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59537U - 一种锁紧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锁紧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59537U
CN211059537U CN201921737717.9U CN201921737717U CN211059537U CN 211059537 U CN211059537 U CN 211059537U CN 201921737717 U CN201921737717 U CN 201921737717U CN 211059537 U CN211059537 U CN 211059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waterproof
wall
annular step
step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3771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凡乐
李长征
乔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sit Electric Tech 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sit Electric Tech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sit Electric Tech 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sit Electric Tech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3771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595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59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595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锁紧接头,包括:第一端用于套装于硬管的端部外周的、第二端用于安装于盒体上的主体,主体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安装防水圈的环形台阶面,主体套装于硬管的端部外周时,防水圈用于贴合于硬管的端部;第一端内壁上设有沿第一端的端部朝向环形台阶面方向内径减缩的第一斜面,第一斜面的内壁与硬管之间设有截面为弧形的压紧环;第一端的外壁上可沿第一端轴向运动的套装有用于带动压紧环贴合第一斜面朝向环形台阶面运动、且限制第一端沿径向涨开的迫紧装置。本申请结构简单,通过在环形台阶面上设置防水圈可以防止硬管内进水,增加了安全性,此外,通过将压紧环设置为开环形,增加了锁紧接头对硬管的锁紧力。

Description

一种锁紧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锁紧接头。
背景技术
锁紧接头用于连接两段硬管,由于现有的锁紧接头拉力偏小,导致硬管容易拉脱,此外,现有的锁紧接头没有防水功能或防水等级过低,在外部环境潮湿或者下雨天气很容易沿锁紧接头处进水,造成事故。
综上所述,如何提升锁紧接头与硬管之间的拉力且提升防水性能,以防止漏水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锁紧接头,利用该锁紧接头锁紧于硬管端部时可以提升锁紧力,且具有较强的防水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锁紧接头,包括:第一端用于套装于硬管的端部外周的、第二端用于安装于盒体上的主体,所述主体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安装防水圈的环形台阶面,所述主体套装于硬管的端部外周时,所述防水圈用于贴合于硬管的端部;
所述第一端内壁上设有沿所述第一端的端部朝向所述环形台阶面方向内径减缩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的内壁与硬管之间设有开环形的压紧环;
所述第一端的外壁上可沿所述第一端轴向运动的套装有用于带动所述压紧环贴合所述第一斜面朝向所述环形台阶面运动、且限制所述第一端沿径向涨开的迫紧装置。
优选地,所述防水圈包括用于贴合于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环形台阶面之间的所述第一端的内侧壁的防水侧壁和贴合于所述环形台阶面上的防水环,所述防水环的内侧面用于贴合于硬管的端面,所述防水环的外侧面用于贴合于所述环形台阶面,所述防水侧壁的内侧壁用于贴合于硬管的外周面。
优选地,所述防水侧壁靠近所述第一斜面的内侧壁上设有沿防水侧壁轴向朝向第一斜面内径渐扩的第二斜面。
优选地,所述压紧环贴合于所述第一斜面的外周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贴合的第三斜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设有第一螺纹,所述迫紧装置为迫紧螺帽,所述迫紧螺帽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匹配连接的第二螺纹,所述迫紧螺帽远离所述第二端的端部设有沿所述迫近螺帽径向向内延伸的轴推环,所述迫紧螺帽沿所述主体轴向运动时,所述轴推环带动所述压紧环朝向所述环形台阶面运动或松开所述压压紧环。
优选地,所述第二端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端的内径,所述第二端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端的外径,所述第一端的外周上沿所述环形台阶面的径向方向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第二端的外周上设有第三螺纹,所述第三螺纹上配合连接有可沿所述第二端轴向运动的六角螺母。
优选地,所述环形凸起朝向所述六角螺母的侧面上设有密封环。
