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58207U - 一种调湿混凝土装饰板材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湿混凝土装饰板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58207U
CN211058207U CN201921825063.5U CN201921825063U CN211058207U CN 211058207 U CN211058207 U CN 211058207U CN 201921825063 U CN201921825063 U CN 201921825063U CN 211058207 U CN211058207 U CN 2110582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trip
edge
layer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2506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佟琳
王军
刘虎
周晓明
郝兵
李鹏
时志勇
赵文丽
张晓凯
王杰之
刘永志
张弯
王丽丽
李燕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CEG Advance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CEG Advance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CEG Advance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CEG Advance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2506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582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582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582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板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调湿混凝土装饰板材,包括依次固定在墙体上且结构相同的边缘件一、单元件及边缘件二,边缘件一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固定在两个侧板之间且与墙体固定连接的基板、依次固定在基板远离墙体所在侧面的消音层、调湿层及装饰层,边缘件一靠近单元件的侧面上及单元件靠近边缘件二的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卡条一,单元件靠近边缘件一的侧面上及边缘件二靠近单元件的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与卡条一卡接配合的卡条二。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便于搬运及运输。

Description

一种调湿混凝土装饰板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板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调湿混凝土装饰板材。
背景技术
调湿混凝土通过添加关键组分纳米天然沸石粉制成,可探测室内环境温度,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控,满足人的居住或美术馆等建筑对湿度的控制要求。由于其良好的吸放湿特性,因此逐渐应用于装饰板材的生产中;现有的装饰板材多为整体的板状结构,体积较大,造成了搬运及运输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湿混凝土装饰板材,便于搬运及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调湿混凝土装饰板材,包括依次固定在墙体上且结构相同的边缘件一、单元件及边缘件二,所述边缘件一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固定在两个侧板之间且与墙体固定连接的基板、依次固定在基板远离墙体所在侧面的消音层、调湿层及装饰层,所述边缘件一靠近所述单元件的侧面上及所述单元件靠近所述边缘件二的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卡条一,所述单元件靠近所述边缘件一的侧面上及所述边缘件二靠近所述单元件的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与卡条一卡接配合的卡条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装饰板材分隔成边缘件一、单元件及边缘件二的组合,从而减小了装饰板材的体积,方便了装饰板材的搬运及运输;同时通过卡条一及卡条二的设置,使装饰板材的安装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条一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卡条一靠近所述卡条二的侧面上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条孔;所述卡条二上固定连接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弹性片,两个所述弹性片相对远离的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卡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卡条一与卡条二的卡接实现边缘件一与单元件及单元件与边缘件二之间的连接时,首先将边缘件一通过螺栓固定在墙体上,然后将单元件上的卡条二盖在边缘件一上的卡条一上;由于条孔侧壁的挤压使卡片相互靠近,以此使卡片由条孔进入空腔内,进入空腔后在弹性片回弹力的作用力,卡片被弹开以此卡在空腔内,从而完成了卡条一与卡条二的卡接配合,使边缘件一、单元件及边缘件二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从而提高了装饰板材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边缘件一、单元件及边缘件二的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与墙体固定连接的下支撑板,所述边缘件一、单元件及边缘件二的顶部共同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