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39175U - 一种风机的软连接减震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机的软连接减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39175U
CN211039175U CN201922133500.3U CN201922133500U CN211039175U CN 211039175 U CN211039175 U CN 211039175U CN 201922133500 U CN201922133500 U CN 201922133500U CN 211039175 U CN211039175 U CN 2110391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boss
shock
absorption column
shock ab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335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俊杰
许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ns Tech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ns Tech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ns Tech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ns Tech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335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391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391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391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机的软连接减震结构,属于风机技术领域,包括电机支架、风机蜗壳、第一减震柱以及第二减震柱。电机支架设置在风机蜗壳顶部,第一减震柱、第二减震柱设置在电机支架与风机蜗壳之间。风机蜗壳顶部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第一减震柱上部卡接在电机支架上,底面与第一凸台可拆卸连接,第二减震柱顶部抵持在电机支架上,底部套设在第二凸台上。该结构的第一减震柱安装牢固、轴向、横向减震效果良好;第二减震柱不仅便于装配、不易脱落,而且辅助减震效果突出。

Description

一种风机的软连接减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风机的软连接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全预混技术是将燃气与空气吸入经过风机搅拌,在进入燃烧头之前完全混合,预混腔体将燃气与空气分子再次充分均匀搅散,使得混合更为完整。就像一根木头和一堆锯末,锯末燃烧的更快更充分。从而使燃烧速度不再受限于气体扩散速度等物理条件,燃烧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全预混技术一般采用全预混风机对燃气和空气进行预混。全预混风机包括电机和风机蜗壳,风机蜗壳的一侧安装有电机支架,支架上安装有电机。在工作过程中,电机与蜗壳之间会发生震动,因此在电机支架与风机蜗壳至今要设置减震结构,以使全预混风机能长时间正常工作。
目前市场全预混风机主要采用软连接结构,风机蜗壳与电机支架之间安装有减震柱,减震柱以螺钉固定在风机蜗壳上,电机支架与减震柱的连接固定结构是电机支架的卡扣陷入在减震柱上的定位槽内,为了便于装配及保证减震柱的强度,定位槽的宽度不能太大,所以减震柱与卡扣的横向接触面积很小,此减震柱的横向减震能力也很小,主要以轴向减震和定位为主。除了减震柱外,还设有辅助减震结构,辅助减震结构利用电机支架的凸台悬空定位在风机蜗壳挡板与电机支架之间,只起到横向减震作用,凸台悬空定位不便于装配,辅助减震柱有松脱移位及掉落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是提供一种风机的软连接减震结构,该结构的第一减震柱安装牢固、轴向、横向减震效果良好;第二减震柱不仅便于装配、不易脱落,而且辅助减震效果突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风机的软连接减震结构,包括电机支架、风机蜗壳、第一减震柱以及第二减震柱,所述电机支架设置在所述风机蜗壳顶部,所述第一减震柱、所述第二减震柱设置在所述电机支架与所述风机蜗壳之间;所述风机蜗壳顶部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第一减震柱上部卡接在所述电机支架上,底面与所述第一凸台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减震柱顶部抵持在所述电机支架上,底部套设在所述第二凸台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减震柱为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一减震柱中部向外突出成第三凸台;所述电机支架侧壁边缘向外突出有卡扣组,所述卡扣组包括两个结构、形状一致的卡扣,两个所述卡扣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机支架底部边缘处、顶部边缘处设置、且轴线重合;每个所述卡扣上均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减震柱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凸台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减震柱顶部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中开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减震柱的轴线重合,所述通孔贯穿沿所述第一减震柱;所述第一凸台上开有与所述通孔相应的螺纹孔,所述第一减震柱通过贯穿所述通孔的螺栓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凸台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凸台的高度大于两个所述卡扣间的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减震柱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圆柱和第二圆柱,所述第二圆柱位于所述第一圆柱底部,所述第二圆柱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柱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支架底部开有槽孔,所述第一圆柱的上部抵持进所述槽孔中;所述第二圆柱底部中心处开口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套设在所述第二凸台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凸台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分别沿所述风机蜗壳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多个。