优选地,所述环形凸起朝向所述六角螺母的侧面上设有环形槽,所述密封环为设置于所述环形槽内的O型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锁紧接头,包括:第一端用于套装于硬管的端部外周的、第二端用于安装于盒体上的主体,主体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安装防水圈的环形台阶面,主体套装于硬管的端部外周时,防水圈用于贴合于硬管的端部;第一端内壁上设有沿第一端的端部朝向环形台阶面方向内径减缩的第一斜面,第一斜面的内壁与硬管之间设有截面为弧形的压紧环;第一端的外壁上可沿第一端轴向运动的套装有用于带动压紧环贴合第一斜面朝向环形台阶面运动、且限制第一端沿径向涨开的迫紧装置。
在安装时,先将防水圈装入第一端内部的环形台阶面上,之后将压紧环贴合于第一斜面装入第一端中,将迫紧装置套装于主体的外周上,将硬管的一端装入主体的第一端内,安装时将硬管推到与防水圈完全贴合,之后操作迫紧装置,使迫紧装置带动压紧环贴合于第一斜面朝向环形台阶面运动,在压紧环的运动过程中会撑开主体的第一端,主体的第一端也会反作用于压紧环,由于压紧环为开环形,所以压紧环的内径可以改变,在迫紧装置的作用下可以限制第一端沿径向涨开,从而进一步对压紧环施加径向力,压紧环的内径缩小以进一步锁紧硬管。
本申请结构简单,通过在环形台阶面上设置防水圈可以防止硬管内进水,增加了安全性,此外,通过将压紧环设置为开环形,增加了锁紧接头对硬管的锁紧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锁紧接头锁紧硬管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水圈安装于主体中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压紧环与主体的配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迫紧螺母安装于主体后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迫紧螺母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压紧环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压紧环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水圈的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主体的剖面图。
图1-9中:
1-硬管、2-迫紧螺帽、3-压紧环、4-主体、5-防水圈、6-O型圈、7-六角螺母、8-第一斜面、9-环形槽、10-第二斜面、11-环形凸起、12-第二螺纹、13-第三斜面、14-防水环、15-第一端、16-环形台阶面、17-第二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锁紧接头,利用该锁紧接头锁紧于硬管端部时可以提升锁紧力,且具有较强的防水性能。
请参考图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锁紧接头锁紧硬管的剖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水圈安装于主体中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压紧环与主体的配合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迫紧螺母2安装于主体后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迫紧螺母2的剖面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压紧环的剖面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压紧环的俯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水圈的剖面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主体的剖面图。
一种锁紧接头,包括:第一端15用于套装于硬管1的端部外周的、第二端17用于安装于盒体上的主体4,主体4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安装防水圈5的环形台阶面16,主体4套装于硬管1的端部外周时,防水圈5用于贴合于硬管1的端部;第一端15内壁上设有沿第一端15的端部朝向环形台阶面16方向内径减缩的第一斜面8,第一斜面8的内壁与硬管1之间设有开环形的压紧环3;第一端15的外壁上可沿第一端15轴向运动的套装有用于带动压紧环3贴合第一斜面8朝向环形台阶面16运动、且限制第一端15沿径向涨开的迫紧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主体4为筒状,第一端15与第二端17互通,第一端15套装于硬管1的端部外周,第二端17用于连接盒体,当第二端17连接于盒体后,第一端15中的硬管1中的线缆用于连接盒体中的线缆。
环形台阶面16朝向第一端15的端口,防水圈5可以采用橡胶、硅胶等材料进行制作,防水圈5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为了增加防水圈5的防水性能,可以尽量增加防水圈5与硬管1的接触面积。
压紧环3设置于第一斜面8与硬管1的外周之间,本实用新型在将压紧环3贴合于第一斜面8朝向环形台阶面16运动的过程,等于在第一斜面8与硬管1的外周面之间楔入压紧环3。
压紧环3为开环形,即在圆环的外周面上设有断面,以使压紧环3的截面呈弧形,本申请将压紧环3设置为优弧型,以保证硬管1受力均匀,增加硬管1的使用寿命。
在安装时,先将防水圈5装入第一端15内部的环形台阶面16上,之后将压紧环3贴合于第一斜面8装入第一端15中,将迫紧装置套装于主体4的外周上,将硬管1的一端装入主体4的第一端15内,安装时将硬管1推到与防水圈5完全贴合,之后操作迫紧装置,使迫紧装置带动压紧环3贴合于第一斜面8朝向环形台阶面16运动,在压紧环3的运动过程中会撑开主体4的第一端15,主体4的第一端15也会反作用于压紧环3,由于压紧环3为开环形,所以压紧环3的内径可以改变,在迫紧装置的作用下可以限制第一端15沿径向涨开,从而进一步对压紧环3施加径向力,压紧环3的内径缩小以进一步锁紧硬管1。
本申请通过在环形台阶面16上设置防水圈5可以防止硬管1内进水,增加了安全性,此外,通过将压紧环3设置为开环形,增加了锁紧接头对硬管1的锁紧力。
