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58460U - 锁具及其执手结构 - Google Patents

锁具及其执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58460U
CN211058460U CN201920958048.1U CN201920958048U CN211058460U CN 211058460 U CN211058460 U CN 211058460U CN 201920958048 U CN201920958048 U CN 201920958048U CN 211058460 U CN211058460 U CN 2110584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clamping block
handle head
limiting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5804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正春
董亮
刘彦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5804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584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584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584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具及其执手结构,执手结构包括壳体、执手组件及夹紧组件。壳体呈中空结构,具有收容腔,壳体的侧壁开设有与收容腔连通的安装孔。执手组件包括执手及与执手固定连接的执手头,执手头穿设于安装孔,并绕安装孔的轴线可旋转。夹紧组件收容于收容腔内,包括夹紧块及作用于夹紧块的弹性件,夹紧块在弹性件预紧力的作用下与执手头的侧壁抵持,且夹紧块在垂直于安装孔的轴线的平面内可滑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具及其执手结构具有不易晃动的特点。

Description

锁具及其执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锁具及其执手结构。
背景技术
锁具具有执手结构及锁块。执手结构包括执手及执手头,执手通过执手头与锁块传动连接。通过操作执手旋转,可驱动执手头带动锁块旋转,以实现锁具的打开或关闭。然而,在执手装配的过程中,由于装配间隙的存在,导致执手容易晃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执手容易晃动的问题,提供一种不易晃动的锁具及其执手结构。
一种执手结构,包括:
呈中空结构的壳体,具有收容腔,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安装孔;
执手组件,包括执手及与所述执手固定连接的执手头,所述执手头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并绕所述安装孔的轴线可旋转;及
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的夹紧组件,包括夹紧块及作用于所述夹紧块的弹性件,所述夹紧块在所述弹性件预紧力的作用下与所述执手头的侧壁抵持,且所述夹紧块在垂直于所述安装孔的轴线的平面内可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紧组件为两个,两个所述夹紧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执手头相对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夹紧块相对设置,所述执手头夹持于两个所述夹紧块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夹紧组件内的所述夹紧块朝向所述执手头的表面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壁与所述执手头抵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紧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收容腔内的导向柱,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导向柱,且所述压缩弹簧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夹紧块及所述收容腔的内壁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执手头的侧壁突起形成凸起,所述夹紧块与所述凸起抵持,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夹紧块背向所述凸起的一侧,所述执手头绕所述安装孔的轴线旋转可驱动所述夹紧块滑动,直至所述夹紧块与所述限位组件相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具有限位状态及避位状态,当所述限位件处于所述限位状态时,所述夹紧块可滑动直至与