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56653U - 一种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56653U
CN211056653U CN201922222418.8U CN201922222418U CN211056653U CN 211056653 U CN211056653 U CN 211056653U CN 201922222418 U CN201922222418 U CN 201922222418U CN 211056653 U CN211056653 U CN 2110566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ogo
fixedly installed
manufacturing device
rota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2241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梓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yungang Lidola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yungang Lidola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yungang Lidola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yungang Lidola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2241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566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566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566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装置,包括两个竖立箱体,所述竖立箱体的内部设置为腔体状,所述竖立箱体内腔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上转杆,所述竖立箱体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转杆,所述上转杆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第二旋转齿轮,所述下转杆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第一旋转齿轮,所述竖立箱体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制动电机,所述制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下转杆的一端与制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的表面与第二旋转齿轮的表面通过传动链条传动连接,竖立箱体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限位杆,下限位杆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下转杆穿过下限位杆侧壁开设的通孔。该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装置,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方便了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

Description

一种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文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图文设计需要具有较扎实的艺术设计基础,以设计艺术的历史演变、设计与制作原则、平面设计、立体设计、现代媒体艺术的整个系统构成教材整体,为义务教育和高中美术课程的设计、工艺、应用、欣赏和制作学习领域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内容体系;从设计创意、形态塑造、色彩配置、材质选用、制作工艺等都予以综合设计和考虑,基本达到了设计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要求,为学生今后多方面的发展具备拓展的能力;书中的范例多采用产学研结合或社会设计竞赛的获奖作品,是教学与科研结合的典范;课题训练注重过程,认真分析课题目标,亲身体会创作感受,解决共性问题,为学校和师生架起桥梁。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属于图文设计的一种,现如今在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中工作人员在制作LOGO顶部时,需要在地面上放置垫高物,垫高物的放置稳定效果不高,且放置过程麻烦,在高度的调节上操作过程繁琐,给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带来了不便,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装置,包括两个竖立箱体,所述竖立箱体的内部设置为腔体状,所述竖立箱体内腔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上转杆,所述竖立箱体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转杆,所述上转杆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第二旋转齿轮,所述下转杆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第一旋转齿轮,所述竖立箱体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制动电机,所述制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下转杆的一端与制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的表面与第二旋转齿轮的表面通过传动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竖立箱体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限位杆,所述下限位杆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下转杆穿过下限位杆侧壁开设的通孔,两个所述竖立箱体之间设置有站立横板,所述站立横板的端部穿过竖立箱体且延伸至竖立箱体的内部与传动链条固定连接,所述竖立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槽,所述站立横板位于通槽中,所述站立横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物件放置盒,所述物件放置盒位于两个竖立箱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竖立箱体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护板,所述上转杆穿过连接护板,所述上转杆与连接护板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护板的固定安装有上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物件放置盒的正表面设置有抽屉,所述抽屉表面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设置有防滑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站立横板上表面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橡胶防滑垫,橡胶防滑垫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凸点。
进一步的,所述物件放置盒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对称安装有两个挂钩。
进一步的,所述竖立箱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稳固脚,所述稳固脚的内部设置有称重块。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装置,通过竖立箱体、上转杆、下转杆、制动电机、传动链条、连接护板、上限位块、第二旋转齿轮、第一旋转齿轮、下限位杆和站立横板的设置,达到了当工作人员制作立体弧面式LOGO的顶部位置时,可站立在站立横板上,制动电机带动第一旋转齿轮转动,第一旋转齿轮通过带动传动链条带动第二旋转齿轮转动,站立横板随着传动链条的运动而升降,控制电机的控制方式是通过外置控制器控制,工作者可根据现场需求进行高度的调节,解决了垫高物稳定效果差和垫高物高度调节不方便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橡胶防滑垫、物件放置盒、抽屉、把手、挂钩和稳固脚的设置,方便了人们放置小物件,解决了人员携带大量制作工具的问题,该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装置,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方便了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正面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竖立箱体的侧视图。
图中:1、竖立箱体;2、上转杆;3、下转杆;4、制动电机;5、传动链条;6、连接护板;7、上限位块;8、第二旋转齿轮;9、第一旋转齿轮;10、下限位杆;11、站立横板;12、橡胶防滑垫;13、物件放置盒;14、抽屉;15、把手;16、挂钩;17、稳固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装置,包括两个竖立箱体1,所述竖立箱体1的内部设置为腔体状,所述竖立箱体1内腔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上转杆2,所述竖立箱体1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转杆3,所述上转杆2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第二旋转齿轮8,所述下转杆3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第一旋转齿轮9,所述竖立箱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制动电机4,所述制动电机4的输出端与下转杆3的一端与制动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齿轮9的表面与第二旋转齿轮8的表面通过传动链条5传动连接,所述竖立箱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限位杆10,所述下限位杆10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下转杆3穿过下限位杆10侧壁开设的通孔,两个所述竖立箱体1之间设置有站立横板11,所述站立横板11的端部穿过竖立箱体1且延伸至竖立箱体1的内部与传动链条5固定连接,所述竖立箱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槽,所述站立横板11位于通槽中,所述站立横板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物件放置盒13,所述物件放置盒13位于两个竖立箱体1之间,该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装置,通过竖立箱体1、上转杆2、下转杆3、制动电机4、传动链条5、连接护板6、上限位块7、第二旋转齿轮8、第一旋转齿轮9、下限位杆10和站立横板11的设置,达到了当工作人员制作立体弧面式LOGO的顶部位置时,可站立在站立横板11上,制动电机4带动第一旋转齿轮9转动,第一旋转齿轮9通过带动传动链条5带动第二旋转齿轮8转动,站立横板11随着传动链条5的运动而升降,控制电机4的控制方式是通过外置控制器控制,工作者可根据现场需求进行高度的调节,解决了垫高物稳定效果差和垫高物高度调节不方便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有选的,所述竖立箱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护板6,所述上转杆2穿过连接护板6,所述上转杆2与连接护板6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护板6的固定安装有上限位块7。
有选的,所述物件放置盒13的正表面设置有抽屉14,所述抽屉14表面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把手15,所述把手15的表面设置有防滑螺纹。
有选的,所述站立横板11上表面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橡胶防滑垫12,橡胶防滑垫12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凸点。
有选的,所述物件放置盒1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对称安装有两个挂钩16。
有选的,所述竖立箱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稳固脚17,所述稳固脚17的内部设置有称重块,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综上可得,该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装置,通过竖立箱体1、上转杆2、下转杆3、制动电机4、传动链条5、连接护板6、上限位块7、第二旋转齿轮8、第一旋转齿轮9、下限位杆10和站立横板11的设置,达到了当工作人员制作立体弧面式LOGO的顶部位置时,可站立在站立横板11上,制动电机4带动第一旋转齿轮9转动,第一旋转齿轮9通过带动传动链条5带动第二旋转齿轮8转动,站立横板11随着传动链条5的运动而升降,控制电机4的控制方式是通过外置控制器控制,通过橡胶防滑垫12、物件放置盒13、抽屉14、把手15、挂钩16和稳固脚17的设置,方便了人们放置小物件,解决了人员携带大量制作工具的问题,该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装置,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方便了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需要说明的是,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Claims (6)