下支撑板可对边缘件一、单元件及边缘件二的底部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减小边缘件一、单元件及边缘件二可能因重力作用而产生的下移,进一步提高了装饰板材的稳定性;上支撑板可在顶部将边缘件一、单元件及边缘件二连接在一起,以此提高三者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装饰板材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消音层包括固定在基板上的消音板、开设在消音板上的通孔及填充在通孔内的隔音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消音层设为消音板、通孔及隔音棉的组合,噪音通过消音板传动到通孔内的隔音棉中,隔音棉具有良好的吸收隔离噪音的作用,从而有效地阻挡了噪音的传递,以此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提高了装饰板材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湿层靠近所述消音层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防水罩,所述消音板靠近所述调湿层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位于防水罩内的蜂窝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罩可减少调湿层内的水分通过通孔进入隔音棉中,影响隔音棉隔音性能的问题;蜂窝板进一步提高了装饰板材的隔音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单元件上的所述装饰层的两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条一,所述边缘件一上的装饰层及所述边缘件二的装饰层上均固定连接有与密封条一抵接的密封条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边缘件一、单元件及边缘件二相互拼接时,密封条一与密封条二相互贴合,从而封堵边缘件一、单元件及边缘件二之间的接缝,以此提高了装饰板材的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条一内固定连接有磁条一,所述密封条二内固定连接有与磁条一相互吸引的磁条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条一与密封条二贴合时,磁铁一与磁条二相互吸引,从而使密封条一与密封条二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以此进一步提高了装饰板材的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装饰层上开设有与调湿层连通的透气孔,所述装饰层上固定连接有饰面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孔的设置保证了调湿层可接触到外部空气,以此进行湿度调节;饰面布在保证调湿层可进行湿度调节的同时,增加了装饰层的美观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本方案中将装饰板材分隔成边缘件一、单元件及边缘件二的组合,从而减小了装饰板材的体积,方便了装饰板材的搬运及运输;
本方案中设有消音层有效地阻挡了噪音的传递,以此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提高了装饰板材的实用性;
本方案中密封条一与密封条二可对封堵边缘件一、单元件及边缘件二之间的接缝,以此提高了装饰板材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边缘件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边缘件一;11、侧板;12、基板;13、消音层;131、消音板;132、通孔;133、隔音棉;134、蜂窝板;135、防水罩;14、调湿层;15、装饰层;151、透气孔;152、饰面布;2、单元件;3、边缘件二;4、卡条一;41、空腔;42、条孔;5、卡条二;51、弹性片;52、卡片;6、下支撑板;61、上支撑板;7、密封条一;71、磁条一;8、密封条二;81、磁条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调湿混凝土装饰板材,包括边缘件一1、单元件2及边缘件二3,边缘件一1、单元件2及边缘件二3均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三者的长度方向均沿竖直方向,三者较大面积的侧面均固定在墙体上。边缘件一1靠近单元件2的侧面上及单元件2靠近边缘件二3的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卡条一4,卡条一4为长方体形结构,卡条一4的长度方向与边缘件一1的长度方向一致,卡条一4的厚度为边缘件一1厚度的一半,且卡条一4的侧面紧贴墙体。单元件2靠近边缘件一1的侧面上及边缘件二3靠近单元件2的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卡条二5,卡条二5与卡条一4的形状相同,且相邻的卡条二5的侧面与卡条二5远离墙体的侧面紧贴,相邻的卡条二5与卡条一4卡接配合。卡条一4上开设有空腔41,空腔41与卡条一4的形状相似,且空腔41的长度方向与卡条一4的长度方向一致。卡条一4上开设有条孔42,条孔42为长方形孔,条孔42的长度方向与卡条一4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条孔42开设在卡条一4靠近卡条二5的侧面上,条孔42与空腔41的内部连通。
卡条二5上固定连接有弹性片51,弹性片5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弹性片51的长度方向与卡条二5的长度方向一致,每一个卡条二5上均设有两个弹性片51,且两个弹性片51沿卡条二5的中轴线对称分布。相邻的两个弹性片51相互远离的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卡片52,卡片52为长方体形结构,卡片52的长度方向与弹性片51的长度方向一致,卡片52向远离弹性片51的方向倾斜设置。安装装饰板材时,首先将边缘件一1固定在墙体上,然后将单元件2上的卡条二5盖在边缘件一1上的卡条一4上;由于条孔42侧壁的挤压使卡片52相互靠近,以此使卡片52由条孔42进入空腔41内,进入空腔41后在弹性片51回弹力的作用力,卡片52被弹开以此卡在空腔41内,从而完成了卡条一4与卡条二5的卡接配合,使边缘件一1、单元件2及边缘件二3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从而提高了装饰板材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边缘件一1、单元件2及边缘件二3的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板6,下支撑板6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下支撑板6的长度方向与边缘件一1的长度方向垂直,下支撑板6与墙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下支撑板6的上表面与边缘件一1、单元件2及边缘件二3的下表面抵接,以此起到在底部支撑三者的目的。