所述限位件抵接,当所述限位件处于所述避位状态时,所述夹紧块可滑动并始终与所述限位件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转接头,所述转接头穿设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执手头传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的离合组件,所述离合组件包括驱动件、弧形板、销轴及作用于所述销轴的转接复位件,所述转接头套设于所述执手头,所述执手头上开设有离合孔,所述转接头上开设有与所述离合孔可连通的转接孔,所述转接复位件沿所述转接孔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销轴在所述转接复位件回复力的作用下与所述弧形板的弧形面抵持,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弧形板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弧形板带动所述销轴沿所述转接孔的轴线方向滑动,以使所述销轴从所述转接孔伸入所述离合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圈,转接头包括基座及突出于所述基座的凸柱,所述凸柱穿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基座与所述执手头传动连接,所述弹性圈套设于所述凸柱,并夹紧于所述基座与所述收容腔的内壁之间。
一种锁具,包括上述执手结构。
上述锁具及其执手结构,执手与执手头固定连接。执手可驱动执手头绕安装孔的轴线旋转。由于弹性件具有作用于夹紧块的预紧力,在该预紧力的作用下,夹紧块可与执手头的侧壁抵持。因此,夹紧块将挤压执手头,防止执手头晃动,进而亦可防止执手晃动。因此,上述锁具及其执手结构具有不易晃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执手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执手结构中的执手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执手结构中的夹紧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执手结构中的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限位件处于限位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限位件处于限位状态时的侧视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限位件处于避位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限位件处于避位状态时的侧视剖面图;
图9为图1所示的执手结构中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执手头与转接头在离合状态以及非离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执手头与转接头在离合状态以及非离合状态下的侧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具及其执手结构100。锁具包括执手结构100。此外,锁具还包括锁块。执手结构100与锁块传动连接,可驱动锁块旋转,以实现锁具的打开或关闭。
其中,执手结构100包括壳体110、执手组件(图未标)及夹紧组件130。
壳体110呈中空结构,具有收容腔111。壳体110的侧壁开设有与收容腔111连通的安装孔112。壳体110可用于收容执手结构100的执手组件及夹紧组件130。
具体地,壳体110可以为三角形、圆形或者立方体形。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10为长条形。由于锁具一般安装于厚度较小的门内,而长条形的壳体110一般厚度也较薄,因此,可方便壳体110与门在厚度上进行匹配安装。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10包括两个壳体单元113,两个壳体单元113均为一侧开口的中空结构,且形状相同。两个壳体单元113相对设置,并拼接形成壳体110。执手结构100装配时,可在一个壳体单元113内安装完执手组件及夹紧组件130之后再将另一个壳体单元113覆盖于其中一个壳体单元113上,便可完成壳体110的装配。
在一实施例中,在其中一个壳体单元113的开口端可设置多个固定柱,在另一个壳体单元113的开口端可设置多个固定孔,多个固定柱与多个固定孔一一对应并配合,可实现两个壳体单元113的稳固安装。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单元113包括底壁114及侧壁115。底壁114及侧壁115均为平板状。侧壁115围绕底壁114的周向间隔设置,且侧壁115垂直于底壁114。安装孔112设置于其中一个壳体单元113的底壁114,且安装孔112的轴线与底壁114垂直。
请一并参阅图2,执手组件包括执手(图未示)及执手头122。执手头122与执手固定连接。执手头122穿设于安装孔112,并绕安装孔112的轴线可旋转。具体地,执手位于壳体110外,并通过螺钉182、插销或者其他固定件与执手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地连接。操作执手旋转,可带动执手头122绕安装孔112的轴线旋转。
