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32717U - 转向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转向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32717U
CN211032717U CN201921798715.0U CN201921798715U CN211032717U CN 211032717 U CN211032717 U CN 211032717U CN 201921798715 U CN201921798715 U CN 201921798715U CN 211032717 U CN211032717 U CN 2110327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locking
steering device
pipe
st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9871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宇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i Tech Xinneng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i Tech Xinneng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i Tech Xinneng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i Tech Xinneng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9871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327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327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327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转向装置包括:第一管柱组件,第一管柱组件用于与方向盘连接,第一管柱组件具有行驶位置和避让位置;第二管柱组件,第二管柱组件与车体连接,第一管柱组件与第二管柱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以在第一管柱组件从行驶位置移动至避让位置时,带动方向盘朝向远离司机座椅的方向移动,并在第一管柱组件从避让位置移动至行驶位置时,带动方向盘朝向靠近司机座椅的方向移动;第一锁紧组件设置在第一管柱组件和/或第二管柱组件上,以在第一管柱组件移动至行驶位置时,将第一管柱组件和第二管柱组件锁紧。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方向盘不方便移动的问题。

Description

转向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交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向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车辆方向盘无法人为调节移动,司机在上车或下车时需要倾斜身子以避开方向盘才能顺利的上下车,十分不便,尤其在一些交通事故中,碰撞发生后,方向盘会卡在司机的胸前或腹部,难以移动,造成救援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方向盘不方便移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向装置,用于与车辆上的方向盘连接,转向装置包括:第一管柱组件,第一管柱组件用于与方向盘连接,第一管柱组件具有行驶位置和避让位置;第二管柱组件,第二管柱组件与车体连接,第一管柱组件与第二管柱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以在第一管柱组件从行驶位置移动至避让位置时,带动方向盘朝向远离司机座椅的方向移动,并在第一管柱组件从避让位置移动至行驶位置时,带动方向盘朝向靠近司机座椅的方向移动;第一锁紧组件,第一锁紧组件设置在第一管柱组件和/或第二管柱组件上,以在第一管柱组件移动至行驶位置时,将第一管柱组件和第二管柱组件锁紧,使车辆正常行驶。
进一步地,第一锁紧组件包括:锁紧部,锁紧部设置在第一管柱组件上;锁紧件,锁紧件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管柱组件或车体上,以用于与锁紧部进行连接;其中,锁紧件具有锁紧位置和分离位置,锁紧件可移动地设置在锁紧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以在锁紧件位于锁紧位置时,锁紧件通过与锁紧部连接以将第一管柱组件锁紧在行驶位置,并在锁紧件位于分离位置时,锁紧件与锁紧部分开以使第一管柱组件相对第二管柱组件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锁紧部上设有第一锁紧齿,锁紧件上设有第二锁紧齿,以用于与第一锁紧齿连接;当锁紧件位于锁紧位置时,第一锁紧齿与第二锁紧齿连接;当锁紧件位于分离位置时,第一锁紧齿与第二锁紧齿分离。
进一步地,转向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锁紧件连接,以驱动锁紧件在锁紧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进行移动。