边缘件一1、单元件2及边缘件二3的顶部共同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板61,上支撑板61与下支撑板6的形状相同,且上支撑板61与下支撑板6沿边缘件一1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上支撑板61较小面积的侧面与墙体抵接,上支撑板61的下表面与边缘件一1、单元件2及边缘件二3的上表面粘接,以此可将三者的顶部连接在一起,从而提高了三者连接的稳定形,以此提高装饰板材的稳定性。
如图1、图4所示,边缘件一1、单元件2及边缘件二3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侧板11、基板12、消音层13、调湿层14及装饰层15。侧板1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侧板11的长度方向与墙体的高度方向一致,侧板11较小面积的侧面与墙体抵接,侧板1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侧板11相对设置。基板12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基板12的长度方向与墙体的高度方向一致,基板12的较大面积的侧面通过螺栓固定在墙体上,且基板12位于两个侧板11之间,基板12较小面积的两侧分别固定在两个侧板11上。消音层13包括消音板131、通孔132及隔音棉133。消音板13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消音板131的长度及宽度分别与基板12的长度及宽度相等,且消音板131的长度方向与基板12的长度方向一致,消音板131固定在基板12远离墙体的侧面上。通孔132为圆形孔,通孔132沿消音板131的厚度方向贯穿消音板131,通孔13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通孔132均匀分布在消音板131上。隔音棉133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隔音棉133粘接在通孔132内部;噪音通过消音板131传动到通孔132内的隔音棉133中,隔音棉133具有良好的吸收隔离噪音的作用,从而有效地阻挡了噪音的传递,以此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提高了装饰板材的实用性。
消音板131远离基板12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蜂窝板134,蜂窝板134的内部蜂窝状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装饰板材的隔音性能。消音板131远离基板12的侧面边沿上固定连接有防水罩135,防水罩135为U字形结构,防水罩135相对设置的两部分端部固定在消音板131上,蜂窝板134位于消音板131与防水罩135形成的腔体内,防水罩135可减小隔音棉133及蜂窝板134吸水而影响隔音效果的问题。调湿层14由调湿混凝土涂覆在防水罩135远离消音板131的侧面形成,调湿层14远离防水罩135的侧面与侧板11远离墙体的侧面处于同一平面内,调湿层14具有良好的吸放湿特性,因此可起到调节室内湿度的作用,提高了装饰板材的实用性。
装饰层15为长方形板状结构,装饰层15的长度方向与墙体的高度方向一致,装饰层15上开设有透气孔151,透气孔151为圆形孔,透气孔151的长度方向与装饰层15的厚度方向一致,透气孔15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透气孔151均匀分布在装饰层15上,透气孔151的设置保证了调湿层14可接触到外部空气,以此进行湿度调节;装饰层15远离调湿层14的侧面上粘接有饰面布152,饰面布152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能,饰面布152可将装饰层15上的透气孔151遮盖,从而增加装饰层15的美观性。
如图1、图5所示,单元件2的装饰层15上粘接有密封条一7,密封条一7的长度方向与墙体的高度方向一致,密封条一7的宽度与单元件2的厚度相同,且密封条一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密封条一7均匀分布在单元件2的装饰层15的较小面积的侧面侧面上。边缘件一1上的装饰层15上及边缘件二3上的装饰层15上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条二8,密封条二8与密封条一7的形状相同,两个密封条二8分别与两个密封条一7抵接,以此在边缘件一1、单元件2及边缘件二3相互拼接时,密封条一7与密封条二8相互贴合,从而封堵边缘件一1、单元件2及边缘件二3之间的接缝,以此提高了装饰板材的防水性能。密封条一7内固定连接有磁条一71,磁条一71与密封条一7的形状相似,且磁条一71的长度方向与密封条一7的长度方向一致。密封条二8内固定连接有磁条二81,磁条二81与磁条一71的形状相同,且磁条二81的长度方向与磁条一71的长度方向一致,磁条一71与磁条二81相对的侧面相互吸引;密封条一7与密封条二8贴合时,磁条一71与磁条二81相互吸引,从而使密封条一7与密封条二8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以此进一步提高了装饰板材的防水性能。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装饰板材分隔成边缘件一1、单元件2及边缘件二3的组合,从而减小了装饰板材的体积,方便了装饰板材的搬运及运输;同时通过卡条一4及卡条二5的设置,使装饰板材的安装较为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调湿混凝土装饰板材,其特征是:包括依次固定在墙体上且结构相同的边缘件一(1)、单元件(2)及边缘件二(3),所述边缘件一(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11)、固定在两个侧板(11)之间且与墙体固定连接的基板(12)、依次固定在基板(12)远离墙体所在侧面的消音层(13)、调湿层(14)及装饰层(15),所述边缘件一(1)靠近所述单元件(2)的侧面上及所述单元件(2)靠近所述边缘件二(3)的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卡条一(4),所述单元件(2)靠近所述边缘件一(1)的侧面上及所述边缘