鉴于现在市场所用的同类产品普遍都是锁软管的接头,锁硬管1的很少且结构复杂,本申请所提供的锁紧接头此实用新型基本上是填补了市场的空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防水圈5包括用于贴合于第一斜面8与环形台阶面16之间的第一端15的内侧壁的防水侧壁和贴合于环形台阶面16上的防水环14,防水环14的内侧面用于贴合于硬管1的端面,防水环14的外侧面用于贴合于环形台阶面16,防水侧壁的内侧壁用于贴合于硬管1的外周面。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环形台阶面16沿主体4的内侧壁径向向内设置,所以防水环14与防水侧壁之间可以设置为相互垂直,防水侧壁沿防水环14的外周轴向延伸。当硬管1插入第一端15后,硬管1的端面贴合于防水环14,硬管1的外周面被防水侧壁包裹,对硬管1的外周和端面进行双重密封,可以达到更高的防水等级要求。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防水侧壁靠近第一斜面8的内侧壁上设有沿防水侧壁轴向朝向第一斜面8内径渐扩的第二斜面10。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斜面10的设置使防水侧壁靠近第一斜面8的开口为敞口,即越靠近第一斜面8,防水侧壁的内径越大,在插装硬管1时,硬管1的端部需要插入防水侧壁中,设置第二斜面10可以更利于硬管1插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压紧环3贴合于第一斜面8的外周设有与第一斜面8贴合的第三斜面13。需要说明的是,设置第三斜面13可以使压紧环3与第一斜面8贴合变为第一斜面8与第三斜面13的面面贴合,接触面积更大,可以降低压紧环3与第一斜面8之间的摩擦;此外,鉴于硬管1没有变形量,很难锁紧固定,为了对硬管1有超高的锁紧力,设计时将第三斜面13做成与压紧环3的轴向呈5°的斜面。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第一端15设有第一螺纹,迫紧装置为迫紧螺帽2,迫紧螺帽2的内侧壁上设有与第一螺纹匹配连接的第二螺纹12,迫紧螺帽2远离第二端17的端部设有沿迫近螺帽径向向内延伸的轴推环,迫紧螺帽2沿主体4轴向运动时,轴推环带动压紧环3朝向环形台阶面16运动或松开压压紧环3。需要说明的是,迫近螺帽包括螺帽本体和轴推环,螺帽本体与轴推环为一体式结构,螺帽本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螺纹12,第二螺纹12为内螺纹,第一螺纹为外螺纹,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12匹配连接。螺帽本体沿轴推环的外周轴向延伸。
当迫紧螺帽2沿主体4轴向朝向第二端17运动时,轴推环推动压紧环3楔入本体与硬管1之间,并压迫本体收紧,以锁紧硬管1;当迫紧螺帽2沿主体4轴向背向第二端17运动时,轴推环松开压紧环3,以解锁硬管1。本实施例提供的迫紧螺帽2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第二端17的内径小于第一端15的内径,第二端17的外径小于第一端15的外径,第一端15的外周上沿环形台阶面16的径向方向设有环形凸起11,第二端17的外周上设有第三螺纹,第三螺纹上配合连接有可沿第二端17轴向运动的六角螺母7。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端17用于连接于盒体上,通常在盒体上设有通孔,第二端17插入通孔内,环形凸起11朝向第二端17的侧面贴合于盒体的外壁,第二端17沿通孔伸入盒体内部,并用六角螺母7进行固定,六角螺母7用于贴合盒体的内壁,在六角螺母7与环形凸起11的共同夹持作用下,将第二端17安装于盒体上。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本体的第二端17的安装机构结构简单、便于拆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环形凸起11朝向六角螺母7的侧面上设有密封环。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体安装于盒体上后处于盒体的外部,在潮湿或者雨天环境下,容易沿通孔进水进入盒体中,为了避免盒体中进水,可以在环形凸起11贴合于盒体的侧面上设有密封环,以防止进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环形凸起11朝向六角螺母7的侧面上设有环形槽9,密封环为设置于环形槽9内的O型圈6。环形槽9与环形凸起11同轴设置,以使环形凸起11贴合于盒体时,O型圈6的各个方向防水性能一致,O型圈6设置于环形槽9中后凸出环形槽9的上端面,以使环形凸起11贴合于盒体时,O型圈6可以贴合于盒体。本实施例设置的O型圈6便于加工和拆装,且成本较低。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锁紧接头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锁紧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15)用于套装于硬管(1)的端部外周的、第二端(17)用于安装于盒体上的主体(4),所述主体(4)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安装防水圈(5)的环形台阶面(16),所述主体(4)套装于硬管(1)的端部外周时,所述防水圈(5)用于贴合于硬管(1)的端部;
所述第一端(15)内壁上设有沿所述第一端(15)的端部朝向所述环形台阶面(16)方向内径减缩的第一斜面(8),所述第一斜面(8)的内壁与硬管(1)之间设有开环形的压紧环(3);