进一步地,驱动组件包括:调节把柄,调节把柄与锁紧件连接,调节把柄上设有调节部,调节部与锁紧件抵接,以通过推动调节把柄移动使调节部驱动锁紧件移动。
进一步地,调节部为倾斜面,调节把柄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管柱组件上,倾斜面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调节把柄转动以使锁紧件与倾斜面上的不同位置抵接;当锁紧件位于锁紧位置时,锁紧件与倾斜面的第一端抵接,当锁紧件位于分离位置时,锁紧件与倾斜面的第二端抵接。
进一步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与锁紧件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管柱组件连接,第二弹簧用于驱动锁紧件从锁紧位置移动至分离位置。
进一步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与调节把柄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管柱组件连接,调节把柄具有推动位置和非推动位置,第一弹簧用于驱动调节把柄从推动位置向非推动位置移动,以使锁紧件从锁紧位置移动至分离位置。
进一步地,第二管柱组件包括:外管柱,外管柱与车体连接;内管柱,内管柱与外管柱在沿外管柱的延伸方向上可伸缩地连接;第二锁紧组件,第二锁紧组件与外管柱连接,以用于将内管柱固定在外管柱上其中,内管柱与第一管柱组件连接,内管柱与外管柱相对移动,以带动第一管柱组件和方向盘相对车体进行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方向盘和转向装置,方向盘设置在转向装置上,转向装置为上述的转向装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转向装置主要用于将车辆的方向盘与车体进行连接,以在需要时能够增大方向盘与司机座位之间的空间,便于司机移动,具体的,该转向装置包括两个管柱,第一管柱组件和第二管柱组件,第一管柱组件和第二管柱组件可进行90度弯折,当需要增大空间时,将第一锁紧组件松开,使第一管柱组件朝向远离司机座椅的方向转动90度,以带动方向盘朝向远离司机座椅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的司机能够轻松的上下座椅,当车辆需要正常行驶时,将第一管柱组件移动至行驶位置,通过第一锁紧组件将第一管柱组件锁紧在第二管柱组件上,从而使第一管柱组件不能相对第二管柱组件转动和移动,使的方向盘更好的对车辆进行操控,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装置通过上述设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方向盘不方便移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装置的第一管柱组件位于行驶位置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装置的第一管柱组件位于避让位置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图1中转向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装置的第一锁紧组件的实施例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装置的第一锁紧组件的实施例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管柱组件;20、第二管柱组件;21、外管柱;22、内管柱;23、第二锁紧组件;30、第一锁紧组件;31、锁紧部;32、锁紧件;40、驱动组件;41、调节把柄;411、调节部;42、第二弹簧;43、第一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装置,用于与车辆上的方向盘连接,请参考图1至图5,转向装置包括:第一管柱组件10,第一管柱组件10用于与方向盘连接,第一管柱组件10具有行驶位置和避让位置;第二管柱组件20,第二管柱组件20与车体连接,第一管柱组件10与第二管柱组件20可转动地连接,以在第一管柱组件10从行驶位置移动至避让位置时,带动方向盘朝向远离司机座椅的方向移动,并在第一管柱组件10从避让位置移动至行驶位置时,带动方向盘朝向靠近司机座椅的方向移动;第一锁紧组件30,第一锁紧组件30设置在第一管柱组件10和/或第二管柱组件20上,以在第一管柱组件10移动至行驶位置时,将第一管柱组件10和第二管柱组件20锁紧,使车辆正常行驶。
本实用新型中的转向装置主要用于将车辆的方向盘与车体进行连接,以在需要时能够增大方向盘与司机座位之间的空间,便于司机移动,具体的,该转向装置包括两个管柱,第一管柱组件10和第二管柱组件20,第一管柱组件和第二管柱组件可进行90度弯折,当需要增大空间时,将第一锁紧组件30松开,使第一管柱组件朝向远离司机座椅的方向转动90度,以带动方向盘朝向远离司机座椅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的司机能够轻松的上下座椅或可在停车时进行座椅旋转,当车辆需要正常行驶时,将第一管柱组件移动至行驶位置,通过第一锁紧组件将第一管柱组件锁紧在第二管柱组件上,从而使第一管柱组件不能相对第二管柱组件转动和移动,使的方向盘更好的对车辆进行操控,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装置通过上述设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方向盘不方便移动的问题。