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凸台到所述风机蜗壳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凸台到所述风机蜗壳轴线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机的软连接减震结构,该结构的第一减震柱通过与卡扣组紧凑配合,安装牢固,起良好的轴向减震作用;通过第三凸台增加了第一减震柱与卡扣组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横向减震效果;第二减震柱顶部抵持在电机支架上,底部套设在第二凸台上,定位准确、便于装配,不容易松脱掉落,而且与风机蜗壳、电机支架的接触面积较大,能起较好的辅助减震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机的软连接减震结构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机的软连接减震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机的软连接减震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减震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减震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风机蜗壳;2、第二减震柱;3、第一减震柱;4、电机支架;5、螺栓;11、第一凸台;12、第二凸台;21、第一圆柱;22、第二圆柱;23、第二凹槽;31、第三凸台;32、第一凹槽;33、通孔;41、卡扣组;111、螺纹孔;411、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如图1-图5所示,一种风机的软连接减震结构,包括电机支架4、风机蜗壳1、第一减震柱3以及第二减震柱2,所述电机支架4设置在所述风机蜗壳1顶部,所述第一减震柱3、所述第二减震柱2设置在所述电机支架4与所述风机蜗壳1之间;所述风机蜗壳1顶部设有第一凸台11和第二凸台12,第一减震柱3上部卡接在所述电机支架4上,底面与所述第一凸台1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减震柱2顶部抵持在所述电机支架4上,底部套设在所述第二凸台12上。更具体地,所述第一凸台11、所述第二凸台12与所述风机蜗壳1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减震柱3和所述第二减震柱2采用减震橡胶制成。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减震柱3为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一减震柱3中部向外突出成第三凸台31;更具体地,为提高所述第一减震柱3的结构稳定性,所述第一减震柱3采用一体成型设计。所述电机支架4侧壁边缘向外突出有卡扣411组41,所述卡扣411组41包括两个结构、形状一致的卡扣411,两个所述卡扣411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机支架4底部边缘处、顶部边缘处设置、且轴线重合;每个所述卡扣411上均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减震柱3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凸台31的直径。更具体地,所述卡扣411采用一体设计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电机支架4上,需要注意的是,若采用焊接方式固定,所述卡扣411与所述电机支架4的连接处过度光滑没有毛刺。
上述的一种风机的软连接减震结构,该结构的所述第一减震柱3通过与所述卡扣411组41紧凑配合,安装牢固,起良好的轴向减震作用;通过所述第三凸台31增加了所述第一减震柱3与所述卡扣411组41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横向减震效果;所述第二减震柱2顶部抵持在所述电机支架4上,底部套设在所述第二凸台12上,定位准确、便于装配,不容易松脱掉落,而且与所述风机蜗壳1、所述电机支架4的接触面积较大,能起较好的辅助减震作用。
更具体地,为解决现有设计中减震柱与卡扣411的横向接触面积很小,此减震柱的横向减震能力小的问题。采用所述第一减震柱3中部设有所述第三凸台31,所述第三凸台31与所述电机支架4上的所述卡扣411组41相配合卡接的方法,增大了所述第一减震柱3与所述电机之间的接触面积,因此所述第一减震柱3不但具有良好的轴向减震作用,而且横向减震效果也比较突出。为解决现有技术辅助减震不便定位、容易松脱掉落的问题,将所述第二减震柱2套设在所述第二凸台12上,而且所述第二减震柱2的顶部直接抵持在所述电机支架4上,便于定位、不易松脱掉落,而且增强了横向、轴向减震效果,辅助减震作用突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减震柱3顶部开有第一凹槽32,所述第一凹槽32中开有通孔33,所述通孔33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减震柱3的轴线重合,所述通孔33贯穿沿所述第一减震柱3;所述第一凸台11上开有与所述通孔33相应的螺纹孔111,所述第一减震柱3通过贯穿所述通孔33的螺栓5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凸台11上。安装时,将螺栓5从所述凹槽中放下,螺栓5贯穿所述通孔33并并入所述螺纹孔111中,将所述第一减震柱3与所述第一凸台11相互固定,安装方便牢固,亦便于日后维修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凸台31的高度大于两个所述卡扣411间的距离。所述第三凸台31的高度大于两个所述卡扣411间的距离,使所述第三凸台31与所述卡扣411组41之间的配合为过盈配合,不需要借助其他部件即可实现两者之间的牢固连接,安装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减震柱2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圆柱21和第二圆柱22,所述第二圆柱22位于所述第一圆柱21底部,所述第二圆柱2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柱21的直径。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机支架4底部开有槽孔,所述第一圆柱21的上部抵持进所述槽孔中;所述第二圆柱22底部中心处开口第二凹槽23,所述第二凹槽23套设在所述第二凸台12上。所述第二支撑柱采用上大下小的两个圆柱组合的设计,应注意的是,为保证所述第二减震柱2的强度,所述第一圆柱21和所述第二圆柱22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圆柱22直接套设在所述第二凸台12上,第一圆柱21抵持在所述槽孔中,定位准确、安装方便,不易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台1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凹槽23的直径;即所述第二凸台12与所述第二凹槽23之间为过盈配合,牢固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台11和所述第二凸台12分别沿所述风机蜗壳1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多个。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台11到所述风机蜗壳1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凸台12到所述风机蜗壳1轴线的距离。所述第一凸台11和所述第二凸台12在所述风机蜗壳1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多个,可以全方面地缓冲所述风机蜗壳1与所述电机支架4之间的震动,提高减震效果,而且结构更稳定安全。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9)