所述第一端(15)的外壁上可沿所述第一端(15)轴向运动的套装有用于带动所述压紧环(3)贴合所述第一斜面(8)朝向所述环形台阶面(16)运动、且限制所述第一端(15)沿径向涨开的迫紧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圈(5)包括用于贴合于所述第一斜面(8)与所述环形台阶面(16)之间的所述第一端(15)的内侧壁的防水侧壁和贴合于所述环形台阶面(16)上的防水环(14),所述防水环(14)的内侧面用于贴合于硬管(1)的端面,所述防水环(14)的外侧面用于贴合于所述环形台阶面(16),所述防水侧壁的内侧壁用于贴合于硬管(1)的外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紧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侧壁靠近所述第一斜面(8)的内侧壁上设有沿防水侧壁轴向朝向第一斜面(8)内径渐扩的第二斜面(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紧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环(3)贴合于所述第一斜面(8)的外周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8)贴合的第三斜面(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紧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15)设有第一螺纹,所述迫紧装置为迫紧螺帽(2),所述迫紧螺帽(2)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匹配连接的第二螺纹(12),所述迫紧螺帽(2)远离所述第二端(17)的端部设有沿所述迫紧螺帽径向向内延伸的轴推环,所述迫紧螺帽(2)沿所述主体(4)轴向运动时,所述轴推环带动所述压紧环(3)朝向所述环形台阶面(16)运动或松开所述压紧环(3)。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锁紧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17)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端(15)的内径,所述第二端(17)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端(15)的外径,所述第一端(15)的外周上沿所述环形台阶面(16)的径向方向设有环形凸起(11),所述第二端(17)的外周上设有第三螺纹,所述第三螺纹上配合连接有可沿所述第二端(17)轴向运动的六角螺母(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紧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11)朝向所述六角螺母(7)的侧面上设有密封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紧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11)朝向所述六角螺母(7)的侧面上设有环形槽(9),所述密封环为设置于所述环形槽(9)内的O型圈(6)。
CN201921737717.9U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锁紧接头 Active CN211059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37717.9U CN211059537U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锁紧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37717.9U CN211059537U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锁紧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59537U true CN211059537U (zh) 2020-07-21

Family

ID=71585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37717.9U Active CN211059537U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锁紧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595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3620A (zh) * 2022-06-01 2022-09-06 高拓微通传热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免焊接式氢冷器管口连接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3620A (zh) * 2022-06-01 2022-09-06 高拓微通传热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免焊接式氢冷器管口连接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730754A (en) Locking device for tube coupler
JP4939826B2 (ja) 管継手の組立て方法
KR20190031405A (ko) 신축 이음관 조립체
CN211059537U (zh) 一种锁紧接头
JP4897268B2 (ja) 管継手部の離脱防止構造及び管継手部の離脱防止強化方法
JP5269178B2 (ja) 管継手の組立て方法
CN203297796U (zh) 管道连接装置
KR200390448Y1 (ko) 파이프 연결 장치
JP2011089598A (ja) 継手
CN101800390B (zh) 一种滑环密封连接装置
CN201623350U (zh) 一种滑环密封连接装置
CN210372455U (zh) 沟槽式楔面接口
CN203797209U (zh) 小管径快速接头
KR20150070924A (ko) 연결이 용이한 배관 커플러
US20070018451A1 (en) Safety device for threadedly engaged portions of a quick-coupling
CN105333252B (zh) 一种管接头
JP2007113644A (ja) 管継手部の離脱防止構造及び管継手部の離脱防止強化方法
CN202580376U (zh) 一种波纹管接头结构
CN110748723A (zh) 法兰连接件
KR200322158Y1 (ko) 압륜을 갖는 오수관 연결 구조
CN219954585U (zh) 一种波纹管端口密封结构
CN201615303U (zh) 排水车的水管快速连接装置
JP2002310350A (ja) 管継ぎ手
CN210240844U (zh) 一种管接头的外壳体
CN210860189U (zh) 法兰连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