔板4位置,在喷火组件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与点火燃烧需要一定的氧气,此时的密封管道6与室外空间连通,也可以提供更多更充足的氧气。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制热器的使用的过程中的加热效果,此时,在风道罩1与分隔板4连接处设有间隙,设置的间隙可以使室内空间的空气从该间隙处流入,在空气流动的过程中,流动的空气经过热交换组件3位置,将空气进行加热,从而在风道组件的作用下,将加热后的空气排入室内空间,从而形成有效的空气流通,当然,此时的间隙也可以为设置在风道罩1侧壁的开槽,这样,也可以方便空气的流动。
在该制热器中,对于喷火组件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热量需求进行设置,所述喷火组件设有至少一组,当然,在需要升温较快或者需要温度较高时,可以设置多组喷火组件,此时的热交换组件3与喷火组件的数量设置对应。
其中,为了进一步增加制热器的效率,在制热器的热交换组件3外侧设有固定的导热组件5,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导热组件5为固定在热交换组件3外侧的散热片。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为导热金属,例如铝、铜等材料,通过在热交换组件3外侧设置散热片,通过增加与空间的接触面积,增加散热效率,从而提高了制热器的整体效率。
为了使制热器适应不同的环境需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件2可以为轴流风机或混流风机或贯流风机或离心风机或高压风机,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的风机组件2,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即可。
此时,对于不同的制热量需求,可以设置不同数量和不同形状的热交换组件3,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组件3包括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通过紧固支架固定在风道罩1的内壁,所述热交换管设有至少一组,所述热交换管为直线,弯管,或Z形状等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管内设有降扰流组件31,在热交换管内设置降扰流组件31,此时的降扰流组件31包括固定在热交换管内壁的凸起形状直角、锐角、钝角、圆形等,可以通过拉伸冲压或先开槽凸起直角,锐角、钝角、圆形通过折弯成型焊接密封,降扰流组件31或者为贯穿热交换管内的贯穿管节,通过在热交换管内设置降扰流组件31,可以使经过该位置火焰的流动方向和流动速度发生变化,以及贯穿的降扰流组件31增加热交换的面积,贯穿的降扰流组件31的截面可以为菱形、矩形设于热交换管从头至尾,直线排列、错位排列,或周向排列等,此时的贯穿管节与热交换管之间通过焊接进行密封,在相同散热量的情况下,可以降低热交换管的长度,进而缩小制热器的整体体积。当然,此时对于热交换管还可以设置为错位凸起结构,所述错位凸起结构对向排列,所述喷火组件与热交换管相交为锐角,这样,从喷火口喷出的火焰会沿着热交换管的内部的折弯内壁弯曲,从而可以在发热量相同的情况下,减小热交换管的长度。
同时,在降扰流组件31为贯穿管节时,在该贯穿管节内还可以设置固定的导热片32,此时的导热片32固定在贯穿管节内部,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导热面积,供风机组件2吸风,从而,进一步的可以增加热交换的效率,提供整体的制热效率。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的喷火组件的控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喷火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喷火管74、燃气喷嘴75、气管73,所述燃气喷嘴75与气管73之间还设有燃气气流调节阀72、电磁阀71,所述喷火管74内设有火焰集喷器,所述喷火管74靠近燃气喷嘴75一端设有空气孔。此时,热交换管的内径大于或等于喷火管74内径,这样,从喷火管74喷出的火焰,可以全部的在另一端排出烟气,从而避免热量的浪费。
在本实施例中,还设有控制结构,控制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控制面板、温度自动开关器、熄火保护器、脉冲点火器、延时器,其中控制面板上设有用于控制整体的开关按钮,以及用于调节风机组件2转速的转速调节开关,在该控制结构中,温度自动开关器连接温控探头,此时,温控探头固定在热交换组件3(热交换管)或者导热组件5(散热片)的外侧,用于检测热交换组件3(热交换管)或者导热组件5(散热片)的温度,控制所需要的温度,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时,自动开或关闭喷火组件的控制电路,保证所需要的温度;熄火保护器连接熄火保护针,熄火保护针位于喷火管74外侧,在点火失败或者中途熄火过程总,会自动断开燃气供应,保护整体安全;脉冲点火器连接脉冲针,脉冲针位于燃气喷嘴75位置,用于将燃气点燃,同时,此时还连接有延时器,所述延时器连接电磁阀71,在该过程中,脉冲点火器先启动,然后电磁阀71在延时器的作用下,延迟脉冲针1-3秒使燃气连通,此时可以避免燃气爆炸。
最后,本实施例中的控制结构还连接有无线接收模块,通过无线接收模块(例如WIFI模块、蓝牙模块或红外模块等)连接智能手机或者智能家居或者普通的控制器,实现无线或远程控制,在使用的过程中,只需要打开智能手机或智能家居的软件APP,即可以按照软件选项操作,进而实现远程控制。