1.一种风机的软连接减震结构,包括电机支架、风机蜗壳、第一减震柱以及第二减震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支架设置在所述风机蜗壳顶部,所述第一减震柱、所述第二减震柱设置在所述电机支架与所述风机蜗壳之间;所述风机蜗壳顶部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第一减震柱上部卡接在所述电机支架上,底面与所述第一凸台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减震柱顶部抵持在所述电机支架上,底部套设在所述第二凸台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的软连接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减震柱为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一减震柱中部向外突出成第三凸台;所述电机支架侧壁边缘向外突出有卡扣组,所述卡扣组包括两个结构、形状一致的卡扣,两个所述卡扣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机支架底部边缘处、顶部边缘处设置、且轴线重合;每个所述卡扣上均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减震柱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凸台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的软连接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减震柱顶部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中开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减震柱的轴线重合,所述通孔贯穿沿所述第一减震柱;所述第一凸台上开有与所述通孔相应的螺纹孔,所述第一减震柱通过贯穿所述通孔的螺栓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凸台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的软连接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凸台的高度大于两个所述卡扣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的软连接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减震柱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圆柱和第二圆柱,所述第二圆柱位于所述第一圆柱底部,所述第二圆柱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柱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的软连接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支架底部开有槽孔,所述第一圆柱的上部抵持进所述槽孔中;所述第二圆柱底部中心处开口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套设在所述第二凸台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的软连接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凸台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的软连接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分别沿所述风机蜗壳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机的软连接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台到所述风机蜗壳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凸台到所述风机蜗壳轴线的距离。
CN201922133500.3U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风机的软连接减震结构 Active CN2110391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3500.3U CN211039175U (zh)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风机的软连接减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3500.3U CN211039175U (zh)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风机的软连接减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39175U true CN211039175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37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33500.3U Active CN211039175U (zh)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风机的软连接减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391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7149A (zh) * 2022-10-24 2023-01-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Cn) 一种加湿器的风道组件及加湿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7149A (zh) * 2022-10-24 2023-01-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Cn) 一种加湿器的风道组件及加湿器
CN115597149B (zh) * 2022-10-24 2024-05-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湿器的风道组件及加湿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39175U (zh) 一种风机的软连接减震结构
CN210292223U (zh) 一种风道组件以及空调器
CN209369933U (zh) 发动机装饰罩
CN208651268U (zh) 一种工业风扇扇叶座
CN102635887A (zh) 一种减震减噪的吸油烟机
CN217185793U (zh) 一种料理机的电机减震结构
CN212318709U (zh) 一种防震型高精度齿轮
CN215980719U (zh) 低噪音的紧密减速机
CN215733840U (zh) 一种具有减振效果的电机总成固定结构
CN219762264U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加氧机
CN221220888U (zh) 一种风扇底座及其风扇
CN206582171U (zh) 一种风扇外框
CN214146011U (zh) 一种中空式低噪音轴流风机叶片
CN215729247U (zh) 一种散热型投影机
CN212774872U (zh) 一种新型横流风机
CN213478698U (zh) 一种落地扇
CN211107843U (zh) 一种带横向减震作用的减震器稳定装配组件
CN219962551U (zh) 一种饮水机
CN212408896U (zh) 一种防水型空调网罩组件
CN220420246U (zh) 一种雾炮进气降噪组件
CN217500562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用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
CN212773267U (zh) 一种固定龙骨用减震组件
CN214038523U (zh) 翻板支架和厨房电器
CN210769449U (zh) 新能源汽车冷凝风机
CN211642485U (zh) 一种双减震安装稳定支撑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