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55417U - 一种火箭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火箭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55417U
CN211055417U CN201921891439.2U CN201921891439U CN211055417U CN 211055417 U CN211055417 U CN 211055417U CN 201921891439 U CN201921891439 U CN 201921891439U CN 211055417 U CN211055417 U CN 211055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cket
bracket
unit
driving
suppor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9143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瑜
张彦杰
吴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dspa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d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dspa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d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9143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55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55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55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火箭支撑装置,其包括托座、旋转单元、导向单元和驱动单元;托座设置在旋转单元上,旋转单元用于带动托座水平旋转预设角度;旋转单元设置在导向单元和驱动单元上,导向单元沿所支撑火箭的径向设置在起竖臂的底端,其用于对托座沿所支撑火箭径向的移动进行导向;驱动单元用于通过旋转单元驱动托座沿所支撑火箭的径向进行移动。本实用新型火箭支撑装置能够在火箭转运、起竖过程中可靠地支撑箭体,避免由于运输产生的过载、震动等对箭体造成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火箭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箭辅助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箭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商业航天的蓬勃兴起,“三平”测发模式以其发射成本低、不需要太多的地面固定设施、发射灵活以及效率高等优点,成为越来越多商业航天公司的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研发过程中发现:中型液体运载火箭采用上述“三平”测发模式进行测发时,在火箭转载、转运和起竖的过程中,需要一套转运起竖装置可靠地支撑、抱紧箭体,以限制火箭的自由度,减小火箭在运输过程中的过载及震动,降低火箭磕碰的风险;特别是火箭从起竖到竖直状态后,由于风载的存在,必须设计一种支撑装置来可靠地支撑火箭,以防止箭体被风吹倒。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火箭支撑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火箭支撑装置,其包括托座、旋转单元、导向单元和驱动单元;
所述托座设置在所述旋转单元上,所述旋转单元用于带动所述托座水平旋转预设角度;所述旋转单元设置在所述导向单元和驱动单元上,所述导向单元沿所支撑火箭的径向设置在起竖臂的底端,其用于对所述托座沿所支撑火箭径向的移动进行导向;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旋转单元驱动所述托座沿所支撑火箭的径向进行移动。
上述火箭支撑装置中,所述旋转单元包括回转轴、支撑板和限位块;所述托座通过所述回转轴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托座的底端中部与所述支撑板中部之间,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托座水平旋转的极限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回转轴设置有两个,以垂直于所述支撑板方向的中轴线为对称轴,两个所述回转轴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单元包括导轨、滑块和挡块;所述导轨沿被支撑火箭的径向设置在起竖臂的底端;
沿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在所述支撑板底面设置有一滑块,所述滑块活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导轨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挡块。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轨设置为两条,两条所述导轨沿被支撑火箭的径向平行设置在所述起竖臂的底端;
沿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底面的两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丝杆、驱动座和液压马达;所述丝杆设置在起竖臂的底端,且与所述导轨平行设置;
所述支撑板的底端通过所述驱动座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液压马达用于带动所述丝杆旋转,所述丝杆通过所述驱动座带动所述支撑板在所述导轨上运动。
上述火箭支撑装置中,所述托座的顶面采用凹弧面,所述凹弧面与火箭的外表面相匹配;所述托座的顶面中心处设置有指示标记;
火箭的一侧设置有对中标记,所述对中标记用于与指示标记对齐,以使火箭与托座的凹弧面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可知,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火箭支撑装置通过设置托座、旋转单元、导向单元和驱动单元,能够在火箭转运、起竖过程中可靠地支撑箭体,避免由于运输产生的过载、震动等对箭体造成的影响。
特别是在箭体从起竖到竖直状态后,本实用新型火箭支撑装置中托座会绕着回转轴做预设角度的旋转,以适应火箭的微旋转角度变形,避免对火箭的表面造成损伤,还能够有效的防止风载作用吹倒箭体。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在二次回抱箭体时的支撑调整能力,能够避免因过多的增加各类检测传感器和控制机构等而带来的可靠性降低的风险。