第一锁紧组件30包括:锁紧部31,锁紧部31设置在第一管柱组件10上;锁紧件32,锁紧件32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管柱组件20或车体上,以用于与锁紧部31进行连接;其中,锁紧件32具有锁紧位置和分离位置,锁紧件32可移动地设置在锁紧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以在锁紧件32位于锁紧位置时,锁紧件32通过与锁紧部31连接以将第一管柱组件10锁紧在行驶位置,并在锁紧件32位于分离位置时,锁紧件32与锁紧部31分开以使第一管柱组件10相对第二管柱组件20进行转动。锁紧部31上设有第一锁紧齿,锁紧件32上设有第二锁紧齿,以用于与第一锁紧齿连接;当锁紧件32位于锁紧位置时,第一锁紧齿与第二锁紧齿连接;当锁紧件32位于分离位置时,第一锁紧齿与第二锁紧齿分离。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锁紧组件30包括锁紧部31和锁紧件32,优选地,锁紧部31和锁紧件32通过齿进行啮合连接,当锁紧件32移动至锁紧位置时,锁紧件上的齿与锁紧部上的齿啮合,从而使的锁紧件和锁紧部连接,将第一管柱组件和第二管柱组件固定在一起,当锁紧件32朝向分离位置移动时,锁紧件与锁紧部相对分离,从而使得第一管柱组件能够相对第二管柱组件进行相对转动。
转向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40,驱动组件40与锁紧件32连接,以驱动锁紧件32在锁紧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进行移动。驱动组件40包括:调节把柄41,调节把柄41与锁紧件32连接,调节把柄41上设有调节部411,调节部411与锁紧件32抵接,以通过推动调节把柄41移动使调节部411驱动锁紧件32移动。调节部411为倾斜面,调节把柄41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管柱组件20上,倾斜面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调节把柄41转动以使锁紧件32与倾斜面上的不同位置抵接;当锁紧件32位于锁紧位置时,锁紧件32与倾斜面的第一端抵接,当锁紧件32位于分离位置时,锁紧件32与倾斜面的第二端抵接。
本实施例中的转向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锁紧件移动地驱动组价,优选地,驱动组件为调节把柄41,人们通过手动驱动调节把柄来驱动锁紧件32进行移动,以调节第一管柱组件相对第二管柱组件的位置,调节把柄包括调节部411和手柄部,人们通过手柄部来给调节把柄施加力,优选地,调节部为倾斜面,一端厚一端薄,当调节部411上薄的一端与锁紧件接触时,锁紧件位于分离位置,推动把柄部移动使调节部慢慢转为厚的一端与锁紧件抵接,今儿推动锁紧件移动至锁紧位置,此过程中锁紧件保持与调节部平滑接触。
此外,调节部还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台阶端面,一个相对较薄的端面和一个相对较厚的端面,锁紧件分别与两个台阶端面接触,以在分离位置和锁紧位置之间切换。
驱动组件40还包括:第二弹簧42,第二弹簧42的一端与锁紧件32连接,第二弹簧42的另一端与第二管柱组件20连接,第二弹簧42用于驱动锁紧件32从锁紧位置移动至分离位置。驱动组件40还包括:第一弹簧43,第一弹簧43的一端与调节把柄41连接,第一弹簧43的另一端与第二管柱组件20连接,调节把柄41具有推动位置和非推动位置,第一弹簧43用于驱动调节把柄41从推动位置向非推动位置移动,以使锁紧件32从锁紧位置移动至分离位置。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二弹簧42始终给锁紧件一个朝向远离锁紧部的方向上一个力,调节部用于将锁紧件压向锁紧部;第一弹簧43始终给调节把柄一个从推动位置朝向非推动位置的一个力,以在人们将调节把柄推动之推动位置之后,松开手,调节把柄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自动从推动位置移动至非推动位置。
第二管柱组件20包括:外管柱21,外管柱21与车体连接;内管柱22,内管柱22与外管柱21在沿外管柱21的延伸方向上可伸缩地连接;第二锁紧组件23,第二锁紧组件23与外管柱21连接,以用于将内管柱22固定在外管柱21上其中,内管柱22与第一管柱组件10连接,内管柱22与外管柱21相对移动,以带动第一管柱组件10和方向盘相对车体进行移动。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管柱组件包括两个伸缩连接的管柱,外管柱和内管柱伸缩连接,能够调节方向盘的高度,从而增大方向盘与司机座椅之间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方向盘和转向装置,方向盘设置在转向装置上,转向装置为上述的转向装置。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转向装置,新型转向装置具有管柱可折叠可四向调节、可限位和能较好吸收碰撞冲击,能有效的提高驾驶员对辆车舒适性、操纵性,在安全方面能防止车辆在碰撞时对驾驶员造成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装置,包括第一管柱组件、第二管柱组件、第一管柱固定支架、第二管柱固定支架、第一管柱易损部和第二管柱易损部,在第一管柱组件10远离第二管柱组件的一端设有方向盘连接部,以用于与方向盘进行连接,外管柱、内管柱和第二锁紧组件23、第一管柱固定支架设置在第二管柱组件远离第一管柱组件的一端,以用于将第二管柱组件固定在车体上,铸铝外管柱与铝合金管柱壳体通过第一与车辆上的仪表横梁连接和第二管柱固定支架与车身连接完成固定,转向管柱支架向上设置与安装部相邻碰撞易损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转向装置,从图1中可以看出第一锁紧组件和第二锁紧组件都处于锁紧状态。松开第一锁紧组件使的第一管柱组件可以旋转90°;松开第二锁紧组件即可以调节整个内管柱和外管柱的相对位置关系,实现方向盘的角度和高度的调节。