在一实施例中,安装孔112内设置有轴承181。执手头122穿设于安装孔112的同时亦将穿设于轴承181,并与轴承181配合。通过设置轴承181,使得执手头122的旋转更平稳。
请一并参阅图3,夹紧组件130收容于收容腔111内,并设置于底壁114。夹紧组件130包括夹紧块131及作用于夹紧块131的弹性件132。夹紧块131在弹性件132预紧力的作用下与执手头122的侧壁115抵持。而执手头122旋转,可驱动夹紧块131在垂直于安装孔112的轴线的平面内可滑动。在一实施例中,该平面为底壁114朝向开口的表面。夹紧块131滑动,将挤压弹性件132,使得弹性件132发生形变。
具体地,夹紧块131可以为长条形、块状、板状或者其他结构,在一实施例中,夹紧块131为长条形的板状结构。夹紧块131在与执手头122的侧壁115抵持时,夹紧块131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侧壁115与执手头122的侧壁115抵持。因此,使得夹紧块131与执手头122可抵持的面积较大。
具体地,弹性件132可以为压缩弹簧、弹性优力胶或者其他弹性件132。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32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取材方便,使用简单,便于提高执手结构100的安装效率。
夹紧块131滑动,可进一步挤压压缩弹簧,或使得压缩弹簧复位。
在一实施例中,夹紧组件130还包括安装于收容腔111内的导向柱133,压缩弹簧可滑动地套设于导向柱133,且压缩弹簧相对的两端分别与夹紧块131及收容腔111的内壁抵接。
导向柱133穿设于夹紧块131,且其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收容腔111的内壁抵持。导向柱133对压缩弹簧具有支撑作用。由于压缩弹簧质地较为柔软,在压缩弹簧压缩或者复位的过程中容易晃动且变形。而弹性件132为夹紧块131提供的为预紧力,预紧力作用于夹紧块131,可使夹紧块131与执手头122抵持。若压缩弹簧晃动或变形,将导致预紧力的作用方向发生改变,造成夹紧块131对执手头122的抵持作用减弱或者失效。而通过设置导向柱133,且导向柱133的延伸方向与安装孔112的轴线方向垂直。因此,导向柱133可支撑压缩弹簧,防止压缩弹簧晃动或变形,以使得预紧力的作用方向保持不变。继而,预紧力可较为稳定地作用于夹紧块131,防止执手及执手头122晃动。
此外,导向柱133还具有导向作用。在压缩弹簧压缩的过程中,导向柱133可将压缩弹簧的压缩方向限定在导向柱133的延伸方向上,以防止压缩弹簧晃动或变形,进而使得压缩弹簧具有较小的安装难度。
具体地,导向柱133可以为一根、也可以为多根。当导向柱133为一根时,较佳的为将导向柱133从夹紧块131的一侧,并从夹紧块131的中部贯穿夹紧块131后与壳体110的内壁抵接。当压缩弹簧套设于导向柱133上时,预紧力可作用于夹紧块131的中部,以防止夹紧块131因受力不均而导致夹紧块131在预紧力的作用下滑动。
当导向柱133为多根时,导向柱133可沿夹紧块131的长度方向设置。导向柱133为多个,因此,压缩弹簧亦可设置多个。多个压缩弹簧与多个导向柱133位置一一对应。通过设置多个导向柱133及多个压缩弹簧,多个导向柱133可分别对与之对应的压缩弹簧进行支撑并导向,多个压缩弹簧均可对夹紧块131施加预紧力,使得夹紧块131与执手头122之间的抵持效果更好。
因此,综上所述,在弹性件132预紧力的作用下,夹紧块131可与执手头122的侧壁115抵持。抵持时,夹紧块131挤压执手头122,可防止执手头122晃动。而执手与执手头122之间固定连接的。因此,亦可防止执手晃动。
具体地,夹紧组件130可以仅为一个,一个夹紧组件130内仅设置一个夹紧块131。在该实施例中,夹紧块131仅为一个。夹紧块131与收容腔111的内壁均与执手头122的侧壁115抵持,以将执手头122夹紧,防止执手头122晃动,进而可防止执手晃动。
或者,也可以在一个夹紧组件130内设置一个压紧块及一个夹紧块131。压紧块的位置固定不动,夹紧块131在弹性件132预紧力的作用下将执手头122抵持于压紧块与夹紧块131之间。
或者,夹紧组件130也可以为两个,每个夹紧组件130内设置一个夹紧块131。两个夹紧组件130内的夹紧块131相对且间隔设置,执手头122夹持于两个夹紧块131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夹紧组件130为两个,两个夹紧组件130分别设置于执手头122相对的两侧,每个夹紧组件130均设置一个夹紧块131,且两个夹紧块131相对设置,执手头122夹持于两个夹紧块131之间。
具体地,定义两个夹紧组件130分别为第一夹紧组件及第二夹紧组件,第一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夹紧块及第一弹性件。第二夹紧组件包括第二夹紧块及第二弹性件。第一夹紧块与第二夹紧块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一弹性件的预紧力作用于第一夹紧块,第二弹性件的预紧力作用于第二夹紧块,使得执手头122可夹持于第一夹紧块与第二夹紧块之间。