应了解的是,上述一般描述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及阐释性的,其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主张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的所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附附图与说明书的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火箭支撑装置在起竖臂上支撑火箭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火箭支撑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标记为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标记为I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标记为II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火箭沿其径向有一个小的位移偏差S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火箭支撑装置支撑火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托座;11、指示标记;
2、旋转单元;21、回转轴;22、支撑板;23、限位块;
3、导向单元;31、导轨;32、滑块;33、挡块;
4、驱动单元;41、丝杆;42、驱动座;43、液压马达;
5、火箭;51、对中标记;
6、起竖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用附图及详细叙述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的精神,任何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实用新型内容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的精神与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在附图及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相同或类似标号的元件/构件是用来代表相同或类似部分。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也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操作。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创作。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及/或”,包括所述事物的任一或全部组合。
关于本文中的“多个”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关于本文中的“多组”包括“两组”及“两组以上”。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语“大致”、“约”等,用以修饰任何可以细微变化的数量或误差,但这些微变化或误差并不会改变其本质。一般而言,此类用语所修饰的细微变化或误差的范围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20%,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10%,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5%或是其他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前述提及的数值可依实际需求而调整,并不以此为限。
某些用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火箭支撑装置,其包括托座1、旋转单元2、导向单元3和驱动单元4。其中,托座1设置在旋转单元2上,旋转单元2用于带动托座1水平旋转预设角度,以适应火箭5绕后端支点的转动位移。旋转单元2设置在导向单元3和驱动单元4上,导向单元3沿所支撑火箭5的径向设置在起竖臂6的底端,其用于对托座1沿所支撑火箭5径向的移动进行导向。驱动单元4用于通过旋转单元2驱动托座1沿所支撑火箭5的径向进行移动,以调整托座1与其所支撑的火箭5的位置偏差。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旋转单元2包括回转轴21、支撑板22和限位块23。其中,托座1通过回转轴21与支撑板22连接。回转轴21设置有两个,以垂直于支撑板22方向的中轴线为对称轴,两个回转轴21对称设置在支撑板22上。限位块23设置在托座1的底端与支撑板22之间,且限位块23高度方向的中轴线与同时垂直于托座1和支撑板22方向的中轴线重合。限位块23用于限制托座1水平旋转的极限位置,防止托座1向一侧倾斜。
如图2所示,导向单元3包括导轨31、滑块32和挡块33。其中,导轨31可以设置为两条,两条导轨31沿被支撑火箭5的径向平行设置在起竖臂6的底端。沿支撑板22的长度方向,在支撑板22底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滑块32,滑块32活动设置在导轨31上。导轨31的两端均设置有挡块33,挡块33用于限制滑块32在导轨31上的最大移动距离,防止支撑板22运动超限而发生危险。
如图5所示,驱动单元4包括丝杆41、驱动座42和液压马达43。其中,丝杆41设置在起竖臂6的底端,且平行设置在两条导轨31之间。支撑板22的底端通过驱动座42与丝杆41连接,丝杆41与液压马达43连接,液压马达43用于带动丝杆41旋转,丝杆41通过驱动座42带动支撑板22在导轨31上运动,以调整托座1与其所支撑的火箭5的位置偏差。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采用电机驱动或手动驱动的方式代替液压马达43对丝杆41的驱动。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托座1的顶面采用凹弧面,凹弧面与火箭5的外表面相匹配。如图3所示,托座1的顶面中心处设置有指示标记11,该指示标记11用于辅助火箭5放置在托座1凹弧面的中心处,以使火箭5与托座1的凹弧面能够紧密贴合。
如图4所示,火箭5的一侧设置有对中标记51,将火箭5放置在托座1上之前,通过驱动单元4调整托座1的位置,使火箭5的对中标记51与托座1的指示标记11对齐,这样火箭5的外表面就能够与托座1的弧面紧密贴合。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火箭支撑装置对火箭5在转运和起竖的过程中进行支撑时,其具体包括:
S1、对火箭5进行支撑;
启动液压马达43,液压马达43通过丝杆41和驱动座42调整支撑板22的位置,使得托座1上的指示标记11与火箭5上的对中标记51对齐,放下火箭5,托座1的圆弧面与火箭5的下表面进行贴合,托座1对火箭5进行可靠地支撑。
S2、对火箭5进行转运和起竖支撑;
火箭5在转运过程中,由于道路的不平整,转运起竖车会存在一定的震动,使火箭5承受一定的过载。
火箭5在起竖过程中,由于起竖臂6受力位置的改变,导致起竖臂6会存在一定的变形,火箭5会绕着后支点逆时针旋转一个小角度,为避免托座1受过载和起竖臂6变形等因素的影响,托座1会绕着回转轴21做预设角度的旋转,以适应火箭5的微旋转角度变形,避免对火箭5的表面造成损伤。
S3、对火箭5进行二次支撑抱紧;
在终止发射的情况下,需将竖直状态的火箭5回平。如图6所示,由于此时火箭5已经经过加注和调平,与加注前必然会存在一定的位置偏差。假设火箭5沿其径向有一个小的位移偏差S,则通过液压马达43带动丝杆41旋转以调整托座1的位置,通过远程摄像头实时观测托座1的指示标记11与火箭5的对中标记51的位置,使二者相对齐,然后抱紧火箭5。火箭5前后位置的偏差可以通过起竖臂6的旋转来适应,这里不做详述。