第一管柱易损部与第一管柱固定支架,第二管柱易损部与第二管柱固定支架。当碰撞发生时。第一管柱易损部与第一管柱固定支架分离,管柱壳体带动管柱本体冲击的狭槽,狭槽的损坏,第二管柱易损部得以进入边缘损坏的狭槽内,从而缓冲了碰撞的破坏力,提高了车辆的市场竞争力。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转向装置,用于与车辆上的方向盘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包括:
第一管柱组件(10),所述第一管柱组件(10)用于与方向盘连接,所述第一管柱组件(10)具有行驶位置和避让位置;
第二管柱组件(20),所述第二管柱组件(20)与车体连接,所述第一管柱组件(10)与所述第二管柱组件(20)可转动地连接,以在所述第一管柱组件(10)从所述行驶位置移动至所述避让位置时,带动所述方向盘朝向远离司机座椅的方向移动,并在所述第一管柱组件(10)从所述避让位置移动至所述行驶位置时,带动所述方向盘朝向靠近所述司机座椅的方向移动;
第一锁紧组件(30),所述第一锁紧组件(30)设置在所述第一管柱组件(10)和/或所述第二管柱组件(20)上,以在所述第一管柱组件(10)移动至所述行驶位置时,将所述第一管柱组件(10)和所述第二管柱组件(20)锁紧,使车辆正常行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组件(30)包括:
锁紧部(31),所述锁紧部(31)设置在所述第一管柱组件(10)上;
锁紧件(32),所述锁紧件(3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管柱组件(20)或所述车体上,以用于与所述锁紧部(31)进行连接;
其中,所述锁紧件(32)具有锁紧位置和分离位置,所述锁紧件(3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锁紧位置和所述分离位置之间,以在所述锁紧件(32)位于所述锁紧位置时,所述锁紧件(32)通过与所述锁紧部(31)连接以将所述第一管柱组件(10)锁紧在所述行驶位置,并在所述锁紧件(32)位于所述分离位置时,所述锁紧件(32)与所述锁紧部(31)分开以使所述第一管柱组件(10)相对所述第二管柱组件(20)进行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31)上设有第一锁紧齿,所述锁紧件(32)上设有第二锁紧齿,以用于与所述第一锁紧齿连接;当所述锁紧件(32)位于所述锁紧位置时,所述第一锁紧齿与所述第二锁紧齿连接;当所述锁紧件(32)位于所述分离位置时,所述第一锁紧齿与所述第二锁紧齿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还包括:
驱动组件(40),所述驱动组件(40)与所述锁紧件(32)连接,以驱动所述锁紧件(32)在所述锁紧位置和所述分离位置之间进行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0)包括:
调节把柄(41),所述调节把柄(41)与所述锁紧件(32)连接,所述调节把柄(41)上设有调节部(411),所述调节部(411)与所述锁紧件(32)抵接,以通过推动所述调节把柄(41)移动使所述调节部(411)驱动所述锁紧件(32)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411)为倾斜面,所述调节把柄(4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管柱组件(20)上,所述倾斜面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调节把柄(41)转动以使所述锁紧件(32)与所述倾斜面上的不同位置抵接;当所述锁紧件(32)位于所述锁紧位置时,所述锁紧件(32)与所述倾斜面的第一端抵接,当所述锁紧件(32)位于所述分离位置时,所述锁紧件(32)与所述倾斜面的第二端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0)还包括:
第二弹簧(42),所述第二弹簧(42)的一端与所述锁紧件(32)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柱组件(20)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2)用于驱动所述锁紧件(32)从所述锁紧位置移动至所述分离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0)还包括:
第一弹簧(43),所述第一弹簧(43)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把柄(41)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柱组件(20)连接,所述调节把柄(41)具有推动位置和非推动位置,所述第一弹簧(43)用于驱动所述调节把柄(41)从所述推动位置向所述非推动位置移动,以使所述锁紧件(32)从所述锁紧位置移动至所述分离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柱组件(20)包括:
外管柱(21),所述外管柱(21)与所述车体连接;
内管柱(22),所述内管柱(22)与所述外管柱(21)在沿所述外管柱(21)的延伸方向上可伸缩地连接;
第二锁紧组件(23),所述第二锁紧组件(23)与所述外管柱(21)连接,以用于将所述内管柱(22)固定在所述外管柱(21)上
其中,所述内管柱(22)与所述第一管柱组件(10)连接,所述内管柱(22)与所述外管柱(21)相对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管柱组件(10)和所述方向盘相对所述车体进行移动。