通过设置两个夹紧组件130,可从执手头122的两侧对执手头122进行夹紧,从而使得执手头122的装配更平稳且不易晃动。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每个夹紧组件130内的夹紧块131朝向执手头122的表面凹陷形成凹槽1312,凹槽1312的槽壁与执手头122抵持。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夹紧块与第二夹紧块朝向执手头122的表面凹陷形成凹槽1312,两个凹槽1312的槽口相对设置,并围设形成与安装孔112连通的夹紧区域。执手头122同时穿设于夹紧区域,并夹持于第一夹紧块及第二夹紧块的凹槽1312槽壁之间。
通过在第一夹紧块与第二夹紧块上设置凹槽1312,当执手头122穿设于夹紧区域内时,凹槽1312的槽壁对执手头122具有抵挡作用,可防止执手头122脱离夹紧区域,从而使得执手头122具有较佳的安装可靠性。
请一并参阅图4、图5及图6,在一实施例中,执手结构100还包括限位组件140。执手头122的侧壁115突起形成凸起1221,夹紧块131与凸起1221抵持,限位组件140设置于夹紧块131背向凸起1221的一侧,执手头122绕安装孔112的轴线旋转可驱动夹紧块131滑动,直至夹紧块131与限位组件140相抵接。
具体地,执手头122旋转,执手头122上的凸起1221亦发生旋转,进而可驱动夹紧块131滑动。凸起1221的数量可与夹紧块131的数量相同,也可以不同。凸起1221包括相对的底端及顶端。凸起1221的底端到安装孔112的轴线的距离小于凸起1221的顶端到安装孔112的轴线的距离。在底端至顶端的方向上,凸起1221的外径逐渐减小。凸起1221为板状,包括相对的两个平面及连接两个平面的弧面。夹紧块131与凸起1221的弧面抵接。在执手头122旋转的过程中,凸起1221的弧面由底端至顶端的方向或者由顶端至底端的方向逐渐与夹紧块131抵接,以推动夹紧块131滑动,直至夹紧块131与限位组件140抵接。也就是说,夹紧块131未与限位组件140抵接前,夹紧块131可滑动,夹紧块131与限位组件140抵接,则夹紧块131无法滑动。
夹紧块131滑动时由于弹性件132预紧力的作用,始终与凸起1221抵持,以防止执手及执手头122晃动。
凸起1221具有初始位置。当凸起1221处于初始位置时,顶端与底端的连线方向与夹紧块131的长度方向重合。
凸起1221旋转时,凸起1221的圆弧面与夹紧块131抵接,并推动夹紧块131沿背向执手头122的方向滑动。限位组件140与夹紧块131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当限位组件140与夹紧块131抵接时,夹紧块131具有最大的滑动距离。
因此,通过设置限位组件140及凸起1221,可通过对夹紧块131滑动范围的限制,对凸块1221的旋转范围进行限制,进而对执手的旋转范围进行限制,以方便用户根据需求对执手的旋转范围进行设定。
请一并参阅图7及图8,在一实施例中,限位组件140包括限位件141,限位件141具有限位状态及避位状态。当限位件141处于限位状态时,夹紧块131可滑动直至与限位件141抵接。当限位件141处于避位状态时,夹紧块131可滑动并始终与限位件141间隔设置。
也就是说,当限位件141处于限位状态时,执手头122旋转,可驱动夹紧块131滑动。当夹紧块131与限位件141抵接时,夹紧块131停止运动。此时,执手头122上的凸起1221具有限位件141在限位状态下最大的旋转角度,即执手具有限位件141在限位状态下的最大的旋转角度,夹紧块131具有限位件141在限位状态下滑动的最大距离值。
当限位件141处于避位状态时,执手头122可进行360度旋转,进而凸起1221可驱动夹紧块131滑动。当凸起1221的顶端与夹紧块131接触时,夹紧块131滑动至限位件141避位状态下的最大距离值。此时,执手头122上的凸起1221具有限位件141避位状态下的最大的旋转角度,即执手具有限位件141避位状态下的最大的旋转角度。
具体地,限位件141限位状态以及避位状态的切换可通过滑动、摆动或者其他方式实现。在一实施例中,限位件141朝向夹紧块131的表面设置有避位部1411及相对避位部1411突出的限位部1412。限位件141可操作地沿安装孔112的轴线方向滑动,可使限位部1412或避位部1411与夹紧块131位置对齐。
当限位部1412与夹紧块131位置对齐时,限位件141处于限位状态。执手位于正常工作状态,执手驱动执手头122旋转时,凸起1221在限位件141与夹紧块131的连线的一侧可旋转。同时,凸起1221可驱动夹紧块131滑动。当夹紧块131滑动至与限位部1412抵接时,夹紧块131处于滑动极限位置。此时,凸起1221亦旋转到最大值。
当避位部1411与夹紧块131位置对齐时,限位件141处于避位状态。执手位于换向状态,执手可驱动执手头122 360度旋转,执手头122上的凸起1221亦可进行360度旋转。同时,凸起1221可驱动夹紧块131。当凸起1221的顶端与夹紧块131抵持时,夹紧块131位于滑动极限位置。该种情况适用于对执手进行换向。例如,当执手安装于门上,需要从门的左边换向至右边时,可将限位件141从限位状态切换至避位状态,避位部1411与夹紧块131位置对齐。进而,凸起1221 360度旋转,可驱动夹紧块131滑动。当换向结束后,重新操作限位部1412与夹紧块131位置对齐,即可实现执手的正常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组件140还包括限位复位件142,底壁114的表面开设有收容槽116,限位复位件142收容于收容槽116内。限位件141与限位复位件142传动连接。限位复位件142为限位件141提供一个背向收容槽116方向运动的回复力。
具体地,限位复位件142可以是压缩弹簧,弹性优力胶或者其他复位件。
在沿安装孔112的轴线方向上,限位件141上还设置有抵接部1413,抵接部1413与限位部1412间隔设置,避位部1411位于限位部1412与抵接部1413之间。抵接部1413在沿限位件141朝向夹紧块131的方向相对避位部1411突出。限位件141靠近抵接部1413的一端穿设于壳体110,并伸出至壳体110外。