本实用新型火箭支撑装置通过设置托座1、旋转单元2、导向单元3和驱动单元4,能够在火箭5转运、起竖过程中可靠地支撑和抱紧箭体,避免由于运输产生的过载、震动等对箭体造成的影响;特别是在箭体从起竖到竖直状态后,本实用新型火箭支撑装置能够稳定地支撑箭体。因此,本实用新型优化了箭体受力,减轻了防风压紧装置对箭脚的固定载荷。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在二次回抱箭体时的支撑调整能力,能够避免因过多的增加各类检测传感器和控制机构等而带来的可靠性降低的风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火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座、旋转单元、导向单元和驱动单元;
所述托座设置在所述旋转单元上,所述旋转单元用于带动所述托座水平旋转预设角度;所述旋转单元设置在所述导向单元和驱动单元上,所述导向单元沿所支撑火箭的径向设置在起竖臂的底端,其用于对所述托座沿所支撑火箭径向的移动进行导向;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旋转单元驱动所述托座沿所支撑火箭的径向进行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单元包括回转轴、支撑板和限位块;所述托座通过所述回转轴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托座的底端中部与所述支撑板中部之间,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托座水平旋转的极限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轴设置有两个,以垂直于所述支撑板方向的中轴线为对称轴,两个所述回转轴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单元包括导轨、滑块和挡块;所述导轨沿被支撑火箭的径向设置在起竖臂的底端;
沿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在所述支撑板底面设置有一滑块,所述滑块活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导轨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设置为两条,两条所述导轨沿被支撑火箭的径向平行设置在所述起竖臂的底端;
沿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底面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丝杆、驱动座和液压马达;所述丝杆设置在起竖臂的底端,且与所述导轨平行设置;
所述支撑板的底端通过所述驱动座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液压马达用于带动所述丝杆旋转,所述丝杆通过所述驱动座带动所述支撑板在所述导轨上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火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座的顶面采用凹弧面,所述凹弧面与火箭的外表面相匹配;所述托座的顶面中心处设置有指示标记;
火箭的一侧设置有对中标记,所述对中标记用于与指示标记对齐,以使火箭与托座的凹弧面贴合。
CN201921891439.2U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火箭支撑装置 Active CN211055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91439.2U CN211055417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火箭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91439.2U CN211055417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火箭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55417U true CN211055417U (zh) 2020-07-21

Family

ID=71594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91439.2U Active CN211055417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火箭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554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2153A (zh) * 2021-11-11 2022-03-08 重庆零壹空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火箭箭体固有频率试验支撑平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2153A (zh) * 2021-11-11 2022-03-08 重庆零壹空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火箭箭体固有频率试验支撑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23900B (zh) 火箭支撑抱紧装置
JP7209876B2 (ja) ロケット起立アーム
JP7209871B2 (ja) ロケット輸送起立システム
CN105793186B (zh) 用于控制悬挂负载的方位的方法
US9260202B2 (en) Aerial unit and method for elevating payloads
CN102869540B (zh) 用于风能设备转子叶片和/或塔架段的运输车辆以及用于运输车辆的运输支架
CN110736388B (zh) 火箭辅助液压支撑装置
CN211055417U (zh) 一种火箭支撑装置
WO2007054703A1 (en) Remotely operated machine with manipulator arm
WO2010116362A1 (en) System, floating unit and method for elevating payloads
CN111268172B (zh) 一种带有起竖支撑的发射台及火箭起竖发射装置
KR20090126501A (ko) 중대형 위성체의 조립작업을 위한 트롤리
CN109178342B (zh) 一种机动发射装置
EP3801185A1 (en) Control system for capsule endoscope
CN101740139B (zh) 升降桅杆负载调平方法
CN211060739U (zh) 一种支撑抱紧装置
CN110949694A (zh) 一种火箭运输起竖车起竖臂自适应调节系统
CN108909875A (zh) 自由越障的仓储货物搬运工具及其仓储货物搬运方法
JP2019184677A (ja) 支柱装置
CN207311666U (zh) 软轴推送装置及其系统
CN217917934U (zh) 一种调向结构及基于该结构的检修系统
CN209702248U (zh) 叉车
CN210037737U (zh) 一种防倾倒生态仪器测量伸缩杆
CN103754578B (zh) 一种高可靠性卫星快速翻身装置
CN107585227A (zh) 软轴推送装置及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