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燃气制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罩、喷火组件、热交换组件、导热组件、风机组件,所述喷火组件两端分别连接气源和热交换组件,所述热交换组件两端分别位于风道罩外侧,中间部分位于风道罩内,所述热交换组件位于风道罩内风机组件的进风处一端,所述导热组件固定在热交换组件外侧,所述风机组件工作时气流从进风处一端流动至出风处一端,所述喷火组件包括喷火管,热交换组件包括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的内径大于或等于喷火管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制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罩固定在分隔板一侧,所述分隔板将空间分为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所述分隔板位于室内空间,所述热交换组件的进口一端与分隔板之间设有密封管道,所述密封管道穿过分隔板至室外空间,所述喷火组件位于密封管道内,所述热交换组件的出口一端穿过分隔板至室外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制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罩与分隔板连接处设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制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火组件设有至少一组,所述热交换组件包括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通过紧固支架固定在风道罩的内壁,所述热交换管设有至少一组,所述喷火组件和热交换管一一对应,所述热交换管为直线,弯管,或Z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制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为固定在热交换组件外侧的散热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制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为导热金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制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为轴流风机或混流风机或贯流风机或离心风机或高压风机。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制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内设有降扰流组件,所述降扰流组件包括固定在热交换管内壁的凸起或者为贯穿热交换管内的贯穿管节,所述贯穿管节内设有固定的导热片,所述贯穿管节截面为菱形、矩形,所述贯穿管节设于热交换管从头至尾或直线排列或错位排列或周向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制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为错位凸起结构,所述错位凸起结构对向排列,所述喷火组件与热交换管相交为锐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制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火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喷火管、燃气喷嘴、气管,所述燃气喷嘴与气管之间还设有燃气气流调节阀、电磁阀,所述喷火管内设有火焰集喷器,所述喷火管靠近燃气喷嘴一端设有空气孔。
CN201922014552.9U 2019-11-20 2019-11-20 一种燃气制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603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14552.9U CN211060396U (zh) 2019-11-20 2019-11-20 一种燃气制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14552.9U CN211060396U (zh) 2019-11-20 2019-11-20 一种燃气制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60396U true CN211060396U (zh) 2020-07-21

Family

ID=71593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1455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60396U (zh) 2019-11-20 2019-11-20 一种燃气制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603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23346A (zh) 一种用于燃气热水器的进风消音结构
CN211060396U (zh) 一种燃气制热器
KR102463475B1 (ko) 자가 복열식 버너
CN108870726A (zh) 一种单风机供风的双燃气装置及燃气热水器
CN100470162C (zh) 燃气热水锅炉
CN207196910U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
EP4029709B1 (en) Parking fuel oil air heater with two brushless electric motor combustion heads
CN207881203U (zh) 燃气热水器
CN211823146U (zh) 空气调节器
EP0606782B1 (en) Space heating appliances
CN204084834U (zh) 双程家用燃气热水器
CN106766172A (zh) 一种高效节能燃气采暖壁挂炉
CN208069616U (zh) 蒸汽洗车机的蒸汽发生装置
CN212720327U (zh) 一种热水器
CN113340002B (zh) 一种智控功能的燃气热水器
CN108119887A (zh) 蒸汽发生器及具有其的洗车机
CN204786418U (zh) 一种应用于辐射管烧嘴的i型两级换热器
CN214094923U (zh) 一种即热式燃油加热器
CN204739940U (zh) 一种节能炉的热交换装置
CN208139797U (zh) 一种燃烧机烘箱导热装置及燃烧机烘箱
CN204006000U (zh) 一种陶瓷梭式窑用蓄热燃烧器
CN103196162A (zh) 一种能够回收燃气余热的燃气灶
CN217654097U (zh) 一种高效低能耗型燃气壁挂炉
CN214370902U (zh) 太阳能燃气采暖炉
CN207493984U (zh) 一种燃烧机烘箱导热装置及燃烧机烘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1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