件二(3)靠近所述单元件(2)的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与卡条一(4)卡接配合的卡条二(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湿混凝土装饰板材,其特征是:所述卡条一(4)的内部开设有空腔(41),所述卡条一(4)靠近所述卡条二(5)的侧面上开设有与空腔(41)连通的条孔(42);所述卡条二(5)上固定连接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弹性片(51),两个所述弹性片(51)相对远离的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卡片(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湿混凝土装饰板材,其特征是:所述边缘件一(1)、单元件(2)及边缘件二(3)的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与墙体固定连接的下支撑板(6),所述边缘件一(1)、单元件(2)及边缘件二(3)的顶部共同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板(6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湿混凝土装饰板材,其特征是:所述消音层(13)包括固定在基板(12)上的消音板(131)、开设在消音板(131)上的通孔(132)及填充在通孔(132)内的隔音棉(1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调湿混凝土装饰板材,其特征是:所述调湿层(14)靠近所述消音层(13)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防水罩(135),所述消音板(131)靠近所述调湿层(14)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位于防水罩(135)内的蜂窝板(1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湿混凝土装饰板材,其特征是:所述单元件(2)上的所述装饰层(15)的两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条一(7),所述边缘件一(1)上的装饰层(15)及所述边缘件二(3)的装饰层(15)上均固定连接有与密封条一(7)抵接的密封条二(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调湿混凝土装饰板材,其特征是:所述密封条一(7)内固定连接有磁条一(71),所述密封条二(8)内固定连接有与磁条一(71)相互吸引的磁条二(8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湿混凝土装饰板材,其特征是:所述装饰层(15)上开设有与调湿层(14)连通的透气孔(151),所述装饰层(15)上固定连接有饰面布(152)。
CN201921825063.5U 2019-10-26 2019-10-26 一种调湿混凝土装饰板材 Active CN2110582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5063.5U CN211058207U (zh) 2019-10-26 2019-10-26 一种调湿混凝土装饰板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5063.5U CN211058207U (zh) 2019-10-26 2019-10-26 一种调湿混凝土装饰板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58207U true CN211058207U (zh) 2020-07-21

Family

ID=71585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25063.5U Active CN211058207U (zh) 2019-10-26 2019-10-26 一种调湿混凝土装饰板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582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9819A (zh) * 2021-09-14 2021-12-17 滁州市永通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pc源头用铝蜂窝板及安装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9819A (zh) * 2021-09-14 2021-12-17 滁州市永通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pc源头用铝蜂窝板及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65370B1 (ko) 차음성 모놀리식 천정용 석고-패널
US9691370B1 (en) Acoustical panels
CA2363828A1 (en) Acoustical support panel
CN102864846A (zh) 金属隔声低频吸声板
CN111827529A (zh) 一种隔声复合墙体
JP2003522305A (ja) 遮音性サンドイッチ要素
CN211058207U (zh) 一种调湿混凝土装饰板材
CN206591666U (zh) 吸音降噪隔墙板
CN209891454U (zh) 一种用于建筑的隔音板
CN2911069Y (zh) 蜂窝肋式吸音板
JP6463321B2 (ja) パネル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カーテンウォール
JP4017462B2 (ja) 外壁の断熱構造
CN112204202A (zh) 整体式声学系统
JP2001081878A (ja) 吸音パネル及び音響パネル
WO2020228845A2 (zh) 一种隔音降噪装置
CN210086530U (zh) 阵列式薄膜消声单元
CN206279647U (zh) 防火隔音板材
JPS649421B2 (zh)
CN208009678U (zh) 一种建筑隔音建筑板
KR101365731B1 (ko) 커튼월 멀리언의 차음유닛
CN205577309U (zh) 一种新型聚氨酯防火保温复合墙板
CN216476016U (zh) 一种多功能铝板
KR200169804Y1 (ko) 주택건물의 실내바닥 공사용 조인트 필러 테이프
JPH0720248Y2 (ja) 建築物の遮音構造
EP1357237A2 (en) Sound absorbent panel and related manufactur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