当执手正常使用时,限位件141靠近抵接部1413的一端穿设于壳体110,并伸出至壳体110外。抵接部1413与壳体110的内壁抵接,以防止限位件141在限位复位件142回复力的作用下滑出壳体110。当限位件141处于限位状态时,限位部1412与夹紧块131位置对齐,限位件141远离抵接部1413的一端端面正好覆设于收容槽116的槽口处,并与限位复位件142抵接。限位件141相对壳体110保持静止。此时,夹紧块131在第一滑动范围内滑动。
当需要执手需要换向时,使用外力按压限位件141。限位件141滑动,挤压限位复位件142,限位复位件142进一步压缩,使得避位部1411与夹紧块131位置对齐,限位件141远离抵接部1413的一端端面伸入收容槽116内,可实现限位件141从限位状态切换至避位状态。当换向结束后,停止施加外力,在限位复位件142回复力的作用下,限位件141反向滑动,使得限位部1412重新与夹紧块131位置对齐,执手恢复正常工作。
请一并参阅图9及图10,在一实施例中,执手结构100还包括转接头150。转接头150穿设于壳体110,并与执手头122传动连接。
具体地,转接头150的一端位于壳体110内,并与执手头122传动连接,转接头150的另一端穿设于壳体110,并与锁具的锁块传动连接。因此,执手可通过执手头122及转接头150与锁块传动连接。执手旋转,可驱动执手头122及转接头150带动锁块旋转,以实现锁具的锁合或打开。
具体地,转接头150包括基座152及突出于基座152的凸柱153。凸柱153垂直设置于基座152的表面,且凸柱153的轴线方向与安装孔112的轴线方向平行。基座152与执手头122传动连接,凸柱153穿设于壳体110,并与锁块传动连接。基座152收容于壳体110内,基座152相对的两侧分别与壳体110的内壁及执手头122抵接。因此,转接头150在沿安装孔112的轴线方向对执手头122还具有挤压作用,进而可减小执手头122在沿安装孔112的轴线方向上与壳体110及轴承181的装配间隙,以减少执手头122在沿安装孔112的轴线方向上的晃动。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执手结构100还包括弹性圈170。弹性圈170套设于凸柱153,并夹紧于基座152与收容腔111的内壁之间。
弹性圈170套设于凸柱153,可实现弹性圈170的安装。较佳的为弹性圈170套设于凸柱153时正好于凸柱153卡持,以防止弹性圈170发生晃动。
通过设置弹性圈170,一方面,弹性圈170具有弹性,弹性圈170夹持于基座152与收容腔111的内壁之间可发生形变,有效的填充基座152与壳体110内壁之间的间隙,进而可间接的减小执手头122在沿安装孔112的轴线方向上的间隙,以防止执手及执手头122晃动。另一方面,由于弹性圈170为弹性结构,相较于基座152与壳体110的内壁直接刚性接触而言,弹性圈170的设置可使得基座152与壳体110的内壁之间可弹性接触。因此,当执手驱动执手头122及转接头150绕安装孔112的轴线旋转时,由于弹性圈170可吸收一部分壳体110的内壁对转接头150的挤压力,因此,间接作用于转接头150及执手头122上的壳体110施加的挤压力相对较小,继而可防止执手头122及转接头150与壳体110装配的过于紧密而造成旋转障碍,使得执手结构100具有较佳的可靠性。
请一并参阅图11,在一实施例中,执手结构100还包括收容于收容腔111内的离合组件160。离合组件160包括驱动件161、弧形板162、销轴163及作用于销轴163的转接复位件164。转接头150套设于执手头122。执手头122上开设有离合孔1222,转接头150上开设有与离合孔1222可连通的转接孔151,转接复位件164沿转接孔151的轴线方向设置,销轴163在转接复位件164回复力的作用下与弧形板162的弧形面抵持。驱动件161与弧形板162传动连接,驱动件161可驱动弧形板162带动销轴163沿转接孔151的轴线方向滑动,以使销轴163从转接孔151伸入离合孔1222。
转接孔151及离合孔1222的轴线方向垂直于安装孔112的轴线方向。弧形板162沿转接头150的周向延伸。弧形板162的弧形面朝向转接头150。弧形面的中心角角度至少等于执手在正常工作时可旋转的角度,且需保证在转接头150旋转的过程中,转接孔151的轴线始终与弧形面相交。弧形板162与驱动件161传动连接。驱动件161可驱动弧形板162沿转接孔151的轴线方向滑动。
转接头150与执手头122套接。具体地,执手头122上开设有离合孔1222,销轴163的表面凸起1221形成环形凸台,转接复位件164为压缩弹簧,转接复位件164套设于销轴163,转接复位件164的一端与离合孔1222开口的边缘抵接,环形凸台穿设于转接复位件164的中部,并与转接复位件164的中部抵接,转接复位件164的回复力由转接复位件164的一端至中部的弹性部分提供。垫片165套设于销轴163,并位于环形凸台背向离合孔1222的一侧。垫片165用于防止销轴163退出转接孔151。销轴163的一端穿设于转接孔151,另一端始终与弧形板162的弧形面抵接。
转接头150与执手头122之间具有离合状态及非离合状态。当销轴163从转接孔151内伸入至离合孔1222内时,驱动件161驱动弧形板162沿转接孔151的轴线方向滑动,转接复位件164的回复力作用于销轴163上,推动销轴163沿转接孔151的轴线方向滑动,销轴163的一端从离合孔1222退回至转接孔151,销轴163的另一端与弧形板162的表面抵接。转接头150与执手头122之间传动连接失效。转接头150与执手头122由离合状态切换至非离合状态。在非离合状态下,执手驱动执手头122旋转时,转接头150静止。旋转把手无法打开锁具,使得锁具具有较高的安装性。