1.一种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装置,包括两个竖立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立箱体(1)的内部设置为腔体状,所述竖立箱体(1)内腔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上转杆(2),所述竖立箱体(1)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转杆(3),所述上转杆(2)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第二旋转齿轮(8),所述下转杆(3)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第一旋转齿轮(9),所述竖立箱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制动电机(4),所述制动电机(4)的输出端与下转杆(3)的一端与制动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齿轮(9)的表面与第二旋转齿轮(8)的表面通过传动链条(5)传动连接,所述竖立箱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限位杆(10),所述下限位杆(10)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下转杆(3)穿过下限位杆(10)侧壁开设的通孔,两个所述竖立箱体(1)之间设置有站立横板(11),所述站立横板(11)的端部穿过竖立箱体(1)且延伸至竖立箱体(1)的内部与传动链条(5)固定连接,所述竖立箱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槽,所述站立横板(11)位于通槽中,所述站立横板(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物件放置盒(13),所述物件放置盒(13)位于两个竖立箱体(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立箱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护板(6),所述上转杆(2)穿过连接护板(6),所述上转杆(2)与连接护板(6)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护板(6)的固定安装有上限位块(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件放置盒(13)的正表面设置有抽屉(14),所述抽屉(14)表面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把手(15),所述把手(15)的表面设置有防滑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立横板(11)上表面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橡胶防滑垫(12),橡胶防滑垫(12)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凸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件放置盒(1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对称安装有两个挂钩(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立箱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稳固脚(17),所述稳固脚(17)的内部设置有称重块。
CN201922222418.8U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装置 Active CN2110566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22418.8U CN211056653U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22418.8U CN211056653U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56653U true CN211056653U (zh) 2020-07-21

Family

ID=71594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22418.8U Active CN211056653U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566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34163U (zh) 一种便携式电子信息显示屏
CN211056653U (zh) 一种立体弧面式logo的制作装置
CN204428765U (zh) 武术用训练人桩
CN206328870U (zh) 一种方便拆装的木屋
CN209880137U (zh) 一种声乐训练辅助装置
CN112744019A (zh) 一种容量大且便于携带的美术水彩画用工具收纳装置
CN204541515U (zh) 一种玩具商品展示架
CN210539676U (zh) 一种数学教学用的演讲台
CN204050817U (zh) 舞蹈多功能训练装置
CN206762168U (zh) 一种体育舞蹈训练用舞蹈把杆
CN206532489U (zh) 一种高中物理实验及模型展台
CN206564939U (zh) 一种组合式藤蔓类花卉支架
CN205122144U (zh) 一种美术展览架
CN205850155U (zh) 一种健美操基础教学锻炼设备
CN205857405U (zh) 殿式建筑竖匾安装结构
CN204232824U (zh) 可调型挂钩
CN214396225U (zh) 一种美术用可移动式美术盒
CN212282723U (zh) 一种用于体育舞蹈教学的音乐舞蹈压腿杆
CN201153699Y (zh) 脚踏式升降讲台
CN214202761U (zh) 一种声乐培训用乐谱教学板
CN216135380U (zh) 一种多功能培训教学讲台
CN214711541U (zh) 一种人力资源教学用组合展示板
CN212342171U (zh) 一种人力资源绩效展示板
CN206434869U (zh) 一种塑胶积木玩具
CN205033844U (zh) 一种仿形工艺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