10.一种车辆,包括方向盘和转向装置,所述方向盘设置在所述转向装置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
CN201921798715.0U 2019-10-24 2019-10-24 转向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10327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98715.0U CN211032717U (zh) 2019-10-24 2019-10-24 转向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98715.0U CN211032717U (zh) 2019-10-24 2019-10-24 转向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32717U true CN211032717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40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98715.0U Active CN211032717U (zh) 2019-10-24 2019-10-24 转向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327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9901A (zh) * 2021-12-31 2022-03-15 坤泰车辆系统(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方向盘大角度调节的转向管柱及其调节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9901A (zh) * 2021-12-31 2022-03-15 坤泰车辆系统(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方向盘大角度调节的转向管柱及其调节方法
CN114179901B (zh) * 2021-12-31 2022-09-09 坤泰车辆系统(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方向盘大角度调节的转向管柱及其调节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32459Y2 (zh)
EP0483141B1 (en) An antitheft pedal-locking device for vehicles
US5713585A (en) Safety brake stroller
JPH10509395A (ja) 車両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調節兼エネルギー吸収機構
EP3243732B1 (en) Toddler bike
EP2627554B1 (de) Durch gewichtsverlagerung steuerbares fahrzeug mit zweigeteiltem fahrbrett
CN211032717U (zh) 转向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JP4513094B2 (ja) 車椅子固定装置
CA2873758A1 (en) Reconfigurable passenger restraint
DE102016219028A1 (de) Mobilitätseinheit, Kraftfahrzeug, Träger, Kleinfahrzeug
DE102016110447A1 (de) Zusammenklappbares Fahrzeug, insbesondere zusammenklappbarer Motorroller
EP1283146A2 (de) Kraftfahrzeug mit in Richtung der Armaturentafel verschiebbarem Lenkrad
KR101956000B1 (ko) 휠체어 브레이크 시스템
CN107963149A (zh) 一种牵引转运小车
EP3116771B1 (de) Gepäcksystem für ein motorisiertes zweirad
CN211519635U (zh) 转向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3213612A (zh) 推车的自动制控装置
CN208021441U (zh)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
JP4582323B2 (ja) ブレーキのグリップ装置
CN109649282A (zh) 消防车用翻转内置踏板
US11998493B2 (en) Motor vehicle for a person with reduced mobility, which is easier to get into/out of
DE102019126097A1 (de) Fahrzeug
GB2300606A (en) A safety steering wheel
JP2010105438A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
US20220233370A1 (en) Motor vehicle for a person with reduced mobility, which is easier to get into/out 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2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7