当销轴163退出离合孔1222时,驱动件161驱动弧形板162带动销轴163沿转接孔151的轴线方向反向滑动,并挤压转接复位件164,销轴163的一端伸入离合孔1222。转接头150与执手头122之间可联动。转接头150与执手头122由非离合状态切换至离合状态。在离合状态下,执手驱动执手头122可带动转接头150及锁块旋转,进而可实现锁具的打开或锁合。
具体地,锁具还设置有指纹、人脸等智能识别模块。当指纹、人脸等识别信息在智能识别模块上不通过时,转接头150与执手头122处于离合状态,即使旋转把手亦无法打开锁具。因此,可保障锁具较高的安全性。
当指纹、人脸等识别信息在智能识别模块上通过时,转接头150及执手头122处于非离合状态。进而旋转执手,可驱动执手头122带动执手及执手头122绕安装孔112的轴线方向旋转,以实现锁具的锁合或打开。
在一实施例中,夹紧块131的朝向转接头150的表面突起形成凸包1313,基座152的边缘开设有台阶1521,台阶1521包括与安装轴的轴线平行的第一台阶面15211及与安装孔112的轴线垂直的第二台阶面15212。
当凸起1221位于旋转的初始位置时,执手头122与转接头150处于离合状态,此时,凸包1313与第一台阶面15211抵接。当执手头122与转接头150需要从离合状态切换至非离合状态时,驱动件161驱动销轴163沿转接孔151的轴线方向滑动,销轴163在转接孔151伸入至离合孔1222内时,可能由于与离合孔1222未对准而推动执手头122沿转接孔151的轴线方向滑动。而由于基座152与执手头122套接,因此,亦有可能带动转接头150沿转接孔151的轴线方向运动,导致销轴163更加无法与离合孔1222对准。
而通过设置凸包1313,凸包1313与第一台阶面15211抵接,可防止销轴163在与离合孔1222对准的过程中,销轴163推动转接头150及执手头122滑动,从而使得执手头122与转接头150可实现由离合状态切换至非离合状态。
上述锁具及其执手结构100,执手与执手头122固定连接。执手可驱动执手头122绕安装孔112的轴线旋转。由于弹性件132具有作用于夹紧块131的预紧力,在该预紧力的作用下,夹紧块131可与执手头122的侧壁115抵持。因此,夹紧块131将挤压执手头122,防止执手头122晃动,进而亦可防止执手晃动。因此,上述锁具及其执手结构100具有不易晃动的特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执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呈中空结构的壳体,具有收容腔,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安装孔;
执手组件,包括执手及与所述执手固定连接的执手头,所述执手头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并绕所述安装孔的轴线可旋转;及
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的夹紧组件,包括夹紧块及作用于所述夹紧块的弹性件,所述夹紧块在所述弹性件预紧力的作用下与所述执手头的侧壁抵持,且所述夹紧块在垂直于所述安装孔的轴线的平面内可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执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为两个,两个所述夹紧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执手头相对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夹紧块相对设置,所述执手头夹持于两个所述夹紧块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执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夹紧组件内的所述夹紧块朝向所述执手头的表面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壁与所述执手头抵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执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收容腔内的导向柱,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导向柱,且所述压缩弹簧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夹紧块及所述收容腔的内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执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执手头的侧壁突起形成凸起,所述夹紧块与所述凸起抵持,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夹紧块背向所述凸起的一侧,所述执手头绕所述安装孔的轴线旋转可驱动所述夹紧块滑动,直至所述夹紧块与所述限位组件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执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具有限位状态及避位状态,当所述限位件处于所述限位状态时,所述夹紧块可滑动直至与所述限位件抵接,当所述限位件处于所述避位状态时,所述夹紧块可滑动并始终与所述限位件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执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接头,所述转接头穿设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执手头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执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的离合组件,所述离合组件包括驱动件、弧形板、销轴及作用于所述销轴的转接复位件,所述转接头套设于所述执手头,所述执手头上开设有离合孔,所述转接头上开设有与所述离合孔可连通的转接孔,所述转接复位件沿所述转接孔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销轴在所述转接复位件回复力的作用下与所述弧形板的弧形面抵持,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弧形板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弧形板带动所述销轴沿所述转接孔的轴线方向滑动,以使所述销轴从所述转接孔伸入所述离合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执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圈,转接头包括基座及突出于所述基座的凸柱,所述凸柱穿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基座与所述执手头传动连接,所述弹性圈套设于所述凸柱,并夹紧于所述基座与所述收容腔的内壁之间。
10.一种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执手结构。
CN201920958048.1U 2019-06-24 2019-06-24 锁具及其执手结构 Active CN2110584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58048.1U CN211058460U (zh) 2019-06-24 2019-06-24 锁具及其执手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58048.1U CN211058460U (zh) 2019-06-24 2019-06-24 锁具及其执手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58460U true CN211058460U (zh) 2020-07-21

Family

ID=71587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58048.1U Active CN211058460U (zh) 2019-06-24 2019-06-24 锁具及其执手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584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71721B2 (en) Lock structure
CN109079691B (zh) 棘轮齿轮加强环
US20070094843A1 (en)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Lifting a Cover Of Mobile Phone By Pressing
WO2016179843A1 (zh) 一种门锁用离合机构
US20090008949A1 (en) Door Handle Apparatus
CN211058460U (zh) 锁具及其执手结构
KR20090120132A (ko) 핸들중앙 비상키겸용 디지털 도어록용 클러치 모듈
CN112983139B (zh) 用于门锁的驱动机构、门锁
WO2022041148A1 (zh) 翻盖机构、壳体、电子设备、可移动平台及相机
US20230304325A1 (en) Driving mechanism for door lock, and door lock
CN211818713U (zh) 一种新型电子锁
CN213980295U (zh) 门锁通配离合装置及智能门锁
TW202020284A (zh) 感應式鎖具
CN115045566B (zh) 双号码可变号锁芯及双号码可变号号码锁
CN109736647B (zh) 锁止机构及锁具
CN213330400U (zh) 一种密码把手锁
CN111456565B (zh) 锁具
CN111677376A (zh) 一种通配门锁离合装置及智能门锁
CN216076709U (zh) 用于门锁的驱动机构、门锁
CN216601245U (zh) 一种手柄连接结构
CN110528966A (zh) 一种锁具
CN111719963A (zh) 防误锁具
CN212867168U (zh) 一种智能门锁的备用开锁结构及智能门锁
CN209780471U (zh) 电子锁和锁芯组件
CN212744672U (zh) 盲板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